Phật Học Online

六波羅蜜自他兩利之評析
星雲法師

 

一、論布施波羅蜜的「自他受益」
二、論持戒波羅蜜的「縛脫關係」
三、論忍辱波羅蜜的「利衰之間」
四、論精進波羅蜜的「苦樂多少」
五、論禪定波羅蜜的「動靜一如」
六、論般若波羅蜜的「內外圓成」

前 言

佛教是舉世公認的世界宗教之一,但是佛教的教義和其他宗教教義有所不同。一般宗教把世界歸於一個主宰者,宇宙萬有的來源都是直線的;而佛教把宇宙萬有歸於緣起法,宇宙人生都是圓形的,所謂「無終始、無內外」。其他宗教的信仰者,都是希望祈求神明賜給他們身體健康、長壽富貴、升官發財、多子多孫等;以希求的心態來訴諸信仰,這是人性的脆弱之處,容易養成迷信、執著、貪心,反而造成精神和心性上的貧乏。而佛教是講究「因緣果報」的宗教,佛教的信仰是建立在理智上、慧解上,不但透過智慧的開展,找回自心本性,發掘心裡的能源寶藏,明白一切緣生緣滅等道理,讓自己從愚昧中清醒過來,從束縛中解脫出來,從短暫裡找尋到永恒,建立一個歡喜自在的人生,所以佛教主張:從自己的行為所作,而能獲得自我的解脫。

尤其,佛教講究待人要無我慈悲、立身要吃虧布施、心行要犧牲奉獻、處世要廣結善緣等;在吃虧、結緣、利他的同時,其實就是在培養自己的福德因緣,累積自己未來成聖成賢的資糧。所以,有因必有果,自度可以度人,度人也能自度。

信仰佛教沒有造物主的權威,沒有賞善罰惡的裁判者,所謂一切幸與不幸,都是自我的行為而來決定;佛陀只是平等公理的準則,是良醫善導的代表,不是威權的神明。佛法是自作自受的因果業報,除了自己的行為業力因果之外,沒有其他的主宰者;能主宰吾人的就是自己。

然而遺憾的是,一般人未能深入探究佛教的義理,只從膚淺的「表相」上來研究佛教、信仰佛教,總認為佛教是叫人要布施喜捨,要持戒自律,要忍辱負重,要精進不息,要枯坐入定。其實陳義過高,反而不能契合眾生的根機;事實上大乘佛教,即以六度而言:

一、布施,是給人呢?是給己呢?看似給人,實際上是給己。
  布施能度「慳貪」,是自己發財之道。

二、持戒,是束縛呢?是自由呢?看似束縛,實際上是自由。
  持戒能度「毀犯」,是自己平安之道。

三、忍辱,是吃虧呢?是便宜呢?看似吃虧,實際上是便宜。
  忍辱能度「瞋恚」,是自己做人之道。

四、精進,是辛苦呢?是快樂呢?看似辛苦,實際上是快樂。
  精進能度「懈怠」,是自己成功之道。

五、禪定,是呆板呢?是活潑呢?看似呆板,實際上是活潑。
  禪定能度「散亂」,是自己安心之道。

六、般若,是外求呢?是內求呢?看似外求,實際上是內求。
  般若能度「愚癡」,是自己明理之道。

從上述六波羅蜜的義蘊看來,菩薩道是為人的,實際上也是為自己。以下茲就六波羅蜜的正反兩面、自他兩利分述之。 

一、論布施波羅蜜的「自他受益」

教講「布施」,就是以慈悲心惠施福利給人;也就是把自己的一切分享他人。世界上,懂得布施給別人的,就是最富有;反之,如果只是一味的貪圖別人給自己,就是最貧窮。因為布施如播種,如果不播種,怎麼會有收成呢?如果不給人,怎麼能富貴呢?正如《大智度論》說:一般人為了得到蔭涼、花果,所以懂得種樹;布施也是如此,今世後世,能得安穩快樂,解脫煩惱,成就無上圓滿的智慧果實。

布施又如儲存,一般人有了錢財,總想到要寄存在銀行裡。但是《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說:「積聚皆銷散,崇高必墮落。」無常的世間,成住壞空,銀行難免也有倒閉的時候。再說世間的財富本為五家所共有(《大寶積經》),就算你幸運,沒有遇到貪官污吏,沒有生養不肖子孫,沒有受到水、火、盜賊之災,但是人總是兩手空空的來,又兩手空空的去,即使擁有萬貫家財,所謂「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因此懂得布施作功德,才是最保險的理財方法。

偈云:「一粒落土百粒收,一文施捨萬文收;與君寄在堅牢庫,汝及子孫享不休。」布施是堅固的寶藏,因為它的果報,沒有人搶得走。所以有錢是福報,會用錢才是智慧;懂得把錢拿來布施作功德,錢用了才是自己的。

布施是眾善之所歸,布施能修得福報,懂得布施才是福慧圓滿的人。曾經捨身入寺的梁武帝,有一世身為樵夫,他發心布施,後來感得君王的果報,因此有謂「三寶門中福好修,一文施捨萬文收,不信但看梁武帝,曾施一笠管山河」。

布施是慈悲的化身,布施能獲得好緣。布施的利益,但看日常生活中,當我們為花草樹木澆水,花草樹木就會活得蒼翠欲滴,供人欣賞;當我們施給兇猛的動物食物,牠也會知所感恩,因此有蟒蛇報恩、義犬救主等實例。

