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十二緣起禪觀體系
釋惠空

壹、十二緣起禪觀理論

  一、覺迷流轉義之禪觀意義

  二、三世十二緣起與一念十二緣起差別

  (一)三世十二緣起煩惱流轉聲聞乘禪觀

  (二)一念十二緣起覺性流轉大乘禪觀

  三、無明在十二緣起中之定位

  (一)從十二緣起都是無明的角度

  (二)從無明即智覺角度

貳、大乘禪觀與十二緣起關係

  一、大乘三宗之定位

  (一)無明如來藏

  (二)行中觀

  (三)識唯識

  二、台賢禪淨密懺儀之三宗融攝

  (一)從無分智入

  (二)從後得智入

  三、頓漸之別

結語

 

佛教眾多經論,都是佛陀契應不同眾生根性所說;根據各經論理論,又推衍出眾多修行法門。行者在修學過程中,多有面臨法門抉擇的困擾,故長時關心:怎樣釐清眾生根器差異,將各宗派、法門做一定位?此問題關鍵,是要找出一共通的基準點為衡量尺寸。故在此提出以佛陀根本教法「十二緣起」,做為定位所有法門修行理論的基準,並從兩角度論證此觀點:壹、從教理上解析十二緣起理論特質,說明其為何可做為禪觀法門的衡量標準?貳、具體將現有各宗派的禪觀修行法門,定位在十二緣起架構中,說明各禪觀與十二緣起之相應關係,如台、賢、禪、淨、密、唯識、中觀、如來藏思想,乃至頓漸之說及聲聞乘禪觀。

壹、十二緣起禪觀理論

佛法禪觀是從迷入覺之路,而十二緣起正是示現覺迷之返源過程。經論中「三世兩重因果十二緣起」與「一念十二緣起」對覺迷流轉義的不同教說,分別相應於大乘禪觀與聲聞乘禪觀之理論。又於此十二緣起支中,無明支做為有情生命流轉的根源,經論對無明有淺深、粗細的不同指陳,各宗派禪觀對無明亦有淺深、粗細的不同契入,即構成各宗派差異。以下分三點說明:一、覺迷流轉義之禪觀意義;二、三世十二緣起與一念十二緣起差別;三、無明在十二緣起中之定位。

一、覺迷流轉義之禪觀意義

佛者覺也。禪觀共通要義,在於如何發起覺明、去迷返覺,此即本文提出「覺迷流轉」概念之理由。十二緣起始從無明,終至老死,每一支各代表著有情生命不同層次的覺迷順逆流轉狀態。除十二緣起外,《起信論》中「三細六粗」思想、《禪源諸詮集都序》的「迷悟十重」及圓覺、楞嚴、唯識之識變、圓鏡之旨,乃至禪宗門下《十牛圖頌》等,都是大乘說明覺性流轉的代表思想,各有詮表善巧不同。

如《禪源諸詮集都序》以「迷悟十重」逆次相翻,說明迷悟間之無明與覺性的深淺差異與相應對除關係:粗障淺智可除,細障深智方除。此覺迷翻轉的要義有二:第一,迷與覺實乃一體,故能覺迷相翻。第二,迷與覺之不同淺深逆次對應,即無明分破,菩提分證之階段性修行過程,各標幟著修行解脫的不同里程碑。所謂:

前是迷真逐妄,從微細順次生起,展轉至麁;後乃悟妄歸真,從麁重逆次斷除,展轉至細。以能翻之智,自淺之深,麁障易遣,淺智即能翻故;細惑難除,深智方能斷故。[1]

