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居士學佛100問 (破除邪見與疑惑)之四

71、佛法對墮胎有何看法?可以在墮胎後供奉嬰靈嗎?

 

佛法指出中陰身與父精母血結合時入胎,所以胚胎已是一個有情生命,絕不可加以傷害,否則就是殺生。殺生為十不善業之首,我們常自稱為「佛教徒」,而「佛教徒」的最低定義正是「不傷害眾生的人」。即使嬰兒未出生,由於中陰身已入胎,他也就是一個完整的生命。你不能說因為嬰兒智力有問題或有殘障就加以殺害。世上有很多殘障的人,你有權把他們一一以慈悲為名而殺死嗎?即使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母親不能養育兒子,寧可把孩子生出來交予他人哺育也絕不可把他殺死。不論什麼情況,中陰既已入胎,就代表這女人與腹中生命有過往的因緣,所以千萬不要把他殺害。總括來說,不論什麼情況都不應墮胎,否則就是謀殺生命,此乃佛法之觀點。墮胎是明顯違背佛陀教法的,亦是十不善業之一。供奉嬰靈並非佛教傳統,亦沒有意義,死了的小孩並不會因此而得益。你千萬不要以為在墮胎後供養嬰靈就能補救殺生的業力。如果你把自己的母親謀殺,再供奉她的木牌名字(靈位),是否等於你沒有錯呢?墮胎是殺生,不論社會風氣怎麼想,佛法的觀點就是如此,供奉嬰靈是民間信仰,並不能補救殺生的業力,亦沒有任何效用及意義。在末法中,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進行及同意墮胎,並視之為正常,但作為三寶弟子,要依佛陀的教法奉行,不是依大多數人的意見而決擇。你依止的是三寶,不是社會風氣及大多數凡夫的意見,這一點要常常記著。

 

72、如果佛陀及三寶真的有無與倫比的力量,為何寺院及佛像又會在戰爭及天災中被毀呢?

 

佛像等聖物被毀,不代表它們沒有力量。佛法開示無常之理,世間上的一切事物,無不經歷產生、維持及消失的過程,聖物是如此,世俗的人、事及物也是如此。即使本師釋迦牟尼的應化色身,也在二千多年前示現入滅的現像。世界上的聖物,是令眾生積聚福德資糧的福田。眾生能藉著對它們觀仰、頂禮、供養及繞行等修持而積集成佛的資糧。但它們的住世與否,取決於眾生的業力及福德因緣。如果眾生沒有足夠的福德,它們便會不復存在,例如被毀或在天災人禍中消失。拉薩的大昭寺內,供著一尊世上最神聖的佛像。這佛像是悉達多太子十二歲的等身像,依著太子當時的容貌塑制而成,後來傳入漢地,又在漢地文成公主入嫁西藏時傳至拉薩。在歷代的預言中都有述及,即使這尊最神聖的佛像,最終也會沉入地底,自人間世界消失。那是因為眾生之共業所致,我們不再有福德得見這尊神聖的佛像,並不是說佛陀沒有力量保護他自己的身像,也不是諸佛沒有慈悲心的緣故。

 

附:開了光的佛像就一定要供奉嗎?

 

佛像並不是佛,但它代表佛陀,所以是眾生積累功德的資糧田。為著你自己的利益,你可以供養、頂禮、觀仰及繞拜佛像。這是為你自己的利益而做的,不是為了佛而做的。佛像只是一塊銅或鐵,並不需要飲食或花、燈等供品;佛陀則是圓滿的覺者,當然也不依靠凡夫的供養維生。供奉佛像好比農夫料理土地、施肥、播種、澆水等等。農夫所做的種種,並不是為了土地能得到利益,而是為了自己能夠獲利。你供養諸佛也只是為自己及眾生之利益而做的,並非因為諸佛有此需要。如果你不願意,不供奉也可以。諸佛有圓滿的慈悲心,又不需要你的供品,所以絕不會因為你不供養而對你生氣,你不須以凡俗眾生之心態去猜度佛陀的心。有些商人把佛像的頭鋸下來做成裝飾品,甚至改為桌燈座等產品,這樣是很糟的行為。不論你是否佛教徒,這樣的行為及這樣地處理佛像是一種惡業因,在未來會引致很嚴重的果報。因果的定律與宇宙的其他定律一樣,不論你是否相信,它一樣會生效。家中放了佛像而不供奉不打緊,但千萬不要毀壞佛像或選購這些被商人刻意毀壞的產品。

 

附:舊佛像可以買回來供養嗎?

 

如果是從寺院中因各種原因而流向市面的佛像,例如是被偷出的、被搶盜來的或被寺中不良份子私自售出的佛像,最好是不要去買。這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因為我們不要鼓勵及支持這種不善行為;第二是因為護法的關係。在戒風清淨的寺院,不論有否供奉護法,都會有世間及出世間的護法護持。你的肉眼看不到他們,不代表他們就不存在。這些護法,會用一切力量使佛像最終被交還寺院,他們的威德力量是不可思議的。所以,如果是本屬寺院的珍貴古像,最穩當的方法還是不要買回來供奉。其他來源的舊佛像,可以儘管請回供奉,但應請有資格及知識的法師或僧人,依傳統方法重新裝藏及召請勝住。

 

73、佛教徒可以經營佛具店及佛像買賣嗎?

 

皈依了三寶的人,應視一切金、銀、銅乃至紙造佛像為真正如來,不可視為商品而典當或售賣,此乃皈依三寶之各別學處之一。上述尤指販賣如來320以維持生計及糊口,如果並無分毫營利而純以成本供應及以方便他人的心去做,則還可以說得過去。經營其他佛品,例如香、油燈等物品,則絕對沒有問題。現今商業社會有太多奇怪的佛教產品,純粹是不懂佛法或不學佛法的商人自以為是地製造出來的,例如印上經文的香爐、印上經文的茶杯及鑄有佛陀聖像的腰帶扣等,我們應盡可能不售不買這些似乎提倡佛法,實則在顛倒佛法的產品。製造佛像的人,最好不要以此為糊口的職業,只收造像材料成本是最好的。最重要的是,工匠必須依《佛說造像量度經》或有關論著而塑像,比例及細節要正確無誤,不可憑一己想像而發揮創造。佛經有教導造像的人應如何如法地造鑄佛像,其中並沒說你可以自己憑創意及世間藝術的風格去發揮亂做。如果連我們佛教徒都不依佛語及佛經去做,就不必歎息佛法漸衰了,我們自己就正在令它滅亡。請購佛像的時候,注意不要在不經意中造作言語的不善業。如果賣者索價太高,你靜靜走開就算了,不要討價還價或說出:「這阿彌陀佛不值一百元!」這類的話。在討論評述佛像工藝時,只可以說:「這工匠的手藝不太高明!」而不是:「這觀音實在太醜了!」。你不要以為這些小節不重要,修持的人要連最微小的不善及過失也戒免,最微不足道的小善也不可忽略。

 

74、佛教的僧尼天天只懂得念經,不事生產,豈不只是社會的「寄生蟲」?