談到布施,在各種經論中不但說有財物的布施,有技術、知識、道理的法布施,甚至還要有維護公義、講究真理、扶弱助人、以大無畏的精神救苦救難之無畏施等。乃至給人一句好話、一個笑容、一個注目禮、一個合掌點頭等,都是布施。

但是,布施從表面上看,都是要我們給人。一般人給自己很容易,給人很難;給人難,因此善法難行、善財難捨。假如把布施說成:「看起來是給人,實際上是自己受益」,就比較容易奉行了。

布施是攝受眾生的第一步,是度人的根本,當一個人窮得吃不飽、穿不暖,便無心力做任何事;此時必須先對其布施飲食、衣服等日常所需,待其衣食溫飽,而後才有餘力修種種事業,此即「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法華經》)。所以,六波羅蜜中,布施等前五種波羅蜜是為方便,必須要有第六之般若波羅蜜,才能讓六度波羅蜜成為大乘菩薩道的佛法;如果捨離般若波羅蜜,則前面的五種波羅蜜都只是世間的有為法,不名為菩薩道的無為法。

布施,世間有心人,人人能做;但若沒有般若為根本,就會有能所計較,就會有多少執著,就會有優劣等級,因此做出種種不如法的有相布施。例如,為了名聞利養而布施、為了希求對方的報答或讚美而布施、布施時心生傲慢、布施後起了懊悔不捨之心、所施之物不清淨等等(《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所以上等的布施應該是不著相,也就是「三輪體空、能所兩忘」的「無相布施」。

布施不僅能攝受眾生,且能自捨慳貪之根本煩惱。《寶雨經》說:「由布施故,得斷三種不善之法:所謂慳吝、嫉妒、惡思。」人之所以有痛苦煩惱,主要就是來自於貪、瞋、癡三毒,其中尤以貪為問題的根本。《福蓋正行所集經》說:心中起了貪念,就像奴僕一樣的受到束縛而不得自在。眾生都有貪心的習氣,例如三餐貪吃、見了好的東西就想要、有了百萬還想擁有更多等等;因為貪心,致使父子反目、兄弟鬩牆的實例,日有所聞。布施在捨貪利他的德行上最是顯著,布施是培植福德最好的辦法,慳貪者尤應修習布施。

布施看起來非常難為,但是如果懂得藉助布施的關係,調和人我一致,促進好因好緣的果報,是難行而能行,能對自己的修持成就有所增長,則又何嘗不好呢?

所以,真正布施者,不單是給人,也是給己;在佛教裡,施者、受者,所有功德,等無差別。所謂布施者,應該感謝對方接受我布施的善緣,甚至要能「能所雙亡,三輪體空」,才能名為布施波羅蜜。

布施如果希求別人的報答,或是為了獲得善名美譽,就不名為「喜捨」,而仍然是貪,所以布施時喜捨很重要。歡喜的布施,所獲功德,在佛經裡即以尼拘陀樹為例,說明一粒種子就能結出滿樹的累累果實,因此布施有「種一收十」、「種十收百」的利益。

此外,根據經典之說,布施的果報依所施之物不同而有別,例如:

若以衣施,得上妙色;若以食施,得無上力;若以燈施,得淨妙眼;若以乘施,身受安樂;若以舍施,所須無乏。(《優婆塞戒經》)

若以華施,具陀羅尼七覺華故;若以香施,具戒定慧熏塗身故;若以果施,具足成就無漏果故;若以食施,具足命辨色力樂故;以衣服施,具清淨色除無慚愧故;以燈明施,具足佛眼照了一切諸法性故;以象馬車乘施,得無上乘具足神通故;以纓絡施,具足八十隨形好故;以珍寶施,具足大人三十二相故;以筋力僕使施,具佛十力四無畏故。(《發菩提心經論》)

布施飲食,得力色命樂瞻;若布施衣服,得生知慚愧,威德端正,身心安樂;若施房舍則得種種七寶宮觀,自然而有五欲自娛;若施井池泉水種種好漿,所生則得無飢無渴,五欲備有;若施橋船及諸履屣,生有種種車馬具足;若施園林則得豪尊,為一切依止。(《大智度論》)

布施的內容,也不只是從有形有相的財物上來論價值的大小、多少,其他如出力做義工、說好話、講佛法、心香一瓣、隨喜讚歎等,皆不失為布施的好方法。布施有所謂「心田事不同,果報分勝劣」,有時小小的布施,例如「貧女一燈」,因一錢的布施而成為皇后;乃至一個小小的麵包,如果布施後能至心回向功德,願天下人皆得飽滿,如此心量大,功德自然不一樣。甚至「若有貧窮人,無財可布施,見他修施時,而生隨喜心;隨喜之福報,與施等無異。」(《過去現在因果經》)

由此可見,布施也不一定要有錢有財,有心更為重要,心意的祝福最為第一。因為其他的布施都是有形、有相、有為的功德,而心意的祝福卻是無形、無相、無為,功德自然也是無量無邊、無窮無盡。

