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從五蘊論解脫
昌法法師

 

 [提要]有情為五蘊的假合體,因情識執取五蘊而有此五取蘊身。五蘊熾盛、純大苦聚的生死輪轉也因此而無窮盡。正觀五蘊而得解脫是佛法的主要課題,也是阿含慧觀的主要內容。本文通過對阿含五蘊及其與五取蘊的關係、五蘊與輪回、五蘊與解脫的聯繫做一初步的分析、考察,從而更加全面的體會、認識此五蘊法門。

  [關鍵字] 1、五蘊 2、五取蘊 3、輪回 4、十二因緣 5、解脫

  佛陀初轉法輪,就宣說了四聖諦,道出有情生命純大苦聚的實質,以十二因緣揭示了有情生命流轉的真相,說明了滅除此痛苦的可能性以及滅苦道路。有情生、老、病、死、愛離別、怨憎會、求不得的痛苦以五蘊熾盛苦而總概括,是因為有情有此五蘊假合身。有情執著此五蘊為我及我所有,長夜輪回,不得出離。《阿含經》中有許多經文記載了佛陀有關五蘊法門對弟子的開示,有許多弟子在此法門下遠塵離垢、離欲、趨向解脫,可見此五蘊法門的殊勝。本文以主要以《阿含經》為範圍,對五蘊及其對有情生命的系縛就得對此五蘊及其對生命的系縛等做一初步的考察。

§1.五蘊及其安立

  五蘊,在《阿含經》中被譯為五陰,也有的經典中被譯為五眾。蘊、陰、眾都是聚集的意思。佛陀說:

  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總說陰,是名為陰;受、想、行、識亦複如是。”[1]

  這可以看出,蘊是同一類蘊素的聚集。但是這種聚集是有一定條件的,經中說:

  四大因、四大緣,是名為色。所以者何?諸所有色陰,彼一切悉皆四大,緣四大造故。觸因、觸緣,生受、想、行,是故名受、想、行陰。所以者何?若所有受、想、行,彼一切觸緣故,名色因、名色緣,是故名為識陰。所以者何?若所有識,彼一切名色緣故。”[2]

  色蘊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在因緣成熟下的聚集;受、想、行蘊是以觸為因,以觸為緣,意因緣觸生受、想、行,各各聚集而有受、想、行蘊;識以名色為因、名色為緣,識緣名色,名色緣識,二者互緣而聚為識蘊。名色也可以說是五蘊的代名詞,五蘊是名、色二法的詳細分類,名細分為受、想、行、識、四法,著重于心理功能的分析。

  五蘊構成了有情生命個體的五大蘊素。其中色蘊屬物質的範疇,受、想、行、識四蘊屬精神的範疇。有質有礙、無常敗壞名為色,色蘊屬於物理範疇。如上文說:

  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總說陰。

  這是佛陀從不同方面對五蘊的解釋,過去、現在、未來是從時間上說的,或者指三世,或者指現世中的刹那變易;內外是從身體的部位說的,內有五臟六腑等,外有眼、耳、鼻、舌、皮膚、毛髮等;粗細是就特質而言的,粗是可見的色身部分,細指淨色根等微細而不可見的部分;好醜就外表及申美觀而言;遠近可以理解為從時間上而說的,就是指過去和未來的色身。但這遠近也可以從空間去理解,理解為身外的一切物質因素,由此就有了理解上的分歧。部派佛教時期,一些大德認為身外的山河大地等器世間的物質因素無不包含在色蘊之中,如世親菩薩的《俱舍論》中,色蘊不但包括了五根,而具還包括了五塵和無表色。[3]這從五蘊為合和成為有情的五種蘊素而言,似乎是發揮過頭。但從有情的所執著而言,卻有其合理性。以人而言,執著身外之物為我所有,這是誰也不能否認的。古代的皇帝,以整個天下執為自己所有,包括了國土內一切人、動物、山河大地、草木業林,這樣還不滿足,不斷地殺伐而擴張;一般人也差不了多少,能佔有的儘量佔有,甚至你佔有我,我佔有你,相互佔有而產生諸多恩怨與悲劇。人要想解脫,不斷除對身外之物的執著而想脫離對此五蘊色身的執著,這有多少可能性!

