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經講義卷第二
丙二 令依解修行隨根證入
丁一 徵釋用心
戊一 普賢啟請
於是普賢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為請法進問威儀,以表三業恭敬,可知。
戊二 正陳請詞
己一 總問云何修行
「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修大乘者,聞此圓覺清淨境界云何修行?
此就機請修。大悲世尊,解見前章。前章佛答文殊,已顯頓悟法門,悟必依智,故以文殊表智。此章悟後請修,修假立行,故以普賢表行。此經以二菩薩居前者,正以智行相資,得入圓覺故。
普賢因聞佛答文殊: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此;不假修行,亦無方便,非上上根人,莫能領荷。現在未來,此等根器眾生不多,若不假修行,必難悟入,若不假方便,不能造修。故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凡修大乘者,聞此因地法行,云何依解修行?先問修行,後問方便漸次。聞此圓覺清淨境界者:即文殊所問,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佛答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此乃頓悟頓了之境界,纖塵不立,無事修證矣。
然宗門悟修,亦不一概。有頓悟漸修,如日出冰消。頓悟,如朝曦忽出,大光普照;漸修,如煖氣所熏,堅冰漸化,此為解悟。有頓修漸悟,如學射中鵠。頓修,如射箭,一發即發;漸悟,如中鵠,久習方中。有漸修頓悟,如起程入都。漸修,如每日行路;頓悟,如一旦入都。有漸修漸悟,如登高遠眺。漸修,如步步登高;漸悟,如所鑑漸遠。此三為證語。更有頓悟頓修,此是上上根器,如以刀斬繩。此通三義:一、先悟後修:先悟則豁然貫通,頓了一切;後修則不著不證,任運合道,此為解悟。二、先修後悟;先修則如人服藥;後悟如病除愈,此為證悟。三、悟修同時;如發電話,隨發隨到,此通解證。若云本具一切佛法為悟(如飲大海水),一念萬行為修(自得百川味),亦通解證。此「圓覺經」,如上悟修諸義皆具,細研自知。「文殊章」,圓照清淨覺相,是頓修,知是空華,即無輪轉,是頓悟。餘章隨文研究,不難明了。一總問云何修行竟。
己二 別難幻幻何修
「世尊!若被眾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還修於幻?
此因聞知是空華,即無輪轉而起疑。空華是幻。知如幻者:知,即能照之智;如幻,即無明不實如空華。既知無明如幻,則身心亦皆是幻。云何以幻,還修於幻者:上幻字是幻智,下幻字為幻惑(惑,即無明)。無明身心,既皆是幻,則不必起幻智,而消幻惑矣!云何,是反難(去聲)辭,謂云何更要依圓照清淨覺相,起幻智,還修治如幻之無明,而求成佛道耶(下佛答:眾生幻心,還依幻滅,不妨以幻修幻)?
己三 別疑斷滅誰修
「若諸幻性一切盡滅,則無有心,誰為修行?云何復說修行如幻?
若諸幻性,一切盡滅者:幻性,指無明,為能生幻法之性。一切,指幻法,即身心世界,一切諸法。因聞上章,以幻智滅除諸幻,故難(去聲)云:若諸無明幻性與一切幻法悉皆盡滅,則身心亦不可得。心為修行之因,若無有心,則將誰為修行?故反難:云何復說修行如幻耶(下佛答:諸幻盡滅,覺心不動,不入斷滅)?
己四 別遮不修永失
「若諸眾生本不修行,於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脫?
若諸眾生了知無明本空,佛性本有,自恃天真不肯修行斷惑,則於生死輪迴之中,起惑造業,隨業受報,輪轉不休,故曰:常居幻化。既在幻化,並不曾了知(覺悟也)如幻境界。又不知以求離幻,則妄想顛倒之心,云何而得解脫耶?
己五 結請方便漸次
「願為末世一切眾生,作何方便漸次修習,令諸眾生永離諸幻?」
上舉三疑,總請開示,此專為未來,請示應修方便,故曰願為末世。一切眾生之下,文意太略,當為補足,分別演說一句,則文意連,義理顯。普賢之意:求佛說示,既知是幻,作何方便,漸次修習,方能令諸眾生,永離諸幻(下佛答,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此請法之儀,義準前釋。戊二正陳問詞竟。
戊三 如來讚許
爾時,世尊告普賢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菩薩如幻三昧,方便漸次,令諸眾生得離諸幻。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佛重讚善哉,以普賢權示有疑,當場一問,能益現未眾生。文中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下,應加問於如來四字,其義方足。修習菩薩,如幻三昧者:聞說如幻境界,即以觀智,觀察諸法如幻,本身自體;身心世界,皆無明幻力所幻現。無明幻師,亦本是幻,觀力既深,時至頓悟,如睡夢覺,當下一念不動,智與理冥,名入三昧,而得正受,身心寂滅。方便漸次,即修習如幻三昧,下手之方便,以及程序之漸次(如入門升堂入室),此二明了,方能進修,而得離幻。本科是佛牒普賢之問辭,遂即許說,故囑云:汝今諦聽,當為汝說。三如來讚許竟。
戊四 承教靜聽
時,普賢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戊五 正答所問
己一 長行
庚一 標幻生覺中以示義本
「善男子!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
此佛標示,諸幻義本。因普賢但問修幻之法,未問幻之所生,故佛先為標示,以為修幻離幻之義本。憑此以顯,幻盡覺圓,諸幻滅盡,覺心不動。如「大乘起信論」云:「眾生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乃至若無明滅,相續(諸識相續而生,皆因無明之力,若無明一滅,所有相續即滅)則滅,智性不壞故。」立喻云:「如大海水,因風波動,乃至風若止滅,動相則滅,濕性不壞故。」一切(去聲)眾生,指六凡三乘。種種幻化,即九法界:聖凡、染淨、依正、因果諸法,不一而足,故云種種。悉皆幻化不實,猶如空華,非但六凡染法是幻,究竟三乘淨法亦幻,於是當究諸幻之所從生。
皆生如來圓覺妙心者:此句最關緊要,須加詳釋。先將字義辨清。皆生者,無有何法,不是生此心中。當知是諸幻生於心中,不是心生諸幻,如空華生於空中,不是虛空生出空華。空華本無生處,病目妄見,故謂之幻。如來二字,不指住世諸佛,乃指妙心,不變隨緣二義。如,是不變之體,湛然常住;來,是隨緣之用,無為寂滅。體雖不變,用恒隨緣,用雖隨緣,體元不變,是之謂如來。具此如來二義者,其唯圓覺妙心也。
妙者,不可思議之謂也。口欲談而詞喪,心欲緣而慮亡。正由此心,不變常隨緣,隨緣常不變,離言絕思,不可思議,故稱妙心。妙心本無種種幻化,種種幻化皆生妙心。此即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不可思議。「楞嚴經」云:「譬如虛空,體非群相,而不拒彼諸相發揮。」任從諸相發揮,空體不動。
再明種種幻化,隨緣而生之義。如來藏心海為因,無明風動為緣,生三細;業識為因,境界為緣,生六麤。此明從真起妄,生六凡眾生,種種幻化之法。如真如內熏為因,如來教法外熏為緣,發起信、解、修、證,此明返妄歸真,生三乘眾生,種種幻化之法。六凡生死染法,三乘涅槃淨法,皆不離心也。一標幻生覺中,以示義本竟。
庚二 明幻盡覺滿以釋前疑
辛一 舉喻
「猶如空華,從空而有,幻華雖滅,空性不壞。
此以種種幻化,喻如空華。空本無華,病目妄見。華從空有,原非實有,翳生華生,翳滅華滅,空性不壞。都緣眼中有翳,空裏華紅。
辛二 法合
「眾生幻心,還依幻滅。
幻心,指本末無明。還依如幻身心,借假修真,而得除滅。此一解也。又眾生隨染緣,所起之幻心,還依隨淨緣,所起之幻智,而得除滅。前疑云: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還修於幻?此中答意:以身心無明,皆幻也,不妨起幻智,以除諸幻。
「諸幻盡滅,覺心不動。
前疑云:若諸幻性,一切滅盡,則無有心,誰為修行,恐落斷滅?故此答云:如幻之身、心、無明雖滅,尚有幻智,不致落空。惟是幻智,亦須不立,故曰:諸幻盡滅。雖然諸幻皆滅,能所雙亡,畢竟顯露,圓覺妙心,常住不動。合前喻中,幻華雖滅,空性不壞。