確立了覺性的流轉、迷悟的翻轉,是修道中最根本標準後,以下進而說明十二緣起中返迷回真的覺性流轉義,將十二緣起與禪觀體系結合。

二、三世十二緣起與一念十二緣起差別

十二緣起為佛法根本教說,且通大小乘,相較於「三細六粗」、「迷悟十重」等,其在聖言量及理論周延性上更具說服力。經論中對十二緣起的闡釋,分為「三世兩重因果十二緣起」與「一念十二緣起」兩大體系,正是做為大乘禪觀與聲聞乘禪觀的兩個標準。三世(兩重因果)十二緣起代表著事相或業感緣起,將十二緣起切割在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一念十二緣起標幟著法理或大乘諸緣起,如賴耶、性空、如來藏、法界等緣起理論,將十二緣起含攝在一剎那中,每個念頭當下都具足十二緣起支。這是對於佛法詮釋非常重要的不同角度。也可以說,三世十二緣起是做為聲聞乘禪觀觀察的對象,而一念十二緣起屬於大乘禪觀觀察的對象。說明如下:

(一)三世十二緣起煩惱流轉聲聞乘禪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無明

名色

六入

老死

三世兩重因果

過去

過去

現在

現在

現在

未來

三世(兩重因果)十二緣起,從惑業苦之事相業感緣起角度,說明有情生命之三世輪轉。此理論結構相應於聲聞乘禪觀「法有我無」思想,在《俱舍論》、《解脫道論》中,承認有根塵識、有五蘊,只是五蘊根塵中沒有「我」。在三世緣起流轉中,不破根塵識實體:因為法有,所以六根有、名色有、投胎識心有、乃至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之三世惑業苦輪廻相狀宛然存在。聲聞禪觀不壞三世緣起之法,只壞緣起中生命流轉受生主體的意地我執,這是關鍵核心處。

又在此三世架構下,看不到前面構成根塵識界之微細根本無明、行、識流轉部分,只能取現前生命粗顯的煩惱流轉過程,試說明之:無明是前世的無明,行是前世的業,識是今生最初投胎心識,也可說是在母胎前;名色、六入已在母胎中,出胎後是觸。此是生命從前世到今生的流轉過程,於中不易彰顯覺性流轉概念。故從六根後,觸、受、愛、取方是現前對境取著之煩惱流轉。此一流轉過程看得較清楚,即隨煩惱流轉愈深而愈著境,對外在境界愈貪著。所以從三世十二緣起來看聲聞乘禪觀,其所要觀察翻轉的煩惱已是流轉的末尾,屬枝末無明之我執部分。

而其具體修學過程,以戒定慧三學為綱領,戒、定保障身心根器的清淨,重點在離欲惡不善法,不為現在惑惱所染,故攝屬於愛、取支。慧是在戒定清淨身心下,從現前生命情境入觀無我,所謂觀五蘊無我或四念處無我。理論上,從識支到取支之現前的惑苦,都可做為入觀無我的所緣境,但具體操作上,則以觀察受支深處生命主體之「我受」為方便,證入無我智。

(二)一念十二緣起覺性流轉大乘禪觀

十二緣起除三世兩重因果的體系架構外,大小乘代表性經論,如聲聞乘之《俱舍論》、《解脫道論》,大乘之《大集經》、《華嚴經》,都提到十二緣起於一剎那中同時具足的理論,這是建立十二緣起禪觀思想非常關鍵的理論依據,因為如此才能於現前同時碰觸到十二支,尤其是做為萬有緣生最隱微根源的無明、行、識等三支。但因大小乘對法體有無的根本差異,聲聞乘不辨法空,所詮表的是同時異體的「剎那十二緣起」;大乘站在一切法無自性、平等、無差別的立場,將一切法融攝在一念當中,詮表同時同體的「一念十二緣起」。

一念十二緣起謂隨現前一念心起,即具足十二緣起,此正為大乘禪觀依據。因大乘從一切本自清淨、無差別的空性立場,一念覺性淪喪,即緣生萬法,故十二緣起本質就是無明性,每一緣起支都可說是無明的不同呈現。又因一切法是空性的,無明當下即是空性,所以十二緣起支的差別相可融攝在一念之中平等無別,無明、行、識、名色等都在當下現前一念,即意識所攝:向上統攝七、八識,向下攝觸、受、愛等心所,所以所有禪觀入觀之門都在意根。所謂:

六七八識,同依意根……又實義門雖有八識,然隨機門但有六識。六七八識,同第六攝。[2]

諸法無量,何以但對意用覺以明三昧,不論餘者?……若能深心觀察破意無明,則餘癡使亦皆隨滅。是諸法雖復眾多,但舉覺意以明三昧,其義苞含靡所不攝也。[3]

又大乘禪觀本質在消融法有的執取,正觀法空。所謂「法有」是在根塵識上建立的,是因意識裡的無明執著生,所以諸法生。所以要證入法空,一定要從根塵識的解除下手,六根銷解,即十八界一切法銷解,故從六入(意根)下手,銷解六根結構體。解除六根即攝歸名色,因為生命的主體、如來藏的本質,到最關鍵處就是從一分成二,由一賴耶識體分為相分、見分。見分變成識性,相分變成山河大地與根身,故從六根相分攝入色心一體,進而向上統攝識、行、無明等支,不觀下面心所等問題。最具代表性的經論就是《辨中邊論》「四法」、《楞嚴經》「綰巾解結」的一解六亡、《金剛經》謂「不住色身香味觸法而行布施」。至於具體從一念十二緣起定位大乘禪觀,將在後文說明。

三、無明在十二緣起中之定位

十二緣起中,以無明支為根本,既所有生命流轉都從無明開始,生死之翻轉亦在於無明之消融。所謂:「無明是十二因緣根本,若無無明,則諸業不集不成。[4]」可以說,各宗派法門禪觀,就在其所對應消融之無明淺深看出差異,此即覺迷流轉之禪觀要義。故在此須對無明在十二緣起中之禪觀意義加以定位說明。

(一)從十二緣起都是無明的角度

1、無明有淺深:《成實論》云:「一切煩惱皆名無明。[5]」各經論所論之無明有不同名義,如根本無明、枝末無明;子時無明、果時無明;不共無明、相應無明;五住地煩惱;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等,這些不同名義的無明煩惱,不僅說明無明有淺深、粗細不同,且其中微細差別無量,隨眾生根器不同而有不同偏重取捨。此每一不同無明層次的提出,就是禪觀轉煩惱成菩提的不同里程碑。

2、支支互攝:從流轉立場,無明流轉到行,行流轉到識,識流轉到名色,名色流轉到六入,故十二支都具無明性,以無明統攝一切,前前支轉為後後支性,後後支承前前支性。故究竟而言,十二緣起支支互攝。譬如行後十一支,都有行的特質,識後後支都有識。同樣的,從六入往前溯,六入裡有名色,六入裡有識,六入裡有行,六入裡有無明。名色裡有識,名色裡有行,名色裡有無明。所以理論上,十二緣起中隨取一法都可做為禪觀所緣境,都有其獨特進入禪觀的方便;且就同一所緣境上,隨行者所取不同而形成不同禪觀,此即禪觀法門差別無量所由。

(二)從無明即智覺角度

除從癡闇角度詮表無明煩惱在生命流轉中之差異外,經論對無明之詮釋,亦有從無無明或無明即明角度,說明無明與智覺關係,或說無明無體,或說無明即覺性,或說無明即法身。智覺本質為無分別智與後得智,無明無體、無明即覺性,是從無相之無分別智論;無明即法身,是從有相之後得智論:

1、無明無體:吉藏大師引《大品般若經》說煩惱本無,才是斷煩惱實義:「今言斷者,只悟煩惱本不起是名斷耳。是故欲示空義故。[6]」《圓覺經》以空中花及夢境比喻無明無體:「此無明者,非實有體。[7]

