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一個根本,三大要領 ——關於漢傳佛教建設的思考
濟群法師

內容提要:如何使佛教健康發展,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精神資源。在思考過程中,筆者發現,教界所以存在諸多問題,主要原因有二,其一,由其依託基礎所致,即目前盛行的修學體系存在缺陷;其二,則由實施制度所致,即現行佛教教育、僧團管理、弘法布教缺乏相關制度作為保障。本文立足于教界自身建設,提出一個根本,三大要領的解決方案。一個根本,即建設契合當代的大眾化修學體系。三大要領,分別是佛教教育制度建設、僧團管理制度建設、弘法布教制度建設。本文在揭示修學體系及教育等各方面存在問題的同時,從教界實際出發,論述了未來佛教發展的建設思路和綱領。同時指出,唯有建設契合時代的修學體系,健全各項具體實施制度,才能以此提高四眾弟子的素質,群策群力,促進佛教的健康發展。若僅依個體力量,無論造就多大的輝煌,都只是短暫的。

   關鍵字:修學體系、佛教教育、僧團管理、弘法布教

  在佛教傳入中國兩千多年的今天,如何使之發揚光大,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精神資源,對教義的解讀發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佛教自身的健康發展。就教界目前現狀來看,的確取得了許多喜人成績,但問題也不容忽視,主要表現為三方面:一是大眾修學無序,二是僧團管理混亂,三是弘法布教薄弱。

   值得關注的是,這並非一寺一時的個別現象,而是教界普遍存在的問題。因而,有必要對教育、管理、弘法依託的基礎進行考察,對現行的佛法修學體系進行考察。我覺得,這才是一切問題的根本所在。如果沒有一套契理、契機且操作性極強的修學體系為綱領,影響大眾學修自不待言,佛教教育、僧團管理和弘法布教同樣會存在缺陷。原因在於,教育、管理、弘法都離不開修學體系這一根本,同時,它們又是為修學服務的。若對修學體系模糊不清,勢必影響佛教的健康發展。

   但僅有修學體系還不夠,因為佛教發展涉及的是整體而非個體,這就需要以相關制度進行保障。其中,仍以教育、管理、弘法最為重要。有完善的教育制度,才能培養出荷擔如來家業的合格僧才;有健全的弘法制度,才能對廣大信眾進行如法引導;有規範的管理制度,才能使僧團成為和合共住的清淨道場,為大眾修行提供保障,為弘法事業建構平臺。

   在此,將我近來對這些問題的思考作簡要彙報。

一個根本——建設大眾化的修學體系

  為什麼說,大眾化修學體系是佛教發展的根本?因為佛陀的一切教法皆為大眾修學服務。而教界的所有問題,究其根源,亦是佛弟子在修學上未能相應所致。目前,大眾在修學上普遍存在的問題有哪些呢?

   有一些是隨皈依師或某位老師修學,但目前對佛法有系統認識並堪能引導他人修學的具格善知識極少。因而,多數師長只是根據個人修學經驗作些開示,或推薦讀誦某部經典,或推薦念佛、禪坐。看似指點了入門之徑,但因缺乏系統引導,往往不能使學人得到多少受用。部分人因此失去繼續深入的動力和興趣,另一部分雖因信心堅定而精進不輟,但由於對佛法認識的局限,難免產生片面、偏執的現象,學到一定程度便無法提高。

   另一些因無緣得遇善知識或自視甚高而選擇自學、自修,憑個人感覺閱讀經論、摸索實踐,這種方式在知識份子中較為普遍。但佛法浩瀚,自學而能入其堂奧者極其罕見。學人或因缺乏方向知難而退,或是大海撈針般盲目摸索。更有甚者,得著一知半解便狂妄自大,自誤誤人,反成修學極大障礙。

   我覺得,多數人的修學都處於這兩個極端,要麼不得要領,要麼偏執一端。此外,學教者易落入玄談,實修者又易流于盲修。好不容易得遇人身,得聞佛法,卻因得不到正確引導而蹉跎此生,甚至走火入魔,斷己善根,豈不可惜!因此,建設一套可供大眾依循的修學體系,是當今教界最為迫切的任務。

