戌三、結示利益
「善男子!若能習信此二觀心者,速得趣會一乘之道,
地藏菩薩把二種觀法說完以後,接著稱呼堅淨信菩薩說:「善男子!若能習信此二觀心者」,如若修習這二種十信位菩薩程度的妙止觀,這樣的修行人,「速得趣會一乘之道。」就能借十信妙用,以真方便,圓成一心,所以說他能很快的進到與一乘無上妙道融合。
酉三、結觀功能
「當知如是唯心識觀,名為最上智慧之門,所謂能令其心猛利,長信解力,疾入空義,得發無上大菩提心故。
上文修二觀的利益說完了以後,至於怎麼會得到這樣大的利益,因為上二種觀法有絕大的功能,什麼功能呢?這段經文告訴說:「當知如是唯心識觀,名為最上智慧之門」,修行這二種觀法的人,還應當知道,這種唯心識觀的觀法,既是能與一乘無上妙法融合,則一乘法就是無上智慧,能得到這一乘無上智慧,是由修二觀得入,無門不能得入,所以這二種觀法,稱作無上智慧之門。因為它作的用是:「所謂能令其心猛利,長信解力」,能使修行的人,因為對心外無法,這樣最深真理的了然,隨著就能修一心圓頓止觀,他的心就趨道猛利,就能增長信解的力量;由這種信解力量,就能由五品位,進登六根清淨位,很快得入第一義空,不墮凡夫及二乘地位,任運能三心圓發,入圓教初住位,這才是真發無上大菩提心。有這樣的功能,這就是得與一乘妙道融合的根本原因。以上唯心識觀說完。
申二、釋真如實觀
酉一、正示觀門
戌一、明觀法
「若學習真如實觀者,思惟心性無生無滅,不住見聞覺知,永離一切分別之想。
前唯心識觀說完,這裡接說真如實觀,看經文:「若學習真如實觀者」,若想修學真如實觀的人,「思維心性,無生無滅」,真如實觀,就是對真如實性的觀察,這是由前唯心識觀中依他性的止門,觀察到了已知一切唯心想生,唯心生滅無暫時住的程度,而進入這項真如實性的觀門,所以說思維心性,無生無滅。思維心性,就是觀察心性;無生無滅,就是心性不生不滅。心性何以不生不滅呢?心性原本不生不滅,但我人對法界生滅的道理不明了,遇到外境誘引起心動念的時候,感到似是有心生起;但當你生起的時候,找找看,什麼都找不到,因此可以證明心性本沒有生,既沒有生,那會有滅呢?況且有滅就沒有心,而心性並不是沒有,因此可以證明心性本沒有滅。這心性不生不滅的道理,觀察清楚了以後,就是真如實性的觀門成就;下文二句,是說真如實性的止門,接看經文:「不住一切見聞覺知,永離一切分別之想。」因為心性本沒有生滅,所以它並不是色聲香味觸法;因為不是色聲香味觸法,所以它不能見聞覺知,因為它既沒有可見、可聞、可覺、可知,甚至連心性二字都加不上,因心不自知是心,心不自見是心的原故。雖然,也不能另外就不可見聞覺知的境界,拿來當作心性,因為這些都是分別,所以說「永離一切分別之想」。同時,還要明白,心性雖說是不可見聞覺知,但這見聞覺知的本體,就是心性,不可另外認定凡不見、不聞、不覺、不知的一切境界,就是心性。這就是真如實性的止門,以上真如實觀中止、觀二門說了。為便於明記,再列表如下:
┌不了法界,似有心生┐
┌無生┤ ├故心性無生
│ └生時覓之,了不可得┘
┌觀門┤
│ │ ┌既無有生,云何有滅┐
│ └無滅┤ ├故心性非無
真如實觀┤ └滅則無心,心性非無┘
│ ┌既無生滅,自無見聞
│ ┌不住見聞覺知┤
│ │ └沒有見聞,便非心性
└止門┤
│ ┌雖非見聞,而見聞體即是心
└永離分別之想┤
└不可別認見聞等以為心性
戌二、明所超
「漸漸能過空處,識處,無少處,非想非非想處等定境界相,得相似空三昧。
前文提示的二種觀法(唯心識觀、真如實觀),是本經的行門,行是圓行,圓行必須圓觀,圓觀是體、相、用三方面圓滿的觀察,因此唯心識觀,是觀的相用,而真如實觀,則是觀的本體。相用有形是觀有,本體無形屬觀空,上段經文說到觀空觀至永離一切分別之想的程度,則雖然不按次第修學各種襌門,心已離障,自然就能超過世間最高四種定境。這四種定境,在世間說,雖然很高,但都不離分別之想,何以說不離分別之想呢?請看四種定中的第一是空處定,以空處定說:修這種定必先厭患色籠,修觀破色,緣無邊空而入於定,定心與空無邊處相應,行人心安住在這種空的覺知上,仍是分別想,不是無分別。
其次以識處定來說:修這種定必先厭患虛空,捨空緣識,而入於定,定心與彼識無邊處相應,行人心安住在這種識的覺知上,仍是分別想,不是無分別。
再次說到無少處定,無少處也就是無所有處,修這種定必先厭患於識,捨識緣無所有,而入於定,定心與無所有處相應,行人將心安住在這種覺知上,也是分別,不能認作無分別。
再次入非想非非想處定者,必先厭患無所有處,捨無所有想,緣非想非非想,而入於定,定心與非想非非想處相應,將心安住在這微細覺知上,仍然有分別想,不能認作是無分別。因此這四種空定行人報盡還墮,不能超出三界,證悟真常。現修真如實觀的行人,修到能離一切分別之想,自然就如經文所說,漸漸能超過空處、識處、無少處、非想非非想處等四種定境界相,發相似真無漏智,所謂相似真無漏智,就是這種因修真如實觀,能離一切分別之想的智慧,在心念中,不免仍有能離之想,煩惑未淨,仍未徹底真空,仍為有漏,但已類似能斷無明的真無漏智,這種類似的真無漏智,也就是相似真空的大定,所以說是得相似空三昧。(三昧即正定)
戌三、明觀成
「得相似空三昧時,識想受行粗分別相不現在前。從此修學,為善知識大慈悲者守護長養,是故離諸障礙,勤修不廢,展轉能入心寂三昧。
這段經文是說修真如實觀所得到的成就,得到什麼成就呢?前文修觀得了相似空三昧,就達到六即中的觀行一品程度,到了這種程度,就能圓伏五住煩惱,伏住了五住煩惱以後,是個什麼境界呢?請看經文:「得相似空三昧時」修真如實觀修到超過四空定,得到相似空三昧的時候,「識受想行,粗分別相,不現在前」,識想受行這四種在五蘊中屬心法,是四種心理狀態,(識是分別,想是念頭,受是領受,行是行動)這四種心理狀態,在我人心中時刻不停的變動,若是修得相似空三昧,這四種時刻在變動的心理粗分別相,因為五住煩惱被伏住了的原故,就不現在前。「從此修學」,從此再能繼續不斷的修學,「為善知識,大慈悲者,守護長養」,善知識有三:(一)外護(二)同行(三)教授,一者即所謂使不怖畏,常得安隱修道,二者與之同道切磋,三者教令去惡修善,這三種善知識,即世所謂良師益友,這裏指的是諸佛菩薩。大慈悲者,是具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大慈悲長者,因為這位得了相似空,已入六根清淨位的行人,有了相當成就,故能感得佛菩薩善知識,守護使其安心辦道,長養使其精進而不退轉,「是故離諸障礙」,以諸佛菩薩大力守護長養的關係,所以能夠離開一切障礙,「勤修不厭,展轉能入心寂三昧。」在這樣好的情況下,若再能勤修不廢,漸漸的能進入心寂三昧。所謂心寂三昧,就是由觀心性無生無滅而入的三昧,就叫心寂三昧。
酉二、觀成勝進
戌一、證入
「得是三昧已,即復能入一行三昧。入是一行三昧已,見佛無數,發深廣行心,住堅信位,所謂於奢摩他、毘婆舍那二種觀道,決定信解,能決定向。
心寂與色寂三昧,是圓教五品的終位,「得是三昧已」,得到這心寂三昧以後,「即復能入一行三昧」,一行三昧是圓十信位的始位,觀行位到了極點,相似解就發現,所以說即復能入,就是立即由心寂三昧再進入一行三昧,「入是一行三昧已」,進入這一行三昧以後,「見佛無數,發深廣行心,住堅信位」,因為進入這一行三昧,心定於一行,無旁雜念,性光透露,就能觀見十方無量諸佛,莊嚴勝妙,歎為希有,隨著就能感發深心無所不攝,廣大心無所不容,念念歸入性海,於是道心始得堅定,所以說住堅信位,所謂住堅信位,就是說到了這步功夫,始能稱作決定信解,決定能向一乘菩提大道,登圓教住位,由此住位以上,才是真實奢摩他,及真實毘婆舍那。何以說呢?入一行三昧,就是真奢摩他。觀佛無數,就是真毘婆舍那。
戌二、離過
「隨所修學世間諸禪三昧之業,無所樂著。乃至遍修一切善根菩提分法,於生死中無所怯畏,不樂二乘。
前文行人修學二觀成就,住堅信位以後,以根性不同,有二種趨向。一是利根的,由此直修頓觀,中中流入。一是鈍根的,修漸及不定兩觀,雙照空有二邊,雖照二邊,常契中道,因此之故,「隨所修學世間諸襌三昧之業,無所樂著」,所謂世間諸襌三昧,是凡夫所修,過在著有。今能以住堅信位故,雙照二邊而契中道,對世間諸襌三昧,自無所樂著,此於修學時,不同凡夫。再「乃至遍修一切善根,菩提分法,於生死中,無所怯畏」,菩提分法,是出世間一切覺悟之法,就是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八正道等三十七道品,二乘人修之,過在著空,以怯畏生死故。今能以住堅信位,雙照二邊而契中道之力,悟藏性本無生死,故能於生死中,無所怯畏,「不樂二乘。」自無樂著二乘之理。
酉三、結觀功能
「以依能習向二觀心最妙巧便,眾智所依,行根本故。
前所以能得進到不著二乘凡夫之空有境界,就是因修信奢摩他及信毘婆舍那的原故,所以經文:「以依能習向二觀心」,因為能依靠修習趨向這二種觀心,「最妙巧便」,最勝妙,最善巧方便,「眾智所依」,成就一心三智,為眾智所依靠,「行根本故。」從此一心三智,能生萬行,是諸行之根本,以此原故,能得住堅信位,入一行三昧。以上別示二觀說完。
未三、料簡
「復次,修學如上信解者,人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利根,二者鈍根。其利根者,先已能知一切外諸境界,唯心所作,虛誑不實,如夢如幻等,決定無有疑慮,陰蓋輕微,散亂心少,如是等人,即應學習真如實觀。其鈍根者,先未能知一切外諸境界,悉唯是心,虛誑不實故,染著情厚,蓋障數起,心難調伏,應當先學唯心識觀。
前段經文把二種觀法說完以後,這段經文是把所學的義理,再加一番簡別功夫,叫作料簡。為什麼要料簡呢?這裏須先把本經下卷系統,約略再提示一下,就容易理會了。本經下卷講圓教大乘,成佛最高法門,顧及末世眾生障深慧淺,不易接受,乃教以認識一實境界,也就是從體相用三方面認識如來藏性,次教人修習學兩種觀法。以唯心識觀,觀心識的活動,從而悟入不生不滅之理,可得色寂三昧;再以真如實觀,直觀本性,思維不生不滅之理,可以頓超三界最高之四種空定,得相似位,入心寂三昧,進而得一行三昧,見佛無數,得十方諸佛菩薩守護長養,不墮二乘,不畏生死。前文二種觀法妙用講完以後,方法已經明白,明白了方法,更要講求實地修持,修持因根性不同而有差別,不可盲修,故須料簡。如何料簡,請看經文:「復次」,講完了二種觀法及功用以後,再其次說到,「修學如上信解者」,凡是要修學像上面經文所說到的依一實境以修信解的行人,「人有二種」,人有二種類別,「何等為二?」那二種呢?「一者利根,二者鈍根。」一種是利根的,一種是鈍根的。「其利根者」,先說利根的人,「先已能知一切外諸境界,唯心所作」,因為根利,他早已能夠看出一切外境,皆是由自己內心造作。「虛誑不實」既是內心造作,心妄境亦妄,所以說虛假不實,「如夢如幻等,決定無有疑慮」,這種虛假的外境,如夢中所現,如幻術所變,對這些道理,決定沒有疑慮。「陰蓋輕微,散亂心少」,陰是五陰,色受想行識。蓋是五蓋,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法等,這蓋覆本性的五陰五蓋,障礙輕微,所以就散亂心少,「如是等人,即應學習真如實觀。」像這等人,散亂心少,能體達識心本寂,了知三界宛然,容易契合真如實境,所以就應當學習真如實觀。