辛三 疊拂
「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是故,幻滅名為不動。
覺,即覺幻之智。乃依如幻身心無明,而說此智為覺,是對幻所立之覺,亦名為幻。此拂幻智也。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者:此承上云,對幻之覺,亦名為幻,若說有個離幻獨立之覺,仍屬對待,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者:此又承上對幻之覺,離幻之覺,二者皆未離幻,以為無覺,乃名為真。豈知說無覺者,此亦是幻。何以故?圓覺不屬有無之故。但有起心動念,均未離幻。是故幻滅,名為不動者:是有無俱遣之故,諸幻滅盡,妙性天然,泯絕無寄,名為不動。二明幻盡覺滿,以釋前疑竟。
庚三 令離幻顯覺正示用心
辛一 離幻
「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
此下離幻之文,輾轉四重,此第一重遠離幻境。由前普賢疑問有五:二、云何以幻,還修於幻?三、幻心斷滅,誰為修行?四、若不修行,云何解脫?上文幻盡(以幻心離幻境,以幻智離幻心,以幻空離幻智,即是以幻修幻)、覺滿(諸幻滅盡,覺心不動,不至斷滅),可釋前二疑。此段正示用心,乃釋第三不修之失。遠離二字,即是修法,乃用止觀之功,先止息攀緣,亡情息念,次觀察諸法,虛幻不實。以此止觀之功,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
「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遠離。
此第二重遠離幻心。由前離幻境時,堅固執持,有能離之心故,此心亦是如幻,亦復遠離。
「遠離為幻,亦復遠離。
此第三重,遠離幻離。此遠離是智,因前幻心已滅,此為幻智。若愛此智,亦即心病,故曰:遠離乃為幻智,亦復遠離。
「離遠離幻,亦復遠離。
此第四重,遠離離離。謂能離遠離幻智之離,此離猶未離幻,亦復遠離。以上四重遠離,即修行甪心之階級,步步升高,以後後位,覺前前非。故離之又離,離之又離,中途不住。辛一離幻竟。
辛二 顯覺
「得無所離,即除諸幻。
此密顯真覺,由輾轉遠離,離到得無可離境界,即滅除諸幻,契合真覺。真覺,則不可離也。此段離幻顯覺之文,全是禪宗頓悟漸修工夫。由淺及深,行布分明。即同「楞嚴經」、觀世音菩薩,修習耳根圓通,解六結、越三空工夫,若合符節。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者:即亡塵也(境界屬前塵)。所謂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也。心如幻者,亦復遠離者:心,即根也。亡塵盡根,所謂如是漸增,聞所聞盡也。遠離為幻,亦復遠離者:即空智也。所謂盡聞不住,覺所覺空也。離遠離幻,亦復遠離者:即滅空也。所謂空覺極圓,空所空滅也。得無所離,即除諸幻者:還覺也。所謂生滅既滅(諸幻盡滅),寂滅現前也(真覺顯現,覺心不動),以上離幻之功,同觀世音,耳根圓通無異,即圓照清淨覺相,有以成之。辛二顯覺竟。
辛三 舉喻
「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
譬如鑽火鑽字,從金旁,似是金屬,鑽木求火。上古燧人氏,教人鑽木取火,以自熟食。今云:兩木相因者,則能鑽所鑽,俱是用木。按五行,木能生火,獨木不生,亦必兩木相因方生。因者,依也,相依磨擦,煖極火出。兩木,喻發智之心境;火,比離心境之幻智。由智發,而心境皆離;如火發,而兩木俱盡也。灰飛煙滅者:有謂譯之倒也,應以煙滅在前,灰飛在後。若木雖盡,而煙未滅,木化為炭,猶有炭在。如心境空幻智在,即是智愛之病,其智亦應遠離。此病未離,猶未了當。若煙雖滅,而灰未飛,此亦是病,亦未了當。以其智愛雖離,空愛又起,亦應遠離。故修行之法,必如鑽火,火出木盡,煙滅灰飛,纔是到家消息。
辛四 法合
「以幻修幻亦復如是。諸幻雖盡,不入斷滅。
以者,用也,用後後幻,修治前前幻。如以幻心,離幻境;幻智,離幻心;幻空,離幻智:幻滅,離幻空。亦復如鑽木出火,火出木盡,煙滅灰飛。諸幻悉皆盡滅,幻盡覺顯,不入斷滅。庚三令離幻顯覺,正示用心竟。
庚四 辨幻覺不俱結酬其請
「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
前問作何方便漸次修習,令諸眾生永離諸幻。佛既示用心之法,乃結答云:既知是幻,即已離幻。如人夢身生瘡,求醫施藥(作方便也),既知是夢,即已離夢,不須更作方便。既已離幻,即是真覺,如夢瘡之人,既已離夢,即是醒覺之人。亦無漸次者:覓瘡了不可得,亦無須施藥,漸次求愈也。又知幻,是對不知幻者,開方便也。遠離,是對有取著者,示漸次也。離之又離,離之又離,至無可離,即此乃是假說方便。前章重在知字,此章重在離字,均為大乘頓教,為上根人,說頓悟、頓斷、頓修、頓證之法。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果能依此修行,乃能永離諸幻而證真覺矣。本科辨幻覺不俱,結酬其請竟。己一長行竟。
己二 偈頌
庚一 標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證偈言:
此義,即長行如來所答,幻從覺生,幻盡覺滿,離幻顯覺,幻覺不俱諸義。一標頌竟。
庚二 正頌(科同長行,故不重列。)
「普賢汝當知:一切諸眾生,無始幻無明,皆從諸如來,圓覺心建立。
此告以當知,非普賢不知也。以普賢明知故問,乃代眾而問,佛告以當知,實告現未菩薩當知也。一切(去聲)諸眾生,通指九法界眾生,以三乘聖人,枝末無明雖盡,根本無明,猶未盡也。無始幻無明者:以無明無因,故稱無始。最初一念妄動,無有初相可得,名曰生相無明。亦無生處可得,無生則無因,無因故無始。幻者,不實之謂也,以本末二種無明,皆無自性,故名為幻。
皆從諸如來,圓覺心建立者:以普賢但問離幻之法,未問起幻之源,故此示之曰:皆從諸如來,圓覺心建立。諸字,助語詞。如來二字,當約義釋,莫作佛解。何以故?因佛幻盡覺滿,永斷無明,方成佛道,故不可說無明從果上如來,圓覺心中建立,祗好說從如來藏,圓覺心建立也。圓覺妙心,在眾生迷位之中,名曰如來藏。如者,不變義:來者,隨緣義;藏者,含藏染淨諸法。由含藏染法故,無明得依之建立,雖為染法所依,隨緣也。不為染法所染,不變也。故「楞嚴」云:此心清淨本然,周遍法界。本經名為清淨覺相,又曰淨圓覺心。
「猶如虛空華,依空而有相,空華若復滅,虛空本不動。
此舉喻無明無體,猶如空華,因眼病之人,見亦成病,依清淨虛空(喻圓覺心),妄有華相發現。病眼若愈,華於空滅,任從眼病眼愈,華生華滅,而虛空本性,始終不動。
「幻從諸覺生,幻滅覺圓滿,覺心不動故。
此以法合喻,解釋前疑。幻,指本末無明;諸字,助語詞;覺,即圓覺妙心。謂本末無明,皆從圓覺妙心,隨緣而生。生本不曾生,如虛空隨病眼之緣,而生空華,生實無生。幻滅二字,莫作無明滅解,當作以幻滅幻,諸幻滅盡解。長行云:幻心還依幻滅,諸幻滅盡,覺心不動。如是方與下節之文相合。幻滅覺圓滿者:幻境,依幻心滅;幻心,依幻智滅;幻智,依幻空滅;幻空,依幻滅滅。幻依覺生,能障於覺,覺已被障,似不圓滿。諸幻滅盡,絕待圓融,覺性圓滿,不至斷滅也。覺心不動者:任從諸幻生滅,而與覺心無干,本來不動也。
「若彼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常應遠離幻,諸幻悉皆離。如木中生火,木盡火還滅;覺則無漸次,方便亦如是。」
諸幻悉皆離,則幻盡也。離無可離,如鑽木出火,還自燒木。木盡則火滅,煙灰俱盡,滅無可滅也。諸幻既離,覺心顯現,即長行所云:「知幻即離,離幻即覺。」覺則無漸次者:既已離幻,當下即覺,自無漸次之可言,方便亦如是。此句追頌,既已知幻,即離諸幻,不勞再作方便。如前喻如夢身生瘡,求醫施治,既知是夢,瘡不可得,何假方便求治也。一徵釋用心竟。
丁二 廣明行相
戊一 四問答通明觀行上根修證
己一 開示觀門同佛
庚一 普眼啟請
於是普眼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一普眼啟請竟。
庚二 正陳問詞
「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演說菩薩修行漸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眾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開悟?
