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唯識學上的唯識義
濟群法師

 在人類歷史中,古今中外的哲人都在關心一個問題:宇宙人生的差別現象如何生起,其本根為何?對於這個問題,中外哲學史上異說紛呈,茲歸納為四類:

  一曰唯物:以物質為世界本根。古希臘泰勒斯以為不變本體,能生萬物。德謨克裡特以原子為物質的最小單位,不可分,不生不滅,由此原子構成萬物。印度順世外道以四大極微是實,是常,不可分,能生粗色。

  二曰唯心:以精神為世界本根。如德國萊布尼茨的單子論,以單子為充滿宇宙的客觀精神,由單子有貴賤不同,分別形成上帝、人及動物的靈魂。貝克萊的主觀唯心經驗論,以為物是觀念的集合,觀念是被人的心靈感知的,於心外並無獨立存在的物質。黑格爾以絕對精神為客觀存在的宇宙精神,在最初階段,絕對精神作為純粹思維、純粹概念存在,然後把自己外在化為自然界,建立自己的認識物件,後來又揚棄自然界,回復到自身,作為精神、思維而存在。叔本華的世界是意志表像,以為世界一切都是意志的表現和產物。

  三曰唯神:是以神為世界本根。如印度婆羅門教的大梵天,以為由梵天等創造一切,主宰一切。

  四曰唯理:是以理體為世界本根。如柏拉圖以理念為客觀永恆的真實世界,由此派生現象世界,現象世界是真實世界的幻影、模仿、分有。老子的以為,道無形無相,先天地生,由道生一、生二、生三、生萬物。佛家的真如緣起,由離言絕相的真如,從體起用,產生萬物。

  這四種觀點,按一般說法可概括為兩類:一曰唯物,一曰唯心。其中,唯神、唯理都屬唯心範疇。

  哲學分類中,唯識學屬於唯心一系。在唯識經論中,唯識有時也稱唯心,但與西哲所說的唯心,不論在內容、範圍或說明方法上都有著很大不同。本文將依唯識各種經論,看看唯識學是怎樣說明唯心義的。

一、什麼叫唯識

   唯識,梵語摩恒剌多,漢譯曰唯,是簡別義。梵語毗若底,漢譯曰,是了別義。《成唯識論》卷七說:

   識言總顯一切有情各有八識,六位心所,所變相見,分位差別,及彼空理所顯真如,識自相故,識相應故,二所變故,三分位故,四實性故,如是諸法皆不離識,總立識名。唯言但遮愚夫所執,定離諸識實有色等1

  之一詞,包含八識心王、五十一心所、十一種色法、二十四種不相應行法、六種無為法。八識是識的自體,五十一心所與識相應,十一種色法是識所變現,二十四不相應行法在心、心所、色法上分位假立,六種無為是識的實性。這一切都不離識,總立識名。唯是遮遣愚夫所執識外實有色等,所以唯識並不否定依因待緣生起的宇宙差別現象、色心諸法,但不離心而已。唯心,心是集起義。《法苑義林·唯識章》說:

  識者心也,由心集起采畫為主之根本,故經曰唯心。分別了達之根本,故論稱唯識,或經義通因果2

  論說唯在因,但稱唯識。識為了別義,在因位中,識用強故,說識為唯,其義無二。《二十論》雲:

  心意識,了名之差別3

  經中多稱唯心,論中多稱唯識。識與心同是一體,只是從作用的不同,約通因果與唯在因的區別,建立識與心的異名。

二、從經教證明唯識

  唯識理論的建立,依據大小乘經典。從佛陀設教的動機來看,佛教既不能說是唯心,也不能說是唯物,佛陀只是隨著眾生根機,針對眾生弊病,無思普應,演說種種教法,自然不同于哲學家為建立唯心或唯物而著書立說。然而佛教畢竟是以有情為中心,有情所以異於無情者,蓋有無心識耳。因此在佛陀教義中,唯心之文隨處可見。下面列舉幾種,以證明唯識的理論。

  1.《華嚴經·十地品》第六地說:

  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4

  三界都是一心造作,不離一心。由心有染淨、為善為惡,招感三界參差不齊的果報。這是從業感緣起的立場,說明三界唯心。

  2.《解深密經·心意識品》說:

  一切種子心識成熟輾轉和合增長廣大依二執受:一者有色諸根及所依執受,二者相名分別言說戲論習氣執受……阿陀那識為依止為建立故,六識身轉5

  由一切種子心識為根本,一方面現起有色諸根及依止器界、名言習氣,一方面生起六識。這是從宇宙人生的生成顯示諸法唯識。同書《分別瑜伽品》又說:

