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來說“和尚”本是個很尊貴的稱呼,絕不是隨便哪一個人,只要剃下了頭髮,披上了僧衣,能夠熟練地念幾卷經文,就可以擁有這個稱呼--它不僅僅是一個表相,沒有一定的修持功夫,不能使世人仰之彌高,產生敬仰的絕不是一個真正的和尚。本來,和尚的要求就不僅僅只是外表的威儀具足,更是要內心達到“識心達本,解無為法”的境界。故,和尚是人天師表,他的所行,應該有一定的示範性;他的所為,應該有一定的導向性;他的所做,應該有一定的“誘惑”性……在世人心目中有一定地位的和尚,他的言行也一如他的名聲,令人發自內心的佩服。因而,和尚實際上是一個大眾化用語,珍惜這個稱譽,就是對世間負責的表現。
然而,由于根機的不同,“和尚”這一稱呼在人們的心目中被貶損了。當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悉達多將成正覺時,波旬有言:“我要讓魔民們穿上佛衣”。可見,現僧相的不見得就是和尚,說不定是外道、是魔。像這樣的人,一定有特別的本事,不然,他們為什麼登高一呼,會有成千上萬人呼應?
某沙彌,自稱得道,到處給人“灌頂”,有許多人趨之若鶩,這些人過後發現并無靈異,反而對所有光頭者生厭,獲下大罪。
某新戒比丘,不識藥理,不明醫道,使盡異術,給人治病,他憑的是相信虔求佛陀,終有感應。不錯,佛陀慈悲,但不知因果哪個能逃!
……
佛教的蓑微,固然有各種因素,“邪師說法,如恆河沙”,而且佛教教團現在存在着不足,一切的一切,貶損了“和尚”這一神聖稱呼在世人眼目中的地位。
造成這種情況,也與社會有關。我們有着几千年的宗法制封建時代,在那個時代,佛教只是舶來品,排外情結使得我們屢屢地排斥佛教。直到現在,這種情結仍然存在。前段時間中央電視台播放《三個和尚》,經濟晚報的《佛門中的“公關小姐”》等等,雖然這些事件在佛教界的干預之下,都得到了處理,但同時也說明了,目前佛教還處于關鍵時刻,怎樣抓住機遇,是佛教界面臨的課題,同時還要明白,國門已被徹底推開,各種思潮都要傳入,對于佛教,以后再不能繼續排斥。
還有某些人物,總在標謗“我是大乘”,要度化眾生,所以要入世隨俗,這些人物,若真是入世而不被塵俗所化,保持潔身自好則好。蓮花出污泥而不染,這是一種境界。自己是“和尚”身份,若過多地做一些拖泥帶水的事兒,這不但顯不出“菩薩”精神,卻讓人懷疑你是個與世俗無異的痞子,這人若只是初剃發還罷了,但當我們聽到一些大有名氣的法師們如此時,心中真有說不盡的苦辣酸甜。
讓我們尊重“和尚”的名號吧!包括社會各界以及我們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