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禪的世界6
聖嚴法師

現代佛教青年應有之人生觀

  到慧炬來,是非常值得懷念的事。一九七五年,我剛從日本得到學位,受政府邀請回國,出席第四屆海外學人國建會,也受周宣德長者之邀至慧炬領一筆密勒博士論文獎學金。那筆錢對我非常有用,領了到日本出版我的博士論文,非常值得懷念。從那時候起,十八年來我一直沒有來過慧炬社。我想諸位同學在十八年前尚是孩童,沒有見過我的人一定不少。

  這次很榮幸受到鄭振煌居士的邀請,到慧炬來談一談「現代佛教青年應有之人生觀」。如果諸位認為沒有抓到癢處,講完後請同學們提出問題,也請老師們指教。

  今天我想跟諸位談的幾個問題是:一、現實和理想,二、感情和理智,三、個人和群體,四、事業和名利,五、菩薩行者的條件。

  一、現實和理想

  年輕人多半理想多於現實,必須二者調和才好。如果沒有理想,就沒有希望,沒有未來感,也就沒有前瞻性。如果理想太高,那是不切實際,光談理想,可能會處處碰壁而頭破血流,結果常常會覺得懷才不遇。有許多知識分子非常優秀,就是不得志,處處失意,到這個環境,到那個團體,都覺得這個地方不對,那個地方不好,只有他們是最好的,可是任何團體都把他們當成難以相處的人。他們可能是最優秀的,卻英雄無用武之地。是什麼原因呢?那是因為眼光太高,沒有辦法與現實配合,也就是與現實脫節。

  學佛的年輕人應該理想與現實兼顧,因為我們現在所受的、所遇的,都是過去所帶來的福報和罪報。所以,如果我們希望改良社會,改變環境,就必須付出努力。不努力而要求環境適合理想,可能得來更多的苦報,結果是苦多於樂,失意多於得意。人家若問在那裡得意?是處處失意。為什麼?因為眼高手低,不切實際。這點希望諸位年輕的同學們要瞭解,要記得。

  二、感情和理智

  感情和理智也是非常難以選擇的。太理性則冷漠不近人情,太感性則沒有原則,人家怎麼說怎麼好,常常變成婆婆媽媽,人家哭你也哭,人家笑你也笑,人家的問題變成你的問題,看到某人有感情問題,本來不是你的問題,一談之下卻變成了你的問題。不知同學們是否發生或發現過這種情形?年輕人常意氣用事,可以為了朋友而兩肋插刀,不管男朋友或女朋友,赴湯蹈火也在所不惜。名譽生命都重要,但為了感情,兩者皆可拋,這是有問題的。在年輕時必須先把書讀好,先把事業基礎建好,站在佛教徒的立場,付出感情時必須帶著智慧。

  六波羅蜜中的般若波羅蜜即智慧度。《心經》說:「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人若沒有智慧,會一輩子痛苦,人家的問題都變成自己的困擾,自以為很熱情,但到最後卻是最糟糕的人,因為你熱情對人家,人家不一定熱情對你。所以,不論愛情、親情、友情和道情,道情是修行人之間的感情,一定要與理性配合,不與佛法智慧相應者不稱道情,我們在處理任何事情時,都必須以清涼的智慧作依準。特別是自己的問題,更需要以理性來處理;對他人的問題,則不妨以感性的慈悲來處理。我常說我們要以慈悲來處理他人與我之間的事,以智慧來處理我自己的事。

  智慧不是理性,理性可能是智慧,但智慧高於理性。我們要講理智,便是要慈悲和智慧並用,不過兩者兼顧往往是很難的。

  昨天有一個人來問我,他是一家公司的總經理,未婚,也還沒有想到要結婚,可是為什麼不結婚又不出家呢?有兩個原因:他的母親需要他,不只是需要他照顧,而且是需要他結婚。這樣子的情形,他問我怎麼辦?我說:「你這樣的人不能出家,要趕快去結婚。」他說他沒有要結婚。我說:「自己沒有要結婚,何必在乎母親要你結婚?」講到這問題,我們都知道釋迦牟尼佛已經結了婚又走掉了,對不對?弘一大師也結了婚又走掉了,對不對?所以我說,他這樣子的人不能出家;也就是說,他的感情比較豐富,以致無法取捨。那麼,出家是不是連媽媽也不要了?沒有這回事!我們出家人更需要孝順父母。我的弟子中就有把媽媽接到農禪寺來孝養的,有現實的例子在那兒。如果父母沒有人養,我們一定要孝養,我們出家人不要父母的財產,但是父母沒人管的時候,出家的兒女一定要把他們請到寺院來孝養。

  三、個人和群體

  個人一定是在群體的裡邊。現在許多年輕人都放棄、否定或忽略整體,只追求個人的榮譽、名利、事業,只要自己搶得快、爬得高,就算是成功。昨天早上,有一群某工學院的老師來訪問我,提到他們辦公室裡就有這種人,問我該怎麼辦?我問什麼樣的人?他們說那個人對上邊都是:[是!是!是!馬上辦,照辦。」可是對下面,拿到的事全部推給下屬做,做好了,都說是他做的。這樣子,嘉獎、陞官的是他,沒有做好的他馬上就推說:[這件事我已經交待某某人,怎麼弄成這個樣子!」就是說,爭功而諉過。結果他步步高陞,左右逢源,而在他左右的同事和部屬,沒有一個不恨他。

  他們問我,我們佛教徒遇到這樣的人要怎麼辦?我說第一是考慮離職,你們今天來問我,就是受不了,心裡覺得委屈、不公平。第二就是要忍辱,修六波羅蜜中的忍辱波羅蜜,就要把他當成菩薩來看。我問他們:「在這兩種選擇中,要選那一種?」他們說:「一時間想不出該怎麼辦?」我說:「你們既然遇到這樣的人,最重要的是不可以也變成這樣的人,這是我們佛教徒的立場。」

  作為一個青年人,一定要把個人和群體連在一起,把自己和他人之間相關聯的問題同時考慮。如只考慮自己不考慮他人,這不是佛教徒。如果我們經常這樣子考慮,有時候可能會處處吃虧,你成就人,人家就正好踩在你的頭頂爬上去,好人被人欺,好馬被人騎,看看我們要做那一種人?

  但是佛教徒不做爛好人,佛教徒不做沒有原則的鄉願。我們不計較、不爭功、不諉過,但是要讓他人知道我們的感受,看他們是不是還要欺負。如果他們還是不斷地欺負,只好讓一讓吧!你能夠轉變他,就轉變他;不能轉變他,那是因為你不是大菩薩,不是已經到了聖位的菩薩,你只是普通人,不要那麼難過,不要想忍辱又忍不住,何必自尋煩惱?學佛本來是為了消煩惱,在這樣環境下,如果煩惱很多,只好遠離。

  所以,為團體犧牲,要看看值不值得。有許多佛教徒認為這是業報啦、因果啦,我們只能忍氣吞聲!其實,佛教徒不做忍氣吞聲的人,也不做為所欲為的人,佛教徒要做一個很有智慧心與很有慈悲心的人,這是非常重要的。忍氣吞聲不好,害了自己也害了其他人;為所欲為也不好,會傷害其他人,踩著他人的背往上爬。所以,我們要做一個有理性、有智慧、有悲心的人。

  有人問我:「法師您要不要名?要不要利?」我說:「名韁利鎖是我們佛教徒基本的認識,我是出家人不會不知道。若是為了追求虛名而努力,很可能變成沽名釣譽。」為了私慾而追求財利,很可能變成利慾熏心而自害害人,常言:「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太可憐了。不過如果你做某樣事,對多人有益,對自己有益,但是不能出名,跟名沒有關係,你做不做?我剛才講一個人不能夠離開群體,只要對全體眾生有益的,我們就一定要做。古人有名言:「求名當求萬世名,謀利要謀天下利。」這是世間賢哲所講的話。對學佛的人來講,不能考慮名和利這兩樣東西,否則會產生問題。

  四、不求名利·為貢獻而貢獻

  可是,有極少數人不求名反而成了名。像虛雲老和尚,我相信他是沒有求名的,像印光大師,我相信他是不會求名的,但是他們都有了名,而且在佛教史上留下了盛名。釋迦牟尼佛,我們相信他也沒有求名,但是直到現在,全世界都知道他的聖名。對於那種水到渠成、實至名歸的名,我們不必推辭,不必虛矯而說:「我不要名。」

  名也有用,名就是名氣。有名就可以影響許多人,沒有名的人就不能很快而直接地影響許多其他人。至於名利和事業是不是一定有連帶關係?不一定。有些人是幕後功臣,如:做太太的對丈夫幫助相當多,但出名的卻是丈夫。又如:幕僚們為長官奉獻和提供智慧,但出名的卻是長官。