  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此中無有少法能見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時,即有如是影像顯現6

  我們所認識的一切,由於無始以來的錯誤習慣,往往以為離心而有。其實,客觀、獨存的境相是沒有的。我們所見到的一切,是自心現起的影子。這是從認識論的角度,就能知、所知的關係,顯示唯心所現的道理。

  3.《阿毗達磨大乘經》說:

  菩薩成就四法,能隨悟入一切唯識都無有義。一者成就相違識相智,如餓鬼傍生及諸天人,同於一事見彼所識有差別故。二者成就無所緣識現可得智,如過去未來夢影緣中有所得故。三者成就應離功用無顛倒智,如有義中能緣義識應無顛倒,不由功用知真實故。四者成就三種勝智隨轉妙智。何等為三?一、得心自在一切菩薩得靜慮者,隨勝解力諸義顯現。二、得奢摩他修法觀者,才作意時諸義顯現。三、已得無分別智者,無分別智現在前時,一切諸義皆不顯現7

  這是基於現實觀察及行者實踐經驗證明唯心無境的道理,補充了《解深密經》未涉及之處。其後,唯識論典中對於唯心無境的論證,大多淵源於此。

  4.《增一阿含經》(《四教義》轉引)說:

  佛告比丘,謂一切法者,只是一法,心是一法,出一切法也。

  以心法包括一切法,出生一切法,顯示了諸法唯心之理。而《維摩詰經》的心垢故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華嚴經》的一切諸法皆不離心,《雜阿含經》的心種種故色種種等,無不闡述了諸法唯心的真義。

三、從理論建立唯識

  依據以上經典,唯識家從兩方面建立唯識理論:一、宇宙人生的生成,二、有情的認識,這就是《成唯識論》所說的因能變和果能變。

  因能變,又曰生變,轉變義,是從宇宙人生的生成建立唯識。宇宙人生的生成以阿賴那識中含藏的等流、異熟二種子為依因。等流種子具漏、無漏二性,是前七轉識現行時熏成的種子,能為八識三性諸法生起的親因緣。等流種子又稱名言種子,名言有二:一曰表義名言,是形成語言、文字、觀念的種子。二曰顯境名言,為能顯現色法的心、心所的種子,這類種子現行時,在能緣識上呈現出所緣相分,恰如名言能顯義理,故曰顯境名言。異熟種子具有漏善、不善性,是前六識有漏善惡業熏成的種子,為招感異熟果的增上緣種。異熟種子又稱業種子,有善惡、共不共的不同。由此兩類種子,因緣成熟時展現宇宙人生千差萬別的現象。那麼,這些種子又是如何轉變宇宙人生差別現象的呢?根據種子的性質和定義,可以看出,名言種子是思想、觀念,是構成諸法的質料因、親因;業種子是動力、目的,是形成事物的助緣。在人類文明史上,任何一物的產生,無不由人的思想、觀念及實際需要(動力)、生存目的的促發才能誕生。從原始人的鑽木取火,製造簡單勞動工具,到今天的科學文明、人造衛星,一切都是由心為創造動力。假如離開心的作用,歷史將是一片空白,故說一切唯心造。

  難曰:人類文明固然可以說是人心所造,根身器界、山河大地又該怎麼理解呢?答曰:山河大地、根身器界主要由我人的業種所感。業種子有共不共二種:由共相種成熟變似器世間相,不共相種成熟變似根身。又有情所緣的器世間,是有情各自變現,以自所變為自所緣,譬如一室千燈,一一燈光皆遍照全室,光光相映,互相涉入而不相障礙。

  果能變,又曰緣變,變現義,是從認識論的角度說明唯識。八識自體現行時,各各變現相見二分,見分為能緣之心,相分為所緣之境,這是繼承《解深密經》諸識所緣、隨心所現的思想。體現在日常生活中,是境隨心異。如《大智度論》譬喻說:有個美麗女郎,貪欲者見了,覺得如天使般美妙,心生染著;修不淨觀者見了,認為是一具穢器,毫不清淨可愛;其他婦女見了,可能妒火中燒,嗔心現前;漠不相關者見了,猶如見到普通人一樣,沒什麼特殊感覺。如果這個女郎確實美麗,那麼無論什麼人見了之後,都應感覺是淨妙的;反之,則應認為醜惡不淨。事實卻不然,足見好惡、美醜都是隨心識所現,沒有實在外境。

