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舟三昧初探
~以《大智度論》與《般舟三昧經》為主~
關鍵字:般舟三昧、三昧、佛土、念佛、見佛
提要
講到「彌陀」一詞,多數人都聯想到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些人因此而將佛教誤認為送終之宗教,而修行只是一佛號、僅持名念佛,求佛菩薩保佑,即可升天…,本文是想透過《大智度論》、《般舟三昧經》以了解初期大乘經論對往生佛國淨土及建設佛淨土的看法以及念佛的方法,修此法門的前行方便、次第、功德,並依此修行後如何見佛?本文分成七部份來探討。
一、前言
目前我國流行的淨土思想,最常被引用的有「三經一論」(曹魏康僧鎧譯《無量壽經》二卷、姚秦.鳩摩羅什譯《阿彌陀經》一卷、劉宋.畺良耶舍譯《觀無量壽經》一卷及元魏.菩提流支譯《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一卷),然而淨土宗推尊為初祖的東晉慧遠大師是依《般舟三昧經》為主,此經於後漢靈帝,光和二年(西元179)傳入,亦是大乘經典較早的作品,而三經一論僅是後世常為人們引用流通面較廣,在傳入時間點是比《般舟三昧經》較晚期的經典。
在中國史上,西晉(西元256~317年)闕公則是最早求往生西方淨土,但是闕公則的往生西方淨土是較屬於個人修行性質,無引起很大的共鳴與念佛社群組織,所以史上未將他稱為「淨土宗」的創始者。到了東晉(約西元317~420年),廬山東林堂慧遠大師(西元323~416)結集信徒,結社共修,共聚在無量壽佛像前發願,共祈往生淨土,此事通稱被認為是「淨土宗」的起源,而慧遠大師也因此被後人尊為淨土宗的初祖。淨土信仰在慧遠及其弟子們的弘化倡導下,很快的盛行起來。依當時傳教的依據經典是以《般舟三昧經》為主,故日本學者望月信亨說:「慧遠大師,依般舟三昧經為主,以見佛往生為要期,遂成為中國淨土教的主流」。[1]此經亦是有關阿彌陀佛信仰最早的文獻,望月信亨因此而說:「阿彌陀經、大阿彌陀經等淨土生因說,皆是根據般舟三昧經之念佛三昧說。」[2]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有談到淨土念佛也多引用此經,由此可知,該經在淨土思想發展中佔有極高的價值。
般舟三昧一詞,梵語為pratyutpanna-samadhi,漢譯名為「諸佛現前三昧,佛立三昧」,亦是修般舟三昧者,諸佛現前;另譯為「常行道」,指修行者在一段期間約為一日(晝夜)、七日~九十日,修行三昧,得見彌陀,如經曰:
當念彼方佛不得缺戒,一心念若一晝夜,若七日七夜,過七日以後,見阿彌陀佛,於覺不見,於夢中見之,譬如人夢中所見。[3]
九十日身常行無休息,九十日口常唱阿彌陀佛名無休息,九十日心常念阿彌陀佛無休息或唱念俱運,或先念後唱,或先唱後念,唱念相繼無休息時,若唱彌陀即是唱十方佛功德等,但專以彌陀為法門主。[4]
二、淨土與佛土
(一)佛土
什麼是佛土?在《智論》中有對「佛土者」說明:
佛土者:百億日月,百億須彌山,百億四天王等諸天,是名三千大千世界,如是等無量無邊三千大千世界名為一佛土,佛於此中施作佛事。[5]
然而「佛土」另名為「佛國」,如經云:
佛國者:十方如恆河沙等諸三千大千世界,是名一佛土。諸佛神力雖普遍自在無礙,眾生度者有局。[6]
又名「佛世界」:
百億須彌山,百億日月,名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十方恆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是名為一佛世界。[7]
以上經證可知
1、佛國即是佛土,意同名異。
2、諸佛神力雖普遍自在無礙,眾生度者有局限。
3、三千大千世界,是名為一「佛世界」皆是佛國異名。
故知佛國、佛世界、佛土都是指同處。
何因緣才有佛的出世?佛出世乃度眾生之生老死之因緣,如經云:
摩訶衍論中種種因緣說三世十方佛,何以故?十方世界有老病死婬怒癡等諸苦惱,以事故,佛應出其國,如《雜阿含經》[8]中說:「無老病死煩惱者,諸佛則不出世。」[9]
在十方世界中,只要有生、老、病、死之眾生處,即是佛出世之因緣。經證中更以病人與藥師喻:因眾生病之故應有多藥師,如下:
過去釋迦文尼、拘陳若(Krakucchanda)等一百佛、未來十方佛出世,未來彌勒等五百佛之出世…,復次,多病人(vyAdhitA)應有多藥師(vaidya)…以此故知現在有餘佛(deZAntarabuddha)。[10]
佛曾說:一世間(ekasmin
lokadhAtu)無二個佛得出世,怎會有其他諸佛?在《智論》[11]中說到:
雖有此言,汝不解其義。佛說一三千大千世界中,無一時二佛出,非謂十方
世界(daZadiglokadhAtu)無現在佛也。如四天下世界中,無一時二轉輪聖王
出,此大福德人,無怨敵共世故。以是故,四天下一轉輪聖王。佛亦如是,
於三千大千世界中,亦無二佛出。佛及轉輪聖王,經說一種,汝何以信餘四天下更有轉輪聖王,而不信餘三千大千世界中更有佛?