  這些人沒有事業嗎?有!他們的事業就是通過他們長官的大名,來對社會貢獻,對大眾貢獻。釋迦牟尼佛的大弟子或後代的僧俗四眾弟子,在三藏經典裡留下名字的也不多。《阿含經》所提到有名字的出家眾只有幾十個人,在家眾也只有幾十個人。其他的,一講就是二百五十人,卻未說出他們的姓名,未見姓名的人,並不等於對佛法的弘揚沒有貢獻。至於那些在僧傳中沒有留下名字的祖師高僧們,就不算是大德嗎?就不算是菩薩嗎?所以,我們要為貢獻而貢獻,不是為求名利而貢獻。

  菩薩行者有兩個條件:1、利人即利己,2、人成即佛成。菩薩初發心,未度自己先度人,這是大乘菩薩的精神。

  我們要努力為人而不為自己。譬如:諸位同學,有的人學做醫生,有的人學做律師,有的人學做會計師,有的人學做工程師,有的人學做教師,在現代的工商業社會裡,醫生、律師、會計師、工程師最受人歡迎,賺的錢也最多,好的教師則容易出名。年輕人發願要做這些行業的從業人員並不是壞事,但一定要想到為什麼要從事這些行業,不能夠僅僅為了錢、為了名、為了將來個人的享受。乃是為了能使更多的人不受法律困擾,所以做律師;現在的時代怪症很多,做醫生是為了要治病救命;現在會計師能夠幫忙人家賺錢、看錢,也替政府管錢,好的會計師非常有用,能夠做財富企劃和診斷,不是專門為有錢人算帳,而是為了整個金融的發展;工程師從硬件方面建設社會;教師從軟件方面培育人才。若以這種觀念利人,便是利己,也自然而然會得到社會的尊敬,那麼名望和利益的獲得,乃是水到渠成。

  五、敦倫盡分·人成即佛成

  「人成即佛成」是太虛大師講的,他這句話是不錯的,但有許多人尚不清楚它的涵義。這句話是說:我們站在各人的本分,盡到各人的責任和各人的義務。做學生的要盡學生的責任和義務,做老師的要盡老師的責任和義務,做父親的要盡父親的責任和義務,做母親的要盡母親的責任和義務,做兒女的要盡兒女的責任和義務。一個人同時會具有好多不同的身份,譬如:莊南田董事長,在慧炬是董事長,在企業的公司是總經理及老闆,在家裡是父親,也是丈夫,對我來講他是三寶弟子。可知,你對社會的貢獻越多,你所具備的身份地位和責任義務也越多、越重。我們要全心全力做好我們分內應該做的事,盡到我們分內應該盡的義務。

  但是許多人只追求權利,卻不盡義務:爸爸有爸爸的權利,丈夫有丈夫的權利,國家公民有公民的權利。諸位,你們具備有多少身份,你們就有多少權利。我們這個時代、這個世間,追求權利的人太多,願意盡責任、盡義務的人卻不多,這是一種很危險、很麻煩的情況。

  我們學佛的青年,應該要盡自己的責任,盡自己的義務,盡自己的本分。這就是印光大師說的「敦倫盡分」。有人認為我們出家沒有敦倫也沒有盡分,至少沒有盡到做丈夫太太的責任,也沒有盡到做兒女的責任。但是出家人有出家人的身份,應盡出家身份的責任,不必有俗人家庭的責任,否則便不是出家人了。佛教要我們盡責任,就是要盡到現在身份能做到的責任。比丘沒有太大,叫他盡什麼丈夫的責任?比丘尼沒有丈夫,盡什麼太太的責任?沒有這個身份就不必盡這個責任。但我們出家人沒有說不盡兒女的責任,若能對一切眾生盡到平等救濟的責任,就是「人成即佛成」的內涵了。

  (一九九二年九月二十一日晚上講於慧炬社,《慧炬》月刊三四三期刊載,高鶯鶯整理)

人心清淨.環境清淨

  這個時代,由於交通工具方便,通訊設備靈活,所以使我們感覺到世界越來越小,最麻煩的是個人和自己內心的矛盾也越來越強烈,困惑了自己也迷失了自己。那麼,佛法對於我們現在的人類究竟能提供什麼幫助?

  一、娑婆有無盡的親切

  佛法的觀念,讓我們知道這個世界在宇宙中所佔的位置,就像恆河中的一粒沙。當我們感覺到這個世界是如此的渺小,小得像我們自己的身體一樣,甚至於小得像個拿在手上的皮球或彈珠那樣時,就能解除我們的壓迫感。

  如果用佛教的修行方法來體驗我們內在的世界,也就是說,進入禪慧的經驗後,就能夠使我們發現不只是外在有無限大的宇宙,我們的內心世界遠比那外在的宇宙更大,而外在的宇宙既然是無限大,內心世界更可以大於無限。修行的方法,會讓我們體驗到內在世界是無限的深、廣、遠、大,實際上是超越於無盡的太虛。

  佛法告訴我們,所有一切的眾生,在過去、現在、未來無量的生死之中,彼此都曾經是、也即將是親戚、朋友、兄弟、姊妹,無量的世界中所有的物質都曾經是、也即將是我們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從我們的身體變成物質環境,而物質環境又變成了我們的身體。因此佛經上說:[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微塵,都曾經是我們的捨生命及受生命處。」這是多麼地親切啊!

  如果我們通過修行的經驗,就可以體會到所有的有情、無情,不管是動物、植物或礦物,外在世界和內心世界並沒有分開。我們個人的身心,和所有的人以及一切眾生,都是連在一起,而非孤獨的存在。

  所以,當我們能用佛法的觀念和修行的方法,來作為生活的指導以及生活的體驗之後,會使得我們感覺到這個世界是很大的,對世界上所有的人、所有的眾生,會感覺到非常的親密而不是那麼疏遠的。

  二、忙是佛的生活

  在這個大家都非常忙祿的時代,作為一個修行人是不是也該忙呢?做一個修行佛法的人,也有非常忙的時候,他的感覺是怎麼樣的呢?

  二千五百多年前,釋迦牟尼佛住世時,印度的人民都是很悠閒的。可是釋迦牟尼佛跟其它的印度人不大一樣,他的一生,從出生到涅盤為止的八十年間,都是非常的忙祿。年輕的時候,他忙著學習文的、武的、宗教的、哲學的、藝術的……各方面的學問。接著出家以後,很精進地修行了六年苦行,什麼方法都學,然後成佛。成了佛以後,他更忙了。我們從他遺留下來的經藏、律藏裡,可以看到在他的四十多年之間,為了教化眾生,在恆河兩岸東奔西走,關懷人間,指導徒眾,很少有一天是坐著休息的,可見得「忙」就是佛的生活。

  「忙」沒關係,不「煩」就好;「忙」不是問題,「煩」就變成了困惱。面對許多的事情,如果你只管處理而不擔心它的利害得失,就不會有困惱了。

  三、內心清淨.環境清淨

  我們這個世界的環境是越來越麻煩了。呼吸的空氣、所吃的食物、生活的地方,漸漸地越來越污染了,好像我們慢慢地就要生活到垃圾堆裡去一樣,因此,有許多人發起環保的運動。可是,在台灣某地,最近為了環保,結果製造了更多的環境污染,甚至為了爭執保護環境而殺了人!

  如果從佛法的立場來講,這都是很愚癡的事。這是向心外征服、要求、期望的結果,那只有增加更多的混亂,而不會使得這個世界真正的得到保護。佛法主張我們每一個人應從自己的內心清淨做起,減少貪慾、仇恨、愚癡、傲慢、懷疑。這些心理的問題減少了的話,我們的環境自然而然地就會清淨,自然而然地就會衛生,也自然而然地就能得到保護。

  如何達到這樣的目的呢?這要一方面依靠佛法的理論指導,另一方面要以佛法的修行方法,促使我們的心,從煩惱而變成清淨。心清淨,則世界清淨;也唯有內心世界清淨,才能夠真正見到外在環境的清淨。

  四、心眼如鏡.歷歷映現

  我們從童年開始到老死為止,所見到的人都是凡夫的普通人。普通人主所以稱為普通人,是因為有貪、瞋、懷疑、傲慢、愚癡等的問題。如果能夠反省到:假如我是個聖人的話,那些凡夫的種種問題對我來說,應該都不是問題;正因為我也是個普通的人,所以才會看到別人的問題,那我便能夠原諒別人了。能瞭解自己也是個凡夫,也會做錯事,也有缺點,就會同病相憐地原諒別人,諒解我們環境裡所見的人都是凡夫、普通人。普通人有普通人的問題是正常的,不討厭他們或怨恨他們,這在佛法裡稱為「慈悲」。佛法指導我們不責備他人,應以同體大悲的慈悲心去諒解他人、關懷他人,同時檢討自己、改善自己。漸漸地,對人、對己都會和平相處,所處的環境也會漸漸地清淨起來。

  我們自己若沒有貪心,或減少貪心的話,對於物質的追求和浪費就會盡量減少,製造髒亂的機會也就相對地減少了。如果我們對於他人越來越有同情心、諒解心,那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所發生的環境污染,也會越來越少。

  因此,只要有一個人修行佛法,這個世界就會增加一分寧靜、安定和清淨。所以,佛法對於這個世界是太重要了。

  佛教並不反對物質生活的需要,但是,也不贊成過分的追求和浪費。佛法的修行並不局限於個人,但是,首先應從自己內心做起,然後影響他人。所以我們在台灣,正在建設的法鼓山的理念有兩句話:「提升人的質量,建設人間淨土。」這兩句話就是佛教對現在社會的責任和義務,也是我今天演講的主要內容。

  (一九九一年十月十三日講於紐約禪中心,陳淑梅整理)

綠化大地.淨化人間

  一、青山綠水今何在

  四十多年前,我在上海時,聽過一首「阿里山風雲」的主題曲「高山青」,歌裡有兩句歌詞:「高山常青,綠水常流。」描寫當時台灣阿里山的風光。因此在我的印象中,寶島台灣該是到處山青水綠。但是經過四、五十年,台灣環境漸漸惡化,乃為事實!阿里山流出的水,是否還是可以喝的,我不知道,許多的河流溪澗,均由於山坡地的農牧開墾及工業設施,嚴重地污染了水資源,這是事實!