   或許有人說,我們不是有傳統的宗派可繼承嗎?繼承固然重要,但有必要考量,這些法門在今天是否還有普遍意義?今天的人是否有能力操作起來?一個修學體系能否引導學人斷惑證真,主要取決於三方面:一、方法是否正確;二、教授內容是否完整;三、是否適合目前的當機者。其中,尤以第三點變數最大。因此,佛陀才以種種法門觀機逗教,接引眾生。宗派佛教的形成,也是基於這一原理。以某類經典、某種修學方式引導根機與之相契的學人。如天臺宗依《法華經》建立修學體系,三論宗依《般若經》及三論建立修學體系。雖在特定時期為弘傳佛法起到積極作用,但它們更接近精英教育而非大眾教育。其龐大體系和深奧理論,對於多數信眾,無疑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此外,某些宗派先天存在不足,如見或行上的薄弱,而某些宗派在流傳過程中未能完整繼承下來,等等。所以說,沒有一套完全現成的、適合大眾需求的模式可以照搬。

   那麼,大眾化的佛法修學體系又該是怎樣的呢?

   大眾化的修學體系,應包含核心要素、修學次第、實踐方法三項內容。所以標舉大眾化,其意有二:一、適合所有學人,不論出家在家,不論程度如何,皆須依此修學;二、適用於所有法門,換言之,可與一切法門的修學相融合。
   首先,要領明確,且完整、扼要。佛法博大,但核心要素無多,最根本的,乃皈依、發心、戒律、正見、止觀五項,僅此便可統攝一切法門的修行。解脫道如此,菩薩道亦如此。不皈依,即無佛子資格;不發心,便無修行方向;不持戒,則無定慧之基。至於正見和止觀,一為正法眼目,一為實踐方法,更是缺一不可。把握這些核心,也就把握了佛法修學的基本內容,同時,還能以此對照自身修學是否完備。

   其次,次第清晰。次第,即各修學環節的遞進關係,同樣離不開皈依、發心、戒律、正見、止觀這些核心。皈依,是佛法及信仰之根本,因信賴三寶功德而身心歸投、依教奉行。又因對三寶品質生起希求,而能發心、持戒、修學。如是,由戒定慧滅貪嗔癡,由聞思修入三摩地,環環相扣,直抵佛道。

   第三,操作性強。所謂操作,即依核心要素、修學次第完成佛道修行的具體方法,每一階段當分哪些步驟進行。一方面,可依此修學實踐;一方面,可依此作為檢驗修行程度的標準。就像社會上有各級品質參數一樣,學佛同樣要有可供檢驗的具體指標,如是,我們才知道自己達到什麼程度,離目標還有多少距離。

   關於這些問題,我曾在《佛法修行次第的思考》一文中作了較為詳細的說明,茲不贅述。

   在今天這個盛行速食文化的末法時代,眾生根鈍慧淺,心浮氣躁,須將佛法以最簡明清晰的方式呈現出來,才能適應更多人的實際需求,大眾化的意義正在於此。當然,建設大眾化的修學體系,並不是對傳統宗派的否定。事實上,在樹立正見和止觀實踐兩大重點,仍應沿用各宗之見、之行。只是對之前的皈依、發心、戒律作了特別強調,因為這是一切修學繞不開的共同基礎。

要領之一——教育制度

  確立大眾化的修學體系後,應以相關教育制度進行落實。以往的佛教教育,多依託於宗派,而現代的佛學院,則是參照社會大學的教學模式建立。那麼,現有教育方式存在哪些問題呢?

   其一,教育目標模糊。佛教的健康發展,需要講經說法、領眾修行的師資力量,也需要行政管理、弘法布教的專門人才。但目前的教育模式大同小異,並未根據教界實際需求進行規劃。一方面,各地都在大力辦學;一方面,真正的有用之材仍是奇缺。

   其二,教學次第不明。尤其是基礎教育的薄弱和缺失,使學僧在接受教育的幾年內,未能養成僧伽應有的素質。如是,信仰淡化、道心退失也就在所難免了。雖能說得頭頭是道,卻無基本僧伽威儀,如何堪為人天導師?

