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以戒為師,構建學、修、慈善一體化的僧伽教育體系
作者:釋如瑞

    兩千五百多年前,佛教從遙遠的印度迂迴曲折傳到了東 方。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佛教在中國經歷了嚴峻的考驗。

進入21 世紀之後,全球性的社會問題對佛教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對難得的發展機遇及主客觀環境的猛力挑戰,教內外諸 多大德智士對佛教的使命及未來的發展走向,尤其是僧伽教育的模式體系、目標定位等問題進行了更深入的思考,提出了很多富有創意的方案,筆者從中受到了很大的啟 發。藉此拙文,將自己二十年來在尼眾教育事業方面的體會和 心得向諸位作一匯報,以期得到撥正和指教。

一、僧伽教育的模式選擇——學修一體

無論學佛者還是佛學者,大都認同趙樸初老會長在92年 “全國漢語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即“學修一體化,學僧生活叢林化”的僧教育基本理念。

基於對此理念的讚同及遵循,立足於當前尼僧教育的實 情,筆者竊思:若欲切實貫徹“學修一體化”,需要重審現行僧教育模式的利弊。針對新一代僧眾的特點,結合時代對僧教育的要求,必須 慎重抉擇教育模式。

20年中,不斷地深入體悟佛陀出世慈悲利生的旨趣,認 真領會祖師們對僧教育的真知灼見,緬懷前輩承辦僧教育的不朽貢獻,思考專家學者對僧教育的精闢評點,試探性地規劃了五台山普壽寺尼僧教育的總體框架:即“三加一”僧伽教育工程 模式。此中的“三”是指三個機構:五台山普壽寺——修行道 場;榆次大乘寺——教育場所;菩提愛心協會——慈善機構。其中的“一”是指菩提愛心協會承辦的旨在濟助孤寡老人 弱勢群體的一項慈善事業——清泰贍養園。

為了實現“學修一體化”,我們努力將普壽寺建成“學院 式的叢林”;使大乘寺形成“叢林式的學院”;將菩提愛心協會發展成溝通道俗四眾佛弟子的廣闊平台;將清泰贍養園建造成慈善事業的老人靜養場所。

二、僧伽教育的基石——以戒為師

1.佛陀遺訓,佛子銘記

世尊臨涅槃時,垂誨付囑弟子:“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 波羅提木叉。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此乃佛陀金口所宣“以戒為師”之聖訓。

在《楞嚴經》(卷六)中,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毘奈耶 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大智度論》(卷十三)雲:“若人求大善利,當堅持 戒,如惜重寶,如護身命。何以故?譬如大地,一切萬物有形之類,皆依地而住;戒亦如是,戒為一切善法住處。”

虛雲大師對“戒為三學之基”作如是詮釋:“防止三業之 邪非,則心水自澄明,即由戒生定。心水澄明,則自照萬象,即由定生慧。 ”(《虛雲老和尚年譜》第142頁)

關於戒律在佛法三無漏學修持中的關鍵定位,大小乘三藏 教典及祖師教誡中隨處可見。作為真佛子,當思之,再思之!

2. 僧團和合,戒為保障

認真研究律藏,不難發現,圍繞個人解脫、利濟世人、正 法久住為核心的僧團管理教育體系,是建立在戒律的基礎上的,總的可歸納為自行、眾行兩方面。

約自行來說,佛為僧尼制定的別解脫戒,保護行人,如同 在生死險路上警告禁止通行的紅燈,依準而行,可令個人遠離緣非,身口皎潔無瑕穢,成就清淨的戒德,最終獲得解脫,乃至成就無上菩提道果。

就眾行而言,就是維護僧團和合的一系列羯磨法,就猶如 菩提路上的准許通行的綠燈,遵循無違,可實現六和敬,使僧團成為世間的一盞明燈,令正法久住,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

自行與眾行,二者密不可分,相輔相成,個人的自行清淨 是成就眾行的保證;只有眾行如法,才能為成就自行提供安定的修學環境。因此,以戒為根基的自行、眾行,是僧團和合的關鍵。而僧團是否和合關係到正法的興衰。故《四分律》的律序云:“以眾和合故,佛法得久住。”

這就是原始的僧教育體系,有文章立足於戒律探究原始僧 團的教育(濟群法師撰《從戒律看原始僧團的教育制度》),特別引起了筆者的共鳴。文章首先設問:“在佛教教育的問題上,難道還有人比佛 陀更權威,比歷代祖師大德更權威嗎?”

