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妙法蓮華經方便品講義
文珠法師

 

解釋經題

譯題簡介

略釋品題

解釋經文—跡門略開顯動執生疑

解釋經文—跡門廣開顯斷疑生信

 

解釋經題

 

妙法蓮華經,是本經的名題。解釋此題,可用天臺宗的五重玄義。五重玄義是:一釋名,二顯體,三明宗,四辨用,五判教相。

 

一、釋名

 

因為全經要義,盡攝在經題中;如衣之領,提領則褸褸皆齊;如網之綱,舉綱則眾目皆張。研讀佛經亦然,我們欲想理解經中所詮的義、理,首先就要明白經題的含義;是以古人每於解釋經文之前,先解釋經題。

 

妙法蓮華經,是本經的總題,其中有通有別,經之一字是通題,通於其他一切佛所說的經典;妙法蓮華四字是別題,別限於此經。

 

本經的別題,在三單三複具足一的立題規則中,是以法喻立名。妙法,是釋尊所說的一乘佛法;蓮華,是屬於譬喻,用以譬喻佛所講的妙法。法喻雙舉,故名妙法蓮華。

 

(一)妙法的含義

 

梵音曼乳,意譯是最勝不可思議。指佛於本經所說之法,精深微妙,無比無上,不可思議,故言妙。

 

梵語達摩,譯名法。含有任持自性,軌生物解的意思。因為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無論是有形無形,有想無想,有漏無漏,有為無為,或依報或正報,或動物或植物,或精神或質物,無不各有其不同的自性與體質,令人了別,知其種類,絕不混亂,故名為法。

 

法的範圍甚廣,唯識宗將此等諸法,分為五位百法;但在性宗:廣則百界千如,略則不外心法,眾生法,與佛法三種。

 

1)心法妙

 

此中心字,非指眾生內在的肉團心,亦非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攀緣外界事物,分別取捨的妄想識心,而是指眾生原本具足的真心。此真心非在內,非在外,非在中間,亦非停留於過去,現在,未來,既然超越時空,離塵絕相,而又能包容時空,以及一切塵相;上至四聖,下及六凡,無不從此心生。所謂:「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

 

人間惡念才起,三惡道即現;一念善生,便是人天正因;念空則證二乘偏空涅槃;念有即發菩提心,入俗利生;念中道平等,即興慈運悲,隨機垂應,現種種身,說種種法,利益眾生;十法界若聖若凡,無不從此心生。故楞嚴經言:「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由於心隨淨緣,即成佛道;心生迷緣,便成眾生。故華嚴經說:「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造萬法,是從體起用,因理成事;法歸於心,是攝用歸體,事融於理。體用不二,事理圓融無礙,故言:心法妙。

 

2)眾生法妙

 

凡是有心識活動的生命,無論人畜,皆名眾生。眾生本覺真心,清淨無染,輕安自在。可惜眾生迷而不覺,妄生分別,錯用識心,攀緣塵境,遂起貪瞋痴,作殺盜淫等惡業,依業感果,流轉六道,枉受生死。故佛告訴阿難:「則知汝心,本妙明淨,汝自迷悶,喪本受淪,於生死中,常被漂溺。」(見楞嚴經)

 

雖然,眾生迷此真心,受生死苦;但此真心,不因眾苦交煎而減少。雖然,眾生錯用識心,煩惱叢生;但煩惱本空,體即真心,所謂:「煩惱即菩提」。雖然,眾生作諸惡業,但業緣本空,其性非有;因緣和合虛妄言生,其實不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其實不滅。所謂:「生死即涅槃」。是以菩提涅槃,不離眾生,即在眾生日常生活中,所以說眾生法妙。

 

3)佛法妙

 

佛是覺義,能覺悟此人皆本具的心法,即是佛法。雖然「是法甚深妙,難見難可了;一切眾生類,無能知佛者。」但佛所覺悟的真理,正是眾生所迷的佛性;眾生所迷的佛性,正是佛所覺悟的真理。故佛是眾生心中的佛,眾生也是佛心中的眾生,所以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佛識此心,佛證此理,故能究盡諸法實相。眾生若然能夠「修攝其心,觀一切法,如如不動,」(見安樂行品)當下即是如如佛,故佛法更妙。

 

心法:是正因理心性、了因慧心性、緣因善心性等三因佛性。眾生法:是惑、業、苦三道。佛法:是佛果法身、般若、解脫等三德。

 

佛證正因理心性,成法身德;眾生迷之,便成苦道。佛證了因慧心性,成般若德;眾生迷之,便成惑道。佛證緣因善心性,成解脫德;眾生迷之,便成業道。準此可知,佛法、眾生法,皆不離心法。

 

此心法,佛證之不增,眾生迷之不減。但在佛說法華經之前,心法不是佛法,佛法亦異於心法,眾生法更異於心法與佛法;心法太妙,佛法太高,眾生法既苦惱又惡濁,各有其界限,彼此互異,是以不妙。今佛在法華會上,開權顯實,開跡顯本,會三乘之權,歸一乘之實;說明十法界聖凡,其形象雖珠,但其體不異。三法互攝互融,不出一心,原無差別。故心法妙,眾生法亦妙,佛法更妙,因名妙法。

 

但此妙法,非對粗顯妙。若以三乘法為粗而棄之,獨顯一乘實法之妙;則此妙是有界限,而非圓妙。若以跡門為粗而捨之,以顯曠劫本門之妙;則此妙有先後,而非常妙。此經詮理之妙,妙在不捨權取實,不棄跡顯本,而是說明佛為實施權,開權顯實;從本垂跡,開跡顯本之方便。如經言:「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故,出現於世。」奈何眾生,業障深重,善根淺薄,不能理解佛之知見,無法承受此一乘妙法。

 

釋尊說;「若但讚佛乘,眾生沒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墜於三惡道;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槃。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法,亦應說三乘,…思維是事已,即趣波羅奈,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為五比丘說,是名轉法輪。」遂隱一乘之實,說三乘之權,此即是「為實施權」。

 

既然為實施權,則全權是實,是即實之權。經言:「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又言:「我今喜無畏,於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此即是開權顯實,實不離權,是即權之實。

 

本經後十四品,是說明佛本門深遠,為教化眾生故,從本垂跡。經言:「我實成道已來,久遠如斯。」又言:「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亦於餘處,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祗國,導利眾生。」這不是說明佛的本門深遠嗎?既然是從本垂跡,則跡由於本,是即本之跡。今開跡顯本,則本不離跡,是即跡之本。如是權實相即,跡本相通。本之與跡,既不乖離;實之與權,亦不相異。若本若跡,若權若實,悉皆微妙;而且是圓妙、常妙,絕對待的妙,因名妙法。

 

昔日智者大師,誦經至藥王本事品;「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時,身心豁然,即入法華三昧,親見靈山一會未散,釋尊仍然在說此妙法。自此,照了法華,深達諸法實相理,辯才無礙。於是開席宣講法華經,九旬談妙於當時。藕益大師法華會義中說:妙有本門十妙,跡門十妙,以及觀心十妙。海仁老法師則以理妙,智妙、行妙、位妙、果妙、德妙、感應妙、神通妙、說法妙、眷屬妙、壽量妙、慈悲妙、功德利益,無一不妙,解釋「妙法」二字,今略而不談。

 

(二)蓮華的譬喻

 

蓮華,是譬喻。世界上華的品種很多,唯獨蓮華,姿態美妙奇特,清香潔凈,堪可以譬喻妙法。天台宗認為蓮華含有三義,用以譬喻佛的權實與本跡,最為恰當。

 

1)為蓮故華

 

蓮華之為物,除非不開華,開華必有蓮子;可以說,是為了孕育蓮子而開華。但當蓮華含苞待開之時,但見其華,不見蓮子。正好用以譬喻佛的跡門,為實施權,目的在於實。不過,當時機未成熟之前,眾生只知其權,不知其實。經言:「隨宜說法,意趣難解。」因為佛於跡門「雖示種種道,其實為佛乘。」

 

又為蓮故華,可以譬喻釋尊從本垂跡。經言:「我實成佛己來,久遠如斯,但為方便,教化眾生,令入佛道。」故佛垂跡於娑婆世界,八相成道,其目的不過是欲令諸眾生,得入佛道;正如蓮華,為了長養蓮子而開華一樣。

 

2)華開蓮現

 

當蓮華盛開之時,華中蓮子,立即顯現。譬喻佛跡門,開權顯實。佛昔日所說三乘五乘教法,雖然屬於權巧方便,但權中有實,權不離實;猶如華中有蓮,華不離蓮。華未開時,人皆只見華的外形,不見華中的蓮子。及華開敷,蓮子立即出現。妙法亦然,佛未演說法華經之前,眾人但知佛所說的三乘五乘,不知復有一佛乘,更不知此一佛乘妙法,即寓於三乘五乘法之中。及法華會上,開方便門,示真實道,始知昔日之權,即今日之實;今日之實,不離昔日之權。

 

又華開蓮現,亦可譬喻佛本門,開跡顯本。經言:「如來見諸眾生,樂於小法,德薄垢重,為是人說,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我實成佛己來,久遠如斯。」正是顯示佛的本門深遠,如華開蓮現一般。

 

3)華落蓮成

 

華落蓮成,譬喻佛跡門,廢權立實。經言:「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又說:「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終不以小乘,濟度諸眾生。」「是諸眾生,得聞佛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此皆是廢權立實之說,猶如蓮華凋謝時,華瓣脫落,蓮子獨存。

 

又華落蓮成,可以譬喻佛本門,廢跡顯本。經言:「為度眾生故,方便現涅槃;而實不滅度,常住此說法。」佛既然常住世間說法利生,則何來跡門示現?故佛唯有本無跡,猶如蓮華凋謝之後,唯有蓮子而無華瓣一樣。

 

或有人問:佛在本經中,曾經採用七個譬喻,因何獨取蓮華為喻,以立經題呢?答案是:其他七喻,未能全喻佛一代時教的開顯。例如:火宅中的三車譬喻,三車喻權,一車喻實,未能兼喻本跡。信解品中:窮子作客喻權,付業喻實。藥草喻品中:三草二木喻權,大地喻實。化城品中:化城喻權,寶所喻實。五百弟子授記品中繫珠喻,少有所得喻權,珠寶貿易喻實。安樂行品中輪王喻,隨功賞賜喻權,解髮明珠喻實。皆是別喻佛跡門開權顯實。至於如來壽量品中的良醫喻,使告父死喻權,歸來使見喻實,此亦僅喻開跡顯本而已;是以經中的七種譬喻,都是局部的譬喻。

 

唯有蓮華,既可以譬喻佛一代時教的權實與本跡,而且蓮華,含有開敷,出水,因果同時等義,更可以譬喻一乘佛法的美妙。因為蓮華開後,華落蓮成,正如佛於法華會上,宣說妙法,能詮一佛乘的中道妙理。又蓮華生於污泥而不染,出於清水而不沾,可以譬喻一佛乘的中道妙理,不離凡夫生死污泥之有,不離二乘清水之空;但卻能夠不為生死所染,不為涅槃所沾。又蓮華之根,藏於污泥與清水之中,但不染不沾;正顯示一乘中道妙理,即空即有,而又非空非有,既超越空有,而又不離空有。如是雙遮雙照,遮照同時,故名妙法。

 

又蓮華是華與蓮子同時生長,華是因,蓮是果;即華果同時,華果不離。正顯示一乘妙法,因中有果,果必由因,因果同時,因果不離。因為有以上種種理由,所以佛獨取蓮華為喻,以喻妙法;不但法妙,喻亦妙。用妙喻,喻妙法;法喻俱妙。今法喻雙舉,故本經的別題,名妙法蓮華。

 

本經何止法妙、喻妙,功德利益更妙。據說:古人釋淨見,童年出家,日日讀誦法華經,精進不懈。誦至一萬三千遍時,體力不支,日漸消瘦,疲倦不堪。後聞住處北邊,忽有眾多兒童嬉戲嘈雜之聲,甚感厭煩。時有一白頭公公,來問候法師,四大如何?師以健康欠佳答。白頭公公教師至小兒嬉戲之處,坐待小兒脫衣入池沐浴時,即取小兒衣服歸,若來索取,切勿給還;若被辱罵,也不要回答,弟子自來語之。

 

次日,師如所教,前往取小兒衣服歸;小兒來取,不給,被罵  不答。時白頭公公至,要小兒入師懷抱,小兒不肯,公公驅逼數次,終於入懷,沒人腹中。此後,師不但恢復健康,而且體力過人。原來是普賢菩薩,令土地公公,驅諸藥精,變為小兒,令師服之,驅除疾病,回復健康,是多麼美妙的故事!

 

(三)經字的意義

 

涅槃經言:「從如是我聞,至歡喜奉行,如是一切,名修多羅。」梵語修多羅,亦名蘇怛覽,譯言契,亦名經,古人合稱名為契經。意思是說:凡是佛所說的一切言教,皆上契十方三世諸佛所證的真理,下契一切眾生種種不同的根機。雜阿毗曇心論,用五義解釋經字:

 

一、出生義:經能出生一切善法,令人依之修行,可以出生一切功德,甚至出生佛果菩提。

 

二、湧泉義:佛經詮理,無窮無盡,猶如泉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隨人智力吸收,皆可以獲得真實的利益。

 

三、顯示義:佛經所詮的義理,能顯示世間以及出世間,一切聖凡因果諸法;不止說明俗諦理,開示真諦理,更能顯示中道第一義諦理。生人慧解,啟人信心。

 

四、繩墨義:繩墨是古之木匠,用來定曲直的用具,譬喻佛經所詮的義理,能令眾生明白是非曲直,知因果,識邪正,辨真偽,明善惡;如木匠因墨斗定曲直,而知道有所取捨一樣。

 

五、結鬘義:世人用線穿起花朵成串,作為裝飾品或禮物。比例佛經能貫串事理因果諸法,眾人依之修行,可以莊嚴法身慧命。

 

至於瑜伽師地論,與顯揚聖教論,皆以貫穿義解釋經字。如論云:「契經者,貫穿義。」但佛地心論則說:「能貫能攝,故名為經。」意思是將佛的言教,結集貫串成經,能詮義理,弘傳於世,不但可以令正法久住世間,不致散失;還能攝持眾生,令其滅惡生善,轉凡成聖,不致流落生死,故名為經。

 

在本經言:則經是希有義。如經言:「諸佛出於世,懸遠值遇難,正使出於世,說是法亦難;能聽是法者,斯人亦復難。譬喻優曇華,時時乃一現。」此外,經之一字,還含有舟航義,寶王義,藥王義,安樂、吉祥等義。無非是顯示佛所說的言教,皆是至理名言,都有一定的法度與軌則,可以作為成佛必依的階梯,證果必循的正途。此階梯,此正途,是法界人天所同軌,十方諸聖所共遵;法界聖凡,無能超越,十方三世,不可轉移,因此名之為經。經之一字是通題,妙法蓮華四字是別題,通別合稱,故名妙法蓮華經。

 

二、顯體

 

顯體,是顯示此經所詮的理體。亦即是顯示宇宙萬有一切諸法的本體。此體微妙難思,每隨其作用不同,而立種種不同的名稱。以其能含藏宇宙萬有諸法,因名如來藏;以其能夠雙遮雙照空有二邊,故名中道;以其純而不雜餘物,故名畢竟空;以其靈明覺照故名佛性;以其超越無上,故名第一義。在解深密經則名真如自性;在華嚴經名一真法界,在維摩經名不二法門,在本經名一佛乘,又名諸法實相。

 

本經處處皆顯示實相理。如經言:「今佛放光明,助顯實相義。」又言:「我以相嚴身,光明照世間,無量眾所尊,為說實相印。」又「諸法實相義,己為汝等說。」本方便品言:「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又:「諸佛法久後,要當說真實。」法師品說:「開方便門,示真實相。」安樂行品說:「觀諸法如實相。」可知本經是以實相為體。

 

三、明宗

 

宗是宗旨,亦即是修行的宗旨。前顯體是明性德,今明宗是顯修德。性德法爾天然,不假修成,非因非果;修德則修如是因,當得如是果。普賢觀經言:「大乘因者,諸法實相,大乘果者,亦諸法實相。」本經既說一乘妙法,詮諸法實相理,但教菩薩,則依之修證,該是一乘因果。自從序品開始,至安樂行品,都是說佛跡門權因權果;亦說明弟子的實因實果。在此十四品經文中,佛開權顯實,會三歸一,為聲聞人授記,令諸菩薩除疑,開佛知見,同入一乘圓因,共證一乘圓果。

 

經言:「諸法從本來,常住寂滅相;佛子行道之,來世得作佛。」正是一乘因果。自從地湧出品,至勸發品,開跡顯本,窮佛久遠的修因,究佛久遠的證果。同時顯發聲聞弟子,本門深遠,有因有果;今跡門示現聲聞身,不過是跡門因果而已。本經既然顯示佛及弟子本跡之實因實果,與諸經不同,故知本經,是以一乘因果為宗。

 

四、辨用

 

用是功用,力用,妙用,勝用。本經不論三乘人的智慧,純說佛道智慧;不開九界眾生知見,但開佛界知見。不重視二乘修證,唯著重一乘實智修證。在佛說此經之前,二乘人怖畏生死苦,取涅槃樂,生安隱想,認為已經得滅度。權乘菩薩,亦執著佛的跡門示現,以為真實。及佛說法華經,以權實二智的妙用,勝用,廢化城,破情執,捨棄跡門的權巧方便,顯示佛本門的真實功德。令眾斷疑,生深信解,入佛知見,除根本惑,損二生死,得法生身,授記作佛;化功廣大,利澤弘深,故古德皆以斷疑生信,為本經之妙用。

 

五、判教相

 

詮理化物謂之教,分別同異謂之相。佛自證諸法實相理,不可以言宣,但為利益眾生,故運用方便權巧,演說種種語言,因緣,譬喻,謂之教;教所詮的義理大小不一謂之相。古人多數都是依據自己所宗尚的經論,以判佛的一代時教。

 

菩提流支立一音教:是依據華嚴經說:「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以及本經:「佛所說法,譬喻大雲,以一味雨,潤於人花,各得成實。」而立。以顯示佛法平等,只因眾生根機不同,故有三乘五乘的差別。

 

慧遠大師立頓漸二教。頓指華嚴大教;漸指三乘共宗,漸次修證。

 

玄奘法師,立三輪教。佛最初在鹿野苑,三轉四諦十二行法輪,名轉法輪教。佛於方等會上,彈偏斥小,歎大褒圓,令二乘人回小向大,名照法輪教。佛在法華涅槃時,雙照雙遮空有二邊,令權乘菩薩,入於中道,是持法輪教。

 

賢首國師立三時五教。三時是日出、日升、日落。日出先照高山,譬喻華嚴大教,先照大機;日升普照大地,譬喻阿含、方等、般若,三根普被;日落還照高山,譬喻法華涅槃時,但教菩薩,仍照大機。

 

五教是小、始、終、頓、圓。

 

小教,是佛說阿含等小乘經,教化人天,及愚法聲聞等小機;但說人空,不明法空。

 

始教,是大乘之始,有有相與無相之別。解深密經等,廣談法相,為唯知識宗之始,是有相教。般若經等,說諸法空,為般若宗之始,是無相教。

 

終教,謂楞嚴經說法性常住,許一切眾生,寶覺真心,各各圓滿,皆可成佛,盡大乘之極說,故名終教,以其說理究竟,又名實教。

 

頓教,不立漸次,唯辨真性,但離妄念,即如如佛。如維摩經所說的不二法門。

 

圓教,顯一真法界,性海圓融,緣起無礙,如華嚴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又如本經所說,皆是圓教義攝。

 

天台宗智者大師,將佛所說的一代時教,分為五時八教。

 

五時:謂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佛初成道,現勝應身,於三七日中,為法身大士,說一真法界華嚴大教,名華嚴時。

 

佛為教化鈍根眾生,隱勝應身,現丈六金身的比丘相,轉生滅四諦法輪,說四阿含經,詮小乘教義,名阿含時。

 

鈍根小智人,依生滅四諦理,如法修行,證阿羅漢果,得少為足,飲三昧酒,墮無為坑。佛為欲令此輩,恥小慕大,故在方等會上,說勝鬘維摩等經,四教并談,普被群機,名方等時。

 

小乘聖者,雖然回小向大,發菩提心,學菩薩行,但我相未除,法執堅固,障礙進修佛道,故佛說般若,顯諸法空性,令離情去執,名般若時。

 

最後佛在法華會上,開權顯實,會三歸一,但說無上道,普授眾記。又於涅樂經,廣談佛性常住,一切眾生,皆可成佛,名法華涅槃時。

 

荊溪尊者所著的四教儀備釋中,偈頌五時言: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華嚴最初三七日,法華涅槃共八年。

 

八教:謂藏、通、別、圓,頓、漸、秘密、不定。

 

藏教,以阿含為經藏,以毗尼為律藏,以阿毗曇為論藏。說因緣生滅四諦法,正教聲聞,傍教菩薩;三人同行,證果各殊。

 

