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中國佛教倫理及其哲學基礎
方立天 哲學與文化 第259期(1995.12) 頁1136-1147

Mục lục

  佛教倫理是佛教全部學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佛教實現人生解脫的基本信念和方法。和其他宗教一樣,佛教 的倫理與實踐也離不開倫理道德因素,佛教的信徒也離不開社會倫理道德之網,由此,佛教的創始者和繼承者也都把倫理道德作為信徒獲得美好許諾──解脫,實現 人生理想──「涅槃」的前提和保障。在佛教根本理論苦、集、滅、道「四諦」中,「道諦」如「八正道」即是實現人生理想「涅槃」的方法,是倫理的重要內涵。 佛教的戒、定、慧三學的戒學和定學,尤其是戒學實屬於倫理道德修養的學說。佛教是倫理道德色彩相當濃厚的宗教。在佛教典籍中,除律藏以外,其他如經藏、論 藏也都包含了豐富的倫理道德思想。在佛教的長期發展過程中,為了不斷地適應社會生活和宗教生活的需要,佛教倫理道德思想也不斷地獲得調整、完善,並形成了 內涵十分豐富的體系。佛教倫理涉及到人與佛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以及人與自我的關係,其中心是按照佛教要求,善待佛法、佛、僧人、眾生,並完善自我的精神 境界以成就佛教理想人格。由此可見,佛教倫理一方面是世俗倫理,另一方面也是超世俗倫理。

  中國佛教倫理是印度佛教倫理的繼承和發展。自佛教傳入中國以後,其倫理思想由於受時代的變遷和中國社會的 政治、經濟、文化的制約,因而在與中國傳統倫理思想的衝突與融合中,不斷地發生變異,以致既與中國傳統倫理相合流,又對中國傳統倫理發生了重大影響,形成 了一種既有別於印度佛教倫理,又不同於中國傳統倫理的,帶有時代性、民族性與地域性特徵的佛教倫理。本文著重闡述中國佛教倫理的基本原則,並分析佛教倫理賴以確立的哲學基礎。


hoasen2.jpg

一、中國佛教倫理的基本原則

  倫理原則是指倫理價值標準和行為基本準則。印度佛教倫理原則奠基於小乘佛教時期,經大乘佛教時期的調整、補充和發展而最終定型。中國佛教繼承印度佛教的倫理原則,並結合中國的情況,又有所側重、有所改革、有所發展。

  小乘佛教從人生是苦的判斷出發,強調排除自身的生理欲望,提倡出家苦行,以消除自我的痛苦。它突出以個人 的去惡行善的修持來求得個人的解脫,它對社會群體的生活、民族命運,往往持冷漠甚或冷酷的態度。大乘佛教繼承、改造並發展了小乘佛教的倫理原則,它以普渡 眾生為出發點,進而強調「眾生平等」、 「慈悲喜捨」、「自利利他」、「自覺覺人」、「方便隨緣」,以個人解脫和眾生解脫的統一為真正的解脫目標。中國佛教融合了大小乘佛教倫理思想,它奉行的倫 理原則主要是:

  (一)去惡行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是《法句經》中著名的「七佛通戒偈」。[1]此偈頌也多處散見於《增一阿含經》中,其中卷第一〈序品〉解釋此偈頌的意義說:「四阿含義,一偈之中盡具足諸佛之教及辟支佛、聲聞之教。所以然者,諸惡莫作,戒具之禁,清白之行;諸善奉行,心意清淨;自淨其意、除邪顛倒;是諸佛教、去愚感想」。[2]《法 句經》的著名偈頌,代表了佛教戒律的根本精神,故稱「通戒」,歷代備受佛教信徒的尊崇。此偈從內容來看有二個層次:一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奉行去惡 為善以保持思想清淨和行為規範,這是尚有善惡相對立的、屬於世俗層次的倫理。佛教又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有漏善」。「漏」是煩惱,即尚帶有煩惱的 善。二是「自淨其意」,也就是清除內心的無明、煩惱,或者說是從內心去除善惡的相對性,超越善惡的對立,這是超世俗的更高層次的倫理,也稱為「無漏善」。 「自淨其意」是在體悟自性清淨的基礎上,沒有任何煩惱,不帶現實目的,圓滿處理善惡問題,進而超越善惡的對立,達到更高的道德境界,因此是整個偈頌的核 心。

