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迴向之研究─以《大智度論》為主─
釋慧通

迴向之研究

─以《大智度論》為主─

釋慧通

 

大  

 

一、 前 言

二、 迴向之定義及同義用詞

三、 迴向的思想演變

(一) 原始佛教

(二) 部派佛教(以 有部為主)

(三) 大乘佛教

四、 眾生迴向的真實意義

五、 菩薩迴向的正確行法

六、 結 論

【參考書目】

 

一、 前 言

 

「迴向」,在大乘佛法中,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法門,所以在任何法會或修諸善法之後,都要將 功德作個迴向。甚至在菩薩的道次第中,十迴向位之菩薩,更是以迴向作為修行的主要德目,由此可知其重要性之一斑。但迴向的合理性如何?《大智度論》提出了 「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從初發心,所集福德盡可與人?」 [1]但是事不 然,因此便提出了唯福德的果報可迴向,而福德卻不可迴向。[2]

不過此說法卻與一般經論所說有些出入,故引起筆 者探討的興趣。究竟龍樹菩薩所表達的是什麼意義呢?而真正的迴向又應如何實踐呢?因此本文先從迴向的定義及同義用詞,來看迴向在各經論中的功能性為何?繼 而從思想史的角度,來看其思想演變的情況。末後再以《大智度論》為主,來探討眾生迴向的真實意義及菩薩迴向的正確行法。希望藉由本文的探討,以澄清迴向的 正確觀念,更而提供一個正確行法以為修行之指南。

 

二、 迴向之定義及同義用詞

 

迴向者,即「迴己善法,有所趣向。」[3]也就是將自己所有的善法功德,趣向眾生,令彼安樂;或趣向自己所欲達到之目標,如聲聞菩提、佛菩提或平等法性的實際迴向,故《大乘義章》 卷九中,整理出了三種迴向而統攝一切迴向,即「一、菩提迴向、二、眾生迴向、三、實際迴向。」[4]若依此「迴己善法,有所趣向。」之定義而言,亦有許多與之相似義理之用詞。但就其作用廣狹來說,就有些層次的不同了。

例如出家僧伽在應供﹝用齋﹞,或法會結束後,都 會有ㄧ段迴向文:願彼施供者或聞法者,皆得安樂。然探此根源即來自早期的「咒願」。世尊最初成道時所度的二商人,在受彼供養後,即便咒願,令彼安樂並獲利 益。如《四分律》卷二十一中云:

 

時世尊慈愍故,…受彼賈人麩蜜已,以此勸喻,而開化之,即咒願言:所為布施者,必獲其利益; 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大正22、782、a4)

 

又如《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十八中云:

 

佛言應作齊限說法,說法竟應咒願。(大正22、 121、c-8)

 

非但出家人對供養者或聞法者 應咒願外,在家行施者,亦可仗彼行施之福德,咒願令某人長壽安樂住。如《中阿含經》卷十七中云:

 

爾時長生童子,勸波羅奈城中諸貴豪族:諸君,行施修福為拘娑羅國王長壽咒願,以此施福,願拘 娑羅國王長壽,令安穩得解脫。(大正1、534、a23)

 

由此看來,咒願之功能,僅局限在眾生迴向的部 分,而且是以人天可樂果報為希求的目標。與之相似的又有「惠施」、「迴施」、「布施」之語。如《增一阿含經》卷三十八中云:

 

我今以此八關齋法,莫墮地獄、餓鬼、畜生,…持此齋法功德,攝取一切眾生之善,以此功德,惠 施彼人,使成無上正真之道。(大正2、757、a7-13)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五中亦云:

 

我今供養佛及聖眾,所有功德,迴施波吒離所住天神,長夜安樂。(大正24、22、b)

 

又如《舍利弗悔過經》中云:

 

某等諸所得福,皆布施天下十方人民、父母、蜎飛蠕動之類、兩足之類、四足之類、多足之類,皆 令得佛福。(大正24、1090、c28)

而此迴施等與迴向的差別,在於迴施等是偏在眾生迴向,即以己所修善法之福德,迴施與彼福薄慧淺的眾生,令得增益。而迴向則通於其他二種, 範圍較迴施等來得廣些。如《菩薩藏經》中云:

