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佛教倫理與社會道德建設
新成法師

倫理一詞,在我國傳統文化中,一直與道德並稱,即處理 人與人相互關係所應遵循的道理和準則。所謂的佛教倫理學,即泛指構成佛教理論體系的學說。佛教作為古老的哲學體係與宗教團體,它的產生是時代環 境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產物。換言之,只有我們首先充分了解了佛教產生的時代背景之 後,才能夠對它的實質精神有個整體的認識和把握。

公元前六世紀的印度社會,當時佔統治地位的婆羅門徒, 為了維護和鞏固自身的階級統治,實施了無畏的等級森嚴的四種姓制度:

第一種姓:婆羅門,是享有絕對權威的統治階級,他們擁 有崇高的社會地位與特殊禮遇,主要負責宗教祭祀。

第二種姓:剎帝利,他們雖說也是統治階級,但是地位較 次婆羅門一等,主要執掌軍政大權。以上兩種屬貴族。

第三種姓:吠舍,是被統治階級,主要從事工農商生產。

第四種姓:首陀羅,是奴隸階級,他們是社會最低賤的人 群,從生到死都要無償地為前三種姓提供奴隸服務。

關於這四種姓的劃分,婆羅門教《梨俱吠陀》神曲第十二 頌中說:

原人之中,生婆羅門;彼之雙臂,長剎帝利;

彼之雙眼,產生吠舍;彼之雙足,出首陀羅。

從這首頌文當中,我們也不難看出,處於主流文化的婆羅 門實際上是以這種所謂的“吠陀天啟,神授特權”的悖道倫理思想來確定他們的合法統治地位,從而達到麻痺廣大受壓迫民眾並驅使他們無條件服從的目的。

另一方面,由於當時印度社會未形成統一國家,群雄割 據。因而思想的混亂,也是類似於我國春秋戰國時代的百家爭 鳴。前面提到的主流思想婆羅門教雖說佔統治地位,但並沒有 深入民心,因此許多新興的哲學思想伺機而出(據印度佛教史載,當時的印度存在著九十六種外道,最著名的有六師外道)。人們,大都走了兩種極端:意志薄弱的人在這種不平等的 階級制度之下,感嘆身世的不幸,遁世苦修,偏向於精神方面的空幻;意志堅強的人則對婆羅門教進行無聲的反抗。

佛教也是在這種極端不平等的階級制度與混亂的思想之下 脫穎而出。與其它歷史上的偉大革命不同之處在於:這是一次不武 裝、不流血的革新運動,它的矛頭直指中世紀處於主導地位的宗教唯心主義。在某種程度上,佛教否定婆羅門“吠陀天氣,命由聖造” 的神權思想,提出,“命由己造,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樸素唯物主義觀點。在另一個側面上,佛教則強調四姓平等,慈悲大眾,反對 人為的階級壓迫與種族歧視。

值得一提的是:佛教雖然起源於印度,但發展卻在中國。印度的佛教在公元13世紀伊斯蘭入侵之後,在印度本土 上基本消亡。而今天的佛教之所以能夠與基督教、伊斯蘭教並列為世界 三大宗教,其主要原因則取決於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之後,經歷了二千多年漫長的發展和傳播。在此過程中,與中國的傳統文化在相互衝撞中不斷地相互 融合、相互滲透、相互吸收,並最終於傳統儒、道二家並駕齊驅,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而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因此,我們所要討論的佛教倫理實質,將從四個方面進行 闡述:

  1、平等慈悲的價值理念

縱觀人類倫理學發展的歷史,唯佛教首次宣揚平等思想。佛教在創立之初,就是提倡四姓平等,反對種族歧視,無 情地鞭撻了黑暗的專制社會,表達了廣大受壓迫的民主平等自由社會的普遍嚮往與共同心聲。

依佛教緣起論看來,世間萬物皆由各種因緣和合而成,眾 生無始劫以來由無明妄想所產生的幻想;在究竟其實的意義上,一切法、一切相一律平等,無有差別體現在倫理道理上,即喚醒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的道德理 念。人與人之間儘管存在著出身、血統、種姓、美醜等自然現 象的差別,但這並不能作為不平等的依據,也不足以區分人與人之間的高低貴賤。人與人之間只存在行為上的善惡之別,而沒有等級的尊 卑。正如是釋迦牟尼佛所說:“人不因出身、地位、種姓的尊 貴而尊貴,而是因為他的道德行為受到人們普遍的尊重而尊貴。”

佛教的基本宗旨是普度眾生,救苦救難,所以佛教至始以 四無量心救度一切眾生。所謂四無量心即指:盡一切力量使眾生獲得真實快樂為慈 無量;盡一切力量使眾生獲得遠離痛苦的深淵為悲無量;盡一切力量使眾生離苦得樂,感到由衷的歡喜為喜無量;盡一切力量使眾生化解怨仇,共同解脫為捨無量。佛教的慈悲觀是發自內心,發自本性對一切苦海眾生的真 實同情與終極關懷。再而這種關懷是沒有絲毫私心雜念的。它不僅表現在世俗方面的拔苦予樂,更進一步促進一切有 情共同超越生死大獄,達到究竟解脫。