2、無明即覺性:煩惱本身就是覺性、菩提性。所謂「物像無邊,般若無際[8]」、「了煩惱性即菩提性[9]」、「無明與菩提同一[10]」。

3、無明即法身:無明不只是覺性,更是功德法身。所謂「眾生界即法身,法身即眾生界。[11]」、「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常無染污,德相備足如我無異。[12]」、「達此無始無明為大圓鏡智故,即與十方毘盧遮那如來同善根故。[13]

前說十二緣起都是無明,後又說無明本質是空性、覺性、法身,此二立場同時成立,隨眾生根器而對無明本質做不同取捨,而構成各宗派的差異。此可以李通玄一段話總結:「十二緣生法雖一法,一切賢聖皆於中作觀,各各獲利不同。[14]」這是十二緣起禪觀理論之關鍵處。



[1] 《禪源諸詮集都序》大正藏48卷 頁409

[2] 《瑜伽師地論釋》大正藏30卷 頁885

[3] 《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覺意三昧》大正藏46卷 頁621

[4] 《成實論》大正藏32卷 頁313

[5] 《成實論》大正藏32卷 頁313

[6] 《中觀論疏》大正藏42卷 頁107

[7]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大正藏17卷 頁913

[8] 《禪宗永嘉集》大正藏48卷 頁393

[9] 《大乘集菩薩學論》大正藏32卷 頁122

[10] 《大乘莊嚴經論》大正藏31卷 頁622

[11] 《佛說不增不減經》大正藏16卷 頁467

[12] 《大方等如來藏經》大正藏16卷 頁457

[13] 《新華嚴經論》大正藏36卷 頁856

[14] 《解迷顯智成悲十明論》大正藏45卷 頁773

貳、大乘禪觀與十二緣起關係

前已解析十二緣起禪觀理論,在此即將大乘禪觀中三宗定位、台賢禪淨密之三宗融攝、頓漸之別,具體落實在十二緣起禪觀架構中說明。

一、大乘三宗之定位

  從十二緣起論大乘禪觀,基本原則是,十二緣起前三支是做為大乘三宗本源,六入支是做為大乘禪觀之門,名色支是做為由門通向三宗的明確色心途徑。大乘如來藏、中觀、唯識三宗,早在唐時已是各宗共許之旨,後來各宗禪觀修持,包括台、賢、禪、淨、密、懺儀等,都建立在大乘三宗之理上,只是各宗師善巧有差異性。

十二緣起中,無明、行、識三支位於有情生命色心根塵未形之前,是宇宙生命最幽隱難知處,分別對應於大乘如來藏、中觀、唯識三宗。說明於下:

(一)無明如來藏

無明支做為十二緣起根源,是就心體之覺明與否為流轉初始,所謂:「癡闇之心體無慧明故,曰無明。[1]」而如來藏思想直指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清淨法身常住不變,但為無明煩惱所覆,故須「除滅煩惱,顯現佛性[2]」,在在說明如來藏思想所觀察的對象,就在無明支。又此無明與覺性不相捨離,無別異體,就是清淨心體本身,如《起信論》云:「以一切心識之相皆是無明,無明之相不離覺性,非可壞非不可壞。[3]」故如來藏禪觀強調覺迷之輾轉相待對除,就現前心識當下,體轉無明性即知覺性。所謂:「知是空花,即無輪轉。[4]」、「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以幻修幻,亦復如是,諸幻雖盡,不入斷滅。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5]

(二)行中觀

對於「行」支的解釋,以《大乘義章》最為切要:「諸業集起,名之為行。集起有二:一就業體,緣中集起,名之為行;二就功能,集起後果,故名為行。[6]」集起,就是眾緣和合而生之義,一般多從能作業之「集起後果」而言,這是從三世十二緣起對「行」的解釋。就業體「緣中集起」而言,現前每一法當體都是眾緣而起,故諸法在眾緣中生起名為「行」。「行」即業體、法體,就是現前萬物生出現前。這是從一念十二緣起角度說明。不論「緣中集起」或「集起後果」,都是「集起」的概念,表現出法的行起。行起就是生滅相。中觀就是從生滅角度契入八不中道正觀,所謂:「生相決定不可得,故不生;不滅者,若無生,何得有滅。以無生無滅故,餘六事亦無。[7]」所以說「行」支是做為中觀思想的本質、源頭。