「其鈍根者」,再說鈍根的人,「先未能知一切外諸境界,悉唯是心,虛誑不實」,因為這鈍根的人,根性鈍的原故,事先沒有能了達一切的外境,都是由心識所造,幻化而出,虛誑不實,「故染著情厚」,一對外境,就起心攀緣,染著之情濃厚,「蓋障數起,心難調伏」,因之隨時起心動念,層層障礙蓋覆,此心動搖不定,難以調伏,使其安定。「應先學唯心識觀。」這樣的人,應當先學唯心識觀。可是經文雖這樣的分,蕅益大師說:鈍根的人,不可直修真如實觀;但利根的人,不妨也修唯心識觀。因真如實觀,是以理攝事;而唯心識觀,則從事入理。若捨事觀理,則既非唯心識觀,又非真如實觀。所以大乘止觀深誡初心的人,不可越前二性(遍計、依他)徑依第三性(圓成)修,但可念念之中,三番並學,資成第三番也。准此,則名字位中,止可先習唯心識觀,以其未能不起九界心故。觀行初品,便可隨意修此二觀,若起九界心時,則觀唯識;若不起九界心時,則觀真如。觀唯識,則色寂而心亦寂;觀真如,則心寂而色亦寂。以上料簡完畢,正明二觀,告一段落。
午二、曲為障緣
未一、現離障緣
申一、明障緣
「若人雖學如是信解,而善根業薄,未能進趣;諸惡煩惱,不得漸伏;其心疑怯,畏墮三惡道,生八難處,畏不常值佛菩薩等,不得供養聽受正法;畏菩提行難可成就。有如此疑怖及種種障礙等者,
前文依一實境界以修信解,地藏菩薩告訴我們的兩種觀道,是圓教正行,說完以後,但顧及末世眾生障深慧淺,常有力不從心的情形,於是菩薩又苦口婆心的為末世眾生舉出障緣的實情,並教以遠離之法,這屬於圓教助行。請看經文:「若人雖學如是信解」,如是信解,指依一實境界而修的信解。意思是說:末世眾生,雖然有人願意發心依一實境界,照著前面所說的兩種觀道來修信解的,「而善根業薄,未能進趣」,而以初修信解,僅在圓教名字初心的地位,淨業薰習力淺,善根不厚,沒有能力進趣這大乘圓頓法門。不但不能進趣,而又以「諸惡煩惱,不得漸伏」,一切惡業及煩惱,以染業薰習力厚,沒有力量漸漸降伏。
既不能進趣大乘,又不能漸伏煩惱,不進就退,於是生出三種退怯心理,那三種呢?下文就是:第一、「其心疑怯,畏墮三惡道,生八難處」,這第一種退怯心理是:畏怯疑惑自己會被惡業煩惱牽引,墮入三途八難。這裏附帶解說一下。三途就是三惡道,途是趣向,地獄道趣向猛火稱火途;畜牲道趣向流血稱血途;餓鬼道趣向刀杖稱刀途。墮入三途,苦不堪言,自救不暇,無暇尋求解脫之道。八難者,除三途為三難外,再加北拘盧州、長壽天、盲聾喑啞、世智辨聰、佛前佛後等五難為八難。三途受苦稱難,其理易明,餘五非必受難,何亦稱難?以北拘盧州、長壽天,享用自然,不思求道;盲聾喑啞,無能亦無力求道;世智辨聰,則恃才障道;佛前佛後,則不得聞道,故統稱八難,這是末世眾生修信解的第一種退怯心理。
再說第二種退怯心理:「畏不常值佛菩薩等,不得供養,聽受正法」,供養佛菩薩功德最大,聽受正法解脫最快,末世眾生,也是因障緣太重,不能常值佛菩薩,聽受正法,所以生這第二種退怯心理。
再說第三種退怯心理:「畏菩提行,難可成就」,菩提行是自利利他之行,想求這菩提行圓滿成就,必須圓修圓證,圓具一切功德,末世眾生,障深慧淺,不易圓滿,所以生這第三種退怯心理。接看下文:「有如此疑佈,及種種障礙等者。」有像上所說的三種退怯心理,使你疑惑恐怖,以及在進道中遇到種種障礙的,這類修行人,應當怎麼辦呢?能否修真如實觀?唯心識觀?或另有方便?這裏蕅益祖師也有料簡,表明如下:
┌善根厚、煩惱薄──如前修學真如實觀。
├善根厚、煩惱厚──如前先學唯心識觀。
四種料簡┤ ┌煩惱薄、可學真如實觀。
├善根薄、煩惱薄─┤
│ └善根薄、可先唯心識觀。
└善根薄、煩惱厚──多疑多障,難即修唯心識觀,須別尋善巧。
由以上四種料簡作一比較,末世眾生多屬最後一類,善根既薄,煩惱又厚,以多疑多障的緣故,即修學唯心識觀,已感大為不易,更何論真如實觀,必須另尋善巧方便,所以下文開出持名法門。
申二、示方便
酉一、稱名字
「應於一切時一切處,常勤誦念我之名字。
這裏地藏菩薩指出的善巧方便法,說起來非常平常簡單,看經文:「應於一切時一切處」,就是教人應當不論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常勤誦念我之名字。」常常的,而且勤懇的,或口誦、或心念我地藏菩薩的名號。這就是對治煩惱障緣,末世行人最善巧方便的方法。何以說呢?要知道,等覺菩薩的名號,等同於佛,是由於證得真如實性以後,稱性所成就的緣起作用,能作眾生的增上緣,十六觀經明白的告訴我們: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這其中含有無窮妙理。但我們平常普通念佛的人,在念的時候,不免常起執著,可是妙處是雖起執著,並不影響淨念。這就是這一持名法門較其他法門的特殊勝妙所在。何以說起執著仍不影響淨念呢?因為在念的時候,如果是執著心以外有佛菩薩的名,執著雖有分別,而這種執持佛名號的分別性,是清淨的,而非染污的,是屬於淨分的分別性所含攝,不失為淨念。再如果在念的時候,知道名號是我自心所現的相分,現相雖是依他起性,而這種持佛名號的依他起性,也是清淨的而非染污的,是屬於淨分的依他性所含攝,也不失為淨念。總之,一句洪名,如清珠投於濁水,妙用無窮,若能照經文所示,於一切時處,常勤誦念,不使間斷,念到心不散亂的時候,就是妙止;念到名號句句分明的時候,就是妙觀,這樣可以助顯唯心識觀;並且具有滅除一切障緣的勝妙功能。
酉二、觀法身
「若得一心,善根增長,其意猛利。當觀我法身,及一切諸佛法身,與己自身,體性平等,無二無別,不生不滅,常樂我淨,功德圓滿,是可歸依。
前項第一步「稱名號」的功夫,做到了相當好的程度,接著做第二步「觀法身」的功夫,接看經文「若得一心,善根增長,其意猛利」,若是稱菩薩名號,因能於一切時處常勤稱念的緣故,很快就能念念歸一,沒有雜想,這就是得了一心。得了一心,就能伏除昏散;伏除了昏散,善根就能增長;善根增長,意境就猛利。到了這種境界,「當觀我法身,及一切諸佛法身,與己自身,體性平等,無二無別」,觀,是用智慧觀察。法身,就是性的本體。這性的本體,佛菩薩與眾生同具,不過佛菩薩覺而能顯,眾生迷而不顯,所以修信解的人,用方便法,持名得了一心以後,善根增長,正好乘機修觀。觀什麼呢?觀地藏菩薩的法身與一切諸佛的法身,自己的本身,觀察到本體上,沒有差異,無二無別。眾生與佛同一心體故無二,不因迷悟而有差別故無別。「不生不滅」,性體是無始以來本有,所以說是不生;永久常住,所以說不滅。「常樂我淨」,法身與普通報身不同的地方,是具有常、樂、我、淨,四淨德,普通報身恰恰相反,不常,不樂,沒有真我,也不清淨,稱為四顛倒。法身無對待故常,無所受故得真樂,無戲論才是真我,無執著是真清淨。「功德圓滿」,性體本具無漏清淨功德,無欠無缺,究竟圓明,所以說功德圓滿。「是可歸依。」觀法身觀到究竟圓滿處就可認定,歸依大士及佛,就是歸依自心。除自心外,更無別法可以歸依。所以大士指明是可歸依,令學人直下承當。
酉三、修厭離
「又復觀察己身心相,無常,苦,無我,不淨,如幻如化,是可厭離。
前觀察佛菩薩法身,體性平等,與眾生同共。大士指明,是可歸依。現再反觀自身,經文說:「又復觀察,己身心相」,觀過菩薩法身以後,再來觀察自己身心形相,「無常」,是不常久的,四大五蘊假合的緣故,不如菩薩法身真常;「苦」,是不快樂的,惑業纏縛不得自由的緣故,不如佛菩薩法身之真樂;「無我」,自體找不出真我,為妄情所制,不能自主,不如佛菩薩法身之有真體;「不淨」,自體污穢不堪,為塵勞污染,不得清淨,不如佛菩薩之真清淨。「如幻如化」,這無常、苦、無真我、不清淨的身心相,是四大五蘊幻緣所成,所以說如幻如化。這如幻如化的身心,實非真我,吾人不了,反受其累。故稱念名號,方便修觀的學人應當知道,「是可厭離。」這無常樂我淨的身心相,應當厭惡它,離棄它,不可貪著它,依戀它。以上三種方便對治的方法,都是持名一法所開,對治末世學人三種退怯的心理,表列如下:
┌附淨分分別依他二性止觀┐
┌稱名字┤ ├對治不常值佛菩薩聽法之畏
方 │ └助唯心觀 ┘
便 │ ┌附淨分真實性止觀 ┐
對 ┼觀法身┤ ├對治菩提行難可成就之畏
治 │ └助真如實觀 ┘
三 │ ┌正破染分分別依他二性 ┐
法 └修厭離┤ ├漸伏煩惱對治三惡八難之畏
└成就唯心識觀 ┘
上表所列三法,專為末世煩惱厚,善根薄的眾生所開,對治三種退怯心理,意義甚為明顯,毋須細釋,末世學人,應善知自己根性,明辨歸趣。
申三、明得離
「若能修學如是觀者,速得增長淨信之心,所有諸障,漸漸損減。何以故?此人名為學習聞我名者,亦能學習聞十方諸佛名者;名為學至心禮拜供養我者,亦能學至心禮拜供養十方諸佛者;名為學聞大乘深經者;名為學執持書寫供養恭敬大乘深經者;名為學受持讀誦大乘深經者;名為學遠離邪見,於深正義中不墮謗者;名為於究竟甚深第一實義中學信解者;名為能除諸罪障者;名為當得無量功德聚者。此人捨身,終不墮惡道、八難之處,還聞正法,習信修行,亦能隨願往生他方淨佛國土。
前文示一實境界二種觀道,恐末世眾生,以善根薄,煩惱厚,不能即行進趣,於是為開三種方便,以助觀行。上段止,三種方便說完,現這一大段經文,是說明三種方便的效益,什麼效益呢?看經文:「若能修學如是觀者」,如是觀,雙指法身及厭離二觀。意思是說,學人中,如有能修學法身及厭離這樣觀法的,「速得增長淨信之心。」就能很快的增長對一乘實法清淨信解之心。「所有諸障,漸漸損減」,世間一切障礙,都是煩惱污染所招,現清淨信心增長,就能漸去污染,所有一切障礙,自然漸漸毀損,漸漸減少。「何以故?」單說增長淨信,減損污染,仍嫌籠統,所以又設問加以解說,問的是什麼原故增長了淨信,就能減損諸障呢?
