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學習佛陀教誨 指導社會生活
宋永霞

作為宗教場所及傳統文化保留地的寺院是靠十方大眾對佛 菩薩的虔敬信心,對佛法的尊重希求信心,及對僧眾的恭敬信心,對佛法僧三寶的供養心,各自捐贈出資營建而成的。佛教中的十方包括東南西北四圍上下。因此,任何地方的寺院都不僅僅屬於當地,它是屬於十方 大眾的,是世界的。

作為宗教場所及傳統文化保留地的寺院是靠十方大眾對佛 菩薩的虔敬信心,對佛法的尊重希求信心,及對僧眾的恭敬信心,對佛法僧三寶的供養心,各自捐贈出資營建而成的。佛教中的十方包括東南西北四圍上下。因此,任何地方的寺院都不僅僅屬於當地,它是屬於十方 大眾的,是世界的。它由各地的人們捐助建成,也迎接著各地的人們參拜,參 學或參觀。無論人們是否懂得佛法的教義,參與寺院建設的人們都是 與佛法有緣或因此而建立起佛緣的大眾,都為自己的未來種植了福德的種子。儘管大眾到寺院捐獻款額有不同的原因,有的要弘揚祖國 文化,保護尊重文化遺產,有的曉之佛法因果道理而如理如法地佈施從而積功累德,有的表示感謝佛菩薩給予的幫助實現了自己以往祈求的願望,有的表達自己無限的 感恩因為通過祈求使自己或自己關心的人遠離了病難苦痛,有的覺得捐款是善事應該參與,有的則是沒有任何想法只是隨眾而為之,有的為個人,有的為家親眷屬,有的為 恩人師長,有的為朋友或大眾等等。這是在我們生活中的寺院建設與人們生活的實際聯繫和現 象。尚未參訪寺院或對佛教文化沒有接觸的人們可能還不知道 寺院建設和佛法是與人們的生活或生命的狀態是直接相關聯的。相信今後傳統文化的普及以及修學佛法成為必須的生活內 容的社會風尚到來的時候,大家會懂得寺院聖地的意義,理解感恩聖賢,感恩他人與感恩眾人的意義。本篇文章將想大家介紹寺院的意義和著重以尊重寺院財物 的原則來源,學習佛法中的教誨,及理解此原則在日常生活工作與社會公共環境中合理實踐感恩的心利益個人和社會健康穩定的指導意義。

  認識寺院

寺院是三寶地,有佛像(佛),有經書,講法法音和各種 法事儀式(法),有出家僧眾(僧)。寺院是莊嚴清靜地,是出家僧眾修行地,是佛法長久住世 利益大眾的道場。寺院是廣大居士和善信聽聞,修行和實踐佛法如同學校般 重要的殿堂所在。寺院是大眾的福田之地,大家集善功德累積福慧資糧。寺院是信眾祈求生活與生命中各種願望,禮拜供養三寶的 場所。寺院是可以為健在的親人如理如法獲得聖者祝福或為逝去 的家親祈求超度轉生善處的地方。寺院是佛子們每天為十方大眾和祖國人民祝福的地方,也 是擁有愛心的人們能如理如法在災困日子和祥和的歲月祈請聖賢為祖國和人民消除災難和祝福吉祥的源泉地。寺院是人類智慧生命得到呵護和成長的家園,也可以說, 是精神生命依託的永恆安全港和最終要回歸的地方。因為功德殊勝的佛法僧三寶是人類智慧生命的父母友,是 醫治心靈疾苦的醫生,藥物和護士。清靜的寺院曾經無聲無息地在人們生活周圍,卻不為大家 所注意和了解。如今當莊嚴的法音流淌各地的寺院興盛壯大,吸引越來越 多的有緣大眾匯聚其中聆聽佛法學習生命文化的時候,處處可見的已恢復和恢復中的古老寺廟已成為大家嚮往的地方,並將在未來的歲月展示聖者佛陀講述的宇宙人生真理教誨與 人類生活和社會需要的完美融合和佛法利益大家,國家與世界健康和諧和平的繁盛前景。

