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藥師聖誕前
明天是藥師琉璃光如來的聖誕日。
佛門一向被稱為「空門」,這話並不準確。佛寺的第一道門,稱為「三門」(也寫作山門),一邊空門,一邊有門,中間的叫中門,即不偏於空或者有的中道(中庸)之門。這門才是真正的正道,到現在,沒有特殊的人物到訪,也輕易不開的。修行本為對治煩惱,並沒有一個絕對的方法。比如貪心多的人,教他們修無常,捨棄執著。對於本來就很厭世的人,則不再教修無常,轉而教修慈悲,承擔起對自己、對社會的責任。所以,眾生根性不同,教化方法也就不同,所謂八萬四千法門是也。在這些法門裡面,不僅有教你「空」的法門,也有教你「有」的法門。
南朝·宋之殷芸《小說》中,講過一個故事。幾個人在一起談理想,一個人說,想當揚州刺史。一個人說,希望腰纏萬貫。一個人說,要成仙騎鶴。最後一個說,他要「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揚州,有人考證並不是現在的揚州,而是南京。揚州也罷,南京也罷,古代都是富貴溫柔之鄉。小杜名句有云:「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可見揚州,和色是聯繫在一起的。當揚州刺史,大約漁色更便當吧。十萬貫傢俬,折合今天的資產,恐怕不是百萬富翁,而是千萬富翁了(有人根據《紅樓夢》來算,兩貫多錢,相當於一兩銀子)。今天說鶴駕西歸,不過是把「去世」包裝了一下,好像很不吉利。不過,古來成仙才有騎鶴的份,跨鶴天際,時不時來一曲玉笛,漫空梅花如雪,確實很浪漫。這三位的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都不敵最後一位的現實主義:做個好色有財的神仙。
這話歷來是笑談。風雅一點的男人,多半是嗤之以鼻的。至於心裡怎麼想,那就是冷暖自知了。到了佛門中,不要說「揚州鶴」,就是說到揚州,好像都很罪過。只有清代的玉琳國師(順治皇帝的老師),卻這樣說:
大凡修持,須量己量法,直心直行。誠能厭惡三界,堅志往生,則專依《阿彌陀經》,收攝六根,淨念相繼;所謂執持名號,一心不亂,決定往生。此內秘菩薩行,外現聲聞乘,先自利而後利人者之所為也。若於現前富貴功名,未能忘情;男女飲食之慾,未知深厭,則於往生法門,未易深信。即信矣,身修淨士,而心戀娑婆,果何益乎?則求其不離欲鉤,而成佛智,處於順境,不致淪胥者,固無如修持藥師願海者之殊勝難思也!……信能修持,久久不懈,知不獨功名富貴,轉女成男,離危迪吉,如如意珠,隨願成就。即得於一切成就處,直至菩提,永無退轉,何幸如之。人間亦有揚州鶴,但泛如來功德船。(見「題《藥師日課》」)
這段話的要點,是說,如果真的能放得下,一心一意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淨土的,不妨專修西方彌陀法門。而那些不能放下富貴、功名、飲食、男女者,則不妨修東方藥師法門。《藥師經》中說,修藥師法門,求長壽得長壽,求富饒得富饒,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這「四求四得」,還真的就是人間的揚州鶴啊!這便是佛教教人「有」的法門,比教人「空」的法門,更不可思議。
很俗嗎?不是。如果只看到「揚州鶴」,沒有看見「功德船」,不僅俗,而且蠢。佛教中被稱為不可思議的一部經——《維摩詰經》中,有一句話,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就像釣魚,不用點魚餌,怎麼釣起大魚?《華嚴經》說,張大教網,漉人天魚,置涅槃岸。佛菩薩們,每天都在岸上,用大鉤大網在釣我們呢。釣起來後,把我們安置在涅槃岸上。所以,「欲鉤牽」是手段,「入佛智」是目的。不怕你吞餌,就怕你不上鉤。此中的奧妙,是大乘菩薩道的獨特之處。不讀《華嚴》、《法華》這樣的「經王」,是很難理解這樣的作略的。
我出家以來,只講「有」的經典,比如講《藥師經》九次;但從不講《心經》、《金剛經》這類「空」的經典。這個世界,是個充滿太多痛苦的世界。對下崗工人講錢財如糞土,其實是對他的侮辱。清淨的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人貪著錢財,那裡黃金不過是地磚,珍寶不過是裝飾。富足的世界,不一定是極樂的世界。但極樂世界,一定是富足的世界。這個富足,不是「回也不改其樂」的精神富足,而是精神與物質的雙豐收。現在大家都說人文關懷,其實大乘的菩薩們,早就用慈悲來付諸行動了。
一輩子都提倡彌陀淨土的淨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師,作《藥師佛像贊》說:
十二大願德難量,稱名即得脫苦韁。待到業盡情空後,東西原是一覺場。
既然有如來功德寶船等著我們,不去坐的,豈止可惜而已!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附:
第一:藥師如來的相關介紹,引《佛光大辭典》解釋如下:
音譯作鞞殺社窶嚕。又作藥師如來、藥師琉璃光如來、大醫王佛、醫王善逝、十二願王。為東方淨琉璃世界之教主。此佛於過去世行菩薩道時,曾發十二大願,願為眾生解除疾苦,使具足諸根,導入解脫,故依此願而成佛,住淨琉璃世界,其國土莊嚴如極樂國。此佛誓願不可思議,若有人身患重病,死衰相現,眷屬於此人臨命終時晝夜盡心供養禮拜藥師佛,讀誦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四十九遍,燃四十九燈,造四十九天之五色彩幡,其人得以蘇生續命。此種藥師佛之信仰自古即盛行。
藥師佛之形像,據藥師琉璃光王七佛本願功德唸誦儀軌供養法載,左手執持藥器(又作無價珠),右手結三界印,著袈裟,結跏趺坐於蓮花台,台下有十二神將。此十二神將誓願護持藥師法門,各率七千藥叉眷屬,在各地護祐受持藥師佛名號之眾生。
又一般流傳之像為螺發形,左手持藥壺,右手結施無畏印(或與願印),日光、月光二菩薩脅侍左右,並稱為藥師三尊。此二脅侍在藥師佛之淨土為無量眾中之上首,是一生補處之菩薩。亦有以觀音、勢至二菩薩為其脅侍者。此外,或以文殊師利、觀音、勢至、寶壇華、無盡意、藥王、藥上、彌勒等八菩薩為其侍者。
依唐代義淨譯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載,藥師佛又作七佛藥師。即善稱名吉祥王如來、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如來、金色寶光妙行成就如來、無憂最勝吉祥如來、法海雷音如來、法海慧遊戲神通如來、藥師琉璃光如來。其中前六如來為藥師如來之分身。
第二:我最近一次講解《藥師經》,是2005年藥師聖誕前,講於廣州六榕寺,當時頗受歡迎。西園寺網站上有錄音,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下載,地址是:
http://www.jcedu.org/dispfile.php?id=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