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太虛法師的人生佛教淺說
如吉法師

 人生佛教,是晚近太虛大師集釋迦如來全部教法、為適應現代社會機宜而建立的新的教法體系。大師在《人生佛教開題》(以下簡稱《開題》)中說:時至今日,則須依於全盤佛佗真理而適應全世界人類機宜,更抉擇以前各時域佛法中之精要,綜合而整理之,故有人生佛教之集說。對人生佛教,大師當年曾盛倡其說,但在大師入寂四、五十年後的今天,社會大眾甚至佛教徒,多味其義,因此,筆者不揣鄙陋,搜集有關內容,以饗讀者。

一、人生佛教的名義

  按照中國民間傳統習俗,人,相對於鬼:生,相對於死,此所以對向來死鬼的佛教而講人生的佛教也”(《開題》)人生佛教,是針對傳統佛教以度死鬼(或者說超度亡靈)為能事的流弊而提出來的。又向來學佛法的人,以為只要死的時候死得好,同時也要死了之後好,這並非佛法之真義,只不過是流布上的演變罷了,佛教固然要求人了生死,但是生的一種變化,是生的一部份,想要在死時安樂,甚至死後亨福,必須在生的時候修習十善,乃至各種禪定,希望死後不受輪回,必須在活著時斷除煩惱,清除業障,成就解脫的功德,因此,《開題》說:然吾人以為若要死得好,只要生得好;若要做好鬼,只要做好人。所以與其重死鬼,不如重人生

二、人生佛教之淵源

  人生佛教,源於釋迦世尊的本懷,釋尊在末出家時,到野外看到農夫耕田,牛辛勤拉犁,還要受皮鞭之苦,在新犁的土坯中,飛烏紛紛來啄食泥蟲,即思惟眾生怎樣才能脫離這些苦呢?後又游觀東、南、西、北四方的城門,分別見到老、病、死和沙門的狀況。於是為老、病、死而感到憂愁、厭離,對沙門的寧靜、安祥而生起仰慕之情。至時機因緣成熟,為解決人生現實中的老、病、死之苦,便脫離王宮,而入雪山修道,菩提樹下證悟佛道,之後說法度人,無不教人明因果之理,舍惡從善,乃至斷除煩惱脫生死苦。後來印度的龍樹、無著等大德,又開顯出發菩提心,修六度行的大乘教義。佛教傳來中國,深受中國傳統中祭祀祖先、神靈的影響,於是在的方面大作文章,尤其到了明、清時代,以經懺超度亡靈的事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逐漸使佛法的真義反而隱晦不彰,於是太虛不得不唱出人生佛教之名,其實只不過是顯示佛教的本義而已。

三、人生佛教提出的時代背景

  在清末民初波瀾壯闊的文化思潮中,佛教也是受攻擊的物件,知識界紛紛對佛教發難,民眾對佛教的認識不斷地被揭露出來。例如,吳稚暉說佛教是死人的宗教,是專門為死人服務的。當時學界名流梁漱溟曾致力於佛學研究多年,最後卻同佛入儒,並對佛教的現世利益提出批駁,他在《東方文化及其哲學》中說:孔與佛,恰好相反:一個是專談現世生活,不說現世以外的事:一個是專談現世以外的事,不談現世。總而言之,佛教是根本不能拉到現世來用的;若因為要拉他來用,而改換他的面目,則又何苦糟蹋佛教?我反對佛教的宣導,並反對佛教的改。此外,異教徒也對佛教的現實利益問題提出質疑,如1934年的《改造》雜誌,曾對大師的《無神論》及《海潮音》發行人間佛教專號文章,提出質疑,說:讀了人間佛教專號,知道佛教也覺悟到了人間的重要,他們已知道佛法是要入世的,所以我們希望佛教徒在除去妄執悟真如外,還要走入社會,實地的改造人生。切勿逃避人生。對此,大師以其對佛法的深切體驗。和作為佛教領袖的身份,表示了自己的責任:吾既自印正等覺於佛心,出為人天眼目,于此蓋不能不為前佛後佛三世諸佛,一雪其誣也。”(《我的宗教觀》)可見,大師是要為改善佛教的社會形象,顯發其社會功能,因此揭出人生佛教一詞。