大悲世尊:讚佛悲心平等,所以稱大。願為下,備陳問意。因聞前二章,悉談頓教法門(知是空華,即無輪轉,知幻即離,離幻即覺),皆頓悟頓證,不歷程途,不落階級,一超直入如來地。若是上上根人,尚嫌多口,但根器稍劣者,若無方便漸次,何由悟入?故乘機發問,欲請如來,為頓教菩薩開方便門也。請云:願為此會,同入三昧,諸菩薩眾,及為末世,求大乘眾生,演說菩薩,因地修行漸次,於無次第中,指示次地進修之法。云何思惟者:非識心分別之思惟,乃八正道之正思惟,以智慧照察,如何用心,方知身心是幻。云何住持:謂如何遠離諸幻,方得覺心不動,而能安住任持也。凡眾生未悟淨圓覺心,作何種方便,下手用功,普令開解悟入。
「世尊!若彼眾生無正方便及正思惟,聞佛如來說此三昧,心生迷悶,即於圓覺不能悟入。
此述請法所以。若彼眾生,指現未菩薩。倘無正方便,則無門可入。方者,法也;便者,宜也;即對機便宜之法。及正思惟下,略正住持,即最初下手,安心止觀工夫。雖聞如來,說此如幻三昧(即前說離幻法門,知幻即離,不作方便,即能全身安住,神通大光明藏中),心中反生迷悶(迷者不了,悶者不通),安望其能悟入哉!
「願佛慈悲,為我等輩及末世眾生,假說方便。」
願求我佛發慈悲心,拔其迷悶之苦,與其悟入之樂,權巧施設,於無方便中,假說方便;即是於此圓頓,如幻三昧,本無階級次第中,說出次第進修之法,令得悟入也。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二正陳問詞竟。
庚三 如來讚許
爾時,世尊告普眼菩薩:「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修行漸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說種種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爾時世尊告普眼菩薩,重讚善哉,現未獲益。善男子!汝等乃能諸菩薩及末世眾生,諮問如來因地漸次,於無漸次中,以指示漸次進修之法。思惟,非意識分別,乃正思惟,身心是幻。住持,乃安住任持。遠離諸幻,乃至假說種種方便者:於圓頓如幻法門,無方便中,假說種種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三如來讚許竟。
庚四 承教靜聽
時,普眼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聽而。
庚五 正答所問
辛一 長行
壬一 起行方便
「善男子!彼新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還離諸幻。
此為新學(初發心)菩薩及末世修大乘眾生,略通一線消息,假說方便,以明知幻即離,離幻即覺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者:謂欲求十方如來,本起清淨,圓覺因心者,應(平聲)當直心,正念真如。正念,即不起諸念,即是正思惟。惟是一心觀察,必欲知此身心是幻,又欲遠離諸幻,正念為方便之始,亦即起行之本也。又正念者,無念也。「智度論」云:「有念,是魔業;無念,為法印。」又正念即離念也,遠離一切虛妄念故。如「起信論」云:「離念相者,等虛空界。」離念相,即淨圓覺心之相,故囑以應當正念遠離諸幻。壬一起行方便竟。
壬二 觀行成就
癸一 戒定
「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
此文承上,要離諸幻,須依戒定慧,三無漏學,於無漸次中,方便漸次而修。先依如來,奢摩他(此云止)行,即定學之行。以此為先者,必先制心一處,方可無事不辦也。「起信論」云:「若修止者,住於靜室,端坐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不依見、聞、覺、知。」如是,名依奢摩他行。堅持禁戒者:禁,是禁止,屬止持。戒,是戒法,兼作持。謂四重律儀,三聚淨戒,十無盡等戒。四重,通大小乘,為一切戒根本。能持四重,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葉。又一解:先修奢摩他行,一念不生,眾戒具足,故曰堅持禁戒。此則即定之戒也。安處徒眾者:即同修法侶,安心辦道,共處一堂,互相策勵也。宴坐靜室者:宴然安坐,以攝其身,身住則心安。所謂「身體及手足,靜然安不動,其心常憺怕,未曾有散亂。」靜室,即阿練若(此云無喧雜),令工夫易成就也。又宴坐靜室,必先堅持禁戒,此則由戒生定也。一戒定竟。
癸二 觀慧
子一 明二空觀
丑一 破執
寅一 我空
「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
此段觀身無我。承前文,由戒定所發之慧觀也。恒作是念者:此念,即是正思惟,不是六識思念,乃以智觀察,非以識分別也。恒作者:行、住、坐、臥,一切時中,常作如是觀也。觀察我今此身,乃是地、水、火、風,四大和合所成,假名為我,實在無我可得。此總觀,下別觀,四大各別觀察。何者是地大?地有質礙之相,所謂: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骨中之脂)腦、垢色(垢膩顏色),以上皆歸屬於地。何謂水大?水有潤濕之相,唾(從口而出)涕(從鼻而出)、膿血、津液(血之精華內會者為津,外泄者為液)、涎(垂絲下墮為涎)沫(浮聚口角曰沫)、痰(咳嗽喉出)淚(悲哭目流)、精(腎之所藏)氣(精之所化)、大小便利,以上皆歸屬於水。何謂火大?火有煖熱之相:周身煖相,皆歸屬於火。何謂風大?風有動轉之相,通身動作運轉,皆歸屬於風。四大各離者:非指臨命終時,四大各各分離也。乃指作觀時,四大各皆歸屬,謂之各離。四大,乃有堅、濕、煖、動之相,今此妄身,離卻四相,畢竟當作何相,我在於何處?若在一大,則三大非我,若在四大,應有四我,豈有是理哉!
「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
此示觀身無我也。即知知字,與上恒作是念,念字相照應。念,是慧觀;知,是慧悟。悟知此身,畢竟無有實體,乃是四大和合,而為其相,實同幻化無異。身既叵得,我相何在,則知向之妄認四大為自身相者妄矣!