 

由佛教的看法去說,絕大部份眾生畢生所做的事,最終目的是要令自己得到快樂而離開痛苦。但真正的修行人,其中包括真正修持的大乘出家僧尼,卻犧牲自己的世間福樂,致力於令所有眾生得到真正的快樂而離痛苦。由這樣的層面去看,世俗的人只為自己得樂離苦而營營役役,大乘的修持人卻為了所有人乃至所有生命的幸福而努力,以非凡的耐力去修持成佛來利益所有生命,所以他們不單不是「寄生蟲」,反而是自願肩負一切眾生的究竟福樂之擔子。即使由世俗的層面去說,僧尼也並非不事生產的人。在世界各宗教的歷史上,神職人員都常常充當著照顧信眾心理及靈性健康的工作,可說是「心靈醫生」或者是「心理醫生」。有很多有威望的宗教人物,更對維護世界和平及社會人心安定有很大的作用。在藏傳佛教中,一些有地位的大師往往有責任照顧整個社區人民的需要,例如確保老弱的人受到照料等。在社區出現不和的緊張氣氛時,往往因為區內的大師之幾句話,就平定了暴動或即將發生之戰事。所以,某些出家人又有平息戾氣及紛爭的正面作用。再者,各大宗教的神職人員也同時致力於世俗上之慈善利生工作。天主教德蘭修女大家都知道吧?她一個人的事業及對社會乃至世界的貢獻,你可能做十倍時間也做不來。在佛教中,也一樣有很多利益社會的慈善團體,這些團體往往都由出家人發起及維持。在藏傳佛教中,很多寺院都致力於賑災施藥等善行,大藏寺更有慈善基金會及免費贈醫施藥的診所,這些都是較能見得到之社會貢獻。所以,說僧尼只念經不生產,純粹是你未去理解而生出的邪見。

 

75、學佛是否一定要出家?如果人人出家,世界豈不是會滅種?

 

學佛的人不一定要出家修持,佛教有四眾弟子,所以在家的修持也一樣是佛法上的修持方式,並不一定要出家。出家的確有助於修持,但並非說只有出家人才會成佛。至於會不會滅種,這是一個很幼稚的問題。如果由佛法的角度去看,在這人間世界轉生只不過是六道苦海中的一道,根本沒有恆久福樂的終點。真正修持佛法的人,修持的目的是要成佛或起碼度脫六道生死苦海。所以,由佛法的角度說,這個世界並非值得執戀的樂土,你根本毋須擔心有否滅種的問題。如果六道所有眾生都超脫了生死輪迴,那不單不是值得你憂心的事,反而真是天大的好事了。你擔心人人出家修持導致滅種,就如擔心囚犯都變善良了,牢獄豈不是會空掉關門一樣地無意義。這顯然是個無真正內涵的問題。改由另一個角度看,世上有多少人口亦與個人的業力及眾生的共業有關,不可能因為多了幾個人出家就會滅種。現今世界上,似乎大部份國家都有人口過多的情況,所以你的問題就也更加不成立了。難道全世界的人一下子都會出家嗎?恐怕世界的趨勢並非在向這個方向發展。如果你真的擔心人類滅種,倒不如致力於鼓吹慈悲及和平的理念,令世上少一點戰爭,這才是實際的。這個世界絕無可能因為多了幾個人當和尚就會滅種!

 

76、婦女有月事時,是否不能到寺院禮佛?

 

你在任何時間、任何日子都可以拜佛。寺院或許有非開放時間,諸佛卻是無時無刻不在為眾生之利益而作事業的。不論到寺院朝禮或在家供養及禮佛,都是絕對沒有時間限制的。有些人供養龍族等眾生。要供龍族眾生,則在有月事時不宜進行。天道的眾生生性喜潔,所以若要召請他們,也要保持一切整潔,這不單指婦女月事,也包括了體臭、抽煙及任何不清淨的情況。以上所述只是指對天眾或龍族供養的時候要注意,並非說拜佛也是如此。民間信仰、外道信仰與佛法並不一樣,千萬不可混淆。在佛教中,當然也講究清淨及清潔,尤其修密乘中的事密部儀軌者,但卻沒有說婦女月事時不能拜佛。只要我們注意清潔莊嚴,什麼時候都可以拜佛,而且天天都應該去拜佛。佛法最注重的是你的內心,其他的都是次要而已。

 

附:廁所中可不可以念經?

 

不論你身在哪里,都可以修持。不論何時何地,修持總不可能是錯的。如果你有能力的話,甚至二十四小時,不論在哪里及正在做什麼都可以同時念經持咒。在廁所中持咒,如果配合正確的發心,亦可利益住在廁所的昆蟲等,令它們也得聞佛咒與佛號,這也算是「法布施」的一種。經書倒是不應該帶到廁所中誦讀,在心中持咒或念佛都無妨。

 

77、我常常發惡夢,怎麼辦才好?

 

你一天還在生,就仍會有發惡夢的情況,這不足為奇。我們凡夫是沒有控制夢境之能力的,所以不可能避免惡夢。在一般情況下,發惡夢對我們沒什麼嚴重的不良影響,所以你不需過份擔憂。發惡夢的原因很多,有時因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發生過的事,有時則是精神及身體狀態不佳、血氣不暢或體內元素不平衡而影響心理所致。如果是因生理或心理的問題所致,應多照料身體健康及心理上的豁達,也可以在有空暇時登高遠眺,在高山上欣賞一下一望無際的風光,這樣也會有幫助。總之是要找出原因,對症下藥,不要隨便把一切問題都迷信化。如果是反復地夢到有關罪障的夢境,譬如夢到跌下山崖、被烈火焚身、處於雪山中而感到寒冷無助,又或夢到被人捆綁或攻擊等,而且是連續多次夢到這類的夢境,則有可能是業障的浮現,必須修持懺淨罪障。如果只是一次、兩次夢到以上夢境,則未必有什麼隱義。我們有時又會遇上好像被無形的東西壓著而不能動彈的情況,卻又似是清醒的狀態,這也不一定就是「非人」作崇,很多時這只是氣血不暢的情況而已。如果我們恐怕是「非人」作害的話,可以在平時及在上述情況發生時誦念《心經》。有些人又認為夢境必定是與未來或過去生有關的,這也並非正確。在凌晨三、四點時的夢境,或許會是有預言性的,其他時間的夢只不過是心理與生理反射,並無實在意義,此乃傳統所說。

 

78、怎樣才能知道前世及來世?