接著從七個方面進行論證:“(1)依於戒律構建僧教育 次第。(2)依憑受戒取得受教育之座席。(3)五年專精戒律塑造高尚僧格。(4)半月半月布薩清除三業過惡。(5)在雲遊中訪師參道弘法度 生。(6)在安居中定期潛修形心攝靜。(7)行四依頭陀去除無始貪習。”

正是這樣的僧教育制度,成就了一批批大成就者。追憶古德的修行歷程,可知原始的僧團教育制度是令佛弟 子趨向解脫的成功之路。探究當今僧伽教育體制的過程中,在對待傳統與開拓的關 係上,當慎之,再慎之!

3. 佛法壽命,毘尼維繫

《善見律》(卷一)中說:“毘尼藏者是佛法壽,毘尼藏 住佛法亦住。”因此,無論構建怎樣的教育體系,不管對僧伽教育機製作何種改革,僧教育的基石應當是戒律教育。而此戒律教育的重點不在於理論上的研究,而在於實際中 的行持。正如前引文章中所講:“戒律教育雖以相應的律學知識為 基礎,但主要是通過如法的實踐來完成。由律儀生活養成高尚僧格,由律儀生活為人天樹立德行典範。”這一點,在當今形勢下,尤其需要強調。

論證當今時代強化戒律教育的特殊意義,這里以國家宗教 局葉小文局長在2007年底的一次會議講話中發表的觀點作為論據。講話的題目是:《重新舉起“以戒為師”的旗幟》。其中闡述了六條理由,這裡摘錄兩條,窺見一斑:

“基於佛教的根本追求,應重新舉起'以戒為師'的旗 幟”。佛教認為,戒為正法久住之根本,戒為佛法慧命之所依。 “戒住則僧住,僧住則法住”。佛教若無戒律維繫,則佛法失墜,僧團失和。而戒定慧三學中,戒學居首,“由戒生定,由定生慧,由 慧趣入解脫”。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從這個意義上講,佛教“自淨其意”的真諦,首先是從 “戒”開始的。

    
基於歷史的經驗教訓,應重新舉起'以戒為師'的旗 幟”。佛教歷經輝煌,也數遭“法難”,幾度衰敗。曾幾何時,叢林毀於一旦,佛子顛沛流離,經像橫遭毀掠,四眾無所歸依。鑑往知來,社會為何從興佛而 滅佛,寺院為何從興盛而荒廢?固然有其外部因素,但所謂“物必自腐而後蟲生”,道風不正,戒律廢弛,其內部根源正出於佛教自身的腐化 與紛爭。前車之鑑,不可不鑑;歷史遺訓,不可不察! “

此等警策,內典著述中了了分明。但出自國家官員之口,實應令道眾汗顏愧疚。作為佛子,當摸頭自省;作為僧教育者,當斟酌籌謀。

三、學、修、慈善一體化的初步嘗試

關於當今僧伽教育的走向,誠然需要理論上的探討和論 議,但也需要實踐中的摸索和嘗試。依於諸大德的鼓勵及政府的支持,憑藉正信企業家的合作 及十方善士的護持,普壽寺十方尼眾遵行佛陀的教誨——以戒為師,不斷地探討、實踐“學修慈善一體化”的僧伽教育模式。

1.普壽寺——修行道場——學院式叢林

普壽寺坐落於五台山台懷鎮北部, 1991年開始復建。復建初始,便著手於僧教育。經過近二十年的實踐,逐步確定了此道場的修學綱領、教 育目標及教育內容等。

修學綱領:華嚴為宗,戒律為行,淨土為歸。即三宗齊下,解行相資,導歸極樂。

培養目標:純以出世法,對學尼進行信、解、行、證的教 育。培養具足道眾威儀幢相、講求真學實修的專修人才。

教育內容及形式:根據律制,分設居士、沙彌尼、式叉 尼、比丘尼四類課程。對發心出家的居士的教育,重點是考察其發心,鍛煉其身 心。對沙彌尼的教育,核心是堅固道心、培養道眾威儀,適應 僧團生活。式叉尼是受具足戒前的考驗階段,也是佛為尼眾而製的特 別教法。對式叉尼的教育,關鍵則在於為受具戒作各方面的準備: 包括檢驗身心、學修六法及比丘尼行法、得戒教育等等。

