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阿含經》念佛法門初探
釋宗麟

提要

本文以了解《阿含經》念佛法門的實證理論為主體,附帶探索與比較「阿彌陀佛信仰」思想,用1.信心入門、2.法門與念佛、3.三世佛與十方佛、4.專念與普念、5.憶念與禪觀 的論點,對念佛法門做教理分析與實修研發,發現兩系思想雖然多處相應,卻不限定為「阿彌陀佛信仰」,而運心契入法性才是念佛法門能畢竟涅槃的關鍵

關鍵詞】: 1.信心    2.法門    3.念佛    4.專念    5.普念    6.憶念    7.禪觀

目次

壹、緒 論

貳、信心入門

、法門與念佛

、三世佛與十方佛

伍、專念與普念

陸、憶念與禪觀

柒、結 論

參考書目

壹、            

漢傳佛教「阿彌陀佛信仰」的念佛法門弘揚歷代、普及中外,與紀錄世尊早期言教的《阿含經》有無思想關係?《阿含經》有念佛法門嗎?為何要念佛?提到那些佛?要念那位佛?如何念?法門歸趣究竟為何?對佛弟子心性調練、智慧開發具實用性嗎?這些都是筆者論述本文的關懷點。簡單地說,了解《阿含經》念佛法門的實證理論,附帶探索與比較「阿彌陀佛信仰」[1]思想,是撰寫本文的用意。

本文以漢譯四部《阿含經》為主,對經典源流始末、傳誦先後、真偽辨證等歷史問題一概不處理,筆者以為學佛旨趣在於用教理義解來醇淨思想、調練心性、端嚴戒德、修行法門,只要忍可佛法是五種人說[2],契合法性真理、相應心性根器的部份,都可皈依選用。因此,分別從1.信心入門、2.法門與念佛、3.三世佛與十方佛、4.專念與普念、5.憶念與禪觀 對念佛法門做教理分析與實修研發,嚐試釐清《阿含經》念佛法門的基本問題,做為筆者把握念佛法門的依據與基礎,及提供佛弟子認知念佛法門與選擇、運用的參考。

貳、           信心入門

佛法重解行相應,隋‧智者大師對「解行」定義為「於出世道解而勤行[3],意指「勝解出世道後,精勤依教奉行(身體力行)」。筆者以為:在出世解脫的本懷下,「勝解為指導力行、檢覈力行;力行可尋求勝解、印證勝解」,由此可見解行的微妙關係!因此,每個法門如何修行運作?必備的入門條件為何?都是深切注意的落點。以下先辨識佛法入門條件,再論證念佛法門的相關問題。

人類修學佛法雖然不離1.宿世善根、2.今生善緣(含內在動機、外圍人文)的因素,其間的各別差異卻是多而複雜,本文僅從通遍角度探索學佛入門條件,及其與法門修行的關係。

1.《雜阿含經‧98經》:「佛告婆羅門:『我亦耕田下種,以供飲食。』………

信心為種子   苦行為時雨

……………   ……………

如是耕田者   逮得甘露果

如是耕田者   不還受諸有」[4]

2.《中阿含經‧龍象經》:「大龍信為手   二功德為牙

……………   ……………

遠離淫欲恚   斷癡得無漏

龍捨離其身   此龍謂之滅」[5]

3.《雜阿含經‧887經》:「所謂信者,信增上戒、施、聞、捨、慧,是則為信[6]

4.《雜阿含經‧450經》:「眾生常與界俱,與界和合………信心時與信界俱[7]

引經「1」用「種子」能生長植物、供給飲食,譬喻「信心」能長養善法、得甘露果╱不受諸有。引經「2」以「手」能取放物品,譬喻「信」能斷癡()、得無漏()。引經「3」則補述了引經「2」「信」能斷、得的原因,在於可增上「戒、施、聞、捨、慧」。引經「4」更統攝了「信心」與「信」的屬類相同。很明確的,「信心╱信」在修學佛法上具有前導地位與資益功能,是絕對的必要條件。依此,再辨證「信心╱信」的定義、特質與層次。

 

5.《雜阿含經‧1223經》:「正信於如來   決定不傾動

受持真實戒   聖戒無厭者

於佛心清淨   成就於正見

當知非貧苦   不空而自活

故於佛法僧   當生清淨信

[8]慧力增明   思念佛正教[9]

6.《雜阿含經‧834經》:「若聖弟子!成就四不壞淨者,不於人中貧活,而活不寒乞,自然富足。何等為四?謂於佛不壞淨成就;法、僧、聖戒不壞淨成就[10]

7.《雜阿含經‧936經》:「聖弟子於佛一向淨信,於法、僧一向淨信,於法利智、出智、決定智,八解脫具足身作證,………說阿羅漢俱解脫。………一向於佛清淨信乃至決定智慧,不得八解脫身作證具足住………乃至慧解脫。………一向於佛清淨信乃至決定智慧,八解脫自作證具足住………乃至身證。………一向於佛清淨信乃至決定智慧,不得八解脫身作證具足住………乃至見到。………一向於佛清淨信乃至決定智慧………不得見到………乃至信解脫。………信於佛言說清淨,信法、信僧言說清淨,於五法增上智慧、審諦、堪忍,謂信、精進、念、定、慧………乃至隨法行。………信於佛言說清淨,信法、信僧言說清淨,乃至五法少慧、審諦、堪忍………乃至隨信行[11]

引經「5」簡列「信」的定義是以「清淨」為特質,對佛、法、僧決定不傾動的信任,並將「聖戒」從「法」(佛正教)中獨立出來[12],而且「決定不傾動」的「清淨信」被引經「6」界說為「四不壞淨」。這樣,「信」的定義便可「廣說」為「對佛、法、僧、聖戒決定不傾動的清淨信」;「略說」成「對佛、法、僧決定不傾動的清淨信」。至於「信」的層次,引經「7」以對佛、法、僧一向清淨信或言說清淨,與智慧的多少、增損,及八解脫的具足與否,來歸類佛弟子的生命(修證)境界。從生命(修證)境界後果的角度,來檢查「信佛、法、僧」前因的部份,「信解脫」以上(含「信解脫」)的「一向清淨信」,確實比「信解脫」以下的「言說清淨」深刻得多!

