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善知識,今天在沙田大會堂講經是寶蓮禪寺主辦,何故只講三晚?因為初時發起人是說講開示,後來覺光法師說:何不講經,我隨口答曰:若講經就講阿彌陀經。
三日時間講完此經,惟有簡略而說之。
先說經題。
【佛說阿彌陀經】
古德解釋經題,是以七種立題:
一、以法立題,如大涅槃經。
二、以喻立題,如大寶積經。
三、以人立題,是佛說阿彌陀經。
四、以人法立題,文殊師利問般若經。
五、以人喻立題,如來獅子吼經。
六、以法喻立題,妙法蓮華經。
七、以人法喻具足立題,大方廣佛華嚴經。
此經名佛說阿彌陀,能說是娑婆教主本師釋迦牟尼,所說是極樂世界接引導師阿彌陀。說者、悅也,佛讚歎阿彌陀成就度生功德,只要眾生往生其國,便受記作佛,眾生成佛暢我佛本懷,故名為悅。
又佛說此經在般若之后,解般若者,在法華會上,全體受記作佛,而未解未受記者,或恐有退,故佛說西方淨土彌陀宏願,只要信具足,願生其國,乃至十念,彌陀定來接引,一生彼國,見佛聞法,得不退轉,此法圓成度眾生未竟之志,暢佛本懷,所以名為悅。
大乘起信論云:住此娑婆世界眾生,自畏不能常值諸佛親承供養,懼謂信心難可成就,意欲退者,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以專意念佛,因緣隨願,得生他方佛土,常見於佛,永離惡道,如修多羅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回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若見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此乃如來度生不退殊妙方便,暢佛本懷,故名為悅。
又六祖壇經,惠能說:世尊在舍衛城中,說西方引化經,即阿彌陀經,因此土難化眾生,如來以善巧方便,接引其往生極樂世界。一生彼國,便離五濁,常見佛聞法,常親近善友,即得不退轉豈不是悅我佛本懷。
經者,徑也。從凡入聖,背塵合覺,返家見慈父之捷徑也。
略解經題已畢。
次釋人題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道宣律師問天人陸玄暢云:鳩摩羅什是七佛如來譯經法師。七佛者: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浮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既是七佛翻譯之師所翻經典,悟達佛意,臨終火化獨舌根不壞,是以其所譯經典,諸佛護念,龍天擁衛,人人歡喜受持。
略解人題已畢。
解釋經文
【如是】
如是是指法之辭,即是這個未落言詮,如金剛經,世尊答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須菩提領會如是義,答曰:唯然世尊,願樂欲聞者,請佛用語,言為眾詳說。又法華經,世尊出定,告舍利弗,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惟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未究竟等,世尊只說如是性、如是相,后來詳細解釋如是義,故有七卷靈文。又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華示眾,示指如是,惟迦葉破顏微笑,領會如是,如是之義,惟彼師徒兩人心心相印,別人不得而知,后來世尊用言語解釋曰: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咐囑摩訶迦葉為第一代祖。所以如是是指法之辭,不落言句名相。
【我聞】
是阿難尊者耳提面命,親從佛聞。
【一時】
眾生根熟,感佛說淨土法門。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標說法之處
【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彌陀法會聽眾與金剛經相同,既聞般若,空一切法,離一切相,得一切智,便應十方世界,承事諸佛,盡學諸佛無量道法,此是當機眾。
【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
此是歎德,內秘外現,權教聲聞。
【長老舍利弗】
智慧第一。
【摩訶目犍連】
神通第一。
【摩訶迦葉】
頭陀第一。
【摩訶迦旃延】
論義第一。
【摩訶俱烯羅】
答問第一。
【離婆多】
入定無倒亂第一。
【周利槃陀伽】
義持第一。
【難陀】
儀容第一。
【阿難陀】
多聞第一。
【羅侯羅】
密行第一,法華經云:我為太子時,羅侯為長子,我今成佛道,受法為法子,羅侯羅密行,惟我能知之。
【橋梵波提】
此云牛呵,受天人供第一。
【賓頭盧頗羅墮】
現神通取樹提長者缽,佛責不許入滅,為末世人天福田,故福田第一。
【迦留陀夷】
教化第一,教化夫婦同證道者數滿一千,單獨證道果者,不知其數。
【摩訶劫賓那】
知星宿第一。
【蒲拘羅】
壽命第一,此云善容,一百六十歲。
【阿冕樓馱】
天眼第一。
【如是等諸大弟子,并諸菩薩摩訶薩。】
菩薩是影響眾,今日世尊說淨土經,諸大菩薩亦來預會。
【文殊師利法王子】
此云妙德。
【阿逸多菩薩】
此云無難勝,彌勒是姓。
【乾陀訶提菩薩】
此云不休息。
【常精進菩薩】
無妄則精,悟理則進。
【與如是等諸大菩薩,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釋提桓因,此云能為主,即帝釋,天上五衰相現,亦未離苦,故聞說淨土法門,皆願生淨土。