總之,布施的方法有多種,具體的說,尊重他人、言語鼓勵、禮貌微笑、傳授技能、心理輔導……等,都是最好的布施。尤其經中有謂「諸供養中,法供養第一」。財施人人能做,法布施則非人人可為,所以「慈善容易,文教難」;能夠把布施的層次由「財施」提昇為「法施」,則自他的受益也愈大,因為法施有五種殊勝:

一者,法施兼利自他,財施不爾。
二者,法施能令眾生出於三界,財施之福不出欲界。
三者,法施能淨法身,財施但唯增長於色。
四者,法施無窮,財施有盡。
五者,法施能斷無明,財施唯伏貪愛。(《金光明最勝王經》)

《布施經》說:貧窮者,因為前世貪吝不捨之故;大富者,因為前世樂善好施之故。所以,布施表面上看似給人,實際上獲益的卻是自己。布施如播種,不在田裡撒下種子,怎麼會有收成呢?有播種必然就會有收穫,只是何時收成,則就有待因緣成熟。

綜上所述,布施是給人呢?還是給自己呢?所謂「捨得,捨得」;能捨才能得。布施不但是攝受他人之道,其實也是自己發財之道,所以布施是「自他得益」,自無疑義。

二、論持戒波羅蜜的「縛脫關係」

持戒,是學佛修行的重要課題。戒,就是身口意行為依循的準則,所謂「不依規矩,不成方圓」,人無規矩的約束,就會放縱身心;戒能將吾人的身心導入道德的正軌,進而邁向解脫自由的大道,所以《佛遺教經》云:「戒是正順解脫之本」,又說吾人要「以戒為師」。

戒,就如法律、校規。持戒,猶如守法、守紀,一個人違犯國法,須受法律的制裁;違犯戒律,也會受到因果律的報應。因此,並非佛教徒才要持戒;戒律,人人皆應受持,正如人人皆應守法一樣。因為持戒才是做人的根本。

國家的法律乃至學校的校規,只是消極的自我規範不作惡;佛教的戒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七佛通偈」),這就不只是消極的防非止惡,自我規範;進而更要積極的修德行善,利益他人。如《菩薩地持經》云:「持戒者,心不悔恨,常得歡喜。乃至心定諸自利事,是名自攝;普施眾生一切無畏,是名攝他。」所以持戒是自利利他的大乘法門,更是解脫束縛的重要途徑。

戒,有「攝律儀戒」、「攝善法戒」,但佛教的戒律更著重在「饒益有情戒」,只要是為了救人,即使要負因果,也不畏懼,因此佛陀在因地修行時,曾有「殺一救百」的事例,此即說明佛教戒律不但是消極的行善,更重視積極的救人。

佛教的戒律尤其有極大的通融性,犯波羅夷的四惡法戒,是不通懺悔的;但是違犯其他的戒條,卻有很大的懺悔改過空間。一般人因為害怕犯戒,故而不敢受戒;其實受戒而犯戒,只要有懺悔之心,就有得救的動力。不受戒並不表示犯戒就沒有果報,受戒反而知道懺悔改過,而能減輕罪業。佛經把罪業比喻為石頭,懺悔如法船;有了懺悔的法船,就能承載罪業的石頭而不致沉淪。一般人認為不受戒就可以為所欲為,甚至想當然爾的以為不受戒便不會犯戒,這是破見。「破戒」可以懺悔,「破見」則不通懺悔。

在佛教中,一個破戒的人並非可恥,只要至誠懺悔,仍有重生的希望;而一個破見的人,則如病入膏肓,無藥可救。破戒,是個人行為上的過失;破見,是根本思想上的錯誤。行為上的過失,可以醫治矯正;而根本思想的錯誤,則真理法水永遠再也無法流入他的心中。因此,一個人寧可受戒而犯戒,也不能不受戒而犯戒,因為「若知有罪而懺悔者,增長善根」(《五分律》)。

佛教的戒定慧三學,戒學居首,依戒才能生定,依定才能生慧,有了智慧才能免於沉淪生死苦海,因此「戒是無上菩提本」(《華嚴經》),持戒也是解脫的途徑之一。相對的,不持戒,卻希求解脫,正如《大智度論》說:「譬如無足欲行,無翅欲飛,無船欲渡,是不可得。若無戒,欲求好果,亦復如是。」

受戒的利益好處,散見於諸多經論之中,例如:

凡人持戒,有五功德。何謂為五?一者諸有所求,輒得如願;二者所有財產,增益無損;三者所往之處,眾人敬愛;四者好名善譽,周聞天下;五者身壞命終,必生天上。(《長阿含經》)

受佛五戒者,是福德之人,無所畏避。(《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若持五戒者,有二十五善神,衛護人身,在人左右,守於宮宅門戶之上,使萬事吉祥。(《佛說灌頂經》)

若人能持淨戒,是則能有善法;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當知,戒為第一安隱功德住處。(《佛遺教經》)

人於世間,慈心不殺生,從不殺得五福。何等五?一者壽命增長;二者身安隱;三者不為兵刃虎狼毒蟲所傷害;四者得生天,天上壽無極;五者從天上來,下生世間則長壽。(《分別善惡所起經》)

人不盜竊,得五信法。何等五?得大富無有縣官、水火、盜賊、怨家、惡子能竊取者,眾所愛敬,到處寂然,所至無難,患畏永除,不取之福,志存慧施。(《海龍王經》)