 

或歸依三寶,受戒功德,一切和合,迴施與一切眾生,…我以此功德迴施與眾生,一切和合迴向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24、1089、a1-8)

 

以上是眾生迴向的部分,再來是菩提迴向。在《雜阿含經》卷二十八(764)中云:

 

是比丘,修正見,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是名修八正道。(大正2、200、b6)

 

此中「捨」即是寂滅涅槃之意,但經中僅以一「向」字,表示所趣向的目標(涅槃)。然此在《大毘婆 沙論》中,才被解釋為「迴向」於捨。如《論》中卷八十三中云:

 

依止離、依止無欲、依止滅、迴向於捨。(大正27、 427、c)

 

這是二乘的聲聞菩提迴向,而大乘的菩提迴向,除了迴向之外,另有「持作」、「用求」、「用願」等同義之詞。如1‧《道行般若經》〈漚和拘舍羅勸助品第四〉中云:

 

其勸助者是為勸助,勸助已持作阿耨多羅三耶三菩。(大 正8、438、a-b)

 

2‧《大明度經》〈變謀明慧品〉第五中云:

 

經中所學諸功德,都計合積之,代歡喜德,福尊無蓋,以斯喜行,用求無上正真道。(大正8、486、a-2-b1)

 

3‧《阿佛國經》亦云:

 

我從今以往,發無上正真道者,以意勸助而不離之, 用願無上正真道也。(大正11、752、a6-8)

雖然前面說到「迴施」等偏於眾生迴向,但此亦有例外的,而將「施」用在菩提迴向。如《增一阿含經》卷三 十八中云:

 

持此誓願之福,施成三乘,使不中退。(大正2、757、a13-15)

 

又如同卷中亦云:

 

持此功德福業,施與無上正真之道。(大正2、757、b27)

 

一般所謂的「施」,通常是有一個具體的對象(眾生)來接受所施之物或福德。而此卻是將福德施與一個修行的終極果位,的確是相當特殊的用詞,也僅在《增一阿含經》中出現。但無論如何,這些用詞,其基本 內涵都與「迴己善法,有所趣向。」之定義相似,故亦可作為迴向的同義用詞,今將諸同義用詞試列於下表。

 

 

 

三、 迴向的思想演變

 

   (一)原始佛教

依於「迴己善法,有所趣向。」來說,所趣向的,一定是自己所希願的某個對象或理想目標。故迴向另一面的意義,即有希願之意。在早期佛或弟子, 每在受供、受人禮敬或說法等畢,即對彼咒願,願彼等無病安樂住。[5]這應是佛教形成之前,為修行者〈外道〉一向以來的良好習慣,故為佛教所吸收。如《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二十七中云:

 

諸比丘食竟,默然而去,諸白衣譏訶言:諸餘沙門, 食人食竟,皆咒願而去,沙門釋子,默然無言,施主不知悅意以不?佛言:上座應咒願已,去。(大正22、179、b-7)

 

雖然當中沒說到以此福德,願彼無病安樂等,但已具有迴向的雛型了,這是就受供者而言。然施者方面,如上 所說《中阿含經》中長生童子勸諸貴族,以修施福,咒願令王長壽,這已有明顯將福德趣向某個特定對象了。除了將功德迴向給人之外,亦有迴向給河神[6]及 餓鬼[7]等 有情眾生。

至於趣向的理想目標而言,大多是以趣向涅槃、解 脫為主,在《雜阿含經》[8]中,佛陀每談到道品的修持後,都會告訴比丘,應依止離、依止無欲,依 止滅,最後要趣向於捨(涅槃)。而這也成了原始佛教迴向的主要特色。另外在《雜阿含經》中也有看到迴向於天界的人 天果報,如卷四十八中云:

 

若男子女人,勝妙衣惠施,施衣因緣故,所生得殊 勝,施所愛念物,生天隨所欲,見我居宮殿,乘空而遊行,天身如金聚,天女百中勝,觀察斯福德,言迴向中之最。(大 正2、353b~354a)

 

這應是對於未正信佛法或初基學佛之居士們所適用的,佛陀每對此類眾生總先說以三福業,後依此五乘共功德 再導入出世間法。如《成佛之道》(增註版)p100中云:

 

如來說法,不像我們現在,一開口就是了生死;生淨 土;即有即空;即心即佛。對於一般眾生,如來總是先說:說施,說戒,說生天9(修定)法,如對此五乘共功德(人天 善業),能信受奉行,又能透發出世善根,這才進說出世法門。

 

故此迴向天果報者,乃為佛法之方便義,而非究竟義。此外,佛弟子中,亦有些大乘根器者,故所迴向的目標,即是佛道(無上正真之道)。如《增一阿含經》卷三十八中云:

 

持此功德福業,施與無上正真之道。〈大正2、 757、b27

 

因此就原始佛教的迴向來說,迴向的對象為人趣及鬼神趣,內容則為可樂的世間果報;而迴向的目標,以聲聞 的涅槃為主,但亦有少數迴向佛道的大乘行者。

   (二) 部派佛教 (以有部為主)

迴向的思想到了有部的毘曇中,大體與原始佛教無 異,是較重視迴向於涅槃的。如《大毘婆沙論》卷七中云:

 

先所修集一切善根,謂從布施,乃至七處善,皆以迴 向解脫。(大正27、30、c-11)

 

而且由於菩薩思想的發展,更加說明了菩薩因地修行時,一切善法功德,皆迴向無上菩提,而終成佛果。如 《大毘婆沙論》卷七十中云:

 

菩薩過去三無數劫所修種種殊勝善行,皆為迴向無上 菩提,利益安樂諸有情故,由斯行願,於最後身,居有情最尊勝位。(大正27、362、c6-9)

 

又如同《論》卷118中亦云:

 

諸菩薩由二因緣,發願求佛大士夫相微妙梵音,一由 曾見、二由曾聞。…爾時菩薩見聞歡喜,深心愛樂,則便誓受,順彼正因,我諸禁戒梵行精進,皆當迴向於未來,得住如是大士行類。(大正27、613、b1-9)

 

由於對於佛陀相好及微妙梵音說法度生的功德嚮往,而開展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薩行。此外迴向的眾生 中,在《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五中,又出現迴向給天神的例子。如律中云:

 

我今供養佛及聖眾,所有功德,迴施波吒離所住天 神,長夜安樂。(大正24、22、b)

 

因此有部的迴向思想除了傾向聲聞菩提外,也藉由釋迦菩薩的典範,而肯定了菩薩迴向佛菩提的必然性與重要 性。又迴向的對象則更加了天神,且亦可看出迴向已成為修行的重要樞紐了。

 

   (三)大乘佛教

佛法在不斷的流傳中,到了初期大乘時代,迴向更 已成為菩薩修行的要目之一了。如《大方廣佛華嚴經》< 十迴向品 >中[9],十迴向為菩薩修行階位的第30位~ 第40位,此是三大阿僧祇劫的初阿僧祇劫所修的[10]。 即迴轉十行之善,向於三處(1.真如實際是所証、2.無上菩提是所求、3.一切眾生是所度)[11]。另 外在<普賢行願品>中,普賢菩薩告諸菩薩及善財童子,要成佛應修十種廣大行願,其中最後的普皆迴向,即收前九一切善法功德,而總作迴向。[12]又 《大智度論》< 隨喜迴向品 >中亦廣明了菩薩迴向的種種行法。而此迴向為菩薩重要的修行德目之思想,不外乎與《阿含經》及《毘曇》以來是一貫而更增上的。如《增一阿含經》卷三 十八中云:

 

若長老比丘,不發誓願者,終不成佛道,誓願之福, 不可稱記,得至甘露,滅盡之處。(大正2、758、c8-10)

 

此中誓願是以修善法的功德,願成佛道(迴向佛道)而表明誓願 (迴向)之重要性。又如《大毘婆沙論》卷124中云:

 

攝受正念,而不迴向解脫,謂求升天欲樂等故受持禁 戒,世尊說:彼所受律儀雖是勝業,而不獲大果。…攝受正念迴向解脫,世尊說:彼所受律儀,是殊勝業,能獲大果。(大 正27、648、b6-10)

 

