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阿含經》中的“善知識”道
普性法師

 



善知識的重要性

  在《阿含經》中,佛陀指出有一條道路讓我人進入法流,隨着這條路道路行走,可以到達涅槃城,這條直入法流、通達涅槃的道路,叫“一行道”或者叫“一入道”。
  佛教的信仰有一定的路--經典上稱為“常道”,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第一、近善知識。第二、聽聞正法。第三、內正思惟。第四、法次法向。這四個方面叫做“四預流支”(增一阿含252);“預”就是參預,“流”就是法流,或是聖流,“支”是成分,也就是有四種成分或條件使我們參入證道者的行列,也能成為證道者。
  “四預流支”是每一個修學佛法的正信佛子所必備的,只有做到這四點才能稱得上真正意義上的“見道”--看到一條讓我們去貪嗔痴三毒、離輪回之苦的正確道路。經典上記載,跟隨佛陀的很多弟子依佛陀開示的“四預流支”偷便很快“見道”,然后通過禪定而“修道”,最終以定解脫、慧解脫而“證道”。
  在“四預流支”中,親近善知識是第一步。要成就任何事情第一步都是非常重要的,善知識對于我們的重要性,就好比打好地基對于高樓大廈一樣。和善知識相處,親近依止善知識的過程也就是為我們“見道”、“修道”、“證道”打基礎的過程。再者,善知識可以說是過來人,親近他們可以避免走許多彎路,他們不僅會在生活上給我們以關心,更會以自己的親身體悟讓我們盡快地步入法流:在我們煩惱的時候會安慰我們,使我們減輕煩惱;在我們放逸的時候會提醒我們,不要忘了生死解脫的大事。事實上,《阿含經》中佛陀多次強調自己也是因為依止善知識而成成佛果、度眾生的,說“我亦由善知識成無上正真等正覺,以成道果,度脫眾生不可稱計,皆悉免生老病死。”而且佛陀還指出如果不是受教于眾多的善知識,燃燈佛也不會給自己授成佛之記(增一阿含4410)。


善知識的不同稱謂

  廣義地說,善知識就是好朋友、好老師也就是孔子說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的“師”。我們活在世間如果沒有好朋友、好老師,那不如不要有朋友和老師,因為如果交到不好的師友,近來者赤近墨者黑,就會被帶壞,好的師友會為我們安排、幫忙,在事情還沒發生以前,會為我們設想周全,這類人都是好師友,要多結交。
  《阿含經》的不同經文中,佛陀對善知識有不同的稱謂,并指出善知識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無論在家出家,善知識都是我們獲得知識認識世界的良師和助伴,修習佛法的人更應該善知識的指導。這些善知識的同義詞是:  1、 善男子(雜阿含。大2215);
  2、善丈夫(別雜。大2394
  3、真人(中。大1561);
  4、善友(長。大153);
  5、善士(南傳。十二P171);
  6、族姓子(雜。大251);
  7、良家子(南傳。六P139);
  8、俗人在家(雜。91223)。
  不同的稱謂都可看做是善知識所本有特點和不同層面,從佛陀在《阿含經》不同經文中對善知識的眾多稱謂里,善知識的重要性非同一般,從這些善知識的同義詞中,也可以看出佛陀對善知識善知識重要作用的充分肯定。


善知識的界定

  明白了善知識于我們修學佛法的重要作用,進一步還應對所接觸的人士進行界定,對我們所需的善知識進行明辨。特別是初入佛門的人,千萬不要以經論上界定圓滿的概念符號,妄自去衡量他人究竟是否是善知識。任何人,未證佛果之前,他只要是在這條通往佛地的道路上身體力行的前進着,我們就應作如是想,將他之長量己之短,切莫戴着有色眼鏡去看人,覺得別人好象都不如自己,進而慨嘆善知識難求,這樣往往會與善知識失之交臂。
  《阿含經》中的善知識可分為“世俗善知識(雜91,雜1000,等)”、“出世善知識(南傳P619)”和“究竟善知識”(雜12382339)三大類,具體如下:

  1、“世俗善知識”:
  由于人與人生命的起點的不同,世俗人的心性有利有愚,性情有剛有柔,知識有多有少,見解有深有淺,但做為一個“世俗善知識”,佛陀開示我們“他”最基本人條件是--必須是一個“善人”,用《阿含經》中的原經文就是“不落度、不放逸、不虛妄、不凶險(雜91)”。
  佛陀在很多經文中談及“世俗善知識”有很多種。到底有多少種?佛陀沒有詳說,佛陀指出和“正命”有關的一切資生問題都可以向“世俗善知識”們請教,甚至包括婆媳不和這樣的家庭小問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世俗善知識”就是為我們排除疑難、長養知識、帶來快樂的人,我覺得這一點類似于孔夫子所說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面而改之”中的“師”了。