人於世間,不兩舌讒人。不惡口罵人,不妄言綺語,從是得五善。何等五?一者語言皆信。二者為人所愛。三者口氣香好。四者得上天,為諸天所敬。五者從天上來下生世間,為人好口齒,他人不敢以惡語污之。(《分別善惡所起經》)

持戒的利益,無量無邊,但是一般人不懂,以為受戒會有許多的限制、束縛,故而不敢受戒。其實,受戒才是真自由、真解脫,因為戒的意義,就是不侵犯別人。例如五戒中,不殺生就是不侵犯別人的身體,不偷盜就是不侵犯別人的財產,不邪淫就是不侵犯別人的身體和名節,不妄語就是不侵犯別人的名譽和信用,不吸毒就是不侵犯自他的智慧與安全。

因此,只要人人受持戒律,彼此互不侵犯,則個人的生命、財產、家庭、事業、名譽,都能獲得保障;反之,不受戒而犯殺、盜、淫、妄、酒(吸毒),不但傷害別人,自己也會鎯鐺下獄,失去自由。所以持戒是「自自由,他自由,大家都自由」。一個國家之中,只要一人持戒,則一人健全;一家持戒,則一家健全;一個社會人人持戒,則社會必定和諧安定。《三皈五戒正範》說:百家之鄉,十人持五戒,則十人淳謹;千室之邑,百人修十善,則百人和睦;傳此風教,以周寰區,編戶一千,則仁人百萬。夫能修一善,則去一惡;一惡既去,則息一刑;一刑息於己,則萬刑息於國,此所謂坐致太平者是也。

職是之故,若問佛教對國家社會到底有什麼助益、貢獻?光是一個「五戒」對淨化人心、防患犯罪於未然,便勝於法律的刑罰,所以孫中山先生說:「佛教乃救世之仁,可補法律之不足。」

現在研究行為學科的人,如果到監獄裡去調查一番,就會知道,失去自由的受刑人,必定是犯了戒律,尤其是違犯了五戒,例如殺人、毀容、迫害、鞭打、過失致人於死者,皆會失去自由,這是必然的結果;例如竊盜、搶劫、貪污、侵佔、勒索、綁票、吞沒寄存等,也會遭到囚禁而失去自由;例如邪淫、強暴、拐騙、重婚、妨礙風化、妨礙家庭、各種性侵害等,法律也會給你強制關閉,讓你不能自由;例如妄語、說謊、詐欺、毀謗、背信、偽證、恐嚇、造謠、仿冒,尤其是「未得謂得,未證謂證」的大妄語,說自己是活佛,是無上師,是仁波切,更是罪不可逭;例如吸毒、醉酒、販毒、運毒、製造毒品等,都會受到國家刑法的制裁。

所以,世間上的人,不持戒而能得到解脫自由的,無有是處。犯戒,就是侵犯別人的自由;殺生,是侵犯他人生命的自由;偷盜,是侵犯他人財產的自由;邪淫,是侵犯他人身體的自由;妄語,是侵犯他人名譽的自由;吸毒,是侵犯自己的智慧健康,進而因為喪失理智而侵犯他人。所以佛教徒只有持戒,才能得到自由,才能遠離束縛。

由此說來,持戒到底是束縛呢?還是解脫呢?道理不辯自明。

三、論忍辱波羅蜜的「利衰之間」

教把吾人所居住的世界稱為「娑婆」,也就是「堪忍」的意思。可見人活著就必須要忍,何況學佛修行,要想成就佛道,忍辱是必修的不二法門。

忍辱,就是忍受別人的侮辱、惱害而不起瞋心,因此忍辱的定義就是:堪受外境加諸於身心的苦惱與痛苦,而絲毫不忿怒、不結怨、不懷惡意,也沒有報復之心。

根據《佛所行經》記載,佛陀在過去世修行時,曾被五百個「健罵丈夫」追逐惡罵,不論佛陀走到那裡,他們就跟著罵到那裡,而佛陀的態度是如《菩薩戒經》的「未曾於彼起微恨心,常興慈救而用觀察」。因此經云:「何者多力?忍辱最健;忍者無怨,必為人尊。」(《四十二章經》)「能忍之人,第一善心。」(《正法念處經》)「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佛遺教經》)
忍辱並非「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懦弱」行為;忍是一種大勇、大力、大無畏、大擔當。一個人如果「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能名為入道智慧人也」(《佛說遺教經》)。因此,忍是一種力量,是責任,是明理,是化解,是般若智慧。
忍有三種層次: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又說為:生忍、法忍、無生法忍。(《大智度論》)

所謂「生忍」,就是我們忍受生活中所遭遇的各種酸甜苦辣,是擔當人我的是非曲直,是負責應盡的任務,是處理是非得失,是化解恩怨煩惱。一個人要維持生命,要生活得自在,就必須要生忍。例如,為了工作上班,必須早起趕公車,必須忍受塞車、寒熱、睡眠不足等身體上的疲累之苦,乃至人事上的意見不和、愛恨情仇等。可以說,人要維持生命,要能生活下去,就必須忍耐,這就是「生忍」;而這種忍耐就是一種從生活中淬煉出來的智慧與力量。