經義明白指出,一個三千大千世界一佛出世,而十方世界即有餘佛,因一佛不能得度一切眾生,若一佛能度一切眾生者,可不須餘佛,僅一佛出世即可。如諸佛法,度可度眾生已而滅,如燭盡火滅,有為法無常性空故;以此原由,現在還有餘佛。
(二)淨土與穢土
淨土思想是大乘佛教的一大特色,信仰者多蒙佛陀攝護,死後得以到諸佛國土或往生菩薩淨土,在受諸極樂中,見佛、聞法繼續修行至成佛。在佛教經典中提到的很多佛國淨土,譬如阿閦佛、彌勒、觀音菩薩分別為妙喜國、兜率天及未者的普陀洛迦…等,無不是接引眾生之妙樂淨土。說到「淨土」,很多人都會聯想到西方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因為諸淨土思想中,最具影響的則是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淨土,又稱「須摩提」如《般舟三昧經》云:
獨一處止念西方阿彌陀佛今現在,隨所聞當念,此千億萬佛剎,其國名須摩
提。[12]
除了淨土外還有其他?在《智論》菩薩思惟的國土有兩類:「淨土」與「不淨」(穢土)二種,經云:
菩薩思惟國土有二種:有淨,有不淨。菩薩若生不淨國中,受此辛苦、飢寒
眾惱,自發淨願:我成佛時,國中無此眾苦;此雖不淨,乃是我利。[13]
「見不淨而發淨願」是穢土眾生發清淨願的動力;菩薩生於不淨國中,受諸眾惱,方能自發清淨願,以此因緣得生佛國。
三、般舟三昧行法(要件)
在修般舟三昧與修其他法門是一致的,尤以修止觀的方法相當契合,今以小止觀二十五方便:具五緣、訶五欲(樂)、棄五蓋、調五事、行五法探討修般舟三前行方便:
(一)具五緣:
1、衣食具足
於是念佛三昧中,有四事供養:飲食、衣服、臥具、湯藥,助其歡喜。過去諸佛持是念阿彌陀佛三昧,四事助歡喜,皆得成佛。[14]
2、戒懺悔
天竺慈雲懺主:般舟三昧九旬修,大小彌陀懺更留;星殞香消忽西去,空餘千載仰嘉猷。[15]
3、閑居阿蘭若
欲思惟此三昧者:常當樂行阿蘭若事,不得居處聚落城邑,捨離朋黨多求之處。[16]
4、息諸緣務
雖聞語言意不樂聽,亦不耽著世間六味。習近熏修五解脫法,除滅十惡念修十善。斷滅眾生九種惱處,心常不離九想觀門,常思棄捐八種懈怠,一心修習八大人覺。[17]
5、善知識
得善知識計如佛,無有異意。一切在菩薩無有離時,縱一切魔不能動,一切人如鏡中像,見一切佛如晝一切從法行,為入清淨菩薩行。如是佛言:持是行法故致三昧便得三昧,現在諸佛悉在前立。[18]
(二)訶五欲(樂)
菩薩逮得無所從來生法樂,逮得是三昧。復次,跋陀和,不復樂所向生,是為二,不復樂喜於餘道,是為三。不復樂於愛欲中,是為四。自守行無有極,是為五。[19]
(三)棄五蓋
1、棄貪欲蓋—以不淨觀去貪欲
是行者不淨觀,以慧眼開見是身倉,知此身中不淨充滿必當敗壞…
。行者心念:此色先好,行來言語妖蠱姿則惑亂人情淫者愛著。…如佛所說:真是幻法,但誑無智之眼,今此實事露現。行者即念:我身與彼等無有異。未脫此法,云何自著著彼…如是觀已,心則調伏可以求道,能除世間貪憂。[20]
2、棄瞋恙蓋—以慈悲心行二忍來對治瞋恙
菩薩求佛道故,要行二忍:生忍,法忍[21]。行生忍故,一切眾生中發慈悲心,滅無量劫罪,得無量福德。[22]
3、棄睡眠蓋—以精進去睡眠蓋
常懃力不懈怠,除睡眠心開解[23]。常行精進除睡臥,不計吾我諸人物,愛樂者不惜命,然後學誦是三昧[24]
4、棄掉舉蓋—以四念住對治掉舉
欲勤修四念住故發起上品猛利,欲者:謂為斷除不正作意諸過失故,言精進者:謂為斷除縵緩策勤諸過失故。言策勤者:謂為斷除惛沈掉舉二隨煩惱諸過失故。[25]專精一心修諸禪定,能住能守得五神通及四等心勝處背捨十一切處,具諸功德得四念處及諸菩薩見佛三昧。[26]
5、棄疑蓋—以四無所畏力斷疑
菩薩在大眾中說法無所畏,…一切眾生聽受問難,隨意如法答,能巧斷一切眾生疑故。[27]
(四)調五事
1、調食為不飢不飽
調食者:過飽則妨坐,念過少則虛劣,不飢不飽是食調相。[28]
2、調睡—常自精進無懈怠
敬於法師視如佛,除去睡眠志開解,常自精進無懈怠,如是行者得三昧。[29]
3~4、以忍來調身(口)、心
宜自勉勵以忍調心,以身口忍,心亦得忍。若心不忍身口亦爾。是故行者當令身、口、心忍,絕諸忿恨。[30]
5、調息為不澁、不滑
調息者:坐時息之出入太利是滑相,息出壅滯是息澁相。若息亦不澁不滑是息調相也。觀解者,經云:以波若之慧為壽命,是則息也。[31]
