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禪的世界2
聖嚴法師

禪的智慧

  剛才劉玲利會長介紹我時,說我十三歲就出了家,那麼小出家能做什麼呢?沒事做。(大眾笑)

  今天的題目是「禪的智慧」,智慧因空而生,禪即心中無事,現代人都覺得很忙,所以我今天讓諸位聽一聽不忙的事。

  人們處身於這個時代的社會環境,都非常的緊張,非常的忙碌,忙得不知道自己究竟為了什麼要這麼忙,緊張得不知道自己究竟為了什麼要這麼緊張。

  一、佛··佛教

  有人問:禪是不是就是佛教?禪與佛又有什麼異同?

  (一)佛與覺,禪與悟

  佛的意思是覺,禪的意思是悟。覺是醒覺和徹底地瞭解,從煩惱中醒覺,徹底地瞭解了這個世界的存在和人類眾生的活動,不過是在做夢而已。人在非常深沉的夢裡,多半不知道自己是在做夢;能夠知道自己是在做夢的話,便不是很深的睡覺。佛就是從夢中醒覺了的人。

  「悟」的意思跟「覺」相同,但是「覺」是徹底的、完成了的「悟」,「悟」則未必是徹底的「覺」,就像一般的普通人一樣,醒了以後,還會再睡覺。有的人,整天都是迷迷糊糊的,你說他醒了嘛,他是醒著的,你說他是真正的醒了嘛,他又好像是渾渾噩噩的在夢中。有的人,不僅人家看他是糊塗的,他自己也感到是半癡半呆的。

  「禪」可以使我們開悟。禪的開悟,能夠使我們直下承當,頓悟成佛,但是,禪法的「悟」,並不等於究竟的佛。也就是說,佛之所以得以成佛,是從「禪」而出現的,但是,在完成了「佛」的悲智之後,他就用不到「禪」了。

  (二)佛是悲智雙運的完人,禪悟者是定慧均等的自在人

  「佛」以慈悲與智慧來救濟眾生,是悲智並用的完人。而「禪悟者」的修行人,雖也有慈悲和智慧,卻無法與「佛」相比。「禪悟者」有定力,所以能夠不受外境的影響;他有智慧,所以能夠自在於現實之中;他是即定即慧、定慧均等的自在人。一個自在的人,不一定就是福慧圓滿了的完人。所以,作為一個已悟的禪者,他不會說他就是「佛」,可是他已知道佛是什麼的自在人了。

  所謂「自在」,並不等於心想要到那裡就能到那裡;要不去那裡就不去那裡。而是說:他已不受世間的煩惱所困擾。隨時隨處,對一個已悟的「禪者」來講,日日都是好日子,處處都是好地方,所以名為自在。

  四十年前,台灣政府曾經雷厲風行地把好多和尚當作間諜嫌疑犯,關進牢裡,其中有一個和尚,到了監牢裡,還是很高興。

  他說:「我們到台灣來,要找到掛單處,討一碗飯吃,都很不容易,現在,可以等著有人送飯來吃,是政府供養我們啦!」他感到蠻開心。

  但是,另外有位和尚就說了:「至少我們在外邊還有舊床鋪可以睡覺,還有老棉被可以蓋身,到了牢裡,什麼東西也沒有啦!」

  這和尚說:「唉,那個地方不是床呢?本來我們只有小小的一張床可以睡覺,現在我們處身的,這麼大一片地方,都可以睡覺哪!」接著,他發現牆角邊,有幾十個本來是裝泥巴用的稻草包,他驚喜地說:「咦,這地方,還有這些東西!」就拿了好幾個,當褥子墊、當毯子蓋。

  別的和尚批評他說:「你怎麼用這種東西呢!」

  「為什麼不?能保暖就好啊!」

  出家人都是吃素的。可是監牢裡給他們送來的麵條,每一碗都有幾根肉絲。其他的和尚都說:「麵條裡邊有肉,怎麼能吃!」

  「你們不吃,我可要吃!」

  「你怎麼吃肉呢?」

  「在外邊能夠吃素,當然吃素,在牢裡,總不能為了幾根肉絲,就連麵條也不吃了,填飽肚子要緊哪!」

  那位和尚,是相當有名的法師,他雖被關在監牢裡,既無恐懼,亦無怨尤,相反地是那樣自在。

  (三)佛教是理性的宗教,禪是智慧的事實

  理性與智慧,兩者是同類的異名。佛教有它感性的信仰成分,那便是相信有菩薩、有佛、有護法神等來幫助信仰的人。但是,在本質上,佛教是理性的,佛教的目標,是為開啟人的智慧,消除人的煩惱,要人們自己去努力修行戒定慧而解脫貪瞋癡。人人皆得成菩薩,人人皆可成佛道,不是僅靠佛菩薩的救濟而能夠達到目的,一定要自己努力去實踐佛法,才能完成佛菩薩的果位。

  而禪的方法是為了開發智慧,禪法的本身就是智慧。禪法的修證,是要靠自力的,即所謂的「自依止」;「法依止」,即是依法修行,即是自修、自悟、自解脫。不能依賴外在的力量,否則就像小鳥依賴母鳥哺食的階段;不能獨立自主,便不得自在。所以「禪」是佛教裡最精要的部分,也是最根本的部分。

  (四)禪與教互為因緣

  禪與教是彼此互為因緣的。一切佛,都是因為禪的悟境而成佛,成佛之後,說出了成佛的道理及方法,成為佛的教法。然後,其他的人,便根據佛的教法指導,悟得佛性真空。悟了之後,又依悟境實證佛的教法,弘揚佛的教法,來指導其他的人,悟入佛的知見。可見禪法與教法,彼此間是互為因緣的。

  二、禪與智慧

  (一)禪是無私無我的智慧,智慧是無相無住的心境

  一般的人,沒有私心是不可能的。所謂私心,就是主觀。主觀有大有小,或為個人,或為家庭,或為團體,或為自己所屬的社會,只要有一個自他或內外的相對立場,就是有我有私的。人從自我的立場產生的見解和心量,是非常有限的,故稱為有相。如果能夠無我,便會體驗到無相與無住,也就會變成無限了。

  「無相」並不是說,眼睛看到了東西說沒有看到,耳朵聽到了聲音說沒有聽到,或者吃了東西說沒有吃到。乃是在看到、聽到、嗅到、嘗到,或身體接觸到任何現象時,心裡便知道這是一個暫時的假相,不是真實的有,不是永恆不變的存在。因此即有即空,即有相而知是空相,叫作「無相」。

  在台灣,兩年前有一位非常成功的商人,由於用人不當,經營不良,不僅破產,而且吃上了經濟犯罪的官司。他在進監牢之前來看我,問我怎麼辦?

  我說:「進監牢就是進監牢囉!你就把它當作從這個家到那個家好啦!」我接著問他:「你羨慕做個出家無家的和尚嗎?」

  「唉,我曾經想過!」

  「那好啊,你就把進監牢想像成暫時離家出家好了!」我又問他:「財產的確重要,但當你母親生你的時候,究竟是你的那一隻手帶了財產來的?」

  「我是兩手空空地來的。」

  「現在你應該很歡喜才對。金錢如水,你在那麼大的水裡邊洗過手了,結果,水是流走了,手是乾淨的。」

  「師父啊,因為你是和尚,所以會講這種話!」

  「你現在要進監牢了,你不這樣想,又能怎麼辦?」我又告訴他:「你知道嗎?曾經有一個非常有錢的人,破產以後坐了牢,因為他一千個不甘願,一萬個不服氣,覺得是冤枉的,覺得自己是受害人,結果在監牢裡悶悶不樂,便氣死在牢裡邊了,你也願意像他那樣嗎?」

  「如果日子不好過的話,寧願死啊!」

  「你被判的是有期徒刑還是無期徒刑?」

  「要坐八年才可以出來。」

  「既然是八年還能出來,你願意把你自己判成死刑嗎?」

  「唉,那還是不死的好!」

  「你既然不想死,你就得把我的話帶到牢裡邊去用!」

  「那我出來以後,是不是還做生意、還賺錢啊?」

  「有錢賺,為什麼不賺呢?」

  「也許到那個時候,我不想賺錢,要做和尚了啦!」

  「你不要罵人了,我這個和尚不是像你這樣子來的啦!」

  這就是「無相」的道理,能夠知道什麼是無相,就能夠知道什麼是無住。「無住」就是不把一個現象或一樁事情當成是特別的、不得了的重要,也沒有一樣事情看作是不重要的。

  我曾經遇過這麼一個青年人,在他戀愛的時候,就把對像說得那麼樣的好;失戀的時候,便把那女孩說得一文不值。我就告訴他:「再好也不可能是那樣子的好,世界上的女孩子都是人,是人就不會好到那般的完美;再壞也還是人,是人也不會壞到那樣子的徹底。」所以,說好說壞,都是「有住」,都不正確。