【爾時佛告長老舍利佛,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此乃佛土不隔之文)
李長者云: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無邊國土,彼此不隔於毫端,聖人萬法皆如,凡夫毫釐千里,所以佛對韋提希,汝今知否,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淨業成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此三種業乃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六祖壇經云:分明去此不遠,若論相說,里數有十萬八千,即身中十惡八邪便是。說遠為其下根,說近為其上智,離十惡八邪,淨土在眼前,否則十萬八千遠。
中峰國師云:十萬餘程不隔塵,休將迷悟自疏規,剎那念盡恆沙佛,便是蓮華國裡人。
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聲聞天眼不能知,所以世尊,無問自說,欲聲聞開法眼,見十方淨土,承事十方佛,廣學菩薩道。
其土有佛,號阿彌陀。是現在佛,非過去未來也。法華大通智勝如來,十六王子出家,受持法華經,今皆作佛,東方阿 (音同觸ㄔㄨˋ)佛,西方阿彌陀佛,釋迦牟尼是十六數之一。
【舍利佛,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正報無漏之文)
其國人民,無分段生死,故無三苦八苦之苦,三苦者:苦苦、壞苦、行苦。八苦者:生、老、病、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但受種種無漏法身之樂,無病、無老、無死、無生、無怨、無親、有五蘊皆空之樂。
【又舍利佛,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鐃,是故彼國,名為極樂。】
(依報莊嚴文)
處處七重欄楯,空中雲網重重,地下行樹相對,此土萬物,四大所成,彼土莊嚴,四寶所成,故名極樂。
【又舍利佛,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池中蓮華,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諸上善人入七寶池,八功德水,浴此無垢人。池底金沙布地,池上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階道上樓閣,金銀等七寶建成,並莊飾之,池上蓮華如車輪大。
青色名優缽羅,黃色名拘勿頭,赤色名缽頭摩,白色名芬陀利,其體微妙,用其香潔,表住行向地四十位因德,故云蓮胎為父母。
【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襟,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日用功課文)
天樂鳴空,黃金布地,六時雨華。此土南方雨水,北方雨雪。極樂雨華,各隨所需。其土眾生,清明辰旦以衣祴盛眾妙華,指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此云適意、大適意、柔軟、大柔軟,供養他方十萬佛,求福聞法乞慧。食時、是日中午時分,還歸極樂本國。飯食后,經行思惟,十萬億佛所說之義,聞而不思,何來得智慧,思惟其義,慧解現前,此乃福慧齊修。
【復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化佛說法緣修之文)
舍利弗,彼國常見種種奇妙之鳥,不知是誰所化或化白鶴、或化孔雀、或化鸚鵡、或化舍利(春鶯)、迦陵頻伽,此云妙音,未出殼時,音超眾鳥,或化共命之鳥,此鳥一身兩頭,報同識別。是諸眾鳥,晝夜出和雅音,其音宣說:五根
第一信根:信心清淨,擇善固守,鐵石心腸,而為道本。
第二精進根:無妄名精,悟理則進。
第三念根:不忘正念。佛遺教經云:求善知識,求善護助,無如不忘念,若有不忘念者,諸煩惱賊,則不能入。是故汝等常當攝念在心,若失念者,則失諸功德。若念力堅強,雖入五欲賊中,不為所害。
第四定根:制心一處,專注一境,漸漸成就,水觀、火觀、空觀等三昧,乃至念佛三昧。
第五慧根:不論何法,知而捨之,所謂色即是空,法法皆空,得真智慧。
五力是五根增長,得其力用,不多贅述。
七菩提分
第一擇法覺分:揀擇真偽善別主客。
第二精進覺分:向善法精進。
第三喜覺分:得法喜悅。
第四除覺分:除去煩惱。
第五捨覺分:捨離見法之見。
第六定覺分:發諸禪定。
第七念覺分:念即思念,常使定慧平均。
若心昏沈,念用擇進喜之調停定慧。不浮不沈。
若心浮動,念用除捨定之調停定慧。不浮不沈。
八聖道分
一、正見。二、正思惟。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正精進。七、正念。專念真如。八、正定。遠離不定及邪定,而入正定聚,其土眾生由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而悉念佛,背塵合覺。念法、捨邪皈正,念僧、學無為行,趣向三寶。學而時習之,屬緣修功用。
【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釋疑顯化之文)