  佛教關於善惡的意義是根據解脫論界定的。所謂善是符合佛教教義教規,能斷除痛苦,招感正果,有利於解脫的 品格、思想、行為。反之,不符合佛教教義、教規,招感苦果,有礙於解脫的品格、思想、行為,就是惡。也就是說,是否符合佛理,是否有利於解脫,是區別善惡 本質界限的根本尺度。中國佛教後來也把是否合乎儒家倫理作為區分善惡界限的補充尺度。

  佛教論述的善惡意義包含了三個層面:其一是道德層面,涉及人們的思想、行為的道德價值判斷,這在佛教的戒律中有著最充分的體現;其二是心性層面,就是眾生的本性、人的本性是善或惡的問題;其三是形而上層面,佛教以出世間的涅槃解脫境界為善,以世間的煩惱、無明、染污為惡。這裡我們著重是從道德層面論善惡,也兼及其他層面 的意義。

  中國佛教學者認為,佛教的倫理與實踐可以用一個「善」字概括之、代表之,如北宋契嵩會通儒釋,並說:

「夫聖人之教,善而已矣。夫聖人之道,正而已矣。其人正人之,其事善事之。不必僧不必儒,不必彼不必此。彼此者情也,僧儒者跡也」 [3]

這是說,佛教是一種善道,是教人為善,使人成為正人。儒家也是如此,儒佛之道是相同的,僧人儒者只是形跡的不 同罷了。明代以來,一些佛教學者還撰寫勸善書,勸人行善。如明代棄官後信奉佛法的袁了凡寫作《陰隲錄》(《了凡四訓》)宣揚說明陰隲為支配人類的天,依人 行為的善惡而定其禍福,闡發善惡行為與因果報應的關係,極力勸人為善。明代高僧云栖祩宏為便於佛教倫理道德的操作實踐又將《陰隲錄》加以改寫,撰《自知 錄》。全書分善門、過門兩門,詳細敘述德目的分類和善惡功過的評價。上述兩書一時廣為流傳,幾乎家喻戶曉,在民間影響相當廣泛。

  佛教所講的善惡有其特定的內涵,也有著普遍的意義,對培育人們反罪惡感的意識,對推動人心向善是有積極意義的。

  (二)平等慈悲。這是佛教關於人與人、人與其他生物關係的基本原則。平等指對他人,對其他生物的尊重,慈悲是對他人,對其他生物的關懷。平等是慈悲的思想基礎,慈悲是平等的道德體現。

  平等與差別相對稱,是無差別的意思。早在原始佛教時期,佛教就反對婆羅門堅持四種姓制度,主張婆羅門、剎 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四姓平等」,宣揚種姓平等觀。這裡講的平等,一是四姓在出家修持和佛教僧伽內部一律平等;二是四姓在業報輪迴方面平等,不論種姓高低 一律按照自身作業的情況獲得相應的果報。後來佛教經論還宣揚佛、法、僧三寶、以及心、佛、眾生三法平等的思想,認為三寶和三法各在本質上是無差別的、一致 的。佛教還強調眾生一律平等,所謂眾生平等,是指眾生都具有佛性;眾生無高低之別,不論親怨,一視同仁;眾生值得憐憫,對眾生要有普遍的無差別的愛心。佛 教典籍還宣揚「平等大悲」的思想,主張以普遍平等無差別的悲心憐憫一切眾生,不捨一切眾生。

  中國佛教也極力推崇佛教的平等思想,宋代僧人清遠說:「若論平等,無過佛法。唯佛法最平等」[4]佛教的平等思想,尤其是眾生平等的思想,對古代中國盛行的不平等的等級制度是一種巨大的衝擊,對上下有別尊卑有序的封建禮制更是一種有力的挑戰。佛教的平等思想深受古代中國下層平民,特別是婦女的歡迎。

  慈悲,按照佛教通常的解說,慈是慈愛眾生並給予快樂,悲是悲憫眾生並拔除其痛苦,兩者合稱為慈悲。慈悲就是「與樂拔苦」。但也有把慈解作拔苦,悲解作與樂的說法,慈與悲本質上並沒有什麼區別。慈悲實際上就是憐憫, 就是同情,就是愛,就是愛的純粹化。佛教認為慈悲是由自愛出發最後歸結為純粹的愛。人都有自愛,進而有性愛、情愛、渴愛,由於對眾生的強烈的渴愛,而產生 憐憫之心,不僅能感受自己的痛苦,也能感受他人的痛苦,因此又能以親切的友愛關懷眾生。佛教倫理的慈悲原則是奠立在緣起說和無我說的思想基礎上的。按照緣 起說,沒有任何事物可以離開因緣而獨立存在。同樣,每個人都與其他眾生息息相關,而且從三世因果關係來看,其他眾生的某某可能在過去世中就是自己的父母、 親人。這種人與人的密切相關性是慈悲的出發點。又據緣起說引出的無我說,認為人並無具有實體的「我」存在,由此也就產生自、他一體的觀念,進而也就自然生 起「同體大悲」心了。