「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
此段觀心無我。四緣假合,妄有六根者:此承上文,謂四大因緣,假和合之故,妄有六根身相。於無生中,虛妄有生,故曰妄有。六根四大,中外合成者:身,是六根之總相;六根,是身之別相。因要對六塵,故言六根。此四大二字,即指六塵。上六根,是四大所成;六塵,亦四大所成,故言四大即六塵也。中外中字,即內也。內六根,外六塵,根塵相對,合成十二處,由是識生其中,則成十八界。妄有緣氣三句,指識心,妄有能緣之氣分,於六根中積聚。但似有能緣之相,本非實有,故曰似有。根,是識之所託;塵,為識之所緣。識,乃能緣,能緣慮分別也。本來非心,假名為心而已。心,而曰假名者,以心無自體,仗境方生;境性本空,由心妄執。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皆名為心,皆能緣境。而前五識,只能緣本根所對之境。如眼識,只緣眼根所對色塵之境;耳識,只緣耳根所對聲塵之境,乃至身識,只緣身根所對觸塵之境,不能緣他根所對塵境,其能緣力俱弱。
意識,能通緣六根所對塵境,其能緣之力偏強。眾生多妄認第六意識,為自心相。因此識有二部分:一、明了意識:能緣前五塵之境,緣過、收歸意根。又名同時意識,與前五識,同時而起故。又名五俱意識,與前五識,俱緣五塵之境故。二、獨頭意識:不能外緣五塵,但內緣法塵。法塵,即同時意識,所緣五塵之境,吸入意地,合為法塵。同時意識,只有明了分別,而獨頭意識,則有計度分別。種種計較籌度,是好是醜,而起憎愛之惑,而造取捨之業,故依業受報,輪轉生死。此心是生死根本,最關緊要,故特為說明,令大家認識,不被所誤也。
「善男子!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
此二段,正示觀心無我。明言此心,虛妄不實,託塵似有,若無六塵,此心則不能有,因無自體故也。「楞嚴經」:「佛告阿難!我非飭汝,執為非心,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若分別性,離塵無體,此則前塵,分別影事。」(但是託前塵所起分別,塵有則有,塵無則無,前塵如形,此心如影,名為分別影事之心)四大分解,無塵可得者:前云六塵,亦四大所成,四大分解(即分離也),塵尚不可得,何況託塵似有之心耶!
「於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
於中所緣塵境,既各歸散滅。此二句承上無塵可得而來。所緣既無,畢竟(推究到底)無有能緣之心可見。如「金剛經」所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即知此心,亦無有我。而向之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者,亦妄矣。一切眾生,皆認身心,以為實我。今以正思惟,慧照觀察,發明知幻之義,了知身心俱不可得,則我執不破自破。一我空竟。
寅二 法空
「善男子!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
此修法空觀。彼之眾生,指修奢摩他觀之眾生。以智觀察外身,畢竟無體,實同幻化,則幻身滅。觀察內心,畢竟無有緣心可見,則幻心亦滅。身心已滅,既無能對之六根,安有所對之六塵,故幻滅亦滅。所觀之身心世界既空,能觀之智亦泯,故能滅之幻滅亦滅。當知此滅,不同四空天,滅色歸空之滅。但由觀慧,照見五蘊(六根、六塵、六識不出五蘊)皆空,能空之智,亦復不立,無滅而滅,故謂之曰滅。此乃正住持,惟憑慧照,發明即離之義。滅字,即遠離為滅,非實有所滅。本科法空竟,併一破執竟。
丑二 顯理
「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
此乃我法二空,所顯圓覺真理。由前二執既空,到此真理斯顯。幻滅,即是能滅之幻智,下一滅字,將幻智亦復不立。工夫到此,法執已破。此滅不滅,法執未盡,此滅亦是幻,故名幻滅。能將幻滅亦滅,則為打破末後牢關,方顯非幻之圓覺,真常不滅也。更應當知:諸幻雖復言滅,實無可滅,何以故?無生故;如幻故。但知是幻,即離幻。離幻,即是真覺。圓覺之性,本妙明淨,向為諸幻所蔽,今諸幻皆離,圓覺獨露,即發明離幻即覺之義。故譬如磨鏡,圓覺真心,猶如銅鏡,本具光明,雖為塵垢所蔽,其光不減,但是隱而不顯而已。今云磨鏡,卻是磨塵。塵垢,喻人法二執,尋伺如實二觀喻磨。磨得塵垢既盡,鏡光即顯,合諸幻滅盡,非幻不滅,而圓覺本具之光明斯現矣。二法空竟,併一明二空觀竟。
子二 明法界觀
丑一 印前顯後
「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
當知知字,是以真智照見真理,清淨本然,元無身心等相。當知身心皆屬虛幻,無有實體。倘若妄認實有,皆為塵垢,染污自性。諸佛菩薩,雖有身心,不執身心,為實我體;了知如幻,故無垢染。此印前文,知幻即離之義。垢相永滅,十方清淨者:垢相,總指一切幻垢之相,幻身、幻心、幻塵、幻滅,皆淨圓覺心之幻垢。倘若幻垢永滅,則我法二執已破,二空真理已顯,十方法界,普皆清淨。此顯後文,離幻即覺境界。
「善男子!譬如清淨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諸愚癡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
此復舉喻。以前喻磨鏡,垢盡明現,顯以幻離幻。此喻摩尼,隨方現色,顯即幻即真。清淨摩尼寶珠,龍王髻中所有。梵語摩尼,此云如意。能如人意,雨一切寶故。此珠具足體、相、用三大之義。其體,則清淨寶貴;其相,則內外明澈;其用,則隨方現色。由珠體清淨,珠明明徹,故映於五色,其用自在,隨方各現也,珠,喻淨圓覺心;五色,喻五蘊身心;隨方各現,喻隨業所感,各現五蘊身心;愚人,喻迷位眾生,不了如幻,妄執實有五蘊身心。「華嚴經」云:「凡夫見諸法,但隨諸相轉,不了法無性,以是不見佛。」
此珠可喻三性:摩尼,喻圓成實性,即前所顯之理;現色,喻依他起性,即前所有諸幻;愚人定執實色,喻遍計執性,即前妄認身心。此亦印前文,若對摩尼,所現之色,不執實有,則種種色,一一同體清淨,皆屬圓珠妙用,無色可離,但能了依他如幻,不起遍計妄執,當體即是圓成。以喻後文,根身器界,一一清淨。此亦顯後文。
「善男子!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彼愚癡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復如是。
此約法以合。圓覺淨性,合摩尼珠,即圓成實性。現於身心(即五蘊幻軀),合現五色。隨類各應者:即隨十二類眾生之業,各應以十二類,五蘊身心。此即圓覺隨緣,循眾生之業以發現。各類五蘊,合映於五色,隨方各現,即依他起性。彼愚癡者:指我法未空之眾生。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合諸愚癡者,妄見實有五色,即遍計執性。故總合云:亦復如是者,亦如摩尼現色,妄執實有者是也。丑一印前顯後竟。
丑二 拂跡入玄
「由此不能還於幻化,是故我說身心幻垢、對離幻垢、說名菩薩。
由此乃承上彼愚癡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由此不能遠離諸幻化相,是故我說身心,皆為淨圓覺心,所現幻垢。凡妄認身心為己,未離幻垢者,名為眾生。對此眾生,則已離幻垢者,說名菩薩,以不執身心實有,了知身心如幻故。
「垢盡對除,即無對垢及說名者。
幻垢如珠中之色,本無可離,但了達即空,即是垢盡。所對之垢既盡,能對亦除,故曰:垢盡對除。此拂跡也。即無對垢,及說名者:此二句,諸家所解不同。今按本文解釋,上文云對離幻垢,說名菩薩,此則眾生之幻垢已盡,即無所對幻垢之眾生,及說名離垢之菩薩。者字,即指菩薩。到此對待情亡,乃成絕待,不獨所對幻垢之眾生,了不可得,即能對之菩薩,亦不可名,以歸平等本際,此入玄也。丑二拂跡入玄竟。