  受是領納的意思,受蘊就是五根觸對五境時,所起的各種感覺情緒。想是對境取像,是知覺,想蘊是有情認識作用,是對受蘊所起的認識。行是遷流、造作的意思,遷流是行的根本義,從此義上說,一切有為法無不在遷流變易中,五蘊自然也不例外,所以行蘊實可以代表整個五蘊。但五蘊中行蘊的意思相對比較狹小,是指意欲和心理趨向,屬於意志的範疇,包括了除受、想、識蘊外的一切精神活動。識是了別、判斷,從能識來說,即是識蘊。從情識的能識與所識上說,色、受、想、行蘊是所識知的,識蘊是能識知的,有情即是這能識與所識的合和相,離開這能識與所識,就沒有有情可言。

  佛陀說:我不與世間諍[4]佛陀說法往往是隨順世間的。五蘊作為一種名相,它的安立當與業說、輪回、涅盤等名相的安立一樣,隨順印度當時固有的說法。佛陀曾說:

  若如法語者,不與世間諍。世間智者言有,我亦言有。雲何為世間智者言有我亦言有?比丘,色無常、苦、變易法。世間智者言有,我亦言有,如是受、想、行、識、無常、苦、變易法,世間智者言有,我亦言有。”[5]

  諸比丘!譬如一器,有一處人,名為名揵茨、有名缽、有名匕匕羅、有名遮留、有名毘悉多、有名婆闍那、有名薩牢。如彼所知,我亦如是說。所以者何?莫令我異于世人故。”[6]

  色、受、想、行、識作為名相,佛陀是採用了當時印度舊有的說法。這一點在《阿含經》中很明顯,佛陀與許多外道論法,多以五蘊是常還是無常而展開。舉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增一阿含經》卷三十載:

  尼健子將五百童子,前後圍繞,往至世尊所,共相問訊,在一面坐。是時,尼健子白世尊言:雲何?瞿曇,有何教誡?以何教誡訓諸弟子?佛告尼健子:我之所說,色者無常,無常即是苦,苦者即是無我,無我者即是空,空者彼非我有,我非彼有。痛、想、行、識及五盛陰皆悉無常,無常即是苦,苦者無我,無我者是空,空者彼非我有,我非彼有,我之教誡其義如是。

  尼健子報曰:我不樂聞此義。所以然者,如我所解義,色者是常……”[7]

  對於世間智者契合法義的學說,佛陀是積極吸收的。這有利於佛法在人世間弘通,大覺世尊的善巧方便與智慧便也體現在這裡。名相的安立雖然是隨順世間,但其所賦予內涵卻是佛陀所覺悟的智慧,籍著五蘊把有情輪轉的真相揭示出來,也開顯出憑藉五蘊而解脫的殊勝法門。

§2.五蘊與五取蘊

  五取蘊,在《阿含經》中被譯為五受陰。關於五取蘊,佛陀說:

  若可礙可分,是名色受陰。指所礙,若手、若石、若杖、若刀、若冷、若暖、若渴、若饑,若蚊、虻、諸毒蟲,風雨觸,是名觸礙,是故礙是色受陰。

  諸覺相是受受陰。何所覺?覺苦、覺樂、覺不苦不樂,是故名覺相是受受陰。

  諸想是想受陰。何所想?少想、多想、無量想,都無所有。作無所有想,是故名想受陰。

  為作相是行受陰。何所為作?于色為作,於受、想、行、識為作,是故為作相是行受陰。

  別知相是識受陰。何所識?識色、識聲、香味、觸、法,是故名識受陰。”[8]
  這是從法相的角度定義五取蘊。《阿含經》中也從組成上定義五取蘊,如《雜阿含經》六十一經說:

  云何色受陰?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名為色受陰。
  云何受受陰?謂六受身,何等為六?謂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是名受受陰。
  云何想受陰?謂六想身,何等為六?謂眼觸生想,乃至意觸生想,是名想受陰。
  云何行受陰?謂六思身,何等為六?謂眼觸生思,乃至意觸生思,是名行受陰。
  云何識受陰?謂六識身,何等為六?謂眼識身,乃至意識身,是名識受陰。”[9]

  佛陀告訴弟子:

  若色是有漏,是取,若彼色過去、未來、現在生貪欲、瞋恚、愚癡及餘種種上煩惱心法,受、想、行、識亦複如是,是名受陰。”[10]

  這裡蘊與取蘊的差別已經很明顯了。有比丘不清楚五蘊與五取蘊之間的關係,就問佛陀:

  世尊,陰即受,為五陰異受耶?

  佛陀回答說:
  非五陰即受,亦非五陰異受,能於彼有欲貪者,是五受陰。”[11]
  佛陀說得很清楚,如果於五蘊生起貪著,就是五取蘊。我們凡夫的五蘊就是有漏的五取蘊。所作已辦而未入滅的四果聖者對其五蘊身是沒有執取的,若入滅則徹底滅除了五蘊。

  有了五取蘊,苦就如影隨行,此五蘊熾盛苦,是有情生命一切痛苦的根源。五取蘊不僅是這一世生、老、病、死等苦難的依止處,還會引生後世的諸多苦難,對這一點如果沒有較深刻的體認,很難產生淡薄對五蘊身心執著的厭離心,生死輪回便沒有盡期,相反若能離此執著,就能獲得解脫。

  印順法師說:五蘊說的安立,由四識住而來[12]倒不如說,五取蘊的安立是依四識住而來更合適些。佛陀告比丘:

  愚癡凡夫,無聞眾生於無畏處而生恐畏。愚癡凡夫,無聞眾生怖畏無我無我所,二俱非當生,攀緣四識住。何等為四?謂色識住、色攀緣、色愛樂、增進廣大生長,於受、想、行、識住,攀緣,愛樂,增進廣大生長。”[13]

  有情情識攀緣受、想、行四蘊,執取四蘊為我及我所,受其系縛而流轉生死。識蘊是能取,受、想、行蘊為所取,總和這能取與所取,就是有情的五取蘊身。

  此五取蘊的有情自體,在因緣具備的條件下,他會生生不息,無休至的延續下去,但這種延續是需要食的資益長養。佛說:

  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何等為四?謂一、粗摶食,二、細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14]

  粗摶食就是日常茶飯等飲食;觸食是六根發六識,認識六塵境界的觸。根、境、識三者和合時所起合意的感覺;思食是思心所相應的意欲;食識指有取識非功過即執取身心的,與染愛相應的識。食是有情生死延續的動力,一切眾生皆以食住。

§3.五蘊與輪回

  對於生命流轉的真相,多以十二因緣來說明。十二因緣說明了有情的由來以及生命從前生到後世的三世兩重因果關係。有情本身是五蘊的合和體,所以,在十二因緣的每一環節上都不能離開五蘊而談有情。十二有支中的行支、識支、受支與行蘊、識蘊、受蘊有一定聯繫,但並不是同一回事。

  兩者的都有遷流造作的意思,都是意志的作用,也都有的內涵。不同的是,行蘊只是合和成有情的五種蘊素之一,行支卻是對現在果的過去因的一種總體說明,行支本身是不離五蘊而有,當然也是不離行蘊而說行支的。

  識蘊是合成有情的精神因素,識支則是生命形成情況的說明。《俱舍論》說:
  於母胎等正結生的一刹那位五蘊名識。”[15]

  識支本身就包含了五蘊。

  受作為對境的主觀感受是非實的,屬心所的範疇。這一點上兩者是一致的,但兩者並不是同一層次的概念。受蘊只是有情的蘊素之一,有身就一定有受蘊。受支則是緣觸而生的感受,是生命因果鏈中的一環。受支本身也是具有整個五蘊的。

  十二因緣以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緣起理則顯示有情的生命流轉,而此流轉的根本原因卻是因為無明。無明就是對有情生命實相的蒙昧,當然也對此五蘊不明不知,執常執斷,而入種種邪見稠林。[16]