所謂「法忍」,就是吾人要維持生活、生命,要能把心理上的貪瞋癡成見,能夠自我克制,能夠自我疏通,能夠自我調適。也就是體認一切諸法和事物的實相為「緣起緣滅」,把心安住於此真理而不為生滅所動。例如世間上的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功名利祿、人情冷暖,不但不為此所動,要能真正的認知,能夠處理,能夠化解,能夠消滅,這就是「法忍」。法忍就是一種體悟「緣起性空」,明白因緣果報,通達事理人情的般若智慧。

所謂「無生法忍」,就是忍而不忍的最高境界,是了知一切法本是不生不滅,無所謂忍或不忍,一切都是法爾如是,這就是「無生法忍」。無生法忍是一種覺悟無生之理,察見一切無生之法的實相智慧。

總之,忍是一種認識宇宙人生實相的智慧,是一種接受、承擔、負責、化解、處理、解脫的力量。人的一生,很難事事稱心如意,為了生活,那一個不是時時都要忍耐?因為能忍,就有力量!因此遇到挫折、委屈、難堪、毀謗時,最好的方法就是忍耐。忍的力量,刀槍、毒藥、凶殘暴虐所不能及。

在《增一阿含經》說:「小孩以啼哭為力,女人以嬌媚為力,國王以威勢為力,羅漢以少欲為力,比丘以忍辱為力,菩薩以大悲為力。」忍辱就是堅強、穩固、磨練,所謂「白玉還須妙手磨」,一件藝術品須經雕刻師的精雕細琢,才能永世流傳;梅花須經霜雪的洗禮,才能芳香撲鼻。人的一生如果不經過寒霜雨雪,反而難成大器,因此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可見一個人要想成功立業,必須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

佛陀十大弟子中,舍利弗發大心布施眼珠,而得人天賜助;阿那律精進修行,以致眼瞎,後得佛陀教以修行法而得天眼通。所以《私呵昧經》說:「菩薩之行,忍辱為本,以立忍力乃疾得佛。」

忍辱是為了對治瞋心,瞋是三毒之一,所謂《佛遺教經》云:「瞋心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瞋恚。」《法苑珠林》也說:「瞋是失諸善法之根本,墮諸惡道之因緣。」又說瞋心是「法樂之怨家,善心之大賊,惡口之府藏,禍患之大斧」。瞋心一起,可以障閉我人的智慧,如同天上的烏雲掩蓋明月;又像野火燒盡林木。所以經云:「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又說:「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
吾人學佛修行,累積功德,禁不住一次的暴怒,所謂「佛前多劫修供養,所積廣大福德緣;一念瞋心才興起,盡焚彼福成灰燼」。因此寒山大師說:「欲行菩薩道,忍辱護真心。」

忍辱的利益,如《忍辱經》說:「懷忍行慈,世世無怨;中心恬然,終無毒害。」「世無所怙,唯忍可恃;忍為安宅,災怪不生。」「忍為神鎧,眾兵不加;忍為大舟,可以渡難;忍為良藥,能濟眾命。」《法句經》也說:「恚能自制,如止奔車,是為善御,棄冥入明。」因此,「為欲自利,利益他人,應當行忍」(《正法念處經》)。

世人都以為忍辱是吃虧、受氣、退讓,是怯懦的行為。其實,如同挑夫,沒有力量的人,只能挑二十斤;稍為有力的人,可以挑八十斤;真正有力的人,能挑二百斤,所以能擔、能受、能忍,就是力量。有力量的人,面對榮辱毀譽、利衰苦樂,都能擔當;因其擔當,所獲利益,無與倫比。

所以,學習能忍,在世間生活、生存,才能不會灰心動性,這不只是說「忍一口氣,風平浪靜」而已,以忍處世,功德無比。

忍辱之於人,是利?是衰?不言而喻。

四、論精進波羅蜜的「苦樂多少」

工作要精進勤勞,修行也要精進勤勞;精進究竟是辛苦呢?還是快樂呢?

如果把精進說成是辛苦,誰會心甘情願的精進呢?如果把精進說成是快樂,這不是很有內涵和意義嗎?假如把精進說成有辛苦,更有快樂,這也是很公平的事呀!

諺云:「黃金隨潮水流來,也要你早起去撈它。」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也沒有不勞而獲的道理;「你要怎麼收穫,就先怎麼栽!」這是必然的因果定律。

中國古代的士人舉子「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這都是由於精進而得;佛陀也曾告訴弟子:「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遺教經論》)

所謂「精進」,純而不雜曰「精」,前而不退曰「進」。依佛教的教義而言,在修善斷惡、去染轉淨的過程中,不懈怠的努力上進,克服困難,務期到達目標,就叫做「精進」。

精進能普遍策發一切善行,與一切功德相應。因此精進雖在六波羅蜜中排行第四,然六波羅蜜若無精進,則其餘五者皆不能完成波羅蜜(圓滿),因為「精進法是一切善行的力量,能出生一切諸道行,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智度論》)。可見精進是修道的根本。

精進,必須是正當而有益於人我的行為,才是正精進。佛經有四種正精進,即: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令除滅。(《發菩提心經論》)菩薩若無此四種精進,即不能圓滿精進波羅蜜。

精進是為了對治懈怠。「居家懈怠,則衣食不供,產業不舉;出家懈怠,不能出離生死之苦。一切眾事,皆由精進而得興起。」(《佛說菩薩本行經》)懈怠是眾行之累,是人生之病。在家懶惰,失於俗利;出家懈怠,喪於法寶;故應以「精進」對治而才能波羅蜜。