丑三 圓彰法界
寅一 一真法界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淨。無邊虛空,覺所顯發。
此承前啟後。菩薩及末世眾生,皆指求淨圓覺之人。觀行已成,證得如幻三昧,則一切諸幻影像,悉皆得滅。不妄執隨方所現之五蘊,以為實有,破除我法二執,如不執摩尼珠,實有五色也。爾時便得無方清淨者:爾時,即證得圓覺,滅除幻垢之時。便得者,即得也。無方清淨,乃周遍清淨,不定方所,非一方二方清淨,所謂無處(方,即處也)不清淨也。
無邊虛空,覺所顯發者:圓覺妙心本淨,昔為無明諸幻所障,但見諸幻,妄執實有,不得周遍清淨。到此幻盡覺顯,不但空中,所有身心世界,了不可得,即無邊虛空,皆為覺性之所顯發,亦不可得。如「楞嚴經」所云:「一人發真歸元,十方虛空,悉皆銷殞。」十方頑空銷殞而圓覺真空顯發,廣大圓明,無有邊際,即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本有大光明藏,寂而常照,含裹十方虛空,皆成寂滅真境。惟妙覺明,圓照法界,了無一法當情。此即眾生清淨覺地,亦即如來因地,圓照清淨覺相是也。一一真法界竟。
寅二 三重法界
卯一 真空絕相觀
「覺圓明故,顯心清淨;心清淨故,見塵清淨。
此下,顯淨圓覺心,周遍清淨之相。本科顯真空妙理,絕相清淨。下二科,廣顯互遍互融,攝入無礙。極顯題中,大、方、廣三義,體、相、用一一不可思議。首句承上云:覺心圓滿明淨故,則無有一法,而不清淨。即一清淨,一切同時清淨也。所謂復本心源,究竟清淨。惟一覺性圓明寂照,但以語不頓彰,文中不得不次第而顯也。顯心清淨者:此指賴耶心(第八識),非指意識心(下文有意識故),今觀行成就,無明幻滅,圓覺清淨,遂顯此賴耶心,同時清淨。心清淨故,見塵清淨者:承上賴耶心,既已清淨,則依自證分,所起之見分,亦同時清淨。見分由無明力,轉本有智光,而成能見之妄見,即六種染心之一,故以塵名,非眼根所見之色塵,為見塵也。心、見二皆清淨故,一一周遍清淨,唯一妙明,圓照法界,自內及外,自近及遠,自凡及聖,以顯究竟清淨之相。非見塵清淨之後,聞塵、覺塵等,相繼清淨。亦非眼根眼識,清淨之後,諸根諸識,相繼清淨。文雖前後次第而說,祇因語不頓彰之故。此等自應當知。如「楞嚴」所云:「但於一門深入,入一無妄(即顯心清淨),彼六知根,一時清淨(即見塵、聞塵、覺塵、知塵、悉皆清淨)。」以元是一精明,分作六和合故也。
「見清淨故,眼根清淨;根清淨故,眼識清淨。
見分清淨之故,眼根同時,與之俱淨。根不能自見,因有見分,分作六和合。在眼曰見,故見淨,根即與俱淨也。根清淨故,眼識清淨。由來根識難分,故唯識云:愚者(指聲聞愚法之人)難分識與根。當知根是所依,識是能依。由根對塵,識依根起。前五識緣自分境(如眼識緣色塵等),惟第六識,能遍緣六塵之境(明了意識,與前五識俱起,緣前五塵境,獨頭意識,緣法塵之境),根既清淨,則根不緣塵。根境不偶,識無從生,故眼識與眼根,而同時清淨。
「識清淨故,聞塵清淨;聞清淨故,耳根清淨;根清淨故,耳識清淨。
第一識字是眼識。接上文起,此處當知,並非眼識清淨之後,聞塵纔清淨。此聞塵與見塵,同為六精,(「楞嚴經」:名見精,聞精,乃至知精。是帶妄之見分,總名為見分,別名為六精。帶妄即帶同分別業,二種妄見,故此經名為見塵、聞塵等。名雖有別,體則無殊,故皆名塵)見精清淨,六精同時清淨。耳根與耳識,亦同前眼根與眼識,隨見分同時清淨也。
「識清淨故,覺塵清淨;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此文,例前眼根眼識,俱與見塵,同時清淨,其餘覺塵知塵,乃至鼻、舌、身、意,諸根諸識、無不同時清淨。此先約內身清淨,下推至外境清淨。
「善男子!根清淨故,色塵清淨;色清淨故,聲塵清淨;香、味、觸、法,亦復如是。
六根清淨故,自內及外,六塵亦復如是,同時清淨,此外清淨也。
「善男子!六塵清淨故,地大清淨;地清淨故,水大清淨;火大、風大亦復如是。
此承上內外根塵既淨,內外四大,亦同時俱淨。不取根發識,塵牽心之義,直取根塵,四大和合之體也。
「善男子!四大清淨故,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清淨;
此約世間諸法。十二處,即內能緣根六處,外所緣塵六處。十八界,即根、塵、識,三六十八,各有界限。二十五有者:即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亦名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亦名九有:以三界有九地(六欲天以下,是五趣雜居地;初禪、離生喜樂地;二禪、定生喜樂地;三禪、離喜妙樂地;四禪、捨念清淨地,此色界四地。無色界、亦有四地: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廣言二十五有。古德頌云:「四洲、四惡趣,六欲、併梵天,四禪、四空處,無想、阿那含。」通稱有者,以其有因必有果,因果不亡,故謂之曰有。是三界內眾生,所依住故。此二十五有清淨,即三界六凡依正,悉皆清淨。此世間法清淨也。
「彼清淨故,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淨;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
此約出世間諸法。首句彼清淨故,彼字,總指世間諸法,既已清淨,則由凡而聖,故出世間法,亦為圓覺所顯,一一清淨也。十力者:如來證一諸法實相智力,有十種用,故名十力。以有能摧怨敵,不可屈伏之力用故。法數云:一、是處非處智力:知一切眾生,因緣果報,作善因得善果,名是處;作惡因求善果,名非處(謂無有是處也),則能降伏無因邪因。二、業智力:知一切眾生,三世所有善、惡,不動諸業,及所受三種果報,知所度有障、無障。三、定智力:知諸禪解脫,三昧垢淨(有愛見慢等為垢,無則名淨),及知依此所得諸果。四,根智力:知一切眾生,信、進、念、定、慧五根,有上、中、下差別。五、欲智力:知一切眾生,樂(去聲)欲不同(如迦葉樂頭陀,阿難樂多聞等),令捨不淨增淨。六、界智力:界者,性義,即種子。上欲為現行,此為貪、瞋、癡等性。知即時異時,誰可度、誰不可度。七、至處智力:知一切道至處相,知善道,處在人、天:惡道,處在三途;無漏道,處在涅槃。八、宿命智力:知過去本生、本事等,雖百千世劫,皆明了無礙。九、天眼智力:知眾生死此生彼,善惡業緣,受報好醜等,亦以極遠無礙。十、漏盡智力:知自他漏盡,永不受後有(即後世受報身)之身。
四無所畏者:具四無畏精神,離諸怖畏,功由智力之故。一、具一切智無畏:於一切法,盡知盡見,得無所畏。二、諸漏已盡無畏:五住已盡,二死已亡故。三、說障道法無畏:於障道惑、業、苦等法,能知能說。四、說盡苦道無畏:於盡苦(即出離諸苦)道,悉皆能說。如四諦、十二因緣,能盡分段生死苦;六度、四攝、一心,能盡變易生死苦。通稱無畏者,眾中說法,無所畏故。四無礙智者:以智緣境應機,悉皆無有滯礙,即四無礙辯。前二是緣境,後二是應機。一、法無礙智:一切諸法,若名若相,悉皆能知能說。二、義無礙智:如地是堅義,水是濕義,火是煖義,風是動義等。三、詞無礙智:有二釋——一、隨順各方言詞(佛一音具足眾音),智辯無礙,隨類得解。二、以一義而演多詞無盡,以少詞而顯多義亦明。四、樂(去聲)說無礙智:隨眾生心所好樂而說,樂聞大者,為說大法,樂聞小者,為說小法,隨機受益,皆得悟入。