鳥是三惡道,彼國無三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此鳥實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化身所作。
佛有三身,屬應化身。頌曰:『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如釋迦千百億化身,在娑婆世界轉法輪。彼佛化身隨凡情所好,現鳥形說法。
【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法身說法,真修之文)
彼國眾生,聞法音修行,趣向三寶,乃從緣而修,令善根增長。若善根成熟時,即聞微風吹動,寶樹羅網,成極好妙音。一觸即發,頓悟念佛是心,念法是心,念僧是心,三寶更非他物,即佛、即法、即僧、即心、三寶元是一心,一心具足三寶。三諦理圓,三智互融,此時大開圓解,念念流入薩婆若海,步步無功用道。此是稱性真修,一修一切修,從此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彌陀不從他得,故名其佛國土,成就眾生緣真二修,功德莊嚴其國。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阿彌陀。】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佛何因何緣號阿彌陀?彼國眾生,自從明了三寶一心之后,發明心地,光明無量。何曰無量?心光即佛光,光照十方國,不為山河石壁所礙,乃至覆盆能照,地獄能照,暗室能照,古今能照,無物能礙,故名無量。不同日月燈光,被鐵圍山阻礙,不能照地獄。被大海所礙,不能照龍宮,被屋宇所礙,不能照暗室。故稱有量。惟佛光一切能照,一切無礙,故名阿彌陀。
【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
(人民與佛同壽之文)
佛法無邊,彌陀廣說要經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方能說盡,其國眾生亦經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方能聽盡。因此彌陀說法長壽,眾生聽法長壽,故佛與人民均壽命長。
如釋迦世尊,三十成道,經四十九年說法,所謂十二年說阿含經,八載談方等經,廿二年說般若經,法華涅槃共八載,四十九年所說已盡。世尊八十歲涅槃,當時眾生亦與佛同壽八十而已。
【舍利弗,阿彌陀佛,成佛已來於今十劫。又舍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眾,亦復如是,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大小二乘莊嚴其國之文)
彌陀成佛以來,經今十劫,宏法所度眾生先得解脫,而未及度人者,名小乘,號聲聞眾,證阿羅漢果,已無量無邊這麼多,非算數所能知,如斯小乘非定性聲聞,不久從小入大,轉學大乘,無一人退學,無一人留班,所以從小入大這麼多,大乘亦這麼多,故云:諸菩薩眾亦復如是。小乘入大乘后,又度無量眾生,從凡入聖,從小入大,所以極樂世界有無量大小二乘,莊嚴其國。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
(十方眾生,來生極樂之文)
上來本國眾生,先小后大,具足三乘,莊嚴其國。假如十方世界來生其國者,皆是不退轉,迷法身無明,有四十二品,無明破時,法身顯露,名不退轉,乃至最后一品無明,名一生補處,極樂國土一生成佛,次補十方佛處的菩薩,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
例如、九龍獅子山有幾多粒微塵,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數。
又如大海,水有多少小滴,其數甚多,非算數所能知之,如一定要數,惟有經過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時間,方可完成。
又如虛空有幾多世界,其數甚多,假如要算數,從一世界至另一世界,經無量無邊阿僧祇行方可知。極樂世界一生補處亦然,其數甚多,非數能知,若果要數惟有經無量無邊阿僧祇劫。
釋迦牟尼在法華會上,對彌勒菩薩說,阿逸多、我說是如來壽命長遠,六百八十萬那由他恆河沙眾生,得無生法忍,復有千倍菩薩摩訶薩,得聞持陀羅尼門,乃至復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不退法輪,復有二千中千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清淨法輪,復有小千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八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四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四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三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三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二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二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一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釋迦在娑婆世界,度生尚如是多,何況淨土阿彌陀佛。