  記得我的師父東初老人,在我出家後不久,有一次問我:「聖嚴你說,金錢好不好?」我答:「佛說的,金錢如毒蛇,一定可怕!」我的師父又說:「聖嚴啊! 你還有所不知,現在有很多人專門養毒蛇,取了蛇毒來做藥而發大財。如能善用毒蛇的毒,可以救人,可以治病,就看你會不會養蛇了。不會養蛇的人,會被蛇咬,會被毒死;會養蛇的人,蛇毒可以讓你賺錢,可以讓你救人。」結果我說:「師父,那我還是要錢!」他又說:「錢要取之於道,用之於道才對。如你僅僅是要錢,而不知善於用錢,那就等於踩到毒蛇身上,只會被蛇咬,而不知運用蛇毒治病了。」

  所以,世界上的東西,沒有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的壞;沒有絕對的需要,也沒有絕對的不需要。這叫作「無住」,也就是「智慧」。

  (二)禪是當下即是的全體,智慧是全體即空的心相

  所謂「當下」,可大可小,大可大到包含整個的宇宙,小可小於最小的無限。一般人對於最大即是全體的觀念,還容易瞭解;對於最小即是無限的觀念,則難領會。一個人的身體是全體,沒錯!一個人的一根眉毛,一根頭髮,或任何局部,也能算是他身體的全體嗎?是的,一絲纖細的頭髮也是全體。中國有句「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成語,就是最好的說明。

  在常識中,往往也會以局部推想到全體。記得我小時候所見的鄉人,凡是看到西方人,就會說是「吃牛肉的人來了!」因為,西方人從你旁邊走過的時候,就聞到一股牛的味道。遇到一些西方人身上有牛味,就以為所有的西方人都是那樣子;只聞到一些西方人的味道,就把它當成是全部西方人的味道了。類似的以偏概全,雖然並不正確;局部不能脫離全體,則是事實。

  不過,一個人如果僅僅瞭解「當下即是全體」,可能會產生一種執著,認為大的也是我,小的也是我,而發生自我佔有的問題。自我的佔有,本來是一種獲得的滿足,可是,在我們佔有一樣東西時,實際上是已經被那樣東西所佔有而不得自在,不得解脫。不管是男是女,當他得到一個對象的時候,自以為是得到了另外一個人的全體,事實上是失去自己的一半。但是,大家還是樂此不倦!

  智慧是什麼?它是發現和實證全體即是空的一種心理現象。全體,如果是真的、是實在的話,它一定是不動的、不變的。既然是不動的、不變的,那一定是死的,也就一定是不可愛的!花,如果是永遠地開著不謝,便不吸引人了;孩童,如果只哭不笑,或只笑不哭,便不好玩了;淑女,縱是國色天香,也難免光陰催老。這世間的任何現象,都在遷化、移動。由於它們是變化、移動的,所以是不真,是空的。即有而空,因為一切現象,皆不出無常變遷的生滅軌則。

  有一次,有對剛結婚的年輕人來見我,我向他們道喜,那位新郎卻說:「師父,您就不必給我說恭喜了!」

  「為什麼?」

  「諸行無常,五蘊皆空,我是跟『空』結了婚,有何可喜!」

  「既然是空的,你還結什麼婚?」

  「空跟空在一起,是正常事啊!」

  這樣的話,他好像真是懂得佛法了!

  但是,我又告訴他:「空與空在一起,是沒有摩擦的。你們倆結婚之後,可不要三天之後就鬥嘴,四天之後又吵架啦!」這可能不容易了。

  新娘搶著說:「就是預防著吵架,所以先來見師父,到時候要請師父主持公道。」

  我說:「那很好,我會給你們無理三頓棒,有理棒三頓。」結果他們兩人向我道謝後,歡喜地走了。

  (三)禪是超越的存在,智慧是無礙的心量

  所謂「超越的存在」,就是比存在的事實還更存在,也就是不能說它是不存在,可是它不等於存在。唯有如此,才能夠心無罣礙。

  我常常以一則禪宗的公案作例子說明這道理:曾經有兩位和尚去行腳,路過一座無人的荒廟。其中一位和尚,看到廟裡沒有人,便在佛殿上解急,他的同伴責怪他:「你!怎麼可以在佛前小便呢?」這位和尚說:「那麼,你告訴我那兒沒有佛,我去解!」

  我們前面說過:「當下即是全體」,任何一點,都是佛身所在,即使是塵沙一粒,也都是佛的全體。既然是有佛的地方都不能小解,那還有什麼地方可以解呢? 這位和尚並沒有否定佛的存在,也知道佛是應該尊敬的。可是,正如人吃飯是正常的事,解小便也是正常事;佛是值得尊敬的,人解小便,又有什麼不尊敬呢!

  不過,全體遍在是佛的理體、佛的法身,這是悟後的境界,而且是在這座荒廟裡,無人也沒廁所的情況下,所以對他來講,佛殿跟廁所都是一樣的。凡夫尚未見佛性,未明佛的理體、法身,則不應該傚法。

  悟後的智慧是靈活的,是無礙的;一般人的常識和知識是有阻礙的,是無法自在的。因此,普通人總是被常識及知識所困擾而處處惹煩惱,常常不自在。

  (四)禪是無得無失的事實,智慧是黑白分明的心用

  我們理解到空的事實,因為是空的,所以明白「失去」和「得到」是同樣的事,因此是無得亦無失。得與失,只是一種過程、一種現象,現象的本身,正在有所得的時候,同時也有所失,得到的越多,失去的也越多。

  一般人認為,得到的越多,自己的安全感越大。其實,從禪法的立場來看,有所得者未必是實質的保障,有所失者也未必不是好事。而且應該得的才可得,不應該得的不能得,得了反而累贅;應該失去的必須失,不失則很麻煩。何況應該得到的得到了,不算是得;應該失去的失去了,也不是失。

  例如:有人做工一個小時至少要賺五塊錢美金,拿到錢時,不必歡喜地說:「我得到了五塊錢。」因為那是以他做工而換取了五塊錢呀!轉過身,買了牛奶、麵包,吃完了也不必歎道:「我的錢又丟掉了。」因為那也是交換呀!數小時之後,上個洗手間,吃的東西通通跑掉了,則很少人會說:「我失去了它們。」因為誰都知道,那是應該排泄掉的,不叫作失去。

  既知應該得的不叫得,應該失的不算失,正常的人,正常的生活,便是無得無失。得到的時候,不用歡喜;失去的時候,不必悲傷。

  也許有人認為「禪」是一種莫名其妙的觀念,「禪師」可能是瘋子、傻瓜。大家不要因為剛才我講了佛殿上小解的故事,而以為所有的禪師或開了悟的人都是瘋瘋癲癲的。其實禪悟者是智者,智者沒有煩惱、執著,但對於現象的存在是清清楚楚的,比一般人更清楚,而且是絕對的清楚。

  禪畫的「十牛圖」中,最後一圖是一個和尚拿著一個布袋,袋裡裝滿了許多的東西,見到不同的人就給與不同的東西。那表示說,一個大徹大悟、有大智慧的禪者,他會以無量的佛法來適應所有的人。依不同個人的不同需要,給予不同的佛法,而對於各人的需要,他是絕對的清楚,不會弄錯的!