(五)行五法
1、志樂—須希慕故
般舟三昧樂(願往生),見聞流淚同懺悔(無量樂)。[32]菩薩常樂重於經…,常樂法在深解,於諸習欲不貪生,遊步五道無所著,如是行者得三昧。[33]
2、精進—須相續故
常行精進懷喜踴,同心和悅奉此法。[34]
2、正念—須憶持故
還得正念,若有眾生,觸佛足塵於七月中,身心快樂,命終之後,得生善處,歸命世尊。[35]
3、巧慧—須迴轉故
欲精進念巧慧一心,行此五法得五支成就,初禪欲名欲。於欲界中出欲。…初禪為尊重可貴,巧慧名觀察籌量欲界樂…患怨常欲滅除,則不為怨之所害也。[36]
4、一心至無他求
欲得見十方諸現在佛者,當一心念其方莫得異想,如是即可得見[37]
如上文,在修般舟三昧前,跟修《小止觀》前行二十五方便諸多相同,除此外更應注意事項:不能有世間思想、三個月不睡眠、經行不休息(除了飯食外)及為人說法,不貪求供養等基本,更積極方面:組識群眾至佛教道場並讓他們能聽經聞法,不嫉,並力志於佛法道上修行,個人自修必須先依佛塑像或畫像,以為起修之前方便,緣佛像堅固後方能捨像入三昧,並抄寫讀誦經文,加強佛法的憶持力,並建立起正確的正知正見,必能教化「貢高人內佛道中」,作一個常護佛法的菩薩行。[38]
四、念佛法門
由於西方淨土信仰的流行於我國,而念佛往生更是家喻戶曉的方便修行法門,故有家家是彌陀,戶戶念觀音之盛況,甚至一提到「淨土」幾乎已成為西方淨土的代號。持名念佛的普及而其他的念佛法門有何?故本段文以《智論》、《般舟三昧經》來探討念佛法門,除了持名念佛外,還有那些。
(一)持名念佛
持名念佛,最早可追溯於《阿含經》。[39]如《增一阿含經》說到念佛之諸名號如來、無上士…,並能以此消滅諸怖畏:
設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若有畏怖、衣毛豎,其時當念我身:
此是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
天人師號、佛、祐眾出現於世,縱使恐怖衣毛豎者,即便自然消滅。[40]
綜觀《阿含經》的念佛來看,常常憶念佛名號,能消滅恐怖、急難。由於稱名佛號時能將意識所緣在佛號中,稱名念佛時,繫心一處,伏住諸欲望,貪、瞋、癡三毒不起,如此在佛號的熏習中淨化煩惱,如《雜阿含經》云:
聖弟子念如來事,如來…世尊。聖弟子如是念時,不起貪欲纏,不起瞋恚,愚癡心。其心正直,得如來義,得如來正法。…其心定,心定已。彼聖弟子於兇嶮眾生中。無諸罣,入法流水,乃至涅槃。[41]
(佛法)其流傳的過程中,由於佛教內部教義的彼此衝擊,教外各民族間的交融、影響,更適應廣大信眾的需求,念佛法門逐漸突顯而成為大乘佛教思想的特色之一。[42]此一法門東傳至中國,更蔚成風潮,乃至後有淨土宗的成立。雖然一般多尊崇東晉廬山慧遠大師為蓮宗初祖,但一來遠公當時主修「念佛三昧」,[43]何為念佛三昧?《智論》云:
念佛者,念佛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金色身,身出光明遍滿十方,[44]如融閻
浮檀金,其色明淨;又如須彌山王在大海中,日光照時,其色發明。行者是
時都無餘色想,所謂山地樹木等;但見虛空中諸佛身相,如真琉璃中赤金外
現。[45]
念佛不僅一佛號,並念佛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如修不淨觀,觀但見身體膖脹如韋囊,乃至但見骨人[46];是骨人無有作者,亦無來去,以憶想故見。[47]再者,將易行道與念(阿彌陀)佛相連貫者,始自北魏曇鸞大師,[48]其後,道綽大師後諸師承其持名念佛之道風而廣加弘宣,並普及念佛法門流傳至今。
(二)觀相念佛
《智論》提到念佛三昧有二種:一者、聲聞法中:於一佛身,心眼見滿十方。二者、菩薩道:於無量佛土中,念三世十方諸佛。[49]其中「於一佛身,心眼見滿十方」,指的就是觀佛生身也就是觀佛像觀。印順導師也在華雨集說:「念佛三昧,從佛像觀,生身觀,功德法身觀,到十方佛觀,是從釋尊的(像與)生身觀開始的。[50]
而《般舟三昧經》主張觀像念佛,經云:
佛言:是菩薩用是念佛故,當得生阿彌陀佛國,常當念如是佛身。有三十二相悉具足光明徹照,端正無比在比丘僧中說經,說經不壞敗色…用念佛故得空三昧,如是為念佛。[51]