通教,鈍根眾生,通前藏教;利根眾生,通後別圓二教。又通教指不共般若,通於三乘,詮無生四諦理,明諸法因緣生,緣生無性,當體即空,既無苦之逼迫相,亦無集之惑業相,五陰諸法,本自不生,今亦不滅。雖曰修道,但能修所修,同一真空,本無生滅去來,名無生四諦理,正教菩薩,傍化二乘,三人同行,共證空理。

 

別教,是別對菩薩機,說大乘無量之法。教、理、智、斷、行、位、因、果,皆別於前藏通二教,又別於後圓教。詮無量四諦理,苦有無量,二種生死不同故;集有無量,五住煩惱不同故;滅有無量,諸波羅密不同故;道有無量,恆沙佛法不同故。純教菩薩,不兼二乘,修次第三觀。先觀因緣即空,證真諦理;次觀因緣即假,證俗諦理;後觀因緣即中,證中道理。隔歷三諦,次第修證,中道不具諸法,佛性超越二邊,因名但中。

 

圓教,詮圓融中道實相理,十法界聖凡一切依正因果,無不以此實相理為體性。故事不礙理,即事即理。以其事理相即,五陰諸法,無非實相,故無苦可捨;塵勞妄想,本來清淨,故無集可斷;一色一香,無非中道,故無道可修;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故無滅可證。既無修道斷集的造作,亦無滅苦證滅的作為,故名無作四諦。唯教利根菩薩,教、理、智、斷、行、位、因、果無一不圓;以其圓悟,圓修、圓斷、圓證,故名圓教。

 

法華玄義說:「為決定聲聞,說三藏教,為退大聲聞說通教,為漸悟菩薩說別教,為頓悟菩薩說圓教。」藏、通、別、圓四教,是教化利益眾生的法門,如世間醫師之用藥,故名化法四教。

 

頓教,是以頓悟理性為教。上根利智的人,聞一乘法,頓悟一乘理,頓修一乘因,頓證一乘果,一超直入,不立階次,謂之頓教。

 

漸教,是對頓言。佛初說阿含,次說方等般若,後說法華涅槃。由小至大,從淺入深,漸次修證,謂之漸。

 

秘密,眾生因根機利鈍不等,同在佛前聞法,得益各異,而且互不相知,故言秘密。或佛對密機,說秘密法,并用不思議神力,令在會大眾,彼此互不相知,名秘密教。

 

不定,是在聞法得益方面言。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得益雖殊,彼此互知,故名不定。若頓,若漸,若秘密,若不定,皆但有教化之儀式,如世間醫師的藥方,名化儀四教。

 

智者大師,又依據涅槃經,以乳等五味,配合佛所說的五時教。法華玄義言:「佛日初出,頓教先開,譬喻從牛,必先出乳。」又言:「乳為眾味之初,譬喻頓在眾教之首,故以華嚴如乳耳。」阿含時,佛因曲就眾生根機,趣鹿野苑,為五比丘,三轉四諦法輪,於一乘道,分別說三;令小乘機,斷見思惑,證二乘果,轉凡成聖,譬喻轉乳為酪。方等時,彈劾小乘,讚歎大乘的慈悲行願,令小乘人,恥小慕大,通於大乘,如從酪出生蘇。般若會上,明諸法空性,令別教菩薩,離情去執,如更煉生蘇,變成熟蘇。法華涅槃時,但說無上道,顯佛性常住,轉別教機,為圓教菩薩,如精製熟蘇,成無上醍醐。

 

本經在五時中,屬於法華涅槃時;在化儀四教中,是會漸歸頓;在化法四教中,純屬圓教;在五味中,是無上醍醐味。故古德皆判此經,以無上醍醐為教相。

 

譯題簡介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詔譯

 

姚秦,是翻譯此經的時代。在中國的政治歷史上,秦姓統治天下的,有嬴秦,符秦,和姚秦。今言姚秦,顯然不是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嬴秦,亦不是五胡亂華時代,符堅當政的前秦,而是姚興在位時的後秦。在姚興執掌政權之前,佛教傳入中國,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及姚興登位,即遣兵迎請羅什法師入長安,駐鍚於西明閣與逍遙園,翻譯佛經。本經,是於弘始八年,譯於青草堂寺,故譯者姓名之前,冠以姚秦二字。

 

三藏法師,是譯者的德號。三藏,是指經藏,律藏,論藏。經藏明心詮性,為定學所攝;律藏,能夠規範人的三業,是戒學攝;論藏,可以分別邪正,屬於慧學。戒定慧三學,是佛法的基本綱要,故舉三藏,即概括全部佛法要義。

 

法師二字,含有三種不同的意義。

 

就字義言:法是軌則義,師是訓匠義。事有軌則規範,必合情理,物經訓匠雕刻,必臻至善。學佛亦然,凡能以佛法規範自己與他人的行為,導人止惡修善,轉凡成聖的人,皆可以稱為法師。

 

若就佛法言:法是佛法,師是師範。能精通三藏佛法,堪為人天師範者,可稱法師。

 

若在其功用言:能受持三藏佛法為師,不斷修改自己的行為,開發自己的智慧者,名自利法師。能弘傳演說三藏佛法,化導眾生,作為他人之師者,名利他法師。今本經的譯者,既精通三藏佛法,自奉為師,又能弘傳演說三藏佛法,堪為人天師範,故於其姓名之前,冠以三藏法師四字,以顯示其德學的超越。

 

鳩摩羅什,是譯經者的姓名。梵語鳩摩羅什,譯言童叟。因其年少老誠,童年具有耆德,故依德立名。其父鳩摩羅琰,原是中天竺國首相之子,棄官出外旅遊,至東印度龜茲國,王愛其才,以妹嫁給他,生羅什法師。後來,羅什法師的母親捨俗出家,即證初果。師宿植德本,自幼聰明過人,七歲時,其母即令其出家;不但能日誦千偈,而且過目不忘。一日,隨母親進入一佛寺,看見一個大鐵缽,隨手舉起放在自己頭上,忽然心想,自己年紀這麼少,而鐵缽這麼大,怎可以隨手舉起置於頭上呢?即頓感覺鐵缽沉重,不勝負荷,因此,頓悟萬法唯心之理。

 

九歲,隨毋到罽賓國,依槃頭達多法師,學習小乘佛法。後又從須利耶蘇摩,研習大乘經典。對於大乘佛法,獨有心得,終於成為力弘大乘的學者。再到罽賓國,為槃頭達多說一乘妙理,達多感悟,反禮為師。師拒不敢受,達多言:我是你小乘之師,你是我大乘之師,受禮何妨。

 

後回龜茲國,弘傳大乘佛法,名震諸國。此時其母已證三果,往天竺國前對師說:若能將大乘佛法,弘傳中國,對彼土眾生,非常有益,可惜對你本身不利。師言:菩薩發心,捨己為人,為弘傳佛法,赴湯踏火,在所不辭;豈可因對於自己不利而退縮?遂立志要來中國弘揚大乘佛法。

 

前秦符堅,因仰慕師之德學,派遣大將呂光,遠征龜茲國,目的迎師來華。豈料呂光回程時,聞符堅戰死,姚長稱帝,遂於涼卅宣佈獨立,自組王朝。姚長死,姚興繼位,出兵討伐呂光之子呂隆,強迎師入長安,禮為國師,請翻譯佛經。本經是在當時奉姚興之命而譯。故譯題是: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詔譯。

 

略釋品題

 

方便品,是本經二十八品中的第二品。品題名為方便,可作以下七種解釋:

 

一、從字義解釋方便:方是方法,便是便用。即是用一種技術權巧的方法,便利於辦事,謂之方便。在佛教言:用一種權巧的方法,教導眾生,令眾生便利於學習而得益,是名方便。

 

二、以事理解釋方便:方是方正真實之理,便是種種事相的妙用。非理無以立事,非事無以顯理。佛從親自證得方正真實之理,能示現種種事相的妙用,教導眾生,有顯著的功用,故名方便。

 

三、以權實解釋方便:佛證知一乘妙法平等無二,是實智;能鑒別一切眾生根性差別,是權智。佛從實智的理體,起權智的妙用,逗機說法,謂之方便。

 

四、以教乘解釋方便:今日佛在法華會上,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純是教菩薩法,是實教;昔日應眾生的根機,巧說三乘五乘法,教化人天,是方便教。

 

五、以遠近解釋方便:遠則自從釋尊成佛後,四十九年來,所說的一切經教,皆是作為今日說法華經的前方便。如經言:「吾從成佛以來,種種因緣譬喻,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眾生。」近則如序品中所說:佛於法華會上,放光現瑞,種種希有之事相,都是為說此經的方便。如經言:「今相如本瑞,是諸佛方便,今佛放光明,助顯實相義。」

 

六、以入門解釋方便:門能通於所通,能通是佛權智所說三乘教法,是進入今日所顯一乘教理的方便,如經言:「開方便門,示真實相。」真實得顯,用在方便;方便是入真實之門,故言方便。

 

七、以秘妙解釋方便:佛所證的一乘妙法,昔日秘而不宣,反而說種種因緣譬喻,謂之秘;今日開權顯實,明佛性本具,如衣裡明珠,非從外得,謂之妙。如經言:「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又言:「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故用秘妙解釋方便,正是本方便品的宗旨。

 

本品內容無非說明:佛昔日隱實施權的主要原因,以及今日開權顯實之目的。昔日由於眾生根性闇鈍,無法理解佛的甚深智慧,更無法信受佛所證的諸法實相理。故佛以方便力,巧說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差別相,而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今日法華會上,眾生根機成熟,堪受大法,故佛「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說明諸佛出世的本懷,皆是欲令眾生,悟入佛的知見。是以佛昔日所說,皆為達到「度盡一切眾,皆令成佛道。」之方便。如經言:「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佛乘。」因此,佛昔日所說,是假設,是方便,今日所顯,才是親證,才是真實。雖然,但昔日的權巧,不離今日的真實,可謂即權即實,權不離實,故舉手低頭,皆得作佛。如經言:「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又言:「乃至童子戲,聚沙成佛塔,如是諸人等,皆巳成佛道。」可知凡是有機會聽聞佛法,甚至曾經接觸過佛法的人,都可以憑藉佛法不可思議的力量,助長緣因佛性,啟發了因佛性,進而證得個人內在的正因佛性,終於覺悟成佛,才是諸佛出世的真實目的,其餘五戒十善,保持人身不失的法門,以及聲聞法,緣覺法,甚至菩薩的漸修漸證,都是佛權巧方便的施設,而佛方便施設的三乘五乘教法,皆可以作為最後進入佛乘的方便,因此,本品以方便立名,名方便品。

 

解釋經文

 

一、跡門略開顯動執生疑

 

自本品開始,至分別功德品的偈頌盡,共十五品半經文,都是本經的正宗分。其中前八品,是跡門正宗分,其餘七品半,是本門正宗分。今先釋跡門正宗分中,關於跡門略開三顯一動執生疑。可分八段解釋。

 

(一)寄言讚諸佛二智

 

爾時,世尊!從三昧安詳而起,告舍利弗: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

 

初三句是結集經者,敘述佛將開始說本經時的情況。「爾時」,是當文殊、彌勒兩位大士,問答己竟之時。「世尊」,是今佛釋迦世尊。釋尊於說本經之前,曾經為諸大菩薩,說大乘無量義經,之後,即入無量義處三昧。佛初入定,是自證諸法實相的如如理;佛今出定,是興慈運悲的如如智。當時釋尊不急不緩,「從三昧安詳而起」,不待弟子請問,即「告舍利弗」,正是無問自說。因為佛智慧甚深微妙,非大智者,不能信受。又佛意欲破小智以顯大智,故不告訴其他菩薩,而告舍利弗:「諸佛智慧甚深無量」。

 

諸佛,概括十方三世所有一切佛。諸佛智慧,深似巨海不可測,廣如虛空不可量,是讚怫實智。門可以入道,有進趣之功用。今言「其智慧門」,是指諸佛證入實智的方便門,亦即是權智。不僅佛之實智不可測量,就是佛的權智,亦非一般人所能理解,即使是已經證得二乘聖果的聲聞與辟支佛,亦不能深入佛智,故言:「其智慧門,難解難入」。是讚怫權智。

 

本來,一切眾生無不具足此甚深無量的智慧,可惜自從無明不覺以來,一直迷真逐妄,被種種煩惱妄想,障蔽了此靈明覺照的原始智慧,錯用識心,分別取捨,作諸惡業,由業感果,流轉生死,成為愚痴無智的苦惱眾生。二乘聖人由於修學佛法,斷見思煩惱,證真諦理,得一切智,知諸法空相,但昧於俗諦理,不能入俗利生。權教菩薩,雖然能夠在深達諸法空相的同時,又能分別事物假形象的種種差別相,得道種智,入俗利生,廣作佛事;但智慧淺深不等,證理未圓,二利未竟。唯有諸佛智慧,能深入實相理,徹諸法的底源,達實相的邊際,惑盡,智圓,理極,二利究竟,三覺圓明;又能從體起用,廣設方便,教化眾生。無論是證理的實智,或是教度眾生權智,無不深而且廣,即權即實,權實不二。佛本此權實不二的智慧,照空,雖然同於二乘的一切智,但不落於空,而超越於空;照有,雖然同於菩薩的道種智,但不執著於有,而超越於有。照中,皆見實相理,不落空有,不離空有,雙照雙遮,遮照同時,故能圓證三諦理,得三身,具三德,為世出世間最尊最上,無能及者。所以佛的權實二智,既非一般凡夫智力可以測,亦非三乘聖眾可以知。故言:「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

 

所以者何?佛曾親近百千萬億無數諸佛,盡行諸佛無量道法,勇猛精進,名稱普聞,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隨宜所說,意趣難解。

 

此解釋諸佛權實二智的深廣難知。諸佛之所以能夠具足權實二智,微妙難思,皆因昔日行菩薩道時,「曾親近百千萬億無數諸佛」,親聞法要,故實智甚深;又能「盡行諸佛無量道法」,內行純厚,故實智無量。由於「勇猛精進」,自行化他,「名稱普聞」,故權智甚廣。結果,何止實智證理究竟,「成就甚深未曾有」的一乘妙「法」,而且權智對機,言詞巧妙,能夠「隨宜所說」種種法門,而其意義與最終目標,誠非一般凡夫與二乘所能信解。以上是讚十方諸佛的實智甚深,權智甚廣,釋迦牟尼佛的智慧又如何呢?故下文釋尊隨即介紹自己的歷史故事,顯本門深遠,權實二智,亦莫能測。

 

(二)寄言讚釋尊二智

 

舍利弗!吾從成佛已來,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令離諸著。所以者何?如來方便知見波羅蜜,皆已具足。

 

「吾」是釋尊自稱,「成佛」遠則是指釋尊本門,無量劫前最初成佛;近則指跡門於娑婆世界八相成道。如來壽量品言:「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又言:「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亦於餘處,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導利眾生。」成佛是實智,久遠是本門。常在娑婆世界,是從本垂跡;說法教化,是為實施權。釋尊本門成佛後,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固然是從體起用,為實施權。而今跡門,於印度菩提樹下,成佛已來,四十餘年,所說:「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令離諸著。」亦是從實施權,運用方便。

 

因緣,指親因與助緣;譬喻,是引用種種比例,如佛於阿含經,說一切法,皆因緣生,并引用種種譬喻來說明,因緣與譬喻,是十二部經之二。「廣演言教」是指佛說其他,本事、本生等十部經。「無數方便」,廣則總指佛權智教化,略則約方便(五停心,別相念,總相念、暖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是入見道位的七方便。其次是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藏教菩薩、通教菩薩、及別教菩薩,共七人名七方便。再其次是藏教聲聞、緣覺二人,通教聲聞、緣覺、菩薩三人,再加別教菩薩,與圓教菩薩,共七人,皆是佛權巧施設,是成佛層次上的方便。因為眾生處處執著,故佛說五戒,令離三惡道的執著;說十善法,令離欲界人天的執著;說四諦、十二因緣法,令離見思煩惱的執著;說教菩薩法,令離涅槃的執著;說如來中道教,令離中道法愛的執著;故言:「令離諸著」。是讚佛權智,成佛是實智。

 

所以者何?是說明釋尊能夠具足權實二智的原因。如來,是說佛實智,方便,是說佛權智,知見波羅蜜,是雙舉佛的權實二智。佛證一切種智,是實知,佛眼圓明是實見;佛得道種智,是權知,法眼普照是權見。權知權見是事相差別;實知實見是理性平等,亦即是諸法實相。能盡事理邊際,名波羅蜜,權實知見皆圓滿,是具足,權實二智皆究竟圓滿具足,故能以「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令離諸著。」

 

舍利弗!如來知見,廣大深遠,無量無礙,力無所畏,禪定解脫三昧,深入無際,成就一切未曾有法。

 

此是雙結佛權實二智。如來,是顯佛實智證理,非橫非豎,不可以言宣;知見,是顯佛權智,佛權智橫則廣大,豎則深遠。

 

「無量」,是佛道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捨無量心等四無量心。

 

「無礙」是佛道四無礙辯。佛以一法演說無量法故,名法無礙辯;佛以一義演說無量義故,名義無礙辯;佛以一音演說無量音故,名辭無礙辯;佛於法、於義、於辭皆通達自在,稱機施教,樂說無倦故,名樂說無礙辯。

 

「力」是說佛道的十力。一知是處非處智力:能知一切善處、惡處;善眾生,惡眾生;或可度、不可度等。二知三世業報智力:能知眾生過去、現在、末來所作一切業因,所招果報有障無障等。三知根勝劣智力:是能知眾生善根深淺勝劣的智力。四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能知眾生所修種種不同的禪定,如八解脫,三三昧,有漏、無漏等。五知種種解智力:能知眾生種種見解,正與不正等智力。六知種種界智力:即能知十法界眾生種種境界智力。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能知一切眾生所修一切種種道法所得的道果。例如:眾生修持五戒,奉行十善之道,將至人天乘之果,修八正道,三十七道品,則可得至出世涅槃道之果。八知天眼無礙智力:是佛用天眼觀見眾生,此死彼生,隨善惡業緣,受報好魄醜等。九知宿命無漏智力:是能知眾生宿命及所證無漏涅槃等。十知永斷習氣智力:是能知二乘聖人永斷結感,兼侵習氣等的智力。

 

「無所畏」,是一切智無所畏,漏盡無所畏,說障道無所畏,說盡苦道無所畏等四種。

 

梵語禪那,譯靜慮,即止息忘念,定慧均等。梵語木叉,譯名解脫,即離諸煩惱,心得自在。梵語三昧,譯名正定,是真心體寂,離諸雜亂。從體言三昧,從用名解脫,從相名禪那,名異體同,皆是佛所修的出世間上上禪,揀非世間人所修的四禪八定,亦非權乘所修的淺位禪定,更非如來所說有為解脫或無為解脫,而是「深入無際」的首楞嚴王大定,得不可思議的解脫,或是入無量義處三昧,故能深入無有邊際的實相理,成就一切殊勝未曾有之法。「深入無際」,是結讚佛實智,甚深難測;「成就一切未曾有法」,是結讚佛權智,廣大無量。

 

(三)絕言讚佛智希有

 

舍利弗!如來能種種分別,巧說諸法,言辭柔軟,悅可眾心。舍利弗!取要言之,無量無邊未曾有法,佛悉成就。止!舍利弗!不須復說。

 

前是寄用語言,讚歎佛的權實二智,今是絕言再讚。初四句是明絕言讚的理由,次三句顯絕言讚之境,止!舍利弗以下,是解釋絕言之意。

 

釋尊又告訴「舍利弗!如來能種種分別,巧說諸法,言辭柔軟,悅可眾心。」初二句是重說佛權智;次二句是舉佛佛實智。佛所以能夠分別眾生種種根性的不同,又能善巧方便,應機施教,演說諸法,原因是佛成就權智;佛所以能用真實而又柔軟的言辭,為眾說法,令眾生心開意解,法喜充滿,原因是佛具足實智。前寄言讚佛權實二智,經文是先實後權,是明佛從實施權。今絕言讚佛權實二智,是先權後實,是表示佛欲開權顯實。

 

「取要言之」,佛意是簡約而言。「無量無邊」,指佛權巧方便的權智;「未曾有法」,是佛所證的實相理,「佛悉成就」,是總顯佛的權實二智。實相理體,雖然眾生本具,但九法界眾生,皆未曾悟證,唯佛實智,能證此未曾有法,又能權巧方便,為一切眾生演說,故說:「佛悉成就」。

 

「止!舍利弗!不須復說。」世間諸法,雖然可以用種種言辭,權巧方便演說,但實相理體,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非心可思,非口可議,即使佛能權巧演說,但聞法者亦不能了解。若然因不解而不信,而誹謗,則不但沒有利益,反而有害,誠應該停止,不宜復說,故佛說:「止!舍利弗!不須復說。」

 

所以者何?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

 

以下,是解釋何以不須復說的理由。因為「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佛是無上果人,第一希有難解之法,是無上法。此無上法,非凡情可以測知,非語言文字可以表達,唯有釋迦佛,以及曾經親證此無上法的十方諸佛,始可以究竟盡知此「諸實相法實相」理,所以不須復說。