  「禪」是從「佛」而來的,我們必須要尊敬「佛」,學佛「法」,親近「僧」。要知道:能夠傳授成佛方法的老師,必出於如法修行的清淨僧團。我們必須跟著老師學習而得智慧,如果不依照老師的指導,而想自己依佛法自修、自開悟、自解脫,雖有可能,可是極其困難,而且易入歧途,極其危險。

  (一九九二年四月十二曰講於紐約大學法學院二一0大教室,陳果綱整理)

智慧與福報

  一、福慧雙修

  一般人拜佛都想祈求福報,但是有福報卻不一定有智慧,若無智慧,福報本身就可能帶給我們困擾。有福的人一定要有智慧,有了智慧,才知道如何運用福報和增長福報。因此佛教主張「福慧雙修」,主張「悲智雙運」,那才算是健康的修心。

  不管是福慧雙修或悲智雙運,都要知道如何來培植和運用自己的福報,至於如何培植?就必須靠智慧。譬如:有人希望從商賺錢,就得先去學習工商管理、學習企業經營。再如昨天我遇到一位哥倫比亞大學畢業的財務管理博士,我問他賺了多少錢?他回答說:「我只知道怎麼替別人賺錢、管錢,但是自己沒有錢。」知道怎麼替人賺錢、管錢,而自己沒有錢,就是有智慧而福報不夠。很多公司的老闆本身並沒有讀多少書,但是他們能夠用很多具有高學歷的專家、學者來替他們賺錢。類似的老闆,雖然未受多少正規教育,但也不能說是沒有智慧,不過,能有用人的智慧,還得要有賺錢的福報。

  一個人如果把人做到親痛仇快、眾叛親離的程度,可以說他是沒有智慧,不會待人;在家庭裡父子成仇、夫妻反目、兄弟跳牆,也都是沒有智慧加上缺少福報。善於處人是智慧;受人善待是福報。如果一個人能夠把認識的及不認識的人集合在一起工作,找來在一起生活,自己雖然沒什麼錢,能夠有人,則不僅是財富,且是福慧雙修。福報是從那裡來?是靠無私的智慧來,就像上面所講的,把許多生成個性不同、生活習慣不同、教育程度不同的人,集合在一起愉快地工作,這是需要人緣和智慧的,人緣就是福報,再加上智慧的運用就是一種財富。

  佛教所講的智慧,不全同於知識相學問。知識和學問可以從書本中或學校裡學習;智慧則是要從內心的體驗及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運用而獲得。有些人雖然讀了很多書,但是沒有人緣,不通世故,走到那裡都不受人歡迎,想做任何事,別人都不願認同、參與,這種人就算是少福少慧了。這種人可能有滿腹的經綸,同時也有滿腹的牢騷,更不幸的是尚有十足的驕氣。

  常言道:「做事容易做人難。」可是,識人才能用人,有人才能成事,成事才有福報。如果沒有人來相助,必不能成就大事。同樣一件事情,如果僅靠一個人單槍匹馬,孤軍奮鬥,雖然也可以做出一點什麼來,然其過程辛苦而成就有限。如果能集眾人之力,眾志成城,同心協力,做同樣的事,便能可大可久,造福更多的眾生了。故在佛法中,強調和樂,主張群策群力,所以在《華嚴經·淨行品》中,勉勵學佛的人,要能夠做到「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二、絕對客觀

  現在我要從禪法或佛法的觀點來談智慧。禪的智慧,是先要把自我的執著心抽空。何謂自我?便是閉鎖的主觀意識。通常的人都以主觀和客觀來面對每一件事情,如果比較客觀來處理事情,就是比較理性,也比較接近智慧。如說這樣就是有智慧,也不完全正確。所謂客觀,必然還有一個對像存在,一定還有一個與客觀相對的主觀立場,所謂絕對客觀的可能性是很少的。遇到事情,人們都是憑自己的經驗和知識的觀點來作為標準而加以判斷。請問各位,既已預設標準的判斷,還能算是客觀嗎?

  例如:有一次,我遇到一位心理醫生。

  「請問您是以什麼來為病人治病?」我問他。

  「我客觀地憑自己的專業知識。」他回答。

  「請問您的專業知識從那裡學的?」

  「我的專業知識是從書本的研究、老師的教導、個人的臨床而得來的。」

  「老師和書本上的專業知識又從那裡來的呢?」

  「老師和書本上的專業知識是他們從書本及經驗累積起來發現的。」

  從以上的對話,各位可以理解到這位醫生所講的客觀,只能算是比較理性的客觀,而非絕對性的客觀。因為客觀裡面已加了人為的因素,因此我告訴這位心理醫生:「您這樣只能算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也就是說,病人需要幫助,您拿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來幫助對方,並不是純以病人的需要而給予恰到好處的幫助。」醫生回答說:「是呀,如果我有那般能耐的話,我就不用來向您請教,不用來學佛,也不必來跟您修學禪法啦!」

  如何才能幫助病人呢?在禪法的立場是把知識和經驗都擺開,當下看對方需要什麼就給他什麼。話是這麼簡單,問題是一般人能做得到嗎?若要放下專業知識而去面對某種環境或對像時,總會讓我們不知道如何去面對和解決所在地面臨的問題,所以世間法,還是要借重於專業知識。若要正本清源,解決人生的根本問題,便要採用佛法:第一,從佛法的觀點,知道應將自我放下;第二,從自身的修行,練習著把自我放下,同時也用佛法的觀點及方法來幫助他人。當自己的智慧尚未開發出來時,要借佛法的智慧,如果沒有佛法的智慧,我們就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方法幫助自己,也不知該用什麼樣的語言幫助他人了。

  三、放下自我

  當你修行修到能將主觀和客觀完全放下之時,在禪宗稱為「絕觀」,也就是既不以自己的觀點為觀點,也不以他人的觀點為觀點,完全是以智慧來處理當前的事情。這便是無我的智慧,可以稱之為悟境。

  既然必須放下自我才能得到佛法的智慧,請問什麼是「自我」?自我本身可以說沒有這樣東西,就因為本身沒有這樣東西,一般人不知道,所以放不下。世界上有兩種人放不下自我:第一種是不知道什麼是自我的人,第二種是覺得自我非常重要的人。

  「自我」到底是什麼?是一個念頭又一個念頭的連續,使我們產生自我的存在感。但是請問,你昨天的思想跟今天的思想,是否一樣?當你十五歲時的思想跟二十歲時的思想,是否相同?當然不是,人的思想時刻都在變動,人體的細胞也時刻都在變動,佛法稱這種現象是「無常」。人的身心無常,屬於身心所有的眷屬、財物、名譽、地位等,也在改變,亦都是無常。能夠了悟萬法無常是智慧:能夠運用無常的萬法自利利人是有福。

  四、來去自在

  外在環境中的自我,也是時刻在改變的。譬如:昨天你看到一位女孩,覺得她長得實在難看,今天和她深談之後,發現她的心地善良,個性溫柔,雖然外貌稍微差一點,但是心地很美,當你有這種思想的時候,對這位女孩的觀感,馬上就改變過來。所以,自我觀念的改變,便會影響你對外在價值的判斷;也可以說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會因了你的自我而改變。如果內心能夠平靜,自然也能比較看得清外在的環境,遇到事情就不會那般地執著。

  若能放下自我,便是得大自在,便能來去自如。這都是內心的境界。也就是說,若要我來,來了很好;若要我去,去也不錯,這叫來去自在。並不是說:你要到那裡,就去了那裡;你要來這兒,就來了這兒。曾有一位禪師,身體雖然被關在牢裡:心裡卻相當自在,旁人問他:「您在牢裡做些什麼呀?」他回答說:「我在遍游十方三千大千世界。」禪師不但在牢裡身心自由,放出牢去當然也會覺得很好,這叫來去自如。能有這樣的工夫,便是智慧的表現。這種智慧,就是不要把原來不是我而妄想當成我。一個人如果能把自我放得下,不僅是智慧,也有大福報。智慧不見逆境,福報不遇困擾。

  愛和恨,看來相反,實是一體的兩面,好像手掌和手背,當你看到手掌的時候,你看不到手背,事實上手掌和手背是連在一起的。愛和恨本是一體,貪和瞋也是同性。佛經中以慈悲代替清淨的愛,慈悲是無條件地付出,一般人的愛則是親疏不等的關懷。慈悲是純客觀的愛,愛是出於自我的慈悲。

  以前我在大覺寺的時候,有一些美國青年來跟我學打坐,他們多半是大學生或大學教授,有幾次我們發動大家到莊嚴寺去開荒,大夥兒做完工作以後,我對他們說:「真不好意思,讓大家辛苦了。」他們說:這是我們歡喜做的事,所以很快樂!」這種喜做義工的觀念、風氣很好,不過歡喜本身和佈施供養是不太一樣的,歡喜是為了自我,佈施供養是為了大眾。