對比丘尼,依律制,六年專精戒律,為修學定慧、弘法利 生打下堅實的基礎。完成六年學戒之後,可隨個人的意願,或到他方弘揚戒 法;或報考律研部繼續深入研討戒律;或報考華研部研修華嚴教法;或申報念佛堂專修淨土法門;或報考大乘寺大學班,鞏固提高世學素養;或申報知事,服 務常住;或申報清泰贍養園,幫助老人們成就淨業。

僧團生活:恪守佛制僧團管理制度。依攝僧三大要,即輾轉相諫、輾轉相教、輾轉懺悔,規範 住眾的個人行為;依各種羯磨法,民主管理大眾僧的共同事務。止作二持,精嚴守持。若有毀犯,如法興懺。半月半月說戒、一年一度安居、安居結束自恣。闔寺大眾生活在富有佛教傳統的僧團之中。此外,結合當今時代特色及本寺屬十方叢林道場的特點, 如法訂立僧制——《大眾共住公約》,以保證闔寺大眾和合共住,如法修學。

鑑於以上學修內容及僧團管理方式,在“三加一僧伽教育 工程”中,被定位為“修行道場”,即以研習華嚴,學戒持戒,實修淨土為主要學修內容的學院式叢林。

1. 大乘寺——教育場所——叢林式學院

大乘寺位於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 2005年,榆次區政府將大乘寺交由普壽寺恢復建設、 管理使用。隨後,普壽寺將其與太原師範學院聯合舉辦的尼僧大學教 育部遷至這裡,繼續健全叢林學院化的體制。

著眼於僧伽教育的長遠利益,“三加一僧伽教育工程”對 大乘寺的學修方向、培養目標、教育形式及內容都進行了總體規劃。

學修方向:發心讀完大覺書,立願行盡佛子事。學有所成,自利利他。修有所證,度己度人。

培養目標:在完成六年學戒的前提下,提高尼僧綜合素 質。通過世、出世法相結合的教育,培養合格的弘化人才。

教育形式:參考普通高等院校的教育方式,設置與佛法教 育相適應的科系。教內外法師、教授集中授課,寺院配置監學輔導討論等。

教育內容:包括佛法教育和世法教育兩部分。佛法方面,結合上述修行道場的學修內容,設置律學系、 淨土系、佛教理論系;世法方面,為輔助佛法教育,設立漢語學系、教育學系、歷史學係等。學制三年。

三年學業完成之後,或繼續在大乘寺本科、研究生等深 造;也可隨個人的意願,或弘化四方,或靜修,或到清泰園服務培福等。

僧團生活:除按照大學部規章進行學習、考試之外,學僧 的日常行持、生活規範與普壽寺完全相同。

在“三加一僧伽教育工程”的遠期規劃體系中,大乘寺被 定位為“教育場所”,即在六年學戒的基礎上,立足於佛法教育,完成普通高等教育的叢林式學院

2. 菩提愛心協會——慈善機構——道俗四眾佛子的溝通平台

菩提愛心協會是由出家眾發起,在熱心慈善事業的在家眾 推動下,於2005年在榆次區民政局登記註冊的社團法人。該協會章程對協會的性質、宗旨、任務等都作了明確規 定。

協會性質:集佛教、文化、社會慈善事業為一體,由出家 僧眾指導、社會人士參與並護持的非營利性公益社會團體。

協會宗旨:遵守國家法律法規、遵守社會道德風尚,本著 “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菩薩精神,愛國愛教,慈悲利人,體現、發揮佛教特有的安定人心、造福社會的功用。

協會主要任務:(1)對在家二眾進行次第的佛法教育。 (2)建設以贍養孤寡老人為主的“清泰贍養園”。 (3)加強與各公益機構及宗教團體之間的聯繫,就佛法 教育及佛教慈善事業進行交流與合作。