 

諸法實相,義通前後,通前,是唯佛與佛乃能究盡,通後,是標佛權實二智。

 

「所謂諸法如是相」以下,是用十如是解釋。

 

「諸法」是指宇宙間可以接觸,可以想像的一切事物,是佛權智所照之境;實相,是宇宙原理,諸法的本體,亦即是眾生的佛性,是佛實智所證之理。宇宙一切事物雖多,不外是十法界四聖六凡依正因果等法。在佛的智慧觀察,十法界眾生,無論是內在的身心,或是賴以生存的外在世界,不管是有情或無情,無不各自具足如是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等事相,以及如是究竟平等的理性。決定如是,絕對不可以改變的。

 

如是相:是指世間事物的外貌形相各別而言,例如:人的形相,不同物的形相;植物的形相,又不同動物的形相;物相有長短方圓,大小不一,人相有高矮肥瘦,美醜不同。三善道眾生的長相,美麗端莊;三惡道眾生的長相,醜陋怪異;二乘聖人的形相,清淨無染;佛菩薩的形相,莊嚴無比。十法界聖凡以及諸法的相貌,一定彼此各異,不可混亂,謂之如是相。

 

如是性:是指人與物內在的特性,人性不同物性,物性有寒冷溫和燥熱不等,人性有善惡無記各別。例如:水以濕為性,火以暖為性,地以堅為性,風以動為性,六道眾生以善惡無記為性,二乘聖人以解脫為性,佛菩薩以智慧慈悲為性,十法界聖凡中,情與無情,皆各有其不同的個性。

 

如是體:是指人與物的體質。人的體質,不同物的體質,植物的體質,又不同礦物、動物的體質。六道眾生由善惡業力招致色心組合的五蘊體質,不同於聖人由道力熏修而成五分法身的體質,更不同於諸佛菩薩福慧莊嚴,十力具足的體質。當然佛所證的法身,也不同於應身的體質;而且是永遠如是,不可以改變的。

 

如是力:力是力量,功力。物有物的功力,人有人的力量。例如:水可以解渴,也可以載舟覆舟;火可以照明,也可以燎原;地可以生長萬物,風可以移動一切,房屋可以禦寒避暑,五谷可以止飢療餓,這些都是物的功力。至於六道眾生,則以能承受苦樂為力,二乘聖人以斷惑離縛為力,菩薩以菩提心、四攝法為力,佛以智慧、慈悲、弘願為力。力雖有大小強弱不等,但諸法無不各具其力,人力不同物力,聖人之力不同凡夫之力,永遠如此,是無法更改的,謂之如是力。

 

如是作:作是造作。力是潛在的功能,作是表現的動作。日夜轉移,四季更改,春花秋月,夏雨冬雪,皆是物的造作;善惡好醜,是六道眾生的造作;戒定慧是二乘聖人的造作;六度萬行,悲智雙運,是菩薩的造作;隨機垂應,八相成道,說法利生,是諸佛的造作。情與無情,若凡若聖,無不各有其一定的造作。

 

如是因:因是主因,原因。眾生的一切造作,都可以形成一種慣性,作為引生未來生命或苦或樂的主因。如:大地種子,是生長萬物因;人造作善或惡業,是輪迴六道生死因;二乘聖人造作無漏善業,是出世涅槃因;菩薩發菩提心,廣修六度萬行,是成就佛果菩提因。所以世出世間一切的一切,無不各有前因。

 

如是緣:緣是助緣。事必由因之外,還需要有助緣,然後有結果。例如:物以種子為因,以水、土、陽光、人工等為助緣,始可以萌芽、開花、結果。人則以善惡業為因,以父母為助緣,有因無緣,絕對不可能創造新的生命。六道眾生,以善惡業為因,以扳緣於色聲等六塵境界為緣,所以輪迴六道,生死不已。二乘聖人作無漏因,加以出世善法為助緣,所以能解脫生死,超出輪迴。菩薩以般若為因,以善知識及布施持戒等為助緣,所以能覺悟成佛。諸佛以慈悲願力為因,眾生機感為緣,所以來應生人間,成佛道、度眾生。由於眾生所作之因不同,助緣亦異,結果十法界聖凡苦樂不一。

 

如是果:果是結果。作如是因,必感如是果,凡夫作有漏因,招致生死果;二乘作無漏因,得涅槃果;菩薩作成佛因,得菩提果;因果不昧,因果相類,謂之如是果。

 

如是報:報是受報,果與報不同。例如:五谷的種子是因,水土陽光是緣,五谷豐收是果,食用五谷時才是報。又如人立志創業是因,學問知識與親朋的協助是緣,事業成功是果,享受應得的利潤財富才是報。

 

六道眾生作善惡業是因,取捨六塵境界是緣,輪迴生死是果,受苦或受樂是報。二乘作無漏業因,修出世善法是緣,證阿羅漢是果,享受涅槃是報。菩薩廣學般若,上求下化是因,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是緣,證無上菩提是果,得大涅槃,享受常、樂、我、淨是報。

 

因緣果報,是世間事物演變的層次,亦是眾生六道升沉的原則;若是有因無緣,是不可能感果受報。十法界有情、無情諸法,雖然各各具足如是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等事相差別,彼此互異,但究其根源,不出實相平等之理,所謂:「事有千差,理無二致。」故言:「如是本末究竟等。」

 

天台宗依據此十如是,說法有百界千如。法華玄義言:「此一法界具十如是,十法界具百如是。又一法界具十法界,則有百法界,千如是。」再依據眾生,世界,業界三種相續言,則成三千,故有「三千性相」之說。又三千之法,唯是一心,故言:「一念三千」。

 

天台宗又用空假中三觀,解釋十如是。若言諸法皆具足如是性相等十如是,有無量差別相不同,是俗諦理,屬於假觀;若言諸法如是性相等十如是,是一味平等,沒有差別,是顯真諦理,是名空觀;若言諸法性如是,相比是,乃至本末究竟皆如是,非空非有,是顯中道理,名為中觀。以此一心三觀,觀於一境三諦,即俗即真,即事即理,事理圓融,真俗無礙,就是佛的知見。

 

智者大師,又約十法界,約佛法,約離合,約位等四番解釋十如是。而法華授手卷一之四言:「直指云:理應取十法界俗諦理曰相,十界真諦理曰性,十界本具曰體,十界業用曰力,十界功能曰作,十界作成曰因,十界助發曰緣,十界循業發現曰果,十界酬賞不差曰報,森森之法,起於一心,萬境如是,終歸於實際曰末,從因至果,了然不昧,三際平等,十方坐斷曰究竟,以根本智當陽一照,十界全空曰如,以差別智,行布無礙,十界不壞曰是,全俗即真,是事無礙,真俗互融,是理事無礙,真俗雙超,是事事無礙。…」讀者欲想深入研究,可參閱文句、授手等古人的註解。

 

由於諸法差別之相,不離實相平等之理,即事即理,即真即俗,故真俗互融,事理無礙,唯佛權實二智,能知能解,一切凡聖,皆不可能理解佛的智慧。今日釋尊,欲開權顯實,又恐眾生不能信受,反而謗法,罪招墮落,所以欲言又止。

 

(四)頌寄言讚佛二智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世雄不可量,諸天及世人,一切眾生類,無能知佛者。

佛力無所畏,解脫諸三昧,及佛諸餘法,無能測量者。

 

佛說法,往往為後來者,或為未了解領會的人,再用偈頌方式,將剛剛所說之理,重復再說一次。以下是重頌前文寄言讚歎佛的權實二智。「世雄」是指十方三世一切佛,諸佛的智慧,甚深微妙不可測量,故言:「世雄不可量」,是重頌前文「諸佛智慧,甚深無量」,亦即是頌佛實智。

 

「諸天及世人」等三句,是重頌長文:「其智慧門,難解難入」,因諸佛「隨宜說法,意趣難解」,故「一切眾生類,無能知佛者。」是重頌諸佛的權智。

 

「佛力無所畏」等四句,是重頌釋尊的權實二智。佛字是長文中「吾從成佛以來」,是顯佛實智;「力無所畏,解脫諸三昧,」是頌佛權智。「及佛諸餘法」,是頌長文「成就一切未曾有法,以佛實智甚深,故不可測,佛權智無量無邊故不可量。「無能測量者」,即是頌佛權實二智。

 

本從無數佛,具足行諸道,甚深微妙法,難見難可了。

於無量億劫,行此諸道已,道場得成果,我已悉知見。

 

此重頌長文中雙釋雙結之意。初二句重頌長文「曾親近百千萬億諸佛,盡行諸佛無量道法。」次二句是頌長文「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隨宜所說,意趣難解。」「於無量億劫,行此諸道已」,是頌長文「知見波羅蜜,皆己具足。」最後二句是頌長文「如是知見,廣大深遠。」

 

道場,有事道場、與理道場。事道場,是佛於菩提樹下,得道之處;理道場,是佛以如如智,契證如如理,理智不二之寂滅埸地。佛於「道場得成果」,理智究竟,權實具足,能究盡諸法實相。故言:「我已悉知見」。

 

(五)頌絕言讚佛二智

 

如是大果報,種種性相義,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

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諸餘眾生類,無有能得解。

除諸菩薩眾,信力堅固者。

 

初偈是重頌長文十如是。初句頌如是果,如是報;次句頌如是相,如是性;「種種」,是頌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等;「義」指實相理,是頌如是本末究竟等。

 

「是法不可示」以下,是頌「止!不須復說」之意。是法指諸佛二智所究盡百界千如等法,此等諸法,即相即性,即事即理,微妙難思,故言:「言辭相寂滅。」

 

「諸餘眾生類」,是指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藏教菩薩,開通教菩薩,別教菩薩等七人,是佛權智所化之機,無法理解佛實智,故言:「無有能得解」。最後二句指圓教十信位菩薩。佛的意思是,此諸實難信解之法,不可說示,雖然佛能權巧方便宣說,一般眾生,甚至七方便的學人,亦不能信解,除非是圓教十信位菩薩,得信不退,信力堅固,始可信受無疑。故言:「除諸菩薩眾,信力堅固者。」

 

諸佛弟子眾,曾供養諸佛;一切漏已盡,住是最後身,

如是諸人等,其力所不堪。

 

初句指二乘聖人,亦曾經親近供養諸佛,故今生得見佛、聞法、修行、證果,已經斷盡見思煩惱,盡此一報身,即得超越三界,遠離生死的人,其信解智力,亦不堪承受此一乘妙法。此揀二乘人不能知佛智。

 

假使滿世間,皆如舍利弗,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

正使滿十方,皆如舍利弗,及餘諸弟子,亦滿十方剎。

盡思共度量,亦復不能知。

 

初偈是揀舍利弗亦不能知佛智。舍利弗是聲聞弟子中,智慧第一者。今佛言:「假使滿世間」,所有的人,「皆如舍利弗」一樣,智慧第一,共同思惟度量,亦不能測知佛的智慧。次頌半文,是揀所有諸大弟子及聲聞人。如迦葉,目建連等,再加上滿十方佛剎之多的聲聞弟子,盡其所能測量的智力,共同測量佛智,亦不能知。

 

辟支佛利智,無漏最後身;亦滿十方界,其數如竹林,

斯等共一心,於億無量劫,欲思佛實智,莫能知少分。

 

辟支佛根性勝於聲聞人,不但能斷正使煩惱,兼侵習氣,三乘聖人中,屬於中乘。前言四果聖人滿十方剎,其數尚少。今言以辟支佛這麼利智的聖人,不僅滿十方世界,而且其數多如竹林,如是眾多利根的緣覺,共同一心,經無量劫如是長的時間,亦不能知佛智的少分。

 

新發意菩薩,供養無數佛。了達諸義趣,又能善說法,

如稻麻竹葦,充滿十方剎。一心以妙智,於恒河沙劫,

咸皆共思量,不能知佛智。

 

「新發意」即是初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人,雖然未證法性,仍受業報色身,但能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自利兼他,「供養無數佛」,是修福,「了達諸義趣」是修慧,「又能善說法」是利他,「如稻麻竹葦,充滿十方剎」,明其數之多,「一心以妙智」明其所修中道妙智殊勝。「於恒河沙劫」明其時間之久遠。以如是眾多福慧雙修自利利他的菩薩,經如是長遠的時間,共同用其中道妙智,思量測度佛智,亦不能知。

 

不退諸菩薩,其數如恒沙,一心共思求,亦復不能知。

 

此揀不退菩薩亦不能知佛智。不退有三:一位不退,二行不退,三念不退。天台宗以別教初住至七住,斷見思惑,永超三界生死,是位不退;自第八住至十回向,破塵沙惑,不失菩薩行,是行不退;初地以上,分斷無明,不失中道,是念不退。

 

圓教則自初信,至第七信,得位不退;自第八信至第十信,得行不退;初住以上,為念不退。今言三賢位菩薩,「其數如恒沙」之多,共同一心思量,求知佛智,「亦復不能知」。諸佛證理究竟,智慧微妙,非一般凡小識心分別計度可知,故人由少至多,時由短至長,智由淺至深,位由低至高,但皆未登聖位,未證入法性,故皆不能測知佛智。

 

又告舍利弗,無漏不思議,甚深微妙法,我今已具得。

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

 

此是追頌佛絕言之境。「無漏」謂佛五煩惱住淨盡,二死永亡,所得智慧,永不漏失。「不思議」,謂佛智即權即實,即實即權,權實不二,微妙難思。又無漏,是明佛能證之智,不思議,是明佛所證之境,是追頌長文中「無量無邊未曾有法,佛悉成就。「我今已具得」等三句,是追頌長文「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

 

(六)重頌略開三顯一

 

舍利弗當知,諸佛語無異;於佛所說法,當生大信力,

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

 

初句誡聽,次句明佛佛道同。「於佛所說法,當生大信力」是勸信,後二句,正是開權顯實。今佛如此,過去古佛,未來諸佛,何獨不然?既然三世諸佛,皆如是說,是故舍利弗汝等佛弟子,應當於佛所說法,深信不疑。信甚麼?信佛昔日所說三乘、五乘教法,皆是權巧假設,屬於方便教,直至今日所說佛的智慧,才是真實的一乘教。

 

告諸聲聞眾,及求緣覺乘,我令脫苦縛,逮得涅槃者。

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

 

前明諸佛顯實,今說釋尊開三。其實,顯實必開三,開三必顯實,彼此互明,以顯佛佛道同。「三乘教」,是佛昔日權巧方便,為接引不同根性的眾生而假設,是隨他意語,非佛出世之目的。

 

佛初成道,宣說華嚴大教,此等眾生,如盲似聾,有耳不聞圓頓法,有眼不見舍那身,佛不得不運用方便力,穩實施權。對於耽戀五欲享樂的眾生,說無常、苦、空、無我等法,令其寡欲知足,修心聖道,受持五戒,奉行十善,保持人身不失,或生天界,是人天乘。

 

對被眾苦逼迫惱害,急求解脫的人,說致苦之因,及滅苦之道;令其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對智慧稍高善根深厚的眾生,說諸法緣起性空之理,令截生死流,趣向涅槃岸。使聞法者,因佛言教,了解事物的真相,明白人生的意義,從生死苦海中,提升自己,斷煩惱,出三界,證涅槃,是聲聞與緣覺乘。

 

當眾弟子,如法修行,超凡入聖,離苦得樂之後,佛又為說方等、般若,彈偏斥小,讚歎大乘,鼓勵弟子,自行化他,自度度人。當小乘聖眾,恥小慕大,願意回小向大時,佛即教以六度四攝等法門,令廣學般若,兼行施、戒、忍、進、禪,轉移小乘人,急求自我解脫的思想,變成「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一己求安樂」的弘願,實行捨己為人,廣度眾生,利益有情,是名菩薩乘,合前二乘,謂之三乘教。

 

此三乘教法,的確是眾生自度度人的法寶,亦是修學佛法,不斷提升自己的層次。當佛座下的弟子們,皆依此三乘教修學,斷煩惱,了生死,證涅槃,自度度人時,佛今日又於靈山會上,「告諸聲聞眾,及求緣覺乘,我令脫苦縛,逮得涅槃者,」使其明白,佛昔日所說的三乘教法,能令彼等解脫生死苦,斷除煩惱束縛,而證得真空涅槃的教法,并非真實,只是佛方便力,權巧施設而已。

 

最後二句,其意有二,一是指當初因為眾生處處執著,我及我所有,追求五欲,造諸苦因,枉受苦果,困居三界,不能出離,故佛隱實施權,巧說三乘,引導眾生,令得出三界,解脫生死。其次是指二乘等人,雖然已經出離三界,但又執著涅槃實有,不知進求佛道,故佛今日開權顯實,說三乘教,皆是佛的方便,唯一佛乘,才是真實,以引導小乘眾,令出化城,得入寶所,共證佛道。故言:「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

 

(七)二乘眾動執生疑

 

爾時大眾中,有諸聲聞漏盡阿羅漢,阿若憍陳如等千二百人,及發聲聞辟支佛心,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各作是念:今者世尊!何故慇懃稱歎方便,而作是言:佛所得法,甚深難解,有所言說,意趣難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及,佛說一解脫義,我等亦得此法到於涅槃,而今不知是義所趣。

 

此文是結集經者,敘述當時法會,四眾弟子,因聞佛開權顯實,開三顯一,謂三乘教法,皆屬方便,不是真實,故心生疑念。因為小乘人,一向執著證得偏空涅槃,已經修學究竟,認為「所作已辦,梵行已立,此身已盡,不受後有。」自此涅槃寂靜,身心輕安,己經獲得學佛真實的利益。豈料今日世尊!於稱讚諸佛智慧,甚深微妙,及說諸佛所成就未曾有法之後,竟然說昔日的三乘教法,并非真實,而修學證得的涅槃,亦只是權巧方便的施設,是以在會四眾,皆心生疑念。

 

阿若憍陳如,譯為解本際,是五比丘之一。是最初見佛聞法,得證四果者。佛度五比丘後,再度耶舍長者之子,共五十人。三迦葉兄弟師徒共一千人,舍利弗、目建連師徒共二百人,總共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諸經去零存整,言千二百五十人,今再略之,故言:「千二百人」。此等聖眾,最初從佛得度,感佛深恩,常侍佛側,凡佛說法,皆在座恭聽。

 

「及發聲聞辟支佛心」是指發心求二乘解脫的小乘人。「比丘、比丘尼」,是出家二眾,「優婆塞、優婆夷,」是在家二眾。當日靈山會上,聚集無數菩薩,聲聞,緣覺,及天龍八部等眾,唯獨二乘聖人,及發心求二乘道的凡夫,聞佛開權顯實,心生疑惑。不知是何因緣,佛今日殷勤稱讚佛的方便。

 

「佛所得法,甚深難解。」是疑佛實智;「有所言說,意趣難知。」是疑佛權智。佛昔日說三乘智慧,共證涅槃原無差別,所不同的,只是習氣盡與不盡而已。例如:聲聞但斷煩惱,辟支佛兼侵習氣等。今日卻稱讚佛智慧,難解難知,非一切聲聞、辟支佛智力所能及,佛意究竟是何所指呢?

 

「佛說一解脫義。我等亦得此法,到於涅槃。」是疑自己所證。佛昔日說三法印,四諦,十二因緣等法門,能解脫煩惱生死,我等依之修行,亦皆己斷煩惱,了生死,證涅槃,得清淨無為之法,何以今日佛竟然說此皆是方便?,然則何者才是真實?故言:「而今不知是義所趣」。

 

(八)舍利弗述疑三請

 

爾時,舍利弗知四眾心疑,自亦未了,而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緣慇懃稱歎諸佛第一方便,甚深微妙難解之法?我自昔來,未曾從佛聞如是說,今者四眾咸皆有疑。唯願世尊敷演斯事,世尊何故慇懃稱歎甚深微妙難解之法?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爾時,是當四眾皆生疑念之時,舍利弗是本經的當機眾,既知大眾心疑,故自己亦示現不解,而提出請問:「世尊!何因何緣慇懃稱歎諸佛第一方便,甚深微妙難解之法?」第一方便,是權智,「甚深微妙難解之法」,是實智。因佛稱讚諸佛權實二智,令四眾生疑,故舍利弗代眾請問原因。舍利弗本門深遠,早已成佛,號金龍陀如來。跡門示現內秘菩薩行,外現是聲聞,協助釋尊教化。當釋尊成道不久,在馬勝比丘處,得聞佛法,從佛出家,即證四果,常侍佛左右。往昔曾聞佛說阿含經,方等經,般若經,但從來未聞佛稱讚佛乘,故言:「我自昔來,未曾從佛聞如是說」,今日佛始再三稱讚佛智,難解難知,致使「四眾咸皆有疑」,故我舍利弗「唯願世尊敷演斯事」,究竟是何因緣,如是稱讚佛智?是何種法門,如是甚深微妙,難解難知?接著,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慧日大聖尊,久乃說是法,自說得如是,力無畏三昧,

禪定解脫等,不可思議法,道場所得法,無能發問者。

我意難可測,亦無能問者,無問而自說,稱歎所行道。

智慧甚微妙,諸佛之所得。

 

日能照物破暗,譬喻佛的智慧,能破除九法界眾生無明煩惱痴暗。佛往昔不說,直至四十餘年後之今日,始「自說得如是,力無畏三昧,禪定解脫等,不可思議法,」是疑問佛的權智,「道場所得法,無能發問者。」是疑問佛的實智。佛的權實二智,既然是假使滿世間,皆如我舍利弗,盡思共度量,都不能測知,又豈能發問?今佛出定,即「無問而自說,稱歎所行道。」的自行權智,以及「智慧甚微妙」的自行實智,是「諸佛之所得。」究竟目的何在呢?