修行的人,由開始修行到證果,要須經過聞思修三慧,才能轉愚成智,轉凡成聖。普通凡夫,內心被煩惱染污,必須自心一念覺悟回轉,才能轉染成淨,這一念回轉,有賴於聞法,聞佛菩薩名號,屬於聞慧;聞慧有了,若不思維,智與理不能相契,思維契理,屬於思慧,思慧有了,若不親身修行,不能實地體證;修行體證,屬於修慧,聞思修三慧有成,就能得到下文所說的各種功用,「此人名為學習聞我名者,亦能學習聞十方諸佛名者」,像這樣修學三種方便的學人,才可稱作是聞我名的,同時也可稱作是學習聞十方諸佛名的。下文同樣的口氣說:「名為學至心禮拜供養我者,亦能學至心禮拜供養十方諸佛者」,又:「名為學聞大乘深經者,名為學執持、書寫、供養、恭敬大乘深經者」,又:「名為學受持讀誦大乘深經者,名為學遠離邪見,於深正義中,不墮謗者」,又:「名為於究竟甚深第一實義中學信解者,名為能除諸罪障者;名為當得無量功德聚者。」這些都是依據修法身及厭離二觀增長淨信所行的功用。
為什麼修二觀增長淨信,就能得到這些呢?因為現前一念之心,就是依他起性。二觀中的法身觀,能顯出依他性中的圓成實性;再修厭離觀,就能除滅依他性中的遍計執性。由於圓成實性顯出,淨信就能增長;由於遍計執性除滅,諸障隨之損減,諸障除滅,淨信增長所顯出的圓成實性,就稱為一體三寶,也名為究竟甚深第一實義。如如智為佛寶,如如理為法寶,理智不二為僧寶。滿證這一體三寶的,稱作十方諸佛;分證這一體三寶的,稱作諸大菩薩;詮顯這一體三寶的,稱作大乘深經;聞這一體三寶而不疑惑,就是聞慧;觀察這一體三寶而不滯礙,就是思慧;念念覺這一體三寶,而不間斷,就是修慧。現在這修法的行人,既能一心稱念地藏菩薩名號,又能修法身、厭離二觀,自然實性顯,執性除。聞地藏洪名,就是遍聞十方佛名;禮供地藏,就是遍禮遍供十方諸佛;這真可說是,佛不說法,長聞梵音;口無言聲,遍誦眾典;手不執卷,常演是經;心不思維,普照法界了。能得到這些功用,那還有什麼樣罪障不除,什麼樣功德不滿,什麼樣惡趣之門不閉,什麼樣莊嚴佛土不生呢?所以經文最後幾句說:「此人捨身,終不墮惡道八難之處,還聞正法,習信修行,亦能隨願往生他方淨佛國土。」文義甚顯,不須細釋,惟為便於幫助了然,列簡表如下:
┌究┐ ┌如如理──法
│竟│ ├如如智──佛
┌法身觀─顯依他圓成┐ ┌一┐│甚│ ├理智不二─僧
二│ 「增長淨信」│ │體││深│ ├滿證───十方諸佛
觀┤ ├顯┤ ├┤ ├─┼分證───諸大菩薩
功│ │ │三││第│ ├詮顯───諸大深經
能└厭離觀─除依他遍計┘ └寶┘│一│ ├聞而不疑─聞慧
「諸障損減」 │義│ ├觀無滯礙─思慧
└諦┘ └念念能覺─修慧
未二、求生淨土
「復次,若人欲生他方現在淨國者,應當隨彼世界佛之名字,專意誦念,一心不亂,如上觀察者,決定得生彼佛淨國,善根增長,速獲不退。」
前文是對求離障緣說的,大意是:若能修三種方便,不但眼下可離一切障礙,並且能夠隨願往生。這段經文,又特別對求生淨土的說,求生淨土的學人,若能修三種方便,也能現前得不退轉。看經文:「復次」,前文對求離障緣的說了以後,再其次所要說的是,「若人欲生他方現在淨國者」,如若修行人,修的是淨土法門,求生他方現在淨佛國土的,「應當隨彼世界佛之名字,專意誦念,一心不亂」,應當依隨著那方佛世界的那尊佛的名號,專心一意的誦念,念到沒有別的念頭滲雜,一心不亂的程度,這就是得到三方便中的稱名方便,「如是觀察者」,這裡如上觀察,就是除上面稱名方便以外,而且也能照前文所說觀法身、修厭離二種觀法去觀察,這樣,三種方便做圓滿了以後,「決定得生彼佛淨國」,命終捨身以後,決定能生那方佛國淨土。「善根增長,速獲不退。」不但能往生,且因三方便助緣力強,使得現生善根增長,能很快得不退轉,此可見持名功德不可思議,淨土法門,不可看作淺近法門。
未三、結歎方便
申一、歎一心業勝
「當知如上一心繫念思惟諸佛平等法身,一切善根中,其業最勝。所謂勤修習者,漸漸能向一行三昧,若到一行三昧者,則成廣大微妙行心,名得相似無生法忍。以能得聞我名字故,亦能得聞十方佛名字故;以能至心禮拜供養我故,亦能至心禮拜供養十方諸佛故。以能得聞大乘深經故,能執持書寫供養恭敬大乘深經故,能受持讀誦大乘深經故,能於究竟甚深第一實義中不生怖畏,遠離誹謗,得正見心,能信解故,決定除滅諸罪障故,現證無量功德聚故。所以者何?謂無分別菩提心,寂靜智現,起發方便業種種願行故,能聞我名者,謂得決定信利益行故,乃至一切所能者,皆得不退一乘因故。
前文三種方便的功能說了,我們也許會有這樣的疑問,三種方便為什麼會有這樣大的功能呢?要知道,這完全是心的關係,心能純一,自生妙用,心不純一,自無功能。經文對心能純一與不純一,分別讚歎說明。上來先讚純一,看經文:「當知如上一心繫念思維諸佛平等法身,一切善根中,其業最勝」,我們要想知道三種方便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功能,首先當該知道像上面所說的做到了一心繫念思維諸佛,(依一實境界開了圓解,知心佛眾生三位一體為一心,常勤稱名為繫念,觀佛法身與己平等為思維)這樣的去作功夫,「一切善根中,其業最勝」,這樣作,在一切修行善業之中,其善業為最勝。(彌陀經: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同此一理。)何以說呢?看下文:「所謂勤修習者,漸漸能向一行三昧」,一行三昧,前文已講。是在修習唯心識觀及真如實觀得到色寂三昧以後,心定於一行的境界,所謂勤修習,就是修習繫念名字與思維法身。繫念名字,相當於唯心識觀;思維法身,相當於真如實觀,所以說漸漸就能趨向一行三昧,真是方便中的方便。
「若到一行三昧者,則成廣大微妙行心,名得相似無生法忍。」若是到了一行三昧,心定於一行,修習正定,使此心體極用週,就能成就廣大微妙行心,這樣就稱作得相似無生法忍。相似無生法忍,就是類似無生法忍,無生法忍是七地以上的菩薩地位。現再進一步追問,這由繫念思維得到一行三昧,方法簡單,成就甚大,什麼原因呢?下文從「以能得聞我名字故」起,到「現證無量功德聚故」都是說的原因。這些原因,歸納起來,不外是圓聞、圓思、圓修的原故,天台六即中由名字即到相似即屬聞思修慧,聞我名、聞十方佛名、聞大乘深經,是名字位中的聞慧;至心禮拜供養,執持讀誦大乘深經,不生怖畏,得正見心,是觀行位中的思慧;決定除滅罪障,現證無量功德,是相似位中的修慧,由此圓聞、圓思、圓修的原故,得相似無生法忍,自所必然。然理雖如此,猶恐人不能理會,下再結問:「所以者何」?為什麼圓聞、圓思、圓修,就能得相似無生法忍呢?「謂無分別菩提心,寂靜智現,起發方便業,種種願行故」,無分別菩提心,就是信解一實境界的心,寂靜智現,就是修習信奢摩他觀;起發方便業種種願行,就是修習信毘婆舍那觀。能圓聞、圓思、圓修,就是能以信解一實境界的心,修習信奢摩他及信毘婆舍那二觀,於是才能寂靜智慧現前,發起方便業,種種大乘行願。「能聞我名者,謂得決定信利益行故」,前文所謂能聞我名者,非單聞得名字音聲而已,就是說能真真得到決定的利益之行的原故,否則不能算是聞我名;「乃至一切所能者,皆得不退一乘因故。」乃至前文禮拜供養受持讀誦等等一切所能,皆是因為修方便法的行人已得到不退一乘因的原故,否則,不能算是真真禮拜、供養、受持、讀誦等等一切所能。總上這些原因,一乘因感一乘果,所以能得相似無生法忍。
申二、簡雜亂益微
酉一、聞猶不聞
「若雜亂垢心,雖復稱誦我之名字,而不名為聞,以不能生決定信解,但獲世間善報,不得廣大深妙利益。
前既說明一切善根之中,一心稱名為最勝行業,但若只稱名而不能得一心,能不能得到利益呢?這裡也要說明一下。看經文:「若雜亂垢心,雖復稱誦我之名字,而不名為聞」,垢心,是心裡不清淨。怎麼會不清淨?因為心裡雜亂?什麼是雜亂?不能了達心外無法,功夫不純,就是雜;自心妄念紛紜,掉舉攀緣,就是亂。在這種既雜又亂,極不清淨的垢染心情下,雖然也修念佛方便法門,稱誦菩薩的名號,但這不算是真真聞我名號,因為對地藏名號的實義,由於內心的雜亂垢染,沒有能圓聞的緣故。說到圓上,地是心地,藏是性藏。心性本來不二,怎麼會雜呢?既本來不雜,又何以會亂呢?既本來不亂,又何以會不清淨有垢染呢?現在這位修行人,不能了達無二的心性,以致本無雜亂垢染的心性中,妄成雜亂垢染,以此雜亂垢染心稱名,自不能稱作是圓聞。同時進一步來說:能圓聞,認理不偏,才能得到決定信解。今既不能圓聞,對一實境界心性無二之理,遂亦不能圓悟,慧心不生,得的益處不大,所以下文說:「以不能生決定信解,但獲世間善報,不得廣大深妙利益。」因有雜亂垢心蓋覆本性,信解不能決定的緣故,所以雖有稱名的方便,但所得到的只限於世間善報,得不到究竟成佛的廣大深妙利益。
這樣我們就可以明白經上所說的意旨,是提示修行的人,要想得到成就,必須對治雜亂垢心,對治之法,歸納起來:一、在名字位中,圓聞一實境界,所生的慧,就可以對治「雜」;二、在觀行位中,圓思一實境界,所生的慧,就可以對治「亂」;三、在相似位中,圓修一行三昧,所生的慧,就可以對治「垢」,內心到了無雜、無亂、無垢的境界,聞地藏名號,才是真能聞,才能得真究竟利益。