  尊重十方物之規則與來源

寺院是十方大眾共同的家園,寺內一切都源於大眾對三寶 的供養,因此寺院的一切屬於三寶尊,屬於十方眾。因此,尊敬三寶愛護寺院的正確方式就是不能取用寺內的 任何物品。這是寫在佛教居士須知守則上的第一條原則1。基於寺院的屬性,及三寶對大家的關懷與保護,規定與要 求是利益人們的保護傘,遵守規定既是表達尊重的方式也是帶給自己美好的善行為,其直接的利益者是大眾自身現今與未來的生命。然,此原則設立的原因是不為大眾知曉的。

因果道理是佛教教理中重要的內容,依據業果取捨原則作 為一切行為的規範標準2。做能帶動美好善果的事情,避免造成損失或帶來惡性結果 的事情。學習佛教經典可以從中了解佛陀講給弟子們的各種生命道 理和為了愛護弟子給予切實叮嚀的慈悲。佛陀在《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卷四)3 對弟子阿難陀講述了在常住地不良好行為的後果和“勿盜用常住財物”的告誡,經中載“若有不知業報,於精舍內涕唾及大小便利等,今為汝說:若於常住地涕 唾者,是人生於娑羅樹中,為針口蟲,經十二年。若於常住地大小便利者,是人於波羅柰大城大小便利中,生為穢污蟲。若私用常住齒 木者,墮在龜魚及摩竭魚中生。若盜用常住油麻,米豆等者,墮在餓鬼趣中,頭髮蓬亂,身毛皆豎,腹大如山,其咽如針,燒燃枯 焦,惟殘骸骨,是人受斯苦報…若盜用常住地者,墮大號叫地獄中,口吞鐵丸,唇齒,斷腭及其咽喉,悉燒爛壞,心肝,腸胃遍體焦 然。”及“…於此地獄出已,復入大火地獄,彼有閻魔獄卒驅領罪人,以百千萬針刺其舌上,業力故活,驅至火坑而擲入中,又驅至奈河而 擲入中,而亦不死。如是輾轉入餘地獄,經曆三劫,是人復於南瞻部洲貧賤家生,其身盲瞑,受斯苦報。慎勿盜用常住財物!'”因 此,佛把不能擅自用常住物品列為弟子們應守持的戒律,以防止大家以後遭受地獄的惡報苦難經中載“我說比丘應持是戒,不得盜用常住財物,猶如火 坑。常住如毒藥,常住如重擔,毒藥坑救療,若盜用常住物者,無能救濟。”

從經文中我們可了解私自使用屬於寺院常住和大眾的財物 會墮到地獄中受苦。 《地藏菩薩本願經》4中也講到:”若有眾生侵損常住, 玷污僧尼,或伽藍內恣行淫欲,或殺或害,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若有眾生偷竊常住財物,穀米,飲食,衣服,乃 至一物不與取者,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十輪經》5講說了同樣的果報“若有四方僧物資生雜物等。持戒破戒如是人等。悉 不與之。以是因緣。命終已後。皆墮阿鼻地獄。”《大集經》6講到盜用或私藏信眾布施供養的物品,或拿來給予他人用都是錯誤的, 會導致落在三惡道中。經文這樣記載:“所得種種資生之具。皆是信心檀越所 施。而是眾生或自食噉。或與他人。或共眾人。盜竊隱藏私處自用。如是業幫墮三惡道。”

佛陀是大覺悟者,他把宇宙間運行的不變真理告訴給大 眾,經文能保留和一代一代傳送,使得今天的人們有機會學習屬於生命裡的原則和道理。通過學習經文,可以認識的是參訪寺院的規定,佛弟子要 遵守的原則和戒律都是佛菩薩對人們生命的未來免遭苦難的方法,是危險的提示,是正確行為的提醒和幸福安全的護欄。因此,這些原則是佛菩薩給予的甘露法語和法藥,是慈悲 的關懷叮嚀。學習佛法閱讀經文,大眾可以懂得自己得到愛護的原因, 體會聖賢的偉大與慈悲時刻都在自己身邊。