綜理上文,佛弟子不論選擇什麼法門[13]學佛,都以「信心╱信」入門,在信佛、法、僧、聖戒的「清淨」特質中,卻因「信心╱信」的深淺層次不同,資益增上的生命(修證)境界便有了高低差別。可見,「信心╱信」的珍貴與深化是多麼重要!再者,阿彌陀佛信仰以「信」入門[14],與《阿含經》是吻合的

1.信心是心王?還是心所?是王、所同體?或王、所別體?如何運心作意?2.聖戒為何與佛、法、僧並列為「四不壞淨」?其修道的實證意義何在?都值得再深入,本文擱置不談。下面先澄清本文主題「念佛」是「法門」嗎?

參、法門與念佛

法門修行都以信心入門[15],界定「法門」與「念佛」的關係,便成下列各論點的前置作業。

《增一阿含經‧勸請品》:「梵天今來勸   如來開法門

                          聞者得篤信   分別深法要[16][17]

《注維摩詰經‧入不二法門品》:「肇曰:『言為世則謂之眾聖所由謂之』」[18]

《增一阿含經‧勸請品》提點「法門」有「聞者得信,分別真理」的功能,《注維摩詰經‧入不二法門品》說出「法門」是「世人軌則、聖者依路」。這樣,「法門」就是經見聞或聽聞後能起信,並被世人遵為軌則、聖者依為進路,分別真理的方法。接著確認「念佛」是「法門」嗎?

《雜阿含經•550經》:「說於[19]法出苦處,昇於勝處,說一乘道淨諸眾生,離諸惱苦,憂悲悉滅,得真如法。何等為六?謂聖弟子!念如來、應、等正覺………念如來應所行法故,於此五欲功德離貪、恚、癡,安住正念正智,乘於直道,修習念佛,正向涅槃[20]

《增一阿含經•十念品》:「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便成神通,去眾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佛[21]

根據《雜阿含經》、《增一阿含經‧十念品》的記載,「念佛」既是聖弟子學處的部份或全部,必然為如來所開的法門。而且,修道果德儘管有「離貪、恚、癡」、「安住正念正智」、「成神通」、「去眾亂想」、「逮沙門果」等種種不同,終極目的都是「正向涅槃」、「自致涅槃」。如此,「篤信」不只要深信「念佛」可使自己達到「安住正念正智」等修果,可「正向涅槃」、「自致涅槃」是「篤信」的圓滿程度。這與深信阿彌陀佛功德,往生極樂淨土,必至一生補處的思想[22]一致,因為「一生補處」可畢竟涅槃。至於「念佛」如何定義、運作?畢竟涅槃的方法為何?留待「陸、憶念與禪觀」[23]探賾。

《阿含經》有歸趣「正向涅槃」、「自致涅槃」的「念佛」法門。肯定了「念佛」是「法門」,再來探討《阿含經》提到那些佛?

肆、三世佛與十方佛

念佛能遠離煩惱干擾、安住正念正智乃至畢竟涅槃[24],到底那些佛的功德力令弟子自證涅槃?筆者從時空因緣來分析。

1.《雜阿含經‧498經》:「過去諸佛、如來、應、等正覺,悉斷五蓋惱心………彼當來世諸佛、世尊………今現在諸佛、世尊………過去、未來、今現在佛,悉斷五蓋惱心………」[25]

2.《雜阿含經‧1189經》:「過去諸世尊   以乘斯道度

當來諸世尊   亦度乘[26]斯道

現在尊正覺   乘此度海流」[27]

3.《雜阿含經‧946經》:「『瞿曇!未來世當有幾佛?』………未來佛者,如無量恆河沙………過去世時,復有幾佛?………過去世佛亦如無量恆河沙數………」[28]

從引經「123」證明,在時間上《阿含經》確有「三世佛」的思想,而且引經「3」明白地說出過去、未來佛的數量是「無量恆河沙數」。至於有多少現在佛?引經「1」的「諸佛」雖沒有數據,卻意涵不只一位。那麼諸佛如何區隔化土?

4.《增一阿含經‧力品》:「一國之中亦無二王,一佛境界無二尊號[29]

5.《長阿含經‧世記經》:「如一日月周行四天下………是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世界周匝成敗,眾生所居名一佛剎………」[30]

6.《長阿含經‧自歡喜經》:「過去三耶三佛與我[31]等,未來三耶三佛與我等,欲使現在有二佛出世,無有是處[32]

7.《中阿含經‧多界經》:「若世中有一如來者,必有是處」[33]

《增一阿含經‧力品》指出「一個佛境界,只有一佛」,猶如一個國家只有一位國王。《長阿含經‧世記經》範圍一佛境界是三千大千世界,確立了「一個化土是三千大千世界,一個化土只有一佛」的思想。《長阿含經‧自歡喜經》標點「三世佛聖德等同,現在只有一佛出世」,相應了引經「1」的三世諸佛有共同聖名(佛、如來、世尊 等)、具共通果德(斷五蓋惱心 等),與引經「4」的一佛境只有一佛。《中阿含經‧多界經》更扣緊「當世只有一佛」的教敕。歸納引經「1~7」就成了「三世諸佛通名(聖名)(果德),此方此土唯一佛,教化三千大千界」的思想,這樣現在其餘諸佛必然得在他方出世,引《增一阿含經‧六重品》佐證:

