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實用的佛教與佛教心理學
尹立(四川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博士生)

實用的佛教與佛教心理學

--讀鄭石岩教授〈唯識法門與心理健康〉

尹立(四川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博士生)

  佛法是歷來一門躬行實踐的學問,不是學者坐在書桌前滿足自己思辨享樂的奢侈品。佛陀在《中阿含經箭喻品》中,以人身中毒箭,應亟求明醫拔箭療傷,而不應先考慮箭之質地、由何種羽毛製成等問題,來比喻一個人應首先著力解決生死煩惱的實際問題,不應在有常、無常等哲學思辨上虛耗精力。佛法中並非沒有思辨內容,但佛法中的思辨如果不是為了解決人生真實的煩惱痛苦,便會失去其存在的本來價值。

  唯識學歷來被認為是佛法中最難明瞭的深奧學問,少人問津。自玄奘大師傳入中土,綿延不過幾代便告消跡。近代佛法復興,經太虛、印順、歐陽竟無、梅光羲等一代大德深研廣傳,唯識頓成顯學,但從佛教整體看,通唯識者仍不過寥若晨星,至於苦海中沈浮的芸芸眾生,更是無法通過唯識學登上解脫之舟。在現代社會裡,唯識學的博大精深和寂然無聲形成了鮮明反差!難道這就是當年兜率天彌勒菩薩宣講《瑜伽師地論》,無著、世親菩薩著書立說宣傳唯識思想的初衷嗎?果真如此,則唯識作為佛法的價值何在?因此,將唯識學這一門精深博大的學問轉化成每一位眾生都能掌握運用的解脫工具,實在是當代佛教徒的應盡之責。

  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鄭石岩教授在這方面進行了寶貴的探索。他根據自己多年來參研唯識的體會和從事心理治療的經驗,把唯識學與現代心理學相銜接,為現代人利用唯識法門解脫煩惱、增進幸福、瞭解生命意義提供了一條可行途徑。

鄭教授認為,在現代自由開放的社會裡,競爭、忙碌、經濟生活方式的不斷改變和進步,以及多元價值觀的衝突,使人們的生活壓力日益增強,進而轉化為巨大的心理壓力,心理失調對人類健康構成嚴重威脅。而佛教唯識學則是「現代人提昇生活適應能力,維護心理健康,培養良好精神生活的有效指引」(《普門學報》第二期,第二八九頁)。它讓人接觸到「識」的存在,認識到「心造地獄,心造淨土」,能夠以自尊自愛、自負其責的積極、健康、豁達、開放的態度面對生活,從而「給了我們更多的自我瞭解和期許」(第二九頁)。故鄭教授稱唯識學為「唯識派心理學」。

鄭教授認為,「唯識派心理學」的宗旨首先是闡明「萬法唯識」的觀念,說明「人的心靈活動及行為反應,及至性格特質、情緒狀況等等,都是識所變現」(第二九一頁),不是根本究竟的存在。進一步,再「轉識成智」,通過淨化自己的「識」,把意識和無意識經驗改造成生活智慧,逐步實現完美的人格。所以,「唯識學最重要的關鍵,也是最值得現代人學習的地方就是:精神生活的不斷成長。從自我功能的學習與成長,到自我的延伸,而向外去愛人,服務人群,最後把自戀式的自我伏滅,而開展出無我的實性真我」(第二九三頁)。

將唯識的「三性」思想與現代精神分析學家何妮的人格理論相結合,鄭教授提出了唯識派心理學的人格觀。

由事物的「遍計所執性」而有人類的「理想我」。這個「理想我」建立在對虛幻的攀緣上,忙於將自我與別人相比較,是人類自大、自卑、虛榮、多慮等諸多病態心理的根源。由事物的「依他起性」而有人類的「現實我」。從唯識角度看,人類現實生活中的自我觀念,是在日常生活經驗中把「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自己適應環境的觀感,以及生活上滿足需要的方法和欲求」(第二九三頁),綜合而成的一個「我相」。這個自我乃眾多因緣合和而成,是人類生存現象的自然表現,既不能否定,也不能執著。另外,在人類的內心中還有一個「真我」,它是事物「圓成實性」的體現,「是個人內在的潛力,一種光明性的智慧本體」(第二九八頁)。真我表現出個人的創造性、真知卓見和恬淡喜悅,人類轉識成智,解除煩惱,正是靠的這個真我。