《智論》在二十一卷(p219a~p221b)中也提到:初念佛誕生時,地六種動,行至七步,安詳如象王,觀視四方,作師子吼:我是末後身,當度一切眾生!再觀佛是劫初轉輪聖王摩訶三磨陀(MahAsaMmata)[52]等種,佛身莊嚴殊妙;進而觀佛身之功德身力,佛身功德、身力,勝於十萬白香象寶,是為父母遺體力;若神通功德力,無量無限。佛身以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莊嚴,[53]內有無量佛法功德故,再依序念佛「五眾」具足:
1、佛「戒眾」具足
佛持戒具足清淨,…戒得具足。應如是念佛戒眾。
2、佛「定眾」具足
佛定眾具足。
3、佛「慧眾」具足
佛慧眾具足…一心專精,不惜身命以求智慧。
4、念佛解脫眾具足
念佛解脫眾具足…解脫真不可壞,一切智慧成就故,名為無礙解脫。
5、念佛解脫知見眾具足
念佛解脫知見眾具足。
念佛「五眾」具足,念佛一切智、一切知見,大慈、大悲,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等,念如佛所知無量不可思議諸功德,是名念佛。此思想可說結合大乘與聲聞乘的圓滿念佛觀。不同處在聲聞只觀世尊之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與五分功德法身;而大乘菩薩則觀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然此觀像念佛之方便說是融通大、小二乘。
(三)唯心念佛
在《智論》以《般舟三昧經》分別為:三界所有皆心所作、(唯識觀)隨心所念,悉皆得、以心見佛,以心作佛;心即是佛,心即我身,心不自知。 [54]
聞佛所說,心大歡喜,從三昧起,作是念言:佛從何所來?我身亦不去;即時便知諸佛無所從來,我亦無所去。復作是念;三界所有,皆心所作。[55]
何以故?隨心所念,悉皆得見;[56]
依《般舟三昧經》云:
菩薩於此間國土念阿彌陀佛,專念故得見之。……欲見佛,即見;見即問,問即報,聞經大歡喜。作是念:佛從何所來?我為到何所?自念:佛無所從來,我亦無所至。自念:欲處、色處、無色處,是三處意所作耳。我所念即見,心作佛,心自見,心是佛心,佛心是我身。心見佛,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見心,心有想為癡心。無想是涅槃,是法無可樂者,設使念為空耳,無所有也。菩薩在三昧中立者,所見如是。[57]
行者專念故得見佛,三界意所作耳…,是心作佛、心自見,心是佛心…,以上皆是從「心」得佛,又如經云:
念彼佛一一相,從足下千輻輪相,乃至無見頂相,我當逮是相,我當從心得佛。[58]
印順導師就行者三昧已成就,佛現在前時接著看法:「…都是自心所作的,自心所現的,虛妄不實,…然這一『唯心所作』的悟解,引出瑜伽師的『唯心(識)論』,所以立『唯心念佛』一類」。[59]
在《智論》第二十九卷(p.276a~b)依據《昧舟三昧經》分三點說:
1、聞佛所說,心大歡喜,從三昧起,作是念言:佛從何所來?我身亦不去即時便知諸佛無所從來,我亦無所去。復作是念;三界所有,皆心所作。[60]
2、(唯識觀)隨心所念,悉皆得見[61]。
3、以心見佛,以心作佛。心即是佛,心即我身,心不自知。[62]
(四)實相念佛
「實相」玄奘譯為「實性」或「諸法實性」,是「如」、「法界」、「實際」的異名。「中品般若」的『三次第品』,說到「菩薩摩訶薩從初已來,以一切種智相應心,信解諸法無所有性,修六念」。其中以「諸法無所有性」「念佛」,是分為五陰;三十二相、金色身、丈光、八十隨形好;戒眾、定眾、慧眾、解脫眾、解脫知見眾;
佛十力無所有、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十二因緣。三十二相、金色身、丈光、八十隨形好,是佛的生身。戒等五眾,十力……大慈大悲,是佛的(功德)法身。
如人間的釋尊,一般解說五陰為體,所以念五陰身。阿含經說:「若見緣起便見法。若見法便見緣起,所以者何?諸賢,世尊說五盛陰從因緣生。」[63]故念十二因緣。般若法門是信解五陰身、生身、功德身、緣起等一切,自性無所有,如經云:
菩薩摩訶薩念佛,不以色念,不以受、想、行、識念。何以故?是色自性無,受想行識自性無。若法自性無,是為無所有。何以故?無憶故,是為念佛。…不以三十二相念,亦不念金色身,不念丈光不念八十隨形好,…是佛身自性無故。…不應以戒眾念佛,不應以定眾智慧,眾解脫,眾解脫知見眾念佛。何以故?是眾無有自性。[64]
無所有中,沒有少法是可得可念的,所以說:「無憶(念)故,是為念佛」。「無憶念」的念佛,是直就佛的五陰、色身、功德、緣起,而直觀實相的,所以名為「實相念佛」。[65]
在《智論》第二十九卷(p.276a~b)依據《昧舟三昧經》分二點說:
1、若取心(之)相,悉皆無智=(進觀心空)心亦虛誑,皆從無明出。[66]
2、因是心相,即入諸法實相,所謂常空。[67]
菩薩得是三昧、智慧力故,或今身隨意供養諸佛,命終亦復值遇諸佛。
以是故說:「菩薩常不離諸佛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五、念佛三昧的功德利益
念佛的利益不僅是死後往生淨土,在生前亦有無邊福德,依《大智度論》說有入佛道[68]、除種種煩惱[69]、種種罪[70]、苦厄[71],得種種功德利[72]、無量智慧[73]、大菩薩時來度之[74]、…必得見佛[75]等。依《般舟三昧經》說有獲福無量、滅罪障、消災免難、增長慧行…等。
(一)獲福無量
1、持珍寶滿三千國土布施之功德,不如三昧信樂者。
如是若善男子善女人,持珍寶滿三千國土布施,設有是功德,不如聞是三昧信樂者,其福過彼上。[76]
2、聞三昧,卻後世時聞,守一日一夜其福不可計,所願者得。
其有聞是三昧,不輕笑、不誹謗、不疑、不乍信、乍不信。歡喜樂書學誦持者,我悉豫知見之。其人不獨於一佛二佛所作功德,悉於百佛所聞是三昧,卻後世時聞是三昧,書學誦持守之一日一夜,其福不可計,自致得阿惟越致,所願者得。[77]
3、聞三昧學書誦持,為他人說守功德勝滿中診寶悉持供養諸佛。
佛言:有菩薩盡取一塵置一佛剎,其數爾所佛剎,滿中珍寶悉持供養諸佛,其福功德少少耳,不如聞是三昧學書誦持,為他人說守,須臾間聞,是功德不可復計,何況已得是三昧悉具足者。[78]
4、終不中毒(兵),火不能燒,入水不死,帝王不能得其便。
若有菩薩學是三昧者,若持若誦若守,今世即自得五百功德。譬如…慈心比丘終不中毒、終不中兵,火不能燒,入水不死,帝王不能得其便。如是菩薩守是三昧者:終不中毒,終不中兵,終不為火所燒,終不為水所沒,終不為帝王得其便。[79]
(二)滅罪障—卻十二劫生死之罪
復次舍利弗,東方去此眾華世界,度萬四千佛剎,有世界名無塵垢,其國有佛,號無量音如來…其有得聞無量音如來名者,歡喜信樂持諷誦念,卻十二劫生死之罪。[80]
(三)增長慧行—隨修學時知諸法相,明達無礙功德增長
文殊師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修學一行三昧,不可思議功德無量名稱,隨修學時知諸法相,明達無礙功德增長,…譬如日輪光明遍滿無有減相,若得一行三昧,悉能具足一切功德無有缺少。[81]
(四)見佛聞法—住不退轉必得成就最上正覺
東方去此妙樂世界度萬佛剎,有世界名曰無量,其國有佛,號大光明如來…道法御天人師號曰眾祐度人無量。其有得聞大光明如來名者,執持諷誦歡喜信樂。其人所生未曾不值諸佛世尊,住不退轉必得成就最上正覺。[82]
(五)登不退轉
其有聞是三昧,不輕笑不誹謗,不疑、不乍信、乍不信,歡喜樂書學誦持者,我悉豫知見之。其人不獨於一佛二佛所作功德,悉於百佛所聞是三昧,卻後世時聞是三昧,書學誦持守之一日一夜,其福不可計,自致得阿惟越致,所願者得。[83]
六、見佛
念佛方法如前文得知有多種方法,不管是以《阿彌陀經》的持佛名號→一心不亂→見佛來迎或其他法門中的佛現前,佛是從何來?修行者又是如何地見佛?以下由經論分幾點說:
在《大智度論》卷33(大正25,306a11-b4)說到:天眼法所見,不過三千大千世界;今以般若波羅蜜力,故見十方恆河沙等國中諸佛。
(一)以般舟三昧力見佛和菩薩天眼見佛
1、般舟三昧離欲、未離欲人俱得,天眼但離欲人得
此天眼,不隱沒無記。般舟三昧,離欲人、未離欲人俱得;天眼但是離欲人得。
2、般舟三昧常習故見、天眼修神通得見
般舟三昧,憶想分別,常修常習故見;天眼修神通,得色界四大造色眼,四邊得遍明相,是為差別。
3、般舟三昧功難、天眼等功易
天眼功易,譬如日出,見色不難;三昧功難,如夜然燈,見色不易。天
耳亦如是。
(二)菩薩尚不應知一佛心,何況知諸佛心?