 

無漏諸羅漢,及求涅槃者,今皆墮疑網,佛何故說是?

其求緣覺者,比丘比丘尼,諸天龍鬼神,及乾闥婆等,

相視懷猶豫,瞻仰兩足尊,是事為云何,願佛為解說。

 

此頌述三乘四眾生疑。初偈是說聲聞與菩薩生疑,「其求緣覺者」以下,是說緣覺、四眾、與八部眾生疑,當佛稱讚自證智慧甚深微妙時,三乘學人,不管是凡是聖,是出家或在家,抑或是天龍八部,皆墮疑網,不知佛意所趣,唯有「相視懷猶豫,瞻仰兩足尊,是事為云何?」因此,我舍利弗代眾懇請:「願佛為解說」,是事究竟是何因緣?

 

於諸聲聞眾,佛說我第一。我今自於智,疑惑不能了,

為是究竟法,為是所行道。佛口所生子,合掌瞻仰待,

願出微妙音,時為如實說。諸天龍神等,其數如恒沙,

求佛諸菩薩,大數有八萬。又諸萬億國,轉輪聖王至,

合掌以敬心,欲聞具足道。

 

此頌說舍利弗自疑。增一阿含經說:「智慧無窮,決了諸疑,所謂舍利弗比丘是。」故舍利弗自說:「於諸聲聞眾,佛說我第一。」在舍利弗言:「究竟法」是滅諦,「所行道」,是道諦,在佛言:「究竟法」是實智,「所行道」是權智。舍利弗言:「我今自於智,疑惑不能了」,我被稱為智慧第一,尚且心生疑惑,不能明了佛說三乘教法,皆是方便,究竟是證果所得的涅槃非真實呢?抑或是修因所行之道不真實?至於佛所稱讚第一方便,甚深微妙難解之法,是佛果所證的究竟之法?抑或是佛因中所行微妙之道?

 

因聞佛親口說法而悟道,慧命由是生長,故言:「佛口所生子」,急切欲聞,故「合掌瞻仰待」,請佛應時實說,故言:「願出微妙音,時為如實說。」不但我舍利弗等小乘四眾,希望佛如實宣說親證微妙之法,就是在會的「諸天龍神等」八部眾,以及「其數如恒沙,求佛」道的「諸菩薩」眾,舉其「大數有八萬」之多。此外他方「又諸萬億國,轉輪聖王至」,亦承佛威德感召,皆「合掌以敬心,欲聞」佛說,佛所證福慧「具足」的無上佛「道」。

 

爾時,佛告舍利弗:止!止!不須復說,若說是事,一切世間諸天及人,皆當驚疑。

 

「是事」,指佛所成就佛道微妙之事,亦即是佛的權實二智。二乘四眾,雖然心生疑念,但仍然願意樂聞,可是佛又恐「若說是事,一切世間諸天及人,」以及智慧不足的二乘,聞此妙法,皆驚疑不已。故再次告舍利弗,「止!止!不須復說」。

 

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唯願說之!唯願說之!所以者何?是會無數百千萬億阿僧祇眾生,曾見諸佛,諸根猛利,智慧明了,聞佛所說,則能敬信。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法王無上尊,唯說願勿慮,是會無量眾,有能敬信者。

 

舍利弗再次懇請佛說:「世尊!唯願說之!唯願說之!」由於其欲聞之情,殷勤急切,故重言:「唯願說之」。并解釋其理由,為甚麼一定希望佛說呢?原因是在此法會中,有「無數百千萬億阿僧祇眾生,曾見諸佛。」此中眾生,包括三乘四眾,及天龍八部等眾。此等其數眾多的眾生,過去生中,曾經親近供養無數諸佛,宿植德本,皆是「諸根猛利,智慧明了,」的利根上智者,若「聞佛所說」妙法,必然「能敬信」不疑。故舍利弗再次堅決請佛演說。并用偈頌重請:

 

「法王無上尊,唯說願勿慮。」王是自在義。諸佛是法中之王,於法自在,故被稱法王。菩薩在二乘之上,等覺菩薩在一切菩薩之上,佛又在等覺菩薩之上,唯獨諸佛,是世出世間所尊敬的大覺聖人,再無能過其上者,故佛被稱為「法王無上尊」。舍利弗所以一再懇請佛說的理由,是認為今日集會於靈山會上的「無量眾」,必然「有能敬信者」。此隱含有眾中也許有不信者在,故佛及舍利弗,故意三止三請,目的無非是令欲聞法者,心益急切,而增上慢人,因此退席,免其因不信而謗法墮落,可見釋尊慈悲,處處為眾生設想。

 

佛復止舍利弗:若說是事,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當驚疑,增上慢比丘,將墜於大坑。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諸增上慢者,聞必不敬信。

 

「增上慢」是七之一。個性高舉,態度囂張,不受教導,不思改過,謂之慢;於知識或財力與自己相等的人爭勝,不讓他人,是過慢;對於勝過自己的人,不尊敬,是慢過慢;恃仗自己的財勢,凌辱他人,輕蔑同輩,是我慢;自己的知識學問或財勢,都不及人,反而自我膨脹,氣焰逼人,是卑劣慢;不明是非曲直,不信因果,不敬聖賢,不禮三寶,是邪慢;未得聖人之道,自言已經得,未證聖果,自言已經證,自滿自足,不求上進,是增上慢。佛知靈山會上,無數眾生之中,必有增上慢之人,若說佛智慧,不止是諸天及世人驚疑,而心懷增上慢的人,必然不信,反生毀謗,由於謗佛謗法,勢必墮落無間地獄,無益反而有害,故佛再次停止舍利弗之所請。因為佛認為:「若說是事,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當驚疑,增上慢比丘,將墜於大坑。」同時,「世尊重說偈言: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意謂佛所證的一乘妙法,離言絕相,微妙難思,非凡夫或小乘人之心量可能測知,凡夫聞之,固然驚疑,而著相聲聞,以及增上慢人,亦不信受,若然興謗,必招墮落,故佛再三止而不說。

 

爾時,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唯願說之!唯願說之!今此會中,如我等比,百千萬億,世世已曾從佛受化,如此人等必能敬信,長夜安隱,多所饒益。

 

當佛再三止而不說時,舍利弗再三重白佛言:「世尊!唯願說之!唯願說之!」并說明當時法會大眾,久遠劫前,生生世世,曾從佛學,受佛教化,今若得聞佛宣說妙法,「必能敬信」。「長夜」譬喻眾生流轉於生死,長期處於無明煩惱的黑暗中。「安隱」,譬喻佛說妙法,智光照耀,必令眾生於生死煩惱的長夜中,獲得安隱快樂,不致墮落,反而獲得「多所饒益」。

 

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無上兩足尊,願說第一法,我為佛長子,唯垂分別說。

是會無量眾,能敬信此法,佛已曾世世,教化如是等。

皆一心合掌,欲聽受佛語,我等千二百,及餘求佛者。

願為此眾故,唯垂分別說,是等聞此法,則生大歡喜。

 

佛福慧具足,為世所尊,再無能過其上者,故被稱為「無上兩足尊」,「第一法,」指佛所說的諸法實相一乘妙法。舍利弗智慧第一故稱「佛長子」,「唯垂分別說」以下,是說明再三懇請的理由。因為此等「無量眾」,往昔生中,曾隨佛學,佛已經世世教化之,故今必「能敬信此法」,而且我等千二百大阿羅漢,以及其餘所有發菩提心,勤求佛道的人,「皆一心合掌,欲聽受佛語。」如果佛說自證的第一法,則我等聞法的人,固然生大歡喜,得未曾有,而佛亦得暢出世的本懷,達到欲令眾生,入佛知見之目的,當然諸佛亦皆生大歡喜。故此我舍利弗,非請求佛說不可。

 

二、跡門廣開顯斷疑生信

 

前文但說諸佛開顯,是人略,但開三顯一,是法略。今下文將廣明五佛開顯,是人廣;詳說:歎法希有,令生尊重;讚佛語無妄,止其誹謗;開方便門,令勿執小;示真實相,使其悟大;舉為五濁必施權;揀偽敦實而顯真等六義,是法廣。故說廣開顯。廣開顯共有七卷半文,分為三周。由此至第二卷中,「盡迴向佛道」止,是正法說周;令上根利智者開悟,得入佛知見,修學菩薩道。其次是從舍利弗白佛言:我今無復疑悔起,至授記品止,共四卷經文,是譬喻說周,令中根得悟,開佛知見。再從化城品以去,共三品經文,是因緣說周,令下根開悟。所謂:三周說法。

 

(一)長文正說法周

 

1)釋尊教誡許說

 

爾時,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慇懃三請,豈得不說;汝今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由於舍利弗再三堅決懇請,當時法會大眾,又合掌一心,冀待佛說。故佛告舍利弗:「汝已慇懃三請,豈得不說。」是順許,「汝今諦聽」以下,是誡許。諦聽,是專心一意聽聞佛法,不雜妄念,是聞慧;「善思」,是細心思唯,屬思慧;「念之」,是念念不忘,屬修慧。佛先教誡舍利弗暨法會大眾,當從聞思修,如說修行,然後允許:「吾當為汝分別解說。」分別,是權巧說明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等差別相;解說,是解釋諸法如是相、如是性,乃至如是果,如是報等皆是同一實相理體。又分別,是詳細說明,佛昔日隱寶施權的原因,解說,是解釋今日,佛開三顯一的理由。是以「分別解說」四字,總括佛開權顯實,會三歸一的三周說法。

 

2)增上慢人退席

 

說此語時,會中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五千人等,即從座起,禮佛而退。所以者何?此輩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有如此失,是以不住,世尊默然而不制止。爾時,佛告舍利弗:我今此眾,無復枝葉,純有貞實。舍利弗!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矣;汝今善聽,當為汝說。舍利弗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當佛許為分別解說時,法會中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眾弟子共五千人之多,「即從座起,禮佛而退。」為甚麼呢?因為「此輩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有如此失,是以不住;世尊默然而不制止。」此是結集經者,敘述當時五千人離去的原因與情況。此五千人因為罪根深,業障重,貪求小果,不喜大乘,而且於聖人之法,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初預聖人之流,即以為自己經證得四果,有如是種種過失,所以禮佛告辭而去,而當時釋尊,默然不語,亦不制止此等離去。

 

佛之所以再三止而不說,正是顧慮此等增上慢人,聞佛智慧,不生敬信,而毀謗墮落。今既然自動退席,故佛默然,不加制止。佛知此經功德不可思議,若然敬信,得福最大、最勝。如果不信反而毀謗,罪業也最重。

 

中國唐朝時代,有釋慧眺法師,少年出家,專研習小乘。有一次於講經時,評論三論講空,作者著空。言畢,舌出三尺,鼻眼及耳五吼流血不止,七日不語。後有一位汰律師聞之,特別前往責他痴狂,并勸他懺悔,改信大乘,罪或可免。慧眺即至誠懺悔,發願弘揚大乘,舌即縮入。後來,真的研究大乘經典,專講華嚴經,以懺悔宿業。一日,在松林坐禪,見有三人形服雅致,請受菩薩戒,完畢,對師言:禪師利根,若不改心信受大乘經典,恐千佛出世,猶在地獄。師聞言:涕淚交流,自此,造華嚴,法華,般若,維摩等大乘經各百部。後臨終時,感松林變白,故古人言:過而能改,自當轉禍為福。

 

又中國長安有一老婦人,盲聾音啞,為人輕賤,得知附近佛寺,有法師講法華經,要他的孫兒扶她入佛寺,因盲聾故,既不見又不聞,其孫捉她的手作合什狀,向講經處作禮,他亦能生歡喜心,懺悔業障,日日如是,三個月後,突然暴卒,但心尚暖,未入殮,是夜三更,忽呼孫名,孫驚,不敢答。次日,孫見婆婆眼睛已經能夠見物,起居如常。孫問她是鬼、是人?她答:因合掌敬佛,并供養法華經,業障盡消,諸根復元,而且增加壽命。閻王命她返回人間,對他人宣說法華經的功德。

 

本經藥王菩薩品中說:「若人受持法華經,一四句偈,其福最多。」譬喻品說:「謗斯經者,若說其罪,窮劫不盡。」因此佛為避免此五千增上慢人,謗法造罪,故見其退席,亦不制止。反而對舍利弗說:「我今此眾,無復枝葉」,「枝葉」,是細末之物,非大器材,譬喻增上慢人,不是大乘根性。枝葉既去,則法會大眾,純是根幹人物,都是真心誠實,堪受大法的根性。故言:「純有貞實。」因增上慢人退則有益,留則有損,故言:「退亦佳矣!」其實,此五千四眾弟子,禮佛而退,安知非大權示現,輔助佛教化者?佛言:「示眾有三毒,又現邪見相,我弟子如是,方便度眾生,」然則,我等凡夫,又豈能測知聖者的智慧?

 

「汝今善聽,當為汝說。」是佛再次教誡許說,以表示鄭重。「舍利弗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是當機承受佛旨,願聞法要。

 

3)總明開權顯實

 

1.讚法希有勸信勿疑

 

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缽華時一現耳。舍利弗!汝等當信佛之所說,言不虛妄。

 

「如是」,是指前文所說如是相,如是相…等十如是。在佛未說法華經之前,諸法性相歷然,性相分隔,粗而不妙;今在法華會上,會相歸性,性相圓融,攝無量差別諸法相,同歸一平等實相理體,故名「妙法」。

 

「諸佛」總括十方三世諸佛,因為佛佛道同,此方佛如此,他方佛亦然,現在佛隱實施權,開三顯一,過去、未來佛,無不如是。雖然,但如是妙法,非佛常說,必待時至,然後說之。所以釋尊說法四十九年,從來未說,因為時未至故,眾生根機未熟故,增上慢人未退故。今此會上,大乘根機已熟,增上人亦己退,正是當說此妙法之時,故「如來時乃說之」。猶「如優曇缽華,時一現耳」。優曇缽華,譯言靈瑞,三千年開花一次,世所希有,用以譬喻佛說妙法,世間希有。

 

前文是讚法希有,今「舍利弗」以下,是讚佛語真實,誡信止謗。佛意是說:今日所說:如是妙法,雖然異於昔日所說的三乘教法,但汝舍利弗等諸大弟子,應「當信佛之所說,言不虛妄。」故應當信受勿疑。

 

2.開方便門示真實相

 

舍利弗!諸佛隨宜說法,意趣難解。所以者何?我以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演說諸法,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唯有諸佛乃能知之。

 

「諸佛隨宜說法,意趣難解。」是開方便門,顯示佛昔日說法之方便。亦即是說:佛昔日所說的三乘教法,非隨自意語,而是隨順眾生的根機所宜而說的。因為眾生的根性大小不等,佛為適應此等不同根性的眾生,故說三乘、五乘等種種差別法,目的是為引導眾生,入佛知見,可惜一般凡夫,以及小乘聖人,都無法理解佛的本意。故言:「意趣難解」。

 

「所以者何?」以下,是解釋意趣難解。因為釋導以及十方諸佛,「以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以及種種不同的語言文字,「演說」三乘、五乘種種不同「諸法」,「是」此等諸「法」,其相雖千有差萬別,但其性唯一無二。可以說;唯一佛乘,即權即實,微妙難思,絕「非」一般眾生,心識「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唯有諸佛」以無分別智,證無分別理,「乃能知之」。知甚麼呢?知諸佛隨眾生機宜,用種種方便,說種種法,目的無非是欲引導眾生,入佛知見。

 

所以者何?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此正顯示真實相,解釋何以唯佛與佛乃能知之。因為諸佛共同證此性相不二的實相理,共同本乎權實不二的智慧來應世,共同欲令眾生證得此唯一無二之真實道。此道實相無相,微妙第一,故唯佛與佛能知。為甚麼?因為「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一大事因緣,正是諸佛出世之目的,亦是諸佛出世之真實相。

 

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此重徵諸佛出世的本懷,作為以下顯示真實相的起點。「一」指一實相理體,「大」顯實相理體,廣大無涯;「事」是諸佛應世事跡,「因」是眾生的機感,「緣」是諸佛慈悲垂應。釋尊是說:諸佛出世之目的,是為欲令眾生,共同證得此一廣大無涯的實相理體。但佛八相成道等事跡,仍然需要眾生機感成熟,佛然後出現於世。

 

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

 

此正顯示諸佛出世的真實相。眾生皆各有其知識與見解,故知見通於十法界。今獨說佛法界的知見,故名佛知見。佛證實相理,得根本智,是佛知;由根本智,起後得智,是佛見。故佛的知見,非六道眾生妄想識心的妄知,非肉眼、天眼的妄見。亦非二乘一切智所證真諦理的知,以及慧眼的見。也不是菩薩道種智的知,法眼所見,而是一切種智的知,五眼圓明的見。佛證一切種智,得五眼圓明的正知正見,亦希望眾生得此正知正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的正知正見。

 

「開」是開顯,開發。眾生原本具有佛道正知正見的佛性。但因無明障蔽,佛性不顯,反而生起邪知邪見。佛出世說法,揭開眾生心中無明黑幕,顯示佛性,令眾生在煩惱黑夜中,開始發現本具佛性,使佛性出纏,回復昔日的清淨無染,故言:「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

 

「示」是顯示、指示。眾生本具佛性,與佛無二,眾生因迷而不知,作諸惡業,枉受生死輪迴。諸佛慈悲憫憐,出世說法,開示佛性平等,人人本具,與佛無二,令眾生自覺、自勵,發菩提心,勤求佛道,故言:「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

 

「悟」是覺悟。眾生迷而不覺,起惑作業,招引苦果,致惑、業、苦三,循環不息,煩惱束縛,生死輪迴不已,無法解脫。諸佛出世說法,令眾生轉迷為悟,覺知佛性本具,佛性平等,人人皆有成佛的希望,因而策勵自己,趣向佛道。故說:「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

 

「入」是進入,證入。眾生自從無明不覺動妄已來,一直迷失自己的本性,誤入岐途,邪道。諸佛出世說法,開發眾生內在的智慧,令知佛性平等,轉迷為悟,從生死苦海回頭,進修佛道,種成佛之因,將證入佛道之果,得一切種智,獲五眼圓明,入佛正知正見。故言:「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

 

天台宗智者大師,約四位,四智,四門,及觀心四種,以解釋佛的知見。

 

四位,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四十心。圓教十信位,雖然能伏煩惱,但未斷惑,故末開佛知見。十住位初伏無明,開發如來藏性,見一實相理,名開佛知見。十行位,無明惑除,佛性顯現,眾德分明,是示佛知見。十回向位,障除體顯,事理融通,知生佛平等,聖凡無二,是悟佛知見。十地菩薩,分斷無明,分證法身,任運流入薩婆若海,如理如量,通達無礙,名入佛知見。

 

四智,是道慧,道種慧,一切智,一切種智。道慧能見道實性,所見如理,故名開佛知見。道種慧,能知法界諸道,有種種差別相,所見如量,名示佛知見。一切智,能知一切法,一相寂滅,理量不二,是悟佛知見。一切種智,既知一切法一相寂滅,又知一切法種種差別相,理量雙照,是入佛知見。文句言:「道慧如理名開,道種慧如量名示,一切智理量不二稱悟,一切種智理量雙照為入。此亦約實理無分別淺深中,而深淺分別也。」

 

四門,是約圓教空門,有門,亦空亦有門,非空非有門。空門,是說一切法皆空,無中、無假、無不空;三諦相即之空,是開佛知見。有門,說一切法皆假,無空、無中、無不假;三諦相即之假,是示佛知見。亦空亦有門,謂諸法性空相假,在性言空,在相言有,故亦空亦有,是悟佛知見。非空非有門,謂諸法相妄性真,相妄故非有,性真故非空,非空非有即是中道,是入佛知見。開示悟入是能通之門,佛知見是所通之理,能通之門雖然有四,所通之理,則唯一無二。

 

觀心,是觀察心性,以究事窮理,名為觀心。因心是萬法之主,萬法不離一心,故佛一代時教,皆以觀心為要。是以相宗,以三時判教相,五重唯識為觀心。性宗則以五時八教為教相,一心三觀為觀心。三觀,即空觀、假觀、中觀。觀一切法皆空,是修空觀;空觀成,能破眾生我執,斷見思煩惱,得一切智,證真諦理。觀一切法差別相有無量,名修假觀;假觀成,能破二乘法執,除塵沙惑,得道種智,證俗諦理。觀一切法亦空亦假,非空非假,名修中觀;中觀成,能破菩薩捨二邊取中道的法愛,斷無明惑,得一切種智,證中道理。別教菩薩先修空觀,次修假觀,後修中觀,三觀次第修,三惑次第斷,三智次第得,三諦次第證,不名一心。