  《列子·說符》也記述了一個故事:有人丟失了斧子,懷疑鄰人之子偷去,察看那人的言行,處處有偷斧之嫌。不久,又從山谷撿回斧子,再看鄰人的動作言語,卻一點都沒有偷斧之相了。這也說明了唯心所現之理。面對同一位鄰人,失去斧子時,心中所現鄰人是竊斧相;得到斧子後,所現鄰人則不似竊斧之人了。
  又如我們適意時所見到的一切,無不美妙圓滿,充滿生機;而心境不快時,所見景象都顯得暗淡無光,不期然產生淒涼感。歷代詩詞中,同是歌詠秋天,卻情感各異。在隱士眼中,秋天是那樣恬靜自然,如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在奮發者心中,秋天卻顯得生氣勃勃,如劉禹錫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在失意者看來,秋天又是蕭瑟淒涼、清冷孤獨的,如李煜的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又如杜甫的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同是秋天,各人心情不同,所現各異,足見外境不實,唯心所現。
  我們對同一部書也往往所見不一,如魯迅研究《紅樓夢》時說:經學家見《易》,道學家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者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同樣是佛教經典,佛弟子認為是真理,是準則;無神論者看來,是迷信,是鴉片。由認識不同,所見各異,說明各人所緣境界是自心所現。

四、從實踐體驗唯識

  唯識學又稱瑜伽學,根本論典稱為《瑜伽師地論》。瑜伽,漢澤相應,是智與境、行與理的契合。瑜伽師,是三乘行者由聞思次第修習如是瑜伽,隨分滿足,輾轉調化諸眾生者之稱。因此,印度的瑜伽師也就是中國所說的禪師,《瑜伽師地論》則是三乘瑜伽師修行所依的論典。

  唯識學之所以又稱瑜伽學,主要因為諸法唯識理論的建立,不但出自如來親口宣說的經典,更來自瑜伽師的親身體驗。正如《阿毗達磨大乘經》所說的三種勝智隨轉妙智:一、得心自在菩薩,即八地以上菩薩能隨其增上勝解力,使諸境顯現,變大地為黃金,攪長河為酥酪,變火為水,變水為火,隨心所想,所變皆成;二、得奢摩他修法觀者,隨其所觀,苦、空、無常、青、白、赤、黃、不淨、清淨都能顯現;三、得無分別智者,無分別智現在前時,一切境相都不顯現,由此說明外境不實,唯心所變。《攝大乘論》在論證唯心無境時引用偈頌以說明類似的道理。如《攝大乘論·所知依分》說:難斷難遍知,應知名共結,瑜伽者心異,由外相大故,淨者雖不滅,而於中見淨,又清淨佛土,由佛見清淨。是說外界不實,於同一處,染者見染,淨者見淨。同論又引頌說:諸瑜伽師於一物,種種勝解各不同。種種所見皆得成,故知所取唯有識。瑜伽師隨著種種不同勝解,顯現種種不同境像,從實踐經驗中體驗到諸法唯識,這是促成唯識理論建立的主要原因。

五、從業力說明唯識

  外境雖然不實,但在業力相似的人類看來,是大致相同的。如果依業力不同的各類有情所見,則大相徑庭了。在唯識家的經論中,往往引用此例作為唯識無境的論證。如《攝大乘論·增上慧分》:鬼、傍生、人、天,各隨類所應,等事心異故,許義非真實。此頌古人稱為一心應四境,是說在同一處所,我們所見的江河流水,在具足福報的天人看來,是青色的琉璃世界;在罪業深重的餓鬼看來,是一團猛烈的火球或一汪穢濁的膿血;在傍生界的魚蝦見了,則是安身立命的水晶宮殿。這就說明客觀上沒有獨立境界。我們所見的一切都是隨業識變現的,故各類有情所見不同。

  莊子在《齊物論》中也有類似說明。論中說:人睡在潮濕地方就會腰痛或半身不遂,泥鰍也會這樣嗎?人爬在大樹上會驚懼不安,猿猴也會這樣嗎?人、泥鰍和猿猴的生活習慣,究竟誰最合理?世人認為西施極其美麗,但魚見了要沉入水底,鳥見了要飛向高空,麋鹿見了要急速奔跑,美色標準究竟如何確定呢?業力不同,所見各異,足見境隨心變。

六、從譬喻顯示唯識

  唯識無境的道理,不但在理論、實踐方面可以論證,在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體驗到,因為任何人都要做夢。

  人們都知道夢境不實,可對於進入夢鄉的人,卻會將之當做真實境界。譬如有人在夢中去春遊,迎著明媚的陽光、和煦的春風,聽著小鳥歡叫,踏在鬱鬱青青的草坪上,一路心曠神怡,醒來時依然充滿喜悅;而夢到戰爭場面,聽到隆隆的炮聲,飛機的轟鳴,人馬的嘶叫,甚至敵人迎面撲來,在這種情況下往往會被驚嚇,覺醒後猶惶惶不安。不實的夢境,在夢中卻是那樣逼真,醒後才知虛幻不實。可以推知,我們現在所緣的一切境界也和夢境一樣,唯心所現。

  難曰:夢中人固然不知夢境虛幻,待覺醒後才知。那我們處在覺醒時,為何不知現前境界不實呢?