《增一阿含經‧六重品》:「是時目連禮世尊足,即於如來前沒不現,往詣東方七恆河沙佛土,有佛名奇光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彼土」[34]

引文中時間的關鍵詞「是時」指的是「這時候()[35],目連尊者能「是時」禮完佛足後,便消失不見,前往東方拜詣遙隔七恆河沙佛土的奇光如來,不只證明現在世(釋迦牟尼佛世)有他方佛的存在,還補充了引經「1」現在諸佛的數量也是以「恆河沙」計算,三世佛出現世間之多可見一斑!

雖然《雜阿含經‧1192經》有「十方諸天眾」[36]的紀錄,由於一佛剎就有多天[37],不宜做為十方佛的力證;而別譯《阿含經》[38]筆者採保留參考的態度,不列入研探的聖典依據。因此,就空間而言:《增一阿含經》的東方佛確實隱寓了「現在十方佛」的思想。若再串連引經「1」「現在諸佛通名德」、引經「6」「三世佛聖德等同」,則又可推證「三世、十方一切諸佛名德等同」,簡稱為「一切諸佛通名德」。

《阿含經》楷定「一切諸佛通名德,此方此土唯一佛,教化三千大千界」、時間面向是「三世佛」、空間面向為「(現在)十方佛」的思想。而阿彌陀佛信仰的《無量壽經》[39]、《觀無量壽佛經》[40]、《阿彌陀經》[41]都敘述了十方佛,以《阿彌陀經》內容最詳細;且《無量壽經》[42]有「過去佛、未來佛」的明文,這樣又與《阿含經》「三世佛」、「(現在)十方佛」的思想統一了。《阿含經》既有三世佛、十方佛的示導,背後隱藏著什麼修行理念?佛弟子在運用念佛法門時是專念一佛?還是普念諸佛?與阿彌陀佛信仰有何異同?是下個論點。

《阿含經》1.現在有十方佛,過去、未來也有十方佛嗎?2.佛土是三千大千世界各據方所、互不交集?或錯雜相攝、圓融無礙?3.與《華嚴經》重重無盡、事事無礙的華藏世界之比較為何?有延展發明的意義,本文不論。

伍、專念與普念

三世佛、十方佛既然多如恆河沙[43],念佛法門在《阿含經》的應用,以所念的對象來說:是專誠鎖定一特定佛(專念)?或周遍普及不特定的佛(普念)?再依經論檢證。

1.《雜阿含經‧931經》:「謂聖弟子!念如來事1.如來、2.應、3.等正覺、4.明行足、5.善逝、6.世間解、7.無上士、8.調御丈夫、9.天人師、10.佛、11.世尊………如是念時,不起貪欲纏,不起瞋恚、愚癡心………於如來正法、於如來所 得隨喜心,隨喜心已歡悅……入法流水[44]乃至涅槃[45]

2.《中阿含經•持齋經》:「多聞聖弟子若持齋時憶念如來,彼1.世尊、

2.如來、3.無所著、4.等正覺、5.明行成為、6.善逝、7.世間解、8.無上士、9.道法御、10.天人師、11.號佛眾祐………緣如來故,心靖[46]得喜,若有惡伺彼便得滅,所有穢污惡不善法,彼亦得滅」[47]

3.《長阿含經•遊行經》:「六不退法令法增長,無有損耗,一者念佛、二者念法………」[48]

4.《增一阿含經•十念品》:「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便成神通,去眾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佛[49]

引經「1~4」對念那尊佛?何時念?向何方念?自力念?他力念?並沒有特別說明,雖然「12」經突顯念佛的內容(念如來十一種名德),「34」經諭告念佛的重要(可「令法增長」、「自致涅槃」),卻都著重法門修行的結果,下至寂靜喜悅、遠離諸惡,上至善法增長、作證涅槃。由此推理:《阿含經》的念佛法門允許普念諸佛。因為,佛弟子經由法門修行後的身心淨化、修證結果,才是念佛的重點,而在「一切諸佛通名德」[50]的前提下,念那尊佛的重要性反而退為其次了。所以,若體會得到,專念、普念何妨隨機(根機根性、時機)、隨緣而修!

5.《增一阿含經•九眾生居品》:「一時佛在羅閱城………羅閱城中有一比丘身遇疾病,至為困悴,臥大小便,不能自起止,亦無比丘往瞻視者,晝夜稱佛名號,云何世尊獨不見愍?是時如來以天耳聞彼比丘稱怨喚呼,投歸[51]如來[52]

6.《增一阿含經•放牛品》:「爾時提婆達兜為火所燒,便發悔心於如來所,正欲稱『南無佛』,然不究竟,這[53]得稱『南無』,便入地獄……今此提婆達兜興起惡心向如來身,身壞命終入阿鼻地獄中[54]

7.《雜阿含經•1158經》:「時舍衛國中婆肆吒婆羅門女………於佛、法、僧已離狐疑,於苦、習[55]、盡、道亦離疑惑,見諦得果,得無間[56]慧,其夫是婆羅豆婆遮種姓婆羅門,每至左右所為作時,有小得失即稱『南無佛』,向如來所住方面,隨方合掌,三說是言:『南無………善說妙法牟尼之尊,仙人上首是我大師。』」[57]