 

如果你真正修持,在有了一定境界時,便能體驗到過去生及未來生的真實性。我們凡夫雖不能直接見到過去生而生信,但卻不能因為見不到而推斷其為不存在。如果說「沒見到」就是「不存在」的話,你也就不能肯定你的父親是你的生父了,因為在你父母交合時你並未在場看到。但你透過推理及過往其他經驗,可以知道你的父親的確為你的親父。過去生也似「昨天」這個觀念,你可以證明「昨天」存在嗎?你可以拿「昨天」出來讓我看看嗎?你當然不能,但這不代表「昨天」 不存在。透過推斷及過往經驗,你可以合理地解釋「昨天」的存在性:因為有 「今天」,而「今天」是「昨天」的延續,所以「昨天」必定存在。同樣地,你可以合理地推斷「明天」的存在性及必然性。過去生及未來生之存在性,一樣可以透過過往經驗及類似以上的推理而確立。

 

附:「信則有,不信則無」,這論點正確嗎?

 

這論點完全不正確。即使你選擇不相信病苦及死苦,你一樣會生病,也一樣會死亡,你完全無法避免這些必然的經歷。儘管你如何堅信火焰並不會傷害皮膚,只要你試一試,馬上就能知道這些定律是客觀地運作的。同樣地,不信地心吸引力,不代表你就能由高空跳下而不跌死。因果等定律規則與大自然定律一樣,不因你相信而運作,也不因你的不相信而變得不存在。

 

79、修禪定的作用是什麼?它可以令我成佛嗎?要多久才能成就禪定?

 

如果沒有禪定成就,顯乘上的大證悟是無法生起的,密乘上的生起與圓滿次第之證悟亦無法成就。禪定就好比一個容器,可以受持所有佛法於內。如果要得到解脫,我們需要成就出離心及空性的證悟,但要證空就必須配合禪定及觀察修二者。只修禪定並不能令你成佛。禪定只是有助於我們成就佛果的一項工具,並非單靠它就足以成佛。要成就佛果,最重要的是具備出離心、菩提心及正見,三者缺一不可。如果沒有出離心,則所修禪定並不堪稱為修持佛法,哪里會令我們成就解脫或成就佛地呢?外道與內道所修的禪定方法大致上原理一樣,但內道弟子以出離心為動機去修它,就令它成為了解脫之因;如果以菩提心為動機去修定,則成為了成佛之因。只修禪定而不修菩提心,並不能令你成佛,也不屬於大乘的修持。如果你連出離心也未有,則你的禪定修持根本未能算入佛法之修持之中,所以你的禪定既不會令你成佛,也不能令你解脫六道生死。要成就禪定,必須先具備六個先決條件:(一)住於有利修定之地方;(二)不執戀世間華衣美食等;(三)心常滿足;(四)完全離棄世間俗事;(五)戒行清淨;(六)離棄欲求。依經論述及歷代祖師之經歷,若能具備上述條件而於靜處精進閉關專修,半年內可以成就禪定。這是指真正的全心全意投入閉關專修,並非說一天修上一、二小時就可以在半年成就。在閉關中,除晚上作少許休息及日常食飯的時間外,整天都在修定。

 

附:禪定是怎麼修的呢?世界上有太多教授禪定的法門了,我應該如何去抉擇?

 

世上有很多教授禪定的法門,其中有些是其他宗教的,例如印度教及道教的法門等,也有些是稱為佛法的,其中又包括了正確的修法、誤解的修法及掛著佛法招牌而實為外道的修法。真正要學佛教禪定的人,要謹慎選擇,不要隨便亂學。如果你能夠依經典所述、佛陀所教的方法去修,這是最為理想的。但經典中的任何一句偈文,往往已包含了很多內義,一般的人並不容易通達其深義,所以我們可以依靠印度的論著權威,例如無著大師、寂天大師及彌勒等的論著,大乘的禪定修持依這些古代印度論著就肯定不會有錯。你又可以依南傳上座部的主流而修學,這也是肯定為清淨無誤的傳承開示。外道的禪定我們不適宜修學;即使是自稱為佛陀教法的禪定開示,我們也未必能肯定其必定為無誤,所以最好依上座部或古印度論著所說的去修,才能肯定所修的方法的確是佛陀所開示的正確方法。

 

附:如果修持禪定,入了定出不來了怎麼辦?

 

佛法中就沒有這樣的可能。在正信佛法的禪定修持中,只怕你無能力入於定境,絕對不存在出不了定的顧慮。禪定的定境不是「昏迷」,哪會有入於定中不能出定的可能性!修定的人有可能自主地入於定中很長的一段時期,甚至有能力入定以「劫」計算之長時間(註:「劫」是一種時間度量,謂年、月、日所不能計算的極長時間),但卻沒有不能自主出定的可能。人只有昏迷或死了才會不能得出,禪定可不是這樣的!順帶提一提:有些人在修定時入於細微昏沉的情況,卻沾沾自喜以為自己已經入於定境。宗喀巴大士之《菩提道次第廣論》詳述了修定及對治昏沉與掉舉的法門,你可以去讀一下。很多人連禪定是什麼也不知道,卻開始修定,這是毫無益處的。

 

80、佛法教導安忍,但如果我們處處忍讓,豈不是更成為他人欺侮的對象?