基於協會的性質,在“三加一僧伽教育工程”中,將菩提 愛心協會定位為慈善機構。通過愛心協會的運作,搭建起溝通道俗四眾佛弟子的廣闊 平台,進而將大乘佛教慈悲濟世的情懷普及世間。

3. 清泰贍養園——慈善事業——老人靜養場所。

“清泰贍養園”是菩提愛心協會承辦的第一宗佛教慈善事 業。順於政府的政策指導,首先明確清泰贍養園的宗旨、目標 及文化理念等。

辦園宗旨:報四重之恩,濟弱勢之苦,替兒女盡孝,為政 府分憂。

辦園目標:使園區住眾生活在娑婆世界的“極樂淨土”之 中,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學”、“老有所為”、“病有所醫”、“終有所安”。

文化理念:體現佛陀的慈悲本懷,貫穿和諧思想,發揚中 華族的尊老濟弱的傳統美德。

根據“三加一僧伽教育工程”的總體規劃,清泰園被定位 為“慈善事業”,而此事業不僅是佛弟子報四重恩的具體實踐,更是考核佛弟子修行功夫的試驗田。即面對老病死的現實,佛學院的大學僧、念佛堂的實修 者,其出離心、菩提心、正知見都要在這塊試驗田裡經受實地考驗。

四、僧伽教育實踐中有關問題思考

必須承認,“三加一僧伽教育工程”的實踐過程,既是克 服種種困難的過程,也是考驗佛弟子真誠發心及修行道力的過程。筆者在此過程中得到了很多靈感,也引發出一些思考。

第一,僧伽教育,有教無類

在認識僧伽素質普遍較低的同時,思維了先賢祖師提出的 “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眾生平等,法無高下。針對不同層次的受教育者,應設置多元化的教育體制。藥,對症則靈;法,對機即妙。佛法普被三機,應隨機施教。

第二,企業參與,客觀需要

在僧伽教育中,寺院與企業的合作,應視為是推動僧伽教 育發展的增上緣。隨著企業在全社會政治經濟生活中地位的日益顯著,在古 典經濟模式下“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即“高效率地使用資源以生產社會需要的產品和服務,並以公平的市場價格銷售給消費者”)中,逐漸注入了“社會教育、公共健 康、就業福利、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內容。此等責任並非完全來自國民社會的強加,更重要的是出自 現代企業的自覺自願。

香港旭日集團長期以來護持寺院建設,支持包括“普壽寺 三加一僧伽教育工程”在內的佛教教育,業績昭然。審視企業在教育中的貢獻,尤其是參與佛教教育與高等教 育的成功經驗,足以證明:具有正知見的企業領袖不遺餘力地積極參與各類教育事業,即是在履行對社會的崇高責任。

結語

僧伽教育、僧才培養、僧格提升關乎佛教未來發展的命 運,關乎佛教自身形象的塑造,關乎佛教在構建和諧社會中所發揮的作用。為此,佛教理論界提出佛教應實現“五化:即將大乘佛教 的悲智精神實踐化;將學、修、行一體化;將僧伽教育體制化;將山林佛教與城市佛教功能化;將傳統佛教現代化。普壽寺“三加一僧伽教育工程”模式的 理念與實踐與此“五化”精神不謀而合。

總結過去,展望未來,立足於現在,僧伽教育只有保持本 有的特質,結合時代特色,才能真正發揮佛教在經濟社會發展與和諧穩定中的積極作用,才能續佛慧命,應對各種危機與挑戰,葆有自身旺盛的生命力。

我們感恩政府、感恩時代,給予佛教開明的政策環境和廣 闊的發展空間。固然,當今的僧伽教育中確實存在著種種缺失和遺憾,但 我們應當樂觀地認知,這是前進中的必然。在佛教的春天,我們的上空有一片佛法的藍天。讓我們充滿信心,借助眾緣,完善僧伽教育,培養合格僧 才,以特殊的身份為世界和諧、人民安樂作出特殊的貢獻。

(作者係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山西省佛教協會副會 長)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