引經「5」比丘因病心志怯弱,「晝夜稱佛名號」、「投歸如來」。引經「6」提婆達兜因對如來興起惡心,當被火燒灼時生悔意,臨終前想求佛哀愍納受。兩者都是在自力救濟無能的情況下,轉求他力加護,專念一佛(釋迦牟尼佛)投歸。而引經「7」的婆羅門女卻以一位見諦得果的聖者(須陀洹或須陀洹以上)[58],遇「小得失」因緣也專念一佛(釋迦牟尼佛)投歸,還向著如來所住的方位(隨方)合掌稱念,敬佛不背佛的威儀細行嶄露無遺。聖弟子在必要的時機(順時宜)[59]尚且念佛如此,類推「未見諦得果」的凡夫弟子理所當然也會╱也要如此!「普被三根」的思想也就不言而喻了。

《阿含經》專念一佛、向佛所稱念的事實清楚明朗;佛弟子(攝凡、聖)陷入困境,智慧無法深觀空性(屬根性問題)、心力不足抗衡強緣,至誠乞賴佛力(他力)、念佛請護的事實也昭然若揭

縱然佛力(他力)加護有憤發心志的作用,隨業昇墮、自力救濟的教誡更有震聾啟瞶的效益,引二經略述義趣:

《雜阿含經•1227經》:「各隨業所趣,善惡果自受,惡業墮地獄,為善上昇天,修習勝妙道,漏盡般涅槃」[60]

《增一阿含經•護心品》:「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便得神通,諸行寂靜,得沙門果,至泥洹界。云何為一法?所謂無放逸行。云何為無放逸行?所謂護心也。云何護心?於是比丘常守護心有漏有漏法………住不移易,恆專其意,自力勸勉………欲漏心便得解脫,有漏心、無明漏心便得解脫………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61]

《雜阿含經‧1227經》顯揚「自作業,自受報」,《增一阿含經‧護心品》昭明「自力護心,解脫諸漏(欲漏、有漏、無明漏)」。所以,自力救濟、創造解脫業感是《阿含經》裡別於他力加護的修行理念,也當高度關切

整合上文,筆者推論:《阿含經》念佛法門著重結果的圓滿(身心淨化、作證涅槃),專念一佛或普念諸佛雖然沒有絕對性,可隨著凡、聖佛弟子的根性優劣(即普被三根)、心力強弱與時節因緣(即順時宜)應宜而修。但是,佛力(他力)加護、向佛所(隨方)稱念則確有其事。這與阿彌陀佛信仰同樣歸趣涅槃[62]、他力加護[63]、向佛所(向西)稱念[64]、普被三根[65],卻一向專念一佛或下至一念念佛[66]的思想稍有不同!主要有四項:一、《阿含經》與「阿彌陀佛信仰」這兩個系統都有他力思想,至於《阿含經》是否有自力念佛的思想?下文解明[67],而「阿彌陀佛信仰」是否有自力思想,本文不討論。二、《阿含經》專念、普念並存,阿彌陀佛思想則獨倡專念。三、《阿含經》念佛法門得順時宜而修;阿彌陀佛信仰則以「一向專念」為正義,極不得已時才採「十念乃至一念」的方便義。四、向佛所、不背佛兩系相同,差別在《阿含經》中此土的釋迦如來隨處遊化,方所自然隨著變化(隨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在此土的西方[68],佛弟子當然向西方稱念。由於本項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筆者題為「同異相攝」,並將兩系異同列表於後。 (cf.「柒、結論‧《阿含經》與『阿彌陀佛信仰』念佛法門 同異表」P. )

疏通上述問題後,下文再解析「念佛」的定義、法門修行與歸趣涅槃的方法。

1.專念一佛、普念諸佛與「小、大、無量所緣」、「小、大、無量三摩地」的關係如何?2.佛弟子用《阿含經》專念一佛、普念諸佛 法門修行後,形成的具體身心變化、修證境界其特質與異同為何?3.念佛通德與別德,形成的具體身心變化、修證境界其特質與異同又如何?4.專念、普念與凡 聖、自力 他力、信行 法行的關係是分別歸屬?或互相攝屬?都有實證研究的價值,本文暫不申論。

陸、憶念與禪觀

如前文所說的解行微妙關係與念佛歸趣涅槃[69],體解「念佛」名義便成實證念佛法門的理論基礎,與進一步探求方法、入手、所緣、轉進等細節問題的根本。同樣地依經論檢證。

1.《雜阿含經‧785經》:「正念有二種[70],………何等為正念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若念、隨念、重念、憶念,不妄[71]、不虛………何等為正念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若念、隨念、重念、憶念,不妄[72]、不虛………正定有二種………若心住不亂、不動、攝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心法,住不亂、不散、攝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73]

2.《雜阿含經‧931經》:「謂聖弟子!念如來事1.如來、2.應………如是念時,不起貪欲纏,不起瞋恚、愚癡心………身猗息已覺受樂,[74]受樂已其心定,心定已………乃至涅槃」[75]

3.《增一阿含經‧廣演品》:「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繫念在前,無有他想,專精念佛,觀如來形,未曾離目[76],已不離目,便念如來功德,如來體者,金剛所成,十力具長[77],四無所畏………如來慧身,智無崖[78]底,無所罣礙………是謂修行念佛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79]