以上不論是迴向佛道或解脫(涅槃)都說明了若所修福德不作恰當的迴向者,是終不獲 殊勝大果的。這好像一個只會開車的飢渴之人,若不知飲食之處,而漫無目標地開車,始終是無法解除饑渴的。大乘法中迴向更成為一必修德目,且其迴向重點已非僅為自己享樂之天福,或二乘涅槃,而更強調 唯一佛道。若迴向天福者,於戒而言則為不清淨。如《大智度論》卷九十二中云:

 

不破所受戒,常為三毒覆心,不憶念戒,迴向天福, 邪見持戒,如是等名為戒不淨。(大正27、709、a25)

 

菩薩戒是以菩提心為主,是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為志業,故若不迴向佛道而耽著天福,只管自己享樂,這對 菩薩戒來說是不清淨的。在《瑜伽師地論》中,更是以迴向佛道為菩薩戒的內容。如《論》中卷四十二中云:

 

迴向戒,迴向大菩提故。(大正30、522、a-4)

 

除了不可迴向天福外,連二乘的涅槃,亦非大乘所允許。如《大智度論》卷八十云:

 

皆以此福,迴向佛道,不趣二乘。(大正25、624、c3)

 

菩薩若退失菩薩道,而趣向二乘,非但破戒且極難成就無上菩提。是故真正菩薩應當「應薩婆若心,為起諸福 德因緣,迴向者,不求餘報,但求佛道。」[13]成就佛道乃菩薩最終的無上目標,而在成佛之前的嚴土熟生,亦為一重 要的修行,故菩薩亦須將功德迴向淨佛國土,以便未來能以此淨土而接引更多的眾生,成就菩提。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二十六中云:

 

持是福德,與一切眾生共之,迴向淨佛國土故。(大正8、408、c12)

是菩薩以隨意五欲,共一切眾生,迴向淨佛國土,作 是願言:我得佛時,是國土中如天五欲,應心而至。(大正8、409、a2)

 

因此迴向在大乘法中,是以迴向佛道為主,更有迴向淨佛國土等,而對象則無所拘的擴大到一切眾生。這對欣 向佛道的菩薩而言,迴向眾生能長養大悲心,迴向佛道是與一切智智相應作意,此外菩薩更以三輪體空而作迴向,[14]即 是無所得空慧。而此三者恰為大乘三心,因此迴向亦成為了菩薩必修要目了。

 

 

四、 眾生迴向的真實意義

 

菩薩將福德或福德果報迴向給眾生,就能迴向的菩 薩來說,是可達到長養悲心,更增福德之功。但對於所迴向的眾生而言,所能受用的,究竟是什麼?真的能受用嗎?這是下文所要探討的重點。

一般來說,將福德果報迴向給眾生,是較好理解 的。如《大智度論》卷六十一中云:

 

菩薩既得福德果報,衣服飲食等世間樂具,以利益眾 生。(大正25、488、a1)

 

菩薩將自己現有的資具,迴向給眾 生,是能直接受用的。如《雜阿含經》卷二十七(1041經)中,也有說到布施飲食給已亡故的親友,若是在「入處餓 鬼」中,彼亦能受用之。[15]鬼 趣如此,何況生者。此是屬財物資具的迴向。但若就《大智度論》之「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16]而 言,好像只是有形有相的物質,才可令眾生受用;而至於無形相的福德,唯能自受用,不可與眾生受用之。而這樣便與經論所說,能以所修施福等,迴向給眾生,彼 亦可依此福德或資具而離苦得樂相矛盾了。最明顯的例子,是《舍利弗母鬼事》中,舍利弗為其母供僧,且將此供僧功德迴向給母親,剎那間即解脫吸食濃血之苦, 而得種種上妙飲食資具。[17]又 如《目連問戒律中五百輕重事》中云:

 

願眾僧與彼咒願,即為咒願,便得食糞,不復呻喚。(大正24、979、c3)

 

諸如此類的公案在大乘經也很多。而這樣以福德迴向給餓鬼的理論,在《大毘婆沙論》中有較詳細的論述。如 《論》中卷十二中云:

 

彼有親屬,追戀生苦,…遂集親里,請諸沙門、婆羅 門等,設大施會,願此資彼,捨苦受樂。爾時餓鬼於自住處,見如是事,於自親里生眷屬想,於其財物生己有想,即時歡喜,於福田所,生信敬心,於其所作,起隨 喜心,便離重苦。(大正27、61、a)