  有情的輪轉的事相雖以二因緣來展現,但瞭解有情,還得先從五蘊入手,沒有離此五蘊的有情,當然也沒有離開五蘊的流轉。還有說,一念生滅當中,就具足了十二因緣。即使這樣也還是不能離開五蘊說十二因緣、說生滅的。佛陀說因緣法,剛開始並沒有說十二有支,而是針對眾生根性而有五支[17]、六支[18]、八支[19]、十支[20]、十一支[21]、十二支[22]的不同說法。[23]但這並不是如一些執著文字研究的人所認為的那樣,說佛教一開始並沒有十二因緣這樣系統而精密的說法,十二有支是由剛開始的五支、六支等發展而來的。他們以世俗人的淺薄去測度大覺世尊的智慧與善巧,顯得是多麼的膚淺與無知!

  從十二因緣看有情生命的輪轉與從五蘊說生命的系縛是一致的,十二因緣的每一個環節都存在著對五蘊的執取。以緣起的還滅看,斷開十二因緣中任何一個環節得以縱深發展的緣,也就斷開了有情對五蘊的執取。離此執著,則必窮生死之蘊。

§4.五蘊與解脫

  有情因執著於五蘊而受其系縛,自然可以憑藉斷開對五蘊的執取而獲得解脫。正觀五蘊而得解脫,這是阿含的主要課題之一。《阿含經》特別是《雜阿含經》中對五蘊法門記載很多,總結其旨歸,是在於無常、無我的觀照。如經說:

  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想。聖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24]

  這是一個很好的修行次第。雖然阿含也講了無常、無我、無生三解脫門,從那一門都可以契入而獲得解脫。契入點不同,所要達到的目標則是相同的。這是就有情的根機、起點不同而說的。但對一般人而言,還得走常道,尊循一定的次第起修。《阿含經》中所說的空義,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是指勝義的、緣起性空的、無自性的空。由此證入的當是諸法當下不生不滅的空性,這是大乘行者的體證。狹義的空意義相對比較狹小,如《雜阿含經》剛開始七經,這種空是因無常、可敗壞性而有的空義,是為理解無我的深義而服務的。由此則能超越我執,悟入寂然無為的無生,這是二乘行者所證的。實質上,無常、無我即是緣起性空的,三法印也就是勝義空的一實相印。不過,對一般人而言,體會無常比理解無我要容易些。理解甚深空義就更難了。所以,善知眾生根性的佛陀,常教導弟子從觀五蘊的無常性入手。

  從時間上觀五蘊無常:

  過去、未來色無常,況現在色!……如是,過去、未來受、想、行、識無常,況現在色!”[25]

  從因緣觀五蘊無常:

  色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色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色,云何有常?如是受、想、行、識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色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後諸識,云何有常?”[26]

  觀五蘊無常,是屬於慧觀的部分。利根人,即可由此契入無我空慧而得解脫,這種解脫被稱為慧解脫。但對一般人而言,明白五蘊無常的理,還得借助於事相上相應的實修來斷除這屬於無常法的五蘊。《雜阿含經》五蘊誦部分佛陀對此開示很祥盡。

  首先,親近善知識。佛陀說:

  為斷無常法故,當求大師。云何是無常法?謂色是無常法。為斷彼法,當求大師。受、想、行、識亦複如是。”[27]

  頭衣燒然尚可暫忘,無常盛火應盡除斷滅。為斷無常火故,勤求大師。斷何等無常故勤求大師?謂斷色無常故勤求大師。斷受、想、行、識無常故勤求大師。”[28]

  善知識是正法的載體,佛陀說:

  若奉事善知識者,未聞便聞,已聞便利。如是善知識,若奉事者,便習奉事。若有奉事,便習往詣。若有往詣,便習聞善法。若有聞善法,便習耳界。若有耳界,便習觀法義。若有觀法義,便習受持法。若有受持法,便習玩誦法。若有玩誦法,便習觀法忍。若有觀法忍,便習信。若有信,便習正思惟。若有正思惟,便習正念、正智。若有正念、正智,便習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29]