 

安忍是佛法中很重要的一環。要達到面對、遇上任何人、任何困境都能以安忍心處待,的確不是一朝一夕能達致的境界。安忍必須與慈悲心並行才能成功。我們佛法中所說的「忍」,並非指畏懼停縮不前的弱者心態。菩薩的安忍與凡夫見到惡人時的懦弱是兩碼子事,不可混淆不清。在遇到蠻不講理的人時,我們應施以慈悲心,心想對方與自己一樣,不過是想得樂離苦而已。把自己代入對方的角度去想一想,自然容易生起慈悲心,從而生起安忍心。我們也可視對方為中毒發瘋的母親;如果你母親中毒發狂,威脅著要殺你打你,你肯定不會以嗔心先把她毒打一頓吧?你的心自然會以慈悲心對待,處處忍讓她。由此可見,能否行忍只取決於你與對方的關係觀念。六道的眾生都曾是我們的慈母。自無始生死輪迴以來,在無數的轉生中,每一位眾生都曾成為我們的母親。眾生的心中充滿著貪、嗔、癡這三毒,所以我們不單不應以嗔心回報,還要同情他們,以忍心對待他們的無理,就像是對待中毒發狂的親母一般。由自己的角度看,嗔心並不利於解決問題及人際不和,反而只會為自己帶來痛苦。被別人以惡意傷害固然是你的不幸,但如果你選擇以嗔心報復,那就更加增深了你的不幸。他人是否對你傷害,並不由你決定,但你是否以嗔心報復,卻完全操縱在你的手裏。如果你也以嗔心回報,受傷害的不只是對方,你自己也在傷害自己。事實上,來自他人的言行並不可能對你造成傷害,你之所以感到委屈只因你對這些言行介懷。有人說過:「如果你是對的一方,你沒需要發脾氣;如果你是錯的一方,你沒資格去發脾氣。」,這才是真正的智慧。配合上深知嗔心的過失及安忍的優點之智慧時,你的安忍亦會較容易生出。每一個人都是你的導師:慈悲的人教你慈悲之道;兇惡的人正在教你忍辱之道。在碰上窮兇極惡、蠻不講理的人時,你反而應該以歡喜心對待,你可不是每天都有機會碰上學習考驗忍耐的良機!他們是你修持安忍、成就功德的福田!或許你仍會懷疑安忍就會被人欺侮,或視它為懦弱的表現。安忍其實是世界上的一股大力量。幾十年前,印度的聖人甘地就單單以「安忍」打敗了整個英國帝國。你看:幾十萬個精英軍人及世界上的一股大力量,最終也要屈服於這個矮小的印度人足下。是軍力及帝國的力大呢?還是安忍的力大?

 

81、如果業力是不會消失的,懺罪又有何用處呢?

 

在佛陀開示因果教法時,為了確立大眾對因果之信念,並未開示懺罪之法門,只說業力固定及有因必有果報。在佛陀開示大乘教法時,才教示了懺罪之法門。要懺罪淨障,必須具足四力:(一)境力——靠依止境而懺罪。我們以三業作不善,其對像不外乎聖眾與凡俗眾生,所以在懺罪時,亦依賴聖眾及眾生,例如供養三寶及為有情眾生作利益事業等;(二)追悔力——畏怕所作不善之果報而生追悔曾造不善業因的真切心;(三)對治力 —— 以懺罪為動機所作之修持;()誓願力 —— 決心不再作同類之不善業。若四者具足,就等於把業因種子燒壞了及把它與好比水份及養份的煩惱外緣隔絕了,令其不得成果。這並非說「種子」消失了,而是說我們令它不得成長及成熟。所以,大乘之懺罪概念與小乘之因果業力概念毫無矛盾。

 

82、佛教人士常常放生,但既然在放生後動物一樣會死,放生又有何意義呢?

 

你的推論如果成立的話,你生病時也就不用服藥了,反正遲早你也是要死的。世間上的眾生,當然最終也必會經歷死亡,而且還會再有轉生。被放生的小動物,最終當然也會面對死亡。但我們修慈悲心的人,本著盡力施予無畏的精神,若能令眾生少一點痛苦、多一點福樂,這也是很有意義的。最終來說,我們要發願成佛,才可以最究竟地協助眾生得樂而離苦,但在沒有這種究竟利益眾生的能力前,我們並不是就什麼也不做。能救助一個眾生一次,也一樣是一種善行,對被放的一方及放生的一方都有益處。施予眾生壽命,也就是自己在積聚長壽無病之因。放生時,我們也不是只是買動物回來放走那麼簡單。我們為它們誦經持咒,令它們得聞佛號及佛咒,在心識中種下一個種子,將來必會成果。我們也回向祈願它們能於未來轉生善道而得遇佛法,最終能得成佛果。這些是對它們更長遠及實際的利益,也可視為是「法布施」。此外,有些人也會為它們授予三皈依。一般畜牲聽不懂我們所念的內容,所以也無從生起真正的皈依心。如果嚴格地說,並不能說它們真的得到了正受皈依,但念誦皈依之過程卻肯定在它們的心識中種下了皈依的善種子,所以仍然是很有意義的事。藏傳佛教人士則會把甘露丸放水中讓它們喝用或灑在它們身上,這也會為它們帶來很大的未來生利益。放生也必須運用一些智慧,只有慈悲心而沒有智慧,是不能對眾生帶來大利益的。有些人竟把淡水魚放在海中,或把海魚放淡水河中,又或把外國鳥類放本地林中,這並不會令它們壽命延長,反而令它們更快死亡。有些生物本來就不是被售作食用的,例如觀賞魚及觀賞鳥等,把它們放走並不是真正的「無畏布施」。還有些人預先向屠夫及獵戶定貨,他們便刻意多捉一些生物以供放生,這也就失去了放生的意義了。

 

83、佛珠的意義是什麼?市面上有多種佛珠,應選哪一種才適合呢?

 

佛珠或念珠梵語為「瑪那」(Mala),是用作誦佛號或誦咒等之計算法器。證量與境界高的大行者,不需要這些外在的法器工具。對凡夫佛子而言,如果對所作修持次數有個計算,對生起精進心會有幫助,所以可以用這些法器。佛珠的珠頭代表佛寶,貫串整串珠的繩子表義法寶,小珠表義僧寶,所以一串佛珠就表義了三寶。珠頭(即較大的一顆)代表佛之色身,它上面有一個錐形的珠頂,代表佛的法身,珠穗則是並無特別表義的加飾。佛珠以108粒為宜,但也有110粒等的組合。在傳統上,有多種佛珠質料之要求,例如修息災法用白檀香珠、修攝懷法用紫檀木珠等,其形狀也有不同,數目也有不同的要求,持珠的手指也有不同要求,甚至串珠的繩之質料也有不同的要求,但以上這些繁復的細節,我們初學者不需全跟著去做。一般來說,用108珠之菩提珠就可以了。佛陀是在菩提樹下成道的,菩提珠本身的堅硬特質又有吉祥的表義,所以菩提珠適合作任何法門的修持。一般人有一串菩提珠就很足夠了,不需刻意購買幾十條不同質料的念珠。佛珠是用來修持的,如果有幾十條佛珠卻不修持,又有何意義呢?格魯派的僧人,一般都用原始的原木佛珠,尤其喜歡用代表文殊的六把慧劍之五臺山六道木佛珠。這種珠十分平宜樸實,但又表義了大智文殊之加持,所以特別受學僧之歡迎。對修持觀音法門的俗家人來說,用石英水晶珠或蓮子製珠則也是特別適合的。有些人的佛珠配上間珠或一對小數珠串,這並無不妥之處,但格魯派大寺的僧眾是不容許在佛珠上加上這些額外飾物的,也不可以用寶石製的佛珠。只有年資久的寺僧,才可以在自己的佛珠上加上間珠及數珠等。此外,佛珠不是一種世俗的飾物,所以不需用貴重質料的珠串,也不需把它掛在頸上裝飾。在古印度傳統中,並沒有把佛珠掛在頸上的習慣。

 

附:既然「心誠則靈」,為什麼要為佛像開光呢?