  五、智者與菩薩

  人都因了種種的自我而起煩惱,像現在各位坐在這裡聽經,聽完以後如果覺得有道理,請問:「是誰認為有道理?」是諸位的「我」。同樣的,如果聽了不滿意,請問:「這又是誰不滿意?」仍然是諸位的「我」。事實上各位並不一定要完全相信我的話,自己還可以保留一點自己。「保留自己」是很重要的,但這保留自己的又是誰?還是諸位的「我」。

  智慧一定要從自我開脫而得,不要作繭自縛。少一點福報,缺一點物質,還不要緊;如果沒有智慧,多了煩惱,就不合算了。因此,有錢可能有福,也極可能無福;沒錢可能無福,也很可能有福,差別是在於有沒有智慧。有錢又有智慧,知道如何善於賺錢、善於用錢,這種人是福慧雙全。

  曾有一位有錢的太太,在她丈夫去世之後,便把所有的財產均分給了子女,在她想來,兒孫都是她的,將來都會孝順。但到後來,她的晚景淒涼,錢在身邊的時候,錢是她的,兒女也是她的:一旦把錢分給了兒女,兒女和錢,都不屬於她的了。所以,有一位有福報又有智慧的老人告訴我:「老人應當有四要,第一要有老健康,第二要有老伴,第三要有老本,第四要有老友。」我告訴他:「最重要的還要有老智慧。」如果沒有智慧,可能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收放自如的快樂人生。像那位老太太把子女當成是自己的,把錢分給了子女,子女的錢自然也就等於是自己的了。事實上這位老太太的想法不錯,只是因緣的變化出乎意料。子女與老本,都不是絕對可信,如果有了智慧,那才可靠,沒有智慧就沒有福報。這也就是為什麼財佈施的功德,不如法佈施的功德之原因所在了。

  以此可知,沒有錢的人只要有智慧,就會有福報,沒有錢而有智慧,仍可活得很自在,仍會到處有人緣。有些人,越窮越可惡,讓人看了就討厭,那就是因為他們既不知求智慧,也不想培福報。有些人,外在雖然窮,內心很知足,安貧樂道,陶然自得,這是人間的智者了。有些人,不論有錢沒錢,自知福薄慧淺,便來惜福培福,供養佈施,奉獻他人,結果便成了自利利人、悲智雙運的菩薩行者。

  六、培養福報

  當我在日本留學的時候,我只租賃一間四個半榻榻米的房間,覺得已夠用。我有一位同學租的是十三個榻榻米大小的公寓,他卻經常在我面前叫窮、叫苦,歎住處侷促不自在。我告訴他:「我的房子才四個半榻榻米,我住起來非常舒適自在,你的已經比我的大多了!」他說:「因為你是和尚啊!」這就是說一個不知足的人,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會自覺有福報;同樣的,有的人,雖住在深宅大院,高貴的華屋,也不會覺得自在滿足。

  以智慧來生活,以智慧來用錢,就會讓你享受到惜福的快樂、培福的滿足。以智慧來用錢,就能以少數錢做偉大的事,救多數的人。以智慧來處理金錢,便能使小錢變成大錢,用錢滾錢,不斷地增加,成為大富長者。培福等於賺錢,佈施功德猶如把無形的財產不斷地存入銀行,到最後你不僅成了銀行的股東,也成了銀行的老闆,整間銀行都是屬於你的。沒有智慧,便不會用錢,越用越少,福報也越來越小。福報就是擁有,而不是損耗。

  福報像水,你我就像水面的船。福多水漲船自高,容易行駛;福少水低船擱淺,寸步難行。有智慧的人,不論有錢沒錢,都能處處惜福,時時培福,所以有福;無智慧者,人在福中,仍不知福,一味損福,所以無福。別說未來的因果,縱在眼前,也不感覺到幸福,那便等於無福。

  培福當從惜福做起,如同我們吃青菜時,往往會把外葉和根部丟棄,專挑中間最嫩的菜葉來吃:事實上,菜葉可以吃,外葉、菜梗、菜根也可以吃,把這些丟掉了等於是暴殄天物。

  但是,培福不是為了享福,否則也是不智。例如:過去曾有位很窮的老僧,自知無福,希望來生得好果報,又無身外的長物可以佈施,就把衣服脫光,坐在草叢裡喂蚊子,終其一生,不知道結了多少蚊子的緣,培植了多少福報。待老僧死後,由於他修苦行的福報,轉生為人,即成了一國之君,做了國王,嗜吃鴨舌,每餐一碗。有一天皇宮門前來了一位僧人求見國王,僧人出示一樣東西,問國王想不想看?國王當然想看,僧人即運用神通,讓國王看看他自己的前生,國王才知道自己的前生是一位出家人,以及自己喂蚊子的經過情形,而那些蚊子有的變成了人,大部分變成了鴨子。鴨子一隊隊地來到王宮的御廚,一碗一碗的鴨舌上了國王的餐桌,到最後稀稀疏疏,已經沒有幾隻了。這位老和尚就對國王說:「大王啊,剩下來的鴨子只有這幾隻了,吃完時,你的福報享盡,也當準備後事了!」國王看了、聽了,十分害怕,從此再也不敢吃鴨舌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這位國王起先是培福的,到最後他把自己培植起來的福,通通享受掉了!因此我們在培福之後要知惜福,惜福才有福,培福是增福。

  七、廣種福田

  把自己的福報給他人分享,才能生息,利息越多,福也跟著越大,因此培福以後要惜福,惜福之時要種福。廣種福田,培福得福。

  福田有兩種分類:

  (一)三福田:1、功德福田,是指佛、法、僧的三寶。2、報恩福田,是指父母、師長。3、貧苦福田,是指病人、窮人、困苦之人。

  (二)八福田:1、佛,2、聖人,3、和尚,4、戒師,5、僧,6、父,7、母,8、病人。

  種福田就像我們以有限的種子,種到田裡,而生產出更多更多的收穫,所以,沒福的人要種福培福,有福的人要惜福增福,使得福德越來越大,最後達到福智圓滿的程度,便是成佛。希望諸位能用智慧來培養自己的福報,用福報來培養自己的智慧,祝願大家,早日成佛。

  (一九九二年講於紐約台灣會館,傅麗卿整理)

禪——自我的提升

  佛法講無我,但是眾生皆有「我」。佛在經中,也處處以「我」自稱,如:「我如來」、「我世尊」等等,代表著佛也有我。不過,凡夫的「我」是煩惱的執著,佛的「我」是對救度眾生面言的假名施設。

  《阿含經》中有「四念處觀」,是要我們:1、觀身不淨,2、觀受是苦,3、觀心無常,4、觀法無我。凡夫以不淨為淨,以苦為樂,無常為常,無我為我;佛則說這是四種顛倒,是煩惱生死的根源。但到《大涅盤經》中通過解脫慧的觀點,又以常、樂、我、淨,為大涅盤所具的四德。

  一、成佛之後的假名「我」
  就基礎佛法而言,是講不淨、苦、無常、無我的。因為身體的諸根常流不淨,故說「不淨」;心有所受,畢竟皆「苦」;一切心念,剎那生滅,故說「無常」;身心既是無常,一切諸法,即非真有,故說「無我」。
  常言人生有四大賞心樂事: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但從佛法的角度看,世間的樂,並非究竟的樂,因其皆屬無常,故稱為「壞苦」。

  不淨,包含了三層意思:

  (一)境不淨:因為是國土危脆。

  (二)身不淨:因為是血肉之軀。

  (三)心不淨:因為有煩惱無明。

  身、心及世界皆不淨,亦即涵蓋了物質及精神的整體世界,都不是清淨的,所以生命的事實,便是苦報的現象。然而,《大涅盤經·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所說的「常樂我淨」,不是凡夫的身心世界,而是解脫的涅盤妙心。至於佛陀自稱的「我」,乃是假名的我,不是自我中心執著的我;那個假名的「我」,是代表著智慧及慈悲。

  智慧有兩種作用:一是自解脫,二是解脫他。度眾生雖用智慧,但必由慈悲而生,當在度眾生時,慈悲與智慧必須同時出現,沒有智慧的慈悲是會有問題的。

  佛的「我」,代表著智慧及慈悲,有真慈悲一定有大智慧,有大智慧者一定會有大慈悲,兩者不可或缺,兩者相輔相成,如鳥之有二翼,所以佛的另一個尊稱是「兩足尊」,即是福慧具足。修福是慈悲,修慧是智慧,智慧及慈悲究竟圓滿後,仍在廣度眾生,就須使用「我」了。