1、佛以神力令菩薩知佛心
以佛神力故令菩薩知。如《經》[84]說:
一切眾生無知佛心者,若佛以神力令知,乃至蜫蟲亦能知。
以是故知佛以神力故,令菩薩知佛心。
2、菩薩隨如故知諸佛心
復次,般若波羅無礙相,粗細、深淺、愚聖,都無差別。諸佛心
如,菩薩心如,一如無異;菩薩隨是如故,能知諸佛心。
3、不應知而知
復次,希有難事,不應知而知;以是故言:欲得是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大智度論》卷29(大正25,276a2-b19)分別以三項說明如何得佛:
(一)以生法忍,福慧具足,無願不成。[85]
1、福德、智慧具足故,乃應得佛。
2、菩薩求佛道故,要行二忍:生忍,法忍[86]。
(1)行生忍故,一切眾生中發慈悲心,滅無量劫罪,得無量福德;
(2)行法忍故,破諸法無明,得無量智慧;二行和合故,何願不得!
(二)菩薩常愛樂念佛
1、菩薩常愛樂念佛故,捨身受身,恒得值佛。
2、譬如眾生習欲心重…,但念諸佛,是故隨心所重而受身形。
(三)菩薩常善修念佛三昧
1、菩薩常善修念佛三昧因緣故,所生常值諸佛。[87]
2、入般舟三昧即見生阿彌陀國,如經云:
菩薩入是三昧,即見阿彌陀佛;便問其佛,何業因緣故,得生彼國?佛即答言:善男子!以常修念佛三昧,憶念不廢故,得生我國!」[88]
如以上行念佛三昧悉見諸佛,如經云:
菩薩摩訶薩入念佛三昧,悉見諸佛,亦復如是;以攝心故,心清淨故。譬如人莊嚴其身,照淨水鏡,無不悉見;此水鏡中亦無形相,以明淨故,見其身像。[89]
那麼今一切人何能見諸佛?
是佛神力令彼得見,非眾生力也。設阿羅漢及辟支佛等亦以佛力故所見無限。譬如轉輪聖王飛行,一切營從及諸象馬眾畜皆亦隨去。今佛神力故,眾生雖在遠處亦得相見。[90]
1、又如般舟三昧力故,雖不得天眼而見十方佛,眼耳無礙。
2、亦如劫盡燒時,一切眾生自然皆得禪定,得天眼、天耳。[91]
佛以佛力令一切眾生皆得遠見外還有另二種力:
菩薩如是持佛威神力,於三昧中立自在,欲見何方佛即得見。何以故?持佛力、三昧力、本功德力用是三事故得見。[92]
由於《般舟三昧經》畢竟是初期大乘經,對「性空」之體悟較切,所以雖然行者透過禪定而諸佛現前,但卻立刻反省到:
佛從何所來?我為到何所?自念:佛無所從來,我亦無所至。自念:欲處、色處、無色處,是三處意所作爾。我所念即見:心作佛,心自見;心是佛,心佛,心是我身,心見佛。[93]
行者自我回顧:佛並沒有從他方來,我也沒有到佛國淨土去拜見他!那麼,到底眼前現起的佛陀影像是什麼?是不是真實的?如果說佛沒有來,我也沒去,而佛像會現前,這可見得是定中意識所生影像(意所作耳)。在此個境界,修行者已能思維到「我所念即見」、「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道理了。
七、結論
般舟三昧修行方式由前面的討論中可知,非指一佛號、往生一佛國,而是念
諸佛名號,念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因一佛不能得度一切眾生故,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有一佛出世,而十方世界即有無量的佛,每一佛的出世,乃佛為度眾生之生老死之因緣故;念一佛或多佛在《佛說華手經》[94]立為一相、眾相等三昧,前者屬緣一佛,後屬緣多佛;而佛土中有淨土也有穢土,見不淨而發淨願,是穢土眾生發清淨願的動力;菩薩生於不淨國中,受諸眾惱,方能自發清淨願,以此因緣得生佛國。
而修般舟三昧前的前行法,在《智論》與《般舟三昧經》中可看出與智者大師在《修禪止觀坐禪法要》(又稱《小止觀》)中說二十五方便非常契合,即「具五緣、訶五欲、棄五蓋、調五事、行五法」,有此前方便,初且通明漸、頓二種,如求佛果、讚歎一偈、一南謨…必得成佛。[95] 有了前方便行法後進入念佛法門更易成就,其方法有持名念佛、觀像念佛(色身、法身)、唯心念佛及實相念佛。
印順導師說:「到了三昧成就,佛現在前,不但光明徹照,而且能答問,能說經。然當時,佛並沒有來,自己也沒有去;自己沒有天眼通、天耳通,卻見到了佛,聽佛的說法,那佛到底是怎樣的?於是覺察到,這是「意所作耳」,只是自心三昧所現的境界」。[96]此時行者當謹慎勿滯留在「心即是佛」的唯心層次,應觀「緣起性空」,包括定中見佛之影像或是見此影像的心,全是虛妄不實的因緣生法,如《智度》提到「佛以般若為母,般舟三昧為父。三昧唯能攝持亂心令智慧得成,而不能觀諸法實相。」[97]發心菩薩以三昧都攝六根後,安住於經中聞法,如經云:「一切法畢竟空,無有決定性可取可著,第一實法滅諸戲論。」[98]如實地將有所緣的念佛法門與畢竟空的般若法門相結合,如此的般舟三昧、般若空慧,更形圓滿,已然超越了偏重信、他力、自力念佛的藩籬。
【參考書目】
《長阿含經》22卷,後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大正1。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2卷,梁,曼陀羅仙譯,大正8。
《般舟三昧經》1卷,後漢,支婁迦讖譯,大正13。
《佛說稱揚諸佛功德經》3卷,元魏,吉迦夜譯,大正14。
《佛說華手經》10卷,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16。
《摩訶僧祇律》40卷,東晉,佛陀跋陀羅共法顯譯,大正22。
《大智度論》100卷,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25。