  因果道理及除惡報的方法

佛法中因緣果報的道理是真實不虛的。沒有人能夠不受業果法則的約束2。業果原理包括有四個,即業決定一切,業增長廣大,業未 作業不遇,業作已不失2,7。無論是否皈依三寶成為了佛弟子,宇宙的真理是不變的, 它是在一切生命的活動中起作用的。 《大集經·濟龍品》6記述了一條盲龍,哭訴請求佛陀救 濟,得到佛給予果報原因的告示,龍深切懺悔得到佛陀幫助和告誡的故事。龍痛哭著說:“我今身中受大苦惱,日夜為種種諸蟲之所 唼食,居熱水中無時暫樂。”佛對龍說:“汝過去世,於佛法中曾為比丘,毀破禁戒。內懷欺詐外現善相,廣貪眷屬弟子眾多,名 聲四遠莫不聞知,我和尚得阿羅漢果。以是因緣。多得供養獨受用之,見持戒人反惡加說,彼人懊惱,如是念言,世世生中,願我所在食汝身 內,如是惡業死生龍中。是汝前身,眾生故食噉汝身。惡業因緣得此盲報。又過去無量劫中,在融赤銅地獄之中,常為諸蟲之所食 噉。”龍聽了以後非常憂愁,於是對佛說:“我等今者。皆悉至心咸其懺悔。願令此苦速得解脫。彼龍眾中二十六億諸惡毒鬼等。念過去身 皆悉雨淚。念過去身。於佛法中雖得出家倍造惡業。經無量身在三惡道。以餘報故。尤在龍中受極大苦。”佛告諸龍:“此之惡 業,與盜佛物等無差別。此五逆業其罪如半。汝等今當盡受三歸一心修善,以此緣故,於賢劫中,值最後佛名曰樓至, 於彼佛世罪得除滅。”時龍等聞語已。皆悉至心。盡其形壽各受三歸。

這品經文裡還記述了其他龍眾各自講說自己的苦難經歷的 故事,佛陀同樣給予它們因果道理上的解釋和驅除罪業的方法,佛說:“若有四方常住僧物。或現前僧物。篤信檀越重心施物或蘋果樹園。飲食資生。床褥 敷具。疾病湯藥。一切所須。私自費用。或持出外。乞與知識親里白衣。此罪重於阿鼻地獄所受果報。是故汝等可受三歸。”佛對每條深惡懺悔 的龍都給予要接受三歸依的勸導。

這些真實的事例都在闡述同一個道理就是常住物品不能隨 意使用或挪用,不予以珍惜不僅是虧欠大家的盜竊罪業而且要遭受下地獄受煎熬的懲罰。為了防範大家犯這樣的錯誤,佛給予了殷切的教誨,他用 偈頌告訴大眾:“寧以利刀自割身,支節身分肌膚肉,所有信心舍施物,俗人食者實為難。寧吞大赤熱鐵丸,而使口中光燄出,所有眾僧飲食具,不應於 外私自用。寧以大火若須彌,以手捉持而自食,其有在家諸欲人,不應輒食施僧食。寧以利刀自屠膾,身體皮膜而自噉,其有在 家諸俗人,不應受取僧雜食。 寧以自身投於彼,滿室大火猛燄中,其有在家俗人輩,不應坐臥僧床席。寧以大熱炎鐵錐,拳手握持便燋爛, 其有在家俗人等,不應私用於僧物。寧以勝利好刀砧,而自臠切其身肉,勿於而家清淨人,發起一念瞋恚心。寧以自手挑兩 眼,捐棄投之擲於地,戎有習行善法者,不應懷忿瞋心視。寧以熱鐵鍱其身,東西起動行坐臥,不應瞋忿心妒妖,而著眾僧淨施 衣。寧飲灰汁鹽滷水,熱沸爍口猶如火,不應懷貪恚噁心,服食眾僧淨施藥。”這一段誠懇的告誡也是給予今天修習佛法或有緣 參訪寺院的人們尊重常住物品和在寺院保持符合善果避免惡性錯誤行為的具體的說明。修學佛法是利益人生的內容,人人都要在閱讀學習經文的 同時,領悟佛陀的諄諄教誨的慈悲心意,體會作為宗教的佛教教義對每個人生活行為的具體指南。

