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佛法的真善美
廖樂根

生而為人,又能聽聞佛法,真是無比的幸運。不過,佛法博大精深,我們該如何正確而全面地認識和把握呢?本文試從真、善、美三個層面對佛法的本質特徵作一簡要的闡述。


  首先,佛法所揭示的是宇宙人生的絕對真理。所謂"絕對真理",必須具備三個條件:本然性、必然性和普遍性。所謂本然性,就是本來如此、客觀存在,它只能被發現,不能被創造,這與佛出世還是不出世無關,此所謂"法性法爾、法爾如是"。佛陀只是真理的發現者,即""者,佛陀只是把他發現和證悟的道理苦口婆心地告訴給我們,並教給人們通往真理和獲得解脫、自由的方法與途徑。所以佛不是神,也不是救世主。佛告訴我們:"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那麼什麼是必然性和普遍性呢?這是分別從時間和空間上來說的,佛法是超越時空的。必然性就是永恆心,過去如此,現在和未來亦是如此。普遍性即遍通一切、遍虛空、遍法界。我們無法用有限的眼光認識無限的時空,同樣,我們無法用狹隘和固執的觀念理解佛法的真理。作為絕對真理的佛法就是本然性、必然性和普遍性的統一。佛法的重心在智慧,而不在於信仰,信仰必須建立在對真理的深刻認識的基礎上,佛法反對缺乏理性理性的盲目信仰和沒有正確理論指導的盲修瞎煉。


  那麼,佛法的絕對真理究竟是什麼呢?那就是緣起性空,或簡稱為緣起法。""是條件的意思,""是決定,也就是說,世間的萬事萬物,一切的一切都是由條件所決定的,事物的存在只是條件的和合,事物的消失只是條件的分離,宇宙間並沒有一個常恒不變的、孤立獨存的實體存在,也沒有所謂絕對理性或絕對精神等形而上的任何自體,一切都是無常和無我的,是自性空的。因此,佛法的緣起觀從根本上否定了神我論、宿命論和斷滅論。佛法既不是唯心的,也不是唯物的,"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從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一切法皆是佛法,因為一切法皆是因緣生、因緣滅,皆是苦、空、無常、無我,這亦是"無情說法"。因此,我們應該學會在日常生活中,用緣起的眼光看待一切,用緣起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一點是十分重要的。必須特別說明的是,緣起法本身就包括了生滅與寂滅兩個方面,表面上看起來,兩者似乎是矛盾和對立的,其實生滅與寂滅是統一不可分的。對任何事物來說,生滅的當下就是不生不滅(寂滅),並非離開生滅另外還有一個不生不滅,這不生不滅即是宇宙人生的實相--空性。所以,緣起與性空是互為因果的,這就是《心經》所說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異。事物的現象是緣起假有,但在本質上卻是自性空的,因此,緣起必定性空。但這""並非虛空、頑空,而是無自性空,由於萬物沒有一成不變的自性,才會有萬物生成變化的可能性,因此,有依空立,性空必定會緣起。這樣空與有相輔相成,空有不二,從而破除了常見與斷見兩種極端的錯誤見解,才會契入佛法緣起觀的中道。緣起法是甚深甚深的,我們現在只能通過語言文字和觀察、思維的方式加以認識和理解,當然這種理解本身也有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但要徹底、究竟了知緣起,必須有超世的無分別智才能具體、真實地把握,而這非證悟不可。


  如果說緣起法是佛法的特質和核心,那麼四諦法可以說是整個佛法的大綱了。四諦是建立在緣起的基礎上的,是佛陀的根本教義。諦是真諦、真實之意,四諦即苦諦、集諦、滅諦、道諦,而又以苦諦為立足點和出發點,因為集諦即是苦之集,滅諦即是苦之滅,道諦即是滅苦之道。可見佛陀的本懷是要人們認識苦,了知苦,並最終從苦中解脫出來,此所謂"知苦思斷集,慕滅乃修道"


  首先,佛法認為世間是充滿痛苦的,人生是充滿痛苦的。一說到苦,許多不瞭解佛法的人總認為佛教是消極的,是悲觀厭世的,其實不然。因為苦是一種客觀存在,是本來如此的,世間的一切都是生、住、異、滅的;人生是生、老、病、死的,緣起的存在必定是無常的,無常即苦,任何人都是無法回避苦的。佛法就是要求我們認識苦、面對苦、超越苦。所以,佛法不但不是消極的,反而是積極進取的,是給人以希望與光明的。