  大乘佛教把慈悲分成三個層次:一是「小悲」,指視眾生猶如赤子,而「與樂拔苦」,這是凡夫的慈悲;二是 「中悲」,是指開悟「諸法無我」,即由一切存在無主宰無實體的道理而引發的慈悲,是阿羅漢和初地以上菩薩的慈悲;三是「大悲」,指由無分別心而生起的平等 無差別的絕對慈悲,這是佛所獨有的,也稱同體大悲、大慈大悲。這三種慈悲形成階梯形,是在認識和思想境界依次提高後形成的。《大智度論》卷二十七強調大慈 與小慈,大悲與小悲的區別說:「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大慈以喜樂因緣與眾生,大悲以離苦因緣與眾生。……小慈但心念與眾生樂,實無樂事。 小悲名觀眾生種種身苦心苦,憐憫而已,不能令脫。大慈者令眾生得樂,亦與樂事。大悲憐憫眾生苦,亦能令脫苦。」[5]這 是說小慈小悲僅僅停留在心念、看法上,只是主觀的同情、憐憫,而大慈大悲則給予眾生以實際的關懷、幫助,使眾生得樂脫苦。《大智度論》還強調大慈大悲是大 乘佛教的最根本的倫理原則,說「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所以者何?菩薩見眾生老、病、死苦,身苦,心苦,今世、後世苦等,諸苦所惱,生大慈悲,救如是苦,然後 發心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以大慈悲力故,於無量阿僧祇世生死中,心不厭沒。以大慈悲力故,久應得涅槃而不取證。以是故,一切諸法 中慈悲為大。若無大慈大悲,便早入涅槃」。[6]「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覺悟。「阿僧祇」,極其漫長難以計數的時間。這是說,慈悲是佛道的根本,佛法中最重要的原則。菩薩之所以是菩薩,就是為了實踐慈悲原則,以普渡一切眾生為己任。

  中國佛教極度推崇慈悲精神,唐釋道世在《法苑珠林》中說:「菩薩興行救濟為先,諸佛出世大悲為本。」[7]中國佛教奉菩薩為理想人格的化身,以救渡一切眾生為最高願望,正如《大乘起信論》所說:「眾生如是,甚為可愍。作此思惟,即應勇猛立大誓願,願令我心離分別故,遍於十方修行一切諸善功德。盡其未來,以無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惱眾生,令得涅槃第一義樂。」[8]中國佛教視慈悲為最主要的倫理原則,熱心於尊奉以慈悲救濟眾生為本願的觀世音菩薩,形成了以觀世音菩薩為崇奉對象的佛教信仰。就觀世音信仰的廣度和深度來說,它甚至超過了對佛教創始者釋迦牟尼佛以及其他佛和菩薩的信仰。這的確反應了中國人民苦難的深重,反映了中國人民對慈悲精神的嚮往與渴望。

  中國佛教對慈悲倫理原則的實踐, 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在慈悲的修持範圍上,主要是側重於布施行為和不殺生兩個方面,由不殺生進而推向放生和禁絕肉食,奉行素食主義。二是在慈悲修持的目 的上,突出地表現出報恩思想和福田思想。《法苑珠林》卷五十〈背恩篇.述意部〉引《大智度論》云:「知恩者生大悲之根本,開善業之初門,人所愛敬,名譽遠 聞,死得生天,終成佛道。不知恩者甚於畜生也」。[9]足 見中國佛教對報恩的重視。中國佛教強調四恩:父母恩、眾生恩、國土恩和佛、法、僧三寶恩。父母有生身長養之恩 。國土使人有所依附之恩。三寶有救渡眾生脫離苦海不思議之恩。眾生恩是佛教獨有的,體現了眾生平等、社會一體的思想。又由於重視布施進而也重視福德,猶如 農夫耕田即有收穫一樣。印度佛教一面講布施積累福德,一面又講只有布施時不求果報,不想福田,才是真正的純正的布施,但中國佛教則熱衷於通過布施成就福 田。