從引經「1」的「正念」定義界說「念佛」的「念」是不忘失、不虛假的「憶念」,證明引經「2」的念佛運作與憶念有關;而念佛(即念如來事,本經屬於念抽象思想層面的如來聖德)得覺受樂後心定,又說明與運心入定契法性的禪觀[80]有關。這樣,念佛與憶念、禪觀都有法門修行上的關係,其運作異同與彼此關係在引經「3」可見端倪。盤腿靜坐中毫無其餘想法,一心只憶念具象的如來形貌,到「不離目」後,再憶念抽象的如來功德而成神通、除亂想,這屬運心入定的禪觀實作方法,其中並有禪觀轉進的次第說明(從「如來形貌」轉進「如來功德」)。禪觀可轉進固然已得到證明,其入手處為何?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聲聞地》:「云何心一境性?謂數數隨念、同分所緣、流注、無罪適悅相應,令心相續,名三摩地;亦名為善心一境性。何等名為數數隨念?謂於正法聽聞受持,從師獲得教誡、教授增上力故,令其定地諸相現前,緣此為境,流注[81]、無罪適悅相應,所有正念隨轉安住。云何名為同分所緣?謂諸定地所緣境界,非一眾多種種品類,緣此為境,令心正行,說名為定,此即名為同分所緣」[82]

依《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聲聞地》的記載,為令定地諸相現前,必先反覆不斷地在散心位中(即「非定地」)正念從師長聽聞而來的正法教誡、教授,再轉進相應定地的止觀所緣境界,這「反覆不斷地正念」是「數數隨念」,也是「不忘失、不虛假的憶念」。由此推知:要運作「繫念在前,無有他想,專精念佛,觀如來形」的禪觀之前,必得經歷不忘、不虛地憶念如來相好莊嚴的過程。所以,運心入定(即定地相應作意)的禪觀以散心憶念為入手處是肯定的。再者,《阿含經》念佛法門都是運心入定的禪觀嗎?

4.《增一阿含經‧力品》:「眾生身、口、意行[83]惡,彼若命終憶如來功德,離三惡趣,得生天上,正使極惡之人得生天上,是謂第六如來功德」[84]

就常理判斷,引經「4」的眾生既身、口、意行惡,一旦臨命終要憶念如來功德時,能運心禪觀的可能性極小,又如「伍、專念與普念」引經「56」中因病難、命難而念佛的情況[85],筆者認為都屬於他力加護、散心憶念的方法,而禪觀既由憶念入手,散心憶念應不例外。由此再證:憶念與禪觀都是念佛法門的運作方法,也都由憶念入手修行。發人深省的是:如來具足什麼功德,能使念佛而歸趣涅槃?[86]

5.《雜阿含經‧296經》:「我今當說因緣法及緣生法。云何為因緣法?謂此有故彼有。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云何緣生法?謂無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此等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審諦、真實、不顛倒[87]

6.《增一阿含經‧聽法品》:「一切諸法皆悉空寂,無造無作,如世尊所說偈言………若欲禮佛者   過去及當來

[88]於現在中   當觀於空法

若欲禮佛者   過去及當來

現在及諸佛   當計於無我[89]

引經「5」清楚顯示如來成「等正覺」的原因是自覺「法空」真理,這是「如來慧身,智無崖()底,無所罣礙」功德的所由,也是佛弟子心性調練、智慧開發的所依。從引經「6」世尊教誡「禮佛」要深契法空真理來推求:佛弟子在念如來聖名或功德時,便成下可緣取現象界(事相)如來形容、顏貌 相好莊嚴的色身,上可直契真實界(理體)一切空寂、無我 法性真理的法身。這樣,如來功德便融攝事相(如:十力、四無所畏等)與理體(即法性真理)[90],而契入空寂、無我的如來功德(理體)是念佛法門能畢竟涅槃的關鍵,至於是結跏趺坐凝心禪觀證得,或散心憶念平常強觀悟得,又可隨機(根機根性、時機)、隨緣運用了!再者,能念佛法身、常守護心、契入法性、解脫煩惱,正是「自力救濟」的典型[91]。此外,還有「生處」、「初得道處」、「轉法輪處」、「般泥洹處」,也都可作為念佛的所緣境。引證如下:

《長阿含經‧遊行經》:「諸族姓子常有四念,何等四?一曰念佛生處,歡喜欲見,憶念不忘,生戀慕心。二曰念佛初得道處,………三曰念佛轉法輪處………四曰念佛般泥洹處………我般泥洹後,族姓男女念佛生時功德如是,佛得道時神力如是,轉法輪時度人如是,臨滅度時遺法如是」[92]

回觀上文,《阿含經》念佛法門的特質雖為「念佛」,其運作方法卻有散心憶念與定心禪觀的差別,所緣境也有緣念名號[93]、相好、四處(佛生處 等)、功德(攝理事)的不同,兼容了色身與法身、事相與理體。儘管實證上有自他兩力[94]、定散兩位、理事二界、禪觀轉進的取捨,也都得以散心憶念入手加行。這與阿彌陀佛信仰以「念佛」為特質,有憶念與禪觀、定心與散心、色身與法身、事相與理體、禪觀轉進、憶念入手[95]的念佛法門完全一致,只是所緣事相多了依報莊嚴與侍菩薩[96]。「阿彌陀佛信仰」思想與《阿含經》念佛法門是如此相近

1.憶念通攝定心、散心?2.病難、命難能定心禪觀?3.憶念、禪觀形成的具體身心變化、修證境界其特質與異同如何?4.憶念、禪觀與信行、法行的關係是分別歸屬?或互相攝屬?5.禪觀定體與定境究竟為何?也都還有索隱窮理的發展性,待有因緣再探究,本文不旁論。

柒、結 

《阿含經》念佛法門以對佛、法、僧、聖戒的清淨信,藉著「念佛」的特質,運用憶念或禪觀方法從憶念入手,把取如來名號、相好、四處、功德(攝理事)的所緣境,預期歸趣涅槃,形成普被三根、順時宜、隨方專念或普念三世、十方一切佛,與或仗他力加護、或靠自力救濟緣念事相或理體,及可禪觀轉進的思想。