精進又分「心精進」,旨在斷貪瞋煩惱(去惡),以及「身精進」,即廣修諸善法(行善)。根據《增一阿含經》記載,彌勒菩薩本與佛陀同時修行,佛陀因為發勇猛精進心,故早於彌勒菩薩成佛。因此,佛陀曾經告訴阿難尊者:「在家精進,衣食豐饒,居業益廣,遠近稱歎;出家精進,行道皆成。欲得具足三十七品,諸禪三昧,道法之藏,截生死流,至泥洹岸,無為安樂,當勤精進,勤修為本。」

此外,《月燈三昧經》說精進有十種利益:「一者他不折伏,二者得佛所攝,三者為非人所護,四者聞法不忘,五者未聞能聞,六者增長辯才,七者得三昧性,八者少病少惱,九者隨所得食,食已能消,十者如優鉢羅花,不同於杵。」

精進的利益,不但能對治懈怠,而且能夠成就菩提。辦事精進,事業得成;修行精進,功行必就;今世精進,於未來世必能成就大人奇特功業。但是一般凡夫莫不以精進為苦,視工作與修行為畏途,所以事業無精進之力,修行無精進之因,何能有成就的結果呢?在長遠的佛道之上,必須要精進才能完成;精進之道,必須要:

第一、精進常念眾生苦:如勝鬘夫人所發願:「我從今日,乃至菩提,若見孤獨,幽繫疾病,種種厄難,困苦眾生,終不暫捨;必欲安隱,以義饒益,令脫眾苦,然後乃捨。」(《勝鬘經》)像如此精進愍念眾生的慈心悲願,自然能激發菩提道念,精進修行。

第二、精進常存無常觀:如《起信論》說:「當觀一切世間,有為之法,無得久停,須臾變壞,一切心行,念念生滅,以是故苦。應觀過去所念諸法,恍惚如夢;應觀現在所念諸法,猶如電光;應觀未來所念諸法,猶如於雲,忽爾而起……。」吾人所以懶惰懈怠,大都源於存在著「今日又明日,明日復明日」的心態,故而因循蹉跎;若知生命在呼吸間,正如「普賢警眾偈」說:「是日已過,命亦隨減。」那麼吾人在二六時中,豈敢懈怠?豈能不發勇猛精進之心呢?

假如用數字來計算,則布施加精進、持戒加精進、忍辱加精進、禪定加精進、般若加精進,則又何事不成,何事不辦呢?

依此類推,工作加精進、讀書加精進、行善加精進、發心加精進,則又何事不辦,何事不成呢?

甚至,願力加精進、慈悲加精進、慚愧加精進、精進加精進,則又何事不成,何事不辦呢?

要起精進之心,必須「如救頭燃」,要覺「如少水魚」;如此自能愛惜寸陰、珍惜時光,如夏禹的「不重徑尺之璧,而愛每日寸陰」。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所以完成佛道,沒有一位不經過歷劫時間的煎熬,沒有一位不歷經各種苦行的磨練。有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不經一番寒澈骨,那有梅花撲鼻香?」

玉琳國師的後裔,在雍正的香板催促下精進忘我,終於開悟;囚禁的受刑人,雖然頭頂油燈,因精進忘卻音樂歌舞,終能免死。還有葡萄架下的黃金,這不也是說明世法、出世法都要從精進才能有所收穫的嗎?

觀世音菩薩遊諸國土,地藏王菩薩地獄度生,乃至歷代祖師甘願為眾生作牛作馬,諸菩薩大德甘願布施頭目髓腦,他們也是為了完成自我的所願,到達法喜禪悅快樂的境地。

所以,精進是辛苦呢?是快樂呢?如〈勸發菩提心文〉說:「修行則勤勞暫時,安樂永劫;懈怠則偷安一世,受苦多生。」精進的「苦樂多少?」智者心中自有定論!

五、論禪定波羅蜜的「動靜一如」

《佛遺教經》云:「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吾人的心,每天在五欲塵勞裡逐境流轉;由於心識妄動,障蔽本自清淨的佛性真心,故而雖然佛陀明示「人人皆有佛性」,但是塵埃障蔽,凡夫終究不是如來。唯有息緣靜慮,才能開顯本有的智慧,才能明心見性,證悟成佛。故佛法一直召告世人:「攝心一處,便是功德;散心片刻,即名煩惱。」

攝心一處,這就是禪定。禪定意譯靜慮,是指令心專注於一境,而達於不散亂的狀態。如《大智度論》說:「攝諸亂心,名為禪定。」而妄念亂心,輕飄如煙如雲,像鴻毛似的在空中馳散不停;如狂風暴雨,不可以制止;也如心猿意馬,掣電雷聲,無法禁止;又如渾濁污水、明鏡蒙塵,不能見到自己本來面目,常淪生死,亦可哀矣!