  二、六道眾生.唯人成佛

  要怎樣才能成佛呢?佛是由凡夫開始修行而後成就的。凡夫的範圍共有六道:天、人、阿修羅、畜生(傍生)、餓鬼、地獄,或省略其中的阿修羅而稱「五趣」。六道中,只有人類可以修行佛道,其它的五道眾生,除了是菩薩的化現,均非修學佛法的道器。而人類可修的有三等:1、大乘的菩薩行,2、聲聞緣覺的二乘行,3、凡夫的人天行。

  菩薩的等級很多,有凡夫菩薩、賢位菩薩、聖位菩薩等。佛的十種稱號之一是「應供」,意即阿羅漢,釋迦牟尼佛便是究竟阿羅漢,也是究竟菩薩。而聖位菩薩,有初地以上至十地以前的菩薩;尚有十地以上補處佛位的菩薩,例如: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地藏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彌勒菩薩……。

  三、發大願心·起慚愧心

  要成佛,必須先通過菩薩的階位,而欲到達菩薩的階段,必須先發無上菩提心,即是發大願心;例如:普賢菩薩發有十大願,阿彌陀佛在因地時發了四十八願,一切菩薩至少皆發四弘誓願。《金剛經》中提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為了要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發「無上正等正覺心」,也就是發無上菩提心。如《華嚴經·淨行品》中所言:「自歸於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意。」也是發的大菩提心。

  發菩提心,實際上就是發願之意,其中最重要的,是發廣度眾生的堅固願心。地藏菩薩的大願是:「地獄末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一切菩薩個別發願是「別願」,尚須具備四弘誓願,則是共同的「通願」。

  我時常在禪七中教導參加禪修者們,應傚法釋迦牟尼佛那般地發弘誓願。當佛陀未證道以前,在一棵畢缽羅樹下,用草鋪成一個座位,平穩地坐下來,然後發出大誓願說:「我今若不證,無上大菩提,寧可碎此身,終不起此座。」結果呢?因為釋迦世尊坐在那棵樹下而成了佛,親證了無上菩提,所以後來稱它為〔菩提樹」,意即正覺之樹。那個用草鋪成的座位便稱為「金剛座」,即是因坐此座而完成了堅固的大誓願心。然而,當我勉勵禪眾們,坐穩以後也發「若不開悟,絕不起座」的願心時,卻絕少有人敢如此說。不得已退而求其次說:「引磬聲尚未響前,腿和身體不許隨意亂動,心裡也不期盼引磬的美妙聲音早點響起。」發這種願的人比較多,但也不能持續很久,大概可維持幾炷香的時間。可是當打坐的時間一直延長下去,所得的結果是越坐越痛苦,越痛苦越不能控制自己的身心,最後唯有放棄所發的誓願一途,別無選擇。有位禪眾說:「師父,這種願等於沒有發,我每發一次願便欺騙自己一次,因為我實在沒有辦法實踐自己的誓願,既然無法如願而行,倒不如放棄算了!」我說:「不行,你破了自己所發的願,應生起慚愧的心,慚愧自己對不起自己,因為自己沒有遵守自己所發的誓頭;想想自己為什麼要發這種願,其目的無非是為了要度化眾生而積眾功德資糧。就因為自己障深業重,所以沒有辦法精勤地修行,因此說對不起自己,也對不起眾生,更是對不起佛菩薩。凡是能生起慚愧心的,下炷香可能會坐得好一點。」

四、自負責任

  因此之故,就各人自己而言,若發了願而未能實行,須生起慚愧心。凡有慚愧心生起,便會自勉自勵而不易懈怠。生起慚愧心的同時,起惡念、做壞事的可能性也就不大了。如果慚愧心生不起來,則先修懺悔行。懺悔有三種方式:1、向己懺悔(責心懺),2、對佛菩薩像前懺悔,3、對知語的人懺悔。從戒律上來講,最輕的過失用責心懺悔,重的則要對人懺悔。對人懺也依情節輕重而分對一人、多人及二十人僧眾懺悔的不同,藉人及公眾的約束力,來幫助自己的精進和清淨。

  沒有慚愧心的人,應該經常反省,若未對己、對人負責任,則須懺悔。桂有自勤自發的懺悔,才能與慚愧心相應;若是受人指摘、告發而不得不懺悔者,便不算是真有慚愧心了。

  一個修行人,首先須對自己負責任,既已發心成佛,便要發願度眾生,若發了願而未負責任,應生慚愧心,慚愧心生不起,則要懺悔。若能以懺悔與慚愧心相應,此願便會逐漸成長。

  不是僅發一次願就可完成的,需要天天生慚愧心、天天修懺悔行、天天發大願心,但到了八地菩薩的果位,悲智自然運作,便不需要再發願。凡夫以業力而受生死苦報;菩薩以願力而入生死救度眾生。以業力入生死者,如進監獄受刑,是被動而沒有自由的;以願力入生死者,則如到監獄弘法,是出於主動,能夠自由出入的。以願力入生死者是菩薩,而以業力入生死者是凡夫。

  若說菩薩以願力入生死是出入自由,以業力入生死的凡夫,是否也有自由出入之可能?是的,只要我們的信願堅固,加上精進實踐,便能得到自由。故知凡夫也有可能得到生死的自由。

  道理很單純,若要成為自由的人,首先得成為負責任的人,因為負責任則沒有懊悔或罣礙,才有真正的自由可言。作為一個負責任的人,首重對自己負責任,然後對人、對眾生負責任。記得我剛出家時,對先師東初老人說:「我要做一個安分守己的出家人,絕不讓您老人家失望,也不要對不起佛教。」先師說:「你不該這麼說,應倒過來講,你只要不會對不起自己,不要使自己失望就好。」先師的這番話,對我的影響,非常地深遠。師父只是指出一條路,教你如何走,而要走上這條路,尚得靠自己一步又一步地向前走,要付出恆心、耐力及時間,腳踏實地,將自己的足踩過去。如果未經自己的足踏過,怎能說是自己曾走過呢?例如:佛道或菩薩道,已經有很多的佛菩薩及祖師們走過了,這條路好像已是現成的,但是,如果你想通過,還得印上自己的腳印,否則,那是諸佛菩薩及祖師們所擁有的道路,跟你自己毫不相干!所以要先對自己負責任,才談得上對人負責、對眾生負責任。

  五、別業共業.小心謹慎

  或許有人會問:「個人的力量如此薄弱,對自身負責已很吃力,如何能對眾生負責呢?」實際上,我們的每一個念頭,都是全部的歷史,在舉心動念中,都是在接受過去也影響未來。每一個念頭都有無限地深遠,每一個動作都是全體的宇宙,個人即是聯繫著整個的時間與空間的無限。換言之,現前一念,貫穿古往今來;個人動作,聯繫宇宙全體。

  佛法所講的「業」,有「別業」與「別業」之分。別業是個別的眾生造了個別的業,使不同的眾生,接受各自的果報:共業是不同的眾生在不同的時空,造了同類的業,使得不同的眾生共同接受同類的果報。例如:家族有家族的別業及共業,公司有公司的別業及共業,國家有國家的別業及共業等。別業則是個別的自己所造,仍由個別的自己承受;共業是共同所造的,亦由眾生共同承受。很多事被世人看成偶發的個案,事實上必定是多種因緣所促成,與整體均有關係的。故在別業中有共業,在共業中有別業。

  大家不要忽視了各自的心力,須知每一個人在任何一個念頭的發生,都必須非常的留意、謹慎、小心。我們產生的每一個念頭,都與上下古今有關係,一言一行的表現,都會對自己及他人,有多方面的影響。故我們的行為若不小心謹慎,將會自害害人,不負責的結果,便很可能為許多的眾生帶來了災難。

  整個宇宙的時間及空間,都是在循環中進行的。在時間方面,佛法講「三世因果」,若不解脫,永遠流轉。此生是由過去而來,也將通向未來世去,雖經百千劫,果報還自受,一己所造之業,定會在生命的遷流之際呈現出來。所以,若有人認為:「現在做壞事沒關係,只要將來修行便可得解脫。」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那是對人對己不負責任的說法。

  在空間方面的彼此關聯,也是相同。任何一件事,都不是孤立的,互為因緣,賓主相倚,息息相關,沒有一人、一事、一物是可以自外於世界而存在的;所以對己對人,不論是為了自私的理由或道德的理由,都須負起責任,這便是禪修精神。禪法的修行,就需要時時刻刻腳踏實地,負起責任。

