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法最尊貴而不是血統 --正法中沒有種族歧視
莊春江

 

 

當有一次佛陀住在舍衛國的鹿母講堂時,來了兩位婆羅門,一位名叫婆悉吒,另一位叫婆羅墮。他們倆誠心誠意地在佛陀的僧團出家修學,成為比丘。

 

這一天黃昏,婆悉吒看見佛陀走出講堂,在陰涼處經行,就趕緊招呼一同出家的婆羅墮,跟隨在佛陀後面一起經行,想藉著這個機會親近佛陀,看看能不能因此而多聽聞一些佛法。

 

這時,佛陀回過頭來,關懷地對婆悉吒問道:「你們兩位真是難得,雖然出生在婆羅門家族,卻甘願放棄那優渥的居家環境,來過無家的比丘生活,你們有沒有受到族人的責難呢?」

 

婆悉吒回答佛陀說,他們確實遭到婆羅門族人嚴厲而無情的責罵。

 

「他們以什麼理由來責罵你們呢?」佛陀繼續問。

 

「他們說:『我們婆羅門有著最尊貴的血統,沒有其他種族能比得上的了,只有我們婆羅門才有高貴純淨的白皮膚,其他的種族沒有,我們婆羅門出於梵天之口,是梵天真正的子民,梵天的繼承人,不但這輩子是清淨的,後輩子也永遠是清淨的,你們為什麼要放棄這麼尊貴清淨的身分,而去親近那些低賤身分地位的剃髮沙門呢?』世尊!他們就是以這樣的理由,不停地來責罵我們。」婆悉吒回答佛陀說。

 

佛陀因而告訴婆悉吒說:「婆羅門們真的完全忘失了過去四姓形成的歷史真相了,才會自以為是梵天真正的子民,而以梵天的繼承人自居。即使遠的歷史不談,就拿當生的事實來說,難道婆羅門之女沒有懷孕生子的經驗嗎?哪個婆羅門不是和一般人一樣,經由母親懷胎而出生的呢?怎麼能說自己是最尊貴的種族,是梵天真正的子民,梵天的繼承人呢?持這種論調的婆羅門,實在是所言不實,他們以這樣的理由來責罵你們,是沒道理的,是不光彩的。

 

婆悉吒!在我教導的正法修學中,是不需要和世俗一樣看重出身與血統的,也不必仗恃著傲慢的自我優越感,反倒是如果有自以為出身高人一等,因而懷有驕慢心的沙門、婆羅門,就沒有辦法在我教導的正法中有所成就。世俗上雖然有婆羅門族、王族、平民族與奴隸族等四姓階級之分,但在這四種族群中,每個階層中都會有犯殺人、偷盜、淫亂、欺詐、搬弄是非、粗話傷人、虛意奉承、慳貪、瞋恚、邪見等十種惡行的人,也都會有離殺人、偷盜、淫亂、欺詐……等修十善行的人。惡行會引生惡報,善行會導致善報,這樣的道理有其普遍性,不會只在哪個族群與階級中才有效。如果惡行引生惡報的現象只存在於王族、平民族與奴隸族之中,善行導致善報的效力只會在婆羅門族內發生,那麼,婆羅門才可以說:『我們的血統是最尊貴的。』然而,實際上並不是這樣子的。

 

婆悉吒!王族中有人供養禮敬阿羅漢,婆羅門、平民、奴隸族也都供養禮敬阿羅漢,阿羅漢才是四姓中的第一等人。四姓中,任何人出家成為比丘,只要依於正法修學,最後都可以成為斷盡煩惱、解脫生死、修行成就的阿羅漢的。能成為四姓中第一等人的阿羅漢,是因為他的行為合於正法的緣故,而不是血統。因此,這正法才是人類最尊貴的,現在如此,後世的未來,也還是如此。

 