酉一、修猶不修
「如是雜亂垢心,隨其所修一切諸善,皆不能得深大利益。
修法的人,如果是不能對治雜亂垢心,不但不能得如前文所說廣大深妙利益,即便是任其所修一切的善行,皆不能得深大利益,不過是種種善根,得些世間有漏福報而已。
巳三、示三忍四佛以彰圓位
午一、總標
「善男子!當知如上勤心修學無相禪者,不久能獲深大利益,漸次作佛。
前面經文,修行的方法說完以後,接著就說證得的果位。修行是因,證果就是得的結果。修圓滿的因,就得圓滿的結果,圓滿的結果就是成佛。所以經文地藏菩薩於顯明圓行以後,接著再稱呼堅淨信菩薩說:「善男子!」有善行的男子,「當知如上勤心修學無相襌者,」你應當知道,能夠像上文所說修學那樣無相襌功的人。所謂無相襌,就是指依於一實境界,所修的唯識、真如二種觀法,沒有生死涅槃相,同時這二種觀法,除了沒生死涅槃相以外,而還具足了止觀定慧的功夫,所以稱作無相襌。襌,梵語襌那,翻譯為靜慮,靜是止定,慮是觀慧,也就是寂照的異名,這就是稱作無相襌的意義。經文是說,如有能勤修這種寂照雙融,無生死涅槃相,這樣襌功的人,「不久能獲深大利益,漸次作佛。」深大利益,指功德莊嚴;漸次作佛,指智慧莊嚴。修行人只要是能勤修無上襌功,進境一定快速,不要很久,就能獲得功德及智慧二種莊嚴,到達佛的境界。再者功德莊嚴,是就修因方面說,是方斷惑,無間斷前進的「無間道」,屬忍;智慧莊嚴,是就感果方面說,是已斷惑,能獲得解脫自在的「解脫道」,屬智。
午二、別釋
未一、釋利益
申一、明入位
「深大利益者,所謂得入堅信法位,成就信忍故;入堅修位,成就順忍故;入正真位,成就無生忍故。
這段經文起,分別解說深大利益,及漸次作佛,兩大收獲。先說深大利益,看經文:「深大利益者」,所得的深大利益是什麼呢?「所謂得入堅信法位,成就信忍故」,又「入堅信修位,成就順忍故,」又「入正真位,成就無生忍故。」這三位三忍,都是他所得的深大利益,何以說呢?所謂入堅信法位,就是進到十發趣的程度,大乘行人,到了菩薩十住地位,初聞妙理,而發趣於佛地,就是發趣,這是所得深大利益之一;再所謂入堅修位,就是進到十長養的程度,由十住再進入十行,增修善根,就是十長養,這是所得深大利益之二;再所謂入正真位,就是進到金剛心程度,由十行,進入十迴向就是十金剛,這是所得深大利益之三。
再說到這三種深大利益所成就的三種忍上,各經所說的忍,都不一樣,有二忍、三忍、乃至六忍的不同。所謂二忍,一是生忍,二是法忍,小乘以耐怨害為生忍,耐勤苦為法忍,這二種不是現在所指的忍。別教以地前為生忍,利益較淺,以地上為法忍,利益較深,也不是現前所指的忍。圓教發明十界假名皆空為生忍,十界實法皆空為法忍,圓觀二空,無淺深次第。
所謂三忍:別教十信為信忍,三十心為順忍,登地為無生忍。圓教從初心到後心,都與實相不相違背,都稱作順忍;從初心到後心,都不起二邊心,都稱作無生忍。
所謂四忍:別教以十信為信忍,十行為伏忍,十向為順忍,同前所說,到了妙覺,為寂滅忍。圓教則從初心到金剛頂心,都己經圓伏五住煩惱,都稱作伏忍。從初心到後心,都已休息眾行,都可稱作寂滅忍,順忍及無生忍,例前所說,圓教也同前所說。
所謂六忍:別教十信為信忍同前,分十住為和從忍,十行十向為順忍。圓教則始終不乖實相,都可以稱作和從忍。總其來看,本經文所說的三種忍位,取義甚圓,不論那一類的忍,都是採取觀行位中所有諸忍,歸納為「信忍」,相似位中所有諸忍,歸納為「順忍」,分證乃至究竟位中所有諸忍,歸納為「無生忍」。
申二、釋忍義
「又成就信忍者,能作如來種性故;成就順忍者,能解如來行故;成就無生忍者,得如來業故。
上段經文說明修無相襌得大利益,成就圓教三種忍位,這裡再分別解說三種忍的圓義,看經文:「又成就信忍者」,再說到成就信忍上,「能作如來種性故」,十信修空觀,知一切法皆真諦而無毀壞,依此忍發「一切智」,照空如二乘,能作如來種性,以此緣故,成就「信忍」。「成就順忍者」,說到成就順忍上,「能解如來行故」,十行修假觀,知一切法皆俗諦而無毀壞,照假如菩薩,依此忍發「道種智」,能解如來妙行,以此緣故,成就「順忍」。「成就無生忍者」,說到成就無生忍上,「得如來業故。」十地修中觀,破一分無明,號一分三德,照空假中,皆見實相,依於此忍,發一切種智,得如來業,以此緣故,成就無生忍。這三種忍,都是一心妙用,成佛極則,所以說是獲深大利益。
未二、釋作佛
「漸次作佛者,略說有四種。何等為四?一者,信滿法故作佛。所謂依種性地,決定信諸法不生不滅,清淨平等,無可願求故。二者,解滿法故作佛。所謂依解行地,深解法性,知如來業無造無作,於生死涅槃,不起二想,心無所怖故。三者,證滿法故作佛。所謂依淨心地,以得無分別寂靜法智,及不思議自然之業,無求想故。四者,一切功德行滿足故作佛。所謂依究竟菩薩地,能除一切諸障,無明夢盡故。
這段經文分別說明漸次成佛之義,經文開信、解、證、行四種滿法,做到圓滿究竟,就漸次成佛。這四種滿法,須依四種住地而得成就,四種住地就是種性、解行、淨心、究竟等四項,這四項住地的性質,在地持經上開而為六:
菩┌種 性┐ ┌住行位中,道種成就,無有退失
薩├解 行│ ├回向位中,中道能通,起入地行
六├淨 心│ ├初地斷根本見惑,得出世淨心
種┤ ├住┤
行├行道跡│ ├二地至七地,斷根本思惑,而有證入之跡
位├決 定│ ├八地九地,已得真實行,不還不退
└究 竟┘ └十地學行滿足,究竟不退
參看上表,再對照經文,就易了解,看經文:「漸次作佛者,略說有四種」,至關漸次作佛一節,概略的說,有四種成就,「何等為四?」那四種呢?「一者、信滿法故作佛」,第一步功夫成就,是信法修滿了就能作佛,怎麼說呢?看經文:「所謂依種性地,決定信諸法不生不滅,清淨平等,無可願求故。」這信滿成佛,就是說依種性地,以菩薩的第一行位種性地作為基本,得了道種成就,就能決定信一切法不生不滅與清淨平等,無可願求,這種信才是圓信,圓信就是第一步功夫的信滿成就,是在觀行位上。
「二者、解滿法故作法」,第二步功夫就是解法修滿了就能成佛,怎麼說呢?「所謂依解行地,深解法性,知如來業,無造無作」,這解滿成佛,就是說依解行地,以菩薩的第二行位解行地作為基本,通達中道,起入地行,就能深解法性,明了如來本業,無有造作,生死涅槃,原為一體,不起二種分別見解;既無分別見解,絕諸對待,一切圓融,恐怖也就無從而生,這種知法無二的解,才是圓解,圓解就是第二步功夫的解滿成就,在相似位上。
「三者、證滿故作佛」,第三步功夫就是證法修滿了就能成佛,為什麼呢?「所謂依淨心地,以得無分別寂靜法智,及不思議自然之業,無求想故。」這證滿成佛,就是說依淨心地,以菩薩的第三行位淨心地,斷了根本見惑,得到出世淨心,從此有了不起分別的寂靜法智,以及得到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思、不可議的無所造作,任運自然的行業,無願求、無妄想,這種證才是圓證,圓證就是第三步功夫的證滿成就,在分證位上。
「四者、一切功德行滿足故作佛」,第四種功夫就是行滿了就能作佛,怎麼說呢?「所謂依究竟菩薩地,能除一切諸障無明夢盡故。」這行滿成佛,就是說依究竟菩薩地,菩薩的最後行位,學行滿足,到了究竟不退的地位,這種行才是圓行,圓行就是最後功夫的行滿成佛,這才是究竟位。
午三、簡修
未一、簡三種人
「復次,當知,若修學世間有相禪者,有三種。何等為三?一者,無方便信解力故,貪受諸禪三昧功德而生憍慢,為禪所縛,退求世間。二者,無方便信解力故,依禪發起偏厭離行,怖怯生死,退墮二乘。三者,有方便信解力,所謂依止一實境界,習近奢摩他、毘婆舍那二種觀道故,能信解一切法唯心想生,如夢如幻等,雖獲世間諸禪功德,而不堅著,不復退求三有之果;又信知生死即涅槃故,亦不怖怯,退求二乘。
前文依一實境界,而修信解,兩種用功的方法,以及用功所得益處,成就三忍位四佛果,說完以後,又恐修學的人,不明有相無相的奧義,乃舉出修學有相襌的三種人,做一例子,加以簡別說明,使修學的人,知所取捨。看經文:「復次」,前修學無相襌所得利益功德說完以後,再次要說的是,「當知若修學世間有相襌者,有三種」,修學的人當該知道,凡修學世間有相襌的人,有相襌,就是四襌、四等(即四無量心)、四無色定等十二門襌,因有境像可緣,所以稱作有相襌。修這世間有相襌的,有三類人。「何等為三?」那三類呢?「一者、無方便信解力故,貪受諸襌三昧功德」,第一類是因為沒有像前所說方便信解力的緣故,貪著享受諸襌三昧功德。所謂諸襌三昧,就是修各種襌定時所生各種覺觀,如喜、樂、一心等襌定境界。因貪著這些世間襌定境界,「而生憍慢」,內心自以為高,不知不覺間,生起睥睨一切,憍矜傲慢心理。「為襌所縛」,有了此自滿心理,自然貪著這種襌定境界,於是就被這種襌定境界所縛,而不得自在,「退求世間」,於是就不再精進,反而退求世間色無色界的果報快樂,這是第一類。