唯識學的心所法是佛教瑜伽師在禪觀中發現的人類具體細微的心理活動,鄭教授將其運用為日常生活中進行心理調整的實際措施。

在唯識學中,觸、作意、受、想、思這五個遍行心所的作用具有整體性、互動性的特徵,據此,鄭教授強調了良性觀念和負性觀念在人們面對問題時會分別產生完全不同的整體作用效果。另外,他還指出,欲、勝解、念、定、慧這五個別境心所,作為五個基本方法和步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處理問題的基本要件,而信、精進、慚、愧、無貪、無瞋、無癡、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等十一個善心所,則「是構成健康人格的基本因素,在教育上如果能培養這十一個心理特質,其自我功能將能得到開展,對於現代生活的適應能力自然提高」(第三八頁)。最後,要解決人類心理失常問題,就應避免唯識學中六個不善心所:貪、瞋、癡、慢、疑、邪見所引發的對生活的錯誤和迷思造成的痛苦。

總的說來,鄭教授認為,從唯識學自己的觀點看,這門學問本身也是因緣所生法,由於其「文字的敘述囿於古代的文化、生活和經驗」(第三一一頁),與我們的社會差距已經很大,如果不能以符合現代人的語言、文字和生活經驗,將其闡釋出來,它對生活的啟發將大受影響。實際上,「我們無需把唯識學看得太深奧」(第三一一頁),而不把它拿到生活中運用,只要現代人「把它做更為清楚的闡釋,使它與現代人契機應緣」(第三一一頁),用起來其實會很方便。例如,對於唯識修行的五個階段,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將正常人格建立在基本的生活原則之上,就是「資糧位」;保持心理彈性,具備創意和智慧,就到了「加行位」;泯滅自我中心,生活曠達自在,就是「通達位」;自立立人,己達達人,愛人如己,就是實踐菩薩行的「修習位」,依此建構人生,將所有的人生經驗都轉化成生命的愛與智慧,那就是達到了精神完滿的「究竟位」。這樣,看似高遠不可企及的唯識修行位次就變得非常平易可行了。

在中國佛教進一步現代化、人間化、實用化的過程中,鄭石岩教授將唯識學與現代心理學相結合,進行的努力尤為可貴。佛法以心為要,「心為法本,心尊心使」,與近代以來興起的心理學有著天然的內在聯繫。從二十世紀開始,這種聯繫日益強化和密切,尤其自西方的精神分析技術發掘出人類深層心理機制後,為數眾多的心理學家都把目光轉向了古老的東方佛教,從中汲取有益的經驗。除前面提到的美國女精神分析學家何妮,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弗洛姆、馬斯洛,分析心理學創始人榮格等都對佛教進行了大量研究。美國精神分析協會的禪定訓練小組,至今已堅持二十年對佛教禪定的訓練和探討。然就中國佛教而言,雖自太虛大師起「人間佛教」的進程已經蓬勃展開,但將佛法中晦澀、高深的理論與現代心理學知識、觀念相結合的努力仍然及其稀少,致使佛法深遂的智慧無法被全面認識運用。而佛教信仰中,由於現代詮釋不夠,導致對佛法的理解偏差而出現的一些負面心理現象,如將迴避自我需要、逃避社會責任當成清淨無為;把內心空虛認作「無我」境界自滿自得;只敢面對人類善的一面而迴避對人性中欲望和陰影面的認識;以業力為藉口,迴避人生努力,一切聽天由命等等,都亟需佛教與現代心理學攜起手來共同解決。因此,擺在佛教現代化進程面前尚有許多實際工作等待我們去完成。

除鄭石岩教授外,內觀禪大師康菲爾德也在佛教與現代心理學結合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他發現,即使是最優秀的禪修者也會有深度的心理創傷,也需要心理治療來幫忙,而無法單靠禪修來調伏,因此提出了修行陰影面的觀照問題。事實上,利用現代心理學所獲得的認識成果,的確可以幫助我們更真實、更有效地理解佛法、實踐佛法,更貼切地將佛教與自己作為一個現代人的生活經驗匹配起來。例如,精神科醫師艾斯坦指出,如果要理解佛教的六道輪迴,最好不要把它當作是實體性的,而應該視為人類心理狀態的比喻,即六種苦惱的神經質生存狀態。其中,弗洛依德所描述的性驅力可視為人類畜生道的生存狀態、口腔期欲求,則對應個人處於餓鬼道時的煩惱;客體關係論者克萊恩揭示的嬰兒的侵略心和焦慮狀態,是人類地獄道的情況;自我心理學者柯胡特描述的自戀症,則是人道的心態特點;行為主義和認知療法描述的現代社會的競爭心和效率心,應屬個人處於阿修羅道時的心態;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羅嘉斯和馬斯洛發現的「高峰經驗」,則是天道的狀況。這樣,六道輪迴再不是遙不可及的天方夜譚,而是當下可感可知的心理經驗,佛法真諦於此成為我們的生活本身。