(三)識唯識

十二緣起中,「識」支指賴耶識體或投生心識,其義相通。一念十二緣起謂從賴耶識體,現出見相二分到名色,乃至根身、山河器界;三世十二緣起是指由投生心識,變現出名色、六根。而唯識根本理論正是從賴耶識體,變現出一切有情、山河大地的「識變」角度,詮釋整個宇宙萬物現象的賴耶緣起,所謂:「阿賴耶識因緣力故自體生時,內變為種及有根身,外變為器。[8]」。所以從十二緣起看唯識,就是以「識」支做為唯識思想源頭,這點在學界已多有論證。而做為唯識禪觀代表的「五重唯識觀[9]」,其前三重即是從意根(六入)觀外境不真實,到融外境成內識內境(名色),到攝相見二分(名色)歸賴耶識體的覺性返源過程。

二、台賢禪淨密懺儀之三宗融攝

前說大乘三宗是做為台、賢、禪、淨、密、懺儀各宗禪觀基石,今就此論述各宗與大乘三宗之融攝關係。

從一念十二緣起或支支相攝立場來看,三宗之間是相互融合的:修唯識時,識裡有無明與行;修中觀時,生滅行起中有識及無明;修如來藏之即妄即真時,本身就是由識性與生滅相而觀即妄即真。又如來藏思想中有空如來藏(無相)與不空如來藏(有相),中觀有空假中三觀之有相與無相融合,唯識亦有真如(無相)與四智(有相)說法,故三宗都有有相、無相兩個切入點。因此,各宗法門就在三宗基礎上,隨選擇切入點與轉觀入徑,產生無量差異。基本上,台、賢、禪宗從無分別智切入,淨、密、懺儀從後得智切入:禪宗無相,側重無分別智來表現其禪觀思想,但成就後也有十方化現思想;台、賢是有相無相並具,入手時無相,到彰顯法身利益眾生則屬有相,故是從無相入有相;淨、密屬後得智,從有相方便契入後得智與無分別智的相應處,進而轉入無分別智。茲從無分別智與後得智之切入不同,大分為二,略述各宗與大乘三宗關係如下:

(一)從無分別智入

1、禪宗:以禪宗而言,早在唐朝宗密大師《禪源諸詮集都序》就提出:禪分三種,與大乘三宗相應一致,這是非常重要的思想理念。所謂:

一藏經論統唯三種,禪門言教亦統唯三宗,配對相符方成圓見。[10]

禪三宗者:一息妄修心宗,二泯絕無寄宗,三直顯心性宗。教三種者:一密意依性說相教,二密意破相顯性教,三顯示真心即性教。右此三教,如次同前三宗相對,一一證之,然後總會為一味。[11]

2、天台:以天台禪法而言,其思想本質為如來藏思想,如《法華經》「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一念三千」等,但在具體入觀時則有不同契入方便。如慧思大師的大乘止觀,雖依如來藏一心之體,但卻從唯識三性各具染淨來開展修觀體系:「第三止觀體狀,就中復有二番明義:一就染濁三性以明止觀體狀;二就清淨三性以明止觀體狀。[12]」而智者大師禪法,則依根性利鈍而有從如來藏或中觀兩個契入點:

1)上根者直觀法性、直觀無明,相應於如來藏。如《摩訶止觀》「巧安止觀」云:「無明癡惑本是法性,以癡迷故,法性變作無明,起諸顛倒,善不善等。如寒來結水,變作堅水。又如眠來,變心有種種夢。今當體諸顛倒,即是法性,不一不異。[13]