「二者、無方便信解力故」,第二類的人也是因為沒有像前所說方便信解力的緣故,「依襌發起偏厭離行」,但他較第一類人又進一步,由於證到初襌境界,具有觀察力,於是觀察三界過患,見到三界生死輪迴的痛苦,決心斷煩惱集,求涅槃滅,修永出三界之道,不再發起大悲方便,起了偏執的厭離之行,「怖怯生死,退墮二乘。」對三界生死,發生了畏怯心理,退墮於二乘的偏空境界,這是第二類。
「三者、有方便信解力」,這第三類與前二類不同,他具有方便信解力,他的修行功夫是,「所謂依止一實境界,習近奢摩他、毘婆舍那,二種觀道」,這樣修行,成就大,何以說呢?凡是具有方便信解力,就是前所說的能夠依一實境界,修習奢摩他及毘婆舍那二種觀道,因為能修習接近二種觀道,「故能信解一切法唯心想生」,所以他能了解色心不二之理,信解一切法唯心想所生,「如夢如幻等」,既是由心想生,自無實體存在,如夢幻之虛無縹緲,因為能明此理,「雖獲世間諸襌功德,而不堅著」,雖然獲得世間諸襌功德,知是虛幻,而不堅持執著,「不復退求三有之果。」於是他就不再像前說第一類沒有方便信解的退求三界果報。「又信知生死即涅槃」,再者,他又能確信明了生死就是涅槃的道理,「故亦不怖怯,退求二乘。」知道性分本無生死,所以也就不怖畏生死,像前說第二類無方便信解力的退求二乘果報。從這裏就可以看出,這三類有方便信解力的修行人,雖然三類同是有相襌,但最後一類不像前第一類貪著諸襌,成生死有像;也不像前第二類依襌起厭,成涅槃空相。不但不為襌縛,反能遊戲諸襌,即生死之有,成實相之有;即涅槃之空,為第一義空。實相之有,不無有相;第一義空,空無空相,一一都成無相襌了。我們修學有相襌的人,在修的時候,對於自己能否依一實境界,求方便信解,應當有所簡別。
未二、示十種相
「如是修學一切諸禪三昧法者,當知有十種次第相門,具足攝取禪定之業,能令學者成就相應,不錯不謬,何等為十:
這段經文是說明不論修學無相有相諸襌,都要知道十種相門,才能成就不錯謬;否則對這十種次第相門,不能了然,即便是修世間初襌,也不容易成就,況且是出世間上上襌呢?看經文:「如是修學一切諸襌三昧法者」,像這些修學世出世間各種襌定功夫的人,「當知有十種次第相門」,當該知道,在修行過程中,有十種次第行相的門徑,「具足攝取襌定之業」,這些次第行相門徑,都能收攝一切襌定行業,「能令學者成就相應」,能使修學襌定功夫的人,一切如法相應,「不錯不謬」,不致偏差謬誤,「何等為十。」那十種呢?下文分別說明:
「一者,攝念方便相;
第一種是攝念方便相,什麼叫攝念方便相呢?這有如天台止觀所說的二十五種行前方便,不論修學世間襌或出世間襌,都須要具備。所謂二十五者:(一)具五緣,(二)訶五欲,(三)棄五蓋,(四)調五事,(五)行五法。詳見摩訶止觀。這二十五種行前方便,能在行前收攝妄念,故謂之攝念方便。
「二者,欲住境界相;
這第二種是進入欲念停止的欲住境界相,這是內方便的初步入門,就是小止觀中所說的繫緣止、制心止、或體真止,各有各的觀境。
「三者,初住境界,分明了了知出、知入相;
第三種,這是內方便裏,初學安心方法所得的內善根發相,隨所觀的境界,不使昏沉散亂,坐起的時候,能知出相。坐的時候,能知入相,了了分明。
「四者,善住境界得堅固相;
第四種,這是內方便中,已經得安心方法,如修安般(數息觀)的,能使心善住於出入息,乃至修體真止的,能使心善住於法空等等都是。
「五者,所作思惟,方便勇猛轉求進趣相;
第五種,這是於前第四相得到安心以後,能方便勇猛,轉而更求進趣現象,如修安般的,已經得到欲界的粗住,轉求細住。乃至修體真止的,歷觀諸法,無不皆空,等等都是。
「六者,漸得調順,稱心喜樂,除疑惑信解,自安慰相;
經過第四、第五兩次第相以後,這第六相是心漸調順,無委曲相,能稱心喜樂,對諸法本空之信解,沒有疑惑,自得安慰的現象。這就如修安般的,證了欲界定,感覺內心光明清淨,與定相應,由定法持心,意念不分散。乃至修體真止的,能到了了信解諸法本空的程度。
「七者,剋獲勝進,意所專者,少分相應,覺知利益相;
這第七次第相,就是由除疑惑信解,得安慰,進到當下得勝精進的境界,這種境界就是意之所專,與真空理體,少分相應,並且自亦覺知利益之相。有如修安般的,從未到定,泯然虛豁,失於欲界之身,開始證初襌八觸,(見後表)隨發一觸,就有十種善功德相(見後表)隨之生起,所以說少分相應,覺知利益相。乃至修體真止的,發得初襌,與法空之理,少得相應,到了這樣程度。
┌動--動亂
├痒--不安
├輕--如雲
├重--如石
八觸┤
├冷--如水
├暖--如火
├澀--如木皮
└滑--如乳
┌定
├空
├明淨
├喜悅
├樂
隨發十種善功德相┤
├善心生
├知見明了
├無累解脫
├境界現前
└心調柔耐
「八者,轉修增明,所習堅固,得勝功德,對治成就相;
第八類次第行相是,承前覺知利益後,轉更進修襌功,增長光明,於是所習更趨堅固,獲得勝妙功德,對治煩惑成就之相。所謂勝妙功德,有如修安般的,修到已發初襌五支成就,就是所謂(一)覺(二)觀(三)喜(四)樂(五)一心。這五支勝妙功德,能使其不退不轉,對治欲念、散亂、具足成就初襌功德。乃至修體真止的,空理增明,斷諸有結,到了這樣的程度。
「九者,隨心有所念作,外現功業,如意相應,不錯不謬相;
第九類次第行相是,於第八得到勝功德,對治成就以後,隨任內心有所念作,外境自現功業,誠中形外,如影隨形,不錯不謬之相。如證初襌的,能起二種變化:(一)初襌初襌化,能變化自地。(二)初襌欲界化,能變化欲界地。證二襌的,能起三種變化;證三襌的,能起四種變化,共名十四變化;乃至證體真止的,能起六神通,到了這樣程度。
「十者,若更異修,依前所得而起方便,次第成就,出入隨心,超越自在相。
行者於前說九類次第相成就以後,到了第十,就是已奠定基礎,隨修任何襌功,皆能生起方便,格外的得到快速成就。如證初襌的,若能依前九種次第所得,更為異修四襌、四等、四無色定,並及觀練薰修,一切諸襌,無不依於所得初襌,而起方便,都可以依所說次第獲得成就,成就以後,就能於出於入,不為襌縛,隨心自如,且能獲得異於尋常超越自在成就。又如已證體真止的,或更異修方便隨緣止,乃至息二邊分別止,皆能依所得體真止的基礎,而起方便,能不為襌縛,獲得出入隨心,異乎尋常的超越自在成就。
「是名十種次第相門,攝修禪定之業。」
以上是名十種次第相門,收攝一切襌定行業,縱令修學唯心識觀,真如實觀,出世無相襌的,也必須具有這十種相門,才得成就,才能與奢摩他,毗婆舍那,常得相應,以上經文進趣大乘意義說完。
寅三、示善巧說
正宗分有三大段,(一)示占察法(二)示進趣義(三)示善巧說,前文為止,一二兩大段說完了,現接說第三段示善巧說,看經文:
卯一、示種種巧說
爾時,堅淨信菩薩摩訶薩問地藏菩薩摩訶薩言:「汝云何巧說深法,能令眾生得離怯弱?」
前文地藏菩薩將進趣大乘意義說完以後,雖然對一實境界,開示得了了分明,但仍顧及到一般愚鈍眾生,易生執著,說空執空,說有執有,對空假中宛轉相即的圓義,不能融通,難得信解。不得信解,就不能修二種觀道,所以當機的堅淨信菩薩又代大家設問,看經文:「爾時堅淨信菩薩摩訶薩問地藏菩薩摩訶薩言」,爾時,是指正宗分進趣大乘意義說完了的時候,堅淨信大菩薩又再設問地藏大菩薩說:「汝云何巧說深法,能令眾生得離怯弱。」一般眾生對大乘法所以生怯弱者,是了解程度不深的緣故,那麼你對這大乘甚深法門,是用什麼方便善巧,說出來使眾生得離怯弱呢?這是設問,下文回答。
地藏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當知初學發意,求向大乘,未得信心者,於無上道甚深之法,喜生疑怯,我嘗以巧便,宣顯實義而安慰之,令離怯弱,是故號我為善安慰說者。
「地藏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地藏大菩薩回答堅淨信菩薩說,善男子,「當知初學發意,求向大乘,未得信心者』,你當該知道,一般剛剛發起意趣,求向大乘法門,而尚未得到信心的修行人,「於無上道甚深之法,喜生疑怯」,法稱無上甚深者,凡外執有,所入者淺;二乘執空,深而不甚;菩薩執空有二邊,甚深而不無上;此所謂無上甚深大法,乃成佛大法,因之信心未得的行人,自然易生疑惑怯弱。「我常以巧便宣顯實義,而安慰之,令離怯弱」,我常以善巧方便的方法,來宣揚顯明這真實的義理,給他心理安慰,使他離開怯弱。至於如何給他心理安慰,用什麼言詞安慰,下文分三段說明,先列表提示:
┌由「聞大乘即假」義生
┌小心怯弱┤
│ └以大乘即空慰之
│ ┌由「聞大乘即空」義生
善安慰三種┼不解意旨┤
│ └以大乘即中慰之
│ ┌由「執即中性德」義生
└妄計自然┤
└以大乘修得慰之
┌「即空」非滅後空,即色明空。
註┼「即假」圓教空假相即之假,別於別教。
└「即中」圓教空假相即之中,別於別教。
準上表,下文第一段先明慰小心怯弱者,看經文:
辰一、慰小心怯弱者
巳一、明怯弱
