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金剛經》大意
濟群法師

——濟群法師廣州佛學講座紀實——

  國慶期間,十月一日 ̄四日,廣州居士邀請廈門閩南佛學院唯識學研究生導師濟群法師來穗講經。在廣州六榕寺說法堂舉辦四天佛學講座。廣東省佛教協會暨廣州市佛教協會會長、六榕寺方丈雲峰大和尚和該寺全體師父大力支持,成就這次弘法功德。

  法會期間,每天半天上課,半天分組座談。廣州居士自動組織起來,通過遊園、聚餐、茶話會等多種形式,暢談自己的學佛體會、交流學習心得、請教問題,深感法喜充滿,不亦樂乎。

  濟群法師此次講課的內容是:在家學佛的基本理念及行持、《金剛經》大意。以下擇其主要內容介紹,以饗讀者。

學佛的意義

  世人都追求幸福。殊不知福氣這兩個字,是有福就有氣。比如:子孫滿堂是世福,但隨之而來的是為他們操心嘔氣。擁有福報,並不等於你就能享受它、支配它。因為享受和支配福報是需要智慧的。現在擁有福報,也不等於永遠擁有。擁有福報並能享受它、延長它,這就需要有智慧、需要學佛。學佛不是簡單的事,因為佛法是智慧的成就。

  世上的幸福都是不圓滿的,當我們饑餓的時候,想吃東西,吃飽就感到幸福了;如果繼續吃下去,我們還會感到幸福嗎?沒有錢的想發財,沒當官的想當官,待發了財、當了官,覺得新的煩惱又來了,可見世間的幸福是有漏的。

  煩惱從何而來呢?是從外部來的?還是從裡邊來的呢?答案是後者。要想幸福,不光要改善外在的條件,更重要的是改善內心世界,要有一個健康的心靈。而斷除煩惱才能獲得心靈健康,所以佛教認為,人生當務之急是解決生命中的煩惱,解決心靈內在的痛苦。正如《箭喻經》中所講:一個人中箭了,要趕快搶救,拔出毒箭,沒有更多的時間去考證箭是從哪裡射來的,箭用何物製成等枝末問題。學佛就是要斷煩惱,淨化心靈,開發智慧。有煩惱就沒有智慧,有智慧就沒有煩惱,這正如有光明就沒有黑暗,有黑暗就不見光明。學佛可以把煩惱無明一點點清除,使智慧逐漸顯露。

三寶是佛法的全體

  古印度阿底峽尊者,已修到羅漢果位,所到之處給信徒們開示時,都是談皈依三寶。有人不解:為什麼每次開示都如此?尊者答曰:整個佛教,除了皈依三寶之外,我不知還有什麼內容

  佛、法、僧三寶代表著佛教的總體。

  佛寶,是指佛陀釋尊及一切佛像。佛陀是覺者、智者;凡夫是迷者、愚者。佛與凡夫的區別就在於:一念覺即是佛,一念迷即是凡夫。人人皆有佛性,人的真如本性就是佛的智慧,只是凡夫沒有開發出來。學佛敢不敢直下承擔自己是佛?如果老是求佛保佑,則永遠是被保佑的對象。

  法寶,是指三藏十二部經典及古今大德的佛學著作。佛法是佛陀親證宇宙真理而演說的經教,它與世間知識的來源不同。前者是智慧的流露、是內證的;後者是經驗的積累,是外求的。佛法的學習,重在世界觀、人生觀的轉變,重在心念的淨化。我們可以用溫度計測出一個人的體溫,卻不能用科學儀器測出一個人煩惱的程度。科學對我們的心性是無能為力的,心病比身病更需要治療,而法寶就是無上醫藥。

  佛法內容包括四個方面:信(信仰)、解(理解)、行(實踐)、證(體驗)。信為能入,佛法提倡的是智信而非迷信。對佛法的信仰需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這與其它宗教截然不同。其他宗教要求絕對信從,佛法則強調實踐與體驗,佛陀所說的教理都可以實證。佛法與哲學、科學不同。哲學是內向性思維活動力,依賴理性思辨;科學是外向性思維活動,依賴感性經驗;佛法既有哲學的理性思辨,又有科學的實證,涵蓋前兩者。哲學家所說的理論不能實證,科學實驗是建立在有限的知識經驗基礎上的,是有我相的,是物證;而佛法實證的是無始宇宙的真理,是無相的、是心證。