禪定是三無漏學之一。定與慧是相應不離的,亦如止觀;定為止,慧為觀。菩薩修行,若無定慧等持、止觀雙修,則佛道難成。定慧、止觀的關係,如《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中說:「靜慮能生智,定復從智生;佛果大菩提,定慧為根本。」《成實論》也說:「止能遮結,觀能斷滅;止如捉草,觀如鎌刈;止如掃地,觀如除糞;止如揩垢,觀如水洗……。」

禪定是成佛的要津。提到禪定,中國社會一般人士由於不了解禪定的真義,大都認為端身正坐、眼觀鼻、鼻觀心即為參禪入定,所以把禪定規劃為如槁木死灰般,而不知禪定乃是活潑潑的生活中的受用。例如,唐朝龍潭崇信禪師要求道悟禪師指示修道法要,道悟禪師說:「你端茶給我,我為你喝;你捧飯給我,我為你吃;你向我合掌,我就向你點頭。我何嘗一日懈怠,不都是在指示心要給你嗎?」

禪,就是生活。日常生活中,搬柴運水,無非是禪;揚眉瞬目,亦皆禪意;喝茶吃飯,無不蘊藏無限的禪機。禪是活潑潑的春花秋月,那裡能把禪定看作老僧入定,不問世事呢?

有學僧問道於趙州禪師,趙州回答他說:「吃茶去!」吃飯、洗鉢、灑掃,無非是道,若能會得,當下即得解脫,不必另外用功。六祖大師說:「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迷者口念,智者心行,向上一路,是聖凡相通的。所以禪並不是棄置生活上的情趣,確切的說,它超越了五欲六塵,而企圖獲得更實在的和諧與寂靜。

一般人最大的錯誤,就是把做事與修行分開。其實,如黃檗禪師開田、種菜,溈山禪師合醬、採茶,石霜禪師磨麥、篩米,臨濟禪師栽松、鋤地,雪峰禪師砍柴、擔水,其他如仰山的牧牛,洞山的果園等,在在都是說明:禪在生活中。如果沒有活潑潑的生活,那裡能有活潑潑的禪意呢?

禪就是自然而然,禪就是與大自然同在,禪並無隱藏任何東西。他一樣的穿衣,一樣的吃飯,所謂「任性逍遙,隨緣放曠,但盡凡心,別無勝解」;「青青翠竹無非般若,鬱鬱黃花皆是妙諦」。用慧眼來看,大地萬物皆是禪機。未悟道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悟道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但是前後山水的內容不同了,悟道後的山水景物與我同在,和我一體,任我取用,心境合一,物我兩忘。

一般人誤以為禪機奧秘,深不可測、高不可攀,這是門外看禪的感覺。其實「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山中無日月,寒盡不知年」;「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隨地覓取,都是禪。禪本來就是自家風光,不假外求,自然中到處充斥,注意當下,俯拾即是。

平時一般人更有一個錯覺,以為參禪一定要到深山寂靜的地方才能證悟。實際上,修禪不一定要離開大眾,獨自到深山古寺去苦修,禪與生活並不脫節。快川禪師云:「參禪何須山水地,滅卻心頭火亦涼。」只要把心頭的瞋恨怒火熄滅,何處不是清涼的山水美景呢?熱鬧場中也可以做道場。「老婆燒庵」,說明真正悟道的禪師,並非一般人想像中的槁木死灰一般的老僧入定;真正的禪師,心懷眾生,生活風趣,而且更具幽默智慧。在他們心中,大地充滿了生機,眾生具備了佛性,一切是那麼活潑,那麼自然。

惠能大師說:「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禪定應該是「心離於相,不被境轉」;亦即禪定是指自心調伏的「靜定」,但不一定是「靜坐」。

參禪不能光靠打坐,打坐也不一定就能成佛,正如般若寺裡,懷讓禪師問馬祖道一:如牛拉車,車子不走,是打牛呢?還是打車呢?車子是身體,牛是我們的心。因此,六祖大師指示說:「道由心悟,豈在坐也?」真正的禪,應該是從一切行住坐臥中去體現,從一切處去實踐;能夠做到「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動靜一如」,才是真正的禪定。

打坐雖然不一定是禪,不過對於初機者,打坐仍不失為入道之門。尤其一般社會工商人士,每天如能靜坐十至二十分鐘,讓心由動返靜,讓心靈獲得片刻的寧靜,從中也能感受到一份安詳、愉悅的法喜,這也是一種充電。

所以,禪,是活潑呢?是呆板呢?禪是活潑、幽默、慈悲、智慧!禪如一盆花,一幅畫,又如調味料,生活中有了禪,就能憑添人生的情趣,增加人生的況味,讓我們過著藝術的生活,活出圓融的生命。生命中有了禪,自能隨緣放曠,任性逍遙,天地何其寬廣,人生何苦之有!

六、論般若波羅蜜的「內外圓成」

《大智度論》說:五度如盲,般若如導。般若是六度的根本,能導萬行以入智海。六波羅蜜中,布施、持戒、忍辱等前五者,即使一般的凡夫、外道也能奉行;但是有了般若,布施才能「三輪體空」、持戒才能「止作雙持」、忍辱才能「不忍而忍」……。所謂「平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有了般若才能圓滿「六波羅蜜」,才能轉世間法為出世法,所以《大智度論》說:「譬如盲人,雖有百千萬眾,無有導者,不能進趣城邑聚落。五波羅蜜離般若波羅蜜,亦如盲人無導,不能修道至薩婆若。」

