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廬山煙雨 -- 星雲說偈2
星雲法師

.齋罷堂前錫杖閒,靜裝爐香自焚檀;殘經讀了無餘事,聊塑圓容合掌看。
  
  --古德
  
  這首偈語,是形容禪者的自在生活。
  
  「齋罷堂前錫杖閒」,吃完飯後自有悠然光景,心不爭競,氣不浮躁,如錫杖之無事。禪在哪裡?禪在生活裡,禪在穿衣吃飯裡,禪是不離開生活的。所以吃飯吃得滿足,就是禪!你如果問禪師:「如何參禪?」「肚子餓了就吃飯,倦了就睡覺!」「這樣大家都會呀!」「其實不然,你吃飯時百般揀擇挑選,睡覺時輾轉反側睡不安穩,這是什麼?一個禪者,要睡就睡,要吃就吃。」
  
  「靜裝爐香自焚檀」,食飽了,運動了,也有正式的功課,自裝爐香,供佛禮拜、修持,拜佛以後讀經閱藏。
  
  「殘經讀了無餘事」,心裡的牽絆煩惱都去除,沒有掛礙在心頭。「聊塑圓容合掌看」,自己畫一個圓圈合掌看,這個圓圈實在就是禪,就是宇宙,就是心!圓圈是無始無終,包容萬有的,所以說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合掌表示恭敬,合十指之掌,印證中道之一心,把十個手指頭合攏,就是將十法界集中在一個心上,藉以體會出禪妙!所以說宇宙就是我,我就是宇宙!
  
  而佛門平日生活之常道,對一般人的生活也是很有助益,如:「早起未更衣,靜坐一枝香;穿著衣帶畢,必先禮佛祖。睡不超過時,食不十分飽;待客如獨處,獨處如待客。尋常不苟言,言出必定行;臨機勿退讓,遇事當思量。勿妄想過去,須思量將來;負丈夫之氣,抱小兒之心。就寢如蓋棺,離床如脫屣;待人常恭敬,處事有氣量。」這就是禪者的生活。

 

.一念普觀無量劫,無量劫事即如今,如今覷破這一念,覷破如今覷的人。
  
  --宋.無門慧開
  
  這首詩偈說明人沒有古今的分別,沒有一多差異。
  
  一個念頭裡,有無量阿僧祇劫,天台家講一念三千、一心十法界、百界千如、大小圓融無礙,有時在我們心裡,時間有長短的分別,有過去、現在、未來;空間也有東方西邊、這裡那裡之分;人事上更有你、我、他的分別。但是,時間在修道人的心中,有時候是一念三千,有時也可能是一念一剎那,甚至在證悟者的心中,無量阿僧祇劫也只是一剎那。
  
  「一念普觀無量劫,無量劫事即如今」,無量劫,你以為是十方世界、三千大千世界、無量諸世界,其實只在你當下的一個念頭裡,就像一沙一石一微塵就可以容納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也只是一個微塵。
  
  有一位書生看到寺院的對聯寫著:「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於是不解地詰問知客師。知客師反問:「先生想必聽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兩句話吧!」「是啊!」「請你將這冊書放入肚子裡。」「怎麼可能放得進去?」「萬卷書都能讀進去,為何放不進一冊書?」書生聞言,當下大悟。
  
  所以,我們做人要事理圓融,在人事上雖有你、我、他之別,但實則都是一體的。假如你有慧眼、法眼來觀照,所有的人群在無量阿僧祇劫裡流轉,每個人都可能是我們的父母兄弟姐妹,又何必分彼此呢?
  
  「如今覷破這一念,覷破如今覷的人」,修道的人最怕妄想、執著,所以要能去除這一念妄想,所謂「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我們為什麼要念佛?就是為了要用正念去對治妄念,等到妄念平息了,自然能轉識成智、轉迷成悟,自然就能照見自己真如本性了!

 

.山重重又水重重,透出重重重見功;重重妙義重重意,不管東南西北風。
  
  --古德
  
  這首偈語是說:不管重重疊疊的千山萬水有多少難關,越是艱險高峰,我們越要無畏,唯有步步攀登,在重重高峰上,才會感受超越的意義。
  
  「山重重又水重重」,是說明一個修行人,一參禪就是幾十年,一念佛也是幾十年,總是慢慢地養深積厚。我們做事也不可以太急功近利,總求速成,要有「耐寒掃雪,冒熱滅火」的涵養。容易得來的東西,也容易失落,所以「透出重重重見功」,經得起十載寒窗的考驗,經得起百般挫折的磨練,才有磐石不移的根柢。我如果有越挫越奮的智慧與勇氣,「重重妙義重重意,不管東南西北風」,自有不可思議的造化。一如「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有流水的柔性,再密的竹林也阻止不了你的前進;有旺盛的精神毅力,再高的山巒也橫阻不了白雲的飄飛。我們投身工作為人服務時,不要怕重重難關,不要怕日日窒礙,只要挺得住、熬得過,雲開霧散後,自然苦盡甘來,一切妙義都會呈現。
  
  唐朝天台山國清寺一位拾得禪師(因豐干禪師撿回,故名之)是位自在灑脫的有德高僧,他初到國清寺時,不為人識,每日做著打掃的粗重事務,三餐只是到廚房吃剩菜。經過數十年,一日,國清寺誦戒,拾得拍手:「聚想那事,又能如何?」維那師父叱責他,拾得即以偈答:「大德且住!無瞋即是戒,心淨即出家,我性與你合,一切法無差。」有德者,自有重重體會,重重功力,豈是世上無常、是非所能拘泥!
  
  人在這世上,要承受春天的和風、夏天的細雨,也要安忍秋天的寒霜、冬天的冰雪。只要能一一熬過,自有柳暗花明的新氣象!

來源:www.book853.com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