 

這是將施供之福德轉成資財的受用,而主要的關鍵,在於眾生能否依此施會之福而生「信敬心」與「隨喜 心」,若能生此二善心,便可離苦,如此才不會犯上他作業他受果之過失。[18]至 於《大智度論》中,也說福德與眾生共,只是以果中說因而言。如《大智度論》卷六十一中云:

菩薩以福德清淨,身口人所信受,為眾生說法,令得 十善道,四禪等,與作後世利益,末後成佛,得福德果報,…是果報可與一切眾生,以果中說因故,言福德與眾生共。(大 正25、488、a)

 

由此看來,《大智度論》的立場,是偏重於個人福德,要靠各人修,而佛菩薩的福德,只是一種助緣,透過說 法或身教,令眾生生起向道之心,於自身付諸實踐,方能自己具足無量福德,並非光靠他人施與就可具足。至於處處說福德或功德[19]不 可與一切眾生。如《大智度論》卷三十三中云:

 

菩薩功德廣大,…欲以一切功德與一切眾生,然後當自求佛道,但是事不可得故。(大正25、303、c7)

 

這應該是為了避免落入他作他受的過失,[20]才 作如是說吧!否則若站在成就眾生福德的助緣來說,[21]也可說福德迴向給眾生。雖然並非全部福德與一切眾生,令彼同樣具足福德,但是透過施福及法的迴 向,卻能令彼漸漸具足無量福德。而果報迴向亦如是,菩薩並非將所有果報全給眾生,但就他所需要的而給予,也只是一部分而已,卻也可說為果報迴向眾生是一樣 的。至於眾生受不受用,也是在於他能不能領納。如《大智度論》卷六十一中云:

 

諸佛菩薩功德力,能度一切眾生,但以眾生無和合因緣故。譬如大火常有燒力,但以薪不近故,不 得燒,近則能燒。(大正25、488、a-4)

 

佛法是談緣起的,決非由單一因緣而成 就一個果法,因此不但福德迴向如此,連果報迴 向亦如是,若平白無故,就能受用他人所施之物,其實也犯了無因有果的過失。又因緣和合時,遇有施 物,若自己不願接受彼施之物,亦無法受用。所以能迴向的福德或福德果報及所迴向的眾生,都決定了迴向的圓滿性,若眾緣和合,則不論是福德或福德果報皆可迴向給眾生受用。

 

 

五、 菩薩迴向的正確行法

 

菩薩行的特色,是在利他中完成自利(般若道),更由自利而完成究竟的利他(方便道),如是轉增上,而終成佛 道。其中利他最主要的因素除了悲心外,就是菩薩的福德或福德果報。有了福德才有利他的可能性。

福德的產生,不外乎自作(六度等)或見作隨喜。菩薩雖把握住了任何機會修善法,積福德,然而若無與般若方便力相應,則所得亦只是小福德;若以般若方便 而迴向,便可以少施等,轉得無量福德。[22]究 竟要如何行方便迴向,才能轉少福德成無量福德呢?《大智度論》中提出了四個要素:﹝一﹞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二﹞用大慈悲。﹝三﹞用是實相智慧。﹝ 四﹞念所有福德,如相、法性相、實際相。[23]

﹝一﹞  菩薩積集廣大福德為眾生故,不可持此福德而求人天或二乘果報,應持此而求佛道。如《大智度論》卷四十六中云:

 

迴向者,是福德邊,不求餘報,但求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大正25、395、b)

 

就因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量無邊,故所迴向之福德亦轉成無量無邊。又此福德是為了度一切眾生,而眾生 無量無邊,此福德亦無量無邊。[24]是故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令福德增長廣大。

﹝二﹞  用大慈悲者,無論自行六度或見作隨喜,皆以大慈悲心,念念不捨眾生,因大慈悲無量故,福德亦轉增無量。

﹝三﹞  用實相智慧者,菩薩應以三輪體空的實相智慧而行六度,便能具足無量無邊福德。如《大智度論》卷二十九中云:

 