【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舍利弗,十方眾生聞極樂世界有如是功德,應當發願生彼國,一生彼國,得與一生補處菩薩,不退轉菩薩,大小二乘聖眾共會一處,得益良多,何況親近阿彌陀佛。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金剛經云: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
此經亦然,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善根指無貪、無嗔、無癡等善根,煩惱不生,般若生,故名善根。福德指布施、持戒、禪定三種福。
如唐朝張善和,屠牛為業,臨終見牛數十頭,作人言曰:汝殺我。善和告妻,急迎僧為念佛。僧至、謂云:經言:若有眾生,作不善業,應墮惡道。至心具足十念,稱阿彌陀佛者,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即生極樂世界。善和云:地獄至急,不暇取香爐矣,即以左手擎火,右手拈香,向西厲聲稱佛,未滿十聲,遽言:佛來也,與我寶台。言訖而終。此乃前生具善根,今生得遇善知識與及信念具足,乃生西方豈偶然哉。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十六觀經;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此事已,次當想佛,所以者何?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觀此文,心念佛,心憶佛,心想佛,一也。
心想佛;是十六觀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是三十二相,故名是心作佛,是心是法界身,則名是心是佛。心內修觀,觀成相現,是名心想佛。
心憶佛;是楞嚴經,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憶佛者,念念要見佛也。
今經執持名號,心為能執,佛號是所執,除佛名號,心無餘物。如是一心念佛,妄想自然拋棄,佛號與心相應,念佛得一心,不為妄想所亂,故名一心不亂,或一日得、或二日得、或三日得、或四日五日六日至七日然后得一心不亂。
復次念佛整一日一心不亂,整二日一心不亂,整三日四日五日六日至七日一心不亂,乃至一年一心不亂,則三昧成矣。
論語孔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孔子學生、惟回做到三個月一心不違仁。所以吾人要著力念佛,一串佛珠一百顆中,有一妄想生,則不算數。回頭再著力念,念到一串佛珠無一妄想雜其間,則名一串佛珠一心不亂。一心無妄念則名善根因緣。
念佛名號,即念佛功德,佛號含無量功德,念佛隨喜佛功德,佛功德入我心,(故名念佛一聲,福增無量。)佛功德在心,則宿業消除,(故云念佛一聲,罪滅河沙。)斯則名福德因緣。念佛具此二種善根福德因緣,則水清月現,鏡清像現,心清佛現,其人臨命終時,彌陀及聖眾現前時,汝心莫顛倒,所謂我不願去,臨陣退縮,是名顛倒,或我想生天,或我想來生做國王,做大富翁,留戀紅塵,不肯出離三界,是名顛倒相,或留在娑婆行菩薩行,自未得度,欲度人者,皆顛倒相。
此經教人修行,始則一心不亂,終則一心不顛倒,有始有終,有本有末,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
世尊對舍利弗講:我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有如是等種種利益,若七寶池,八功德水,四色蓮華,天雨寶華,奇鳥說法,風樹助道,諸上善人,一生補處。我只能用言語說,若欲親歷其境,親預其事,則要發願往生彼國土,乃獲實益。
【舍利弗,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
舍利弗,我今為汝讚歎彌陀成就不可思議功德,利益有情。不可思議功德者,即佛功德也。汝等應當見賢思齊,常隨佛學。
【東方亦有阿 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不但我讚歎彌陀,佛佛皆讚歎極樂。東方虛空有無量恆河沙國土,諸佛皆在其本國,出廣長舌相,說真實語,對其國眾生說,汝等當信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成就不可思議功德利益有情,一切眾生往生其國,皆獲不可思議功德,而不退轉菩提,是故一切諸佛護念此經。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燈佛、名聞光佛、大焰肩佛、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淨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勝音佛、難沮佛、日生佛、網明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師子佛、名聞佛、名光佛、達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佛佛道同,諸佛功德惟佛能讚,所以六方佛皆出廣長舌相,說誠實言,對其國眾生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利益眾生,若有人往生其國,皆獲不可思議功德,皆得不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以一切諸佛皆護念此經。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護念文)