 

智者大師立圓教一心圓具三觀,隨舉空觀,假中亦空;隨舉假觀,空中亦假;隨舉中觀,空假亦中。故摩訶止觀言:「一空一切空,無中無假無不空;一假一切假,無空無中無不假;一中一切中,無空無假無不中。總中觀也。」

 

圓教菩薩,三觀圓修,三惑圓斷,三智圓得,三諦圓證,是名不可思議一心三觀。此觀明淨,是開佛知見。此觀能分別空假中,名示佛知見。觀空觀假觀中,不離一心,即三而一,即一而三,是悟佛知見。觀空假中之心,非空假中,而能齊照空假中,名入佛知見。是為一心三觀,而有開示悟入之別。法華文句藄要言:「所以四種釋者,見理由位,位立由智,智發由門,門通由觀。觀故則門通,門通故智成,智成故位立,位立故見理,見理故名為理一也。」

 

舍利弗!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此結成理一。其實,佛昔日所說的三乘法,教、理、行、果,亦含有開示悟入的層次,但屬於權教,非佛知見。今明佛知見,是開三乘之權,顯一乘真實之道,此真實之道,即是理一。

 

佛告舍利弗: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諸有所作,常為一事,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舍利弗!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舍利弗!一切十方諸佛,法亦如是。

 

前明理一,今明人一,行一,教一。昔日因為諸佛慈悲,不捨眾生,權行方便,故普應三乘,五乘之機;今日法華會上,為顯一乘之真實,故佛告「舍利弗!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是明人一。

 

「諸有所作」,指佛昔日所說三乘五乘的言教。「常為一事」,指今日所顯的一佛乘。因為諸佛出世,雖然曾說三乘五乘等教法,但其最終目的,是為一佛乘,故「唯以佛之知見」,開「示」眾生,令眾生「悟」入佛之知見,共證一乘佛道,是明行一。

 

「佛乘」,是圓頓之教,「無有餘乘」,是除一佛乘外,更無其他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以及菩薩乘。佛告舍利弗:「如來但」為「以一佛乘」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的緣「故」,所以「為眾生說法,」目的只是為一佛乘。除一佛乘外,更「無有」其「餘」人天等「乘」。雖然,佛權巧方便說了二乘、三乘諸法,然諸法理性平等,實在沒有「若二若三」等差別相可得。是明教一。

 

「舍利弗!一切十方諸佛,法亦如是。」此總結諸佛開權顯實。十方一切諸佛,皆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皆為令眾生開示悟入佛知見,出現於世,不但理一,人一,行一,教亦一,故言:「法亦如是」。

 

3.三世諸佛為實施權

 

舍利弗!過去諸佛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諸法,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是諸眾生,從諸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前文是約空間橫說十方諸佛,開權顯實。以下則約時間豎說三世諸佛開權顯實。十方三世諸佛,無不曲就眾生的根機,巧設方便,隨其根性所宜而說法,先開示種種道,後令入佛乘。今先說過去諸佛開權顯實。過去諸佛,亦如今佛一樣,「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三乘五乘「諸法」,「是」三乘五乘「法」之性,皆同是一實相理。而諸佛說法之目的,亦「皆為」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知見,而證得此「一佛乘故」。所以「是諸眾生,從諸佛聞法,」無論是修學小乘或大乘,最後「究竟皆得」佛道的「一切種智」。

 

「演說諸法」是開權,「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是顯實。開權顯實是教一理一。眾生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是行一果一。教理行果皆屬於一乘,故過去諸佛,皆是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舍利弗!未來諸佛當出於世,亦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諸法,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是諸眾生,從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此明未來諸佛,將出現於世間,教化眾生。其說法利生的方式,亦如同過去諸佛,最初則為實而施權,後來則開權而顯實。「亦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諸法,」是開權,「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是顯實。一佛乘是教一。「是諸眾生,從佛聞法」是人一,「究竟皆得一切種智。」能知是行一,所知是理一。故未來諸佛,亦是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舍利弗!現在十方無量百千萬億佛土中,諸佛世尊,多所饒益,安樂眾生,是諸佛亦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諸法,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是諸眾生,從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此明現在諸佛開權顯實。初四句是明現在佛出世之目的。釋尊告:「舍利弗!現在十方無量百千萬億佛土中,諸佛世尊」,現正在說法,「多所饒益,安樂眾生。」,但「是」現在「諸佛亦」如過去、未來諸佛一樣,「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諸法。」目的是欲令眾生開佛知見而得饒益,證入佛道,所以「是法皆為一佛乘故。」

 

「演說諸法」是開權,「皆為一佛乘」是顯實。屬於教一。「是諸眾生,從佛聞法,」是人一,「究竟皆得一切種智。」是是行一理一。所以現在諸佛,亦是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舍利弗!是諸佛但教化菩薩,欲以佛之知見示眾生故,欲以佛之知見悟眾生故,欲令眾生入佛之知見故。

 

此總結諸佛開權顯實。「諸佛」概括十方三世一切佛,「但教化菩薩」,是人一,「欲以佛之知見示眾生故,欲以佛之知見悟眾生故」,是教一,「欲令眾生入佛之知見故」是理一,能入是行一。正是說明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出世目的,皆為一事,所有教理行果,悉皆唯一無二,以結前文說:「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4.釋尊為佛乘而說三

 

舍利弗!我今亦復如是,知諸眾生有種種欲,深心所著,隨其本性,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方便力而為說法。舍利弗!如此皆為得一佛乘,一切種智故。

 

此明釋尊開權顯實。「我」是釋尊自稱,釋尊介紹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皆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之後,隨即介紹自己,「亦復如」十方三世諸佛一樣,「是」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先說三乘之權,後顯一乘之實。「諸眾生」,是指五乘根機的眾生。「種種欲」,是五乘眾生各各有其各種不同的欲望。因為釋尊「知諸」五乘「眾生,有種種欲」,而且「深」深貪戀執著「心」中「所」愛「著」的五欲塵勞,因此,不得不「隨」順「其」大小不同的「本性,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辭,」運用權巧「方便力而為說」三乘五乘不同的教「法」,是開權;釋尊之所以「如此」隱實施權,無非是「皆為」欲令一切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得一佛乘,一切種智故。」是顯實。得一佛乘,是教一人一,一切種智,能證是行一,所證是理一。是以釋尊亦是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無二乘,何況有三。舍利弗!諸佛出於五濁惡世,所謂劫濁、煩惱濁、眾生濁、見濁、命濁。如是,舍利弗!劫濁亂時,眾生垢重,慳貪嫉妒,成就諸不善根故,諸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

 

以下,是解釋佛運用方便力的原因。因為佛的知見,來本清淨無染,一法不立。諸佛雖然為欲令眾生入佛知見,而權說三乘教法,但即此三乘法,就是一佛乘,非於一佛乘之外,更有餘乘,是以「十方」三世諸佛的「世界中,尚無二乘,何況有三」?此正是說明即權即實,權不離實。權實相即,權外無實,實外無權,故名一乘妙法。然則諸佛為甚麼不直接說此一佛乘,而要為實施權,先說三乘教,然後又開權顯實呢?釋尊告訴舍利弗!理由是因為「諸佛出於五濁惡世。」此正是諸佛隱實施權,運用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的主要原因。

 

五濁,即「所謂:劫濁、煩惱濁、眾生濁、見濁、命濁。」佛經以時間的最短,名為一剎那;時間的最長,名為一劫。佛言:人壽由十歲時開始,過一百增一歲,增至八萬四千歲,名為增劫。從人壽八萬四千歲起,過一百年減一歲,減至人壽十歲,名為減劫。如是一增一減,名一小劫,積二十小劫為一中劫,積成、住、壞、空四個中劫為一大劫。悲華經言:「人壽八萬至三萬時,不名劫濁,自人壽二萬歲以後,開始有煩惱等不淨之法,方名劫濁。」可知劫,是用來計算時間的長短而言,其本身無所謂濁與不濁,只因這段時間內,眾生有煩惱濁,見濁,命濁,等種種染污之法,故這段時間被名劫濁。

 

「煩惱濁」,梵文吉隸舍,譯名煩惱。是昏煩之法,種類繁多。性宗總括分為三種:一是見思煩惱,二名塵沙煩惱,三是無明煩惱。相宗分為根本煩惱,以及隨煩惱。根本煩惱指貪、瞋、痴、慢、疑、邪見等六種。隨煩惱,是隨從根本煩惱而生起,種種不良的心理毛病,有大隨、中隨、小隨之分。小隨煩惱是:忿、恨、惱、覆、誑、諂、害、憍、嫉、慳等十種。中隨煩惱是:無慚、無愧二種。大隨煩惱是: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舉、失念、不正知、散亂等八種。根本煩惱名根本惑,隨煩惱名枝末惑,又名枝末煩惱。根本惑,前五種名五鈍使,後一種,又分為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五種,名五利使。今言煩惱濁,是說人壽二萬歲以下,貪瞋轉盛,愚痴無智,我慢貢高,不信因果,懷疑真理,邪知邪見,使人性迷惑昏暗,令人心靈煩悶,頭腦擾亂渾濁不清,故名煩惱濁。

 

「眾生濁」,梵語薩埵,舊譯名眾生,新譯名有情。有情揀非無情之物,以諸有情,由眾緣和合,依心色二法,處處受生,因名眾生。中阿含經言:人間劫初,光音天人,下生人間,原無男女貴賤,美惡好醜之分,是眾人共生之處,故名眾生。不增不減經言:「此法身於恒沙無邊煩惱所纏,從無始世,隨順世間,波浪漂流,往來生死,名為眾生。」可知眾生的法身理體,本來與佛所證的法身無異,即使是初從光音天下生人間,亦不名濁;只因煩惱日增,見解轉為邪惡,作諸惡業,招致苦果報應,福輕障重,苦苦惱惱,故名眾生濁。

 

「見濁」見是見解。由人的心智,觀察事物,思惟決擇而下定義,是名見解。因眾生智慧深淺不同,觀察力強弱不等,加上各人煩惱的固執,故眾生見解互異,對於世間事物,未能如理如量而知。例如:人的色身,是由五陰四大組合而成的假形象,原無一個真實的我存在,可是眾生不知,竟然執此四大色身為自我,而成身見。

 

眾生由於業力所牽,六道升沉不已。但愚蠢的人,妄計人死如燈滅,既無前生,也無來世,故為善不足恃,作惡無須懼。或認為人死再生為人,畜死再為畜生,永遠不變。此或斷或常的見解,墮於斷常二邊,名為邊見。

 

又世間事物,無論有情與無情,皆各有前因,所謂作如是因,必招如是果,因果循環,如影隨形。可惜所眾生不明此理,反而撥無因果,產生邪見。眾生因我慢貢高,固執己見,自是非他,遂形成見取見。不信真理的人,邪知邪見,加上領導慾強盛,創立邪教,自封教主,制製造很多不合道德,不合人倫的戒條,要人遵守,自害害人,是名戒禁取見。此等種種不合理的見解,能引生嚴重不良的後果,總名惡見。在劫濁這段時間內,惡見流行,亂人心智,使人思想渾濁不清,彼此互相衝突,製造罪惡,名為見濁。

 

「命濁」,命是生命,壽命,眾生各自由業力招引的生命體,生存於世間,各有各不同的期限,謂之壽命。劫初人心善多惡少,壽命很長。但末劫時期,人心險詐,惡多於善,故業報生命,不但日漸縮短,而且很多意外死亡,謂之命濁。

 

「劫濁亂時」,是劫濁;「眾生垢重」,是眾生濁;「慳貪」,是煩惱濁:「嫉妒」,是見濁;「成就諸不善根」,是命濁。佛告訴舍利弗,由於佛出於五濁惡世,眾生智淺障深,有如是等五濁擾亂身心,不能直接承受一乘妙法的緣「故」,所以「諸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此正解釋十方三世諸佛,皆隱實施權的理由。

 

舍利弗!若我弟子,自謂阿羅漢、辟支佛者,不聞不知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事,此非佛弟子,非阿羅漢,非辟支佛。

 

此說明若然不聞不知,佛但教化菩薩的事,則非真佛弟子;若然聞而不信,則是增上慢人。生在師後謂之弟,解從師生謂之子。凡為人弟子者,必當隨順師所教導之法,繼道傳燈,否則,身為弟子,不知師法,則無法可順,非真弟子。故佛告舍利弗:凡是「我」座下的「弟子」,自己說,已經證得「阿羅漢」道,或是得「辟支佛者」,昔日不知佛說三乘教,只是隨順五濁惡世智淺障深的眾生根性,方便施設,今在法華會上,聞佛開方便門,示真實相,就應該知道,「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事」,若然仍然「不聞不知」,而執方便以為真實,則「此非佛弟子,非阿羅漢,非辟支佛。」不聞,是不知教一;不知,是不知行一;非佛弟子,是非人一;正是揀偽非真。

 

又舍利弗!是諸比丘、比丘尼自謂已得阿羅漢,是最後身,究竟涅槃,便不復志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知此輩皆是增上慢人。

 

以下,是揀聞而不信的人,屬於增上慢以勸信。「諸比丘、比丘尼」是出家二眾,此等從佛出家修學,盡見思煩惱,則「自謂已得阿羅漢」,自此超越三界,不再輪迴生死,受後有之身,名「是最後身」,斷分段生死,是「究竟涅槃」。但此只是佛的方便,令止息於化城而已,未到寶所,并非究竟。今在法華會上,聞佛會權歸實,當知諸佛出世之目的,是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的知見,則應該回小向大,立志勤求佛道。若仍然執著方便以為究竟,「便不復志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知此輩皆是增上慢人。」

 

所以者何?若有比丘實得阿羅漢,若不信此法,無有是處。

 

此解釋增上慢的原因。因為此等出家二眾,如果真的證得四果,則必然濁除根利,當自知見惑已斷,但塵沙無明等煩惱仍然存在,分段生死雖了,變易生死未盡,所謂涅槃,只是化城,并非寶所,必須信受奉行佛今日所說的一乘妙法,趣向佛道,故真的已經證得四果的聖人,不可能不信受此一乘妙法。因言:「若有比丘,實得阿羅漢,若不信此法,無有是處。」

 

除佛滅度後,現前無佛。所以者何?佛滅度後,如是等經,受持讀誦解義者,是人難得。若遇餘佛,於此法中便得決了。舍利弗!汝等當一心信解受持佛語,諸佛如來,言無虛妄,無有餘乘,唯一佛乘

 

佛恐人問,然則所有阿羅漢,辟支佛,皆應該信受奉行一乘妙法,否則,皆非真佛子,都是增上慢人?佛為釋此疑,故說:「除佛滅度後,現前無佛。」佛意是:除非佛滅度後,現實世界中,沒有佛開示演說大乘經典。則阿羅漢於此等大乘經典,不生信解,非增上慢。「所以者何?佛滅度後,如是等經,」雖然仍然流傳於世,但能夠自己受持讀誦,解其義理,又能為他人演說之人,是非常「難得」。故小乘聖者,不信不解此一乘妙法,是不可以視之為增上慢人。

 

或又有人問:然則,佛滅度後,二乘人將永遠滯留小乘,沒有機會進修佛道,覺悟成佛了?佛言:這又不然,此等二乘聖人捨身之後,生於方便有餘土,若有機緣,得值「遇」他方其「餘」諸佛,為其演說一乘妙法,則此等二乘人,必能「於此」等大乘經典,所詮的一乘妙「法中便得決」定明「了」,而知自己所證涅槃,只是化城,因此發菩提心,立志勤求佛道,終於到達寶所,畢竟成佛。所以,「舍利弗!汝等當一心信解受持佛語」,是勸信釋尊實說。「諸佛如來,言無虛妄」,是勸信諸佛語皆真實。最後二句,是總結諸佛開三顯一。十方三世諸佛,皆為實施權,故權不離實,即三乘之權,就是一乘之實,實外無權,故言:「無有餘乘,唯一佛乘。」

 

釋尊自從出定以來,盛讚諸佛權實二智,甚深微妙,目的是在顯示諸佛所證的一乘妙法。而諸佛以無數方便,為諸眾生,演說種種因緣,譬喻,言辭,其目的亦是欲令眾生開示悟入此一乘妙法,故佛今結成「唯一佛乘」,勸導眾生信解受持,自知信佛學佛,將來必定成佛,而共證此一乘妙法。

 

此經宗旨,是說一佛乘,詮實相理,讚諸佛智慧,散播成佛種子,故凡是信解、受持、書寫、讀誦,流通者,功德廣大、微妙難思。而古德因讀誦受持此經,或抄寫流傳此經,感應的事跡很多。

 

中國唐朝貞觀年間,晉卅刺史,名萬福,個性粗暴,不信佛法,初上任即問左右,當地有何高僧大德?答:有一比丘尼名智妙,精進行道,造一部法華經。問:造一部法華經用錢多少?答:一萬五千兩。萬福大驚說:京城最好的書法家,寫一部法華經,不過十兩,她如何用這麼多錢,取來給我看。妙師不肯給,理由是刺史未持齋潔身。萬福聞使者回報,大發雷霆,再使人來取。妙師用香湯給來人沐浴更衣,然後將經交給他帶走。使者持經回衙門,刺吏未洗手更衣,便隨手取經開卷。一看,除黃紙外,全無一字,大怒,命人追拿妙師來。妙師內心憂慮,忐忑不安,但不得不隨使者往。及到衙門,妙師看見一對金剛護法神,手持寶杵,始安心入見刺史。當時,刺史不但看見妙師至,同時看見經文出現於空中,化作金字,還有兩位護法金剛,手執寶杵,侍立經側,始恐懼下座,謝罪懺悔,并發願造經千部,及自己受持不懈。

 

刺史問妙師,造一部經,何以需要這麼多錢?師答:她欲造經,先於山中種樹,用香水灌溉,令樹生長,樹長成後,再用香水混合泥土建造製紙廠;廠成,顧匠取樹皮,清淨如法,然後用香水造紙。紙成,徵求聘請能夠清心寡欲,守持齋戒的人寫經,但三年不獲。後得江南有一書生應徵,願意誠心持齋寫經。再用香水和泥,造一書齋,房屋完成,書生先於未寫經前四十九日,齋戒沐浴,著新淨衣,然後開始寫經,每次出入書齋,必須沐浴更衣。書寫經時,妙師一定手執香爐,胡跪經前供養。書生夜臥,妙師即起燒香,旋繞經行。經成,製縫僧尼男女四種新衣,各十套,凡來借經讀誦或抄寫的人,都要在七日前,齋戒沐浴,著新淨衣,始可請經。由於妙師如此恭敬至誠,寫經讀經,故感動金剛神護法,遠近崇仰。自從刺史歸向信受後,當地民眾,皆以誦法華經為時尚。

 

又印度天竺國,有一大乘寺,住眾三千。其中有一位十六歲的沙彌,相師說他只有一年壽命,故憂愁不已。該寺住持悲心憫憐,教他讀誦法華經,為後世種善根。但因愚蠢,不能受持全部,唯有選方便品,及如來壽量品,專心受持。後相師再見他時,問他曾作何功德,能轉短命之相,…。果然壽至七十,無疾而終。

 

(二)重頌正說法週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偈頌,等如中國詩歌之類,有一定數字為一句,四句為一偈。前文已經說過的道理,再用偈頌方式重說一次,名重頌。前文未曾提及之事,今特別用偈頌宣說,名孤起頌。因為眾生根性利純不一,利根者一聞即悟,鈍根必須再聞始解,何況後來者未聞,故佛說法,每喜歡用偈頌重說一遍。今結集佛經者說:當釋尊說完諸佛為實施權,開三顯一之時,再用偈頌方式,重頌前長文如來正說一次,令鈍根之人,或後來者,得聞佛重宣說此一乘妙法。

 

以下共有一百二十一首偈頌,初四頌是頌前揀許誡聽。後一百十七頌,是重頌佛分別解說諸佛權實,以酬答舍利弗再三懇請。

 

1)頌增上慢人退席

 

比丘比丘尼,有懷增上慢,優婆塞我慢,優婆夷不信。

如是四眾等,其數有五千,不自見其過,於戒有缺漏,

護惜其瑕疵,是小智已出,眾中之糟糠,佛威德故去。

斯人尟福德,不堪受是法,此眾無枝葉,唯有諸貞實,

舍利弗善聽。

 

此重頌五千人退席。未得聖人之道,未證聖人之果,自言己得已證,是增上慢。恃己凌人,我慢貢高,是我慢,於佛所說正理,不能信受,是不信。增上慢、我慢,不信,此三種失,四眾皆有,不過,出家人多修聖道,易犯增上慢,故言:「比丘、比丘尼,有懷增上慢」。在家弟子,自恃高貴,易起我慢,故言:「優婆塞我慢」;婦女智淺,於理容易發生懷疑,故言:「優婆夷不信」。

 