 

諸佛的法身是遍佈一切時處,住於每粒微塵之中的。對境界及證量高的修行者來說,諸佛是常常在前的,所以這些大修行者不需要佛像。對我們凡夫來說,我們並未到達同等境界,所以還是需要依循佛說的事相而作,尤其是示忿怒相的本尊及護法像等,一定要依法裝藏及啟請勝住。一個新的佛像內裏應該是空的,供奉者必須請有資格的人裝藏及啟請聖眾勝住。「啟請勝住」是祈請諸佛聖眾來臨而入於佛像中的意思,漢人稱此為「開光」,其實是從順世俗的稱法。常常有人帶來佛像向法師說:「請法師『加持』這個佛。」,令人啼笑皆非;佛是圓滿的覺者,我們只是六道中的凡夫,凡夫怎麼可能「加持」佛呢!在「開光」儀式中,法師所念誦的內容是啟請諸佛勝住於像中,並非「加持」佛像。「裝藏」是把如法的物品裝填入佛像內部之意,所填入的物品包括舍利、經咒、珍寶、藥材及香料等有吉祥意義的東西,裝什麼、怎樣裝及先後次序都要依佛經所述去做。如果一時並未找到有資格的人代為裝藏,可以自行在像的內部寫上梵文「唵」、「阿「、」吽「三字,然後以碎寶石或檀香粉填滿而暫時代替裝藏,心內要生起 「此乃佛陀」之真佛想。

 

附:佛像與菩薩像可以供在一起嗎?

 

這是可以的。一個完整的佛壇,應該起碼有一尊本師釋迦牟尼像、一本佛經及一座舍利塔,分別表義佛陀之身、語、意。在此以外,可以也供奉其他佛像及菩薩像,但其他佛像應放在本師釋迦牟尼像(或圖片)之旁位元或略低一點的位置,菩薩像再放旁一點或低一點,如果也供奉出世間護法,則再要放低一點。只要以如上所述次第地排,可以把佛、菩薩及出世間護法在一起供。世間的神明、祖先、龍族及地神等,我們三寶弟子不應依止。如要略事供養,亦不可放在佛壇上,只可分開其他地方而供奉,而且不應生起依止信皈的念頭。對已死的祖先供奉,其實並不能為他們帶來真正益處,倒不如以利益他們的心而代為供養三寶,把功德回向他們。祭祀祖先是漢地民間傳統,並不是佛教的。

 

84、在佛壇上燒很多香是不是能得更大的庇祐呢?

 

供燃香的意義在於供上香氣,並不是在於供黑煙。如果是上好的香枝,多供一、兩枝還可以。如果是極劣的化學製品,就最好避免了,寧可用有限的錢買少一點但好的香,也比供上一大束劣質化學香為適宜。既然供香的意義在於香氣,你毋需把大束大束的香堆在佛像面前薰燒,只要在佛壇前手持香枝供養及祈願,然後把香枝插在較遠的香爐中即可。香爐最好不要採用印上佛經及咒語的那種。經咒是用來念誦及領會的,不是用作裝飾法器的圖案。如果爐上沒有印上經咒,可以把香爐及香枝放地上,不需一定放在佛像正前方,免把佛壇薰黑。我們供香的對像是諸佛等聖眾,不是面前的銅像。諸佛不同凡夫,所以你不需把香堆在他們面前才能令他們嗅到香氣。事實上,供香乃為我們自己積聚功德而做的,諸佛等根本也並不需要我們之供養。如果把整束香枝放在佛像前薰,會令佛像很快就被薰至烏黑骯髒,這樣反而不好。因為眾生的數目是無量的,在我們為眾生之利益而供養諸佛時,功德就會增大同等的倍數,我們也是眾生的一份子,所以也自然會得到利益。只要以清淨及正確的發心去供奉,即使只供上短短的一截香枝,也能積無量功德。反過來說,如果只以為自己求福的狹窄心態去供養,因著發心的淺小,功德也自然一樣地淺小,供上更多的香枝也不會帶來太大的利益。在供香時,心要想著是在供養三世十方一切佛與菩薩等,對面前聖像生真佛想。如果只認為是在對著面前之銅鐵像供養,並不會生起什麼功德。此外,供香如果用電力的假香,就沒有供香氣的意義了。供燈是在供養光明,所以絕對可以用電燈代替;供香卻是供香味,並不能以電香代替,而且電香的微弱之閃光並沒有吉祥的緣起。

 

附:供了佛的食物應如何處置?如果有一天忘了供養怎麼辦?

 

如果仍然是新鮮的食品,可以自己受用或送予別人;如果供品已經變壞或過期了,則只好丟棄吧!供在佛壇上的食物,不需要放太久時間,即使只放一分鐘而在心中供養,也已足夠了。佛經並未開示必須供多久的時間,但諸佛根本不需要凡俗的食品,所以你不需要放很久去等聖眾受用完畢才撤供,略供一會兒即可以了。供養飲食的時候,不應把好的自己留起而供劣質的。連你自己也不會受用的劣質飲食品,當然不宜作為供佛之用途。雖然諸佛並不會真的受用這些供品,但為了吉祥緣起及積集功德,你仍須供上合適的供品,否則就寧可不作供。忘了供養並無問題。諸佛不同於凡俗的眾生,你毋須擔心他們會生氣或報復,他們也不會因你忘記供養而要捱餓。供養只為了自己之積聚功德,並不是聖眾有此需要。不過修持之要訣在於恒久不輟,每天的修持及供養等最好不要中斷,這才能生出因恒心而得之成就。尤其是過在家生活的居士,反正每天都要買菜購物,只要把買回的食品或未食用之菜式作供即可。這樣的話,既方便又易行,只要你不忘記每天吃飯,就不會忘記作供。

 

附:我不再需要的佛經及佛像應如何棄置呢?