佛十八不共法者:唯佛獨具,不與二乘菩薩共也。故冠(去聲)以佛字。一、身業無失:歷劫勤修,六度萬行,福慧莊嚴,證五分身。二、口業無失:因修善語,具無量德,故得成就八音四辯。三、意業無失:修甚深法,證究竟覺,一切無著,得大安隱。此約佛,修成最勝三業無失(不可約化他三業,因後更有三業,隨智慧行故)。四、無異想心:於諸眾生,平等普度,冤親無間,恩有咸資,心無異想,誰度誰不度。五、無不定心:行、住、坐、臥,四威儀中,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六、無不知捨心:於一切法,慧照覺知,當捨則捨,無不知而捨。七、欲無減:常樂(去聲)積集,一切善法,具修眾善,心無厭(平聲)足。八、進無減:身心精進,無有疲倦,恒度眾生,不休不息。九、念無減:常念眾生,大悲不捨,恒思度脫,令入涅槃。十、慧無減:具一切智,力無所畏,隨宜說法,慧辯無盡。十一、解脫無減:遠離執者,一切無礙,有為無為,悉得解脫。十二、解脫知見無減:解脫能生知見,知見能保解脫,更互相資,一切無礙。十三、身業隨智慧行:現種種身隨智應機,調伏攝受,普令得益。十四、口業隨智慧行:以微妙音,隨智而轉,巧說諸法,令眾悟入。十五、意業隨智慧行:以清淨意,微妙觀察,對機施教,入眾生心。十六、智慧知過去世無礙:慧照過去,所有一切,情無情法,遍知無礙(如過去本生、本事、時劫、國土、名字等)。十七、智慧知現在世無礙:慧照現在,所有一切,情無情法,遍知無礙(如楞嚴經云:松直、棘曲、鵠白、烏玄、皆了元由等)。十八、智慧知未來世無礙:慧照未來,所有一切,情無情法,遍知無礙(如法華授記、未來成佛、劫國、莊嚴、名號、將來必應是也)。唯佛功德智慧,超越九界,故得如是十八不共之法。
三十七助道品者:助,是資助,謂資助正道也。正道,即真正發菩提心,以求菩提道。必以此三十七品為助,方能得成。品者,類也,分作七科。一、四念處:念,是能觀之智;處,是所觀之境,修行,以此為下手工夫。一、身念處:念身不淨。以智觀察,此身種種不淨。初觀根本不淨,是父精母血,結合而成。次觀住處不淨,在母胎之中,與糞穢雜處。再觀現前不淨,九孔常流不淨。更觀將來不淨,死後降脹、血塗、膿爛等,令生厭離,不起貪著。二、受念處:念受是苦。以智觀察,六根領受境界,無非是苦。苦受,是苦苦;樂受,是壞苦;捨受(不苦不樂),是行苦(乃行陰遷流之苦),令知覺悟,不至認苦為樂。三、心念處:念心無常。以智觀察,六識之心,攀緣六塵,念念生滅,無常不實。令知虛妄,不認為真。四、法念處:念法無我。以智觀察,諸法本無我,亦復無我所,從緣生滅,不能自主。令知一一,皆如夢境。
二、四正勤:精進為體,總名為勤。非同外道無益苦行,故名為正。(一)已生惡令永斷:如治疾病。(二)未生惡令不生:如防火災。(三)已生善令增長:如培果木。(四)未生善令速生:如灌種子。
三、四神足:大疏謂欲勤心觀。「法數」云:欲、念、進、慧,名雖有異,義則無殊。勤,即是進;心,即是念;觀,即是慧。由前正勤,只顧生善滅惡,恐忘失本所修之正道,故繼之以四神足(如神通而能遠到故)。亦名四如意足,謂能如其意,速疾遠到,所求菩提之正道也。(一)欲如意足:謂於所求境,樂(去聲)欲速疾能到。(二)勤如意足:謂勤勇無間,恒常進修,不懈不退(法數列在第三)。(三)心如意足:謂不雜異緣,一心趣向,所求正道(法數列在第二)。(四)觀(去聲)如意足:恐定太過,須假觀慧以扶之。
四、五根者:信、進、念、定、慧也。根有能持,能生二義。如樹有根,對已生之枝葉,能持不枯,對未生之花果,能令得生。(一)信根:謂初發心時,即具信心。今既修念處、正勤、神足,信心堅固,如樹生根。(二)進根:謂修正勤時,即具精進。今既修神足中勤,進修無間,故名為根。(三)念根:謂修神足中心,繫緣一境,到此念更增進,故名為根。(四)定根:謂修念處時,即有定義(其心專注不散),復經正勤、神足,到此定力愈深,故名為根。(五)慧根:謂修念處時,即具慧照。今更修正勤、神足,到此慧觀增明,故名為根。如一株菩提樹,已生五條大根,此樹必開花結果也。
五、五力者:即前五根深種,而成五力。樹大根深,牢不可拔。不為魔梵等之所屈伏,而能破不信等障,故名為力。(一)信力:能破不信、邪信障。(二)進力:能破懈怠、故逸障。(三)念力:能破失念、妄念障。(四)定力:能破掉舉、散亂障。(五)慧力:能破昏沈、愚癡障。
六、七覺支,亦名七覺分。覺者,善能覺了,即是正智分明。七法各有支分不雜,謂擇、進、喜、安、定、捨、念。前三屬慧,次三屬定,後一調和定慧,令得均等。(一)擇覺支:謂緣諸法時,善能覺了,揀擇真實,不謬取虛偽之法。(二)進覺支:謂修道法時,善能覺了,進趣正修,不謬行無益苦行。(三)喜覺支:謂心得法喜,善能覺了,不隨法喜,而生住著。(四)輕安覺支:謂身心輕安,善能覺了,不取輕安,而不前進。(五)定覺支:謂發諸三昧,善能覺了,不於定中,心生愛見。(六)捨覺支:謂捨所緣境,善能覺了,當捨則捨,不生追憶。(七)念覺支:謂修道法時,心若沉沒,念用擇、進、喜三支以起之,心若浮動,念用安、定、捨三支以攝之,務令定慧均等,不致偏重也。
七、八正道者,亦名八聖道。是無漏聖法,故名為正,能通涅槃,故名為道。(一)正見:以無漏智,見理真正,無有錯謬。(二)正思惟(非六識思惟):以無漏智,起正思惟,策動真修。(三)正語:以無漏智,常攝口業,說正法語,令他生信。(四)正業:以無漏智,除身邪業,住於清淨正身業。(五)正命:以無漏智,如法乞食,常知止足,住於清淨正命。(六)正精進:以無漏智,淨除煩惱,直趣涅槃。(七)正念:念正助道,其心不動不失。(八)正定:安住無為之道,決定不移。依此八法修行,自可得至涅槃。亦名八正筏,以能從生死際,渡煩惱河,至涅槃岸也。
以上三十七品,總喻菩提道樹。法性,如地;念處,如種子;正勤,如種植;神足,如抽芽;五根,如生根;五力,如枝葉增長;開七覺之華;結八正之果。如是乃至:如是,指上所舉,出世間法。乃至,是超略之詞。(超略四諦、十二因緣、六度等法)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者:因對八萬四千,塵勞煩惱染法,故立此淨法,而對治之。「起信論」云:「不覺念起,見諸境界,故說無明。乃至具有過恆河沙妄染之義。對此義故,心性無動,即有過恆河沙等,諸淨功德相義示現。」若對治未亡,不是真淨。今有漏染法之影像既滅,則能對亦復不立,故曰一切清淨。以上明出世諸法。
「善男子!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多身清淨故,如是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淨。
此明自他正報同淨。前二句承上。一切,包括上文,世間出世間,一切諸相,無不是實相。此句義現幽玄,應加詳解。「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但世間染法是妄,即出世淨法,對染說淨,淨亦成妄,故曰:皆是虛妄。妄無自體,執之成有,了之本空,則相即無相(實相),全妄即真,如摩尼所現五色,愚者執為實有,悟者了之即空,當下即是真空(無相)實相矣。「金剛經」又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非、即離也。若能離相而見,即見清淨法身如來(此如來、作不變隨緣二義解,不作佛解。法身無相,而能隨緣現相;如摩尼現色,雖然現相,如如不變,即是清淨實相)。又如「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智照現前,照見五蘊,一切諸相,皆是真空實相。如見摩尼五色,色體全是珠體。故「智度論」云:「照色等空,名為實相。性空實理,離於顛倒,非虛偽故。」於空見空,亦名顛倒。於空無著,乃是實法。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無遷無變,究竟常住。一切世出世間諸法之相,雖復千差萬別,會相歸性,惟一實相,自性清淨,故曰:一切實相,性清淨故。此實相從本以來,清淨無染,迷時非染似染,今諸幻盡滅,為覺性圓明所顯。一切同成一實相清淨之故,託法顯已,融會一己之身,心見清淨,根識清淨,與彼諸法,同時清淨,是名一身清淨也。
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者:此由自及他。於自身,既證清淨實相,觀一切眾生,同一清淨實相,不取眾生相故。志公云:「人如我身空諸法空,千品萬類悉皆同。」乃由自己,證得平等法故,因己會他,亦融會得眾生多身,悉皆平等清淨也。
