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音樂源於印度,中國漢地佛曲的發展,是由梵唄開始的。梵,是印度語“清淨”的意思。四是印度語“唄匿”的略稱,義為讚頌或歌詠。中國的梵四音樂,是模仿印度的曲調創為新聲,用漢語來歌唱。
自佛教傳入至三國時,來自印度、西域的一些高僧在漢地傳播、翻譯佛經的同時,也帶來了印度、西域的佛教音樂。月氏人支謙據《無量壽經》、《中本起經》製成《菩薩連句梵唄》三契;康僧會亦曾制此曲,又傳《泥洹唄聲》。此外,作“胡唄三契、梵響淩雲”的帛屍黎密多羅也是西域人;月氏人支縣南“裁制新聲,梵響清美”,傳“六言梵唄”於後世。“原夫經震旦,夾譯漢庭。北則些(法)蘭,始直聲而宣剖;南惟(康)僧會,揚曲韻以諷通。”(宋贊甯《宋高僧傳》)則把竺法蘭、康僧會奉為北、南兩派贊唄的祖師。他們所傳梵四,應該是西域風格的佛曲。然而,這些異國風味的“胡唄”並沒有廣泛流傳開來。
中國化佛曲的創始者應該是三國陳思王曹植。相傳,曹植“嘗遊魚山,忽聞空中梵天之響,清雅哀惋”,“乃慕其音,寫為梵唄”(《法苑珠林》卷三四),曹植的“改梵為秦”,就是在梵音的基礎上有所創作,“創聲三千有餘,在契則四十有二”(梁慧皎《高僧傳》卷一五)。一契便是一個曲調,四十二契便是四十二個曲調聯奏。這種“魚山唄”已經出現了與印度佛曲相異的形式,代表了佛曲華化的趨勢。
《樂府詩集·雜曲歌辭》(卷七七八年)載有齊王融《法壽樂歌》十二首,每首均五言八句,內容歌頌釋迦一生事蹟,從其歌辭體制來看,無疑是用這種華聲梵四來歌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