   其三,知見教育混亂。現代佛學院是綜合性的教育,所開課程面面俱到,包括教史、教制、教理等,幾乎涵蓋整個佛教。僅教理這部分,就涉及天臺、華嚴、三論、唯識等各宗經論,即使具有相當佛學水準,尚難全面掌握。更何況,一般學僧只有普通的世間文化基礎,學習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幾年下來,所學難成體系,亦無能力真正把握並運用任何一宗的正見。

   其四,實用教育缺乏。所謂實用,分實修和做事兩類。目前的佛教教育雖與宗教生活結合,但普遍缺乏實修指導,只是從書本到書本地學習教理,與修行嚴重脫節。此外,對於教界急需的管理、弘法人才,未設專業課程進行培訓。

   未來的佛教教育,應針對以上問題進行調整。一是目標明確,根據佛教發展需要的各類人才,有的放矢地開展教育。二要次第分明,尤應重視基礎教育,以此堅定信心,培養僧格。三是知見純正,對多數人而言,一生修學具足一宗正見足矣,不求面面俱到。四是學修結合,同時,重視實用技能的培養。

   這就有必要根據佛教修學特點及教界自身需求,對現行佛教教育制度進行完善。佛教教育宗旨是服務于修學,同樣應以大眾化的修學體系為根本,依核心要素和修學次第建構各級教育。大體可分為以下幾類:

   首先,根據皈依、發心、戒律三大要素建立佛教的初級教育制度,這是每個佛子必須奠定的學修基礎,也是所有僧眾必須具備的素養。否則的話,學佛往往流于玄談和迷信兩個極端,與修行嚴重脫節。這一基礎教育,也是佛教健康發展的根本保障。

   其次,圍繞菩提心和菩薩行的實踐,以獲得聞思正見為核心,建立佛教的中級教育制度。這一階段可參照傳統的宗派教育,以確立一宗知見為目標,一門深入,但求精而不求多。

   第三,以菩提心和空性正見的理論為基礎,以止觀為重點,建立佛教的高級教育制度。

   第四,依各類專門人才的不同需求,參照社會先進教育經驗,建立有佛教特色的實用教育制度,培養具備專業技能的管理、弘法人才。

   佛陀說法四十九年,自謂實無有法與人,說明法的實相是超越語言、文化、宗派的,其表現也無特定形式,所謂法無定法。若固執於特定形式的教法,無異刻舟求劍,難得佛法真實受用。但佛教教育又是緣起法,無論是引導眾生捨棄凡夫心,還是確立正見、契入空性、成就解脫,皆須依循相應方式進行,尤應契合時代需求。因此,今天的佛教教育必須針對現代眾生的根機,在契理的前提下,根據教育目標確立教學內容,按照修學次第建立相關體系。

要領之二——僧團管理制度

  僧團,不僅是十方僧眾的修道場所,也是弘揚佛法的互動平臺,社會民眾的精神家園。僧團管理得如何,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僧眾修行和佛法弘揚。那麼,當今僧團在管理方面的普遍問題有那些呢?

   其一,長幼無序。依佛制,僧團應按戒臘而長幼有序,尊重有才有德的比丘,以此保障僧團健康發展,僧伽和合共住。但在當今僧團,這一倫理並未得到充分重視,更多的,只是依世俗能力進行定位,無形中將僧團導向世俗化。

   其二,僧眾的資歷、地位、責任、待遇不明確。僧團執事者須具備哪些資格,接受什麼教育,擔負多少責任,享受什麼待遇,並無具體標準可依。缺乏考核及選拔人才的依據,不僅使年輕僧眾沒有努力目標,德才之士不能發揮所長,更嚴重的,易使某些無德無行卻善於投機者進入僧團管理核心,長此以往,佛教怎能不面臨危機?