筆者發現:要從佛法教理獲得吾人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啟導,必由信心/信入門,從中抉擇適應個人根性、配合因緣時節的法門。《阿含經》念佛法門用事相、理體二所緣境調練心性,不論是凝心禪觀或散心憶念,將心性契應空、無我的理體所緣,才是念佛法門開發智慧、解脫煩惱的涅槃旨趣。而《阿含經》念佛法門與「阿彌陀佛信仰」思想雖然多處相應,念佛法門不限定為「阿彌陀佛信仰」的事實也是撼搖不動的鐵證,漢傳佛教長久以來對念佛法門的弘傳可說是片面且局部

為結示全文與便利檢閱、比較兩系異同,列為表格簡化如下:

《阿含經》與「阿彌陀佛信仰」念佛法門同異表

                     

    

《阿含經》

阿彌陀佛信仰

1. 

  ()

2. 

   

3. 

   

4.能 念

 

普 被 三 根

5.所 念

三世佛

十方佛

6.念 法

 

 

7. 

   

8. 

禪觀可轉進

9.所 緣

 

相 好(色身)

功德

理 體

(法性/法身)

事 相

(十力等)

 

1.自他力

 

 

2. 

 

 

3. 

順 時 宜

一 向 (正義)

十念乃至一念 (方便義)

同異

相攝

1.向佛所

  

   西

略符說明:「○」表示「有此思想」                                 

         「×」表示「無此思想」

 

 

 

 

參考書目

一、 經  

                                              藏經/冊數╱經碼

                                                             

1. 劉宋Ÿ求那跋陀羅      《雜阿含經》        T.299

2. 東晉Ÿ瞿曇僧伽提婆     《中阿含經》        T.126

3. 後秦Ÿ佛陀耶舍 共 竺佛念  《長阿含經》        T.11

4. 東晉Ÿ瞿曇僧伽提婆     《增一阿含經》       T.2125

5. 曹魏Ÿ康僧鎧        《無量壽經》           T.12360

6. 劉宋Ÿ 良耶舍             《觀無量壽佛經》        T.12365

7. 後秦Ÿ鳩摩羅什              《阿彌陀經》           T.12366

8. Ÿ天息災                  《分別善惡報應經》      T.181

 

 二、 論  

  ()     

      著 者 ╱ 譯 者                                 藏經/冊數╱論碼   

                                                                     

 1. 龍樹菩薩╱ 後秦Ÿ鳩摩羅什  《大智度論》           T.251509

 2. 彌勒菩薩 ╱ 唐Ÿ玄奘    《瑜伽師地論》        T.301579

 

 

()  

著 者 ╱ 記述者                                藏經/冊數╱論碼           

                                                                  

1. 後秦Ÿ僧肇                《注維摩詰經》          T.381775

2. Ÿ慧遠               《觀無量壽經義疏》       T.371749

3. Ÿ智顗               《淨土十疑論》           T.471961

4. Ÿ智顗說/灌頂記       《菩薩戒義疏》           T.401811

5. Ÿ道宣撰/宋Ÿ元照述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記》  卍續 62

6. Ÿ天如則                《淨土或問》                T.471972

7. Ÿ智旭                  《阿彌陀經要解》            T.371762

8. Ÿ彭際清                《華嚴念佛三昧論》          卍續 104

 

 

 

 

 三、 現代著作

 編 著 ╱ 印 行                            出版地/出版日/版本        

     1. 丁福保 / 新文豐           《佛學大辭典》    台北/民國701月/3

     2. 中文大辭典編輯委員會/     《中文大辭典》    台北/民國799

      中國文化大學                                     8版 第一次修訂 版普及本



[1] 本文主要以專宏阿彌陀佛(無量壽佛)與極樂世界思想的《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等經論,合說為「阿彌陀佛信仰」

[2] 《大智度論‧釋摩訶衍品》:「摩訶衍名佛道行,是法得至佛………菩薩初發意所行,為求佛道故,所修集善法,隨可度眾生所說種種法,所謂:本起經、斷一切眾生疑經………如是等無量無邊阿僧祇經,1.或佛說、2.或化佛說、3.或大菩薩說、4.或聲聞說、5.或諸得道天說,

是事和合皆名摩訶衍

《大智度論‧釋摩訶衍品》《大正新修大藏經》第25冊,第1509經第46卷,第394

中欄第9行,往後續讀,新文豐印行,台北,民國761月,修訂版,簡寫為

T.251509-46 P.394b9f. 以下例同

[3] 《菩薩戒義疏》T.401811- P.564c-7f.

[4] T.299(98) P.27a-12f.

[5] T.11(118) P.608c10f.

[6] T.299(887) P.224a13f.

[7] T.299(450) P.115c-14f.

[8] 正倉院聖語藏本(天平寫經)將「智」刻為「知」,即「知慧」T.299(1223) P.334d

[9] T.299(1223) P.333c-3f.

[10] T.299(834) P.214a15f.

[11] T.299(936) P.240a11f.

[12]《雜阿含經‧816經》:「諸比丘!有三學,何等為三?謂增上戒學、增上意學、謂增上慧學T.299(816) P.210a7f.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記》卷一:「聖教雖多,不越三學

《新編卍續藏經》第62冊,第328頁上欄倒數第7行,往後續讀,新文豐印行,台北,

民國838月,台13刷, 簡寫為卍續62P.328a-7f. 以下例同

   如上所引,佛所說法(聖教)攝為「三學」:戒、意()、慧,可見「戒」是「法」的一部份

[13] cf.「參、法門與念佛」的論證 pp.