  僧寶:是指現行住持的比丘、比丘尼和古代菩薩羅漢等賢聖僧。了脫生死這樣的大事,僅靠自學是很難的,所以我們要親近師父,恭敬師父,而目的是為了學習佛法。有人熱心給師父煮飯燒茶,做完了就算了,這是不夠的,要求法啊!同時我們要明確,學佛不是跟哪一個師父,而是跟三寶學習,通過修行自我完善。我們為什麼要皈依三寶?是為了尋求生命的依賴、解決生命的困擾乃至解脫。通過皈依外在的三寶來證得內在的自性三寶。

為什麼要學習《金剛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簡稱《金剛經》,是佛教界流傳很廣的一部經典,它選自佛經中的《般若經》,是古代南北朝時由印度傳入我國的,譯者是著名的鳩摩羅什法師。禪宗六祖惠能(廣東人)大師,就是因為聽到這部經而開悟的。

  《金剛經》能開發智慧,我們生命的內涵是福德和智慧,佛陀稱為兩足尊,就是福德與智慧都達到圓滿。有福無慧,香象掛瓔珞;有慧無福,羅漢托空缽
  通常人都活得很累,心裡的負擔很重。我們每一個人都活在自己的觀念裡,就是相同的環境,因各人的觀念不同,就有不同的情懷。同樣一輪明月,看到它有人傷心、有人歡喜,一切唯識所現。心生則種種法生李廣射虎說明心識的力量有多大!杯弓蛇影告訴我們心病還須心藥醫。《金剛經》可以掃除我們心靈的塵埃,提高我們心境的層次。

  通常人執著很厲害,執著我的父母、我的愛人、我的事業、我的財富……,而不知道世上的所謂家庭、幸福、事業、財富都是無常的,都是因緣和合的,不可執著的,僅僅是假相而已。宇宙人生就是四個字:因緣因果。所謂兒女,就是你的因果罷了,不是來報恩的,就是來向你討債的,學習《金剛經》可以使你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使你對生活的各種現象有洞察能力和判斷能力。

  學習此經還可以消除業障。我們從無始以來由於貪、嗔、癡所造的業,成為我們的障礙,我們不得不接受果報。因果報應有現報(此生報)、生報(來生報)、後報(後生或後幾生報)、不定報。《金剛經》中說到,如果一個人持誦《金剛經》反而受人歧視,那麼他前世因果本應墮惡道的報應,就能消除。

  最後,學習《金剛經》可以成就無上佛果。般若(譯為大智慧)是諸佛之母,有大智慧就可以從生死的此岸,到達涅槃(沒有煩惱)的彼岸,了脫生死直至成佛。

《金剛經》主要講什麼

  禪宗六祖惠能聽了《金剛經》中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偈就開悟了,這句話就是《金剛經》的眼睛。

  六祖的著名偈子: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說明了宇宙的真相。這本來無一物就是《金剛經》的思想。《金剛經》主要就是說明了離相無住的道理。

  四相是人生煩惱之根
  《金剛經》中說的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我相,包括我見(自以為是)、我愛(強烈貪著自我)、我慢(自高自大)、我癡(對自我錯誤的認識);人相和眾生相是指以外的人和人群;壽者相,包括追求長壽及傳宗接代的思想及永恆永遠這些概念。四相之中,歸結起來還是我相,以我為中心,分別一切,而有其它三相。

  人的煩惱都是因這四相而起。宇宙人生的本質緣起性空,無固定不變的實體,無一相才是真相、實相。正如經中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現象世界是幻有,本質的世界是無相。凡夫執著身體是我,身體是地、水、火、風四大和合之物,沒有一個主宰的、恒常的、不變的我。根據現代醫學提供,人體全身的細胞每隔幾年就會全部新陳代謝一次,哪有固定的我?再說到我們的思維是我們自己的嗎?思維來自經驗,由經驗形成概念,思維是由這些概念組成的,離開概念還有思維嗎?凡夫執著財富為我所有,其實財富是為五家所共有:火、風、水、官、不肖子孫。