四、人生佛教的內涵

  1928年,太虛大師在上海講:人生的佛學,闡述,佛法雖普為一切有情類,而以適應現代之文化故,當以人類為中心,而施設契時機之佛學。即是人生佛教的內容,其義有三:

  第一、佛法雖關懷普度一切眾生,而為適應現代文化,當珍重佛出人間設化的意義,而施設契時契機的佛學,以人類為主要教化對象。

  第二、佛法雖容有無我的個人解脫之小乘佛法,而今為適應現代人生之群體組織,應把小乘個人解脫的佛法,轉為大悲大智普為群眾利益的大乘佛法,使佛法普遍地深入社會。第三、大乘佛法雖為普令一切眾生究竟成佛的圓滿法,然而大乘有圓漸和圓頓的兩個法門,今為適應重征驗,重秩序、重證據之現代科學文化,當以大乘圓漸佛法為中心,而施設以契時契機的人生佛學。

  也就是說,以現代的人生化、群眾化、科學化為基礎,在此基礎上,逐漸由五乘共世間的人乘法,趨向圓漸的大乘佛學,則是人生佛教的內容所在。

五、人生佛教的目標

  人生佛教的目標,大致可分為四級:

  ()人生改善,是以提倡五乘共法為主的人乘行,而達到改善人間,改進人生的目的。人乘行法。主要是以改善人生生活,健全人格道德為基礎的世間善法標準,所強調的是,在家佛教徒的敦論盡份,及佛法三皈、五戒、十善的奉行,基本上是佛教正信、正行、正知見觀念的先行確立,由此達到安定身心、去惡修善,淨化社會,創造安寧,祥和的人類生活環境。

  ()後世勝進:即是希望後世增勝,後世比現在生活得更好,古語說:由中無衲子,朝中無宰相。這就是基於後世增勝為目的的修道觀,不過,這種增勝並不限於人間,還可由人上生到欲界、色界、無色界諸天。

  ()生死解釋:這是因為見到後世增勝仍不免三界倫回,若不修到生死的徹底解脫,終必流轉,只有生死徹底解脫,方可跳出三界輪回,依照這種目的所獲得效果,即為阿羅漢。

  ()法界圓明,這是大乘特有的。二乘聖者雖了生死,但有所知障,不如一切法實相;縱然略知法空,也不究竟,因此對一切法不難圓滿通達而有障礙。法界,即一切法:圓明,即離了所知障所成之智,此智即一切種智,或無上菩提,或妙覺佛果。另外一種解釋:法界者,即是《法華經》中所謂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圓明,就是通常所說的佛之知見。因為諸法實相的甚深道理,只有諸佛才能知能見。這種脫去所知障,而對諸法實相徹底明瞭,乃是在大乘特有的效果。

  人間改善,就是前面所說的人生改善。由人漸進成佛,是大師發達人生進化成佛”(《即人成佛的現實論》)的即人成佛的真現實論思想。大師在《人生觀的科學》中宣導:人的菩薩位,入超人的菩薩位。及進至佛的菩薩位從而構成了由人、超人而成佛的一條捷經。

  大師還在進入五十歲那年的述懷詩中說: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這即是由人而成佛的現實學佛思想,大師在這裡指出了:從現實人生中去不斷地改善、進步、向上發達,以至達到無上圓滿的人格,便是成佛。因為要到成佛,人格才算圓滿。更具體地說,必須從完成普通人格中,再發大菩提心,實行六度四攝普利有情的菩薩行,不斷地發展向上,以至於成佛,或者說,必須不僅有平常做人的標準德行(大乘),而能依此更趨向大乘的菩薩行,以完成宇宙人生最高峰的佛果。


 

來源:www.jcedu.org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