2)下根者從中觀「四門不生」破法不生。如《摩訶止觀》「破法徧」:「上善巧安心則定慧開發,不俟更破。若未相應,應用有定之慧而盡淨之,故言破耳。……無生門破法遍者,又為三:一從假入空破法遍;二從空入假破法遍;三兩觀為方便,得入中道第一義諦破法遍。」[14]」。

3、華嚴:以華嚴初祖杜順和尚之《華嚴法界觀門》為例,其觀法有三重:一真空觀,二理事無礙觀,三事事無礙觀。從真空觀切入理事圓融,進而入事事無礙,帝網千珠。其入手之真空觀,即從中道般若思想契入,開四門觀空,此中旨歸即般若心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之思想:

第一真空觀法,於中略開四句十門:一會色歸空觀;二明空即色觀;三空色無礙觀;四泯絕無寄觀。[15]

(二)從後得智入

淨、密、懺儀多從如來藏或般若切入為便,其與台、賢、禪之差異,主要表現在與佛菩薩後得智相應之有相禪觀上。在此先分析此有相禪觀特質:

第一,所據之理:背後依據法義,不出三宗。以如來藏思想而言,有1. 無明無體、2. 無明即覺性、3. 無明即法身等三個層次,隨行者根性利鈍而有淺深。

第二,所成之果:無相觀成就自行之無分別智,屬出世解脫智慧,如前台、賢、禪等禪觀。有相觀成就除障增福之世間福業,不解脫生死,又分為二:一從法性之對治立場入,如聲聞四無量心、不淨觀等。一從佛菩薩功德性入,相應佛後得智,如淨、密之修行。大乘依有相觀修行,終究還須轉入無分別智,進而以自身之後得智嚴土熟生。而懺儀與歷緣作觀,雖旨趣多在除障增福,然亦可通法性之智。

第三,所本之行:以觀想為核心,觀像成就即能達成感通,而又以「定」力為觀像成就、達成感通之樞紐。如淨土持名或密教誦咒,雖都是培養定力之方便,但還以觀想為主。懺儀與天台歷緣作觀,事法成就亦依本於禪定。

第四,禪觀所緣境與運心方法:此為各宗方便善巧不同,亦是法門差別所在。如淨土之十六觀經觀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密教觀曼陀羅;般舟三昧經之見佛法門;天台智者及慧思大師皆於生活飲食、作務、便利中歷緣作觀;大乘懺儀奉請三寶護法與召集六道眾生共行懺悔。此等皆是大乘經論中之有相觀。

基本上,淨、密、懺儀之觀想與各宗有相觀,在前三點理、果、行上本質一致,差別只是所緣境與運心方法不同。故不論各宗有相觀中定境如何殊勝微妙難以思議,都須準此理解,方不致被定境惑亂。如《大般涅槃經》云:「諸佛世尊唯有密語無有密藏……愚人不解謂之祕藏,智者了達則不名藏。[16]」以下即略析懺儀、淨、密三宗由他力他佛轉入法性自佛的過程:

1、懺儀:大乘懺儀依憑假藉三寶力,而使無明煩惑、六道業苦速令冰銷,此體性可說是無明無體或無明即覺性立場,歸攝入般若中觀或如來藏思想:「願以佛力法力賢聖力,令此眾生,畢竟不復入於惡趣,畢竟不復惡心相向,畢竟不復楚毒相加。一切捨施無怨親想,一切罪咎各得消除,一切怨對皆得解脫。[17]

2、淨土:茲舉妙宗鈔和般舟三昧經說明如下:

1)妙宗鈔從「感應道交」、「解入相應」,說明托有相之外佛顯本性自佛之過程:「今之心觀,非直於陰觀本性佛,乃託他佛顯乎本性。故先明應佛入我想心,次明佛身全是本覺。故應佛顯,知本性明;託外義成,唯心觀立。[18]