 

已皈依三寶的人,必須視佛像為真正的佛陀,不可以世俗之價值及新、舊觀念待之。舊的佛像,絕不可以因為有了新的或更漂亮的佛像而把舊的丟棄或送走。新皈依的三寶弟子,最好先勿過度興奮地購置過多佛像。多供奉佛陀形相當然是好事,但若後來沒有足夠地方供置而要丟棄豈不是糟糕?一個完整的佛壇,只要有一尊釋迦牟尼像、一本佛經及一個舍利塔就已完備,此外可加供一尊祖師像及一尊本尊像。如果能如法供奉供養,一尊佛像已能令你藉而長養功德。若不如法供奉及供養,越多佛像反而令你積累越多不善業。佛經代表了法寶,所以我們不能胡亂丟棄。如果實在破損,又不能轉贈他人,你可以觀想經上的字全部合融為一個梵文「阿」字入於自己心中,心想經典之法已盡入自心,又想著現在面前的典籍只是白紙,然後恭敬焚毀,把灰燼放入乾淨的江河中。此外,佛經不要放在地上或在上面跨過,以免積集不敬法寶的緣起。以上所述乃出自佛經及歷代開示,並非個人之觀點。作為三寶弟子,就必須依循皈依之各別學處321及共通學處而行。

 

85、有人說淨土修持只為一己往生,所以是小乘的修持,這見解有何錯處?

 

淨土修持屬於大乘佛法,並非小乘的修持。以為修持淨土是小乘佛法,只源出於未通達淨土修持法門的發心。大乘修持者的發心,是為利益眾生而求無上佛果。修持淨土的人,知道六道中煩惱極多,不利於修持,所以發願往生淨土之中,以期精進修持直至成佛。淨土並非大乘修持之最終目的,而只是像個中途站一樣。在淨土中,我們可以直接地依佛陀學法,而且該土並無令我們生起煩惱及痛苦的外緣,所以更適合於修持。在淨土中修至較高境界時,我們還是會自願地回到六道之中救度眾生,或者變出化身在六道之中利益眾生。

 

修持淨土的人,如果是如法地發起大乘的菩提心,以此作為動機而修證淨土,就符合了大乘的修持。如果並不持這樣的發心,則不能算作大乘的修持,但這並非說淨土法門本身不是大乘法門,只能說個別修持者之發心不符合大乘精神而已。真正的淨土法門修行者,是應以大乘的菩提心作為動機去修持的。

 

佛法上的任何修持,大都取決於發心而定奪是否佛法或是否大乘,並不取決於修持的內容。例如持咒,如果以小乘心去持誦,就是小乘的修持,成為解脫生死之因;如果以大乘心去持誦,則成大乘之修持,成為成就佛果之因;如果只以求壽求福的心去修誦,雖然也會有成效,但就說不上是佛法的修持了。

 

86、有些人認為須消盡了業障才能往生淨土,有些人卻主張可以帶業往生,到底哪一種說法才是正確的?

 

淨土分為三種,即法身佛淨土、報身佛淨土及應化身佛淨土。法身佛淨土只有成就佛果時才能說是達到了;報身佛淨土只有大菩薩才能達到;但應化身佛淨土的性質不同,凡俗的眾生是可以依靠五力而往生於其中的。我們平時所說的彌陀之極樂淨土,其實是指彌陀的應化身佛淨土,並非指他的報身淨土或法身淨土。三種淨土的性質完全不同,如果我們把三者混為一談,就不易弄明白往生其中的條件了。

 

極樂淨土乃由彌陀的福慧及悲心所變化生出,所以我們一輩凡俗的眾生可以依靠五力的力量而往生其中。藥師佛的琉璃淨土及彌勒的兜率淨土的本質,也是類似極樂淨土的,只要具備五力資糧便可以順利往生,並不限於已完全懺淨業障的大聖者才可以達到。

 

要往生極樂淨土之中,最重要的條件是對六道輪迴的出離心及對彌陀的信心。依傳承開示,往生淨土必須具備五力,即白籽力、熟習力、決定力、祈願力及斷絕力。懺淨罪障固然是佛子必須致力於進行的方向,但五力才是往生極樂淨土的資糧,可說是我們上路所需的盤纏。對阿彌陀佛供養、塑造彌陀的聖像、持誦他的名號或真言,及念誦與阿彌陀佛、極樂淨土有關的經典,都是在積集其淨土的因。同時,對極樂淨土生起希求,發願往生彼土而得脫六道生死,及對阿彌陀佛的信心,這些都是往生於極樂淨土的關鍵因素。

 

話說回頭,如果我們對自己的罪障一點也不生悔,又完全不作任何懺罪的修持,則很難奢望能具足五力而往生矣!所以,懺罪的確是有利於往生極樂淨土的,但卻不能說必須要達到完全沒有罪障的境地才可以順利往生!

 

附:佛陀開示了多個淨土法門,到底哪一個淨土是最好呢?

 

每一個淨土法門都是好的,否則佛就不會開示它們了。但因應個別眾生之根器及因緣,我們與各淨土之因緣是有深淺之分別的。我們會較易往生於某些淨土,較難希望成就另一些淨土,這並非淨土或諸佛之分別,只是我們與各淨土及各佛之不同因緣而已。

 

彌陀的西方極樂淨土與漢人及藏人很有密切的因緣。極樂淨土的確是與漢地有特別因緣。觀音之普陀淨土與極樂淨土是一而非二,所以也與我們有極深的因緣。故此,漢地的人修這兩個淨土或許較有因緣。在末法期後,彌勒佛會在人間化生及示現成道、說法等事業,所以彌勒現在所處的兜率淨土與我們也特別有因緣。格魯派的歷代祖師中,有很多都往生兜率淨土之中。因為這傳承加持的因緣,我們與兜率法門也特別有深緣。

 

此外,藥師佛對末法眾生是極其垂祐的,所以藥師的東方琉璃淨土與我們末法眾生又有這特別的因緣。

 

我們千萬不要說只有某淨土是最好的,或者某法門是唯一殊勝的法門。如果有某個淨土是最好的,佛陀卻開示了這麼多的其他淨土法門,豈不是佛陀在說廢話?佛陀既開示了多個淨土法門,當然是說它們都是好的及能成就往生的,並不能說某淨土是最殊勝的。

 

附:有人說兜率淨土較近我們的世界,所以比西方極樂淨土較易往生,也有人認為兜率天只是天界,並非佛土,所以不應求往生於其中。這些觀點哪一個才對呢?