  日前,我在金山鄉法鼓山,問三十多位參與禪修的社會菁英:「五百年後我們再回地球訪問,地球會是什麼面貌?」大家各個失望地說:「那時地球可能翻了一個身。」「地球上可能已經沒有山,連阿里山都不見了。」「人口太多,把山剷平填海了。」「山上樹木都不見了。」但也有一位聽眾期望著說:「五百年後世界會更美,會出現人間淨土。」

  這兩種看法和想法,恰巧完全相反。諸位也請猜猜看,五百年後地球會是什麼模樣?會變得更壞,還是真有人間淨土出現?今天我們如果不及時剎車或及時調整生活觀念、調整生活方式,我相信,五百年後的地球,可能到處都是垃圾山,所有的人可能都會害著各種各樣的怪瘡怪病。

  但是,如果我們及時回頭,愛護環境,人間淨土是可能出現的。以佛教徒的立場而言,只要努力,只要有心,未來不是不可以挽救的。我希望五百年後回到地球時,我們的子孫都已是生活在人間淨土裡。

  二、現在菩薩未來佛

  在佛教經典之中,將所有的生命分成兩類:一是有情,二是無情。有情的生命是指動物世界;無情的生命包括植物和礦物。

  在佛教徒來看,無論是動物世界、植物世界、礦物世界,都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身體無法離開大環境,大環境便是身體的一部分,如果沒有大環境,我們的身體就無法存在,而生存的環境,就包括了動物世界、植物世界、礦物世界。

  佛經的《生經》中提到,所有的動物都可能是現在的菩薩、未來的佛。釋迦牟尼佛在無量世以前,發菩提心之後,便一生又一生地在不同的眾生群中廣度眾生。在不同的眾生群裡,他做過鹿、象、兔子、鳥及其它的種種動物。

  因此,我們看到動物時,就應該想到,這些動物可能是發了菩薩心願的未來佛,對待動物應該就像關懷、尊敬所有未來的佛一樣。

  但目前世間的動物世界,究竟如何?許多珍稀的野生動物,由於自然環境被人類文明破壞,已逐漸減少乃至滅種了。由於溪流、水塘、池沼、湖泊受到人為的污染,水鳥種類已慢慢少了。許多過去有的魚,現在也不見了。不僅在台灣沒有容身之地,在世界各地也都不容易找到棲身之所了。

  就佛教徒的觀點來看,森林等於是未來諸佛居住的世界。因此,當我們看到森林失火,就好像看到台北市或者是一個人口聚集的村落、都市,發生火災一樣。這是佛教徒對自然環境的認識和看法。

  三、在水邊林下修行

  釋迦牟尼佛就是出生在一個公園裡的無憂樹下,出家後在森林中修道,而釋迦牟尼佛成道的地方也在一棵菩提樹下,成道後說法、首次度化五個比丘弟子的地方叫鹿野苑,也是樹林。佛陀也常鼓勵比丘們,當以「日中食,樹下宿」為精進的生活方式。水邊林下,乃是修道的環境。

  在清水邊聆聽淙淙水聲,同時也欣賞水的清淨及寧靜的境界。林下指的就是樹林之下。釋迦牟尼成佛之時是在尼連禪河邊上,成佛前則在河裡洗了澡。在印度人的觀念中,恆河的水是天上來的,能在水裡洗澡,等於是受上天力量的滋潤,而得到罪業清淨。在印度古國王登基典禮中的灌頂儀式,就是以四大海水來澆頭,說明國王已受到水的滋潤與祝福,可見水和樹林對印度民族的重要性。

  還有,釋迦牟尼佛成道以後,有好幾個修道和弘揚佛法的道場都在樹林裡。其中有一個叫竹林精舍,就種滿了竹子,甚至他在涅盤時,也是在兩棵闊葉的娑羅樹之間。

  今天我們要考慮許多環保問題,我想就從法鼓山農禪寺推廣起。不要多用紙張,就以吃飯用的餐巾紙為例,沒有餐巾紙是不是照樣可以過日子呢?我想還是可以的。

  我曾看到報紙報導,台灣一個五口之家的家庭,一天用紙,包括衛生紙、包裝紙……種種紙張,加上信箱中塞滿的垃圾郵件,相當於用掉一棵樹。台北市二百多萬人口,那相當每天用掉約五十萬棵樹啊!

  二十多年前,我去日本留學時,當時是以用紙量多少來衡量一個地方的文明程度。台灣由於印書、印報紙、包裝紙的用量少,日本用量大,所以日本是先進國家。現在這個世界的觀念應該倒過來了,用紙用得最多的地方,是最野蠻、最不知愛惜自然資源、製造髒亂最多的地方。現在日本已在減少用紙量,而台灣卻還沒有做。我要呼籲各家廠商,注重商品質量,減少包裝用紙,商品包裝越樸素越好。

  過去在市場用草葉樹的葉子來包菜,不會製造污染,而今天用的塑料袋是消化不掉的垃圾,如果說不能再用葉子來包菜,至少可用環保袋代替塑料袋。環保袋只要稍加清洗後便可繼續使用。

  我們也在推行用環保餐具,包括碗、盤、筷子、湯匙。現有的保麗龍餐具相當簡便,用完就丟,但對我們的環境卻造成非常大的破壞;我們用的環保餐具是不銹鋼的,用完洗過還可以用,用一輩子都不會壞,還可以傳給我們的後代。人家說佛教徒衣缽相承,我要把我的環保餐具也傳給我的弟子。希望大家也都能響應,平常都帶在身上,隨時可以用。

  四、水資源保護刻不容緩

  我的家鄉在江蘇省常熟縣,是所謂的魚米之鄉,水質非常好,水中可以養魚、種蓮藕、蒔菱角等。但在五年前回到我的故鄉一看,我俗家前後兩條溪流,真是「綠水」常流,水是墨綠色的。裡頭已沒有魚蝦,而住那裡的親人還是吃那溪裡的水。

  我問俗家哥哥,田裡收成如何?他說:「好!因為毛澤東思想,共產主義社會制度,使我們大豐收。收成是解放前的二至三倍。」事實上,是使用化學肥料及農藥的結果,因此農作物的收成較好,但是農藥也把河水染成墨綠色了。

  台灣這個問題也很嚴重,以北投農禪寺為例,過去那兒的井水是可以喝的,現在受到鄰近工廠污水、稻田肥料、農藥的污染,已不能喝了。

  記得小時候,我曾因用一大盆水洗臉,被師父責備,我不解:「水那麼多,為什麼不能用?」師父告訴我:「你現在不節省用水,旱季來臨就沒有水用了。再說,人的福報有一定的限量,你這一生帶來的福報如果提早用完,就沒有福了。就像餓鬼,有食物吃不到,有水不能喝,這就是因果報應,如果不知珍惜而浪費福報,下場會跟餓鬼一樣。」

  環保工作要從心靈做起,所謂心靈環保,就是打內心起徹底做環保,不只是呼籲大家少用點紙和水,多種幾棵樹……,還要從每個人的觀念、信仰、習慣改變起。

  佛法講因果,講福報,就是心靈的環保。所謂「因果」,是指我們所做所為與將來所得到的結果有關。也許是我們這一生,也許是我們的來生,也許是後代的子孫,總會受到果報。再從佛教信仰來看,我們要為來生的罪福著想。因此我們不僅要珍惜現有的福報,同時要為永遠的來生,培植更多的福報。

  培福的作法為何?無非是少浪費、多付出、多奉獻。以用水為例子,當水不虞匱乏時就要節省用水,免得旱季來時飽受缺水之苦。

  五、少欲知足.知足常樂

  佛法要我們少欲知足,知足則常樂。物質的貪求是沒有止境的,已經有了的,希望多一點,多了又希望更多。佛經對慾望的可怕,有一比喻,就像是口渴的人喝鹽水一樣,越喝越渴,越渴越喝,最後變成死路一條。物質生活不能沒有,但要適可而止,要知足、要惜福。

  少的希望多,多的又希望更多,自己這一生擁有的,又希望兒孫也能繼續擁有,這並不是很壞的事。但是如果因為貪得無厭而浪費了自然資源,那不僅不能造福後代子孫,反而是加害於他們。

  人間淨土的推動,要從人的質量提升開始做起。如何提升人的品質?就是要多奉獻,少追求。人類在世間,就像是同一個魚缸裡的一群魚,生存的環境是相同的,其中有一條魚如果多撒點糞,自認為是別人受害,無損於自己,豈不是非常愚蠢的事?竟忘了自己也是身在其中!

