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佛教修持與現代心理學
陳兵

 

    十九世紀末以來,出於對物質科技忽視人心的反對和補救,研究人心理現象的科學心理學越來越發達,出現過結構主義、行爲主義、精神分析、人本主義等多家學說,至今已分出近二百個分支學科、交叉學科。心理學是二十世紀人文社會科學中成果最卓著、對其他學科影響最大者,心理學的日益發達,說明時代人心對認識自己、治理自心的需要在與日俱增。
    
近現代心理學與佛教關係頗爲密切,佛教之學,對榮格、弗洛姆、馬斯洛等西方心理學大師的思想給了不少啓發,佛教對心靈認識之深刻及其治理心之技術的完善,受到西方心理學家們的由衷讚歎。佛教的思想精華被西方心理學界普遍認爲是一種心理學,中國哲學家熊十力則稱佛家之學爲“心理主義”。佛教的修持方法被看作心理治療技術,其中有些與心理學的治療方法相通,或被心理學所吸收,如雙思惟法相當於心理學常用的“理情法”,觀息法等屬心理學的“轉移法”、懺悔相當於心理學的宣泄法等。佛教修持之道治療心理、精神疾病,鍛煉心智的效果,不斷被心理學用觀察、試驗、統計等科學方法證明。如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醫學院Dr·SHah教授的研究表明:該國近五分之一的死亡可能是缺乏信仰所致。擁有高尚信仰情操的人,內心比較充實祥和,對物質和名利沒有過分的奢求,較少吸煙、賭博、酗酒、暴食、縱欲等不良習慣,因而不會有太大的精神壓力,身心較爲健康。缺乏信仰者則精神壓力較大,容易罹患心理、精神疾病。佛教以正信正歸依正見安心,當然具有提高心理健康、治療精神心理疾病的作用。用腦電、心電等儀器和統計方法對禪定、瑜伽、氣功的研究結果表明:禪定可以使人體的呼吸、新陳代謝、血液迴圈、微循環、免疫功能、體溫、消化系統等生理指標發生良性變化,大腦額區阿爾法波大幅度增加,精神上的緊張和壓力得到緩解,從而發生健身、美容、提高智商情商、開發潛能等效應。大量研究證明:不酗酒、不吸煙、不偷盜、不淫亂縱欲,心情開朗,熱心助人,能使心理健康,疾病較少,壽命較長,反之,貪官、盜賊、罪犯、人格卑劣者,及心情不開朗、長期緊張、焦慮、有酗酒吸煙賭博等不良習慣的人,罹患心理、生理疾病的比例高,壽命較短。禮佛、誦經、祈禱,也被證明有心理治療之效,日本池見酉次郎的《自我分析》中說:“如果大聲反復地朗誦祈禱的文句和佛經等,可以將長久積郁於心,即刻就要爆發的怒火、怨氣以及其他激烈的情緒和感情,以平安的方式發散出去,起到淨化心靈的巨大作用。”
    
在心理學界吸收改造佛教之學以發展自身的同時,佛教界適應時勢人心,從心理學、心理治療的角度向世人介紹佛法,將佛法心理學化、現代生活化,已經成爲一種日益澎湃的潮流。東杜仁波切的《西藏醫心術》一書,將藏傳佛教寧瑪派的觀無我、念咒、觀想光明、觀呼吸、禪定等傳統修持方法,作爲心理自我治療之道,用具有詩意的現代語言介紹給西方人,獲得廣泛歡迎與佳評,美國治療醫學研究所所長Dean Qrnish, MDtic 題詞:“閱讀這本絕妙好書,本身就是一種治療過程。”土丹卻准法師的《開闊心,清淨心》從心理衛生角度講解佛法,亦頗爲吸引人。臺灣鄭石岩教授的《清心與自在》《精神體操》《過好每一天》等三十多種心理學著作,結合佛法、心理學,以大量心理諮商、治療案例爲依託,以生動活潑的語言,開出了種種心理自療的處方,其內容包括現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很大。法國一行禪師的《活得安祥》等系列著作,暢銷歐美,主要從心理調攝的角度極其藝術地解說禪宗在現代生活中的活潑應用,教人愉快地活在當下,培養愛心;他在世界各地舉辦的靜修,參加者頗衆,“靜修之後,很多人已經能夠解決自己的內心衝突,恢復與家人的交流對話。”新世紀的新人中,自不乏亟求了生死、見性證果或往生淨土的傳統型正信佛弟子,但更多的社會人士希望的,大概是從佛法中得到醫治現前心理、精神疾病,達到心理健康的靈丹妙藥,希望佛教法師們充當高級心理醫師,指導人進行心靈鍛煉,解除心理、精神疾病的痛苦。適應人們的這種需要,從心理學、心理衛生的角度講解、實踐佛法,無疑是弘揚人間佛教的重要途徑。
    
對現代心理學而言,佛法是一座蘊藏豐富、開採價值極大的礦山。佛法對煩惱根源和深層心識的詳盡解析,尤其是大乘如來藏學關於心性的指示,對心理學可能有永恒的啓迪意義。佛法以無常無我等正見修觀以消融或轉化煩惱的方法,對心理學特別是精神分析學的治療法,大概會有點鐵成金之效。心理學向縱深發展,很可能與佛法同趨一軌。弗洛姆說:“如果把弗洛伊德變無意識爲意識的原則推到最後,我們就接近於開悟的概念。”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超自我實現,也應以成佛爲極限。佛法從超越生死的需求著眼解決人的心靈問題,其作用和角色,大概也不是以精神心理疾病治療和心理衛生爲本的心理學所能完全替代。心理學雖然發展迅速,但各種治療方法,療效並不理想,即與其理論的粗淺、漏洞,及重治療而輕鍛煉、而且治療不能及於病根相關,有待於從佛法等傳統文化的寶庫中汲取營養,不斷發展。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