「云何安慰?所謂鈍根小心眾生,聞無上道最勝最妙,意雖貪樂,發心願向,而復思念求無上道者,要須積功廣極,難行苦行,自度度他,劫數長遠,於生死中久受勤苦,方乃得獲,以是之故,心生怯弱。
「云何安慰」,怎樣安慰呢?「所謂鈍根小心眾生」,先說一類小根小器的眾生,「聞無上道,最勝最妙,意雖貪樂,發心願向」,他們聽了無上甚深要道,也知道這甚深要道最勝最妙,勝是優點勝過,最勝是沒有能勝過;妙是妙好,最妙是妙好到不可思不可議的境界,這大乘法好到沒有能勝,而且不可思不可議的境界,所以說是最勝最妙。這些鈍根小心的眾生,聽到了這最勝最妙的大乘法門,「意雖貪樂,發心願向」,意思雖然也貪求,也喜歡,同時也發大心願意趣向,但因心量太小,「而復思念求無上道者,要須積功廣極,難行苦行,自度度他,劫數長遠,於生死中,久受勤苦,方乃得獲」,他又想到這無上道,既說是最勝最妙,自不是普通小根器人所能修學,要必須放大心量,積功廣大,無有窮極,而且修難行苦行,自度度他,經過三大阿僧袛劫那樣長久的時間,和光同塵,在眾生生死流中,久受勤勞辛苦,才能得到。「以是之故,心生怯弱。」因為這樣緣故,內心生起畏怯、懦弱,不敢直下承當,這是第一種需要安慰的人,怎樣安慰呢?看下文:
巳二、明善說
「我即為說真實之義,所謂一切諸法,本性自空,畢竟無我,無作無受,無自無他,無行無到,無有方所,亦無過去現在未來;乃至為說十八空等,無有生死涅槃一切諸法定實之相而可得者;又復為說一切諸法,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如鏡中像,如乾闥婆城,如空谷響,如陽光,如泡,如露,如燈,如目曀,如夢,如電,如雲;煩惱生死,性甚微弱,易可令滅;又煩惱生死,畢竟無體,求不可得,本來不生,實更無滅;自性寂靜,即是涅槃。
地藏菩薩接著說,若是遇到這一類的小心怯弱眾生,「我即為說真實之義」,找著他們怯弱原因,在執著一切法真實,不明了一切法皆不真實,而另有真實的意義存在,使他悟解,不用為大乘菩薩之行難行,而心生怯弱。這是善說第一義空,以破有執,是單就圓教空門說的,下文依三諦之理分別解說,這一大段經文由「一切諸法」起,到「而可得者」止,是說圓教真諦;再由「又復為說」起,到「易可令滅」止,是說圓教俗諦;由「又煩惱生死」到「即是涅槃」止,是說圓教中諦。
上來先說圓教真諦,接看下文:「所謂一切諸法,本性自空」一切諸法,包括十界、百界、千如,一切假實國土,說到本性上,皆是眾緣和合,空無自體的。何以說呢?「畢竟無我」。我是主宰,無我是沒有主宰,任何一事一物,找不出個主宰來。「無作」沒有主宰,就沒有造作。「無受」沒有造作,就沒有受果報。「無自、無他」,既沒有我,當然也沒有人,無我無人,自他無從說起。「無行、無到,無有方所」,行是修行,到是到達彼岸,修行到達彼岸,是依迷悟而來,既沒有實迷,也沒有實悟,那有此岸彼岸的分別,所以說無行無到,無有方所。「亦無過去、現在、未來」,過去已滅,現在不住,未來未有,所以說無過、現、未來。「乃至為說十八空等」,說到空上,沒有體相,一尚沒有,何來十八?這裏所謂十八空,是就十八種境界,而顯空理,所以稱作十八空,那十八種空理呢?(一)內空(二)外空(三)內外空(四)空空(五)大空(六)第一義空(七)有為空(八)無為空(九)畢竟空(十)無始空(十一)散空(十二)性空(十三)自相空(十四)諸法空(十五)不可得空(十六)無法空(十七)有法空(十八)無法有法空。「無有生死涅槃,一切諸法定實之相,而可得者」。這是說生死涅槃,一切諸法,皆無定實之相,在本性真常之中,求過去未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這就是一空一切空,假、中皆空的道理,是圓融真諦說的。
接著下文:「又復為說」圓融真諦說了,再就俗諦方面說,「一切諸法,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如鏡中像」乃至「如電、如雲」等經文中十四種比喻,別的經中有說六喻,有說九喻的,皆是開合的不同,意義沒有增減。這十四喻,「幻」,是由妄念顛倒而起的幻像,沒有實在。「化」,是隨緣變現,無一定方所。「水中月」,不是從外進入,是所現影像。「鏡中像」無出無入,亦所現影像。「乾闥婆城」,譯尋香城,或蜃氣樓,西域幻術所現,且能聞樂聲;幻惑似有,實無城用。「空谷響」,是因緣造成,即現代所謂回聲。「陽光」,蕅祖解為陽燄,也叫野馬,喻其虛幻。「泡、露、燈」三者,皆不得久立,且易於消滅。「目曀」眼中病曀,妄見空華。「夢」虛妄之見。「電」不能久停,「雲」須臾變滅。以上各喻,皆屬無常之虛妄幻像,以之以喻煩惱生死,所以下文說:「煩惱生死,性甚微弱,易可令滅」。總之,世間的煩惱生死,性質也和上十四種比喻一樣,非常微弱,很容易滅失。這是依於圓教俗諦說的。
再下文:「又煩惱生死,畢竟無體,求不可得」,再說世間的煩惱生死。煩惱歸納起來有五類,叫五住煩惱;生死歸納有二,分段生死與變異生死,這煩惱生死,也是以一實境界,法性為體;離開一實境界,別無自體可得,所以說畢竟無體,求不可得。「本來不生,實更無滅,自性寂靜,即是涅槃。」既無自體,故本來就沒有生。既沒有生,那會有滅。既也沒有滅,所以說自性寂靜,不起妄惑,就是涅槃,沒有另外涅槃可得,這是一中一切中,空、假皆中,依於圓融中諦說的。
巳三、明得益
「如此所說,能破一切諸見,損自身心執著想故,得離怯弱。
「如此所說」,照上面空、假、中三諦圓融,所說的真實之義,「能破一切諸見」,見是情見,所謂情見,就是身心方面的執著,一切對生死煩惱所生的怯弱心理,都是由身心執著而發,這三諦圓融的真實之義,就能破身心執著上任何情見。「損自身心執著想故」,就是因為能損壞自己身心方面的執著情見的緣故,所以「得離怯弱。」能使小心怯弱的眾生,得以離開怯弱的心理,直下承當大乘法義。至於說這三諦圓融真實之義,為什麼能破一切諸見,列表說明如下:
┌空 一切皆空,涅槃尚空,況復一切情見。
三諦破見┼假 一切皆假,涅槃尚假,況復身心情見。
└中 一切皆非空非假,生死煩惱皆悉非空非假,更何有身心情見。
照上表看,說到空,行人若能悟開了空的諦理,則世間萬象皆空,即最高涅槃寂滅空理,尚且是空,何況依空而生的身心情見;說到假,行人若能悟開了假的諦理,則世間萬象皆假,即最高涅槃寂滅之理,尚且是假,何況依涅槃而生的身心情見;再說到中,行人若能悟開了中道諦理,則世間萬象皆非空非假,即生死煩惱,也是非空非假,更說什麼身心情見。所以經文說,得離怯弱,沒有情見的執著,何來怯弱,這是小心怯弱的眾生,得到菩薩善安慰的益處。
辰二、慰不解意旨
前文慰小心怯弱者說了,現接說慰不解意旨者,看經文:
巳一、明不解
午一、直標不解
「復有眾生,不解如來言說旨意故而生怯弱。
除了前所說的第一類小心怯弱的人以外,再有一類眾生,因為不解如來言說意旨的緣故,而生怯弱的。什麼如來言說意旨呢?接看下文:
午二、示佛旨意
「當知如來言說旨意者,所謂如來見彼一實境界故,究竟得離生老病死眾惡之法,證彼法身常恒清涼不變等無量功德聚,復能了了見一切眾生身中,皆有如是真實微妙清淨功德,而為無明闇染之所覆障,長夜恒受生老病死無量眾苦。如來於此起大慈悲意,欲令一切眾生離於眾苦,同獲法身第一義樂。而彼法身,是無分別離念之法。唯有能滅虛妄識想不起念者,乃所應得。但一切眾生,常樂分別取著諸法,以顛倒妄想故而受生死。是故如來為欲令彼離於分別執著想故,說一切世間法,畢竟體空無所有;乃至一切出世間法,亦畢竟體空無所有。若廣說者,如十八空。如是顯示一切諸法,皆不離菩提體。菩提體者,非有非無,非非有,非非無,非有無俱;非一,非異,非非一,非非異,非一異俱,乃至畢竟無有一相而可得者,以離一切相故。離一切相者,所謂不可依言說取,以菩提法中,無有受言說者,及無能言說者故;又不可依心念知,以菩提法中,無有能取可取,無自無他,離分別相故。若有分別想者,則為虛偽,不名相應。
這一大段經文,就是宣示佛的意旨。大意先標示一實境界,為生佛同共,佛覺而能證,故得離生死;眾生迷而不證,故不離生死。佛起悲憫,直示法身離念之法,為破迷啟悟之大本,看經文:「當知如來言說意旨者」,當該知道,所謂的如來言說意旨,是指什麼說的呢?「所謂如來見彼一實境界故」,所說的如來意旨,就是因為如來於性覺中,已經能見到一實境界的緣故,證到中道實相體。因證中道實相體,「究竟得離生老病死眾惡之法」,於是就能徹底得以離開生老病死等一切的惡法,這就是證如實空義,因為得證如實空,也就能「證彼法身常恒、清涼、不變異等無量功德聚。」親身證到法身真常恆久,得到清涼不變等一切無量功德的集聚,證到如實不空義。
中道實相為法身德,如實空為般若德,如實不空為解脫德,這三德秘藏為生佛之所同具,佛性覺中,皆能了知。所以下文:「復能了了見一切眾生身中,皆有如是真實微妙清淨功德,而為無明闇染之所覆障,長夜恆受生老病死無量眾苦」,佛於自覺中,又能了了分明見到一切眾生身中,皆有如來的三德秘藏,皆具有像這樣微妙的清淨功德,所不同的是,佛覺而無障,光明顯現,而眾生則被無明昏暗染污障蔽,不能顯現,以致在生死輪迴中,長夜枉受生老病死等無量諸苦。