2)般舟三昧經亦從唯心立場,說明自心是佛、自心作佛、自心見佛之思想:「今此三界唯是心有。何以故?隨彼心念還自見心。今我從心見佛,我心作佛,我心是佛,我心是如來,我心是我身,我心見佛。[19]

3、密宗:《大日經疏》亦有從觀本尊漫荼羅到轉作自身的見、至、轉過程:「各蓮花胎藏世界海。……能不起于座。悉如是諸佛會中。……亦能以此百蓮花藏作自身。[20]

淨土歸趣在於淨土,現世見彌陀依正,來生期生西方,轉此娑婆為西方而不二。密宗歸趣在於見佛,娑婆世界當下即是諸佛海會佛剎,移他方淨土入此娑婆而一如。妙宗鈔及般舟經之思想歸本唯心,則攝入如來藏思想;而大日經雖以十緣生句為法體,然亦含攝如來藏之理。

所以從十二緣起定位大乘三宗後,同時也據此將台、賢、禪、淨、密、懺儀各宗有所釐清。

三、頓漸之別

除宗派間有差異外,各宗派中亦有不同禪觀法門。故在定位禪觀法門時,頓、漸差別亦是做為重要觀察角度。頓漸之別確實存在,不僅禪分頓漸,各宗派中都有頓漸問題,這是契應眾生根性不同,而對無明「妄與真」關係認定差異。其表現在法門由迷入覺的方便時,就有所謂翻妄即真、體妄即真、無妄即真、唯一真體等從漸至頓的差異:

1、翻妄即真:認為妄是真實的,故重點在去妄。

2、體妄即真:有一虛假性之妄,故須體會妄之虛假性以契入真實。

3、無妄即真:了知妄當體就是真性,其實沒有妄。

4、唯一真體:沒有妄不妄的問題,當下是絕待的真體。

具體以禪宗法門為例:

1、六祖:本來無一物。屬頓,無妄即真。

2、神秀:時時勤拂拭。屬漸,翻妄即真。

3、馬祖、黃蘗:即心即佛。屬頓,唯一真體。

4、默照禪、參話頭:淨治揩磨、參究疑情。屬漸,翻妄即真、體妄即真。

法門選擇重在契機,極頓的法門須有極利根上智之人方能相應,能不能當下契入無妄即真、唯一真體,關鍵不在所選法門,端在行者智慧夠不夠。現在有很多人對於標榜極高頓門趨之若騖,不知若根器不能相應,則絲毫不能見真,妄還是妄。

結語

本文初衷,是希望將各宗各派混雜不清的禪法做一精確定位,以了解各宗禪法的價值、各宗禪法的修持,進而昇化、發展更細膩、更實用的禪觀法門。十二緣起禪觀理論,在無明之真妄本質差異下所開展的覺迷流轉義主軸,可說是目前找到最適合做為禪觀體系定位的標準,包括大小乘差別、大乘三宗差別、台賢禪淨密差別、頓漸差別,都可藉此有所定位與詮釋。



[1] 《大乘義章》大正藏44 547

[2] 《大方等如來藏經》大正藏16 457

[3] 《大乘起信論》大正藏32 576

[4]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大正藏17 913

[5]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大正藏17 914

[6] 《大乘義章》大正藏44 547

[7] 《中論》大正藏30 1

[8] 《成唯識論》大正藏31 10

[9] 《大乘法苑義林章》大正藏45 258-259

[10] 《禪源諸詮集都序》大正藏48 400

[11] 《禪源諸詮集都序》大正藏48 402

[12] 《大乘止觀法門》大正藏46 657

[13] 《摩訶止觀》大正藏46 56

[14] 《摩訶止觀》大正藏46 59-62

[15] 《註華嚴法界觀門》大正藏45 684

[16] 《大般涅槃經》大正藏12 390

[17] 《慈悲道場懺法》大正藏45 942

[18]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大正藏37 220-

[19] 《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大正藏13 877

[20]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大正藏39 657

 

tw.myblog.yahoo.com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