眾生有三種,一、邪定聚,二、不定聚、三、正定聚,若人入正定聚,則為諸佛護念。
佛性有三種,一、緣因佛性,二、了因佛性,三、正因佛性,隨具一種皆可成佛。
舍利弗,有善男女等,聞是阿彌陀經,受持讀誦,解義修行,一心相應,則淨土現前,了唯心淨土,屬了因佛性,法華經:『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
及聞諸佛名者,八識田中,下佛種子,今生及當來必見佛得度,法華經:『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此乃緣因佛性。
地藏經佛告地藏菩薩:『若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種少善根,一毛一塵一沙一渧,汝以道力擁護是人,漸修無上勿令退失。』
所以有聞法種子,念佛種子,屬緣了二因,助顯正因,佛性則發菩提心,皆為一切佛護念,皆得不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舍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
(勸信發願之文)
世尊與十方諸佛,異口同音,讚歎此經,眾生聞者,應當信受發願,求生彼國。
假若有人曰:我已發願,或曰:我今纔發願,或曰:我必當發願。不論已願、今願、當願欲生彼國,皆得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佛護念。何以故,有願必成,已發者,已生彼國,今發者,今生彼國,當發者,當生彼國,一生彼國,則不退轉矣。
(願力難思議)
普賢行願品云:是人臨命終時,最后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捨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城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惟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彌勒菩薩等自見生蓮華中,蒙佛授記。
【是故舍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信願行三淨土資糧)
因是之故未來末法眾生,不論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佛說者,應當至誠發願,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心不顛倒,即生彼國。
【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
佛佛道同,一讚一切讚,華嚴經云: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
【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世尊讚十方佛以不可思議功德,廣度有情而作是言,我等在淨土成佛,教化眾生已不易,而釋迦牟尼佛在穢土修行成佛已難,而又教化穢土眾生得菩提,豈不難上之難,故云甚難。淨土度生如水出蓮華,穢土度生如火裡紅蓮,故云希有。事實世尊在娑婆世界度無量眾生,授記作佛,故十方佛讚釋迦如來,『能為甚難,希有之事。』
梵語娑婆,此云堪忍,其國眾生,能忍三毒種種苦故。娑婆穢土有五濁:
一、劫濁:時候不佳,刀兵饑饉疾病,小三災一齊來故,名為劫濁惡世。
二、見濁:知見不正,邪見熾盛,佛在世時,已有九十六種邪見外道,現在邪教、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數,故名見濁惡世。
三、煩惱濁:貪嗔癡等煩惱增劇,故名惡世。
四、眾生濁:法華經:十方常闇暝,三惡道增長,阿修羅亦盛,諸天眾轉減,死多墮惡道,色力及智慧,斯等皆減少,罪業因緣故,失樂及樂想。
五、命濁:自殺、少年亡、墮胎等,不得壽終,故名命濁惡世。
釋迦牟尼佛於娑婆五濁惡世得菩提,為眾生說修行成佛之法,是一切世間之所難信受。
【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世尊亦知在五濁惡世修得菩提,而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甚難,但亦有信者,如六祖壇經:法達悟道偈:誰知火宅內,元是法中王。三時繫念曰:誰知萬丈紅塵裡,菡萏華開月正明。
世尊又勸五濁惡世眾生,但念阿彌陀佛發願回向,求生彼國,得不退轉,亦是世間難信之法,故云:是為甚難。
【佛說此經已,舍利弗,及諸比丘、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舍利弗及比丘等,天人阿修羅聞佛說淨土法門,生大歡喜,頂戴受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