「如是四眾等,其數有五千」之多,都是無慚無愧,不知反省,「不自見其過」失的人。往往毀犯律儀戒,不能進修定共戒,不得道共戒,是:「於戒有缺漏」。內起惑見,如玉含瑕,不肯悔改,覆藏過失是:「護惜其瑕疵」;不修戒定慧,僅憑世智辯聰,妄計有漏法,為無漏道,「是小智」;貪著世間禪味,不修無漏禪,未明真理,無出世慧解,如「眾中之糟糠」;此等藏過護短,不知懺悔,如糟如糠的小智人,福薄障重,不是法器,不堪承受大乘妙法,「故」被「佛威德」攝服,離座而「去」。則「此眾無枝葉,唯有諸貞實」。是頌前文:「我今此眾,無復枝葉,純有真實。」正是揀許,「舍利弗善聽」,是誡聽,是重頌前長文:「汝今善聽,當為汝說」。

 

2)頌諸佛施權顯實

 

1.重頌諸佛施權

 

諸佛所得法,無量方便力,而為眾生說。眾生心所念,

種種所行道,若干諸欲性,先世善惡業,佛悉知是已,

以諸緣譬喻,言辭方便力,令一切歡喜。或說修多羅,

伽陀及本事,本生未曾有,亦說於因緣,譬喻并祇夜,

優波提舍經。

 

此重頌諸佛施權。諸佛無量劫修行,因圓果滿,得根本智(實智),證真諦理,起後得智(權智),證俗諦理,知一切法如是相,性、體、力、作、用、因、緣、果、報、報、本末、究竟等,即相即性,即俗即真,真俗圓融,境智一如,此即是「諸佛所得法」。此法甚深微妙,不可以言宣,但諸佛欲令眾生共證此法,故運用「無量方便力,而為眾生說。」此正說明諸佛為實施權。

 

「眾生心所念」等五句,是說諸佛權智鑒機,眾生包括九法界聖凡,由於聖凡懸殊,所以心念各各不同,宿生習氣,今日欲望,彼此互異。同時各自過去生中,所作種種善惡業,千差萬別,但諸佛的權智,悉皆了知。

 

「以諸緣譬喻」等九句,是說諸佛權智說法。由於眾生種性差別,欲望不等,諸佛隨順眾生個性,說種種因緣,舉各種譬喻,用多方語言,演說各種不同的法門。目的令眾生信解,依教奉行,滅惡生善,入理得益,而生歡喜。諸佛所說種種法門,歸納起來,可分為十二類。所謂:「長行重頌兼授記,孤起無問而自說,因緣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廣末曾有,論議共成十二部。」

 

梵文修多羅,譯名契經。是用文字紀錄佛所說之法,因佛所說法,無不契事、契理、契教、契機,因名契經。

 

「祇夜」,譯名重頌。用一定的數字組織成一句,合四句為一偈,用來重說佛在長文中所說的道理,加深聞法者的印象與記憶,或為後來者,有機會聞佛已說之法。

 

授記,梵語伽羅,是佛的預言,預言弟子將來成佛等事,如本經五百弟子授記品,授學無學人記等。

 

「伽陀」,譯名孤起頌。是不依據長行所說,而用偈頌方式,說另一種特別的義理。,

 

無問自說:梵文優陀那。本來,法不孤起,仗境方生,故佛說法,往往由當機眾發起請問,然後解說。但關於甚深微妙之法,非凡夫或是二乘聖人心思所及,又非說不可,佛即無須他人發問,而自動宣說。如本經佛從定起,即殷勤稱讚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又如佛說阿彌陀經,及楞嚴經中的五十重陰魔等,皆是無問自說。

 

梵語尼陀那,譯為因緣。有二種不同:一是佛說世間善惡的因緣,以警世勵俗,令眾生知因果報應之理,而警惕自己,改往修來。二是佛說諸法從因緣生,緣生無性,當體即空,令弟子悟無生理,證出世涅槃。

 

梵語阿波陀那,譯名譬喻,佛說法,每借用世間明顯而容易了解的事例,以比喻深奧難懂的妙法。令聞法者容易明白,信受不疑。

 

伊帝目多是梵文,譯為本事,是說及佛與弟子宿世所作之事。如楞嚴經的二十五圓通章,以及本經藥王菩薩本事品等。

 

本生,梵文闍多伽,是記載佛及弟子,過去生中,曾經生於何處,作何佛事之經典。

 

方廣,梵文毗佛略,是佛演說含有方正廣大教義的經典,如華嚴經所說的一真法界,楞嚴經所說的如來藏妙真如性,涅槃經所說佛性常住,以及本經所說諸法實相等。

 

未曾有,梵文是阿毗達磨。專記載佛的種種神通妙用等事,如楞嚴經佛於光中化佛,本經佛放光現瑞等,皆是不可思議,末曾有之事。

 

論議:梵文是優波提舍,專記錄佛與外道諸師,辯論真理,或解答弟子的疑問等等。

 

今頌文中「或說修多羅」等六句,於十二部經中,但舉修多羅,伽陀,本事,本生,未曾有,因緣,譬喻,祇夜,優波提舍等九部,不說方廣,授記,無問自說三種。

 

鈍根樂小法,貪著於生死。於諸無量佛,不行深妙道,

眾苦所惱亂,為是說涅槃。

 

此說明諸佛施權的本意。鈍根,是指善根淺薄,個性愚鈍,不堪聞大法之機。因為鈍根之人,貪著五欲,作諸惡業,被惡業所牽,輪迴生死,障礙見佛聞法,故「於諸無量佛」之法中,「不行」甚「深」微「妙」法之「道」,但因被「眾苦所惱亂」,急求出離,故喜歡小乘,自我解脫之法,佛「為是」等鈍根眾生,不得不穩實施權,為「說」三乘,令證有餘「涅槃」。

 

2.重頌諸佛顯實

 

我設是方便,令得入佛慧,未曾說汝等,當得成佛道。

所以未曾說,說時未至故,今正是其時,決定說大乘。

我此九部法,隨順眾生說,入大乘為本,以故說是經。

 

以下共有十三偈,是重頌諸佛顯實。今此三頌,是重頌前文:「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是明理一。我是釋尊自稱,方便,指小乘九部經。佛說九部經,目的欲眾生開示悟入佛知見,「令得入佛慧」。四十多年來所以「未曾說汝等,當得成佛道。」皆因說此一乘佛法之時節因緣未到故,現在汝等既然大乘根機成熟,堪受大法,正是顯發佛知見之時,故佛今日「決定說大乘」妙法。當知今日所說的一乘妙法,才是真實。以前「我」所說「此九部法」,只是「隨順眾生」個性,方便而「說」,作為引導汝等進「入大乘為本」而已,「以」是因緣之「故」,佛於今日要「說是」法華「經」,以實相為體,以一乘因果為宗,正是顯理一。

 

有佛子心淨,柔軟亦利根,無量諸佛所,而行深妙道。

為此諸佛子,說是大乘經,我記如是人,來世成佛道。

以深心念佛,修持淨戒故,此等聞得佛,大喜充遍身。

佛知彼心行,故為說大乘,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

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

 

此四偈半文,是重頌長文中:「諸佛但教化菩薩」,以明人一。

 

「有佛子心淨」,則無貪,能入如來慈悲室;「柔軟」則無瞋,「亦利根」則無痴,能開示悟入佛知見。入如來慈悲室是修福,入佛知見是修慧,是人福慧雙修,必然善根深厚,能於「無量諸佛所,而行深妙道。」以其行佛深妙之道,作佛所作之事,將來必定荷擔如來的家業,因名佛子。佛「為此諸佛子,說是大乘」妙法蓮華「經」,「我」授「記如是」行佛深妙道之「人,來世成佛道。」

 

「以深心念佛」,是實相念佛,心佛一如。「修持淨戒故」,是嚴持佛的三聚淨戒,圓滿無缺。此明另一類的大乘根性眾生,雖然未能於「無量諸佛所,而行深妙道」,但能實相念佛,又能受持三聚淨戒,修六波羅密,自行化他,「此等」自他兼利的人,若「聞」將來「得」成「佛」道,必然「大喜充遍身」。由於「佛知彼」等「心行」俱嚴的大乘根機,必能信受是大法,「故」決定「為說」此「大乘」妙法蓮華經,授記作佛。即使是別教「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是妙「法,乃至於」少至一句「一偈」皆是成佛的真因,當得一乘佛果,「皆成佛無疑」。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

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說佛智慧故。

 

此明教一。是頌長文「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一佛如此,十方諸佛皆然,故說:「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才是真實,此外,更「無」藏教之「二」乘,亦「無」通教的「三」乘,除非是諸佛方便,說此二乘、三乘的「假名字,引導於眾生」,離生死苦,證涅槃樂,然後為「說佛」道的「智慧」,令所有聞法者,皆得成佛的緣「故」。

 

諸佛出於世,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終不以小乘,

濟度於眾生。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

以此度眾生。自證無上道,大乘平等法,若以小乘化,

乃至於一人,我則墮慳貪,此事為不可。

 

此明行一,初三句是頌前文:「諸有所作,常為一事。」一事,即是令眾生開示悟入佛知見的一大事因緣。「諸佛出於世」,要做的是「唯此」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知見的「一事」是真「實」的,其「餘二」乘,只是權巧方便所說,「則非真」實。因為諸佛自證佛道,始「終不」會但「以小乘」法,教化「濟度於眾生」。

 

「佛自住大乘」等四句,是重頌前文「唯以佛知見,示悟眾生。」何以諸佛「終不以小乘,濟度於眾生」?原因是諸「佛自」已「住」於「大乘,如其所」證「得」之「法」。是由「定慧力莊嚴」的無上佛道,當然亦應該「以此」無上佛道化「度眾生」,因為佛性平等,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當作佛,若然諸佛「自證無上道,大乘平等法。」反而「若以小乘化,乃至於一人,」都是慳法,「我」佛「則」變成「墮慳貪」了,慈悲的佛陀,怎可以這樣呢!故說:「此事為不可」。以上十三頌,總顯教、理、行、果皆一,以結成諸佛顯一乘之實。

 

3.重頌勸信佛語

 

若人信歸佛,如來不欺誑,亦無貪嫉意,斷諸法中惡,

故佛於十方,而獨無所畏。我以相嚴身,光明照世間,

無量眾所尊,為說實相印。舍利弗當知,我本立誓願,

欲令一切眾,如我等無異;如我昔所願,今者已滿足,

化一切眾生,皆令入佛道。

 

此四偈半文,是勸信佛語,重頌前文「汝等當信佛之所說,言不虛妄。」前二偈半,是舉果勸信;後二偈是舉因勸信。「若人信歸佛」,是指大乘機能信佛語真實。此等大乘根機的眾生,既然歸依信受於佛,佛又豈可欺騙誑惑於人?何況佛心清淨,煩惱淨盡,永斷諸惡,不欺不誑。「如來不欺」,是如來身業清淨,為人可歸;如來不誑,是口業清淨,為人可信;「亦無貪嫉意」,是意業清淨,為人可敬。諸佛永「斷諸法中惡」,三業清淨,「故佛於十方」,現身說法,廣度眾生,「而獨無所畏」。

 

「我以相嚴身」,是佛的自受用報身,「光明照世間」是佛的應身。佛證法身,得相好莊嚴的報身,而現無量應身,智慧光明,遍照十方諸佛世間,為「無量」」人天大「眾所尊」敬,豈能不「為」人天「說實相印」。實相印,是諸佛親證實相理,能印證九法界眾生,皆可成佛道。

 

以上是舉果勸信,「舍利弗當知」以下,是舉修因勸信。「我本立誓願,欲令一切眾,如我等無異。」是舉佛修因時的誓願;「如我昔所願,今者已滿足。」是說今日已因圓果滿,弘頤成就;「化一切眾生,皆令入佛道。」是顯示得酬宿願。諸佛因中,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時,曾發弘願,希望我與眾生,共成佛道,既然自已經盡行諸佛無量道法,而斷無量煩惱,得成無上佛道,自當本著昔日的誓願,教化眾生,皆令一切眾生,共入佛知見,圓成無上佛道。因此汝舍利弗,以及一切信歸佛的大乘根性者,應當信受佛語不虛。

 

4.重頌五濁惡世

 

若我遇眾生,盡教以佛道;無智者錯亂,迷惑不受教。

我知此眾生,未曾修善本;堅著於五欲,癡愛故生惱,

以諸欲因緣,墜墮三惡道,輪迴六趣中,備受諸苦毒。

 

以下九偈半文,是重頌五濁惡世眾生障重,故佛不得不為應小機而說小乘法,但其目的,實是為大乘。上長文舉五濁惡世,是在釋尊開顯章,今重頌說五濁惡世,是在諸佛開顯文中,後頌釋尊開顯章時,又再說五濁惡世,可知諸佛同出現於五濁惡世,故皆先隱實施權,然後開三顯一。

 

遇是機遇,由於眾生機感,佛慈垂應謂之遇,「若」在「我」佛的本誓說,凡「遇眾生」,必然「盡教以佛道」。可惜五濁惡世「眾生」業障深重,愚痴「無智」,聞而不解,「錯亂」修習,不成正覺,反成聲聞,緣覺,甚或墮落天魔外道,此皆是,「迷惑不受教」之過。

 

又有一類眾生,智小慧淺,疑惑固執,不肯信受自己終有一天可以成佛,佛以權智個別了知此等眾生,「未曾修善本,堅著於五欲」,貪得則愛、則取,貪不得則瞋、則惱。是「以諸欲因緣,墜墮三惡道,輪迴六趣中」,此死彼生,「備受諸苦毒。」是重頌眾生濁。

 

受胎之微形,世世常增長;薄德少福人,眾苦所逼迫,

 

此四句是重頌命濁。胎是胎、卵、濕、化四生之一。眾生由業力牽引識心投胎,攬父精母血而成形。微形,是對法身理體言:眾生本具的法身理體,廣大無涯,今因愚痴無智(惑),造諸惡業(業),招致微少的果報身形,輪迴六道生死,「世世」生生,「常增長」苦惱(苦),此等由惑作業的「薄德少福人」,因業感果,恒受「眾苦所逼迫」惱害,如是惑業苦三,循環不息,遂成命濁。

 

入邪見稠林,若有若無等;依止此諸見,具足六十二。

 

是頌見濁。眾生由眾苦所逼,急求出離,可惜業障所纏,不值遇三寶,不聞正法,反而誤入岐途,生諸邪見,其邪見之多如稠密的樹林,故言:「入邪見稠林」。「若有」是常見外道,認為人死再為人,畜死再做畜,永劫如是,不可更改。「若無」是斷見外道。說人死如燈滅,無須為自己的善惡行為負責任,變成撥無因果的邪見,自誤誤人。「等」是等於斷常二見以外的其他邪知邪見。

 

「具足六十二」,指六十二見外道,諸經解釋六十二見互異。天台宗就外道於五蘊色身中,妄計四種我:一即色是我,二離色是我,三色大我小,我在色中;四我大色小,色在我中。其他受、想、行、識亦然,故合成二十種邪我。再乘三世,又加斷常二見,共名六十二見。此皆不知五蘊無我,更不知法身真我,而妄起邪見執著,導致思想錯亂。遂成見濁。

 

深著虛妄法,堅受不可捨,我慢自矜高,諂曲心不實。

 

此四句是重頌煩惱濁。虛妄法,謂色等五蘊,虛妄不真,原無實我及我所有等法可得。邪知邪見之人,「堅」固執著享「受」自我「不可捨」。進而自我膨脹,「我慢自矜高」。貪瞋熾盛,懷疑真理,橫起邪見。「諂曲」是隨煩惱之一,邪見之人,以自己錯誤的見解,諂媚他人,求他人曲從自己,以成就名利之欲,此皆虛偽「心不實」。由於貪等六種根本煩惱,擾亂自心,煩悶不安,遂成煩惱溫。

 

於千萬億劫,不聞佛名字,亦不聞正法,如是人難度。

 

是四句重頌劫濁。劫,代表最長的時間。時間的本身,原無清濁之分,因眾生濁,見濁,命濁,煩惱濁等四濁,同時出現,擾亂人心,迷失真性,以致顛倒行事,長劫沉淪生死受苦,「於千萬億劫,不聞佛名字。亦不聞正法,」是以不知善惡,不信因果,殺盜淫妄,胡作非為,因而導致人類社會罪惡日益增,形成世界危機四伏,人的生命財產,毫無保障,此即是劫濁。劫濁起時,人心凶狠,行為野蠻,個性剛強,難調難伏,故說:「如是人難度」

 

是故舍利弗,我為設方便,說諸盡苦道,示之以涅槃。

 

是說諸佛為度五濁惡世眾生,故諸佛「為設方便」,說小乘四諦法,令一切眾生知苦斷集,慕滅修道,依之修行,即證得偏空涅槃。故言:「我為設方便,說諸盡苦道,示之以涅槃。」

 

我雖說涅槃,是亦非真滅;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

佛子行道已,來世得作佛。

 

此明諸佛為大說小,為實施權。初二句是開三,後四句是顯一。即是開示三乘法,是諸佛的方便,一乘教才是真實。諸佛雖然「說諸盡苦道」,令二乘人依之修行,斷煩惱,了生死,證涅槃,但「是亦非真滅」。因為見思煩惱雖盡,塵沙煩惱未斷,無明煩惱未破,雖已解脫分段生死,變易生死未亡,修因未滿,證理未圓,所謂涅槃,不過是諸佛方便假設而已,并非真實。

 

「諸法從本來」以下,是顯一乘之實。諸法,概括世出世間一切諸法,諸法其相雖殊,其體無二,唯一「常自寂滅相」的理體。此實相理體雖然無生滅去來諸相可得,而是法爾天然,不假修成,但必須斷盡無明,徹底解除二種生死,此理方顯,所謂:妄盡真現。所以汝舍利弗等,應當回小向大,修佛之道,行佛之行,直至煩惱淨盡,二死永亡,親證此諸法實相理體時,自當圓成佛道,故說:「佛子行道已,來世得作佛。」

 

5.頌諸佛語無異

 

我有方便力,開示三乘法,一切諸世尊,皆說一乘道。

今此諸大眾,皆應除疑惑,諸佛語無異,唯一無二乘

 

此頌前長文「汝等當信佛之所說,言不虛妄。」初二句明釋尊開三,次二句明諸佛顯實。後四句總明佛佛道同。「我」釋迦如來「有方便力」,先為五濁惡世眾生,權巧「開示三乘法」,然後顯一乘的真實。十方三世「一切諸世尊」,亦「皆」如是,先方便「說」三乘法,最後顯示「一乘道」,開權顯實,會三歸一;故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今此」法華會上「諸大眾,皆應除疑惑」,因為「諸」佛道同,「佛語無異」,真的是「唯」有「一」佛乘,再「無」其餘「二乘」。

 

3)重頌過去佛權實

 

過去無數劫,無量滅度佛,百千萬億種,其數不可量。

如是諸世尊,種種緣譬喻,無數方便力,演說諸法相。

是諸世尊等,皆說一乘法,化無量眾生,令入於佛道。

 

以下共二十七偈半文,是重頌過去佛開權顯實。今此三偈,前二是頌過去佛施權,後一是頌過去佛顯實。因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可以成佛,故「過去無數劫,無量滅度佛,百千萬億種,其數不可量。」過去「如是」無量無數百千萬億「諸世尊」,亦是以「種種緣譬喻」,及「無數方便力」,分別「演說諸法」如是「相」如是性等十如是。「是諸世尊等」,亦「皆」是為「說一乘法」,欲令眾生透過諸法現象的差別相,而了解諸法平等的實相理體,達到「化無量眾生,令入於佛道」之目的。以上三偈,是略頌過去佛開權顯實,以下是廣頌。

 

1.約眾善顯緣因功德

 

又諸大聖主,知一切世間,天人群生類,深心之所欲,

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

 

「諸大聖主」,是諸佛的代名詞。「知」是佛的權智,「一切世間,天人群生類」,是佛權智所鑒之機,「深心之所欲」,是眾生心心念念貪著於五欲。「異方便」,是特殊的方便法門,如小乘的五停心,別相念,總相念三賢位所修的法門,以及軟、頂、忍、世第一等四善根,是為入見道位的前方便。天台宗立二種方便:一是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加藏教菩薩,通教菩薩,別教菩薩,合名七方便。二是藏教二乘,通教三乘,加別教菩薩,圓教菩薩合名七方便,

 

「第一義」,指諸法實相究竟平等的理性,世出世間諸法,再無過其上者,故名第一。此第一義理,在諸法名實相,在眾生名佛性。因貪著五欲,輪迴生死的眾生,不能直接承受此第一義的一乘妙法,故過去無量無數諸佛,亦以特殊的方便力,演說三乘教法,作為助顯眾生正因佛性之方便。故言:「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

 

若有眾生類,值諸過去佛。若聞法布施,或持戒忍辱,

精進禪智等,種種修福慧。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

 