「如來於此起大慈悲」,於是佛由這裏生起了大慈大悲之意。「意欲令一切眾生,離於眾苦,同獲法身第一義樂」,這大慈大悲之意,就是想使一切眾生,不分怨親,都能離開這生老病死等一切的苦,獲得這法身第一義諦的真實快樂。但佛用什麼法子能達到使眾生離苦得樂的目的呢?下文說的明白:「而彼法身,是無分別,離念之法」,就是要使你了解佛的法身,是沒有分別意識而能離開一切妄念的體性,因為有念被煩惱纏縛則苦,無念離煩惱得自在則樂,苦與樂,皆在一念之間,而這法身第一義諦,就是教人無分別離念之法,能使眾生得大利益,起大作用。
什麼作用呢?「唯有能滅虛妄識想」,能滅除一切虛妄分別的意識妄想,「不起念者,乃所應得」,惟有能不動念頭的,才是所應當得到這法身第一義諦的人。「但一切眾生,常樂分別,取著諸法,以顛倒妄想故,而受生死」,但是這一切眾生,常常樂意分別,對一切世間萬法,貪取執著,以致由情感顛倒的緣故,而受生死之苦,這顛倒妄想,就是生死的大本。既已指出生死大本在於顛倒妄想,就要設法離去這顛倒妄想,才能了脫生死。所以下文:「是故如來為欲令彼,離於分別執著想故,說一切世間法,畢竟體空無所有,乃至一切出世間法,亦畢竟體空無所有」,所以如來想要使那些眾生,離開分別執著的念頭,為說世間一切有為法,畢竟本體是空無所有。不但世法如此,乃至一切出世間無為之法,也畢竟是本體空無所有,都是因緣所生,多種條件聚集而來,找不出實在的本體,這樣說似嫌籠統,「若廣說者,如十八空」,如一一舉出實例普遍來說,就像前文所說的十八空(前文有舉出)「如是顯示一切諸法,皆不離菩提體」,就像這十八種空所顯示的一切諸法,皆離不開菩提體。
什麼是菩提體呢?下文解釋:「菩提體者」,所謂的菩提體,「非有非無」,非有,這菩提覺體,是純理智非感情的,有情感才有計度之生死煩惱,純理智則沒有,所以說是非有;非無,無是不存在,這菩提覺體,具有眾德妙用,但不同於以情感計度否定因果現象的斷滅無,所以說是非無;「非非有,非非無。」這菩提覺體,既不有也不無,那麼就應當是二者合起說非有非無了,但是不然,它不墮雙非戲論。既是非有不對,它就非非有;非無不對,它就非非無。因二者都是戲論,所以不墮。「非有無俱。」雙非固是戲論,此有無俱乃是亦有亦無,雙亦也是兩相違謬,不合理,故也不墮。「非一非異。」這菩提覺體雖是不變,但能隨緣,如一金能作多器,不能說是一;再雖能隨緣,但本體不變,如多器不離一金,故也不能說是異。「非非一,非非異。」既不是一,又不是異,就應當二者合說非一非異了,但是不然,仍是不墮雙非戲論,既是非一不對,它就非非一;非異不對,他就非非異。而這非非一,非非異,都是戲論,所以不墮。「非一異俱。」前雙非固是戲論,一異俱乃是亦一亦異,雙亦也是兩相違謬,不合理,故也不墮,所以說非一異俱,不是亦一亦異兩俱存在。下文總結一句,「乃至畢竟無有一相而可得者,以離一切相故。」這菩提覺體,乃至畢竟沒有任何相狀可以得到,這就是因為它的本體離開了一切名言相狀的緣故。
這樣說還怕不懂,下文再解釋離一切相,「離一切相者,所謂不可依言說取,以菩提法中,無有受言說者」,所謂離一切相的意義,就是說本性覺體,不可以用言說取得,因為菩提法中,自體本空,沒有接受言說的;「及無能言說者故」,同時也沒有能用言語解說的;「又不可依心念知」,不但不能依言說取,又不能用心念思維知曉。何以呢?「以菩提法中無有能取可取,無自無他,離分別相故」,因為菩提法中,沒有能取的心及可取的相,心屬自,相屬他,無自無他,離開了一切分別之相的緣故,所以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樣才能顯出菩提真體。反之,「若有分別想者,則為虛偽,不名相應。」如果有分別想的,則所想的不是菩提體,而是虛假妄念,這樣就不稱作相應。蕅祖說:以上這一大段開示,是依非有非空門說,三諦皆悉非有非空,大部般若,多明此義,昧者不知,判作空宗。所以下文明示謬解。
午三、正明謬
「如是等說,鈍根眾生不能解者,謂無上道如來法身但唯空法,一向畢竟而無所有,其心怯弱,畏墮無所得中,或生斷滅想,作增減見,轉起誹謗,自輕輕他。
「如是等說」,如是,指以上所說三諦非空非有之無上菩提大法,對這無上妙法之闡示,「鈍根眾生,不能解者」,一般眾生,所以不能了解,其原因在那裏呢?「謂無上道,如來法身,但唯空法,一向畢竟而無所有」,對於大乘空義不能徹了,說這無上菩提覺道,如來的法身,只是空法,空到畢竟什麼都沒有,否定一切事理,這樣就發生毛病,「其心怯弱,畏墮無所得中」,他的心理畏怯懦弱,怕自身墮入這無所得的境界之中。由於這種恐懼畏怯心理,發生兩種錯誤見解,那兩種呢?「或生斷滅想,作增減見」,或由於執認畢竟空無所得,而生撥無因果相續之理,入於斷滅之見。或作增見,是或作多餘的見解,「轉起誹謗」,轉說大乘非佛所說,因而誹謗大法;或作減見,是或認為一切皆滅,否認性中妙有的見解,撥無因果,「自輕輕他。」自輕性德,而亦輕他性德。
巳二、明善說
「我即為說如來法身,自性不空,有真實體,具足無量清淨功業。從無始世來,自然圓滿,非修非作。乃至一切眾生身中,亦皆具足,不變不異,無增無減。
為了安慰這類謬解如來意旨的怯弱眾生,「我即為說如來法身,自性不空,有真實體」,地藏菩薩就為他闡說如來的法身自性,本不像一般人誤解的什麼都沒有的空,實則空而不空,有真實的本體,這真實本體究竟是什麼樣子呢?「具足無量清淨功業」,這種真體不可名言,但是具有無可計量,清淨而無污染的,無漏功德業。這種無漏功德業,「從無始來,自然圓滿」,從無始來,就是從本以來,(本然無有起頭,故說無始)自然就具備而且圓滿無有缺欠。「非修非作」,不是修為而有,不是造作而來,本自具足。「乃至一切眾生身中,亦皆具足」,不但佛的法身如此,乃至一切眾生報身之中,也都圓滿具足,「不變不異,無增無減。」真常沒有變異,沒有增減,這是依圓教有門,直顯法身中道之體,諸佛眾生,平等具足,不是斷滅之空。
巳三、明得益
「如是等說,能除怯弱,是名安慰。
「如是等說」,像這空中含攝妙有,空而不空之說,「能除怯弱」,能除求大乘法者畏墮無所得的怯弱,「是名安慰。」所以說名安慰。以上第二類慰不解意旨說的。
辰三、慰妄計自然
巳一、明妄計
「又復愚癡堅執眾生,聞如是等說亦生怯弱,以取如來法身本來滿足,非修非作相故,起無所得相而生怯弱,或計自然墮邪倒見。
前文地藏菩薩三種安慰,說了兩種,第一種是慰小心怯弱者,由於聽了大乘即假的道理,懼怕生死,心生退怯,以大乘即空安慰他;第二種是慰不解意旨者,由於聽了大乘即空的道理,怕墮無所得,誹謗正法,以大乘即中安慰他;這段經文是說的第三種妄計自然者,以聽了大乘即中的道理,心取無所得相,墮邪倒見,乃以大乘修得安慰他。怎樣安慰呢?看經文:「又復愚癡堅執眾生」除了前文所說兩種愚癡眾生外,再有一些愚癡而又堅執的眾生,「聞如是等說,亦生怯弱」,聽了空中含攝妙有,空而不空之說,也生怯弱。生什麼怯弱呢?看下文:「以取如來法身,本來滿足,非修非作相故」,他以執取如來非空非有的法身,本來是圓滿具足,不是修得,也不是造作的,執取這種相的緣故。「起無所得想而生怯弱」,於是內心生起無所得的念頭,於是隨之生起怯弱心理,何以生起怯弱心理呢?列表說明如下:
┌心無所緣──不安┐
無所得想┤ ├故生怯弱
└身無所倚──不穩┘
凡夫心識無一時一刻不攀緣六塵,如一旦無所攀緣,就會感到不安:再凡夫身體大都因有所憑藉,才會感到穩固,如一旦失所憑藉,就會感到不穩;心身有了不安不穩的感覺,怯弱自隨之而生。不但生怯弱,「或計自然,墮邪倒見。」或者是妄計佛性本自具足,不假修為,墮邪僻顛倒妄見。什麼邪僻顛倒妄見?看下表:
┌妄計生佛平等────不假修習自行放任
├聞婬怒癡即佛性───恣行貪恚無慚恥心
計自然墮邪倒┤
├聞幻化身即法身───寶其臭穢不思厭離
└聞地獄天堂皆淨土──安此泥沙不求出要
上表意甚明顯,蕅祖說:「當今誇圓頓者,類皆墮此,亦可哀也。」
巳一、明善說
「我即為說修行一切善法,增長滿足,生如來色身,得無量功德清淨果報。
像以上這些由於聽了大乘即中的道理,心取無所得相,墮邪倒見的怯弱眾生,「我即為說修行一切善法」,我就依圓教全性起修之義為他說,不要執取無所得而心生怯弱,應勇猛精進修行一切善法,要知道無修而修,修即無修,何以說呢?因為能修行一切善法,就能「增長滿足,生如來色身」,什麼是生如來色身呢?如來法身本無形象,所謂生色身者,就是下文「得無量功德,清淨果報。」這無量功德,清淨果報之相,即如來色身。所謂生者實不生,雖不生而實有無量清淨之相,這還是有門,對治無所得,並治自然邪倒之見。
巳三、明得益
「如此等說,令離怯弱,是名安慰。
像這些說法,能使怯弱眾生,得離怯弱,這就稱作安慰,以上示種種巧說完畢。
卯二、明離相違過
辰一、標
「而我所說甚深之義,真實相應,無有諸過,以離相違說故。云何知離相違相?