   原始僧團依戒律共住,依戒律作為處事及行為標準,偏重法治。但組織結構非常鬆散,基本屬於無政府狀態,這種形式對僧眾整體素質要求極高。但在今天,僧團魚龍混雜,素質相對偏低,這種建立於自覺基礎的行政結構,顯然與現實存在很大距離。現行僧團依清規建立行政組織,偏重人治。管理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執事者的權威性,不如法治更為穩定。同時,其組織結構已沿用千年,各職能部門的具體責任已逐漸模糊,或因不適合當代需求而被虛置。此外,對新生問題缺乏相應的職能機構,無法滿足實際需求。

   那麼,如何建立新時代的僧團管理制度?和教育制度一樣,僧團管理制度的完善,也應符合佛教發展的實際需求,這就必須把握以下幾點精神:

   首先,繼承以律攝僧的根本,恢復原始佛教中律師在僧團的權威性,依律確立僧人共住規則及處事標準,並依六和精神建立民主、如法的僧團。

   其次,繼承叢林清規的傳統,依此構建僧團行政體系。但應根據當今僧團的實際需求,對其結構和各部門具體職能進行調整、改善、細化,建立契合時代的僧團管理制度。

   第三,吸收現代管理的長處,對僧團行政體系進行完善,分工明確、責任到人,發揮各自優勢和特長,提高僧團的工作效率,更好地為大眾營造修學氛圍,為弘法發揮積極作用。

   第四,根據佛教修學體系,依所受教育和德行、才能,確定僧人在僧團的地位、責任、待遇,使職責和能力相對應。一方面,對法師、律師、禪師等稱謂建立相應審核標準;一方面,對執事者應具備哪一級佛教教育基礎及相關專業知識制定相應條例,為各道場選拔人才提供參照標準,並依此進行考核。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任人唯賢,有章可依。

   在當今這個飛速發展的社會,現有的佛教行政組織,有如行駛在高速公路的老式汽車,性能及速度已遠遠不能適應。良好的僧團管理制度,是佛教健康發展的有力保障。若缺乏這一重要助緣,即使有大德出世,也只能給佛教帶來一時、一地而非整體的興盛。因此,在繼承佛教優良傳統的前提下,建設契合時代的僧團行政體系,已是刻不容緩的問題。

要領之三——弘法布教制度

  如果說,佛法的學修、傳承依賴于健全的教育制度。那麼,其弘揚、普及同樣依賴於相應的弘法布教制度。那麼,目前佛教界在弘法方面存在哪些問題呢?

   其一,過分指望高僧,忽略大眾的整體作用。常人心目中,弘法惟高僧方能勝任,與自己毫無關係,故多數出家人沒有弘法意識。又因缺乏這方面的引導,信眾多熱衷於造廟塑像,護持弘法的熱情不高。但高僧畢竟是極個別,這就使得教界越來越沒了。

   其二,缺乏引導體系,造成修學的無序和混亂。師長如何引導弟子?信眾如何系統修學?似乎沒有一定之規。信眾皈依之後,或是不知如何開始修學;或是學到一定程度不知怎樣提高;或是修學出現問題,又不知錯在哪裡。即使有幸找到可問的人,通常也只能得到籠統的答案,而非最適合此人、此時的指導。

   其三,方式方法單一、老化。傳統的法會及弘法方式固然有其攝受的信眾,卻很難吸引知識份子或年輕人,以至佛教逐漸成為老年人的佛教。普通民眾又因缺乏正面認識佛教的管道,而對佛教產生諸多誤解,不能正確認識佛教對於人生的現實意義。

   弘法不是一個人的事,也不是一座寺院的事,單純依賴某人或某寺,即使能在特定時期將弘法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也難以長久維繫。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適用於大眾的弘法布教學,使有心弘法的寺院和個人都知道,弘法究竟需要做什麼,又該怎樣做。