 

淨土與我們的距離並不成為易證或難去的因素。要達至淨土,需要的是出離心、五力及積集往生之因,並不需要交通工具。事實上,佛經上所述淨土所在,乃權宜為凡夫理解而說的。

 

兜率淨土的確較接近我們的世界,我們也與它有密切的因緣。但地理上之接近不一定代表較易往生。佛陀亦極力提倡極樂淨土法門,所以眾生要往生於其中也是較有因緣的,並不能說因為兜率較近而就會較易往生其中。

 

兜率天的確是天界的一部份,亦即六道中的天道轉生。這不是三寶弟子所應視為往生目標的地方。兜率天上有一個內院,是彌勒住持的地方,也稱為兜率內院及彌勒內院,它是一個佛化的淨土,與兜率天完全不同。兜率天是凡俗的六道之中,兜率內院則為淨土,二者不可混為一談。我們可以發願往生於兜率淨土之中,卻不應發願生於兜率天中。

 

要生於兜率內院,必須積集往生之因。共通的因包括出離心、依止三寶的心及五力等;不共的因包括彌勒像、對彌勒像繞行或頂禮供養、持彌勒及宗喀巴名號、誦念與彌勒有關之經典及修持彌勒儀軌或《兜率百尊儀軌》(註:參閱《心生歡喜》)等等。

 

附:我又嚮往極樂淨土,又想修持藥師佛的琉璃淨土,怎麼辦呢?

 

一般來說,我們修持以專心用功為有效力;如果三心兩意,結果或許兩個法門沒一個能成就。

 

我們最好視自己之因緣喜好,選擇決定一個法門,然後終生不變地去勤修,這樣才容易得到相應、加持及成就。

 

修持就好比掘井,如果水源在地底下五十呎,你今天在東邊掘十呎 ,明天在西邊掘十呎 ,一年後你或許已經掘了近四千呎的總深度,但總找不到水源。其他的人,或許老早就找到水了。修行是同一回事。如果你又修這個,又修那個,最終一事無成,這是諸佛的錯嗎?難道你就可以作出勤修無一點作用的結論嗎?這是你本人的錯誤,不是諸佛、師長或法門的過失!如果一門專修,成就是指日可待的。

 

附:如果我又修極樂淨土法門,又修藥師佛土法門,死後會往生那裏呢?

 

這不是一個要憂慮的問題。你不需擔心彌陀及藥師佛爭著要搶你去他的淨土,也不用擔心其中一位會因為你不專一而把你拒絕門外。

 

如果你成就了其中一個法門,自然會往生於該淨土。如果你成就了這兩個法門,就視乎臨終之念係於哪一個淨土及看與哪一佛土的因緣較深了,甚至可能會有選擇的機會。

 

只要你達到了一個淨土,其他淨土是起念即達的,並不似人間的國土疆界那樣要簽證及坐飛機才能到訪。

 

但你也要考慮另一方面:如果你又修這個淨土,又修那個淨土,臨終時是否有把握專注繫念呢?這又是另一個問題。一般來說,修持以專注於一個法門為上佳。

 

上述的兩個法門及本尊,你擇一而修可能會更有保證。如果修彌陀淨土的人,同時也修觀音或度母法門則不算是另修另一個法門,因為觀音、度母與彌陀是同一淨土、同一壇城的,觀音之普陀淨土實與彌陀的極樂淨土並無分別。

 

87、有人說密法興時,佛教就會滅,這是否有根據呢?

 

這個問題,把密法與佛教假設為對立的兩方,這是十分錯誤的看法。事實是,密法也是佛法的一部份,不是佛法以外的一種學說。佛法是否衰落,取決於你有否依法修持。如果你並不依法修持,對於你來說,也就是末法時期。如果你清淨地依法修持,對你來說就是正法時期。客觀上,現在我們的確處於末法時期,這是佛陀所說的。但從個人角度去說,如果你的心識與佛法相應,則可說是正法時期。正法或末法,要看你有否修持,並不取決於任何一個派別之興衰。至於密法,必須先有了大小乘共通教法及大乘不共教法之基礎,方能有資格受持修學。如果你不依次第地盲目求密法,自以為是大根器而不屑於修學共通的顯乘教法,你本人就是在參與污染佛法,你也就是在參與導致末法。這並非是因為密法興旺而令佛法衰滅,這是修持人的過失及顛倒次第,與真正的密法修持不符。如果所有人都不依次第,不理基本戒律,只一味求受密法,則的確可說是末法之現像了。如果所有人都依正確次第去修持顯密教法,則只會令佛法興旺,絕不可能反而令它衰弱滅亡。

 

附:有人說密法中的部份修持等於民間的氣功或內功,這說法有沒有根據?

 

藏傳佛教包括了小乘及大乘、顯乘及密乘的修持及教法在內。密乘又分為事部、行部、瑜伽部及無上瑜伽部四種。在無上瑜伽部中,又分為生起次第及圓滿次第的修持。在圓滿次第中,有部份修持與氣、脈、明點有關,但卻不同於民間的氣功或內功,二者只是外在上看來有少許相似之處而已。由動機上去說,修持圓滿次第乃至任何大乘佛法,都是為了成就無上佛果以利益眾生。世俗上之氣功等修持,目的是為了令身體健康、延年益壽,根本不視六道輪迴為苦,亦沒有欲求成佛或解脫之心,反而想長生不死。所以,二者之修持目的是不同的。由效用上去說,世俗上及外道的氣功等修持,頂多不過是令身體健康一點或壽命延長少許,對生死大事及未來生是毫無幫助的,對其他眾生也沒有真正幫助。佛法上的修持,不僅使身心健康,還能令修行者最終成佛,也能令一切有情眾生得益,其效用不限於短暫的一生中。如果要為健康而修習氣功,這並無與佛法相連的地方,不可把它與佛法混淆。有些氣功建基於外道思想,從根本上已是與佛法不符的。

 

88、持咒及念佛號之間,哪一種修持比較好?