多身清淨故,如是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淨者:此由近及遠,擴而充之,自一方眾生身,乃至十方眾生身,同一圓覺清淨。上言實相,此言圓覺,以圓覺乃實相本體,亦即諸法本體。今證圓覺清淨,則十方眾生,正報之身,自應咸同清淨也。
「善男子!一世界清淨故,多世界清淨;多世界清淨故,如是乃至盡於虛空,圓裹三世,一切平等清淨不動。
此由正會依,以明一多依報同淨。前一人清淨,融顯多人,以成一界清淨。此一界清淨,融顯多界,以成一佛剎土清淨。復由一剎清淨故,會得塵塵剎剎,盡於虛空,橫遍一切處,圓裹三世,豎窮一切時,悉皆平等,清淨不動。此即觀行成功,會相歸性,攝事歸理,以顯清淨覺地,為十方三世,根身器界之體,即屬圓覺體大義。一真空絕相觀竟。
卯二 理事無礙觀
「善男子!虛空如是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四大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
此文融會色空,與覺性平等一如。覺性,是理;色空,是事。理不礙事,事不礙理,以成理事無礙法界。虛空如是平等不動者,此句承前啟後。前以理融事,事同理而平等不動,此以事顯理,理亦同事而平等不動。理事互不相礙,故曰:虛空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四大不動故,亦應有平等二字。文略意該。乃謂不獨無相之虛空,與覺性無礙,即有相之四大,亦與覺性無礙,故曰:四大平等不動故,當知覺性平等不動。世間事相之法雖多,五大攝無不盡,皆與覺性不相妨礙。如是乃至超越十力、四無所畏等,乃至八萬四千陀羅門,出世法,平等不動。當知覺性亦復如是,以顯清淨覺地,真俗二諦圓融無礙之相。即屬圓覺相大義。二理事無礙觀竟。
卯三 周遍含容觀
「善男子!覺性遍滿、清淨不動、圓無際故,當知六根遍滿法界;根遍滿故,當知六塵遍滿法界;塵遍滿故,當知四大遍滿法界;如是乃至陀羅尼門遍滿法界。
此明事事無礙法界。上文色空事相,與覺性對顯無礙,此科事與事,對顯無礙。六根、六塵、四大,皆事也。前三句承上文,圓覺之性,本來遍滿、清淨、不動,向為無明所障,不局而局(不周遍),非染似染(如摩尼似有五色),不動而動(妄見生滅)今觀行成功,復本心源,究竟清淨,十方虛空,以及世出世法,為覺性之所顯發,同時清淨不動,周遍法界。圓無際者:即圓滿十方,圓裹三世,橫遍豎窮,無有邊際,理事無礙之故,遂成本文事事無礙也。
當知六根遍滿法界者:六根由覺性顯發,則一一根,稱性周遍法界,圓滿無際。如「楞嚴經」根大文云:「如一見根,見周法界,聽、嗅、嘗觸、覺觸、覺知,妙德瑩然,遍周法界,圓滿十虛,寧有方所。」六根悉皆如是,彼此不相妨礙。根遍滿故,當知六塵遍滿法界者:塵性亦不離覺性,亦得稱性周遍,彼此無礙,四大亦復如是,各各遍滿法界。
此當釋疑。疑云:地性障礙,空性虛通,云何二俱周遍法界?釋云:地空實在相容,譬如鑿地,出土一尺,則有一尺虛空,出土一丈,則有一丈虛空。虛空淺深,但看出土多少而定,虛空本遍於地中也。又疑:水火二性相剋,云何俱遍法界?釋云:水火亦實在相容。如油本是水,一點則完全是火。地、水亦然。五金是地大之屬,一鎔全成汁水,豈非地水各遍,相容無礙耶!世間法如是,出世間法,乃至陀羅尼門,一一皆遍滿法界,圓無際故。
「善男子!由彼妙覺性遍滿故,根性、塵性無壞無雜;根、塵無壞雜故,如是乃至陀羅尼門,無壞無雜;
首句總承上文,由彼妙圓覺性,周遍圓滿之故。此先舉所依覺性,為事事遍滿無礙之由。根性塵性,一一悉皆遍滿,並非泯相歸性。若泯相歸性,是攝事歸理,但成理法界。此乃即一一事相之法,更互遍滿,互不相礙。以一入多,而一無壞;以多入一,而多無雜。根塵相入相攝,無壞無雜故,如是世出世法,一一皆然;乃至陀羅尼門,無壞無雜。此明事事無礙之境,乃十玄門中,一多相容不同門。觀下喻自知。
「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遍滿,無壞無雜。
百千燈,喻一切事法。光照一室,喻一切事相之法,遍滿法界。其(百千燈)光遍滿,無壞無雜,喻一根入諸根時,一根無壞;以多根入一根時,多根不雜;以一塵攝多塵時,一塵不壞;以多塵攝一塵時,多塵不雜。其餘諸塵、諸法互相攝入,例此可知。一光容多光,多光容一光。光光相容,光光不同,皆無壞雜,是為:一多相容不同門。妙用難思,即屬圓覺用大義。本科周遍含容觀竟,併二觀行成就竟。
壬三 頓同佛境
癸一 用心同
子一 法
「善男子!覺成就故,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毀禁。不重久習,不輕初學。何以故?一切覺故。
此明用心與佛同。承上證知,覺性遍滿一切法,悉皆無壞無雜故,呼善男子,名為覺成就。蓋此成就,全由觀行成就之功。當知菩薩,到此境界,不與諸法作繫縛。不求諸法成解脫,深知縛脫無二故。而於生死則不厭,而於涅槃則不愛;而於持戒則不敬,而於毀禁則不憎;而於久習則不重;而於初學則不輕。四對之法雖殊,因其心平等,而無勝劣之分。經自徵云:何以故?釋曰:一切覺故。論云:「所言覺者,謂心體離念。」離前與求、厭愛、敬憎、重輕諸念,以覺性遍滿,迥離分別,寂滅無二,無法不覺也。一法竟。
子二 喻
「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何以故?光體無二,無憎愛故。
眼光,即眼根照境,現量所得,不落思量,不起分別,曉了現前境界。如「楞嚴經」云:「但如鏡中,無別分析。」其光圓滿普照,以其平等故,得無憎愛。徵云:「何以故?釋曰:光之體,即妙覺明之體,妙覺圓照,法界一相,同是一覺,故無憎愛也。一用心同竟。
癸二 見境同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於此無修,亦無成就。
此承上既用心同佛,故見境亦同。此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即依圓覺妙觀,觀照自心,日久月深,功用純熟,而一旦豁然貫通,頓悟此心,朗然虛靜,寂滅真境,一味平等,本無行之可修,亦無果之可證,故曰:無修、亦無成就。圭峰大師云:泯前心跡,起後依正 聖凡平等之文。若不泯之,則雖無憎敬,尚見持毀等,故須泯之,方同佛見。自此以下,正顯其同。
「圓覺普照,寂滅無二。
由自己心跡已泯,惟有妙明覺性,圓照法界。普照,即圓照也。冥一如之無心,即萬物之恆寂,故曰:寂滅無二。普照,是如如智;寂滅,是如如理。佛之所極,極於寂照。故「瓔珞經」說:「等覺照寂,妙覺寂照。」今云同佛境界,是等覺義,故云普照寂滅,方歸一心本源也。
「於中百千萬阿僧祇不可說恆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華,亂起亂滅,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
於中,即寂滅無二,圓覺真境之中;隨緣現起照用,照澈恆河沙數,諸佛世界。不是一恆河沙,乃有不可說恆河沙,諸佛世界;不是一不可說,乃有阿僧祇,不可說諸佛世界;況且不是一阿僧祇,乃有百千萬億阿僧祇,不可說恆河沙諸佛世界。然此中意旨,蓋直指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世界,不是算其數量,是引機造詣無邊境界,故假增積多數耳。云佛世界者,以淨穢等土,皆佛所統也。
猶如空華者:喻現起世界,從緣無性。一切世界,皆依妄念,念既剎那不住,界亦起滅紛紜。成、住、壞、空,曠觀世界,變遷不定,故曰:亂起亂滅。總顯空華無實,世界非有,惟有圓覺普照,寂滅無二也。不即不離者:明此世界,不即圓覺,以本無自性故;不離圓覺,以全體即真故。如空華無異,由不即故,所以虛幻起滅;由不離故,所以華處即是空處。上約依報世界也。
更約正報身心。無縛無脫者:於寂滅無二,圓覺真境之中,隨緣現起,十種法界。因惑、業、結縛,而成六凡有為之法界;由修、證、解脫,而成四聖無漏之法界。雖縛脫不同,俱是從緣無性,當體即真,故雙無也。