   對於在家信眾的教育,首先應建立相關教育制度。關於此,可參照大眾化的修行體系及佛教教育制度進行規劃。同時,結合在家眾的時間、精力作適當調整。但核心要素和修學次第須嚴格把握。此外,為接引更多的人走入佛門,還有必要建立一套將佛法全面推向社會,且深入生活、契合民心的操作方式,這就要以更為豐富的內容進行引導。

   我覺得,弘法布教學大致可從以下六方面進行構建:

   一、方便引導:以社會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將對佛教尚無認識者引入佛門,如以佛教影視、佛教書畫等為契機,與之歡喜結緣,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在這些方面,港臺教界已摸索出許多成功經驗可供借鑒。


   二、信仰建設:皈依佛門後,須有相應修學方法,使其對三寶的信心逐漸穩定、提升。尤其是對皈依的修習,相對于南傳和藏傳佛教,漢傳佛教顯然重視不夠。事實上,皈依乃佛法根本,忽略這一根本,就不能為修學奠定扎實基礎。去年,我特別推出《皈依修學手冊》和皈依共修儀軌,並在一些道場長期開展共修活動。同時也希望,每個道場都能舉辦周日共修,為廣大信眾提供常規的宗教生活,使他們真正感受到皈依的意義和作用。

   三、修行次第:對三寶具備信心之後,還應繼續深入修學,完成解脫道或菩薩道的修行。修學要依相應次第進行,在家居士的修學,同樣可依五大要素分初級、中級、高級的教育,明確每一階段的教育目標、教學內容、修習重點。唯有這樣,才能引導信眾循序漸進地完成佛道修行。

   四、佛化生活:完整的佛法修行,應該是生活的、全面的。如果佛弟子每天花一小時念佛或禪坐,其他時間都在培養凡夫心,修行可能成就嗎?因此,教界必須整理出一套佛化生活制度,包括從生到死的各項相關內容,使佛法全面滲透到信眾生活中,成為大眾樂意接受的生活模式,乃至成為人人皆知的民風民俗。只有這樣,佛教才能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五、社會關懷:佛法是為一切眾生服務的,因此,佛法弘揚也離不開社會這片土壤。本著這一宗旨,教界應多方面發揮利他作用,在傳播佛法智慧、淨化社會人心的同時,積極參與慈善事業,成立慈善基金會,為國家分憂解難,為民眾送去溫暖。在這方面,臺灣慈濟的成功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六、信眾管理:佛教信眾是個龐大的群體,他們需要得到僧團關懷,需要有歸屬感。同時,信眾又擁有巨大潛力,是促進佛教全面發展的重要力量。所以,必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信眾管理制度。包括僧團對信眾的責任、信眾組織、骨幹培訓等內容。使信眾提高個人修學的同時,為佛法弘揚發揮積極作用。

   宋元以來,大眾修學非禪即淨,而禪與淨的學人多偏向自利、出世,寺院基本沒有對外弘法這項內容,所謂山門以無事為清淨。脫離社會這片土壤,佛教發展勢必走向孤立,走向片面。有鑑於此,當迅速建立弘法布教制度,使每位元佛子認識到弘法的責任及重要性,齊心協力,使佛教流布廣大。

結 說

  以上,就我近年對教界問題的思考,提供了框架性的思路,希望能對教界有所啟發。漢傳佛教的繼承和建設是一大系統工程,需要整個教界的參與。在認識問題根源,找到解決方式之後,最重要的,是大眾齊心協力,共同承擔。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為契合本土眾生的根機,使之深深紮根于中華大地,歷代高僧大德親歷躬為,在各個時代做了大量本土化、當代化的詮釋和發展,方使慧燈永續,法水長流。今天,這一使命已傳到我們這代佛子手中。我們有責任完成佛教在當今的現代化工作,以契理為宗旨,大膽突破所有不適應時代的表現方式,不要讓這些曾經輝煌過的方便,成為今天這個時代的阻礙。在此,由衷期望教內外同仁群策群力,建立契合當代的修學體系及相關制度,倘能如此,則是教界之幸,眾生之福。

  200632日於五老峰阿蘭若處

 

來源:www.jcedu.org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