  (一九九三年三月十二日晚間由《中國時報》文教基金會邀請,講於台北市中正紀念堂廣場)

從佛教看我們的居住環境

  二十多年前我在日本留學,當時日本的環境受到非常嚴重的破壞,例如:東京灣的水不能養魚,灣內的魚不能食用,東京市內的空氣也受到污染。但是日本人意識得快,做得也快,幾年內便做了河川疏浚的工作,污染問題也在逐項解決。

  今日台灣的污染問題比二十年前的日本更嚴重,人們雖然有環保的意識及要求,可是環保觀念卻是非常模糊,總是在威脅到個人的利益及家庭的利益時,才想到環保,對自己沒有切身關係、迫切需要時,便漠不關心,甚至製造污染,破壞環境。

  一、台灣環境質量日趨惡化


  (一)空氣、水污染:台北市空氣非常壞,走一圈市街,會發現鼻孔內是黑的、髒的,坐在汽車裡也不能呼吸到乾淨的空氣。

  去(一九九二)年我到夏威夷旅行弘法時,發現當地的水資源非常有限,政府嚴格限制人口移入及居民人數,主要是因為水的供應出問題。


  二十年前,台北北投的地下井水可以飲用,現在挖井,井水足綠色發臭的,這是因為地面受到污染,連帶波及地下井水。北投人若沒有自來水供應,生活就會有問題。同樣的,如果陽明山的水源受到污染,居住在北投、陽明山一帶的人,生活也將受到威脅。


  台灣是一個海島區,如果我們再不好好珍惜水資源,將來恐怕必須利用海水淡化方式才能取得飲用水。


  (二)森林破壞:不只是台灣,全世界的原始森林已經越來越少,造林做得少而慢,卻砍伐得多而快。由太空攝影,看到地球的許多原始林遭砍伐,就像是一隻野狗身上長有一塊塊的癩瘡,如果不好好治療這隻狗,牠便很快會死亡。


  我們必須珍惜森林的資源,多種樹木,讓台灣環境免於受到破壞。


  (三)土地破壞:台灣的面積相當小,為了種種的生產,土地被建築物佔有,也被農業開墾破壞。


  一九七五年我去美國紐約時,長島是全美生產洋山芋最豐富的地區,幾年前發現洋山芋有毒不能再食用,其原因是使用太多農藥、肥料,破壞、刺激了土壤,因此政府下令,這片土地必須廢耕十年以上,使地力再恢復。

  以前農禪寺附近,一到傍晚,尤其是春天之後到秋天為止,都可以聽到青蛙叫聲,如今已經很難再聽到了。過去四處可以看到鷺鷥蹤跡,現在也已經很少看到牠們的足跡了。


  二、眾生皆享有生存權


  慈悲,是認為地球上一切眾生都應該受到人類的平等關懷,因為只有人類有慈悲心,其它動物則不知何謂慈悲。「慈悲」二字是佛教對人類的定義:人受到教育的影響、佛法的薰陶,而產生了慈悲心。有了慈悲心,便應該平等地關懷一切眾生,因為所有的眾生皆享有生存的權利。


  自然界的生物,有一個循環的生存原則,就是食物鏈,什麼樣的生物吃什麼樣的東西,然後回過頭來產生同樣的循環,這是無可奈何的事。


  由於人為的破壞,現在生存於地球環境的眾生,已不能自然的循環滋生,許多動物已失去生存的權利。人類也是眾生的一分子,我們無權剝奪、破壞其它眾生的生存權利,而是應該讓他們也有生存的環境與空間,這也是慈悲的佛教徒應該要做到的地方,因此我們至少要做到不濫捕、不濫殺。


  三、佛教的居住環境


  大家都知道,釋迦牟尼佛誕生於印度一個小城邦內,這個小國有一個王家的私人公園,一直到現在還是佛教的八大勝地之一,叫藍毘尼園,位於現在的尼泊爾境內。釋迦牟尼佛時代,公園內滿處都是樹木花鳥,五年前我到那裡朝聖,當時的花草樹木,由於人為因素,現在只見一片荒涼的殘跡,令人傷感。


  釋迦牟尼佛修行的地方叫作苦行林,是經常有許多出家人在那兒修行的森林,現在只剩下幾棵樹,象徵著當地還是歷史上的苦行林,這也令我非常難過。釋迦牟尼佛成道後,馬上去度化他的五位弟子,當時他們正住在鹿野苑的園林裡,如今亦是一片荒蕪。


  再看看釋迦牟尼佛一生中幾處最重要的弘法和培養弟子的地方,例如:只園、竹園、庵羅樹園等,都是著名的花園、公園,當初是成千成百的出家人,共同過著修行生活與集會的地方,那是在水邊、在樹下。


  釋迦牟尼佛是在拘屍那羅城的娑羅雙樹間涅盤,我在印度時只看到一棵,那還是後來補種的。釋迦牟尼佛的一生和自然環境密切地結合在一起,但是現在的自然環境已經受到嚴重破壞。


  佛教在釋迦牟尼佛涅盤後傳到中國及世界各地,出家人大部分也是在城郊,村落邊緣,有樹有水的地方修道、生活,以便托缽。


  中國佛教徒中一定聽過一句話:「天下名山僧佔多。」我把「占」字改為「建」字,成為「天下名山僧建多」,我們看到中國大陸的名山古剎,都是代代的僧人建立起來的。


  許多僧侶住在一起修行的地方,稱為「大叢林」,而眾多出家人、許多佛教徒共同聚會的場合,稱為「清淨海會」,像大海一般清淨,像水一樣從四面八方匯聚到大海,正如今天諸位參加這場演講,也可稱之為「清淨海會」。可見佛教跟山林與海水的關係是多麼親切。


  四、惜福的生活觀


  現在談談佛教的生活觀念。佛教的生活觀是要知福、惜福、培福、種福,才叫作「有福」。


  大家都希望有福報,例如:中國人過年時喜歡把「春」、「福」二字倒過來貼,象徵春到、福到,春天到了,希望也來了;希望來了,福報也跟著來。但是,真正的福,應該是先知道「有福」,才可能會珍惜福報,因為福報得來不易。「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可是種瓜不一定得到瓜,種豆也不一定得到豆,有瓜一定是種了才能得,有豆也一定是種了才能得,即所謂種善因才能結善果,一定要珍惜得來不易的福報。


  和十幾、二十年前相比,生活在今日的寶島台灣,我們的福報實在太大了,跟今日中國的大陸比起來也是如此。我們應該知道自己生活在福報之中,不要浪費,揮霍福報。這就等於我們存在銀行的錢,是辛辛苦苦賺來的,不是不勞而獲從天上掉下來的,我們必須珍惜它才能保有它,不但珍惜它還得增長它,使福更多,福一多,生存的保障也越多。否則有多少福報就用多少福,生活便沒有安全的保障了。為了更安全、更幸福,我們必須培福、種福,才能有福。


  可是自然資源似乎是來得太容易,我們往往浪費了還不自知,不管吃的、用的,我們都在不知不覺中浪費了許多。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對惜福的觀念還不能接受和瞭解。


  二十多年前我在日本,有一次看到一對父子在吃飯,兒子吃飽後拿了一塊甜點和一個蘋果,都各咬了一口就丟掉了,他的父親便說:「兒子啊!爸爸小的時候想吃塊甜點都很不容易,也不可能一個人吃掉一整個蘋果,你怎麼把這些都浪費、糟蹋掉了呢?」兒子回答道:「爸爸,你太古板了,你小時候可憐沒東西吃,現在冰箱裡隨便拿,都有許多東西可以吃,我已經吃飽了,這些東西又不好吃,為什麼不可以丟掉呢?」


  這是我在日本親眼經歷的一則故事,在座很多人或許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甚至多少也有這種觀念。因為資源豐裕的緣故,我們工作一天可以買到許多蘋果,如果不好吃或吃不完便覺得可以丟掉,但是沒有想到丟掉這些東西,等於是浪費資源,同時也製造了環境的污染。


  一天之中,如果製造的垃圾越少,我們的生活便可以保持得越清淨,若任意浪費資源,對環境的破壞便越多,這是相互循環的道理。許多人把自己家裡的垃圾往外丟,卻在走過街頭聞到這些垃圾臭味時,都不約而同地掩鼻而過,就是沒想到這都是自己製造出來的惡果。


  台北縣、台北市為了垃圾問題,產生許多爭執,台北市希望把垃圾倒到台北縣,台北縣說:「我們不需要垃圾。」同樣的問題在美國也發生過。有一次在紐約港口停泊兩大船的垃圾準備出海,但不知要運到那一個島,被發現後,便處處被嚴密地監視著,這兩條船在海上漂流幾個月後又回到紐約。這足以說明本來雖未想要害人,最後卻害自己。我們製造垃圾時好像與己無關,其實關係是非常密切的。