  六、少欲知足·提升自我

  禪修者的心態,是要在行為上沒有做壞事的預謀,若犯了不預知的過失,則以慚愧心來懺悔即可。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能改,便是善人。

  經律中常見到少欲、知足、知慚愧、懺悔、懺悔則安樂等的連用語,都是有助於自我提升的道理和方法。

  (一)少欲:完全沒有欲是很難的,但要盡量減少。凡對個人物質生活享受的追求要少,凡對社會、對眾生有益的修行,則要精進不懈。

  (二)知足:針對個人身心所求的私慾要知足,對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修行,則永無止境。

  (三)知慚愧:發現自己有了過失,不論是對不起自己,或是對不起他人,都要覺得羞恥,生起慚愧心來。

  (四)懺悔:生起慚愧心之後,更進一步,需要懺悔。承認自己做的錯事,決心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五)懺悔則安樂: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便會心安理得,心中也不再有罣礙,故能在「我已承認」、「我當負責」的情況下得到安樂。

  當我們遇到各種困擾及困難之時,遭受各類打擊和挫折之時,或許會因找不到原因來解釋而覺得委屈及不平,但要知道,這些都是過去世自己所造的業因,為今世帶來的結果。所以,我們應該平心靜氣地面對眼前的一切事實,能解決者設法避免,不能解決者則勇敢地接受它,安樂即是來自面對及接受。

  學佛的過程,便是透過認識自我、消融自我以達成自我成長、自我提升的目標。

  (一九九二年二月十一日講於法鼓山新春禪修營,蘇曉玲整理)

禪——自我的消融

  自我是最難消融的,這是最可愛、最堅固,也是最討厭的東西。人人都知道用自我中心的觀點來衡量人、要求人、評斷人、指責人、支配人、改造人,卻很少想到其他的每一個人,也有各人的自我中心。因此就產生了種種的對立,彼此之間摩擦不斷,也爭辯不休。可是,從禪修的立場就有辦法使得自我消融。


  或許你們會問:「聖嚴法師,你是不是已將自我消融了?」可以這麼說:從小時候起我就是常想到自己有什麼東西可以給人,但未想到我是個施與者。如同現在,僅考慮到如何將我所知道的佛法,以何種方式來供養諸位;卻沒有想過,站在台上的是位老師,應該以老師的立場來教訓學生。這好比當我在某小吃店,嘗到非常可口的飲食以後,只要有機緣便欣然地向人介紹,希望別人也能分享美味。然而,店中的食物並不是我的,也不是由我烹煮調配的。人們能享受到的,也不是我所給的,是人們自己拿錢購買來的。


  不過,教人消融自我比較容易,自己來做則很難。最近,我們有一個專職的職員外出受訓,回來以後,自己以為學到了很多新觀念,也懂得了很多新技術,於是逢人就說:「要尊重他人,能尊重他人,才能獲得他人的同情、愛戴和擁護。」結果,有人立即問他:「你能不能接受他人的建議?」他說:「我現在告訴你,是希望你能照做,你還有什麼好建議的呢?」對方說:「你剛剛口口聲聲說『要尊重他人』,如今,是不是也該尊重我們呢?」他說:「我是教你們要尊重他人,但不是教你們要求別人尊重你們。」

  我還有一位聰穎敏慧的出家弟子,他時常為常住大眾做企劃工作,策劃某人當做某種執事,該執事應如何如何地照著去做便會做得非常好;他策劃這個人應該要這樣做,那個人又應該要那樣做……。但是,每當常住大眾要求他或指派他做某項執事時,他總是說:「我是策劃人,不是執行人,我只計劃讓別人做,至於我自己呢?還未想到要當執行人。」請問諸位,處在現今的社會上,包括你自己在內,偶爾是否也是如此的人呢?

  在座的諸位,幾乎都是各行各業的領導人物。當你們指揮人時,又如何呢?是不是或多或少犯了這種「自我中心」的毛病而不自知呢?這次禪修營的主要課程之一,即是訓練大家如何消融自我。以下就圍繞著這個主題,來分析自我是什麼?又以什麼方法來實踐自我的消融。


  一、自我是什麼


  站在佛法的觀點看「自我」,可分成兩個部分


  (一)人我


  人我包括「你、我、他」,細究之,則只有主觀的「我」以及客觀的「他」。《金剛經》中,以「我、人、眾生、壽者」來涵蓋。


  所謂「我」,是指單獨的個體,也就是自己。「人」是指與自己相對的另外一人「你」。「眾生」即是包含「他們」,也就是多數的「你」。至於「壽者」的意思是因不斷地遇到「你」和「他」,而在時間上是延續的;換句話說,在時間之流的你、我、他,都稱之為「壽者」。


  (二)法我

  

「法」是指統一的東西。「法我」即是「五蘊」(色、受、想、行、識),前一屬於物質界,後四屬於精神界。五蘊總稱為「我」,就是法,所以五蘊也稱為五蘊法,它是三界之內的生死之法。


  小乘觀察到五蘊假合的我,是由於地、水、火、風的四種基本元素所形成。四大調和,便會身體健朗;四大違和,便會產生疾病。所以,不以色身為實在的我,不應執取色身為我而造種種的生死業。換言之,小乘看到五蘊所成的我雖假,五蘊法則不空,故不希望再受生死。也因為畏懼生死,所以希望求入涅盤,一旦修行成功,便不再處於生死之中,離開了現實世界。這種將生死與涅盤分為兩截的執著心,便是法執,又名「法我」。


  大乘菩薩是住於生死而不著生死,雖在生死之中,卻不受生死的束縛。如《心經》中所說:「照見五蘊皆空」,即度一切生死苦厄,既然五蘊皆空,雖有生死,也是空的,於是便不怕生死了。


  二、「我」的消融方法


  「我」的消融方法,可分成兩個部分:1、觀念思想上的消融,2、方法技巧上的消融。


  (一)以觀念思想消融自我


  為何而有「我」的存在?「我」的事實又是什麼?由於有了我貪、我瞋、我癡、我慢、我疑、我見等心理活動,便產生了「我」及「我所」的執著。


  1、我貪:是指貪慾。貪吃、貪睡、貪名、貪利等等的五欲,都是貪的現象。什麼是五欲呢?通常分有兩類:(1)通俗的說,財、色、名、食、睡;(2)正軌的說,色、聲、香、味、觸,此為佛經中常用的觀點,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體所接觸到的一切感受,如:冷、暖、滑、澀、輕、重等。


  2、我瞋:貪不到、求不得、丟不掉、擺不脫,便生瞋;或者已貪得卻又失掉了也會起瞋。凡是不如意、不稱心、不滿意的皆會引生瞋心。


  3、我癡:不明因果,不識因緣。為求私心的滿足,希望不合理的事情成為事實,就是違背因果;如果不種善因而盼得善果,或種了惡因而欲拒絕惡果等,就是不明因果。本來可以努力盡人事的事,而未盡心力、未能成事,或者已經盡了心力,成就了事業,便以為全出於自己的功勞,便是不懂得眾因緣所生的道理,就是昧於因緣。


  4、我慢:可分為四種:(1)驕慢,自覺了不起,不一定有理由。(2)過慢,自覺強過別人而起慢心。(3)增上慢,在修行上得少為足,有了一點小小的經驗與成就,便自覺已獲無上的聖智、聖果。(4)卑劣慢,也就是一般所說的「酸葡萄」心理,自己很差勁,沒有出息,卻見不得別人好,不但不讚歎,甚而鄙視別人的優點及成就。


  5、我疑:不但懷疑自己,同時也懷疑別人。這是與信心相對的,凡自信心薄弱者,便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人應該相信自己,才能除疑,否則就不會做成任何事了。另一方面,若懷疑別人則會樹立很多敵人,以致發生四面楚歌的情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不論於己於人,疑心即生暗鬼。當然,作為一個修學佛法的三寶弟子,對三寶師僧,切切不得懷疑,否則便是惹魔了。


  6、我見:包括五個項目:(1)身見,是對身體的執著。(2)邊見,是執有永恆的常見及不信三世因果的斷見。(3)邪見,顛倒善惡,錯亂因果,撥無因果的看法。(4)見取見,以下劣的知見為好為上,執持不捨。(5)戒禁取見,以不合因果、不合佛法的思想行為,作為必須遵守的戒條。