在世界觀等一些根本問題上,結合現代心理學觀點,依然會對我們認識佛法有幫助。如榮格發現人類具有集體無意識,外在客觀世界其實是集體無意識在個人內心虛像的幻現,這一觀點可以使我們更好地理解唯識學中萬法唯識、賴耶緣起的思想;又如拉康發現人類的自我概念是鏡像投射的產物,是一個幻象,而人類本身只是生活在他人的話語中,是一種被語言規定了的存在,這一語言只有能指,沒有所指。這些認識又可以為我們理解佛教的「無我」思想、「戲論」觀念帶來極大幫助。

因此,無論是從鄭石岩教授的大作,還是從其他有識之士的努力,我們都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以佛教為依歸,儘量融攝吸收現代心理學成果,會使我們更好地掌握佛法,從而更快地趨向解脫的彼岸。這對佛教的發展,對解除人類痛苦,都將大有裨益。

 

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一、三、            如何促進心理健康

要促進人的心理健康,令人精神回復正常,唯一方法,就是消除煩惱。何謂煩惱?煩惱原無實體,但能使人懊惱煩悶,身心不安。大智度論云:「煩惱者,能令心煩,能作惱故,名為煩惱。」可知煩惱,是人心中的大賊,是破壞人心理健康的毒素,是令人喪失理智的麻醉劑,人在煩惱擾亂下,在煩惱衝擊中,鬥爭益劇,痛苦日深,人間是非,社會罪惡,亦層出不窮。

佛經將人心的煩惱,分為根本煩惱及隨煩惱兩大類。根本煩惱是貪、瞋、癡、慢、疑、惡見等六種。隨煩惱又分大隨,中隨,小隨。小隨謂:「忿、恨、覆、惱、嫉、慳、誑、諂、害、嬌等十種;中隨煩惱,指無慚及無愧二種;大隨煩惱,是掉舉,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等八種。這不過是略舉其要而言,實則人之煩惱無量,佛經言:煩惱有八萬四千之多(見俱舍論)。佛為對治眾生八萬四千煩惱,所以說八萬四千法門。但簡括而言:不外是貪、瞋、癡等三種,又名三毒。此三毒人皆有之,所以人皆有心病,人皆心理不健康,精神不正常。如果要促進人的心理健康,恢復人的精神正常,最好的方法,就是實行佛教六波羅蜜中的布施波羅蜜,忍辱波羅蜜,及般若波羅蜜,來對冶貪瞋痴三毒的毛病。

(一)(一)以布施對治貪心

   貪是三毒之一,又名貪愛、貪慾,人之貪慾對己謂之慳,對人謂之貪,合名慳貪,對境染著為性,生苦為業。成唯識論云:「於有有具染著為性。」何謂有,有具?有指我執,一切眾生,皆執四大假合幻有的生命為實我。有具指法執,即人生活所需要的一切物質享受。因為人不知四大組合的我,是假非真,每因貪愛自己的生命,便聯想到自己的地位、名譽、財富、家族,甚至為自己生命的延續及發展,為了自己與家族的享樂與榮耀,貪多慕得,得隴望蜀,不講真理,不顧正義,不念友情,唯達目的,不擇手段。可惜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結果,由貪不得而轉為瞋恨,其他忿怒、仇視、結怨,種種不正常心理,皆隨之而來;人世間的憂悲苦惱,亦隨之而生。可知貪,實是人間的罪魁禍首,為患無窮,我們欲想保持心理健康,首先就要對治貪心。

佛教人以布施來對治慳貪,布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昨天已經詳述,現在,僅說明布施之所以對治慳貪的理由。人之所以慳自己的東西,貪他人的財物,主要原因,是看不破,放不下,不知:「施財猶如井中水,一邊吊打一邊盛,三日五日不打水,何曾淹到井檻邊。」每以有限的生命,追求無限的慾望,在:「人無百歲命,常懷干歲憂」的心態下,廣積財富,貪之無厭;殊不知人命無常呼吸間,一息不來,便是一生,無論生前在人生舞台上,如何顯赫,如何出色,一旦劇終人散,結果落得一場歡喜一場空,所謂:「頃刻一聲鑼鼓歇,不知何處是家鄉。」然則何必斤斤計較,分毫必爭呢?

