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佛教與旅遊
陳星橋

 

近兩千年來,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既深且廣,對中國旅遊資源和旅遊事業的開發也作出了重大貢獻。

  游方問道在佛教界有著悠久的傳統。佛教有一部流傳極廣的大乘經典《華嚴經》,該經的《入法界品》介紹了善財童子從文殊菩薩處發心問道,繼而百城煙水,前後參訪請教了五十三位大善知識,終於證入華嚴法界的生動事蹟。千百年來,中國佛教徒以善財童子為榜樣,通過西行求法、游方問道、朝禮名山勝跡的活動,促進了民間旅遊活動的成長和發展。

  中國僧侶的游方問題是受佛陀遊行教化傳教方式的啟發而形成的。早在東漢中葉,中印佛教徒就開始了交往。漢明帝時期白馬馱經佛教東來的歷史記載,生動地反映了伴隨佛教傳播而興起的旅遊活動。自那以後,不斷有古印度和西域的高僧大德來我國譯經傳教。如安世高、安玄、支婁迦讖、支矅、竺佛朔、佛圖澄、鳩摩羅什、佛馱跋陀羅、菩提達摩、真諦、善無畏、金剛智、不空等等。他們博學多識,孤身遠遊,在傳播佛法的同時,還帶來了異國他邦豐富多采的文化藝術。他們虔誠的宗教信仰和崇高的獻身精神,極大地鼓舞了中國僧人尋求佛法、朝禮聖跡的熱情,形成了持續千年的西行求法運動。他們懷著一顆虔誠的心,或走陸路,或行水道,輕萬死以涉蔥河(今新疆一帶),重一言而之奈苑(泛指印度)。其人數之多、路程之遙、行旅之艱、歷時之久,在古代旅遊史上都是罕見的。在成百上千的求法高僧中,以法顯(?~約422)、玄奘(600664)、義淨(635 ~713)最為著名。他們每到一地,即尋訪明師,學習佛法,並瞭解當地的山川形勢、國俗民情,學成歸國時帶回大量經籍圖像,並積極從事翻譯工作。他們撰寫的遊記性專著《佛國記》、《大唐西域記》和《南海寄歸內法傳》等,是今日研究古代印度和南亞地區的歷史、地理、文化和宗教的重要資料,被譯成多種文字出版,成為世界文化寶庫中的重要財富。

  隋唐以後,中日佛教界的交往日益增多。隋大業三年(607)日本聖德太子首次派遣使節團訪問我國之後,即不斷派遣青年學生和僧侶來我國留學,進行各種學問和佛學的研究。留學僧中比較著名的有道慈、道昭、空海、最澄、圓仁、圓珍、常曉、圓行、慧萼、成尋等。他們傳承了中國各宗佛學,回國後都積極傳播中國的佛教文化,分別創立了日本的三論宗、法相宗、天臺宗、真言宗等。圓仁著有《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成尋著有《參天台五臺山記》,成為研究我國唐、宋佛教和社會狀況的重要史料。我國普陀山觀音道場因慧萼的不肯去觀音的因緣而開創,也是中日佛教交往中的一件盛事。

  我國高僧應邀赴日傳教的也很多,比較著名的有道璿、鑒真、隱元等。尤其是鑒真和尚,為法忘軀,六番東渡,將中國的律宗傳入日本,並帶去大量的佛教經像及藥物、藝術品等,對發展日本的醫學、建築、文學、書法等作出了巨大貢獻。他為中日文化交流而經歷的艱苦歷程,已經成為鼓舞兩國人民友好關係不斷加深的精神動力。

  一缽千家飯,孤僧萬里遊。出家人雲水一身,無牽無掛,以參訪善知識、弘揚佛法、化導眾生為務。因此,長期以來,僧人行萬里路,參禮名師和聖跡,一直是受到重視和推許的。尤其自禪宗興起以後,禪者尋師訪道之風盛行,如趙州從諗禪師80 高齡而行腳參方,汾陽善昭禪師平生參81位善知識。由於參學問道的需要,在唐末還逐漸形成了四個朝拜中心:一是五臺山--文殊菩薩聖地;二是泗州普光王寺--僧伽大聖聖地;三是終南山--三階教聖地;四是鳳翔法門寺--佛骨聖地。到了南宋,由於史彌遠的奏請,規定禪院等級,因而設有五山十刹以為禪者游方參請之地。明代開始,又形成了參拜四大名山的傳統,並一直延續至今。