[14] 《阿彌陀經》:「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T.12366 P.348a-14f.

《阿彌陀經要解》:「此經以信、願、持名為修行之宗要。非信不足以啟願,非願不足以導行,非持名妙行不足以滿其所願而證所信」T.371762 P.364b-13f.

[15] cf.「貳、信心入門」的論證pp.

[16]《中阿含經‧郁伽長者經》:「佛知彼有歡喜心、具足心………有能、有力堪受正法,謂如諸佛說正法要,世尊即為彼說苦、習(元、明刻本是「集」)、滅、道T.126(38) P.479c-3f.P.479d

「正法要」既為「苦、集、滅、道」四聖諦,所以筆者將「法要」簡譯為「真理」

[17] T.2125(19-1) P.593b-13f.

[18] T.381775-8 P.396c11f.

[19] 宋、元、明三代的刻本是「六」,即「說六法」  T.299(550) P.143d

[20] T.299(550) P.143b-9f.

[21] T.2125(2-1) P.552c10f.

[22]《無量壽經》:「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

T.12360- P.268b8f.

[23] cf.「陸、憶念與禪觀」的論證 pp.

[24] 如註20、註21﹙即註49引經「4」﹚所引

[25] T.299(498) P.131a11f.

[26] 宋、元、明三代的刻本是「乘度」,即「亦乘度斯道」 T.299(1189) P.322d

[27] T.299(1189) P.322b-12f.

[28] T.299(946) P.242a10f.

[29] T.2125(38-7) P.723b8f.

[30] T.11(30) P.114b-4f.

[31] 此處的「我」指「釋迦牟尼佛」  cf. T.11(18) P.78c-11f. 佛與舍利弗的對話

[32] T.11(18) P.79a6f.

[33] T.126(181) P.724a1f.

[34] T.2125(37-2) P.709c-2f.

[35] 《中文大辭典》:「是時,猶此時也」  中文大辭典編纂委員會 編《中文大辭典》第四冊,第1276頁中欄倒數第十三行,中國文化大學印行,台北,民國799 8 版,第一次修訂版普及本,簡寫為《中文大辭典》() P.1276b-13 以下例同

[36] 《雜阿含經‧1192經》:「十方諸天眾   皆悉來恭敬」 T.299(1192) P.323a-6f.

[37] 同註30 引經「5

《長阿含經‧世記經》:「千忉利天、千焰摩天、千兜率天………」 T.11(30) P.114c3

[38] 《分別善惡報應經》:「往生十方淨土見佛………生十方佛土」  T.181- P.900a-8f.

[39] 《無量壽經》:「設我得佛,十方世界無量諸佛,不悉諮嗟稱我名者,不取正覺」

T.12360- P.268a-6f.

[40] 《觀無量壽佛經》:「即見十方一切諸佛」 T.12365 P.343b-2f.

[41] 《阿彌陀經》:「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東方亦有阿鞞佛………南方………」 T.12366 P.346c-7f.

[42] 《無量壽經》:「乃往過去久遠無量不可思議無央數劫………如此諸佛皆悉已過

T.12360- P.266c-7f.

「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T.12360- P.268b8f.

「究竟必至一生補處」即「未來成佛」的意思,所以有「未來佛」的思想

[43] 如註28引經「3」、註34 所引 

[44] 正倉院聖語藏本(天平寫經)將「流水」刻為「水流」,即「入法水流」 T.299(931) P.237d

[45] T.299(931) P.237c-9f.

《雜阿含經•550經》與本經同屬「念如來德號,正向涅槃」  T.299(550) P.143b-7f.

[46] 宋、元、明三代的刻本是「靜」,即「心靜得喜」 T.126(202) P.771d

[47] T.126(202) P.771a-4f.

[48] T.11(2) P.12a13f.

《長阿含經•三聚經》與本經同屬「念佛不退,向涅槃」  T.11(12) P.59c-10f.

[49] 同註21 ﹙即註49引經「4」﹚

[50] cf.「肆、三世佛與十方佛」的論證pp.

[51] 正倉院聖語藏本(天平寫經)將「投歸」刻為「歸投」,即「歸投如來」T.2125(44-7) P.766d

[52] T.2125(44-7) P.766b-8f.

[53] 宋、元、明三代的刻本是「適」,即「適得稱『南無』」  T.2125(49-9) P.804d

[54] T.2125(49-9) P.804a-11f.

[55] 元、明兩代的刻本及正倉院聖語藏本(天平寫經)都將「習」刻為「集」T.299(1158) P.308d

[56] 宋、元、明三代的刻本是「聞」,即「得無聞慧」T.299(1158) P.308d

[57] T.299(1158) P.308b-8f.

[58] 從《雜阿含經‧845經》的「三事決定不生疑惑」、「聖道如實知見」,引證婆羅門女的「見  諦得果」至少為須陀洹果

《雜阿含經‧845經》:「若比丘於五恐怖怨對休息,三事決定不生疑惑,如實知見賢聖正道,彼聖弟子能自記說地獄、畜生、餓鬼惡趣已盡,得須陀洹………何等為三事決定不生疑惑?謂於佛決定離於疑惑,於法、僧決定離於疑惑………何等名為聖道如實知見?謂此苦……此苦集………此苦滅………此苦滅道跡………」 T.299(845) P.215c-5f.

[59] 「順時宜」即「隨順適合的時節因緣」

[60] T.299(1227) P.335c10f.

[61] T.2125(10-1) P.563c12f.

[62] cf.「參、法門與念佛」的論證 pp.