《瑜伽師地論》100卷,唐,玄奘譯,大正30。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2卷,北魏‧曇鸞註解,大正40。
《鳩摩羅什法師大義》【大乘大義章】3卷,東晉,慧遠問.羅什答,大正45。
《摩訶止觀》20卷,隋,智顗說,大正46。
《觀心論疏》5卷,隋,灌頂撰,大正46。
《止觀輔行傳弘決》40卷,唐,湛然述,大正46。
《轉經行道願往生淨土法事讚》2卷,唐,善導集記,大正47。.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民國,印順法師,正聞出版社。
《印度佛教思想史》民國,印順法師,正聞出版社。
《華雨集第二冊》民國,印順法師,正聞出版社。
《淨土教起源及其開展教》望月信亨著,釋印海譯,美國:法印出版1987,4。
《淨土教概論》望月信亨著,釋印海譯,新竹:無量壽出版社1987,4。
《大智度論筆記》民國,印順法師。
[1] 望月信亨著《淨土教起源及其開展教》美國:法印出版,釋印海譯(1987,4)。
[2] 望月信亨著《淨土教概論》新竹:無量壽出版社,釋印海譯(1987,4)p101。
[3]
《般舟三昧經》卷1 (大正13,905 a15-18)。
[4]
《摩訶止觀》卷2 (大正46,12 b18-23)。
[5] 《大智度論》卷92(大正25,708b)。
[6] 《大智度論》卷38(大正25,338c)。
[12]
《般舟三昧經》卷1 (大正13,899a11-13)。
[13]
《大智度論》卷15(大正25,168c)。
[14]
《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卷1
(大正47,28c17-19)。
[15]
《樂邦文類》卷5 (大正47,225b8-10)。
[16]
《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卷3
(大正13,883b20-22)。
[17]
《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卷1
(大正13,875a22-26)。
[18]
《般舟三昧經》卷1 (大正13,904c29- 905a5)。
[19]
《般舟三昧經》卷3 (大正13,915a24-27)。
[20]
《大智度論》卷48 (大正25,404c21-27)。
[21] 《大智度論》卷14(大正25,164b)。
[22]
《大智度論》卷29(大正25,276a2-b19)。
[23]
《般舟三昧經》卷2 (大正13,910a11)。
[24] 《般舟三昧經》卷2 (大正13,912b9-10)。
[25] 《瑜伽師地論》卷83 (大正30,762b15-19)。
[26]
《大智度論》卷16 (大正25,177c17-20)。
[27]
《大智度論》卷5 (大正25,99b5-10)。
[28] 《觀心論疏》卷3(大正46,607b12-13)。
[29] 《般舟三昧經》卷1(大正13,901a13-14)。
[30]
《大智度論》卷14 (大正25,162c9-12)。
[31]
《觀心論疏》卷3 (大正46,607b20-24)。
[32]
《轉經行道願往生淨土法事讚》卷2(大正47,437b)。
[33]
《般舟三昧經》卷3 (大正13,915 b15-16)。
[34] 《般舟三昧經》卷2 (大正13,913 b26)。
[35]
《菩薩念佛三昧經》卷1 (大正13,795a15-18)。
[36]
《大智度論》卷17(大正25,185a14-22)。
[37]
《般舟三昧經》卷1(大正13,899b8-10)。
[38]
《般舟三昧經》卷1 (大正13,899 c9-21)。
[39]
《雜阿含經》卷20 (大正2,143b-145b),卷30
(大正2,218b);《增一阿含經》卷1〈十念品〉(大正2,552c-553c)等。
[40]
《增一阿含經》(大正2,p615a15-19)。
[41]
《雜阿含經》卷33 (大正2,237,c21-29)。
[42]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1-494,p.795-872,與《印度佛教思想史》p.81-118。
[43]
《鳩摩羅什法師大義》【即《大乘大義章》】卷中 (大正45,134b4-21)。
[44] 《般舟三昧經》卷1:「常當念如是佛身,有三十二相悉具足光明徹照。」(大正13,905b14-15)。
[45] 《般舟三昧經》卷1:「菩薩其所向方,聞現在佛,常念所向方欲見佛。即念佛不當念有,亦無我所立,如想空當念佛立,如以珍寶倚琉璃上。」(大正13,905b29-c2)。
[46] 《大智度論》卷21(大正25,217b)。
[47] 《般舟三昧經》卷1:「譬如比丘觀死人骨著前,有觀青時、有觀白時、有觀赤時、有觀黑時。」
(大正13,905c9-11)。
[48]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卷上
(大正40,826a28-b10)。
[49]
《大智度論》(大正25,108c28-109a2)。
[51]
《般舟三昧經》卷1 (大正13,905b13-19)。
[52]
《梵和大辭典》:「轉輪王的名,大平等王、多敬。」p.1022。
[53]
《大智度論》卷4 (大正25,90a-91a)。
[54] 印順導師《大智度論筆記》【C002】p.181。
[55] 《般舟三昧經》卷1:「聞聞=問【知】經大歡喜。作是念:佛從何所來?我為到何所?自念佛無所從來,我亦無所至。自念三處:欲處、色處、無想處,是三處意所為耳。」(大正13,905c27-906a1)。