  佛教徒的另一個生活觀念是寧靜、清淨、整潔、簡樸,這便是修行。


  有一個統計顯示,在美國食物被吃掉的只有百分之四十至六十,被丟掉的也是百分之四十至六十;也就是說,一半被吃掉,一半被糟蹋掉了。其實我們吃東西時,只要拿夠吃飽的份量就可以了。


  現在不論在台灣或西方的餐廳用餐,大家都有一種習慣,如果不剩下一些,就表示這個人不懂禮貌,是貪吃。請問這種習慣好嗎?淺而易見的,這樣不但增加清洗碗盤人的麻煩,流出去的菜渣也會污染大地、水溝及海洋,既浪費資源也破壞環境。


  台灣現在沒有人餓死,但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人口,還生活在飢餓的邊緣,如果我們不惜福,不過簡樸的生活,將來台灣可能會發生同樣的問題。


  五、自然環保


  山河、大地、陽光、空氣、水和我們生存的空間,都是自然環境,更重要的是,我們不能沒有土地讓我們生存、活動。從佛教的觀點而言,不論地面、地下、空中、水中、城市或山林,無一處不是眾生的家園。


  台北市的基隆河曾經是清澈的,現在都變綠、發臭了;早期高雄市的愛河是乾淨的,後來工業發達,住民越來越多,廢水排到愛河,使得愛河變成臭河。現在愛河還是臭的,基隆河還是綠的,河裡還可能會有水族動物嗎?


  空中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工廠密集的地方,鳥兒不敢飛過去,飛過了便會中毒。我曾經在日本大阪經過,那是一個工廠密集的城市,空中已很少有鳥飛過,若有,也是生命力相當旺盛的種類。


  本來大地無處不是眾生生存的家園,現在,眾生的家園是越來越少了,不僅城市受到污染,鄉村和山林也一樣被污染了。


  梨山下有一個達見水庫,水庫的水質本來可以飲用的,後來因為上遊山坡被農民使用及農場開發,水已經有毒不能飲用了。在佛教的觀念裡,每一處空間都是眾生生存的地方,如今環境受到巨大的改變,人口雖然增加了,人類生存的空間與環境卻越來越少了。


  六、珍惜資源做環保


  佛教也認為,任何一個空間方位,無一處不是佛菩薩救濟眾生的地方及修行的道場,因此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沙,都被看成是修道的地方,所謂:「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如來。」青青翠竹、鬱鬱黃花都是如來說法的型態,我們把整個的自然環境都當作是諸佛的法身,為我們說法,給我們恩惠。所以對任何一樣東西都要珍惜,用它、吃它是為了要維持生命,而生存是為了要修行,要自利利人。除了必須吃、必須用的東西之外,便不該浪費,否則便是有傷慈悲。


  地球上的原始森林已經很少了,但我們卻砍了很多樹木製造紙張。每天我們可以從每戶人家信箱中發現許多廣告印刷品,每次只要一有群眾運動,馬路邊上便可以看到很多宣傳紙張,實際上這些都是一棵一棵的樹被砍倒後製造成的。這樣一來,一方面破壞自然,另一方面又污染自然。


  在農禪寺,除了衛生紙,其它的紙都集中給再生紙的製造廠商回收,其實看過後不要的書籍,也應該集中作為再生紙,但願全台灣的人,都能響應這樣的運動。


  有一位女居士到農禪寺看我時說:她的丈夫印了許多觀世音菩薩像,因為不莊嚴所以沒有人要,不知如何處理呢?有人教她燒了,有人教她埋了,使她非常煩惱。我則教她拿去當再生紙。因為燒掉一來製造空氣污染,二者浪費資源。當然埋在地下也是可以,但是現在已經沒有多少人能有屬於自家的土地可以埋了,縱然埋了,也造成地下污染。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回收後,做成再生紙。這位女居士聽後說:「師父啊!這很罪過。」我說:「阿彌陀佛!如有罪過,算是我的,因為是我教妳拿去做再生紙的。妳可告訴菩薩:「請不要責怪我,都是聖嚴法師教我這麼做的。」就可以了。」我是不是真的有罪呢?相信是沒有的。因為印刷成紙張的佛像,當你供養的時候是將它當成一種工具,象徵著佛菩薩,並不是說那便是真的佛菩薩。如何處理則是按照我們的意思,只要不是故意糟蹋它,是不會有罪過的。


  七、尊重自然法則


  前幾天有人到法鼓山去,他看到那裡有好多台灣本土生長特有的野花、野草,覺得非常珍貴。他說:「啊!法鼓山還有這些花草,法鼓山開發後是不是要把它們都鏟掉呢?」我告訴他:「我們還是要保留這些的,它們是在這裡住了很久的「原住民」,我們一定要尊重它們生存的權利,保護它們。打算蓋房子的地方我們一定要想辦法移植,讓這些植物能綿延下去。」


  這些原來在台灣島上隨處可以看得到的東西,已經越來越少了,到處濫墾開發,造成這樣的後果。


  生態的資源非常奇怪,在法鼓山有一棵榕樹,二個星期前還是滿樹的葉子,上個星期我再回去看時,葉子已經被啃食精光了。這棵樹是被非常漂亮的蟲吃的,吃了以後就變成蝴蝶,我覺得這也是值得的。樹葉被吃光後便能養活許多蝴蝶,雖然多數的蟲吃完後便死亡,沒有蛻變為蝶,但是這是自然界生態的自我調節,樹葉雖被吃光,明年一定又會長滿一樹的綠葉。


  換個角度看,若我們使用農藥噴死這些蟲,樹是否會受到保護是一回事,但生態的循環卻受到破壞了。


  所以在法鼓山,我們都不會刻意去理會這些蟲,牠們自己會去找東西吃,生與死是自然的循環。人類知道不要做危害自己生存的事,但更進一步要做到尊重其它生物生存的權利。


  但是若因為放生而破壞自然環境,就必須仔細考慮了。以前放生,是把鳥放到森林裡去,把魚放到潭裡去,可是並沒有考慮到南部的鳥可以放到北部嗎?高山上的鳥可否放到平地?人工養殖的鳥,可否放到高山野外?深水魚、溫水魚都可以任意放到淺水裡及冷水裡嗎?這些大家都是沒有考慮過的。


  因此,以往的放生是非常愚蠢的。例如:石門水庫一年會撈一次魚,都有許多人前去放生。許多年前我們在新店溪的上游放生,魚剛放掉,還不熟悉環境,很快就被撈起來了,這些人是在看到我們把魚倒下後,趕快把船開出來,明目張膽的把魚撈走。


  現在我便呼籲不要再放生,因為放出去的魚和鳥很可能會死在無法適應的自然環境裡,若魚死在水的源頭裡,人們便喝那些死魚的毒素了。


  我們要改變放生、護生的觀念,應該把放生的錢拿去做珍稀野生動物的保育、醫療,讓這些動物有一個調養的地方,復健後再放回原來生存的環境,這才是真正的放生,否則就不是慈悲,而是殺生。


  許多人買烏龜放生,並在龜背刻字,可憐的烏龜便受到殘忍的虐待,一次次破人捉來再刻上字再放生。如果我們不放生烏龜,牠們便會生存得很好,不會經常破人捕捉。


  八、生活環保


  養成「惜福重於享福」的習慣就是一種美德,這個觀念一直很難被人接受。一部分的經濟理論家說:「鼓勵消費便是刺激生產,消費得越多生產量越高。」


  但是也有相反的意見,因為天然資源有限,世界上的資源只會越來越少,不可能越來越多。現在我們利用大量的鋼鐵生產機械,大量的石油供給能源,沒有想到地球本身是個「有限公司」而非「無限公司」,不可能無限的供應。


  我經常這樣比喻:人身上有皮膚、血、肉與骨骼,地球也一樣有骨、有血、有肉,我們使用自然資源,等於是把骨頭一塊塊拿出來用,把血液一桶桶的抽出來用,抽多了以後會貧血,沒有血便死亡,那時候的地球就成為一個死掉的、無人居住的星球。


  想把資源從外太空或其它星球運回來的可能性是很小的。為了人間淨土能在地球上實現,我們應該珍惜自然資源。


  社會上的搶劫、綁票、偷竊,看起來這些人以為只是損害他人。有些犯人更是異想天開,認為如果犯案被捉到是自己倒霉,沒被逮到是自己福氣,這種觀念是全然的錯誤。因為我們的自然環境及社會環境,就像是同一個人的身體,只要身體上任何一部分受到傷害,一定會影響到全身其它部分的健康。


  自害害人是最愚蠢的,短時間也許會以為是自己受利,若從長時間看,一定會遭受到一定程度的報應。


  九、禮儀環保


  人與人的關係是建立在禮貌之上,但是今天社會上懂禮貌的人太少了,發自內心真正懂禮貌的人更少。有些人是為了自己的生意,和自己有利害關係時,不得不說幾句有禮貌的話,表現出禮貌的行為,若對於不相干的、疏遠的人,卻沒有禮貌。