[63] 《淨土十疑論》:「他力者,若信阿彌陀佛大悲願力,攝取念佛眾生,即能發菩提心,行念佛三昧,厭離三界身,起行施、戒、修福,於一一行中,迴願生彼彌陀淨土,乘佛願力,機感相應,即得往生」 T.471961 P.79a6f.

[64] 《觀無量壽佛經》:「云何當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應當專心繫念一處,想於西方………當起想念,正坐西向諦觀於日(欲沒之處),令心堅住,專想不移」 T.12365 P.341c-3f.P.342d

[65]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  T.12360- P.272b15f.

《觀無量壽佛經》九品往生  T.12365 P.344c9f.

《淨土或問》:「所謂廣大者,一切機根攝收都盡而至於等覺位中,一生補處菩薩亦生淨土;而至於愚夫、愚婦,與夫五逆十惡無知之徒,臨終但能念佛悔過,歸心淨土者,悉得往生也。」  T.471972 P.292b-6f.

[66] 《無量壽經》:「其上輩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其下輩者…………一向專意乃至十念………乃至一念念於彼佛………」T.12360- P.272b-14f.

《華嚴念佛三昧論》:「《藥師琉璃光如來經》、《阿佛經》、《無量壽經》等,特明專念

卍續104P.168b-3f.

《中文大辭典》():「一向,猶云從來、向來、一直,為指示時間之辭,之指多時者。………意向於一處,無餘念、無散亂之心P.54c-8f.

「一向」有多意,本文兼採「多時」與「意向一處」兩意,「柒、結論‧同異表」中所列的「一向」唯以「多時」表示

[67] cf.「陸、憶念與禪觀」的論證 pp.

[68] 同註41所引

[69] cf.「貳、信心入門」的論證 pp.

「參、法門與念佛」的論證 pp.

[70] 宋、元、明三代的刻本在「種」下接有「有正念」,即「正念有二種,有正念」

T.299(785) P.203d

 

[71] 宋、元兩代的刻本是「忘」即「不忘、不虛」 T.299(785) P.203d

[72] 同註71

[73] T.299(785) P.203c-5f.

[74] 宋、元、明三代的刻本及正倉院聖語藏本(天平寫經)都未刻「覺」,即「受樂已其心定」

T.299(931) P.237d

[75] 同註45引經「1

[76] 元代的刻本是「自」即「未曾離自」 T.2125(3-1) P.554d

[77] 正倉院聖語藏本(天平寫經)將「長」刻為「足」,即「具足」 T.2125(3-1) P.554d

[78] 宋、元、明三代的刻本是「涯」,即「涯底」 T.2125(3-1) P.554d

[79] T.2125(3-1) P.554a-10f.

[80] 《佛學大辭典》卷下:「禪觀,坐禪而觀念真理P.2782c2 ,丁福保著,新文豐印行,台北,民國701月,3

[81] 宋、元兩代的刻本是「住」,即「流住」 T.301579-30 P.450d

[82] T.301579-30 P.450b-3f.

[83] 宋、元、明三代的刻本是「修」,即「修惡」 T.2125(38-10) P.725d

[84] T.2125(38-10) P.725a-1f.

[85] cf.52引經「5」、註54引經「6

[86] cf.20、註21(即註49引經「4)、註45引經「1

[87] T.299(296) P.84b13f.

[88] 宋、元、明三代的刻本是「設」,即「設於現在中」 T.2125(36-5) P.707d

[89] T.2125(36-5) P.707c-12f.

[90] cf.79引經「3」、註87引經「5

《增一阿含經‧六重品》:「若()比丘戒身、定()、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具足者,便為天、龍、鬼、神所見供養,可貴、可敬,天人所奉,是故()諸比丘,當念五分法身具足者,是世福田,無能過者,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125(37-5) P.712b-2f.712d

[91] cf.60、註61所引

[92] T.11(2) P.26a3f.

[93] 同註52所引經「5

[94] 自力cf.60、註61所引,註79引經「3」、註87引經「5」、註89引經「6

他力cf.52引經「5」、註54引經「6」、註84引經「4

[95] 1.憶念、散心 - 同註64所引

2.禪觀、定心 - 《觀無量壽佛經》:「水想成已,名為粗()見極樂國地,若得三昧,見彼國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說,是為地想,名第三觀T.12365 P.342a-8f.P.342d

《觀無量壽經義疏》:「思惟、正受兩門分別,一、定散分別:下三淨業散心思量名曰思惟,十六正觀說為正受。第二、就彼十六觀中隨義分別:初二想觀名曰思惟,地觀已後十四種觀依定修起說為正受」 T.3717491 P.178a-12f.

3.事相、名號 - 同註66所引

‚事相、色身 - 《觀無量壽佛經》:「次當更觀無量壽佛身相光明……」T.12365 P.343b15f.

4.理體、法身 - 《觀無量壽佛經》:「見此事已,次當想佛,所以者何?諸佛如來是法界身…」T.12365 P.343a-12f.

5.禪觀轉進 - 如《觀無量壽經義疏》所判,從地觀已後皆為禪觀,則觀觀轉進加行

cf.952」所引

6.憶念入手 - 「當起想念」即為入手處,同註64所引

[96] 1.事相、依報 - 《觀無量壽佛經》:「初觀成已,次作水想,(想見西方一切皆是大水),見水澄()清………」 T.12365 P.342a6f.P.342d

2.事相、侍 - 《觀無量壽佛經》:「見無量壽佛了了分明已,次亦應(復當)觀觀世音菩薩……」 T.12365 P.343c11f.P.343d

www.fozang.org.tw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