  佛教徒的參方活動雖有其特定的意義,不能與旅遊活動劃等號,但是,如果對參方活動進行客觀評價,卻又不難看出它與旅遊活動的密切聯繫。從這個意義來說,佛教徒的確是旅遊活動的積極參與者;不僅如此,他們同時還是佛教旅遊勝地的建設者。在印度佛寺按其性質、作用的不同而有多種名:供四方游僧停息學修之所,名為招提,乃四方之意;供奉舍利(靈骨)、尊像、塔婆者謂之制底,為信眾朝禮參拜之地;有經藏及大德說法者謂之毗訶羅(精舍),為學僧遊學聽聞熏習之處;山林中靜修之舍名曰蘭若,俗謂之茅蓬;其兼園林之勝者謂之伽藍(即僧伽之園、眾園)。我國佛教名山古刹不僅兼具以上諸義,而且兼有經悠久歷史之積澱而成的文化價值。如被譽為清涼勝境的山西五臺山、南海佛國的浙江普陀山、秀甲天下的四川峨眉山和以奇峰勁松著稱的安徽九華山,完全因四大菩薩的感應和佛教徒的長期開發、苦心經營而成為名揚天下的四大佛教名山。環顧我國各地,凡有佛教寺塔之地,無不翠枝如黛,碧草如茵,環境清幽,景色宜人。古聯有雲:世間好語佛說盡,天下名山僧占多。高僧大德所作的貢獻及其艱苦創業的精神令人欽敬!

  在古代,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大都喜歡瞻禮佛寺,文人墨客尤喜與名德高僧結方外交。寺院也因歷代文士顯宦的流連過訪,題詠詩文,留下了無數不朽的藝術傑作。在今天,國內外遊人無不以遊歷名山古寺為快:在萬木掩映之中飽覽佈局井然、古色古香的梵宮寶殿和端莊慈祥、栩栩如生的佛菩薩塑像,領略佛國淨土清淨莊嚴,超塵脫俗的意境,佛教寺廟已成為人們瞭解中國傳統文化、陶冶情操的重要場所。

  我國現代旅遊業起步較晚。只是在近十年中,由於全國實行改革、開放,才使旅遊事業逐步發展起來。在佛教方面,由於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貫徹落實,許多名山大寺修復開放,宗教活動正常開展,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中外遊人和香客。廣大佛教徒在旅遊接待工作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例如上海玉佛寺每年接待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外賓,其中1986年為37萬人次,198719月份就有近40萬人次,是上海接待外賓人次最多的單位。又如江蘇、湖北、福建、浙江等地寺廟都興辦了素食館、茶社等自養事業,大大方便了往來遊客,促進了當地旅遊事業的發展和經濟的繁榮。這說明佛教徒在發展現代旅遊事業方面也是大有可為的。又,寺廟的開放,正常宗教活動的開展,有利於促進中外文化的交流。許多外國友人到寺觀教堂參觀,見到教徒的宗教信仰受到尊重和保護,感到十分高興;大批的華僑、台港同胞回到大陸尋根問祖,見到千年古刹保存完好,感到欣慰,其中許多教徒積極為寺廟的修復做功德,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出力;各地的信教群眾在生產勞動之余,朝山禮佛,精神上得到滿足,生產積極性更高。可見切實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持名山大寺的宗教特色,對於旅遊事業的發展、民族團結、海外聯誼、國際友好往來,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地方的佛教名山勝地,有關部門片面強調旅遊的營利性、娛樂性,全然不顧佛教名山大寺的宗教特點和文化特色,大建賓館、招待所,大量開設葷菜館等,有的還在寺內擺展覽、搞遊藝、設音樂茶座,嚴重破壞了佛教名山寺院寧靜的宗教氣氛,真可謂大煞風景。有的地方搞佛教名山的規劃設計,不徵求當地佛教協會的意見,以致新建賓館、招待所、葷菜館大大多於寺廟。有的地方在佛寺中設供不屬佛教的偶像,如老狼神、胡仙堂等,使遊客啼笑皆非,影響很不好。還有些地方存在與僧爭利的現象,不按政策規定交還應屬寺廟的文物、山林、房產以及財權等;有的還隨意安排俗人到寺廟工作,影響正常宗教活動的開展,使寺不像寺,大有喧賓奪主之勢。

  寺廟建設與旅遊事業是相輔相成的。上面所列的一些事例雖然只是一些個別現象,但影響很不好。它損害了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權威性和嚴肅性,損害了廣大教徒的宗教感情和合法權益,也妨礙了我國旅遊事業的正常發展。

  佛教名山大寺是佛教徒朝拜的聖地,也是國內廣大遊人樂於登臨造訪的名勝。佛教名山,顧名思義,是因為有了佛教才成為名山的;因為是佛教名山,才有成千上萬的人慕名遊訪。因此,正確認識佛教名山與旅遊事業的關係,並加以妥善規劃和安排,就能使佛教名山與旅遊事業相得益彰;如果像本文列舉的那些損害佛教名山大寺宗教氣氛、不顧宗教特點大搞違章建築等現象不及時糾正,就會使佛教工作與旅遊事業兩敗俱傷。這種簡單明瞭的道理,人們是容易理解的。希望有關部門重視這方面的問題,使佛教工作與旅遊事業能夠協調發展。

  (原載《法音》1988年第6期)

 

來源:www.jcedu.org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