  在日本,見到人時,一定會互道早安、午安及晚安,孩子要出門上學及回家之時,也都會稟告父母親。


  我曾經在台灣看到一位年輕人等車時,東張西望踩到一位老人家,他一看是一位老人被踩了一腳,便趕快跑,一句對不起的話也不說。老人便追上去對年輕人說:「對下起啊!我的腳嚇了你一跳。」這老人是希望年輕人記取這個經驗,以後踩到別人要說一聲對不起。


  站在佛教的立場,有三個禮儀項目:


  (一)身儀的禮讓、禮敬:佛教徒合掌、軍人敬禮、一般人鞠躬都是禮貌,行、住、坐、臥,待人接物中,謙讓、誠懇的態度也是一種禮貌。


  (二)口儀的讚美、慰勉:有時即使對方錯了,也要慰勉一下,對的更應該讚美才是。對方如有二點正確、八點錯誤,我們應該讚美他對的二點,而慰勉錯誤的八點,告訴他現在雖錯了,但是下次一定會改善。


  對父母師長等長輩,對諸佛菩薩乃至祖先,也可用身儀、口儀來表示我們的尊敬。對活著的人要讚美、慰勉,對亡者也該讚美他們在世時的美德。


  (三)心儀的真誠、懇切:我們應該用真誠懇切的心來敬上禮下,對人對事都以感恩感謝的心來接觸,如果心裡不誠懇,任何一個外表的禮儀,做得再莊重都不能感動人。


  在任何儀典中,若用物質的浪費來鋪張,只是資源的損失,講究場面,僅是虛榮的滿足,不是真正的禮儀。


  唯有以真誠懇切的心儀,讚美慰勉的口儀,謙躬整潔的身儀,來舉行儀典,才是真正有益於社會的禮儀。


  時下的台灣,在喪葬、祭把的禮儀方面,尚有商討、改良的必要。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大出殯的排場,送葬的隊伍長達幾百公尺,甚至幾里路,阻礙交通。隊伍中又是西樂,又是國樂,加上出家人敲木魚誦經念佛,都透過揚聲器、麥克風大聲播放,對沿途的住家造成噪音污染。


  還有一種習慣很不好,我曾看過一輛車,車上有一個靈位,大概是剛從火葬場回來,可能除了靈位還有骨灰,車子一邊前進,一邊有人向車外一張張丟著冥紙。


  這是毫無意義的事。家中如果有人往生,應該念佛菩薩的名號,若是自己念累了或是沒有那麼多人輪流念,可以放「阿彌陀佛」聖號的錄音帶。念佛讓亡者及活人都有一種安慰感,平安且祥和,讓亡者往生西方,令活著的人相信將來自己也會往生西方,如此一來,生與死之間便沒有那麼恐懼,距離亦不再遙遠。


  台灣另有一種民間信仰也需要改進:把死狗丟進水裡讓牠隨著流水漂向海裡,把死貓掛在樹上日曬夜露。台灣話是「狗死放水流,貓死掛樹頭」,其實狗屍不會被水流到海裡,反而身體會膨脹把河水污染了,貓屍腐爛生蛆,空氣中也會聞到屍臭的味道,危害公眾的衛生。


  也有人迷信吃了中藥的藥渣,最好倒在十字路口讓人踩了,吃藥的人很快就好。意思是踩藥渣的人會把病帶走,這安的什麼心啊?


  十、心靈環保


  心靈環保的意思,是要我們從沒有道理的信仰,進步到正信佛教的信仰,也就是理性與感性調和的信仰。


  台灣多少年來有大家樂、六合彩的賭博遊戲,希望中彩的人就去拜土地公,求夢、求明牌。如果每一個人都求,而土地公都能出明牌,這些橫財從何處來呢?這是非常愚蠢而且不合理的心態,因為土地公不可能印鈔票,鬼神不可能生產任何東西,怎麼可能求得明牌就有橫財到手呢?


  心理不健康就是心有病:心靈環保是治本的,生活、自然、生態的環保是治標的,若心靈沒有認同環保的理念,一切都會落空。心理健全,環保的工作才能扎根、有效、長遠、廣大。


  (一九九三年九月八日由台北縣政府主辦邀請,講於板橋市立體育館,林婉淑整理)


人間淨土

  剛從貴館樓下上來,看到一些標語,提醒我們要為子孫留下一片乾淨的樂土。像「森林是大地的花園」、「紅樹林是螃蟹的家」等等,使得我今天在此講人間淨土,感覺非常貼切。人間淨土的實現要從我們的環境開始,環境宜從自然,再加上人為的美化淨化,切不可由於人為的破壞使之成為髒亂的穢土,愛護自然環境,才能使之成為清新的淨土。

  一、和樂無爭

  首先說明淨土的意思是指清淨的居住環境。現在到處可以看到和聽到在提倡環境衛生、環境安全的運動,環保意識很高,這正好表示出目前我們所處的世界,還有許多情況是要等待改善的。感覺不滿意,就不是淨土。

  淨土也是指和樂無爭的社會。世人多在為名爭、為利爭,還有人倡言是為公利、公益爭。即使為了公共利益而爭,到底是爭千秋呢?還是爭一時?其實凡有爭執,都是煩惱。佛法主張以和為貴,唯有和諍,才能安樂。許多問題都不是用爭可以解決的,應用理性的疏導及慈悲的關懷,才能將問題化於無形。

  爭執是對立的,各執一是,各取一端。你站一邊,我站一邊,總有一邊不對。如果每個人都讓一步,問題就沒有了。好比過橋,我從這邊過去,你從那邊過來,兩人在橋的中間相逢,橋面很窄,只容一個人通過,兩人爭持,誰也不讓誰,結果至少會有一人掉下橋底,也可能是雙雙落水,兩敗俱傷。

  以佛法來講,忍辱就是福,但這並不等於是逆來順受,而是給雙方有一個回轉的空間。你衝擊過來,我不要馬上反擊過去。你從左邊打過來,我偏到右邊去,臨淵止步,懸崖勒馬。或者,人家非要把你擊倒不可,你自己就先倒下去吧!你已倒了,你已認輸,但卻保全了身體,然後過了一段時間,你又可以站起來了。以忍辱、慈悲和智慧來處理問題,爭執大概不會產生。縱然發生,也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目前的議會文明,總是打打吵吵,使得電視觀眾,面對這種畫面的報導,非常苦惱!如何才能使打的人不打、罵的人不罵,屆時我們的世界才有淨土出現。

  二、平安健康

  人人都希望生活在平平安安、無憂無慮的世界,可是我們目前的社會並不平安,焦慮太多。出門時馬路上常見到車禍,看報紙,每天都看到各種不同的災難,出現在這裡、那裡,雖然大家在心裡希望平安,事實上並沒有平安的保障。

  我有一次坐計程車,看見駕駛座上方,掛著十八王公、行天宮等三、四個祈求行車平安的保護牌。結果司機老是超車、超速,我勸告他開慢一些,他則說:「放心,我開車平安得很,從來沒有撞到過人。」我告訴他:「你是平安,但是你讓人家感到不平安。假如半路冒出一個行人,沒想到有人開這麼快的車,就會發生不幸。讓別人提心吊瞻,失去平安的保障,沒有平安的感受,就是在製造不安。」每一個人都希望平安,但是能不能再想想,當我們做事、開車,有任何動作,有任何言論的時候,是否也能顧慮到讓別人獲得平安的保障。若能人人都讓別人感覺平安,我們的世界就會慢慢地成為淨土。

  生活在淨土世界,應該都是健康無病的,不僅身體健康,心理也健康。但在我們的社會,有的人身體很好,常常運動,可是常和他人吵架,老是抱怨自己的遭遇和家庭,抱怨社會的制度及環境,這種表面健康而心理不健康的人,其實是有病的,而且是害著傳染病的人。心裡充滿怨恨、憤怒和強烈不滿的人,談吐中也會讓人感覺不安全、不衛生,影響到被他接觸到的人。

  若希望人間淨土在我們的環境中出現,當要體會淨土的健康無病,就必須要從每一個人自身做起,言行舉止,都是健康的,當別人看到你的面孔時,也能有健康的感覺,不要讓人家見到你時就像見到瘟神一樣,退避三舍。我們要做個無病的人,並且也要做個消毒的人,常為自己的心理、口頭、身體的行為消毒,也常為社會、家庭消毒,人間無病健康,淨土才會出現。

  三、富貴有錢

  淨土中遍地黃金、珍寶,全部都是無價之寶。因為全部都是無價之寶,那就不必說是無價之寶了,所以也無人爭搶。

  古云:「饑寒起盜心。」但是現在的台灣,做強盜的人不是因為饑寒,而是為了滿足虛榮和享受,他們開的是一流的進口車,住的是洋房,生活不窮,而是心窮,慾望無止境。物質生活的貧與富,很難判斷。有人花錢如水,揮金如土,家財萬貫,仍不滿足,希望要的東西還是很多,希望人家的東西通通變成他的。這好像是一隻貪心的猴子,在桃子樹上,看到每一個桃子都想要摘,摘一個挾在腋下,再摘一個再挾在腋下,桃子樹都被摘光了,手上可能僅抓住一個。牠雖只吃到手上最後一個,整棵樹的桃子,都已被牠糟蹋光了。這世上貪得無厭的人,多半是這個樣子,害了許多人,也累了他們自己。佛經中有一則比喻:貪慾不滿足的人,好像飢渴的人飲鹽水,越喝越渴,越渴越喝,最後便被鹽水鹹死了。中國也有「飲鴆止渴」的成語,異曲同工。