菩薩布施時,與者、受者、財物不可得故,具足般若 波羅蜜,用是實相智慧布施故,得無量無邊福德。(大正25、271、c-7~-5)

 

又福德迴向亦如是,無所謂離開般若而有迴向可言,如《大智度論》卷七十四中云:

 

是第一迴向,所謂般若波羅蜜迴向,若遠離般若波羅 蜜迴向,是不名迴向。(大正25、582、c12)

 

又如同《論》卷六十一中云:

 

離般若波羅蜜,是福德不可得迴向。(大正25、492、c17)

 

因為若「以取相得法,以諸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邪迴向。」[25]是 故菩薩亦應以三輪體空而作迴向。如《大智度論》卷八十一中云:

 

菩薩迴向時,三種心不生,誰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用何法迴向,迴向何處。(大正25、626、a-9)

 

此即無能迴向者,無法可迴向,無所迴向處。因為諸法因緣和合,無自性、空故,一切法不可得。如《大智度 論》卷六十一中云:

 

菩薩知一切法因緣生故,無自力常住,自法相不動, 況能有所作,無所作故,一切法中,無有法能迴向法,是名正迴向。(大正25、491、b-12)

 

菩薩若如是知,諸法盡滅,所迴向處法亦自性空,能 如是迴向,是名真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25、490、b-4)

以上是自作迴向的部分。而隨喜迴向,則側重在於一切相不著的迴向。如《大智度論》卷六十一中云:

 

「若菩薩摩訶薩念諸佛及僧,於中不生佛想,不生僧 想,無善根想,用是心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心中亦不生心想,菩薩如是迴向,想不顛倒,心不顛倒,見不顛倒。」(大 正25、490、b6)

 

故菩薩隨喜佛及聖者諸善根功德時,不應取相分別,應當思惟過去佛及弟子身皆滅,諸善根亦滅,若取相分別 的話,是不會有大利益的。[26]因取相即有所得心,有所得心即有為造作,若於此而耽著,便無法成就 佛道。[27]好 比美食,夾雜毒藥,初雖美味,終成大患。如《大智度論》卷六十一中云:

 

「是迴向以取相得法故,如雜毒食,得法者,終無正 迴向,何以故?是得法雜毒,有相有動有戲論,若如是迴向則為謗佛,不隨佛教,不隨法說。」(大正25、492、a-2~b3)

 

﹝四﹞念 福德如相、法性相,實際相者,即是迴向薩婆若,此亦是以不二法而得名,不二法者,所謂不生不滅,不得不失。如《大智度論》卷五十八中云:

 

「若布施等善法,能觀如佛道相不二:不生不滅,不 得不失,畢竟空寂,是名迴向薩婆若,是布施福,世世常受果報而不盡,後當得一切種智。」(大正25、472、b9)

 

迴向薩婆若,亦能令福德無量無邊。

綜觀以上四個要素,其實就是大乘三心,﹝一﹞是菩提心,﹝二﹞是大悲心,﹝三﹞﹝四﹞是無所得空慧。此四缺一不可。先在利他中,積集福德,亦兼自利。之後 再將福德依般若方便力而迴向,使令增長而能行廣大利他之事,如是輾轉增上,而達究竟的佛果。

 

 

六、 結 論

 

透過本篇的探討,筆者認為,福德或福德果報皆可 迴向,不論是自受用或他受用上,非但不會違背佛法根本思想,且亦符合緣起法則的。甚至覺得迴向應是側重於福德的迴向,因為福德果報的迴向,與布施相近,且 只適用於眾生迴向,是無法顯出迴向的特色。但福德迴向就適用於各種的迴向,況且福德能生福德果報。也就因為福德可迴向故,大乘才別出迴向為一必修法門,使 其在大乘法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至於《大智度論》之所以比較主張福德果報迴向的原因,可能是佛法重在自我實踐,若直接說福德可迴向,而不分別說餘因緣的話, 恐讓人有投機取巧之心,只望聖者福德之加被,於己則廢善法之修持,是故不說福德可迴向,果中說因故,才方便說福德可迴向。