  這是一個完整的修學次第: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思惟,法次法向。脈絡很清楚。這屬一般人修行的常道,由此也可以體會到善知識的重要。《阿含經》對此屬無常法的五蘊的斷除,主要以修習三十七道品展開。

  修習四念住,[30]修習四正斷斷除五蘊,[31]修習四如意足[32]、五根[33]、五力[34]、七覺支[35]、八聖道[36]等等法門來斷除五蘊。在經文中都以類似的格式,沒有說明具體的修法。。因為在這裡佛陀重在告訴人們,習任何滅苦之道,都可以斷除對五蘊的執著,乃至滅除五蘊。至於各種法門具體的、可操作性的內容在《雜阿含經》的道品中[37],都有比較祥細的論述。

  五蘊無常是比較容易理解的,現實生活中就可以明顯感受到。五蘊無我皆空就有點難以理解了,現實生活中沒法現量見到,如果對緣起沒有一定的認識,把握起來就不太容易。《阿含經》對五蘊無我的觀照,常以蘊非我,非異我,不相在這種格式出現。現舉一例說明,《雜阿含經》一百一十經中佛告火種居士:

  我為諸弟子說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如實觀察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受、想、行、識亦複如是。彼學必見跡,不斷壞,堪任成就厭離知見,守甘露門。雖非一切悉得究竟,具向涅盤。”[38]

  蘊非我,是說五蘊不是我;蘊非異我,是說我不是離五蘊而有;不相在,是說我不在五蘊中,五蘊也不在我中。其中觀非我屬破我見,觀非異我、不相在破我所見。《阿含經》主要在於破人我見和薩迦耶見,人我見是指對凡是有生命的都會生起我執,薩迦耶見是專對自己身心而起的我執,對其它有情則不會生自我的執見。有薩迦耶見,必起人我見,薩迦耶見必依人我見而起。《阿含經》觀無我,也就是觀人我的不可得,由此也能破除薩迦耶見。觀得無我,則必然心離我慢,順得涅槃。

  與斷無常法一樣,一切滅苦之道的修習,都能通達無我,斷除對五蘊的貪著而得涅槃。本來,無常與無我是不二的,為了教化的方便分別為二。無常無我都匯歸無生義,這是二乘行者的所追求的終極目標。五蘊無我中的是有永恆義和主宰義,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五蘊實體,如其不然,人就可以長生不老。引深一點,無我即是無自性的意思,緣起的一切當下都是無自性可言的。在《俱舍》和後來的大乘論典中,五蘊涵蓋了一切有為法,五蘊無我與一切法無我,五蘊空無自性和一切法空無自性,這些說法實質上都是一回事,只不過表述不同罷了。若從五蘊的無自性空契入,體證諸法當下的空寂,則無常無我也就是不生不滅義,這本來也是《阿含經》所要表達的深義。

§5.結 論

  從有情執取五蘊而生死流轉方面,成立系縛說;從有情離此執著的可能性,理出解縛的解脫說。五蘊系縛有情也是一個假像,其原因是有情對五蘊的執取。有情執取五蘊的根源在於根本的無明煩惱,所以,無明系縛有情才是更為深刻的事實。一切滅苦之道都是為破除無明而施設,本著緣起還滅的理則橫掃一切,空寂一切。因而五蘊法門就有了狹義的與廣義的之分,狹義的五蘊法門就是以般若為指導的慧觀,觀五蘊的無常、苦、空、無我,力求對蘊及蘊集、蘊滅、蘊滅之道、蘊味、蘊患、蘊離的如實了知[39] 。從一方面直接契入,或次第起觀而契入寂然無為的空性。廣義的五蘊法門則是指一切滅苦之道,如三十七道品等無量法門,隨成就一法,則能破除根本無明,窮生死蘊,《阿含經》中這種思想是很明白的。不過,在蘊、處、界三科中,五蘊實質上更能涵蓋整個三科,不過這裡是有側重地探討,對狹義一面的開顯就更為祥細。由觀五蘊無常而厭離,由厭離而喜貪滅盡,喜貪滅盡則心得解脫;觀五蘊無我而離我慢,進而體證如如不動的涅槃境界,這是不同側面的分別契入。由觀五蘊無常而觀無我,體證寂然無為的空寂,這是有次第性的體悟。所契入的點不同,所體證的結果卻是不二的。