  可知豐富的生活,不是要使地球上的每一寸土地都變成黃金,而是把我們內心的慾望減得越來越少,並把擁有的東西,盡量佈施給人。只有能有東西給別人的人,才是富人。把自己的錢用出去,對人有益,於己無害,便是有錢的人。

  淨土世界的人,每天都會拿了鮮花及飲食等物品,到十方世界去供養諸佛,這是富貴中人。如果不肯佈施供養,老是貪得無厭,就像饕餮鬼一樣,一直吃下食物,肚子永遠不滿,因他光是一張大嘴巴,沒有身體也無腸胃。合理的錢可以賺,賺得越多越好,也用得越多越好,用來回饋社會,利益眾生,這才是大有錢人。

  四、繼往開來

  何謂人間?即是人類的生存,人類的綿延。從過去久遠以前的祖先,一代一代傳到現在,傳向未來,代代相傳的關係叫作人間。人類文化的承先啟後,從傳統的過去走向前瞻的未來,這樣的歷史過程,叫作人間。

  何謂人間?從人與人的關係產生種種的互動,可知人類的相互關係,便是人間。人生的舞台是人間,人與人的彼此間均有各種關係,在人生的舞台上每一個人都得扮演許多不同的角色。從佛法的觀點來說,我們在過去世與未來世,當然有可能是人,但也不一定是人,這要看我們所做的事而定。如果現在我們做壞事,未來大概保不住人的形相;如果做很多善事,未來可能生天或生到佛國淨土去。人間是屬於眾生的類別之一,在這環境中,把眾生分成六個等級,稱為六道輪迴:人、天、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在人生舞台上,還有其它眾生在活動。其它的眾生不是主角,主要是因人能造業,能改變這個世界;其它的眾生只能受報,沒有改變世界現況的能力。人除了與其它動物一樣有食、色之欲外,還有記憶、思考、改變環境的能力。

  人際關係,即是人間。隔壁的鄰居和我們有關係;同坐一輛車也有同是乘客的關係;同聽一個人演講,彼此都有同是聽眾的關係,在這以前不認識,以後也許也不會見面,但已建立了關係。人不可能單獨而孤立的生活,一定要靠其他的人共同生活、互助合作,佛法叫作因緣所成。人間是由許多的因緣和合而成,你和我有緣,所以產生關係。緣有善緣、惡緣,善緣是緣,惡緣也是緣,若要建設人間淨土,就要避免惡緣,增長善緣。

  五、廣結善緣

  大家要廣結善緣,莫結惡緣,結惡緣很麻煩,冤冤相報無有盡期。若能用平等的慈悲心,與所有的人結緣,名為廣結善緣,這樣才能符合人間淨土的條件。

  如果無力結他人緣,能讓人家結你的善緣也是不錯。如果你什麼也不會,什麼也不行,處處都需要別人照顧,正好就有願意照顧你的人,你就用滿心的感謝來回饋照顧你的人吧!因你接受善人結緣,便跟善人產生了好的關係。

  結了惡緣怎麼辦?冤家宜解不宜結,想辦法把這筆帳理清一下。但也有些帳是糾纏不清的,你認為是已還帳了,可能到你臨死為止,人家還是照樣吃定你、要整你,不會因為你對他好,他就改變了要你老命的心。若遇到這種情況,不要讓他欺人大甚,要不然他會造業太重,但是施一點小惠,讓他佔一點便宜,沒有關係。若有人怨恨你不已,就讓他發洩一番也是好的。好比有人在盲腸開刀之後,一定要讓他放屁才好。有些人乖戾凶暴,也許是他過去生帶來的惡因惡習,致使人人討厭他們,把他們當作壞人、惡人,我們也不要報復他們,應該替他們念佛,祈願諸佛菩薩,讓他們心地柔軟,觀念轉變。

  六、人格滿分

  有的人說一切宗教都是勸人為善,所以只要心好、人好,就不一定要信宗教,甚至說:「心好勝過持齋。」那好像是說,有宗教信仰的人、持齋的人,尚不如心好的人;倒過來說,信仰宗教的人及持齋的人,心不會好,這邏輯是不通的。應該說,信仰宗教和持齋固然好,心好更要緊。心不好當然不好,但是信仰宗教及持齋這樁事,並非壞事。

  有人說:「我心很好,從來沒做過壞事,如果信宗教的能上天堂,而我不能進去的話,我一定要去找上帝理論。」這樣的無理取鬧,是因為自信心過了頭,根本就是驕慢了。好比平民要進總統府,不准進去便要打進去。而上天堂要符合上天堂的標準,好比諸位都上過學校,從幼兒園到大學,都有一定的資格審查,要進公家機構或私人公司任職,也一樣都有其標準,亂來硬闖是不成的。

  如果把全人格劃分成一百格,每一格子都可以說是人格,但要到每一格都滿了,才是滿一百分,才是最高的標準。如果說人善就有好心,有好心就勝過持齋,持齋的人能生天堂,好心的人更可以生天堂,這是說不通的。佛說若修五戒十善,始得人天福報,這是生天及為人的標準。未達此標準,光是自己說心好,是沒有用的。

  佛法的最高標準是人成即佛成,那是滿分的人格,不但可以生天,進一步出離苦海,再進一步成為菩薩,最後便是成佛。

  人倫的建立是在人間,中國人所講的五倫,是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現在有人說五倫的第一倫是封建、腐敗。我們不這樣講,因為君臣就是上下,例如:國家與人民、上司與下屬、老師與學生的關係,假如否定了這些關係,就會變得非常麻煩。主從的關係可能會改變,長幼、上下的關係則不能亂;民主社會的職位可以變換,調整後的關係,仍然有上有下。

  佛教徒非常重視倫理關係,居士與僧團的關係,僧團裡也有上下的關係,各盡其責,各守其分,便是倫理。有一部《六方禮經》,將世間的倫理說得很清楚,五部大律,則將僧俗七眾的倫理說得很清楚。如果否定了倫理關係,社會就會脫序失控,那會出現禽獸不如的世界了。

  我是贊成男女平等的,但在美國,有人提倡女權運動,提出女人走出廚房,男人在家看小孩,他們認為男人能做的事,女人都要去做,女人能做的事,男人也都該去做。有位男士便寫了篇文章說,他對女士們所有的忙都能幫,就是不能幫忙女人生小孩。可見,女人與男人,妻子和丈夫,還是各有責任的不同。

  真正的平等,便是倫理,應該各安其位,各盡其職。不要把自己的位置丟掉,跑去搶別人的位置。

  七、處處淨土

  佛教的淨土在那裡?

  第一類是他方的佛國,是在我們的世界之外,尚有無數的佛國淨土。諸位都知道在西方離我們這世界十萬億佛土外,有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東方有藥師佛的琉璃世界。《阿彌陀經》有六方諸佛的淨土;《華嚴經》有十方諸佛的淨土。

  第二類是娑婆世界的天國淨土。從地面向上去有二十八天,其中的兜率天,又分外院及內院,外院享天國的天福,內院有彌勒菩薩說法度眾生,兜率天的內院稱為彌勒淨土。

  第三類是理想的北俱盧洲。那裡風調雨順,不用辛苦耕作,自然有食物,有天然的房屋,若要休息,在樹林中自然垂下枝葉搭成房子和床鋪。衣服取自撕下的樹皮,也不會有垃圾污染,人們丟棄的東西,地下便有裂縫含藏進去,藏後還合。衣食自然,無憂無慮,也有男女,也生小孩,卻沒有天然災害,也沒有疾病和戰爭,雖有死亡而壽命很長。可是正信的佛教徒從不求生那北洲的淨土,因為那兒沒有佛法。我們的世界將來有彌勒菩薩下降人間成佛,那時有淨土,但那是在很久年代以後。如果我們珍惜我們的生活環境,人間淨土的理想,也可以逐漸地提早出現。

  第四類是我們內心的淨土。如果不能把自心中的貪、瞋、癡等種種煩惱放下,我們就不會見到淨土。以瞋恨心看到的是羅剎世界,不是淨土;以貪慾心看到的是餓鬼世界,不是淨土;以怨恨、嫉妒心看到的是鬥爭世界,不是淨土。要放下與不滿意、痛苦、不自由、不自在相應的煩惱心,淨土就會在我們面前出現。此可用打坐、念佛、誦經、懺侮等方法,使得內心清淨,便見處處是淨土。