又大乘法中,迴向是不可以有為之心而行之,是要 相應大乘三心而作迴向,即菩提迴向、眾生迴向、實際迴向。此三者又有其特殊之功能。1.修習菩提迴向者,不令所修 善法而堅住三界,故可出離三界。且福德增廣不滅;2.修習眾生迴向者,令不住於己得之樂果,常愍念眾生,長養大悲心,且依此願常在世間,饒益眾生,不會趣 向涅槃;3.修習實際迴向者,能於所修諸善,不繫取著,離一切有為造作而趣向實際。[28]

以上是所讀的一些心得,由於涉獵不夠廣博,故尚 有許多未探討到,如華嚴的十迴向及淨土的迴向等,望日後有因緣能再作個補足。


【參考書目】

 

1.  大正藏第1冊《中阿含經》。

2.  大正藏第2冊《雜阿含經》《增一阿含經》。

3.  大正藏第8冊《道行般若經》、《大明度經》、《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4.  大正藏第10冊《大方廣佛華嚴經》。

5.  大正藏第11冊《阿佛國經》。

6.  大正藏第22冊《四分律》、《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摩訶僧祇律》、《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

7.  大正藏第24冊《佛說舍利弗悔過經》、《菩薩藏經》、《目連問戒律中五百輕重事》。

8.  大正藏第25冊《大智度論》。

9.  大正藏第27冊《阿毘達摩大毘婆沙論》。

10.大正藏第30冊《瑜伽師地論》。

11.大正藏第44冊《大乘義章》。

12.《漢譯南傳》『小部經典三』、『小部經典九』。

13.《成佛之道》〈增註版〉、印順法師著,正聞出版社,民國82年9月初 版。

14.《迴向之初探》,釋印融,福嚴佛學院第二次院內論文發表會,民國86 年12月6日。

 



[1] 《大智度論》卷61(大正25. 488a10-12 )

[2] 《大智度論》卷61(大正25. 487c-1~488a1 )

[3] 《大乘義章》卷9(大正44. 636c-8 )

[4] 《大乘義章》卷9(大正44. 636c )

[5] 《摩訶僧祇律》卷13(大正22. 336b )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18(大正22. 121c-8 )

[6] 《漢譯南傳》「小部經典九」第34p155~p157

[7] 《漢譯南傳》「小部經典三」<舍利弗母鬼事>28p15

[8] 《雜阿含經》卷21(561經)。

《雜阿含經》卷26(656經)。

《雜阿含經》卷27(726、727、738、741、742、744、747經)。

《雜阿含經》卷28(764經)。

[9]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十迴向品 >〈大正10. 124-176〉。

[10] 《成佛之道》〈增註版〉p400。

[11]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第二冊p296

[12]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第七冊p4241

[13] 《大智度論》卷46〈大正25. 395、b〉。

[14] 《大智度論》卷81〈大正25. 626、b〉。

[15] 《雜阿含經》卷37(1041經)(大正2. 272、b12-18)。

[16] 《大智度論》卷61(大正25. 487、c-1)。

[17] 《漢譯南傳》「小部經典三」< 舍利弗母鬼事 >28p15

[18] 《大毘婆沙論》卷12(大正27. 61、a15-18)。

[19] 福德與功德有時是因與果的關係,如《大智度論》卷61(大正25. 488、b-8)。中云:「菩薩 自修福德,和合得佛道,乃至入無餘涅槃,滅度後舍利及遺法,皆是佛自身功德和合。」但有時福德也通於無漏的,如《大智度論》卷61(大正25. 487、c12)中云:「福德有二種樂因緣,世間、出世間,出世間者,諸無漏法雖無福報,能生福德,能生福德故名福德。是故有漏無 漏通名福德。」故此暫不將福德與功德分開來說。

[20] 《大智度論》卷61(大正25. 488、a10-12)。

[21] 《大乘義章》卷9(大正44. 637、a)。

[22] 《大智度論》卷29(大正25. 272、b17)。

[23] 《大智度論》卷29〈大正25. 271、c12〉。

[24] 《大智度論》卷29(大正25. 271、c16-19)。

[25] 《大智度論》卷61(大正25. 493、b-4)。

[26] 《大智度論》卷61(大正25. 492、a)。

[27] 《大智度論》卷64〈大正25. 509、c-3〉。

[28] 《大乘義章》卷9〈大正44. 637、a~b〉。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