當知「黃金不是千年業」,「千年田換八百主」,何況世間財物,實為水、火、盜賊、國王、不孝子等五家所有,隨時皆可取,可奪,可偷,甚至水火無情,往往億萬財富,毀於一旦。更何況,財、色、名、食、睡,實是地獄五條根,當死神降臨,何止「有錢難買閻君赦,無計能求獄卒饒。」最慘的是:「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然則,勤苦積蓄,貪求財富,究竟為誰辛苦為誰忙?如是想得開,看得破,放得下,自能安貧樂道,樂善好施,有錢施錢,有力施力,或施知識,或施無畏,以布施的行為,停止貪求的慾念;亦以布施的功德,來抵消慳貪惡業,使內心充滿慈悲喜捨,恢復精神正常,獲得心理健康。

(二)(二)以忍辱對治瞋心

瞋,又名瞋恚,又名瞋恨,以憎惡為性,不安與惡行所依為業;能令人身心熱惱不安,故又名瞋火,是人心三毒中最惡毒的心理毛病。唯識論言:「瞋必令身熱惱,起諸惡業。」遺教經云:「瞋心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瞋恚。」世人往往因貪而不得必瞋,瞋恨的結果,每令朋友反目,親屬仇視,甚至父子之情,夫妻之愛亦因之喪失,大則發動干戈,導至世界大戰,小則破壞杜會秩序,製造人間糾紛,給人類帶來無邊的災難與禍患。所以華嚴經說:「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又言:「一念起瞋,殃墮無間。」可知瞋心之為患無窮,非對治不可。

佛教人以忍辱法門,對治瞋心,然忍字心上一把刀,當人忍受逆境時,尤如一刀剌心,其苦難當,非有相當修養,實在無法忍受。所以要對治瞋心,仍需要對人情世故,看得淡,放得下,然後可以忍辱,可以對治瞋恨心。六波羅蜜經中教人:「了瞋恚心,諸苦所因,知行安忍,萬行根本。若人惡罵,當觀此聲,猶如谷響;若被打時,當知此身,猶如鏡像:若遭譭謗,當觀此身,猶如虛空,不應加報;若遇讚譽,當觀自身性,無我慢不高舉;若得稱讚歎,當觀心性,本來空寂,不生欣慰;若被譏嫌,當觀本心,性離怖畏,不生憂感;若遇苦時,當觀法性,本無逼忍,不見苦相:若愛樂時,當觀實性,常住不變,無苦樂相。」讀此,可知佛教的忍辱法門,何獨是對治人瞋心的妙藥,亦是控制人情緒喜怒哀樂的樞扭。學佛的人要忍,普通的人也要忍,昔日韓信忍受胯下之辱,終於拜師,張良忍受杞下老人之辱,終於復國雪恥。所以佛遺教經說:「忍辱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寒山大士亦說:「寒山出此言,此言無人信,甜蜜是人嚐,黃蓮苦難吞,順情生喜悅,逆意多瞋怒,但看木傀偶,弄得一場困。」佛教人觀順逆之境,如幻不實,逆境固然要忍,順境亦應該忍,不為物喜,不為己悲,然則:「其讚我者奚以喜,其毀我者奚以悲?」敬慎在我,毀譽由人,何足計較?自然停止社會是非毀譽的糾紛,取消瞋恨鬥爭的劫難。

彌勒菩薩化身的布袋和尚說:「是非憎愛世偏多,仔細思量奈我何?寬卻肚皮常忍辱,放開笑口暗消磨是。若逢知己須依分,縱遇冤家也共和;若能了此心頭事,自然證得六波羅。」文殊菩薩化身的寒山大士,問普賢菩薩化身的拾得:「世間有人穢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我應該怎麼辦呢?」拾得回答:「那只有忍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各位,你們能夠做得到嗎?只要你們能夠像學彌勒菩薩一樣想:「眼前都是有緣人,相見相親,怎不滿腔歡喜?世上盡多難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大肚包容,了卻人間多少事,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大肚包容,忍世間難忍之事,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就可以對治內心瞋恨重病,免卻墮落之苦,促進心理健康,精神正常。

