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e世紀往生傳之念佛布施到最後一口氣
學謙居士選輯

念佛布施到最後一口氣

■台中/雪心文教基金會 

 

修行楷模詹金枝老菩薩往生前後

 

詹金枝老菩薩,台北市人,出生於民國前三年三月五日。卒於民國九十年八月二日,享壽九十三歲。

 

師姑年二十八歲時,于歸台北延平北路,天馬茶房老闆詹逢時先生為繼室,及時哺育滿月即遭母喪的獨子詹泰一先生。本人亦生養一女詹舜英女士。共有內孫二人、內孫女一人。外孫一人、外孫女二人。俱皆成家立業,傳宗有後。

 

在將近一世紀的歲月中,前半生她相夫教子,恪守倫分,孝養慈親,勤儉持家,敦親睦鄰,廣結善緣,是典型賢良端淑的中國婦女。

 

民國四十二年,師姑四十五歲,慘遭喪夫之痛,逢時老先生,以五十二歲壯年之齡,因心臟病而辭世。

 

此後,師姑經蓮友蕭慧心居士介紹,親近台中蓮社導師李炳南老居士,因而展開下半生,約五十年的行善布施,念佛護法的修行生涯。師姑說:「雪公老恩師民國三十八年來台灣,就發願將佛法的種子,灑遍台灣南北各地。」而她正是在北部,蒙受法益的有緣眾生。

 

師姑善根深厚,一聽聞佛法,便法喜充滿,覺悟到世間苦空無常及因果不爽的道理。並深知佛教徒應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因此學習佛陀慈悲的本懷,發心開闢家庭為道場,禮請師父及台中蓮社雪公弟子,到家中講演,介紹佛法。並請親朋好友、左鄰右舍,前來聽聞及念佛共修。雪公更是多次北上,親臨對眾開示,令與聞者,更加堅定信心,法喜充滿。有了共修的緣起,進而另擇新址組織念佛班,並請雪公命名為「蓮雲念佛班」。

 

念佛班成立後,大家定期共修。師姑又禮請台中林看治等老居士,發心每月固定到台北乞丐寮(後改名愛愛寮)弘法佈教,當然免不了施金、施藥、濟助乞丐們現實所須。並恭請上懺下雲老法師在台北龍山寺,為乞丐們皈依,真正為乞丐們引導出一條出苦的大道。

 

同時師姑也追隨著雪公到新莊樂生療養院佈教,定期慰問孤苦無依,深受病苦折磨的痲瘋病人。另外每年七月都禮聘龍山寺上慧下印法師或上慧下嶽法師,到台北福州山辛亥隧道旁及六張犁等公墓處,超度孤魂。長得相好莊嚴,氣質高尚,貴氣十足的師姑,能行人所不能行,做人所不願做的善事。諸如收埋屍骨、為亡者助念、救濟貧困等工作,在師姑體力尚可時,她幾乎是義不容辭,赴湯蹈火,默默奉獻。當然,在行善的同時,她總將佛法的利益、念佛的殊勝,善巧方便的告訴對方。

 

師姑曾說,當年她住台北時,很喜歡財布施,經常到處施金、施藥、救濟苦難眾生。而雪公曾訓勉她說:「光喜歡布施,有福無慧,要聽經聞法,念佛憶佛,解行並進。」

 

民國六十二年,六十五歲的師姑,在菩提仁愛之家,耆德樓辦理自費安養,預定在台中安渡餘年。六十八歲時,受雪公指派為菩提安老所所長,前後共擔任七年之久,其間因所內人力不足,師姑常親自為無力自理之老人沐浴及處理大小便溺。並請蓮友前來為久病纏身的院民,誦經念佛回向。

 

民國七十二年,師姑七十五歲。將自己名下林森北路的房子作大施捨。一層捐花蓮慈濟功德會,一層捐台中慈益基金會;並捐款給台中蓮社購屋,以供大專佛學講座、弘法利生之用。房產捨盡後,七十六歲時,將戶口正式遷入菩提仁愛之家耆德樓,一心為充實往生資糧作準備。聽經聞法,誦經禮佛,念佛憶佛,成為師姑生活的重心。凡熟識的蓮友或安老所的工作人員,無不為老人家堅定的道心及惜福、規律、整潔的生活習慣所感動。另老人家略有耳聾,然眼力、記憶力奇佳,到往生前,念佛之餘,都還能閱讀佛教刊物,並對晚輩侃侃而談,對經偈亦背誦如流。

 

老菩薩在八十歲時,又再度對自己身邊的存款、金飾作一次大施捨。捐一百萬供改建菩提醫院之用,並到霧峰靈山寺為自己洽購靈骨位,及預留喪葬費,將往生後一切事宜打點得清清楚楚。幾乎到了身無長物,孑然一身的徹底放下,想來師姑當時己作了隨時往生的準備。

 

一介老嫗,有這樣的氣魄,捐屋捨財後,告訴子孫,是為詹家積陰德,祈得孝子賢孫,延續祖德,以聊表對上盡孝,對下盡慈的寸心。此等大丈夫行為,聞者能不肅然起敬,歎為希有?