般若是大乘佛法的精華和命脈,《大般若經》說:「大乘不異般若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不異大乘。」般若在六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了般若才能認識自性佛,三世諸佛都是因為證得無漏智慧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印順法師說:「般若何用?般若可以證悟般若。」《大智度論》也說:「諸佛及菩薩,能利益一切,般若為之母,能出生養育。佛為眾生父,般若能生佛;是則為一切,眾生之祖母。」

「般若」是智慧的音譯,但是智慧是一種世智辯聰,是應用的知識;知識說一是一,說二是二,你懂文學,但不一定懂化學;你懂化學,也不一定懂得物理。牛頓看見蘋果落地,知道了地心引力;富蘭克林發現了電,啟示後代電學的發展,這些都是知識。知識縱然由知能識,但是「識」仍然是分別意識,還是世間迷悟的攪和,未能到達最圓滿的境地;而般若悟性是聞一知十,所謂「一理通萬理徹」。般若悟性是自性和萬物相互的體會,如《金剛經》中,須菩提聞是妙法,涕淚悲泣,這就是悟後的感動,把事理圓融起來;佛陀成等正覺後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就是佛陀證悟真理後,為眾生的不能調和事理、自他不二,不能證悟世法、出世法皆為一如而發出的感嘆。

古來多少的佛學大德,為了轉迷成悟,尋回本來面目,有的人空過了百年歲月,有的人彈指之間果能找到本來面目。例如:靈雲志勤禪師看到桃花落地而開悟,無盡藏比丘尼見到梅花而頓識自家寶藏,永明延壽禪師聽到柴薪落地而識得自家本性,香巖智閑禪師鋤地而鋤出了自家的真如寶藏等,這些都是所謂般若的妙用也。

《般若心經》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這就是悟,悟就是般若,般若不同於智慧,更不同於知識。因為智慧、知識,有利有弊;而般若是純真、純淨、純善。知識是從外境的現象去分別,是向外追求;知識有善有惡,有正有邪。例如科技文明發明了電話,雖然方便傳達訊息,但電話同時也被利用來當成犯罪的工具;科學發明了火藥,雖然有利於開鑿山洞,但同時也引發了慘烈的戰爭與傷亡。

般若之於人生的重要,如《大智度論》說:「般若波羅蜜能與光明、除諸闇冥、無所染污、多所利益、多所安隱、能與盲者眼、能令邪行者入正道;般若波羅蜜是諸菩薩母,能為孤窮者作救護、能滅生死、能示一切法性。」

尤其,般若有知苦滅苦,觀空自在的功用,沒有般若的人生,欠缺正見,易為外境煩惱所轉,而在起惑、造業、受苦中輪迴不已。有了般若,便可開發自性之光,證悟自己真實的生命,從生死的此岸安渡到解脫的彼岸,此即「般若波羅蜜」。

《文殊師利問經》云:「諸過為垢,以智慧水,洗除心垢。」佛弟子平時誦經拜佛、聽經聞法,作種種的功德,就是要擦拭心中的垢穢,心淨則般若現前,此即「眾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

所謂「般若」,是向外求呢?是向內求呢?你向外求得的科學、哲學等知識,總是世智辯聰,不若向內證悟的般若,如一燈燃百千燈,燈燈無盡,光光無礙;證悟自性,當下百千法界,融入心靈,山河大地,回歸方寸,心中葛藤盡去,如漆桶脫落,一了百了,何其自在也!

因此,般若是內自證的功夫,是透過「正見緣起,了悟諸法空性」所獲得的「內外圓成」的智慧。人生若無般若為前導,則如盲人摸象,易為苦樂所動搖;有了透徹宇宙真相的般若,就能轉醜陋為美麗,轉黑暗為光明。所以,能以般若來處世,以般若來生活,人生自然美妙無比。

  

《維摩詰經》云:「資財無量,攝諸貧民;奉戒清淨,攝諸毀禁;以忍調行,攝諸恚怒;以大精進,攝諸懈怠;一心禪寂,攝諸亂意;以決定慧,攝諸無智。」

佛門的修行方法很多,但是「六波羅蜜」是大乘菩薩道至高無上的修行法門:布施可以種一收十,改造自己慳貪的性格;持戒可以三業清淨,改造自己惡性的行為;忍辱可以自他得益,改造自己瞋恨的惡習;精進可以無事不成,改造自己懈怠的因循;禪定可以身心安住,改造自己散亂的思想;般若可以觀空自在,改造自己愚癡的認知。吾人要想自覺覺人、自利利他,非得行「六波羅蜜」,方能福慧圓滿,成就佛道。

六波羅蜜正如六架飛機,亦如六艘輪船,載著吾人航向光明的前程:


(
)布施:發財號;
(
)持戒:平安號;
(
)忍辱:道德號;
(
)精進:成功號;
(
)禪定:安心號;
(
)般若:智慧號。

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交通雖然便利,但是高速公路經常塞車,甚至車禍頻傳;在感嘆世道難行之餘,吾人在精神上有了「六波羅蜜」的航道,人生的前途自能通行無礙,一切如意,進而經由菩薩道,直抵佛國。

六度,是自度呢?是度他呢?是自覺呢?是覺他呢?是自利呢?是利他呢?是自有呢?是他有呢?

六度是給他,更是給己;是利他,更是利己;是度他,更是度己;是他有,更是己有。

六度,實乃「人我兩利」、「自他得度」的大乘舟航。

來源:www.fgs.org.tw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