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备受中圆文化的洗礼
越南位於亚洲东南部、中南半岛的东方,国土自北至南呈细长 形。北与中国广东、广西、云南接壤,西邻寮国、高棉,东向南海。
在历史上,越南曾多次属於中国的版图。纪元前三世纪,秦始皇征讨南越,到达河 内一带,设立象郡。纪元前一一一年,汉武帚发兵征服当地,设立交趾郡。七、八世纪时,唐室设立安南都护府,置静海节度使。十五世纪初,明成祖设立交趾布政 使司,直隶中国统辖。清高宗时也曾讨伐,册封安南王,纳为藩属国。
由於历代受中国统治,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越南一直推行汉式政治制度,崇奉 儒家思想,更信仰佛教。大约自二世纪起,佛教便已传入越南。其後在越南的立国史中,佛教往往扮演重要的角色。
越南王统的成立,约於十世纪,先 有崇信佛教的丁朝,继有黎朝,曾向宋朝乞大藏经。西元一O—O年,有李公蕴(太祖)建立李朝,都升龙城(今河内),国号大越。他曾受教育於侩侣,即位後, 大事修建寺院,保护佛教,奠定日後发展的基础。
太祖之後的太宗,继父志护法,建寺设法会,并命工匠雕刻及绘画佛像各千余,制作宝幡万余,竣工 时,开罗汉会,行大赦。
李朝历代诸皇,均与宋朝关系密切,也均崇奉佛法,至一二二五年由陈守度(太宗)取而代之,建立陈朝。陈朝先後十二主, 历时一百七十五年,佛教称盛,不少皇帝舍位出家,在位期间,均信佛、读经、著书,将佛教思想传布於国内。
自十五世纪至十八世纪是越南的黎朝前 後期,吸收明朝的文化制度,儒学文学均兴,道教及喇嘛教亦盛,形成了儒、释、道三教鼎立的局面。
到了十九世纪阮氏建立王朝,引入法国的势力, 对佛教加以限制,佛教渐衰,直到二次大战後,越南才在法国殖民统治六十年後,宣告独立。人们也厌弃西方的宗教,重投佛教的怀抱。一九二O年以後,南北各地 掀起了振兴佛教的运动。
越南木雕佛像的特征
越南既受中国文化的薰陶,所承受的佛教,自是属於北传大乘的系统,尤其深受中国南方禅 宗的影响。越南佛教史上可分禅宗三大系,即毗尼多流支系、无言通系、草堂系。不过,禅宗系的传承,到了十七世纪,却一时绝迹,由净土宗取代原有地位,竹林 莲宗成了北越佛教的主流。此种改变或许是受到宋明以後禅净双修、明末清初阿弥陀信仰盛行的影响,同时也直接表现在寺院及佛像上。
越南的寺院建 筑、侩侣生活、经典文字等,莫不与中国类似。佛教寺院中央供奉释迦世尊,右供阿弥陀佛,左供弥勒菩萨像。佛像的材料,多为木造,少数为铜铸,木造之上必有 髹漆,再上金箔,看来深沈而亮丽。
受到明清式样及闽广庶民信仰的影响,佛像多是中国化、庶民化。一般呈螺状发纹,肉髻低平,颜面较宽,双目低 垂,鼻梁不刻意突出,嘴唇较薄。身著覆盖双肩、中衣结带的袍服。
佛像有坐立二姿,而以坐姿为多。坐姿以盘腿结跏、手作禅定印者为多;立姿则双 足踩在莲花之上。
虽然中国风味浓厚,但也保有南亚佛像的特征:如
(1)木雕佛像题材多为佛陀像,菩萨像极少。(南传佛教国家礼 佛,不礼菩萨…泰国、缅甸均不见菩萨像。
(2)佛像的结跏趺坐呈单盘式,或左腿在上,或右腿在上,而非双盘,和斯里兰卡、泰国佛像的坐式一 致。
(3)或许受到泰国或缅甸式样的影响,部分佛像头顶向上呈尖顶式,而於顶处置肉髻,有的甚至呈现双肉髻,十分特殊。
(4)佛 像五官面貌,多半是中国闽赓庶民的写照,安详慈和,很是亲切。以越南的种族组成而言,来自中国的越族人後裔,还是居主干的地位。但是也有部分佛像,嘴唇厚 实,一如泰国、柬埔寨的佛像,遗留了南亚土著之风。
(5)佛像手势以禅定印居多,也有施无畏印,或与愿印者,比较特殊的是伸一个指头上举者, 是否表现一指禅,或另有所指呢?有的双手捧著一小粒丸,不知是否药丸?如是,则与中原药师佛捧著药罐,又不大相同了。
(6)立像中,一手持净 瓶,一手施无畏,顶上戴著华丽的冠,既像地藏菩萨,又似观音菩萨,很是特殊。
(7)有水月观音像,坐姿为一腿高、一脚低的安适坐,十分自在安 逸,顶上的冠却和地藏菩萨相似。
越南在地理位置上,是中国文化南向披被的极限,也是北传佛教的末端。越南南部多少也吸收了南传佛教的风格,又 保留马来土著的习俗,在中南半岛上,这种佛像代表过渡混合的文化面貌,实不多见。
近年来,越南政府致力保护古迹,禁止古物出国,在宝岛能看见 这批代表越南文化、越南宗教的珍贵佛像,实乃人生一大幸事。(为「第一届当代佛像创作展暨越南古佛展」而作,该展由本社与京华艺术中心合办,自五月二十日 至六月十七日,每日上午十时至下午八时,在台北市土林区文林路七二O号地下楼展出。)
摘自《慧炬》第3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