  以上六點,是由觀念上來分析構成「我」的因素。而「無我」,就是將上述六點漸漸除去,或頓時放下。沒有以上六類心理現象,也就沒有「我」了。


  很多人希望能夠由開悟而得解脫,使得自己得以自在。但要開悟的是什麼呢?必須了悟「我」是虛妄的,除了「我的」之外,只有以上六種根本煩惱,並沒有真正不變的「我」在。我的五欲,我的貪、瞋、癡、慢、疑、見等,皆是心理現象,除去這些現象,就無處可尋「我」了。能夠瞭解這些,就可知道「無我」是什麼了。


  過去禪宗寺院,接納新進禪者,進入禪堂之初,便會被執事者告以兩句話:「色身交與常住,性命付予龍天。」也就是唯有不管身命的死活,通身放下,全心放下,才能死心塌地地用功修道,亦即兵家用兵「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要訣。對常人而言,這個虛幻而又麻煩的「我」,不容易丟,捨不得丟,也害怕丟掉,所以也就不容易開悟了。


  (二)以方法技巧消融自我


  僅僅在觀念上分析「自我」的結構雖有用處,卻沒有大用,必得身體力行,用方法來實踐,才能得力。目前在市面上關於介紹禪的書已很多,但都限於寫禪、說禪,甚至是以禪宗的公案語錄,當作文藝欣賞,讀了之後,在想法上也可能有點幫助,但其用處不大。


  親自實踐,在佛法中稱為修行。一定要經過修行,才能實證。從方法的實踐而有身心的體驗,能以全生命的投入之後,一旦與無我的事實結合為一,便是證悟。


  口述的「無我」,不是由生命體驗得到,而是從思考、知識來瞭解的,故不能稱為證悟,只能名之為瞭解。不過這一層次仍是重要的,其次第是由信而解,由信解而修,由信解修而親自體證。


  三、實踐的方法


  (一)煉心


  所謂煉心,實際就是煉「我」。平日的「我」是非常散漫不踏實的,故可稱為散亂心的我。我們必須要用方法來調理身心,以數呼吸、持佛名號、觀身受法等等,來達到集中心、專一心、統一心的境界。其中觀身受法,是指觀身體動作的感覺,「觀」後,還須加上「照」及「提」的工夫。


  數呼吸時,若忘了數字,打了妄想,便不是在「觀」,發覺之後,馬上再將方法「提」起來,然後繼續再觀。「觀」時要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這也就是「照」。「觀」與「照」一定要同時並用,才不會流於散心或墮入昏沉。觀後一定要照、要提,然在如此用功時,切切不能急躁,不能使猛力,當以細水長流的方式進行。否則必須有相當的心力及體力才行,而且也容易忽好忽壞地交互進行,使你不能持久穩定。


  煉心的初步目標,是把「散心」的我,變成「專心」的我,對於每一個念頭的活動,都要能清清楚楚。專心之後,進一步要達到「一心」,也即是從專一心,至統一心。


  統一的心念也有三種:1.自我身心的統一,2.自我與內外環境的統一,3.自我的前念與後念統一。


  數息上了路時,還有三個不同的念頭交互起滅:1.我,2.我在數呼吸,3.我觀照數呼吸的數目。這三個不同的念頭,前後次第,穩定出現,雖有統一的念頭,仍不是統一心而只是專一心。統一心,則只有一個「我」的念頭,清清楚楚,實實在在,明明白白,已經不數呼吸,也沒有呼吸的數目可以讓你觀照了。


  前面已經提過,煉心就是在煉「我」。常人的我,是分別、執著、散心的我,無法自我作主,無能自我駕馭。所謂心不由己的原因無他,只因煩惱重,業力重,提不起又放不下。欲由散亂心進入專一心,首先要放鬆身心,放鬆頭腦,然後提起所用的方法。平時若遇境界現前時,立即放鬆頭腦,可避免很多的摩擦及衝突,自己也較不會衝動、生氣、與人爭辯。


  專一心之後,進一步便進入如前所述的統一心,它有三個層次:


  1.身心的統一:身心統一,主要是由於心念穩定、落實。若在乎身體的存在,則是一項負擔,不舒服。若能讓心穩定於方法之上,或專注於某一動作、某一項工作之上,便可忘掉身體的存在及身體的負擔。


  2.內外的統一:能夠內外統一,而將「我」消融在環境之中,並不太難,譬如藝術家便可以做到,而欣賞音樂演奏、繪畫等藝術品或是自然風景,也能陶然自得,渾然忘我,便屬此類。宗教家及哲學家「天人合一」的體驗,也屬此一層次。


  禪修的人,當在面對所有人事物的情況時,若都沒有對立的感受,其感覺便已把他們的自己與整個環境統一起來了。禪修者若已真正達到內外統一的時候,便已沒有優劣之分及內外之異了。統一就是無差別,若在用功時,體驗消融自我,體驗到沒有煩惱的心境,但在不用功時,問題仍然存在的話,便只能稱為統一,而不能稱為開悟,因為此處未將「我」視為沒有。雖說如此,有了這樣統一心的經驗,總是好的。至少可以不與身心之外的事物,處於緊張的狀態了。


  3.前後念統一:欲達到前後念統一,非常的不容易。此時不知道有前念,不知道有後念,唯知住於現在的一念。在定中,若一直保持住「現在」這一念上,便沒有時問,因為前後念已統一,出定後,時間又再度出現。


  《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然而前後念的統一,是否就是此處的三心不可得呢?


  很明顯地可以看出,前後念的統一並不等同於《金剛經》中所說的三心不可得。前後念的統一雖然沒有過去,沒有未來,但仍擁有現在,還是有「心」,還是有「我」,尚未超出「我」的範圍,雖無分別,仍有執持。


  「我」實在是極不易去除的,除了煉心之外,第二個方法就是「破心」?


  (二)破心


  破心就是將「有我」的心粉碎,方式有二:


  1.沉澱法(默照禪):若將統一的心,止於一念,那僅是定;若能靈明廓徹,既不住於止,又不停於觀,心靜如止水,心明如皎月,便會「桶底脫落」,悟境現前。如在一個桶中盛水拌泥,泥沙漸漸沉澱桶底,起初攪動,泥沙猶會翻起,但沉澱到最後,水已澄清而桶底終因太重而脫落,此時桶內空空如也,水與泥都不復存在了。既無可止可定的心念,也無能觀能照的心念,便成無念亦無心,而親見無我。


  2.爆炸法(話頭禪):即反覆不停地參一個話頭,問話頭之前的究竟是什麼?但是不准你替話頭給答案。歷代有名的話頭很多,例如:「拖死屍的是誰?」「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是誰?」「念佛的是誰?」及趙州從諗禪師「狗子無佛性的『無』是什麼?」……。


  切記參話頭時,開口就錯,動念即乖,故在自己參話頭時,不要有任何回答,更要有勇氣不斷地否定自己所發現的答案。如此,到最後會突然發現大地落沉,虛空粉碎,也等於桶底脫落。


  (一九九二年二月十日講於法鼓山新春禪修營,蘇曉玲整理)


禪與人生

  非常感謝《中華日報》的邀請,及台南民眾的熱烈支持,前來捧場。許多人透過媒體,知道花蓮有個證嚴,而不曉得台北法鼓山有個聖嚴,還有人以為是同一個人。倘使今晚大家真是因為搞錯而來,那我真要說聲抱歉。

  一、什麼是人生

  人生是苦樂憂喜,人生是悲歡離合,人生是成敗得失,人生是生老病死,人生是富貴貧賤,人生是善惡是非……除了上述六項外,尚有許多名詞可說明人生。今日且以佛教觀點來透視人生。

   (一)人生是苦樂憂喜

  佛家講人生是苦,一般人卻講求歡樂。歡樂是事實,但為時短暫。享受之前要歷經苦,享受之後還是苦,因此許多事僅見中間一點是樂,前後兩端仍是苦。

  憂是憂慮、憂愁,對未發生的事先憂,發生後,未有結果亦憂。喜與憂就如樂與苦,喜是短暫,憂仍較長。佛法對人生的解釋如此。

  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可見喜少憂多。人生常憂慮,即或要「走」時還是免不了擔心。擔心不知何往,擔心子孫禍福,更擔心以後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二)人生是悲歡離合