 

民國九十年七月廿一日,師姑自覺身體漸漸虛耗,在意識清楚情況下,再度將身邊所有物品分配布施,準備萬緣放下,一心念佛,求佛接引,並謝絕訪客,打算趁此緊要關頭,加功用行。廿七日,左手已不能作主,但仍堅持換上特定作課衣服,坐起在佛前作功課,以右手扶左手,虔誠合掌,向佛問訊,並翻掌表示頂禮,口中默念佛號,恭敬虔誠之情,觀者無不動容。安老所上上下下,都為了師姑的往生大事,隨時作助念準備。

 

八月一日,雖極虛弱,神識依然清楚,眼神明亮。心中十分急切言道:「不往生,不是辦法,一定要往生。」並請安老所工作人員,請教徐自民老師:「為什麼至今不往生?有什麼辦法才能往生?」

 

徐老師回答說:「忘了自己的身體,也忘了自己的病痛,氣力不夠,念頭只在佛號上,其他什麼都不要想。後事、親戚都不想,甚至連『能不能往生』都不要想,只在佛號上。」又說:「您這輩子很有功德,一定沒障礙,可以往生的。」

 

八月二日,一整天呼吸不順,腳踝氣血不適,看護李媽媽等隨侍在旁,一邊照顧,一邊念佛。傍晚時分,老人家請大家略為休息,要獨自念佛,並要沐浴更衣。七點左右,手腳漸漸水冷,脈相繁亂,眾等開始助念。

 

七點三十五分時,師姑左脅而臥,意識清楚,信心堅定,專注看著郭宗旻學長手中之佛像,約十三分鐘之久,最後阿一聲,瞬間捨報往生。助念二十四小時後,全身柔軟,面相安詳莊嚴。

 

綜觀師姑一生,都是修菩薩行,做菩薩事。堅忍克己,布施益眾,放下萬緣,堅固信願,精進念佛,志求往生。即便是晚年,身居安老所,行動不便,身體為老病所折磨,亦盡其所有,傾其所能,毫不遲疑布施奉獻,廣結善緣。凡有開口,總不忘鼓勵後進,要真誠待人,發心修行,莊嚴佛門。師姑一生精誠,臨命終,正念分明,念佛不輟。語云:「因真果正。」如是因,如是果,師姑必蒙佛接引,往生西方,無庸置疑。師姑真乃修行之楷模,佛門之典範。阿彌陀佛!

 

—轉載自九十年十二月「台南市淨宗學會會訊」第八期 

 

 

 

 

安詳捨身如入禪定

■山西/于向軍 

 

願淨老和尚往生記實

 

二○○○年三月十四日十時整,山西省應縣觀音殿住持願淨老和尚安祥示寂,享年九十一歲,僧臘七十五夏。師往生時出現的種種奇蹟,影響深遠,不可思議,成為近年來淨土法門中又一修持圓滿的例證。今如實記錄,以鞭策後人。

 

願淨老和尚十六歲出家,十七歲受具足戒。隨後就四處參學,精研教理,禪淨雙修,終於成為一名佛學造詣較深的高僧。為了弘法利生,師的足跡踏遍了大江南北,尤其是在晉、冀、蒙、京、津、漢、港等地有較高的威望,皈依的弟子甚多。

 

願淨老和尚晚年一直居住在應縣觀音殿,閉門謝客,專修淨土。師由於長年誠敬修煉,生活起居極有規律,因而雖年事已高,但耳聰目明,思路敏捷。三月八日,師微感不適,不思茶飯。弟子了空法師問:「師父您啥時歸西,我們好作準備?」師回答:「還得五六天。我選上個好日子就走」。宣護法師、慈教法師很有經驗,馬上組織輪流助念,並與同道商量師父後事。三月十三日師淋浴淨身後,趺坐在炕上,望著三聖畫像,雙手合十,面帶笑容,口念阿彌陀佛,一副往生極樂的瑞相,這時助念的僧眾們共同目睹了一個奇蹟:在屋裡的西牆上閃耀著五顏六色的圓光環,內有西方三聖,外有眾菩薩,冉冉前來,時隱時現,滿屋一片檀香味。在宣護、慈教兩位法師的指導下,緊張而有秩序的助念一陣比一陣緊迫。這時香爐的香快要燃盡,一位居士忙上前拈香,頓時一切境界全無,佛號聲也漸漸平靜了下來。次日早晨,宣護、慈教兩位法師重新組織了助念班子,將班子外的善知識安排在院內、街上助念,然後對師父說:「您老萬緣放下,趕快求生淨土吧」。老和尚微笑著點點頭,什麼也沒說。十時整,老和尚在一片助念聲中往生極樂世界了。師一週前預知時至,將身後事囑託弟子了空法師辦理。廿七日封龕時,師容顏慈祥,不改生前,四肢柔軟,如入禪定。

 

根據願淨老和尚生前意願:一、舉辦喪事一切從簡,不發訃告,不舉行追悼會。二、將遺體土葬,十年後如不腐敗就證明其道行高深,如腐敗,則再行火化。三月卅日,應縣佛教協會、願淨老和尚治喪委員會聯合為老和尚舉行出龕法會。來自東北及五台山、大同、朔州等地的高僧大德和本縣的四眾弟子五千多人,護送願淨老和尚遺體入塔安放。應縣統戰部、縣政協、新聞單位等部門參加了法會。

 

願淨老和尚生前曾任應縣第六、七屆政協委員、縣佛協會長、省佛協代表。師一生愛國愛教,遵紀守法,道心堅固,持戒精嚴,一生簡樸,不愧為當代佛教界的一位尊師,眾生之楷模。

 

—轉載自二○○一年「佛陀教育」十二期 

 

來源:www.bfnn.org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