(三)(三)以智慧對洽愚癡

癡,又名愚癡,又名無明。唯識論云:「於諸事理,迷闇為性,能障無癡,一切雜染所依為業。」人由於內心迷惑無知,不明事理真相,因名無明,又名無知。人因無知,認假作真,加上貪心的追求,瞋心的衝動,使自己在不自覺的愚癡無知心態中,作出殺盜淫妄等種種惡劣行為,形成惡業的種子,以致招來無量生死的苦果,所以愚癡,實是生死根本。講到認假作真,佛經中有一寓言故事,謂從前有一對年青夫婦,非常富有,非常恩愛,整天飲酒作樂,家中所儲備之酒,皆以大缸盛載。有一天、傭人不在,丈夫命妻子去取酒,當她輕輕揭開缸蓋,正想取酒時,嚇得一跳,繼之醋性大發,跑到丈夫前大罵:「好大膽的傢伙,竟然敢瞞著我,收藏著一個年輕貌美的賤女人,今被我撞見,如何交待?」丈夫面對著平常溫柔體貼,而今兇惡潑辣的妻子,唯有好言相勸,查問根由,妻子說:「妳還想賴,不信自己去打開酒缸蓋看看。」當年青富翁打開酒缸蓋採首一望,不覺勃然大怒,跑回房中,揪住妻子的頭髮,大聲喝罵:「你這不知羞恥的賤人,竟然背著我收藏年青漢子在家中,還敢含血噴人……」自此一對恩愛夫妻,每天都在爭吵,互相指責對方,勢同水火,互不相讓。有一天,平常受其供養的婆羅門教徒進來,看見夫妻正在互相責罵,問知因由,走去看個究竟,這時紅中出現一個婆羅門教徒,此人以為富翁,另結新交,供養別人,悻悻然離開。最後,來了一位比丘,查知他們夫婦爭吵的原因,走到酒缸一看,裡面又出現一個比丘的影子,「阿彌陀佛」,原來是假相作怪,於是叫夫妻倆隨他走入廚房,由他主持公道,解決問題。當大家來到缸邊,比丘說:「世上愚癡的人,不知一切幻有,認假作真,平地起風波,煩惱無盡;由於你倆,誤將缸中影子作為真實,以致互相誤會,互相指責,現在一切爭吵皆可以平息了。」說完,取石擊缸,滴酒不存,一切幻影,亦隨之消失,這時年青的夫婦,始知被自己的影子作弄,認假作真,致起爭端,徒生煩惱。

這故事是譬喻眾生,因無明煩惱障蔽,不知真心,妄執真心影子的假我,以為真實,遂起貪瞋之心,造殺盜淫妄等惡業,由業感果,因果循環,生死不已,苦惱無量,所謂:「無明為父,貪愛為母,六根男、六識女為媒嫁,生出無量煩惱子孫。」眾生的煩惱,也就無窮無盡。佛的般若智慧,不特理解諸法緣起性空,連此不生不滅的諸法空性,亦不執著,令人徹底取消無明,斷絕煩惱子孫,最後明白:「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而証同於佛,達到「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的境界,何止心理健康,而且回復精神正常,一切行為,無不合理。

所以,我們欲想健康,首先應該知道,人的身心皆有病,切莫諱疾忌醫。當知人體之病,從肉食及殺生的惡業而來,不是禍從口入,便是自作自受。若能實行素食,戒殺放生,避免病菌傳染,停止惡業,就可以獲得健康,而且長壽。

至於人的心理疾病,因貪瞋癡等煩惱而生,非一般醫生或世間藥物可能治療,必須請求無上大醫王的佛陀,求佛的慈悲聖水,來洗刷內心貪瞋癡等煩惱毒素的積垢,以佛法的聖藥,來根治人的貪瞋癡等心理疾病,同時還要以佛的般若智慧,來長養滋補法身,然後可以促進人的心理健康,回復人的精神正常,使人的行為合理。否則,無論如何恭祝,如何祈禱,如何渴望身體健康,都是話梅止渴,誑言妄語,自欺欺人。因為,唯有除去貪瞋癡三毒的心理,才是真正的健康,也唯有以佛法來補養法身慧命,才能徹底恢復人性的正常,果然如此,何止長命百歲,簡直證同於佛,壽命無量。最後,本人以萬分的誠意,恭祝各位身心健康,共得無量壽!