始知眾生,本來成佛者:始知者,昔日迷而不知,今日觀行成就,悟後方知,一切眾生本來成佛。眾生個個具有本覺佛性,由始覺有功,本覺方顯,與佛無異,故曰本成。然說眾生,本來成佛,惟華嚴與本經有之。但以語驚凡聽,理越常情,佛既罕言,生多不信。當知諸佛,言皆真實不虛,只怪自己未悟,並非諸佛妄談。生死涅槃,猶如昨夢者:以既知眾生,本來成佛,返觀從前,六凡之輪迴生死,四聖之取證涅槃,皆無明夢中之事。今無明夢破,返觀往事,如昨夢耳。二見境同竟。
癸三 稱實同
「善男子!如昨夢故,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去無來。
此躡前,既見生死涅槃,猶如昨夢,即稱合圓覺實性,同佛境界也。但了夢體本空,則一切自無。了生死空故,無起煩惱,而成生死;了涅槃空故,無滅生死,而證涅槃。無漏聖法非新來,有為凡心非滅去,而如來藏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
「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捨。其能證者,無作無止,無任無滅。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壞。
其所證者:約理,無得真失妄,無取妙捨麤。其能證者:約行,其心平等,離諸分別,無作、止、任、滅四病。由所證得、失、取、捨四相既空,而能證之作、止、任、滅四病自遣。於此證中,無能無所者:即躡前,於此能證所證之中,悟得能證之行不立,而所證之理自無,故曰:無能所無。據此則能所雙亡,對絕悉泯。故華嚴云:「若有見正覺,解脫離諸漏,不著一切世,彼非證道眼。」一切法性,平等不壞者:總結稱合圓覺實性。一切法性,即圓覺實性。寂滅無二:寂滅者,名為一心。一心者,一真法界之心,平等無二,常住不壞也。三頓同佛境竟。
壬四 結合問詞
「善男子!彼菩薩如是修行,如是漸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開悟,求如是法,亦不迷悶。」
重呼善男子,令其注意也。彼諸菩薩,指現會新學,求淨圓覺之菩薩,併及末世,初心之眾生,亦在其中。如普眼問云:願為此會菩薩,及末世眾生,演說菩薩,修行漸次。此為當被之機,故佛答如是修行者,謂如我所說,如是而修,如幻三昧。如前云: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是也。如是漸次者:謂如我所說,如是而立初漸次。如前云: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是也。
如是思惟者:謂如我所說,初觀身、恆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次觀心、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於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身心俱空,究竟無我,即我空觀也。次法空觀者:如前云,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乃至彼愚癡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復如是是也。
如是住持者:謂如我所說,住持進修之法。如前云:由此不能,遠(去聲)於幻化,是故我說,身心幻垢:對離幻垢,說名菩薩。垢盡對除,即無對垢,及說名者,乃至一真法界科止,爾時便得無方清淨,無邊虛空,覺所顯發是也。
如是方便者:謂如我所說,真空絕相觀中,由內身根識清淨,乃至外境,六塵清淨。內外四大清淨,世間諸法清淨,出世諸法清淨,自他正報清淨,一多依報清淨,以及色空同如。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遍滿清淨是也。又如理事無礙觀中,如前云:覺性遍滿,清淨不動,圓無際故。當知六根遍滿法界;根遍滿故,六塵遍滿法界。如是乃至陀羅尼門,遍滿法界是也。
如是開悟者:謂如我所說,周遍含容觀。如前云:善男子!由彼妙覺性遍滿故,根性塵性,無壞無雜。乃至頓同佛境科中,一用心同云:覺成就故,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乃至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何以故?光體無二,無憎愛故是也。
求如是法,亦不迷悶者:謂如我所說,見境同科中,此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於此無修,亦無成就,圓覺普照,寂滅無二。乃至生死涅槃,猶如昨夢。又如稱實同科中,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乃至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壞。求如是法,何迷悶之有哉!一長行竟。
辛二 偈頌
壬一 標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壬二 正頌(唯略起行方便,餘如長行。長廣偈略,故不重列。)
「普眼汝當知:一切諸眾生,身心皆如幻,身相屬四大,心性歸六塵,四大體各離,誰為和合者?
此頌闕少起行方便,即修行漸次。彼新學菩薩,及末世初心眾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因地修行漸次,於無次第中,指示次第進修之法。如前云:應當正念,遠離諸幻。正念二字,即是正念真如,為修行之本。漸次者:以戒定為初漸次。如前云: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等是也。
次修觀慧,先修我空觀。即起正思惟,思惟一切眾生,妄身妄心,皆如幻化,無有實體。身相,屬於地、水、火、風四大假合而成;心性,指六識妄心之性,名為分別影事。塵有則有,塵無則無,故曰歸六塵。四大體各離,誰為和合者:非指臨命終時,四大體各各分離,乃謂作觀時,堅、濕、煖、動各皆歸屬,故曰:誰為和合者。妄身既無,妄心亦滅。則平日所妄認身心為我者,至此畢竟無有我相可得。此我空觀也。
「如是漸修行,一切悉清淨,
如是我執既空,漸漸修行,一切悉皆清淨。何以故?法空觀云:幻身滅故,幻心亦滅;乃至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故曰:一切悉清淨也。
「不動遍法界,
頌法界觀,長行廣偈略。長行云: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淨,無邊虛空,覺所顯發,乃至覺性遍滿,清淨不動。圓無際故,當知六根遍滿法界;根遍滿故,當知六塵遍滿法界;塵遍滿故,當知四大遍滿法界。如是乃至陀羅尼門,遍滿法界。此句頌,含義甚廣。言無方清淨者,即無有那一方而不清淨也,亦即遍滿義。既然遍滿清淨,自然寂滅不動。根塵一切諸法,同時遍滿法界,清淨不動。因語不頓彰,故作次第說也。
「無作止任滅,亦無能證者。一切佛世界,猶如虛空華,三世悉平等,畢竟無來去。
此頌稱實同科。其能證之心,離於作、止、任、滅四病,都無分別,無能無所,畢竟無有所證之法,亦無能證之人。者,即人也。一切佛世界,猶如虛空華者:一切諸佛,所有依報世界,虛幻不實,猶若空華,畢竟是妄。華處即是空處,妄即是真。三世悉平等,畢竟無來去者:過現未來,如夢中境,求其來去之相,皆不可得。
「初發心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入佛道,應如是修習。」
初發大乘心,而行菩薩道,及末世發心眾生,欲求如來圓覺之道,應當照上來所示,六種如是之法修習始可!一開示觀門同佛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