[56] 《般舟三昧經》卷1:「我所念即見。」(大正13,906a1)。
[57]
《般舟三昧經》卷1 (大正13,899b24-c3)。
[58]
《觀心論疏》卷3(大正46,601c4-5)。
[59]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855。
[60] 《般舟三昧經》卷1:「聞聞=問【知】經大歡喜。作是念:佛從何所來?我為到何所?自念佛無所從來,我亦無所至。自念三處:欲處、色處、無想處,是三處意所為耳。」(大正13,905c27-906a1)。
[61] 《般舟三昧經》卷1:「我所念即見。」(大正13,906a1)。
[62] 《般舟三昧經》卷1:「心作佛,心自見;心是佛,心是怛薩阿竭,心是我身;心見佛。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見心。」(大正13,906a1-3)。
[63]
《中阿含經》卷7 (大正1, 467a9-11)。
[64]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23 (大正8,385b19-29)。
[65]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855。
[66] 《般舟三昧經》卷1:「心有想為癡。」(大正13,906a3〜4)。
[67] 《般舟三昧經》卷1:「心無想是泥洹,是法無可樂者,皆念所為。設使念為空耳,設有念者亦了無所有。」(大正13,906a4〜6)。印順導師《大智度論筆記》【C013】p.206:「三界所有皆心所作=(唯識觀)隨心所念,悉皆得,若取心(之)相,悉皆無智=(進觀心空)心亦虛誑,從無明出。因是心相,即入諸法實,所謂常空。」
[68] 《大智度論》卷7(大正25,109a5)。。
[69] 《大智度論》卷7(大正25,109a10)。
[70] 《大智度論》卷7(大正25,109a10)。。
[71] 《大智度論》卷7(大正25,109a25)。。
[72] 《大智度論》卷7(大正25,219c9)。
[73] 《大智度論》卷7(大正25,109a29)。.
[74]
《大智度論》卷7(大正25,126c23)。
[75]
《大智度論》卷7(大正25,127a17)。.
[76]
《般舟三昧經》卷1(大正13,900b12-14)。
[77]
《般舟三昧經》卷1(大正13,p900c1)。
[78] 《般舟三昧經》卷1(大正13,900b28c3)。
[79]
《般舟三昧經》卷2(大正13,912c2)。
[80]
《佛說稱揚諸佛功德經》卷1(大正14,88b22-27)。
[81]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2(大正8,731b4-28)。
[82]
《佛說稱揚諸佛功德經》卷1(大正14,88b8-14)。
[83]
《般舟三昧經》卷1(大正13,900b20-25)。
[85] 印順導師《大智度論筆記》【A035】p.68:「行生、法忍,具足福德智慧,無願不得。」
印順導師《大智度論筆記》【C018】p.216:「生忍得福德,法忍得智慧 (大正25,卷14,164b1〜5)。生忍發慈悲心得無量福德,法忍破諸法無明得無量智慧。」
[86]《大智度論》卷14(大正25,164b)。
[87]《大智度論》卷37「修念佛三昧業故,所生處常值諸佛。」(大正25,333b12〜13);卷4:「得般舟三昧,能見現在諸佛是時名阿鞞跋致。」(大正25,86c3〜4)。印順導師《大智度論筆記》【C018】p.217:「修般舟三昧生極樂國(彌陀土)」。
[88]《般舟三昧經》卷1(大正13,905b8〜13)。
[89]《般舟三昧經》卷1:「如是[颱-台+(犮-乂+又)]陀和,是三昧佛力所成。持佛威神,於三昧中立者有三事:持佛威神力;持佛三昧力;持本功德力。用是三事故得見佛。譬若[颱-台+(犮-乂+又)]陀和。年少之人,端正姝好莊嚴已,如持淨器盛好麻油、如持好器盛淨水、如新磨鏡、如無瑕水精欲自見影,於是自照悉自見影。」(大正13,905c15〜21)。【按】:《翻梵語》卷2:「[颱-台+(犮-乂+又)]陀和菩薩(應云跋陀婆那 譯曰賢林)」(大正54,992a8)
[90]
《大智度論》卷9(大正25,123c20-124a3)。
[91] 《長阿含經》卷6(大正1,37b28-c1);《摩訶僧祇律》卷1(大正22,229c7-12),卷2(大正22,239b18-22);《大智度論》卷38(大正25,339b27-c4),卷81(大正25,629c17-19)。另可參見《瑜伽師地論》卷2〈本地分‧意地〉(大正30,285c12-286b3)等。
[92] 《般舟三昧經》卷1 (大正13,899b16-18)。
[93]
《般舟三昧經》卷1(大正13,899b27-28)。
[94] 《佛說華手經》卷10(大正16,203c14-17)。
[95]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4(大正46,252a)。
[96]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855。
[97] 《大智度論》卷34(大正25,314a18-28)。
[98]
《大智度論》卷18(大正25,314a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