  佛教的平等慈悲也就是一種博大之愛。這種博愛不只限於人類,且涵蓋一切有生之物;這種博愛以普渡眾生同得 解脫為最高目標。這是一種偉大的愛、崇高的愛。這是令人敬仰、感人至深的博大思想。應當承認,佛教的博愛精神可能超過了儒家「仁愛」的範圍,同時也應當承 認佛教平等慈悲思想與儒家仁愛思想一樣,在歷史上產生了多重的作用,而且它的徹底的可行性,也不斷受到生活的挑戰。

  (三)自利利他。這是大乘佛教區別於小乘佛教的重要倫理原則。「自利」,對自身有利,是指為自己的解脫而 精進修行,由此所生善果而自得其利。「利他」,對他人有利,是指為救濟一切眾生而致力行善。自利也就是自度;利他就是度他,普渡眾生。自利利他就是上求菩 薩,下化眾生的菩薩道。「自覺覺他」是自利利他的同義語,指大乘菩薩自己覺悟又令其他眾生覺悟。大乘佛教要求把自利利他結合起來,以達到圓滿的涅槃境地。 相對於大乘佛教這種基於大慈悲心而強調的自利利他倫理原則來說,小乘佛教則是偏於自利方面。

  大乘佛教的自利利他倫理原則是和它的「自他不二」[10]的 人我一體觀密切相關的。大乘佛教認為,自己與他人並不是互相對立的,而是互相融合的。在漫長的輪迴轉生中,他人常融入自己之中,自己的解脫與他人的解脫是 難以分開的。因此,愛護自己,也應愛護他人;度脫自己,也應度脫他人。個人只有在眾生的解脫中才能解脫。佛教還講「自他相換」,即把自己當成別人,把別人 看成自己,自己固然要成佛,使別人成佛也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大乘佛教還以是否對他人有利作為區別善惡、大善大惡的標尺,認為對己對他人都有利是善,對己不利而對他人有利是大善,對己對他都不利是惡,對己有利而對他人不利是大惡。由此也可見,大乘佛教的自利利他倫理原則的重心是利他,這是其慈悲思想的進一步發展。大乘佛教的自利利他的倫理原則,有助於推動佛教信仰者進一步關心世俗生活,推動佛教倫 理更具社會性與開放性。

  此外,佛教倫理還有中道原則和方便原則等。中道就是離開二邊的極端、執著,奉行一種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 釋迦牟尼創造佛教時所宣說的教法「八正道」,就是提倡佛教倫理的中道原則,八正道是指八種求趣涅槃的正確途徑,與五戒一樣也是佛教最早制定的道德規範。八 者即:l﹒「正見」,離開邪非的正確知解;2﹒「正思維」,離開世俗主觀分別的思索;3﹒「正話」,純正淨善的語言;4﹒「正業」,正當的活動;5﹒「正 命」,正當的生活;6﹒「正精進」,正確的努力;7﹒「正念」正確的法;8﹒「正定」,正確的禪定。八正道既排斥縱欲的偏向,也排斥苦行的偏向,認為貪求 欲樂的世俗生活和外道主張的各種苦行都是偏頗行為,只有遠離快樂主義與苦行主義,才能成就智慧,趣入涅槃。後來大乘中觀學派進一步以遠離一切分別、執著而 達到無所得境界為中道。這種倫理原則在倫理思維形式上與儒家中庸之道有近似之處,成為頗受中國佛教歡迎的倫理原則。

  方便,即善權、謀變,這是佛教倫理的又一原則。這一原則主要決定於兩種因素,一是時空變化,二是眾生的差 別。眾所周知,佛教戒律就是根據佛教徒的修持生活與實踐而制定的,隨著時間的推移,佛教流傳地域的擴大,佛教戒律需要不斷地補充和調整,以適應變化的時空 條件。再是佛教教化對象的素質、條件千差萬別,為了有針對性地進行有效的教化,就需要善巧、權假,方便引導,也就是通過巧妙方便的方法,提高佛教信徒的道 德水準。中國佛教對印度佛教倫理思想、倫理德目、倫理生活所作的改變,就是這種方便原則的體現。方便原則實是使佛教戒律不斷合乎時宜,佛教倫理思想得以持 久流傳的重要保障。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