舉個實例來說:我的祖國臣服於憍薩羅國之下,所以,我釋迦族人對憍薩羅國波斯匿王,必須行著謙遜順從的臣民之禮,但波斯匿王卻對我供養禮敬,對我行站立、合掌、問訊的謙卑之禮。波斯匿王是不會認為『沙門瞿曇出身於有錢有勢的豪族,而我的出身窮陋卑下,所以應當供養禮敬如來』的,波斯匿王之所以會對我供養禮敬,是因為我的成就正法,是對正法的尊崇,視正法為神聖的緣故。

 

婆悉吒!你們大家來自不同種族、不同階層,有著不同的姓氏,出家而過著無家的正法修學生活,日後,如果別人以世俗的眼光,來質問你們的種姓身分時,那麼,你們就回答他們『我們是沙門釋種之子』好了,或者,也可以這樣回答:『我們是梵天之子,從其親口所生,也即是從正法所生,是正法的繼承者。』為什麼也可以這樣回答呢?因為一般人所認知的梵,是不為熱惱所迫,能徹底觀透世間的智者,這樣,梵其實也就是如來的同義語了。」

 

接著,佛陀就為婆悉吒述說了人類社會的形成,以及四姓分立的過程。

 


按語:
 

一、本則故事取材自《長部第二七起世因本經》、《長阿含第五小緣經》、《中阿含第一五四婆羅婆堂經》。

 

二、世襲的四姓階級信仰,在印度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一直到現代都還未能徹底根除。相傳成立於西元前一千五百年左右的《黎俱吠陀》,其中的〈原人歌〉就說由原人的頭部生出婆羅門族,肩膀生出王族,腿部生出平民族,腳底生出奴隸族。「原人」,在哲學思維上,隱含著宇宙人類的創造神之意義,這個創造神的概念,在西元前七百年左右成立的《梵書》中,演變成為神格的大梵天,這時的婆羅門族,就被說成是由梵天頭部的口中所生,是梵天的嫡傳了。

 

三、印度傳統信仰的大梵天,是一神教的信仰。與其他一神教的信仰一樣,印度婆羅門族有著唯一創造神「真正子民」、「選民」的種族優越感。只要存在有種族優越感的地方,就不斷地會有種族歧視的悲劇發生。從本則故事,可以明確地看出佛陀反對這樣的種族優越感,所反對的理由,不是因為佛陀不是白種人的婆羅門族,而是因為這種信仰與事實不符,以及違反佛法的緣起無我思想。依佛法的歸類,優越感是一種「我慢」,是「我執」之屬,我執則是煩惱與生死流轉的主要推動力量,所以,人們只要存有著優越感,不論是有關種族血緣的、學歷地位的、財富福報的,就與佛法的修學不相應了。與優越感相對的,是自卑感。自卑感看似不同於優越感,其實執著於自我的特性,還是一樣的,也與佛法的修學不相應。

 

四、由於所能享有資源的不同,社會上可能會形成不同影響力的階層。有時,這種階層的聚集,會與種族、教育程度、財富地位有關,而且也常直接影響到下一代,所以讓人有「世襲」與「命運」的錯覺,其實,這都還不離「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的緣起法則。即使不同影響力的各類族群,彼此之間也有深厚的依存性,相互影響而沒有絕對性。例如,從事簡單低微的工作者,常常是因為沒能接受完整的教育,謀生能力薄弱的緣故。謀生能力薄弱,又導致物質生活相對地匱乏。生活壓力的重擔,常導致對子女教育的忽略,於是,這類工作者的子女,日後也常走向以這類工作維生。從事簡單低微的工作者,常常為人所輕視,然而,這類工作如果沒人做,常會造成大家生活上的紊亂,即使達官貴人也一樣,卻又顯出大家對這些低微工作者的依賴。

 

五、經行,與散步相近而又不同。這是取一段長短適中的距離為起迄點,固定路線的來回行走。一般是用來作為禪坐後或昏沈時的調節,所以這不是可以想東想西的散步,還是要維持相當程度的心念專注。

 

六、本則故事中,佛陀說到佛弟子們可以自稱是「沙門釋種之子」,這或許是中國出家眾,都以「釋」為姓的根據吧。

 

來源:http://www.yinshun.org/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