  世界是無常的、無我的,沒有固定的本體,而我們總是執有、執固定、執暫時的現象為真、為永恆。我們的認識與客觀真理不相應,所以我們就有很多煩惱。

  可以寫下這樣一條生死的公式:我執貪嗔癡煩惱造業生死

  所以,欲除煩惱先無我。菩薩的最大特點就是無我、大慈大悲。

  不住相即解脫
  《金剛經》告訴我們: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信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住相,是智慧的解脫。生什麼心?生清淨心。

  看看我們凡夫的心,一天到晚有清淨的時候嗎?為身外之物從早忙到晚,下班後抓緊時間看電視、打麻將、卡拉OK……,老年退休了,沒事幹就感到無聊、心發慌。為了打發無聊又找工作幹,我們的心不能獨立啊!不能靜下來啊!我們的心總是寄託在外物上,把自己的快樂和幸福建立在人家的嘴巴上、眼光裡。因別人恭維而高興、因別人的冷漠而睡不好覺,這樣的人生是多麼可憐啊!心隨境轉是凡夫;心能轉物即是如來。學佛就是要不斷的解開心靈的纏縛,學佛要不住於身外之物。有一條解脫的公式是:看破放下自在

  如果不能看破,可以先看淡。如果放不下,就背著走,走不動了,再放下。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名利、富貴、榮辱、是非乃至生死都可以放下。心無掛礙才能瀟灑,人生要瀟灑走一回嘛。

  道是無相的
  如何得見如來?《金剛經》回答了這個問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想非相,則見如來。如來即道,如來即佛,如來者即諸法如義。如義就是諸法本來的面目,用現代的話來說可以叫本質世界,而我們所看到的這個多彩的世界可以叫做現象世界。我們不可執著現象,因為現象不是本質,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正如《金剛經》所說的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諸佛如來都是以無相為體的,《金剛經》告誡我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佛經裡有一個著名的典故:誰是迎接佛陀的第一人?據記載,一次佛陀外出弘法三個月,要回來之前,弟子們都爭先恐後去迎接,只有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尊者(即《金剛經》中的長老須菩提)仍坐在山中,他想:佛陀的真身不是在眼耳鼻舌身意上可見的,他的真身是法身、是法性,是以宇宙人生的真相為身,無處不在,我不應為事相所迷。佛陀歸來時,有神通的蓮花色比丘尼搶先迎接,佛陀卻說:第一個迎接我的是須菩提。須菩提此時正在山中觀察諸法空性,他才是第一個迎接佛陀的人。

  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如來是以法界為身,遍一切處、一切時的。為度眾生的需要而變化出報身、化身。而其法身是如如不動,是離一切諸相的。我們平常對佛像禮拜,是旨在通過佛像認識真佛,培養清淨的心念。無妄想、無執著的清淨心就是佛。

  我們在未學佛以前,執著世間的東西,心住功名利祿、兒女親情,為這些而操心和煩惱;學佛以後我們又執著佛堂的莊嚴、拜佛的次數、念誦的聲音、打坐的時間等等。這好比沙子和金子,兩種東西雖一賤一貴,但在人眼睛裡都同樣是難受的。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執著美、醜、有、空、動、靜等等,都會成為我們修行的障礙。著相就無法與實相相應。

  唐朝馬祖禪師早年修行時執著坐禪,南嶽禪師就在他旁邊磨磚。馬祖問:你磨磚做什麼?南嶽回答說:做鏡子。馬祖說:磨磚如何能成鏡?南嶽答:坐禪又怎麼能成佛?馬祖當下大悟。這個典故告訴我們學佛是不能執著形式的,學佛應重在心念的修持,而並非枯坐蒲團。