以下共二十三偈,是約眾善顯緣因佛性,及約聞經顯了因佛性。今此二偈,是約六度明過去佛開顯。「若有眾生類」,宿植德本,善根深厚,得「值諸過去佛」。佛為此一類大乘根性眾生,說六波羅密法門,令「若聞法布施,或持戒忍辱,精進禪智等」的眾生,既行前五度以修福,又學般若以修慧,或有相,或無相,謂之:「種種修福慧」。由於福慧雙修,福慧具足,故「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聞法是教一,六度是行一,諸人等是人一,皆已成佛是理一。

 

諸佛滅度已,若人善軟心。如是諸眾生,皆已成佛道。

 

此約悲戀心明開顯。善根深厚的人,值佛聞法修行,皆已成佛。但善根淺薄,未得值佛之人,於「諸佛滅度已」無論是在正法,像法、或末法中,「若人」能於諸佛之法,生起悲戀心,捨惡向善,化剛強為柔軟,轉凶惡為慈善,勤修佛道,積累功德。「如是諸眾生,皆已成佛道。」

 

諸佛滅度已,供養舍利者。起萬億種塔,金銀及玻璃,

硨磲與碼瑙,玫瑰琉璃珠;清淨廣嚴飾,莊校於諸塔。

或有起石廟,栴檀及沉水,木密并餘材,磚瓦泥土等,

若於曠野中,積土成佛塔,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

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

 

此約供養佛舍利明開顯。過去諸佛滅度後,皆分布舍利,於人間天上,令眾生贍禮供養而修福,當時若果有人於「諸佛滅度已,供養舍利者。」又能建造「起萬億種塔」,或用「金銀及玻舍利者。起萬億種塔,金銀及玻,硨磲與碼瑙,玫瑰琉璃珠」等七寶「清淨廣嚴飾,莊校於諸塔。」

 

「或有」用岩石「起石廟」,或有用「栴檀」香「及沉水」香,以及「木密并餘材」,等木料雕刻佛塔。或用「磚瓦泥土等材料,建造佛塔。或「若於曠野中」,推「積」泥「土成佛廟」。甚或「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以此種種造佛塔的善根因緣,助顯正因佛性,「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

 

舍利,是佛的應身。梵語舍利,譯名靈骨,又名堅固子,捶打不壞,隨眾生的善根因緣,應見即現,無緣不應見則隱。中國三國時代,印度康居國僧人,到中國郊外,結茅屋設立佛像,修行辦道。東吳國人民,見其衣著異於本地人,懷疑其來歷不明,報官調查。當時主管正是有名的孫權,知是佛教,下令召見,問他有何靈異?答:佛舍利神異莫測,當年阿育王為供養佛舍利,曾造八萬四千寶塔,四方有道高僧,或某地佛法當興,佛舍利便應祈禱而至。孫權即下令求舍利,如果七日之內,求不得舍利,莫怪孤王刀下不留情。最後一天,五更時分,忽然叮噹一聲,一棵舍利,降落瓶中,師言:「劫火不燒,捶打不壞。」孫權歡喜,試捶之,果然不壞。而且光輝四射,遂起塔供養,又興建佛寺,弘揚佛法。

 

若人為佛故,建立諸形像,刻彫成眾相,皆已成佛道。

或以七寶成,鈺鉐赤白銅,白鑞及鉛錫,鐵木及與泥,

或以膠漆布,嚴飾作佛像,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

 

此約造佛像明開顯。「若人為」紀念過去「佛故」,而「建」造或「立」或坐「諸形像」,或「刻彫」木石「成眾」多的佛「相」,給人供養禮拜,令三寶長住世間。憑藉此造佛像的功德因緣,助發正因佛性,故是人「皆已成佛道」。

 

「七寶」,是金銀寶石等貴重之物,「鈺鉐」質如銅,色如金,有說是用爐甘石與黃銅熔合而成。「白鑞」是鋁錫混合品。其實,造佛像可以用寶石,香木等雕刻,可以用金銀銅鐵錫等鑄造,可以用泥土沙石堆砌,可以用膠漆布彩畫,可以用五金混合,甚至化學品製造,現在,更可以利用電腦設計,印刷等等。雖然物有貴賤,功德有大小,但皆是成佛真因,籍此造佛像功德因緣,得遇佛聞法,了因慧心發,正因佛性顯,現在「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

 

彩畫作佛像,百福莊嚴相,自作若使人,皆已成佛道。

乃至童子戲,若草木及筆,或以指爪甲,而畫作佛像,

如是諸人等,漸漸積功德,具足大悲心,皆已成佛道。

但化諸菩薩,度脫無量眾。

 

此約畫佛像明開顯。「百福莊嚴相」,是形容佛相好莊嚴,因為佛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是以佛相莊嚴殊勝。過去佛滅度後,有人用種種顏色「彩畫作佛像」,無論是「自作」或「若使人」執筆代畫相好莊嚴的佛像,亦早已善根成熟,福慧具足,「皆已成佛道」。

 

「乃至童子」遊「戲」時,「若」用「草木」或以「及筆,或以指爪甲」,在泥土上「而畫作佛像」,藉此勝因,「如是諸人等」,皆得遇善知識,聞法修行,「漸漸積功德,具足大悲心」,自度度人,自利兼他,亦早已二利究竟,「皆已成佛道」。綜上可知過去諸佛,「但化諸菩薩」,以一乘妙法,廣「度脫無量眾」生,脫離生死,得成佛道。

 

若人於塔廟,寶像及畫像。以華香幡蓋,敬心而供養;

若使人作樂,擊鼓吹角貝,簫笛琴箜篌,琵琶鐃銅鈸,

如是眾妙音,盡持以供養。或以歡喜心,歌唄頌佛德,

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若人散亂心,乃至以一華,

供養於畫像,漸見無數佛。或有人禮拜,或復但合掌,

乃至舉一手,或復小低頭,以此供養像,漸見無量佛,

自成無上道,廣度無數眾,入無餘涅槃,如薪盡火滅。

 

此七偈頌,是約供養塔像明開顯。「塔廟」,是供養佛像及佛舍利的地方。「寶像」,是用眾寶石雕刻佛的形像。「畫像」,是用七彩畫成相好莊嚴的佛像。華、香、幢幡、寶蓋及鼓、角、貝、簫、笛、琴、箜篌、琵琶、鐃銅鈸等樂器,皆可以用來供佛,表示敬意。所以「若」有「人於塔廟」中,在寶像及畫像之前,「以華香幡蓋,敬心而供養」,或「若使人作樂,擊鼓吹角貝。簫笛琴箜篌,琵琶鐃銅鈸,如是眾妙音,盡持以供養」佛像。「或以歡喜心,歌唄頌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

 

中國唐朝,惠鏡法師,多才多藝,因為發願求生極樂淨土。故親手製造釋迦佛像,及一尊阿彌陀佛像,朝夕虔誠禮拜供養,求生淨土。六十五歲那年,正月十五夜,夢見一沙門,身黃金色,問他:「你要見淨土嗎?」答:「要!」又問:「你想見佛嗎?」答:「想!」沙門即給他一個缽,從缽中看見莊嚴的宮殿樓閣,黃金為地,無數聲聞菩薩海會圍繞佛前聞法,他感覺那沙門在前行,自己相隨在後,漸近佛前,沙門忽然不見。自己卻在佛前合掌而立。佛問他:「你認識那位沙門嗎?他是你所造的釋迦牟尼佛像。」又問:「你認識我嗎?我是你所造的阿彌陀佛像!釋迦如父,我如母,娑婆眾生如赤子,幼稚無知,墮於煩惱泥中,父入深泥,將子抱起,母在高岸,接待養育。我們亦然,釋迦教化娑婆愚痴眾生,為開示淨土法門,導歸極樂;我來接引,令離苦得樂。忽然醒來,頓感身心輕安,更加精進念佛。後又夢見沙門來告訴他,十二年後,當生淨土。後於七十九歲時,無疾而終,同住僧夢見聖眾來迎接他而去。

 

「散亂心」,是意不專一,「以一華」,是供養物微少,但供養的對像殊勝,所以「若人散亂心,乃至以一華,供養於畫像」,以如是輕微之修因,亦可以「漸見無數佛」。禮佛可以降伏我慢之心,可以消除業障,還可以增長福德智慧,所以禮拜,是學佛人不可或缺的行動。果能恭敬至誠,五體投地,頭面接足皈命禮,功德固然很大,但「或有人」對佛像「禮拜,或復但合掌,乃至舉一手,或復小低頭。」表示敬意,皆是成佛之因。

 

「以此供養像」是概括外用香華等五塵,內則三業恭敬。歡喜心是意業恭敬,頌佛德是口業恭敬;禮拜、合掌、舉手、低頭,是身業恭敬。由此三業恭敬供佛的功德,即可「漸見無量佛」,聞法修行,因圓果滿,當「自成無上道,廣度無數眾」生。

 

無餘涅槃,揀非有餘涅槃,有餘涅槃,是二乘聖人所證,無明未盡,生死未了;無餘涅槃,是諸佛所證究竟清淨寂滅的境界。自成無上道,是自利究竟;廣度無數眾,是利他圓滿。無須再住世教化眾生,故「入無餘涅槃,如薪盡火滅。」離開人間。

 

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此是約稱佛號明開顯。「南無」,譯為皈依,或敬從,「南無佛」即是皈依佛,或敬從佛。稱念佛號,可以止息妄想,可以蒙佛光加被消除業障。故古人說:念佛一聲,罪滅河沙,禮佛一拜,福增無量。我們若能一心念佛,心不離佛,佛不離心,則是心即佛,是心作佛。楞嚴經言:「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成佛。」今釋尊告訴我們,過去佛滅度後,「若人散亂心,入於」供養佛舍利的「塔」,或供養佛像的「廟」宇中,能隨便「一稱南無佛」,即乘此念佛善根功德,漸見無量佛,聞法修行,今「皆已成佛道」。

 

釋尊住世時,有一老人欲想出家,遍求五百阿羅漢剃度,皆不獲許。原來五百聖人,運用神通,觀察此老人宿世未曾種過一點善根,不能出家。老人悲傷痛哭,後遇佛度令出家,不久即證阿羅漢道,上座問佛因緣。佛說:此人於無量劫前,入山砍柴,遇一猛虎,內心恐懼,急稱南無佛,今此善根成熟,故遇佛得度。因為他除於無量劫前,種下這點善根之外,別無他善,一直輪迴生死。非阿羅漢慧眼能見能知。

 

又當來下生彌勒尊佛,於龍華樹下三會說法,其第三會所度的九十二億人,多是在釋迦牟尼佛法中,曾經一稱南無佛的人。法華義疏言:「彌勒有三會者,度釋迦餘殘三根眾生也。於釋迦佛持五戒人,初會得度,受三皈依人,次會得度,一稱南無人,三會得度。」

 

2.約聞經顯了因功德

 

於諸過去佛,在世或滅度,若有聞是法,皆已成佛道。

 

此約聞經功德,能顯了因佛性。「是法」指一乘妙法,亦即是此妙法蓮華經,所詮的實相理。無論是生逢佛世,值遇過去佛,聞是法修行;或於過去佛滅度後,間接從善知識處,得聞是法,從聞思修,皆能助顯了因佛性,亦「皆已成佛道」。

 

前建寺,起塔,造像,香華供養,是意業,稱念佛號,歌頌佛功德,是口業,禮拜,合掌,舉手,低頭,是身業,三業恭敬,皆是緣因善心性,屬於修福;從佛聞法,如說修行,可以助顯了因慧心性,是修慧;福慧雙修,福慧具足,正因佛性顯現,自當成佛。是以過去眾生,不管是直接親從佛處得聞「是法」華經,或是間接從善知識處,輾轉得聞「是法」華經,今已成佛。然則我們現在研讀信解受持「是法」華經,將來當然得見彌勒佛,亦得親聞「是法」華經,若能從聞思所,福慧具足,則必定成佛無疑。

 

4)重頌未來佛權實

 

未來諸世尊,其數無有量,是諸如來等,亦方便說法。

 

以下六偈半文,是重頌來未佛施權顯實,今初偈是頌施權。既然佛性平等,凡有心者,皆當作佛,故未來諸佛,必定數量眾多。故「未來諸世尊,其數無有量,是諸如來等,「亦」將如過去佛一樣,「方便」權巧,演「說」三乘五乘等種種「法」門。先令眾生離苦得樂,然後為說一佛乘。

 

一切諸如來,以無量方便,度脫諸眾生,入佛無漏智,

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

 

以下是重頌顯實。未來諸佛,雖然亦「以無量方便,度脫諸眾生」,然其最終目的,亦是欲令一切眾生,得證「入佛」所證的「無漏智」,故凡是「若有聞」未來諸佛說「法者」,不管是聞人乘、天乘、或聲聞、緣覺等法,皆是菩薩,皆當作佛。所以「無一不成佛」,此頌人一。

 

諸佛本誓願,我所行佛道,普欲令眾生,亦同得此道。

 

此四句是頌行一。未來諸佛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時,其本誓願,亦如過去佛一樣立誓:「我所行佛道,普欲令眾生,亦同得此道。」如是自行化他,令凡有機會聞法的人,共同證得此一乘佛道。

 

未來世諸佛,雖說百千億,無數諸法門,其實為一乘。

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

 

此等八句,是頌教一。「雖說百千億,無數諸法門」,是指未來佛權巧演說的三乘五乘教法,「其實為一乘」,是說明未來諸佛說法之目的,亦如過去佛是為實施權。因為未來「諸佛」亦是福慧「兩足」的世「尊」,能以權智「知」世間一切諸「法」的現象,「常」是「無」一定的自「性」,但由因緣的聚散而轉變。即使是諸佛實智所證的實相理,亦無一定的自性。故隨迷染的因緣,而成苦惱眾生;若隨悟淨的因緣,則可成就佛道。十方三世諸佛證得權實二智,遍知十法界聖凡迷悟染淨因果諸法,緣生無性,其性唯是一真常實相理,而此實相理,亦無自性,無他性,無共性,無因緣性,無性亦無性,故言;「知法常無性」。

 

此性相俱空的實相理,正是眾生本具的正因佛種,無奈眾生迷而不覺,致使此正因佛種,被埋沒於煩惱污泥中,今三世諸佛,為欲令眾生開發此正因佛種,故隨眾生的機宜,巧說無量法門,令眾生聞法開悟,以了因慧心性,熏習佛種,以緣因善心性,助長佛種,使正因佛種,萌菩提芽,開菩提華,結菩提果;修德究竟,性德顯現,即可以圓成佛道,覺悟成佛。以是之故,諸佛雖然方便說無量法門,其實所說,唯一佛乘。故說:「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

 

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於道場知已,導師方便說。

 

此是頌理一。是法,指常無性的實相之法,亦是本經所說的一乘妙法。「住」是常住不離之意。「法位」指十法界四聖六凡,情與無情諸法的本位。佛的意思是說:此一乘妙法,周遍於十法界諸法的本位,常住不離。「世間相」,是指世間上一切諸法現象種種不同的差別相,此等諸法之相,原是變幻莫測,屬於無常,唯因此一乘妙法常住於諸法的本位,時刻不離,因此世間諸法現象之相,亦「常住」不滅。

 

世間有三種:一是正覺世間,二是有情世間,三是器世間。此一乘妙法的實相理,住於正覺世間,故正覺世間相常住。此一乘妙法的實相理,住於有情世間與器世間,故有情世間與器世間之相亦常住。世間差別現象是俗諦理,屬於相;實相理是真諦理,屬於性。以其性住於相,性不離相,故即性即相,即真即俗,故言:「是法住法位」。以其相不離性,即相即性,即俗即真,故言:「世間相常住」。諸佛坐道埸,成正覺時,皆覺知此真俗相即,性相不二,事理圓融的諸法實相理,知眾生的佛性常住不滅,可惜眾生迷情堅固,於無同無異的真性中,起諸分別,妄想執著,作諸善惡業緣,招致或苦或樂的果報體,遂有眾生相續,業果相續,世界相續不斷。作為人天教主,三界導師,四生慈父的諸佛,「於道場知已」,為引導眾生,開示悟入佛的知見,共同證得此一佛乘的實相理,故諸佛「導師」先「方便說」三乘教,後顯一乘妙法。

 

5)重頌現在佛權實

 

天人所供養,現在十方佛,其數如恒沙,出現於世間。

安隱眾生故,亦說如是法,知第一寂滅,以方便力故,

雖示種種道,其實為佛乘。

 

以下是重頌現在佛開權顯實。此二偈半文是重頌顯實,後二偈是重頌施權。佛出現於世,為人天教主,轉法輪,度眾生,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故堪受「天人所供養」。現在受人天供養的「十方佛,其數如恒沙」,如是眾多諸佛「出現於世間」,主要原因,皆是為一大事因緣,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知見,「安隱眾生」於佛道無餘涅槃「故」。所以亦如過去與未來諸佛一樣,先說三乘教法,令眾生如法修行,斷煩惱,了生死,離三界苦,證涅槃樂,然後「亦說如是」一乘妙「法」。

 

佛以實智「知」一乘妙法,離言絕相,是世間「第一」的「寂滅」理,不可以言宣。但為令眾生開示悟入此第一寂滅理,而「以方便力故」,「雖」然權巧開「示」三乘、五乘「種種道」,「其實」無非是「為」顯示此一「佛乘」。如是法,是理一,佛乘是教一。

 

知眾生諸行,深心之所念。過去所習業,欲性精進力,

及諸根利鈍;以種種因緣,譬喻亦言辭,隨應方便說。

 

此八句是頌現在佛施權。前知第一寂滅,是佛實智,今「知眾生諸行,深心之所念。過去所習業,欲性精進力,及諸根利鈍,」是明佛的權智。「以種種因緣,譬喻亦言辭,隨應方便說。」是頌現在佛施權。現在十方世界中,一切諸佛,皆以實智證知第一寂滅理,所以不直說一佛乘,皆因諸佛權智鑒機,知眾生種種行為造作不同,心念執著不同,習慣性以及所作的業力皆不同,而且個性的嗜好與欲望互異,精進與懈怠不等,根性利鈍亦不一,故隱一乘之實,施三乘之權,以種種因緣,引用種種譬喻,說種種不同語言,隨著眾生個性所適宜,應其不同之機,施不同之教,此正明諸佛開權。

 

6)重頌釋迦佛權實

 

今我亦如是,安隱眾生故,以種種法門,宣示於佛道。

我以智慧力,知眾生性欲,方便說諸法,皆令得歡喜。

 

以下共有四十三偈半文,是重頌釋尊開權顯實。今此二偈,初偈是略頌顯實,次偈是略頌施權。「今我亦如是」是釋尊介紹自己,亦如十方三世諸佛,為實施權,最後又開權顯實。「安隱」指佛自住於常樂我淨的大般涅槃,對不安隱言。今釋尊為了「安隱眾生」於佛的大般涅槃「故」。特別「以種種法門」,教化眾生,令其根性純熟,然後「宣示於佛道」。安隱是頌理一,眾生是頌人一。以種種法門入於佛道,是頌行一,宣示佛道是頌教一。

 

「我以智慧力」等四句是略頌施權。「智慧力」是權智,「知眾生性欲」是鑒機,「方便說諸法」是施權,「皆令得歡喜」,顯示小法對機。釋迦佛以權智鑒知,眾生根性有大中小的差別,故方便演說三乘教法,迎合眾生的根性,令其信受奉行,獲得了生死,出三界的利益,故心生歡喜。

 

此略頌佛施權,作為以下總譬喻六義的根本。又釋尊是娑婆世界的教主,故「今我亦如是」,可以作為長者喻的依據。「安隱」對不安隱言,可作以下火宅喻之本。「眾生」是六道眾生,可作下文五百人譬喻的根本。「種種法門」對不種種言,可作下文唯有一門譬喻之本。「眾生性欲」,三乘不同,是為下文三十子喻作本。故此二偈,文雖略但含義甚廣,已括盡釋尊一代時教的開權顯實而無遺。

 

1.重頌五濁惡世

 

舍利弗當知,我以佛眼觀,見六道眾生,貧窮無福慧;

入生死險道,相續苦不斷;深著於五欲,如犛牛愛尾,

以貪愛自蔽,盲瞑無所見。不求大勢佛,及與斷苦法,

深入諸邪見,以苦欲捨苦,為是眾生故,而起大悲心。

 

此四偈是重頌五濁惡世,作為以下見火喻之本。「我以佛眼觀」是顯佛五眼圓明,遍知群機,屬於能見。「六道眾生」,是佛所見。六道眾生無量劫來,流落生死輪迴,不植福修慧,無功德莊嚴法身,故「貧窮無福慧」,是頌眾生濁。

 

眾生於六道生死輪迴,容易墮落惡道,謂之險道。「入生死險道」,是背覺合塵,從迷積迷,惑業苦三,循環不息,故「相續苦不斷」,遂成命濁。

 

「深著於五欲」等四句,是重頌煩惱濁。犛牛,是一類哺乳動物,體大如牛,角長如圓筒,尖端彎曲,尾大毛長,色彩光澤,牛愛其尾,總是看著自己的尾巴走路,別無所見,非常危險。佛用以譬喻眾生,貪著色聲香味觸等五欲塵勞,「如犛牛愛尾,以貪愛自蔽,盲瞑無所見。」眾生因貪戀五欲享受,煩惱叢生,自蔽心目,不見真理,不知苦本,不求出離,飽受煩惱困惑,遂成煩惱濁。

 

「不求大勢佛,及與斷苦法,」是頌劫濁。大勢佛是如來的德號,因為佛有大威德神力,能救濟眾生,令眾生獲得斷除煩惱生死的方法。可惜眾生業障深重,不求見佛,不肯修學斷苦的佛法,既然沒有機感,佛不來應,致使時勢惡劣,混亂不堪,而成劫濁。

 

「深入諸邪見,以苦欲捨苦。」是重頌見濁。邪見,是不合人情與真理的見解。持此不合情理的邪知邪見以教人,便是邪教。以其不知萬法唯心,心外求道,故佛教名之為外道。佛在世時,印度有拜火,投水,臥荊棘,事畜生,或五熱炙身等外道。此等迷惑無知,令肉體枉受很多不必要的苦楚,反而妄言:苦盡樂至,自誤誤人。由於邪見,作諸苦因,招致苦果,因此,愈苦愈迷,愈迷愈苦,見解邪惡,思想渾亂,遂成見濁。

 

因為佛眼觀見,是等「貧窮無福慧」的眾生,處於五濁惡世中,飽受憂患,長期受苦,心生憐憫,「為是眾生故,而起大悲心」,來此娑婆世界,八相成道,權行方便,施以教化。此正是釋迦佛隱實施權的主要原因。

 

2.頌佛隱實施權

 

我始坐道場,觀樹亦經行,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

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眾生諸根鈍,著樂癡所盲,

如斯之等類,云何而可度。

 

此二偈半文,重頌釋尊因無大乘機性的眾生,接受教化故隱實施權。釋尊降生娑婆世界,示現八相成道,當其立志出家,離開王宮之初,曾於雪山苦行六年,未明覺道,後捨棄苦行,受牧女供養,并於恒河沐浴,然後於離洹河不遠的深林中,在一棵畢缽羅樹下靜坐,止息忘念,運用高度的智慧,開始觀察宇宙萬物,尋求諸法的真相,追究宇宙的原理,時而靜坐沉思,時而起來散步,故言:「我始坐道場,觀樹亦經行。」

 

終於菩提樹下,夜睹明星,成等正覺。當佛豁然大悟,親證諸法實相理,獲得圓報身時,即於最初三七日中,為法身大士,演說華嚴大教,可惜未能普應群機。一般鈍根小智的凡夫在座,卻有眼不見舍那身,有耳不聞圓頓法。佛不得不思考對策。故「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

 

佛認為:「我所得」一切種智的「智慧」,是「微妙最第一」的。雖然,我是為了欲令一切眾生,皆得共同證此一切種智的智慧,與我平等無二而出世,但「眾生諸根」性暗「鈍」,又貪「著五欲快「樂」,愚「癡」無智,猶如世間盲人,「如斯」無知「之等類」,云何而可」以用一乘妙法教化,令其接受而得「度」呢?