  喜家族團圓,悲生離死別。夫妻在談戀愛時是苦是樂?小說家以「苦酒」比喻戀愛,可見愛中仍是有苦,婚後仍免不了時苦時樂。

  以我個人而言,也是勸合不勸離,贊成合不贊成離。我雖出家,但我主張在家人既已結婚,就不要分離。

  (三)人生是成敗得失

  人的一生過程,不離成敗得失中打轉,失敗可說是一種鍛煉。拿今晚來說,不要以為有許多人來聽講,就是聖嚴的成功,事實上,成功的是《中華日報》,大家都是看《中華日報》而來;若是上了大當,我講不好,大家要罵,不要罵我,要罵就罵《中華日報》!(哄堂大笑)


  凡人得到的,不會認為已經夠多;付出一點點,卻感到付出很多,人大抵如此。俗話說「忘恩負義」,話雖毒,不失為寫照。有些人有了一點成就,就認為全是自己的努力成果,絲毫未想到,別人也同樣有所付出。

  (四)人生是生老病死

  生老病死是一生必經的過程,沒有人能避免,人都不希望死,卻非死不可。相反的,人都希望別人祝自己長壽健康,卻沒想到長壽健康是有條件的。

  (五)人生是富貴貧賤

  過去光腳上學讀書十分普遍。如今誰還光腳?因此今天大家都稱得上富貴中人,不屬富貴,怎有時間來聽法師說「禪與人生」?(掌聲)

  貧賤與富貴無法常保。富久了自會懈怠,富過三代者必是不多;貧家反能出現偉大人物,但往後又不過三代。富貴只是曇花一現,如果人人皆富貴,就無貧賤一詞,也無富貴一詞了。因此,如知處貧賤,就要加倍努力;如知處富貴,更應保持警覺。

  (六)人生是善惡是非

  善惡是非,是否有一定標準?善惡全是以是否「對人有利」而定,非以個人標準衡量。人常不以為己惡,甚至做了強盜也不承認是壞人。是以善惡應以社會的共同標準作定則,以多數人的需求為依歸。

  佛教徒當常反省,藉以發現自己的缺失。上述人生的特徵,要能瞭解,否則苦不堪言。

  二、什麼是禪

  我說正面是禪,反面是禪,正反兩面都是禪,正反兩面都不是禪。也許聽眾聽不下去了,要說這豈不廢話!

  事實上,禪並不一定是什麼,也不肯定或否定什麼,禪是你要什麼就給你什麼。

  正面是禪,說明禪有其基本要件,那就是相信因果。沒有因果就沒有佛法,沒有佛法知見,就沒有禪法。

  反面也是禪,佛法的道理是工具,並非目的。佛法能除去自我執著的煩惱,煩惱多就智慧少。《金剛經》說:「如筏喻者」,過了河後(悟道),筏(佛法)已不需要,拋之可也。道理有用,若執著道理,便成了障礙。

  可是許多人顛倒過來,認為不需要佛法,也毋須信因果,或者是倒因為果,那便是野狐禪了。以平日佛前供養鮮花為例,供玫瑰或供百合,佛皆不會選擇,只要供花的喜愛,不論供這供那,或者供或者不供,全部都好!

  我們談到許多問題,都是要從內心做起。

  事實上禪的初步是不可有自己,只能有別人,別人要什麼,自己就是什麼。大家知道觀世音菩薩沒有固定形相,眾生要什麼,就示現什麼。

  正反兩面都不是禪,這是更高一層了,對修行者或悟道者而言,並不要肯定什麼,或否定什麼,也沒有一定的需求。根本上,沒有自己的立場相需要,但其存在如明鏡,漢來漢現,胡來胡現。

  去年在加州一次演講後,有聽眾問:「你到底是開悟了沒有?」我反問:「你是要我答開悟呢?還是否定?」對方說:「只要實話實說就好。」我答:「實話實說,可真難說。我說悟了,你信嗎?我說未悟,你會認為未悟的人怎可在此大放厥辭!」

  三、什麼是社會

  社會是人生的舞台,它有許多的配合行為,例如:各種社會團體的宗旨,就是結合來自各行各業的人士,一塊兒奉獻心力,貢獻社會。因此,不管是同行或者不同行,大家應該相互協助,共同關懷。

  從信仰的關係來說,各人的角度容有不同,仍該彼此結合,各盡其力。但目前的社會,往往同信仰者還可相互幫忙,對不同信仰的就會排斥。若能相互包容、忍讓、學習,社會才有進步與和諧。而一般所謂社會,大抵只照顧自己依存的團體,而無視其它團體的利益。

  上周北投中華佛學研究所邀請一位牧師演講。牧師上台首先說:「對不起,我是基督教的牧師,一定會講基督教好。」這話一出,立即引起了同學掌聲,牧師反而感到納悶。我就對他說:「你說基督教好,這是正常。倘由我們來講,也不好說基督教比佛教更好呀。請你來,主要就是藉你的觀點來介紹基督教。」

  結果,這位牧師,當場邀請我,下回去向他們基督教的學生演講佛學。以傳教士及法師的立場,各說自己的宗教為優,是絕對正常的,但也要能相互尊重,唯有如此,才能增進人類的幸福。能相互尊重,人與入之間的爭執就少了,對立、紛爭也少了。此時,似乎可以約略體會到「淨土」的味道。

  四、什麼是淨土

  什麼樣的地方是淨土呢?1、沒有困擾的生活環境,2、沒有罪惡的社會環境,3、人的內心不會矛盾及煩惱。

  罪惡是什麼?簡單地說:罪惡因人造,罪惡因人起。煩惱之心是罪惡淵藪;損人利己和損人不利己,都是罪惡。個人對家庭、社會都會造罪惡,大罪惡是使人的財產、生命受到損害,小罪惡是令人煩惱、不舒適。

  但人們往往不自覺地製造罪惡!大家只注意到報上綁票、強盜等大罪惡,卻忽略了自己的言行是否無意間也造成了傷人的小罪惡。我們常願社會無罪惡,卻少想到也讓自己不製造罪惡。

  罪惡來自煩惱,煩惱則由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以及內心的矛盾而來。自然環境的不正常,會令人不自在、不愉快,而如何適應自然環境,讓自己愉快,則是重要課題。

  有一次在我們的「禪七」中,突然斷了電源,暑熱難當。我對大家說:「天氣熱,身體熱,由它熱,內心不要熱就好!」因為「天氣」、「身體」都不是「我」,摒除這些,自然熱不起來了。其實對付天氣、環境、內心的問題,都應以同樣的辦法來解決。

  另有一次,我曾口頭對一位居士不太客氣,他回去就寫封信來,除了解釋他自己,又譴責了我。隔三天他來問我:「信接到了沒有?」我說:「接到了,也看得仔細。」他問:「你覺得如何?」我只說:「我已知道你如此說了,但我並不生氣。」這使他覺得意外,事實上天下本無事,只是庸人自擾之。

  說起戰爭,應是人的天性,人與人爭,人也與自然爭戰。有次美國有「和平派」與「戰爭派」之爭,由於和平派聲勢浩大而贏了,結果報紙上標題:「和平派戰勝了。」這是多麼愚癡的諷刺啊!既是和平,還有戰勝嗎?

  佛教徒要使世界不戰爭,就要由個人做起,以慈悲代替怨恨,世界上暴戾氣氛將會減少。人人接受佛法理念,世界也會減少紛爭。

  所謂和平就是沒有恐懼,也就是不論生活、生存、名譽、財產都不受威脅。恐懼的心,與生俱來,恐懼來自不安全的感覺,而怕死則是不安全的主因。

  身體是暫有的,學佛的人如何才能不恐懼?就是把自己當作:1、沒有生過,2、已經死了。唯有置死生於度外,才可免於恐懼。

  因此,和平安樂的環境,不在心外,而是在各人自己的心裡。所以,如果在大家心中有了淨土,人間環境才是淨土。《維摩經》說:「直心是道場」、「隨其心淨則佛土淨」,若能做到心中無私、無慾、無貪瞋煩惱;所見世界,便無一處不是淨土。從佛眼看眾生,大家都是佛;因為佛的境界,沒有人能打擾他,使他煩惱,這不是淨土是什麼?我們雖尚未成佛,但可學其精神,要求自己學著來做,便能使自己的世界成為淨土。

  下面用幾句話來送給各位,作為結束:「一念存好心,一念生淨土;一念離煩惱,一念見淨土。一處有人行善,一處即是淨土;處處有人行善,處處都見淨土。」

  (一九九一年三月十二日講於台南市文化中心,《中華日報》三月十三日刊出,記者張立明整理)

來源:www.book853.com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