  2、無常無我的奉獻精神

毋庸置疑,佛教在所有的學說中,其奉獻精神表現的最全 面最徹底,因為它始終是以無常無我的觀念為其核心的價值取向。

從一開始,人類就在顛倒無明的思想意識中追求著永恆不 朽。但現象界的萬事萬物總是生滅遷流,剎那變化的;生命也 是如此,有生必有死。但眾生卻執著於現行的生死煩惱而不能解脫。所以佛教引導我們竭力做到無我奉獻,因為這是在人生問 題的重重矛盾中尋找到生命超越的最佳途徑。

只有體悟了無常,才能在短暫的生命中尋找到人生的不 朽;只有認識了無我,才能真正地做到無私奉獻。佛教倫理強調對他人給予真誠的關懷,《楞嚴經》上說: “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充滿著濃厚的利他主義色彩。由於佛教義中將自己與萬物的關係視為平等關係,“情與 無情,同圓種智”,故而它希望人們發起無緣大悲、同體大悲的菩薩心腸,把人的痛苦視為自己的痛苦,將自己的歡樂分享給每一個人;為了眾生的根本利益,可 以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佛陀在《本聖經》中割肉餵鷹和以身飼虎的事例也就闡揚 了佛教這種捨己為人的精神,無怪乎近代學者梁啟超先生在其《論佛教與政治之關係》中說道:

“凡立教者,必欲以其教易天下,故推教主之意,未有不 以善為歸者也……夫學佛者以成佛為希望之究竟也,今彼以眾生故,及並此最大之希望而犧牲之,則其他更何論焉?故捨己救人 之大業,唯佛教足以當之矣”。

  3、行善斷惡的道德實踐

善惡問題是人類倫理學的永恆話題,也是人類評價自我行 為價值的基本標準。佛教與一般倫理學說一樣,努力引導並鼓勵人們行善斷 惡,自利利人;所不同的是:佛教所指的善惡不是一般意義善惡的絕對化。佛教的因果論中主張行善必然獲善報,作惡必然地遭苦 果,誰也無法擺脫這一因果規律。但它並不單指現世的報應,它引申為過、現、未三世一超 越時空的因果。這是由於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無法闡釋的問題, 譬如善人行善不得善報,惡人行惡不得惡報的問題,就不是一般倫理學所能解釋。而佛教卻能詮釋:由於作善者在過去生中作惡,惡業到這 一時刻因緣成熟,而善業尚未成果,故有現世行善卻不得好報的結局;反之作惡之人於現世享福也是如此!因此,佛在經中說:“欲知過去因,今生受者是;預知未 來果,今生作者是”,“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本體上昭示人類不能存有僥倖心理,其實在冥冥之中已經 自有主宰,這種自覺的約束力極不同於世間以違法而製法的一般法律;更進一步說,三世因果規律不單從道德行為上提倡和鼓勵人們積極向善,努力排除一切惡習,就 連思想意識方面,都要做到清淨無染,防範於未然。所以說,佛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啟迪智慧、淨化人類的超 時空的倫理學說。

在道德實踐方面,則體現在持五戒、行十善等基本內容 上。在五戒、十善等基本內容上,就五戒而言:不殺生表對一 切生命的尊重與愛護;不偷盜表為他物非予莫取的道義;不邪淫表對倫常的自覺遵守;不妄語表為對他人的正直與誠信;不飲酒則表為對行為的理智負 責。

  4、涅槃寂靜最終目標

倘若說佛教倫理與世俗的一般倫理學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 異,就在於佛教倫理對人生意義與價值的終極關懷與最後超越。在佛教看來,人生是無邊的苦海,熾熱的火宅,有著說不 盡的苦惱和困惑讓我們無法解脫。人們在殘酷的現實面前,顯得脆弱不堪。因此,佛教主張人們在立足現實的同時看破放下,依照佛 教教導的修持方法破除無名痴暗,斷惑證真,超脫生死苦海,到達究竟涅槃(不生不死)的彼岸。這便是佛教有別於其它倫理學的超道德、超現實的最高理 想價值觀念。

綜上四點概而言之:佛教倫理的實質是立足現實,又是超 越現實;既是完善自我,又是完善社會的一種道德價值取向。

歷史證明,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作為反映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的道德倫理,佛教在 當今社會的道德建設中又扮演什麼角色呢?勿庸諱言,在當今21世紀,社會在不斷進步、日新月 異,加快了人們思想價值觀念的變化,誠信、道德準則、價值取向等等都十分模糊,從而導致了精神的危機、信仰的真空與道德的失範。尤其在商品經濟浪潮的衝擊下,出現了一系列形形色色的 極端個人主義、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 “道德無用論”、“信仰白痴論”、“金錢萬能論”,在 一些地域,匯成一股渾濁的逆流,甚囂塵上,嚴重破壞了人們的現實生活,導致許多人對道德良心莫知所從的可悲現象。這種物慾橫流的世俗風氣,從方方面面都造成了社會與個 人的災難。諸如腐敗之風,恐怖主義、核危機、艾滋病的不斷蔓延、 國與國之間的不斷抗衡,人與人之間的爾虞我詐等等都是當今社會觸目驚心的嚴重問題,也是文明社會進步發展的大障礙而佛教平等慈悲的理念提倡人與人之間真誠的關心與愛 護,國與國之間的和平共處;以無常無我的奉獻精神來製止極端的利己主義,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以善惡果報的因果規律防非止惡,鼓勵 人們積極向善;以涅槃寂靜的終極目標作為人們昇華自我,超越現實的最後歸宿。

由此可見,佛教所追求的是一種高尚的道德生活與道德情 操,對於在當今競爭機制日益激烈的社會,無疑是另一高度的超脫;在完善我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也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