  答曰:我們現在處在無明大夢中,無始以來從未醒悟,對所見一切都錯誤地執為實有。若從無明夢中醒來,證得無分別智時,自然知道外境虛假。正像人在夢中不知夢境虛幻,同樣,眾生處在無明大夢,不知外境不實,一旦通達無分別智,才知外境不實。

七、釋難以成立唯識

  唯識理論的成立,在小乘學者或世俗外道看來,不但同現實違背,就佛教自身的教義去看,也是自相矛盾的,因此紛紛提出疑難,攻擊唯識無境的思想。論主為回答這些問題,撰寫了《唯識二十頌》。此外,《成唯識論》卷七也將外人疑問歸納為九難,釋九難以成唯識。現綜合二論,敘述大意如下。

  1.難云:如果心外無境,現見世間事物處所一定,時間一定,眾多有情同見一境,又該怎麼理解呢?

  答云:唯識所變之理非如幻師魔術,說變就變,說有就有,必待名言種為因,共不共種為緣,因緣和合,方能顯現,所以唯識之境有處、有時、共見一事,作用得成,並以二喻顯示。以夢喻釋三難:境隨心變亦有處、有時、有作用,如夢境。夢中所緣境界也有一定的時間、處所,如遇恐怖境相也能產生驚嚇作用。可知所緣境界雖然定處、定時、有作用,也是識所變現的。用餓鬼、膿河喻釋三難:膿河是不實的,然在共業所感的餓鬼卻同見膿河,故知外境雖然不實,不妨所見相同。

  2.難云:如果唯識無境,為什麼經教說有色等十處呢?

  答云:世尊設教有密意說和顯了說,十色處是密意說。如來為使聲聞人悟入生無我,乃於五識之能生種子及所變相分,施設內五處和外五處,這十處實際也不離識。又因心外無實色,如來複說唯識教,希望有情由此而悟入法無我。

  3.難云:色等外境是極微所成,現量證知,怎能說沒有呢?

  答云:所言極微實有不成,以彼如有形相、質礙,還可分析,何以稱為極微?如果沒有形相、質礙,不能集成眾色。又前五識緣色等境時,並未執為心外實境,執以為心外實境的是意識虛妄分別,不是現量。

  4.難云:得他心智者緣他心為境,而他心在自心之外,如此豈非緣心外境界?

  答云:他心智者緣他心不是親緣,而是在自心現起他心影像為親所緣緣,尚不出自心範圍,所以他心智並未緣心外之境。

  5.難云:雖不是親緣外境,但若在自心之外有其他的異境,怎能說是唯識呢?

  答云:唯識並非單指某個人的心識,而是包括十方世界、無量無邊的聖者凡夫,他們在緣境時各各緣取心內之境,即甲者所緣不離甲者識,乙者所緣不離乙者識,故曰唯識。唯是簡別心外實色,顯示諸法皆不離心。此外,還有許多對疑難的解釋,詳見《成唯識論》、《唯識二十論》,此不贅述。

八、結束語

  以上,從經教、理論、實踐、譬喻、釋難六個方面,充分說明一切諸法皆唯心所現,離心之外沒有實境。

  那麼,經論為什麼要成立唯識呢?因為凡夫無始以來執有心外的實我、實法,由我執起煩惱障,依法執起所知障,由二障造作諸業,招感生死輪回苦果。今說唯識,正顯唯心所現的緣起道理,由通達緣起而證得我空、法空,斷除煩惱障、所知障,從而圓證菩提、涅槃之果。唯識學建立唯心,正是為了幫助我們轉迷成悟、轉識成智、離苦得樂的方便。

  注釋:
   1.《成唯識論》卷七,《大正藏》第三十一卷三九頁下。
   2.《法苑義林·唯識章》,《大正藏》第四十五卷二六0頁上。
   3.《唯識二十論》卷一,《大正藏》第三十一卷七十四頁中。
   4.《華嚴經·十地品》,《大正藏》第九卷五五八頁下。
   5.《解深密經》卷一,《大正藏》第十六卷六九二頁中。
   6.《解深密經》卷三,《大正藏》第十六卷六九八頁中。
   7.《攝大乘論》卷二,《大正藏》第三十一卷一三九頁上。

刊載於《法音》
2007
11月修訂版



來源:www.jcedu.org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