 

這是一個常常有人提出的問題。在一般情況下,持咒與持名是同樣效用的。如果我們得到了某部本尊法的灌頂,受持了此本尊的真言(咒),則宜主修這句真言。在這情況下,從師處受持學得的咒句有著歷代祖師的殊勝加持,變得具有特別的力量與意義,所以比較容易達到成就。舉個例說,如果你從師長處得受觀世音大士的灌頂及真言,而你又想認真地去修持觀音法門的話,持上師所授的觀音真言會比持念觀音的名號較易成就。這並非是說真言比名號的力量為大,而是因為這句真言是由佛陀開示,歷代不斷傳承至你的這一代,這不斷的法流有其殊勝的加持,所以對你來說,持這句由上師處得受的咒就有了特別之力量。此外,在某些經中,佛陀開示弟子持某本尊咒的利益及方法,在這些情況下,持咒及依照傳承儀軌去修誦是最有效的修持。在另一些經中,佛陀開示弟子稱念某本尊的洪名,故此,稱念佛名便有特別的意義了。有些聖者曾發下一些不共的宏誓,願稱其名者得到福樂,例如阿彌陀佛便發了這一種大願。故此,稱念彌陀名號的人特別能得到加持。在彌陀咒「唵 阿咪爹華 舍」中的「阿咪爹華」,其實正是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持這個咒與漢地所念的「南無阿彌陀佛」根本毫無性質或加持上之分別!有些咒的內容根本就是在稱念佛的名號,例如藥師佛咒「唵 比干者 比干者 瑪哈比干者 能渣三木格爹 疏哈」中的「比干者」是「醫師」之意,整個咒就是在稱念藥師佛的名號:「醫師!醫師!大醫師!」;彌陀的咒是「唵 阿咪爹華 舍」,其中的「阿咪爹華」正是彌陀的名字;還有釋迦牟尼的咒:「唵 牟尼 牟尼 瑪哈牟尼耶 疏哈「,一樣是等同持名稱號的。佛法上的咒,分為不同的種類及性質,有些稱為」行咒「,有些稱作」心咒「,有些稱作 「近心咒」,有些則叫做「名咒」,其中「名咒」的本質就是稱念本尊的名號。修持的人,必須好好有信心地去修。如果天天在思疑比較,不論是持咒或稱號,結果往往都是一事無成!

 

附:在持咒時,是否咒音不准便修持無效呢?

 

持咒的時候,如果能依據最準確的梵文咒音誦持,自然是最好不過的。如果不能的話,只要能依自己師長的教授發音而至心誦持,則也是可以的。在準確發音及信心這二者之間抉擇,信心絕對是較發音正確來得更為重要。修持的人,不論是修咒或持號,如果對師長的教授及修持的法門有所懷疑,則不易得到什麼成就。並非說正確的發音不重要,也不是叫大家可以隨便怎樣去發音。只是指出,對咒及師長的傳教之信心才是成就的關鍵,發音是否完美正確只是次要的因素而已。在古西藏,曾經有一個叫做「固青達查華」的偉大行者。這個行者專修一種叫做「普巴金剛」的密法,擁有各種奇妙的神通力,在修法的時候,他一邊持普巴金剛的真言,同時手持一種叫做「普巴杵」的尖錐形法器。因為持咒的力量,這位行者可以用「普巴杵」在大岩石上隨意切劃出深刻的痕跡,情況就好似我們用刀子在豆腐上切割那般。有一天,著名的薩迦班智達大師(註:十二世紀的佛法大師,薩迦派五祖之一)遇上了固青達查華。在討論修持之對談中,大師指出這位行者專修的真言發音有誤,正確讀音應該是「唵 班渣奇里奇啦呀 吽呸」 ,但行者卻把它錯誤地念成「唵 班渣幾里幾啦呀 吽呸 」 。在大師離開以後,固青達查華便放棄了錯誤的一貫讀音,開始以標準的發音持咒,卻發現他的「普巴杵」不再能穿入石中,這是因為他對咒音起了疑心。後來,這位行者決定維持一貫的信心及以往的發音,他的能力又再回來了。這件史事告訴我們,咒音是否完美正確只是其次,信心才是最重要的成就關鍵!順帶一提,固青達查華修法時用「普巴杵」在大石上劃切,這些表面上有無數刻紋的大石現在已成為西藏的朝聖地點。在西藏,很多大師的說話及念誦都帶有濃厚的地方口音,但他們的弟子在學咒後至心持誦都有成就!所以,我們固然要盡力學習正確的梵文咒音,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對誦持的咒有很大的信心!

 

89、修密法的人,可以同時修淨土嗎?

 

這個問題不是一個可成立的問題。在傳統上,密法之修持與淨土的概念根本不能分開。修密法的人,就是要觀自身為本尊,所處為壇城淨土。如果撇開淨土的概念,密法也就不成立了。所以,修密法的人並非與修淨土的人對立,修密法的人也是在修淨土。淨土並不狹指淨土宗所提倡的極樂淨土。淨土有無量之多,也有性質上之分別,修密法的人不一定都在修證應化佛土,也並不全是在修彌陀西方極樂淨土,但卻都是在修與淨土有關的法門。修持往生極樂淨土,也不只限於持名念佛這方法,也有密法的極樂淨土法門,這也一樣是淨土法門的其中一種。你想問的問題其實應說作:修密法的人是否可以同時修念佛往生極樂淨土的方法?這答案仍然是肯定的,但修持貴乎專一,所以或許最好是選密法中與阿彌陀佛有關之法門及本尊而修,這樣就根本不存在兩個法門的問題。譬如說你可以修觀音的密法,又或觀音化身馬頭明王的密法,又或度母的密法,又或阿彌陀佛的「破瓦」法等等,這些都是與彌陀及其眷屬觀世音大士有直接關係的法門。在藏傳佛教中,也不是所有法門都屬密法。觀音、度母及彌陀等法門,在西藏既有顯乘的修法,也有密乘的修法。很多人把整個藏傳佛教稱為「密宗」,這是一種極為不正確的分類及稱呼,只反映了他們對藏傳佛教的無知。

 

附:修密法也可以修顯宗嗎?

 

要修學密法,首要條件便是要具備顯宗教法及證悟之基礎,否則便根本未具足修密法及接受灌頂之條件。現在的人喜歡走捷徑,一開始便一窩蜂地追求密法,又有很多上師為了名利而迎合這類人的要求,造成了佛法顛倒的現象。很多人以為藏傳佛教就等於密宗,這只是他們的無知而已。藏傳佛教包括了小乘、大乘顯宗及大乘密法所有的教法及行持,並不能說藏傳佛教就是密法或密宗。格魯派的學僧,先要在沙拉寺、甘丹寺及哲蚌寺等佛教大學研學顯宗教法約二十年。在遍學中觀、般若、俱舍、釋量及戒律部教法以後,才可以修學密法。在未畢業以前,學僧不得接受密法,這三間寺院中亦禁止傳授及修持密法。在畢業後,僧人可選擇入密院學密法或私下求法,也有很多根本不選擇修學密法的。如果沒有顯宗的根基,不可能修密法。所以我們並不能視「顯」與「密」為對立的兩派,只能視它們為次第;密法似是大廈的頂樓,必須經過下面的顯宗教法而證悟方能得入。修密法的人,不但可以也修顯宗教理,而且必須先修學顯宗教理。

來源:www.bfnn.org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