  解脫也有兩種:一切系縛蕩然無存,不再對身心世界染著執取,於五蘊身不厭不離不樂著,往來無礙。譬如住世的四果聲聞和證得無生忍的菩薩;徹底滅除五受蘊身,如無餘涅槃,達到究竟解脫,比如入無餘涅槃的佛陀和四果聲聞及緣覺。

  無生法是大小乘所共證的,一般聲聞行者以緣起的因果生滅為出發點,堪破對五蘊我的執著,消滅了一切人我事非,體證無生。但他們認為在緣起的還滅理則下,實有涅槃可證。並且以為體證無生就功行圓滿,於是就徹底泯滅五蘊身心而入無餘涅槃證入無生。菩薩行者從緣起的無自性空契入體證諸法當下的不生不滅義,如《般若心經》所說照見五蘊皆空,超越五蘊熾盛之苦厄。《金剛經》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大小乘的分水嶺,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對無生法的體認上。二乘行者看來,涅槃是寂然無生的,大乘行者卻體認到生滅與不生滅的一致性對無生忍而不證,在大菩提心的願力下,盡未來際的普度眾生。


  後 注:
  [1] 《雜阿含經》卷258
  [2] 《雜阿含經》卷258

  [4] 《大正藏》T29
p.2.2
  [4] 《雜阿含經》卷237

  [5] 《雜阿含經》卷237

  [6] 《雜阿含經》卷238

  [7] 《增一阿含經》卷30332

  [8] 《雜阿含經》卷246

  [9] 《雜阿含經》卷361

  [10] 《雜阿含經》卷255

  [11] 《雜阿含經》卷361

  [12] 《佛法概論》p.58-p.59,山東大靈岩山寺印本

  [13] 《雜阿含經》卷364
  [14] 《雜阿含經》卷15371

  [15] 《俱舍論》卷9,《大正藏》T29
p.48.2
  [16] 《雜阿含經》卷7139-171

  [17] 《雜阿含經》卷12285

  [18] 《雜阿含經》卷365

  [19] 《雜阿含經》卷14352

  [20] 《雜阿含經》卷12287

  [21] 《雜阿含經》卷14362

  [22] 《雜阿含經》卷12298

  [23] 南傳的《五尼柯耶》的<中部>也有七有支、<相應部>也有九有支說

  [24] 《雜阿含經》卷10270
  [25] 《雜阿含經》卷18

  [26] 《雜阿含經》卷11112

  [27] 《雜阿含經》卷7174

  [28] 《雜阿含經》卷7175

  [29] 《中阿含.》卷10,<習相應品.盡智經>
  [30]《雜阿含經》卷7
177
  [31]《雜阿含經》卷7178
,
  [32]《雜阿含經》卷7179

  [33] 《雜阿含經》卷7180
  [34] 《雜阿含經》卷7181
  [35] 《雜阿含經》卷7182
  [36] 《雜阿含經》卷7183
  [37] 《雜阿含經》卷24.-.37605-1061
  [38] 《雜阿含經》卷5110
  [39] 《雜阿含經》卷258經,緣色生喜樂,是名色味;若色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色患;於色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色離等等。

  參考資料:
  1、《雜阿含經》上、中、下冊,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點校,宗教文化出版社發行。
  2、《增一阿含經》上、下冊,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點校,宗教文化出版社發行。
  3、《中阿含經》上、中、下冊,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點校,宗教文化出版社發行。
  4、《長阿含經》,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點校,宗教文化出版社發行。
  5、印順法師《佛法概論》,山東大靈岩山寺印本
  6、印順法師《中觀今論》,莆田廣化寺印本
  7、印順法師《空之探究》,正聞出版社發行本
  8、楊郁文《阿含概略》

 

來源:www.jecdu.org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