這一段經文是標明地藏菩薩所說甚深大乘法義,是完全的對,沒有絲毫錯誤,怎麼證明呢?因為真理是離相違過的。什麼是離相違過呢?離是離開,相違過是因明學名詞。西方論理學分二種流派,一是希臘的邏輯學,一是印度的因明學。應用在社會方面,多採邏輯;應用在佛典方面,多採因明。在因明學上論理時,有十四種過錯,其中有四種是不能成立的,有六種是與真理不相應的,有四種是互相違背的,本文僅就相違四過,約略說明,參看下表:
┌例:「強盜也是慈悲,害人故。」 ┐
┌法自相相違┤ ├違「後陳自相」
│ └強盜固害人,但害人不可稱慈悲 ┘
│ ┌例:「賢君是前王,益民故。」 ┐
相├法差別相違┤ ├違「後陳差別」
違│ └益民如堯舜固賢,但傑紂不賢 ┘
┤
四│ ┌例:「君子不是好人,害人故」 ┐
過├有法自相相違┤ ├違「前陳有法」
│ └害人固非好人,但害人何稱君子 ┘
│ ┌例:「古人是好人,有道德故」 ┐
└有法差別相違┤ ├帶「差別相違」
└有道德固是好人,但古人不盡是好人┘
上表相違說,若照因明四過解,過嫌複雜,不易領會,若簡單解為相對說,或較易會,因為菩薩所說中道第一義諦,即空、即假、即中,沒有相對的過錯。因眾生執取一面有相對,故有相違;大乘法義,沒有相對,自然沒有相違;所以菩薩說:「我所說甚深之義,真實相應,無有諸過,以離相違說故」,至於怎樣才知道離相違說呢?下文分三大段,詳細說明。
辰二、釋
巳一、釋慰怯弱者所說空義
「所謂如來法身中,雖復無有言說境界,離心想念,非空非不空,乃至無一切相,不可依言說示,而據世諦幻化因緣假名法中,相待相對,則可方便顯示而說。以彼法身性實無分別,離自相,離他相,無空,無不空,乃至遠離一切諸相故,說彼法體為畢竟空無所有,以離心分別,想念則盡,無一相而能自見自知為有,是故空義決定真實,相應不謬。
這第一大段先說大乘空義的離相違相,怎樣才是離相違相呢?空的對待是不空,有不空對待的空,就沒有離相違相。而這段經文就闡明如來藏的如實空義,空中含有妙有,與如來藏體是相應的,而不是相違的,文義前文已釋,無須重述。
巳二、釋慰不解者不空義
「復次,即彼空義中,以離分別妄想心念故,則盡畢竟無有一相而可空者,以唯有真實故,即為不空,所謂離識想故,無有一切虛偽之相,畢竟常恒,不變不異,以更無一相可壞可滅,離增減故。又彼無分別實體之處,從無始世來,具無量功德,自然之業,成就相應,不離不脫故,說為不空。
這一大段是說大乘不空義的離相違相,怎樣離相違相呢?不空的對待是空,有空對待的不空,就沒有離相違相,而這段經文就闡明如來藏的如實不空義,妙有不離真空,與如來藏體是相應的,文義亦見前。
巳三、釋慰妄計者所說修得義
「如是實體功德之聚,一切眾生雖復有之,但為無明曀覆障故而不知見,不能剋獲功德利益,與無莫異,說名未有,以不知見彼法體,所有功德利益之業,非彼眾生所能受用,不名屬彼,唯依遍修一切善法,對治諸障,見彼法身,然後乃獲功德利益,是故說修一切善法,生如來色身。
這一大段是說大乘空不空義的離相違相,怎樣離相違相呢?性德自性本具,若是迷而不見,迷與悟對待,名作相違;覺而能修,性修不二,才名相應。文義亦甚明顯,無須重釋。蕅祖舉一比喻,錄譯如下:「好比一間房中,本來沒有鬼魅蛇蟲,但有金銀珍寶。然而瞎眼的人,看不見,碰到珍寶,身體受傷,自己妄認是蛇是鬼,驚惶失措;若有人指明,蛇鬼本來沒有,瞎眼的人自不驚怪。這就比喻大乘如實空義。再珍寶本來是有,就是比喻大乘如實不空義。必須瞎眼的人去了無明膜,開了智慧眼,才能受用金銀珍寶,就是比喻修得義。二乘信如來的話,知道本來沒有蛇鬼,不生驚怕,證了空相,就比如瞎眼的人,呆板的坐在屋子中央,不碰珍寶,所以不見大乘不空義。」細味這一比喻,可以助了經義。
辰三、結
「善男子!如我所說甚深之義,決定真實離相違過,當如是知。」
以上大乘三種離相違過之無上妙法,解說完了以後,接著又稱呼堅淨信菩薩說:「善男子!」像我前面所說的甚深義理,是決定真實而不虛假,何以說呢?因為離相違過,空、假、中三諦,絕對圓融的緣故,應當作這樣的認識。
丑三、獲益
本經正宗分三部分,一啟請,二演說,三獲益。上段經文止,演說部分完畢,現接講第三部分,看經文: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說如此等殊勝方便深要法門時,有十萬億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住堅信位;復有九萬八千菩薩,得無生法忍。一切大眾各以天妙香華供養於佛,及地藏菩薩摩訶薩。
「爾時」,是當那個時候,什麼時候?就是地藏大士演說這殊勝方便而又甚深微妙法門的時候,「十萬億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譯無上正等正覺,就是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之無上智。在座有十萬億那樣多的眾生,聽了這部經以後,對這真正平等覺智,起了衷心嚮往,發起無上正等正覺心。因為發心猛利故,「住堅信位」,對此深法能信解,不動搖,名住堅信位,這是菩薩初住的程度,在觀行佛位;「復有九萬八千菩薩得無生法忍」,無生法忍,是悟入諸法無生之理,將心安住無生法上,這是菩薩七地八地的程度,在分證佛位,證得這樣果位的,座中有九萬八千那樣多的菩薩。這部甚深微妙法門說完以後,不但有那樣多的眾生發大心,而且又有這樣多的菩薩證果位,這部經被機之廣,可以想見。所以下文:「一切大眾,各以天妙香華,供養於佛,及地藏菩薩摩訶薩。」菩薩說法,是承佛意旨,故先供養佛,兼及菩薩。天妙香華,表莊嚴清淨。以這樣莊嚴清淨的天妙香華供養佛菩薩,蕅祖說:這是表示圓道無作緣了。以上正宗分完。
子三、流通分
丑一、囑付受持
寅一、囑付
爾時佛告諸大眾言:「汝等各各應當受持此法門。隨所住處,廣令流布。所以者何?如此法門,甚為難值,能大利益,若人得聞彼地藏菩薩摩訶薩名號,及信其所說者,當知是人速能得離一切所有諸障礙事,疾至無上道。」
前文正宗分說完,這段經文起,說最後流通分。因經義雖好,僅部分得益,未為廣大圓滿,故須廣為流通。流者,如水之流行久遠;通者,通達十方無礙,期使眾生普遍得益。看經文:「爾時佛告諸大眾言」,爾時,是指一切大眾聽法圓滿,以天妙香華供養的時候。在這時候,佛再囑付在會大眾說:「汝等各各應當受持此法門,隨所住處,廣令流布」,你們在座聽法諸位,各人都當受持這一法門,而且隨你們所在的地方,普遍的使這經典流布。「所以者何?」為什麼要使普遍的流布呢?「如此法門,甚為難值,能大利益」,因為像這樣深妙法門,非常難以遭遇,凡是能遭遇到的,都可以得到大的利益,所以要廣為流通。而且前文也交代過,地藏菩薩與此界眾生有大因緣,易被化益,故下文:「若人得聞彼地藏菩薩摩訶薩名號,及信其所說者,當知是人速能得離一切所有諸障礙事,疾至無上道。」如果有人能以聽到地藏菩薩名號,並且又能對其所說經法,深信不疑的,從前述因緣上,就可以知道,這人很快就能離開現前所有一切障難,並且很快達到無上覺道。說到這裏,也許有人要問,現前我們修的是念佛法門,若再修念地藏名號,豈不雜亂。須知阿彌陀佛四字洪名,為末世行人萬應靈藥﹔而地藏大士,果位高與佛齊,佛佛道同,且經文明白的告訴我們:「能得聞我名字故,亦能得聞佛之名字。以能至心禮拜供養我故,亦能至心禮拜供養諸佛。」從這裏體會,就可以得知,信解此經,而修念佛,當更易精進,並行不悖,所謂圓人受法,無法不圓,故蕅祖提倡流布。
寅二、受持
於是大眾皆同發言:「我當受持,流布世間,不敢令忘。」
在座大眾聽了佛囑付流通的話以後,深受感動,於是大眾同時發出願言,我們當該受持,把這部能使人得大利益的經法,流傳世間,不敢使它忘記。
丑二、結法名義
爾時,堅淨信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是所說六根聚修多羅中,名何法門?此法真要,我當受持,令末世中普皆得聞。」
名以昭德,故經說完,必須定名,以廣流通。此經原是堅淨信菩薩代眾請問,所以結尾還是這位菩薩代請結名。看經文:「爾時堅淨信菩薩摩訶薩白佛言」,就在大眾受了佛的囑付發願流通的時候,堅淨信菩薩再為大眾向佛啟請說:「世尊!」稱佛為世間之尊,「如是所說六根聚修多羅中,名何法門?」像這樣所說的六根聚經中,應當取一個什麼名字,來代表這一甚深微妙法門呢?「此法真要,我當受持」,蕅祖說:由結名故,則顯真要。真是經題,要是經宗。宗體既明,方有力用。所以堅淨信菩薩接說,這一法門真體及宗要,我應當受持,有助於流通,「令末世中,普皆得聞。」使末世多障眾生,普遍都能得聞。
佛告堅淨信菩薩:「此法門名為占察善惡業報;亦名消除諸障,增長淨信;亦名開示求向大乘者進趣方便,顯出甚深究竟實義;亦名善安慰說,令離怯弱,速入堅信決定法門。依如是名義,汝當受持。」
「佛告堅淨信菩薩」,佛接受了堅淨信菩薩的請求,告訴他說:「此法門名占察善惡業報。」這一法門可定名為占察善惡業報經,這一部經徹上徹下,圓通著說,皆是占察善惡業報。占察二字就宗旨立名,屬宗;善惡業報就本體立名,屬體。再「亦名消除諸障,增長淨信。」也可以定名為消除諸障增長淨信經,這一部經徹上徹下圓通著說,皆能除障增信,這是就它的作用立名,屬用。再「亦名開示求向大乘者進趣方便,顯出甚深實義經。」這一部經徹上徹下皆能顯甚深實義,這是就本體立名,屬體。再「亦名善安慰說,令離怯弱,速入堅信決定法門。」也可定名為善安慰說,令離怯弱,速入堅信決定法門經。這一部經徹上徹下,皆是善安慰說,令離怯弱,速入堅信,決定法門,這是就作用立名,屬用。以上各項定名,就全部經義總說;若分別來看,初示占察法段,名為占察善惡業報;本經第二輪中,修懺悔法段,名為消除諸障,增長淨信;本經示進趣義段,名為開示求向大乘,顯出甚深究竟實義;本經示善巧說段,名為善安慰說,令離怯弱。合總別二說,實在是使末世眾生對大乘法門,速入堅信的決定無上法門。
丑三、時眾歡喜
佛說此法門名已,一切大會,悉皆歡喜,信受奉行。
佛說這部無上法門完了以後,一切在會大眾,皆發歡喜心。歡喜的什麼呢?依觀經疏有三種:一能說人清淨,二所說法清淨,三依法得果清淨。現這部經是佛說,佛是一切智人,則人清淨;遇到了佛說法能不歡喜嗎?!再聽了這部經能增長淨信,是法清淨,聽到這樣清淨的法,能不歡喜嗎?!再能依照這樣的法去修行,得疾登不退,是得法清淨,證到這樣的果,能不歡喜嗎?!由於這三層,所以說悉皆歡喜。「信受奉行。」隨著歡喜,生決定信,發心受持,敬謹照法修行,所以說信受奉行,全經到此圓滿。
回向:
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 皆當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