佛講完偈頌後,“一萬四千諸龍眾。皆悉受三歸。所有過 去現在業服,諸苦惱中而得解脫,深信三寶其心不退。復有作十億諸龍眾等,亦於三寶起歸敬心。”無論是龍身的生命還是人身的 生命,都在因緣果報的原理面前是平等的,懺悔和三歸依的方法同樣適用於一切有過失和罪障的生命得到清淨和純化。這品經文顯示了大眾學習佛法歸依三寶對於生命洗除過患 獲得新生的重要性。沒有學習寺院文化知識和不知道正確處理常住用物的人們 也可以從中獲得解除內心懊惱的方法,主動勤加懺悔而消除業障。對於佛法不了解的人們一定能獲得無上的啟發和鼓舞,宗 教文化中的佛教是與生命直接相連的,歸依三寶學習佛法,學習產生善良美好的道理與方法是利益生命的途徑,這同時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生命的責任,別人無法代替。就如同,自己生病別人不能代替,做錯了事情,自己承受 惡果報的道理是一樣的。例如,《地藏菩薩本願經》中明確講:“是故眾生,莫輕 小惡,以為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

尊重常住物的規範對社會生活的意義

佛法面對的世界叫法界,是非常廣大的。與尋常觀念中人類生活世界的概念不太一樣,但包括了人 類熟知的世界在內。就如同,佛法中講的眾生,包括各種形態的生命,尊貴的 聖賢,天神,人,畜牲,餓鬼,地獄眾都是佛法面對和幫助的對象。人是其中的一類,有情生命中的一種。佛法的道理是普遍適用於一切生命活動範圍和一切生命個 體或群體的。因而,佛法必然利益人類的生活和社會,佛法的原則必然 與創造和維護和諧美好的人生與社會的原則相一直的。

寺院的圍牆和大門把聖賢和凡俗的世界分隔開來了,然 而,佛法的意義是不分凡聖的。這篇文章以學習尊重寺院常住為學習出發點,目的在講述 佛法對於實際生活和社會環境的直接聯繫和與大眾不可分離的關係。在寺院裡的常住是圍牆和大門內的一切。如果我們把每個家庭,每個單位,每個公共場所都當成一 個獨立的聖賢地來對待,就不難理解,尊重他人物品,不能貪占公家利益和貪污國家財物,愛護公共場所的物品等等基本人類個人行為或職業道德行為規範,本質上就是尊 重常住十方物的原則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同樣也不難理解,任何不尊重他人私取別人物品的行為會 遭到物品主人和眾人的反感,浪費單位物品為領導所厭煩而被開除,佔用公款吃喝浪費或貪污國家稅款或公款私用都會遭到法律的懲罰和社會大眾的唾棄,這些都是做錯事 情得到惡果報的現世的表現。利益生命美好,利益社會和諧穩定的一切原則都是符合佛 法道理的。所以,人們通常講的合理和正確,也都是以佛法的因果道 理為基本依據的,在佛教領域,正確的行為叫如理如法的修行或實踐或善行。只是因為大家沒有學習過佛陀的教誨而不知道這個事實。