  2、“出世善知識”:
  指教導我們走向解脫之路的善知識。在《阿含經》中,佛陀指出一個真正的“出世善知識”要具足三個條件:1)捷疾具足,即能如實知四諦法,已斷身見、戒取見、疑見的人。2)色具足,即能解說律及阿毗曇的人。3)形體具足,即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具備教授弟子的基本生活條件。滿足這三點,才有資格做別人的“出世善知識”。
  另外,根據修證佛法斷惑次第的不同,出世善知識又可分為有余涅槃者和無余涅槃者兩種(中61427)。有余涅槃者五下分結已斷,只有少許我慢未盡,對應果位是“有學地”的“須陀洹”,有以下七個不同的層面(《阿含經》中稱之為“七善人”):
  1)﹝上﹞中般涅槃者;
  2)﹝中﹞中般涅槃者;
  3)﹝下﹞中般涅槃者;
  4)生般涅槃者;
  5)無行般涅槃者;
  6)﹝有﹞行般涅槃者;
  7)上流阿迦膩咤般涅槃者。既無余涅槃者,指五下分結已斷、一切我慢已盡的聖者,對應果位是“無學地”的“阿羅漢”。  3、“究竟善知識”:
  指已圓滿成就一切智的佛陀;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善知識順應因果,往往作特殊示現,未必凡事都以你期待和想象的方式、狀態出現。我們衡量一個人是否為真正的善知識,切莫以“我”的需要能否兌現為標准。當然,修行人尋訪、依止善知識,想在修學上有所進步是很正常的,可沒有一個善知識會在口中自稱善知識,他們往往顯得朴實、平淡、本份,處處與人與事打成一片,修行、工作和生活三無差別。這確實需要我們的機緣和敏慧雙重到位才會實現。否則失之交臂,有眼不識泰山的憾事時有發生。


如法親近善知識

  在《阿含經》中佛陀開示弟子們要如法親近善知識,并提出如法奉侍善知識的“五事”(長阿含經1633大1-641.1),即“弟子當以五事恭敬供養于師”,這“侍師五事”是:

  1、給侍所需:
  為人弟子,須先用智能的眼光選定善知識;既已選擇再不要講師之過失。要好好地護持善知識,以師之弘法之志為己任,勤修苦練,以圓滿所依之師的弘願為己願。

  2、禮敬供養:
  分外供養與內供養兩種。外供養是指通常所說的衣服、飲食、臥具、湯藥等“四事供養”;內供養是指學法之心。只有如法供養,才會打破我執與法執。

  3、尊敬戴仰:
  跟隨善知識學法修行,必須具有恭敬心,而且這種恭敬心是真誠的。

  4、師有教敕,順師無違:
  學法者最好專心跟隨一位善知識學習;若要外出參訪,要依善知識所指定的方向或目標。學法者還要有耐心,要經得起時間和環境的考驗,在常隨師學的過程中,切勿因一時的困難或不如意而生退轉之心,要認識到學法的長遠性。

  5、從師聞法,善持不忘:
  請善知識開示,包括請益、有不明的事請教等。

  其實,與善知識親近、相處的方式是靈活多樣的,決不僅僅囿于上述几種。我們在親近善知識、與善知識隨行的時候,不要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只要是于己于人有利的方法,我們都可以選擇。


依法不依人

  佛陀在經中強調善知識重要的同時,也諄諄告誡弟子們親近善知識時要遵守的一個基本原則是“依法不依人”,因為佛法是“聞道”、“見道”、“修道”、“證道”的統一體,一切修行都必須從自己做起。善知識可以領我們入無上殊勝的聖道之門,只是我們修成正果的前方便。我們除非依佛法為依怙,依靠自己的不放逸去實踐佛陀的教法,才能早日走向解脫之路。正如《雜266》中的那位智者一樣,以自己的力量躲避毒蛇與群賊,再自行做木筏渡過湍急的河流,到達安穩快樂的彼岸。


遠離惡知識

  與善知識相對的,便是“惡知識”了。佛陀告誡弟子們說:如果多親近善知識,“信便增益,聞、施、智能普悉增益”;若是從事“惡知識”,那么,“便無信、戒、聞、施、智能”,并會感得“后必種惡根,永在暗冥中(增一阿含卷11,善知識品20)”的果報。
  從一定意義上說,惡知識是我們修學佛法的魔,正如印順法師所說:“魔,在佛法里,其義為惡的力量。凡是障礙我們向上和向善的努力的,就是魔。作人應該修行善法,奉行道德,這是正途。如遇到教我們去作不善法違背道德的事,就是遇到了魔。”(《佛法是救世之光》 印順法師着,《妙云集》下編之十一,台灣正聞出版社,1989年第十五版,P17
  因此,我們修學佛法時一定要具足佛法的正知見,依止善知識前一定要分辨清其所說的法是否為正法、是否違背佛陀說法的本懷。這就更應謹慎地以經典來檢定,因為經典可檢定現代人所說的法是正或邪、是對或錯,如果所說的法背離佛陀說法的本懷,背離佛法緣起性空的世界觀,背離佛法因果相續的人生觀,背離三法印,我們就不能去依附他,同時可心肯定他絕對是魔,是外道,是惡知識,我們也就不能去依止他。


結  說

  兩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就為人類社會提出了師道的尊嚴,無論顯教或密教都非常重視,所謂“一日從師,終生如父”。末法時代,眾生業重福薄,學道者多,得道者少,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缺少善知識引導的緣故。所以如法地依止善知識是我們修學佛法不可或缺的。我們要親近善知識,遠離惡知識,在善知識的引導下精進修學,隨時請益,隨時發現并改正自己的不足,這樣我們才不致墮入邪知邪見的深淵;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于一點一滴中積累自己成佛的資糧。

  ﹝參考資料﹞
  1、《大正新修大藏經 阿含部》上、下。
  2、楊郁文著《阿含要略》,台灣東初出版社,1993年版。
  3、印順法師著《成佛之道》,《妙云集》中編之五,台灣正聞出版社,1989年第十五版。
  4、印順法師著《佛法概論》,《妙云集》中編之一,台灣正聞出版社,1989年第十五版。
  5、濟群法師著《幸福人生的原理》,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6、黃家樹著《<雜阿含經> 導讀》,台灣全佛文化公司,1998年版。

 

 來源:http://www.jcedu.org/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