  平常心是道
  《金剛經》發起的因緣是很平常的,佛陀穿衣、乞食、吃飯、洗足、入座等等。示現般若智慧的修行就在日常生活中,所謂平常心是道。東郭子多次請教莊子,道在何處?莊子答曰:道在瓦礫;道在螻蟻;道在屎尿。道就在日常生活中,遍一切處。鳥語花香,行雲塔影,黃花翠柳,青山綠水,一切法都是佛法。真正的佛法,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東西,宇宙人生的一切現象都包含著佛法。

  如何悟道呢?就在生活中真參實悟。古代禪師有聽到人唱歌開悟的,有看見花開開悟的,有煮飯時開悟的等等,都是體現在平凡的現實生活中。馬祖道一開示說:道不在修,但莫染汙。道是現成的,是每個人都有的佛性,不用修,但使其心不受外界染汙而已。也就是《金剛經》告訴我們的: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清除一切染汙,就可以顯現自家的珍寶,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你悟道的時候,了無所得,只是證得無妄想無執著的心。無造作、無事非、無取捨、無凡塵就能直會其道

  修道難嗎?龐公家人的對話把修道的體味描述出來了:

  龐公說:修道難難難,十斛芝麻樹上攤;
  龐妻說:修道易易易,百草頭上祖師意;
  龐女說:也不難,也不易,饑來吃飯困來眠。

  開悟的人,也是吃飯、睡覺。但凡夫吃飯的時候不專心吃飯,有種種計較;睡覺的時候,不安心睡覺,有千萬妄想。要制心一處,才能無事不成啊!

  離一切相而修善
  佛法是心地法門,不可以住相。如何奉行此法門呢?當用心若鏡,事來則現,過後不落痕跡。你看鏡子照人,你來時,把你照得清清楚楚;你走了,空無一物,正是:

  風來疏竹,風過竹不留聲;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不住相,就什麼也不做了嗎?不對!如果什麼也不做,就是執空相。學佛是不立一法,不舍一法,不住無為,不舍有為。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修行呢?《金剛經》告訴我們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拜佛、念佛、學習經教,隨文入觀,依理起行,通過聞、思、修,學習戒、定、慧,以般若為導,修行六度(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由漸修而頓悟。多做好事,但不要住相。

  學佛要發菩提心,什麼是菩提心呢?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的心。就是我們所說的四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六祖惠能當年進寺院見五祖時,第一句話說什麼?--我來求作佛。這境界有多高啊!我們反思一下,自己到寺院燒香拜佛,求的又是什麼呢?
  學佛是淨化我們生命的主體--阿賴耶識(俗稱第八識),虛空非大,心王為大,生命的層次取決於第八識。我們學佛主要是要改造第六識,然後突破第七識,最後淨化第八識。

  般若法門的修行,有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和實相般若之稱。文字般若是學習研究佛教經論;觀照般若是用佛法觀念透視人生,依教奉行;實相般若是由積累而至頓悟。

  並非在語言文字上理解了佛法,就能把持住自己的心念。宋朝的大文豪蘇東坡也是一個居士,他學習佛法、研究教理,寫了一首很有氣魄的詩: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八風:是指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八風吹不動,是指不受這些影響,心中如如不動。蘇東坡寫完詩,派家人過河到寺院,送給佛印禪師。佛印禪師閱罷,在上面批了兩個字:放屁。即交給來人帶回去,蘇東坡看了這兩個批字,非常生氣!馬上坐船到寺院找禪師論理,但見禪師門口帖著一張紙: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此時蘇東坡就感到非常慚愧了。所以說心念的修持是不容易的。《金剛經》告訴我們: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佛所說的一切法,是指,而並非,你可以順著手指去尋月,而這個,是需要自己內證的。

  佛說的八萬四千法門是我們成佛的工具。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這些法門好比過河的船隻,如果過了河,還背著船走嗎?我們在修行中要注意不要執法相。

  不執法、不執非法,不執空、不執有,不執一切相而修善,就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最後,濟群法師寄語廣州居士:要把佛法的觀念就為自己的觀念,而融中入到日常生活中去,是謂真學佛。然後選擇一個法門,一門深入,生命就有了目標。淨土法門就是居士修行的捷徑。

·趙良玉整理




 

來源:www.jcedu.org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