 

爾時諸梵王,及諸天帝釋,護世四天王,及大自在天,

并餘諸天眾,眷屬百千萬,恭敬合掌禮,請我轉法輪。

我即自思惟,若但讚佛乘,眾生沒在苦,不能信是法;

破法不信故,墜於三惡道,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槃。

 

「梵王」,是色界初禪天主,「天帝釋」,是欲界天主,「護世四天王」,是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四王各主一方,統領諸鬼神,護持國土,故名護世天王。「大自在天」指色界頂摩醯首羅天王,為三千大千世界主,是外道所拜祭的天神。「并餘諸天眾」,總括三界二十八天。釋迦佛垂跡娑婆世界,教化三千大千世界眾生,其中梵王,帝釋,四天王,以及諸天天王眾多,故言:「諸梵王,及諸天帝釋」。佛初成道,諸天王及其天「眷屬百千萬」數之多,皆來聚集於佛前,「恭敬合掌禮,請我轉法輪。」但佛「即自思惟」,此界眾生根性愚鈍,「若但讚佛乘,眾生沒在苦,不能信是」微妙希有之「法。」反生毀謗,由於毀謗「破法不信」的緣「故」,必「墜於三惡道」受苦,無益反損,這又何必呢!故言:「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槃。」

 

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應說三乘。

 

以下六首半偈頌,是明釋尊念同過去諸佛隱實施權。過去諸佛雖然皆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但為適應眾生的根性,故隱一乘之實,而施三乘五乘之權。然則我今釋迦如來,所得一乘佛道,既同於過去佛,則亦應如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於「我今所得」的佛「道」,「亦應」該隱一乘之實,而「說三乘」之權。

 

作是思惟時,十方佛皆現,梵音慰喻我,善哉釋迦文,

第一之導師,得是無上法,隨諸一切佛,而用方便力。

我等亦皆得,最妙第一法,為諸眾生類,分別說三乘。

 

此明諸佛稱讚。初三句是釋尊自述。因釋尊「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而思與諸佛一樣,隱實施權,故「十方佛皆現」,用「梵音慰喻」并稱讚「善哉釋迦文」,為「第一之導師」。因為釋尊亦能為實施權,為一說三,引導眾生入佛智慧故。「得是無上法」,是指佛所證微妙第一的實智,「隨諸一切佛,而用方便力。」是佛的權智。

 

「我等亦皆得」等四句,是明十方諸佛,亦同證得此「最妙第一法」的實智,但「為諸眾生類」,不得不運用權智「分別說三乘」。因眾生福薄,不堪承受一乘大法。

 

少智樂小法,不自信作佛,是故以方便,分別說諸果;

雖復說三乘,但為教菩薩。

 

此是諸佛隱實施權的主要原因。因眾生「少智」故,好「樂小法」,「不」能「自信」自己當可「作佛,是故」諸佛皆「以方便」力,為樂小法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乘「諸果」。「雖」然分別「說三乘」」,但最終目的,「但為教菩薩」,因為凡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故。

 

舍利弗當知,我聞聖師子,深淨微妙音,稱南無諸佛;

復作如是念,我出濁惡世,如諸佛所說,我亦隨順行。

 

聖師子,是佛的德號。當時釋尊聞十方諸佛,用深遠而清淨美妙的音聲,稱讚其能隱實施權,非常歡喜而「稱南無佛」,表示敬從諸佛教,隨順諸佛行。「復作如是念」等四句,是釋尊自念「出」現於五「濁惡世」,誠「如諸佛所說」,眾生小智樂小法,不自信作佛,故應當隱實施權,是以決定「隨順」諸佛方便「行」,先施權後顯實。

 

思惟是事已,即趣波羅柰,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

以方便力故,為五比丘說。

 

是頌釋尊實行施權。「是事」即諸佛隱實施權之事。當釋尊思惟決定隨順諸佛方便行時,「即」離開菩提埸,「趣」往「波羅柰」國的鹿野苑。梵文波羅柰,譯名繞河城,是建立於東印度恒河沿岸的一個國家。此國境內有一森林為鹿群聚居之處,故名鹿野苑。據西域記說:釋尊與提婆達多,宿生曾為鹿王,各率領五百眷屬,聚居此地。當時國王愛好打獵,嗜食鹿肉,鹿群日死無數,鹿王進入王宮請願,每日自動派遣一鹿來王室供給王膳,以免殘殺無辜,王許之而停止打獵。後來提婆達多宿生為鹿王所統領的眷屬中,有一母鹿,次日當輪值赴王宮就死,但因懷孕待產,故請緩行,鹿王不准,遂往釋迦鹿王處請願。鹿王念其慈心愛及胎兒,願代她往王宮送死。國王見鹿王自來送死,問其故?鹿王言:因其他鹿群中,有雌鹿當來受死,但因懷孕待產,於心不忍,故以身代。國王被牠感動言:「我是人身鹿,你是鹿身人。」自此,取消日食一鹿的壞習慣,并賜此森林為鹿群聚居之地,嚴禁人民入林打獵,因名鹿林,又名鹿野苑。

 

五比丘,一名憍陳如,譯名火器,是拜火婆羅門後裔。二名馬勝,三名小賢,四名十力迦棄,五名摩訶男。未出家前,皆是王族親屬。佛出家時,淨飯王命此五人前往苦行林,請太子回宮,反被太子堅決的志願感動,遂留在雪山陪伴太子苦行,後因太子覺悟苦行無益,而受牧女供養,誤會太子退失道心,共去鹿林繼續苦行。及太子成道,決定隨順過去諸佛隱實施權時,觀察此五人機緣成熟,應先得度,故特別前往鹿苑,為此五人說四諦法。四諦法,即是苦集滅道四種真實的道理。

 

苦,是人世間種種苦惱與不幸的際遇。例如:人生理上有生老病死等苦,心理上有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種種貪瞋痴等煩惱的痛苦。人事界有互相嫉妒,怨恨,毀謗,侮辱,侵犯,仇殺,拘禁,刑罰種種禍害之苦。自然界有寒暑風雨,水火雷電,海嘯地震等天災之苦。我們在身苦,心苦之外,還要承受人事界與自然界種種天災人禍之苦,是苦苦;賞心樂事,轉瞬即逝,樂極生悲,是壞苦;世事無常,青春不永,物有生住異滅,世界有成住壞空,是行苦。本經信解品言:「以三苦故,在生死中,受諸熱惱。」六道眾生,在生死輪迴中,的確恒受眾苦逼迫惱害,所以佛說:人生苦多於樂,故名苦諦。

 

集,是積集。眾生積集貪瞋痴慢疑邪見等思惑,及身邊戒見邪等見惑,障蔽本性,迷失真心,顛倒行事,做作無邊罪業,招致無量苦果,故佛說:集是苦因,苦因集有,故名集諦。

 

滅,是消滅,若能消滅惑業之苦因,自當遠離生死的苦果,而證得真空寂滅的涅槃境界。雜阿含經言:貪欲永盡,一切諸煩惱永盡,名為涅槃。

 

道,是由生死此岸,通往涅槃彼岸的正道。在小乘說:廣則指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八正道等三十七道品,略則不外戒定慧三無漏學。道是出世之因,滅是出世之果。佛說此苦,集,滅,道四種義理,真實不虛,不但與事實契合,亦與道理相應,故名四諦法。本來佛所證的諸法實相理,是「不可以言宣」說的,但為引導眾生共證「諸法寂滅相」,故釋尊「以方便力故,為五比丘說」此四諦法。

 

是名轉法輪,便有涅槃音,及以阿羅漢,法僧差別名。

從久遠劫來,讚示涅槃法,生死苦永盡,我常如是說。

 

輪有流行不滯之相,有摧毀轉動之功。譬喻佛說四諦法,有輾轉傳授之相,能輾破眾生惑業苦,令轉凡入聖,不滯留生死之功,故「是名轉法輪」。佛最初對五比丘說四諦法,令知苦是逼迫性,集是可斷性,滅是可證性,道是可修性。由聞法作意,生智明覺,得見聖道,是為示轉。

 

佛繼而勸導五比丘,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令五比丘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名勸轉。

 

佛再引自己為證說: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策勵五比丘,令精進修學,發無漏智,得慧眼,證無學,成阿羅漢道,是名證轉。

 

合示轉、勸轉、證轉,名三轉十二行法輪。五比丘如法修行,「便」證有餘涅槃,成阿羅漢道。阿羅漢,含有無生,殺賊,應供三義。是斷盡見思煩惱,解脫分段生死,出離三界,應受人天供養的聖人。佛是佛寶,四諦法是法寶,五比丘是僧寶,三寶同時出現於世間,故言:「便有涅槃音,及以阿羅漢,法僧差別名。」

 

「從久遠劫來」等四句是釋疑。釋尊避免有人懷疑,既已成道,自當鑑機,何須十方諸佛出現,梵音慰喻,始決定隱實施權?故佛解釋言:自「從久遠劫來」於無量世界成佛,皆常「讚」歎開「示」此能夠證得「涅槃」的四諦「法」,及得度「生死苦永盡」之僧。今言:「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只不過是藉以說明,佛佛道同而已。

 

3.重頌捨權顯實

 

舍利弗當知,我見佛子等,志求佛道者,無量千萬億,

咸以恭敬心,皆來至佛所,曾從諸佛聞,方便所說法。

 

以下六偈是頌釋尊顯實,為下文等賜大車之本,此二偈是明人一。立志求佛道的人,稱為佛子。釋尊「見佛子等,志求佛道者,」有「無量千萬億」之多,「咸以恭敬心,皆來至佛所,」因為此等佛子皆「曾從諸佛」處得「聞」,諸佛「方便所說的三乘「法」,已種善根,積聚功德,今大乘根性成熟,故皆來佛前,合掌瞻仰於佛,冀待佛說一乘妙法。

 

我即作是念,如來所以出,為說佛慧故,今正是其時。

 

此頌理一。既然諸佛出世,皆為一大事因緣,今既然大乘根機已經成熟,正是應該宣說佛智慧之時。故言:「如來所以出,為說佛慧故,今正是其時。」

 

舍利弗當知,鈍根小智人,著相憍慢者,不能信是法。

今我喜無畏,於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

 

此八句是重頌教一。往昔四十多年來,佛所以不說此一乘法,是因「鈍根小智人」,既「著相」又「憍慢者,不能信」受如「是法。」今在法華會上,既然大乘機熟,佛心歡喜,不再畏懼眾生聞法生疑,毀謗墮落,故「今我喜無畏,於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不再如昔日之權巧方便,說種種法門,「但說」佛所證的「無上道。」

 

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

 

是頌行一。此中菩薩,是指昔日修學小乘法,今日開始大乘機熟的人。既然大乘根性已成熟,則聞佛「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應當破除「疑網」,是以「千二百羅漢」常隨佛學的小乘人,「悉亦當作佛」。

 

4.重頌歎法希有

 

如三世諸佛,說法之儀式,我今亦如是,說無分別法。

諸佛興出世,懸遠值遇難,正使出於世,說是法復難,

無量無數劫,聞是法亦難,能聽是法者,斯人亦復難。

 

以下五偈半文,是重頌前文歎法希有。「如三世諸佛,說法之儀式,」皆是先權後實,故「我」釋迦「今亦如是」,前既施權,今當顯實。「說」此一乘的「無分別法」。此一乘無分別的妙法,非隨時有機會聽聞的,因為佛不像普遍一般眾生,每天都有無數的生命被業力所牽來到人間,接受或苦或樂的果報。必須要眾生見佛、聞法、得度的因緣成熟,然後「諸佛興出世」。但很多時往往要經過很「懸遠」的時間,然後有佛降生人間,如本經下文說:「一百八十劫,空過無有佛」。所以我們欲想「值遇」佛世,是非常困難的。即使是佛已經出現於人間,但亦不是時常演說如是一乘妙法。必需要時節因緣成熟,然後方說。何況有一類慧根短小,薄福淺智的五濁惡世眾生,即使生逢佛世,尤若逢不逢,若見非見。釋尊住世時,不是也有很多眾生不曾見佛聞法嗎?據說:釋尊降生於印度,當時王舍城的居民,共有九億萬人。僅有三億萬人得見佛聞法,三億萬人但見佛不聞法,而其他的三億萬人,既沒有機會見佛,更沒有因緣聞佛說法,莫論得度了。

 

即使已經得見佛聞法的人,但當佛欲說是妙法時,亦被業力所牽,不肯信受,反而離座而去,如釋尊將說此經時,退席的四眾弟子就有五千之多。可見生逢佛世難,得見佛聞法也難,而得聞一乘妙法更難,能聽聞是法歡喜信受,頂戴讚歎,更是難上加難。故釋尊說:「諸佛興出世,懸遠值遇難;正使出於世,說是法復難;無量無數劫,聞是法亦難;能聽是法者,斯人亦復難。」

 

譬如優曇花,一切皆愛樂,天人所希有,時時乃一出。

聞法歡喜讚,乃至發一言,則為已供養,一切三世佛。

是人甚希有,過於優曇花。

 

「優曇花」是靈瑞的花朵,三千年開花一次,不只人間少見,天上亦希有難得,人皆喜愛,但卻非隨時可得,時至方現。故「一切皆愛樂」。是佛引用優曇花,譬喻人身難得,佛世難值,妙法難聞,難信。若有人得聞是妙法,又能「聞法歡喜讚,乃至發一言」稱頌讚歎此妙法,「則為已」經等如「供養,一切三世佛。」了,故「是」聞法歡喜,而能稱讚此一乘妙法的「人」,是「甚希有」難得,猶「過於優曇花」。

 

5.重頌佛語不虛

 

汝等勿有疑,我為諸法王,普告諸大眾,但以一乘道,

教化諸菩薩,無聲聞弟子。汝等舍利弗,聲聞及菩薩,

當知是妙法,諸佛之祕要。

 

此重頌佛語不虛,為以下不虛妄的譬喻作依本。佛為諸法之王,於法自在,所說無不真實,何況今在靈山會上,非但告訴舍利弗一人,而是「普告諸大眾」,說明佛四十餘年來,權說三乘教法,目的實為此一乘佛道,故佛「但以一乘道,教化諸」眾生,凡有聞佛說法的人,皆是大乘「菩薩」,根本就沒有所謂「聲聞弟子」。聲聞一詞,只是佛方便權巧施設,臨時假立的一個階位而已。是以「汝等舍利弗,聲聞及菩薩,當知是妙法,諸佛之祕要。」非二乘心智所能測,謂之秘,總括十法界聖凡事理謂之要。今日佛開顯的「妙法」,既然是「諸佛之祕要」,豈可心存疑惑而不信?故佛殷勤勸導舍利弗,「汝等勿有疑」。

 

6.重頌揀眾敦信

 

以五濁惡世,但樂著諸欲,如是等眾生,終不求佛道。

當來世惡人,聞佛說一乘,迷惑不信受,破法墮惡道。

有慚愧清淨,志求佛道者,當為如是等,廣讚一乘道。

 

以下六頌,是重頌釋尊揀眾敦信,前三頌是揀眾,後三頌是敦信。此一乘妙法,既是諸佛的秘要,非人皆能信,故當揀擇機宜。非大乘根性成熟的眾生,不可隨便為其宣說,以避免薄福小智人,聞法不信反而毀謗,罪招墮落,變為雖曰愛之,實則害之。故佛教舍利弗:「以五濁惡世」眾生,「但」貪戀愛「樂」,執「著諸」五「欲」塵勞,「如是等眾生」,不見佛,不聞法,何況發心勤求佛道?此「終不求佛道」的人,切莫勿為其宣說此一乘妙法,是揀非佛弟子。

 

次偈頌是揀增上慢人。因為增上慢人,愚痴無智,未得謂得,未證謂證,豈能信受此一乘妙法?若然「聞佛說一乘」,必然「迷惑不信受」。由於不信而「破法墮惡道」,豈非求升反墮,故佛慈悲,教舍利弗應該揀擇,不要為此輩惡人,宣說此妙法,以免此等謗法墮落。如果「有慚愧」心,能夠持戒「清淨」,又發菩提心,立「志求佛道者」,正是大乘法器,就應「當為如是等」大乘根機成熟的眾生,「廣讚一乘道」,以流通正法,以暢佛出世的本懷。

 

舍利弗當知,諸佛法如是,以萬億方便,隨宜而說法;

其不習學者,不能曉了此。汝等既已知,諸佛世之師,

隨宜方便事,無復諸疑惑,心生大歡喜,自知當作佛。

 

此三頌是敦信。前六句,是勸信施權;後六句,是勸信顯實。「諸佛」是總括十方三世諸佛。「法如是」即先隱實施權,後開權顯實。十方三世諸佛,皆以萬億種方便,「隨」順眾生的機「宜」大小不等「而說」三乘五乘諸「法」。「其」他「不」見佛,不聞法,未曾獲得「習學」佛法真實利益「者」,是「不能曉了此」權實不二之事,但汝舍利弗等,是應該明白而信受的。為甚麼呢?因為「汝」舍利弗「等」諸大聲聞弟子,「既」然已經修學佛法,親受法益,今又在法華會上,聞佛開權顯實,種種開示,「已知諸佛」是「世」間之導「師」,「隨」順眾生機「宜」運用「方便」,先為實施權,今於法華會上,又隨眾生大乘根機成熟之所宜,而開權顯實,會三歸一等「事」。自當明了,「無復諸疑惑」,應該「心生大歡喜,自知當」來必定「作佛」。

 

「汝等」的等字,是概括其他迦葉等大弟子,為譬喻說法周中,得授記的人。亦等括千二百常隨眾,是因緣說法周中授記者。是重頌前文:「若有比丘,實得阿羅漢,若不信此法,無有是處。」

 

釋尊自從出定以後,即雙讚佛的權實二智,廣明諸佛為實施權,開權顯實之事。進而說明過去、未來、以及現在十方諸佛,包括釋尊自己在內,法皆如是,先隨順眾生各別根性,愛好與習慣,而權巧演說種種不同的法門,其目的皆是為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知見,自知當作佛,以激發眾生的菩提心,勤求佛道,以暢佛出世的本懷。今舍利弗等,既然明了,自知當作佛,則已經達到佛出世說法之目的,故本經的正法說周,至此亦已宣說完畢。

 

 

來源:www.bfnn.org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