 

 

佛療六法

遊乾桂

 

  佛家的心理治療,可以歸納爲六種:
  一、念佛對治業障:平時多用念佛的名號、智慧、功德,想佛的莊嚴身像,達到入定安息的境界,消出業障。

  二、觀心法破我執:常見的觀法如“坐禪”、“冥想”等等,用來直觀心性,據西方的醫學家研究指出,與禪相近的超覺靜坐,不僅具有治癒心理疾病的效果,同時可以治療生理疾病。
  觀心法門,據傳在印度已有七千年歷史,早期是以瑜伽之名流傳于喜馬拉雅山區,《奧義書》說;“瑜伽是堅定統治心和各種器官的活動。” 
  觀身不淨,觀受爲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雜念最後無根可依,心念自然寧靜。
  佛教很多經典都涉論瑜伽,認定瑜伽爲佛家修煉的竅門之一,瑜伽的最終之術即是“冥想”。
  想象術”:就是明確自己的想像“方向”,比方說,戒煙、氣血平順、治療頭疼等等,全力以赴投入冥想,便有效果。“想欲術”:對自己亟欲達成的願望,用想象的方式,集中心力完成。“想定術”:這種方式用在減肥上,據說效果良好,每天用想象(神似自我催眠)的方式,用冥想提醒自己,每月該減五公斤,便能出現效果。“想念術”這種方式似“心理念力”,想象自己與癌症病魔作戰,自己的免疫系統武裝起采,白血球很強壯,癌細胞不堪一擊等等,發揮潛能增加能量。這與西方最近才極力提倡的心靈力量,有異曲同工之妙;實證指出,心理冥想法,的確有增進心理免疫力功能的效果,有的人用冥想力量對抗癌症十五年而不敗。

  三、因緣觀對治愚癡:了悟生命裏的生老病死與因果迴圈的關係,破除愚笨癡念。
  在神定狀態下,觀想人生的十二因緣;佛家認力,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具備種種因與緣,才得以生起或緣滅。因緣和合而生,因緣散落而滅,了悟因緣,自然覺悟。

  四、慈悲觀對治嗔恚:實際體驗衆生受苦的模式,瞭解自己並非想象中最悲苦的人,平息嗔怒之心。慈濟的師兄會說,當他參與幫助孤苦老人的安家行動,發現三平米大的房子,雜物橫陳,臭味四溢,就不再怨天尤人了,改用慈悲待人也待己。 

  五、數息觀對治散亂:也可以稱調息法,把注意力放在默數自己的呼吸上,從一至十,周而復始,消除散亂的心緒。作用類似治療焦慮的深呼吸,一口氣作九口吐出,反復圳練幾次,便可以在短短的時間內,使心情沈穩下來。  佛教認爲“息”是生命的本源,假如一口氣上不來,身體便是行屍走肉。
  數息觀中有“六妙門”,它是一種萬行開發、降魔成道的禪定法門,隸屬天臺宗,包括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還、六淨。
  一數即是我先前所提:入坐後,先調和氣息,徐數一至十,專注呼吸,或心注在數,回來多趟,數息純熟,自然不亂;二隨,又叫隨息,達到心隨於息,息隨於心的境界,到達覺息長短可以從遍身毛孔出入;三止,又叫“止息”,把心有意無意地止於鼻端,修止後覺得全身不見內外境,身心泯然入定;四觀,又叫觀息,仍然用心來觀照息,息出息入如空中的風,似無實在,觀久以後,心眼開明;五還,又你還息,修觀久了,心念易浮散亂,應適時回復本源,用心來審視呼吸出入之息,進入觀心智的意境;六淨,淨息之意,坐禪到此,不起妄念,不起分別,心裏清淨,爾後雜念全無,顯露真心,達到心垢全無,一塵不染的高級境界。 

  六、不淨觀對治貪欲:觀想境界不淨的現象,明白人僅是一部有限的機器,貪與欲最終只會折損生命而已,死了,任何擁有全是假的,破除貪欲特強的“我執”。 
  佛家的心理健康法則,當然不止這些,大致多從諸緣說起,結構八萬四千煩惱絲,教人因果之道,參透人生,走出煩惱,究竟解脫,邁向涅槃。
  《六祖壇經》有言:“佛向心中作,莫向心外求,自性迷即是衆生,自性覺即是怫。”經過“內省”,臻於“心物不二,一體圓融”之界。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