  原則是統領一切的指南。佛法的戒律,具體到人們的生活要求叫道德規範,在工作 單位叫職業道德,在公共場所叫公共道德(或者公約),它們的製定原則都依據於佛法中的因果原理。因為所有的原則本質上保護個人生命納善避惡的保護措 施。仔細審思,會明白在尊重別人,尊重公共利益的同時,尊 重和利益的依然自己的生命。因此,學習行為規範,遵守各項合理的規定都是利益自己 利益社會的正確行為選擇。具體到生活實際中的行為可以細緻入微的每個舉動上和每 個境況環境中。每個人作為個體面對的一切環境可以說都是常住環境,它 可以是任何具體的空間所屬。比如,在朋友或親屬家作客,無論是禮貌還因為陌生,不 能隨便那主人家裡的東西,似乎是正常的事情,其中也是有因果道理的。如果因為自己熟悉就隨便取用,就會受到自己的親人長輩 的教導做事要懂禮貌的提醒或別人給予的不懂規矩的評價。

對於維護公共場所物品和維護國家單位的利益,常常為人 們忽視。比如,到郵局去郵寄信件,對於那裡提供的可以使用的 筆,膠帶,或膠水,不懂得節約,這是通常意義上的浪費的概念,其實也是對於公共物品的盜用。因為國家機構的一切需用使用的是國家的金額,自己沒有 貢獻的話,隨意浪費而沒有感恩和付出或回報,就是對於國家和人民的一種虧欠。所以,無論是國家職員還是普通顧客,都應該懂得對於公 共財物的節約使用和保有一顆感恩的心。對於祖國的熱愛,其實可以具體到非常普通的小事情上, 不一定有轟轟烈烈的建設者們的貢獻突出,但所有利益國家的微小的行為觀念和舉止都是愛國的表現。一切不屬於自己的物品都應當予以尊重,這是學習尊重十 方常住物的規範要求應當獲得的啟示。

誠然,願通過此篇文章的闡述,能增強大眾對於佛法的理 解,對於佛教的正確認識,對於宗教和傳統文化學習的重視。由於文化普及與教育體系和內容上的缺陷,人們沒有對於 宗教和佛法的學習和領會,所以,不知道為人的正確道理和在社會環境中行為規範要求的道理,使生命中存在著無法言說的遺憾。沒有知識的狀態給予每個人生命健康和整個社會的和諧造 成了無數損失。因而,尊重教育和教育對於社會與人類個體生命的意義歷 來為各國和各個歷史時期所重視。在當今的時代,不僅要繼續尊重教育的原則,更應該強調 教育內容上的全面與完整,人類教育不僅有對物質世界的認識,還有對於人類自身生命的學習和認識,對於環境與世界的認識。佛教是系統完整的生命教育8,學習佛法將成為本世紀教 育上得到完善最直接的補充和發展途徑。只有學習了解佛法的內容,才能懂得人們生命裡缺少和需 要的內容。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人類文明與宇宙人生的真理不因為語 言和種族而有改變,所以,中國傳統美德所倡導的一切精神財富和文化內容都是佛法的道理在中國漢文化形式中的表達與體現。在此,同樣祝愿中國傳統美德的知識和精神財富道德廣泛 與合理地傳揚,同佛法的修學一起為人類完整的生命呵護和發展發揮協同的功效,為每個人的生命健康快樂得到保障,為社會管理的全面發展和國家昌盛和諧及世界和平有穩固的依 靠。在此,盼望二十一世紀教育改革的整體方針的確立能將人 類精神生命的教育內容得到合理補充與加強。

  參考文獻:

  1.佛教居士須知,上海佛學書局,2004。

  2.學誠法師。深信業果,依法行持。法音,2007(7)。

  3.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出自:觀世音菩薩經典,華夏出版 社,2007,42-93。

  4.地藏菩薩本願經, 結緣書。

  5.十輪經,網上佛教圖書館。

  6.大集經,網上佛教圖書館。

  7.菩提道次第廣論,莆田廣化寺。

  8.佛教是系統完整的生命教育, 出自光盤:感悟人生。北京北影錄音錄像公司出版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