  那麼,苦從何而來呢?這就是集諦。苦不是無緣無故的,苦的因是無明與愛,所謂"無明為父,貪愛為母""無明所蓋,愛結所縛",以此而有生死輪回的苦患。而"我執"又是無明與愛的根本,由於"我執"而產生的貪瞋癡等種種煩惱,有情因煩惱而造種種不善業,從而導致苦果。有情眾生就是這樣在惑、業、苦的惡性循環中流浪生死,不得自在。苦、集二諦是從緣起的流轉上說的,而滅、道二諦則是從緣起的還滅而言的。所謂滅諦,是指一切煩惱和痛苦的滅除與止息,即涅槃。這是所有修學佛法者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和最終歸宿。


  那麼通過什麼方法或途徑才能離苦得樂、親證涅槃呢?這就是道諦,即八正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由此可見,佛法不是空洞的理論或抽象的哲學,它具有嚴密的實踐性和可證性,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如果我們只是將佛法作為一種學問去研究,而不依教奉行的話,那將不可能得到佛法的真實利益,這也是與佛陀的本懷背道而馳的。


  ""是道德的範疇,它是與""相對而言的,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但佛法之善畢竟不同於世間所謂的一般道德與善行,可以說它包括了世間善,而又超越了世間善,因為"一切世間微妙善語皆是佛法",也與一般宗教所說的"博愛"不一樣。佛法的""是以正見和智慧為前提的,佛法不只是教我們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更要求我們做一個有智慧的人。因此,善必須建立在無我的智慧基礎上,而這種無我之善,即是慈悲。"唯有無我,才有慈悲",悲和智在佛法中是不能分開的,學佛必須福慧雙修、悲智雙運。沒有智慧的慈悲是不徹底的,是有缺陷,甚至是有反作用,同樣,沒有慈悲的智慧也不是真智慧。因此,佛法所講的慈悲是無條件的、無分別的,沒有絲毫自私和自我的成份,是基於對眾生平等、眾生同體、眾生皆苦的深刻理解與認同,而生起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種慈悲與愛是無限的,其物件不只是人類,包括一切有情,這是一般宗教和世人所難以想像的。正如弘一大師所言"一般人執著我相而利益眾生者,其能力薄、範圍小、時不久、不徹底。若欲能力強、範圍大、時間久、最徹底者,必須學習佛法,瞭解悲智之義,如是所作利生事業乃能十分圓滿也。"從這個意義上說,佛法之善並非一般意義的善,而是"至善"


  具體來說,一般人行善、做好事,往往帶著希望回報的心理,總是出於某種自私的和有所求的目的,其實佛法告訴我們事實恰恰相反,這樣做的功德是很小的。相反,若是以一種無所求、無所執著的心態去做,其功德是無量的。真所謂"有舍有得,不捨不得",幫助別人其實就是幫助自己,其中的道理是耐人尋味的。


  美總是令人嚮往的。佛法之美即解脫之美,它是對世間美的超越。然而,這解脫之美是有不同層次之別的。首先,它是法的喜悅,也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法喜充滿"。這是指一個人開始學習佛法後,被佛法的智慧與美妙所深深吸引,從而產生的一種來自內心深處的興奮與喜悅。這種喜悅是與世俗的快樂完全不一樣的,它不需要任何外在的物質條件,它是從內心生起的對於生命的回歸。佛法並不否認世間的快樂,但它認為這種快樂是短暫的、無常的、不真實的,從本質上來說它仍然是苦的,即"壞苦"。法喜對於學佛、修行者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沒有法的喜悅,即使身在佛門,心仍然在紅塵之中。沒有法喜,就會慢慢失去道心,乃至被五欲所吞沒,斷送慧命,那是十分可怕的。


  隨著我們在修學佛法上不斷深入,慢慢地在我們的內心會生起寧靜、恬淡與安詳之美。這時,我們的煩惱會逐漸減輕,妄想和雜念會漸漸減少,負面的情緒,如焦慮、煩躁、不安等會越來越少,內心比較平靜,情緒比較穩定,不會大起大落。當我們在聞、思、修上繼續用功,尤其是在禪定上不斷深入時,將會體驗到更多美妙與快樂的感受,這種禪定之樂是世間任何欲樂不能比擬的,此時,我們對佛法的信心就更加堅定了。


  佛法的究竟解脫,是生死解脫、苦的止息,是"常、樂、我、淨",是永恆與自由,這就是涅槃之美。"究竟寂靜、究竟清涼、隱沒不現,惟依于清淨無戲論之體。不可謂有,不可謂無,不可謂彼亦有亦無,不可謂彼非有非無,只可說為不可施設究竟涅槃"。(《本事經》卷三)


小結

  佛法的真、善、美是統一而不可分的,而真又是其中的核心與根本,無真也就無所謂善與美。《金剛經》說:"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即是真善美的完美結合。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修學佛法,就是對至真、至善、至美的不懈追求,這是何等偉大而崇高的事業啊!

 

來源:www.jcedu.org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