  八、人間淨土

  如何建設人間淨土?首先要在每個人的日常生活裡去注意、去建設。日常生活就是從早到晚,吃飯、睡覺、上學、上班、買菜、煮飯、待人接物等,做任何一件事時,心要保持安寧、平靜,不要毛躁、焦急。在這樣的生活中,睜眼閉眼均可看到淨土,舉手投足都能建設淨土。假如我們能給他人感覺安詳與安全、慈悲與關懷,那麼別人感受到的世界,也相等於淨土了。

  大家也當以言語來建設淨土。講話不要口無遮攔,不要尖酸刻薄,要用關懷、善意、親切、尊重的口氣待人。同時要向人讚歎佛法,奉勸他人修學佛法,以持戒淨身口,以禪定安亂心,以智慧修慈悲。

  (一九九0年三月十七日講於台北市北投圖書館)

附錄

  聖嚴法師談「禪的知與行」

  斯碧瑤

  應中觀寺邀請,前來巴西主持中觀寺落成及佛像安座開光盛典的台灣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於十月二十九日晚上八點,在中觀寺新落成的大雄寶殿中,為近五百位中巴來賓講解「禪的知與行」,並由年方二十歲的賴冠宇擔任葡文翻譯。


  由於聖嚴法師是著名的學者及禪師,故慕名前往聽法的中巴來賓十分踴躍,八點不到,大雄寶殿中的座位即告坐滿,後到者只得坐在樓下法堂中,觀看電視實況轉播。


  一、指與月


  聖嚴法師開宗明義地解釋了「禪」。他說,禪在中國不代表什麼,既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學,禪並沒有要告訴我們什麼。他幽默地請大家有個心理準備:「禪沒有要告訴我們什麼,且看看今晚我要對大家說些什麼?」


  他頓富哲理又謙虛地說,禪不是一種哲學,所以不需要邏輯,因此講禪或做禪師很簡單,可以亂說,人家說「沒有」,我說「有」,人家說「有」,我說「沒有」,那就是禪。(眾人笑)


  魚一定是在水中游,鳥一定要在天上飛,但是禪師卻可相反地說。禪師是不是得了神經病,為什麼要這樣說?不是!因為一般人的常識世界,都不是真的,真的世界不能用語言來表達,所以他講的和常識的不一樣,那是要我們除了常識的世界以外,去看真實的世界。在禪宗有個譬喻:某甲從來沒有看過月亮,不知道月亮是什麼,就算看到了也不知道。某乙告訴他月亮在天上,但那人連天上是什麼都不知道。說的人只好用自己的手指,指著月亮說:「那是月亮。」但沒有看過月亮的人卻看著他的手指說:「這是月亮?」乙說:「不要看我的手指,要循著我手指的方向看到所指的月亮,天上那個光光圓圓的才是月亮。」由此可見,語言只是表達知識,它只是一種符號。


  說到這裡,聖嚴法師微笑著問:「有沒有人聽不懂?」結果有幾個巴西人舉手。聖嚴法師頗具禪意的說,這是「正常」的。因為我講的不但是中國話,而且是奇怪的中國話,聽懂的人「不正常」,聽不懂的人才「正常」。


  二、禪定與禪宗


  隨後聖嚴法師解釋「禪定」和「禪宗」。他說,禪定是一般印度的各宗教師修行所通用的,禪宗指的是中國文化的產物。


  佛教是自印度傳入中國,禪宗則是在中國產生的一個宗派,在印度許多宗教、許多哲學,都不能離開禪定修行,許多宗教師也都有禪定的修行與體驗。禪定在印度,它的目的是通過打坐的方法達到身心統一,然後達到環境和自己內在身心的統一,再與宇宙統一,也就是個人與全體統一。平常自己和其他的人是對立的,因此人與人之間會產生摩擦;人和自然環境是對立的,有時也會產生排斥而感到不舒服。我們在宇宙中,似是獨立的,所以未感到宇宙的空間和時間原是和我們連在一起,因此生存的時候不知何處生及何處死,活在世間覺得很渺茫。從禪定的修行經驗中,便可知道:人不是單獨存在,而是與無限的時間與空間結合在一起的。


  在西方的天主教來說,人升天國之後,永遠和神在一起,那是天人合一的大一統的全體大我,可是禪宗的立場還要超過這個層次:既沒有個人的自我,也沒有全體的自我,而是要把執著的自我解開、拋棄,禪宗稱它為開悟。


  禪首先是肯定自我,然後再超越自我。肯定自我就是要盡自己的責任,超越自我則不只是當盡自己的責任和義務,還要不要求回報。


  聖嚴法師接著又說明中國禪宗和印度禪定修行的不同點。他指出,印度禪定首先要有打坐的姿勢,然後把自己的意念集中到方法上,有的持咒,有的觀想,使自己的意念集中不散亂,和宇宙統一,如能達到自己和宇宙合而為一,是一種極大的享受。可是,正在用這種方法修行體驗進入禪定(三摩地)時,固然是極大的享受,但是出了三摩地時,「我」的累贅還是存在。


  中國的禪宗,則主張平常的生活就是修行,不一定要打坐才是修行,而是做什麼事都是禪修的過程,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行、住、坐、臥四大威儀,就是修行。曾有一位禪宗祖師的弟子問道:「什麼是第一代祖師從印度傳過來的禪法?」祖師說:「吃、喝、拉、撒、睡就是。」弟子說:「所有的人都會吃、喝、拉、撒、睡,那所有的人都會禪法?」祖師說:「不是,因為那些人吃飯時不是吃飯,睡覺時不是睡覺。」聖嚴法師解釋道:吃飯時頭腦在做什麼?有些人吃飯時打妄想,睡覺時在做夢。


  聖嚴法師又以自己作譬喻:「今早吃早餐時,主人上了好多道菜,有些菜是熟悉的,其中有一種菜我不知道叫什麼名字。不知道名字的菜是不是可以吃?吃的菜是不是一定要知道名字?若站在禪法的立場來說,有沒有名字沒關係,只要有得吃就好,吃了以後不要去想這菜味道像什麼,不要去比較。當頭腦在思考、想像這個味道像什麼時,心和嘴已在做兩樣工作,經過我們的頭腦思考、比較、想像過後,已不是在吃東西。故禪師要說,一般人吃東西時不是在吃東西。」


  在敘述禪宗演變的過程中,聖嚴法師強調,禪宗成立以前,中國的禪就是印度佛教所修行的禪。所以在中國佛教,禪的方法跟印度佛教一樣。佛教的禪要離開自我,不管是主觀或客觀的自我,都要離開。如果能把身體忘掉,進一步把自我擺下,就會有無我的智慧出現。


  中國的禪修者,都希望有很深的智慧,有智慧,便能得自在,有智慧就能真快樂。


  禪門是智慧之門。中國的禪宗,不一定要人入定,但是要人得智慧,有的人慢慢地得到智慧,有的人很快得到智慧,故禪宗分「漸悟」和「頓悟」,有些人可用「頓」,有些人要用「漸」,就像有人生下來就在有錢人家,可是有人生下來就是乞丐,因此有些人只要給他一點暗示即能得到智慧,有些人則不然。


  聖嚴法師在美國的禪中心,有一位美國青年說:「我要頓不要漸,因為我沒有時間。」法師問他要什麼?他說:「要智慧,要開悟。」法師說:「頓和漸不在我,在你自己,我已告訴了你,你能不能接受,那是你的造化。」青年希望試一試,聖嚴法師即說好,對他搖搖手,青年問道:「不行嗎?」法師說:「已經給你了,你為什麼沒有拿下來?」如果自己本身能接受「頓」,時候成熟時,老師給你一個暗示、一個手勢,都會開悟;若你時機沒有成熟,就算釋迦牟尼佛來向你解釋老半天,也是沒有用。


  接著聖嚴法師又說了一個故事:有三個人在一起聊天,其中兩人是小偷,昨夜曾去偷了人家的東西。其中甲小偷用手指此了一個圓圈,乙小偷就知道是說的金戒子,所以點頭領意,第三個人卻不知道那兩個人在打著什麼啞謎。所以悟必須要互相熟悉,比一下手勢即知道,就是開悟,否則用再多的語言解釋也還是不知道。


  三、煩惱與智慧


  我們的心要隨時把自我看淡一點,看輕一點,這樣煩惱就較少,煩惱少的人較能開悟。


  最後聖嚴法師告訴大家,如何才能放下自我:把我們的環境和我們自己當作同一件事,我們的身體是一個小的自我,我們生活的環境是一個大的自我,如果有人對你批評、破壞、侮辱,你把它當作是在山谷中,是自己講話的一種回音,或想這只是聲音而已,並沒有意義。如果很在意被批評、被破壞、被侮辱,就會生煩惱,有了煩惱就失了智慧。


  所以禪宗第一代祖師菩提達摩將禪法的消息帶到中國時,雖僅頓悟一門,有些人很快開悟,有些人卻一輩子也不會開悟。不過修行總是可以減輕一些煩惱。如果沒有辦法開悟的人,就用如下的四個層次來幫助你們自己:


  (一)遇到任何不如意的事,不需要問是什麼原因?相信它一定有它的原因,問了之後徒增煩惱,只要處理就好。


  (二)遇到不管好的或壞的情況,不要痛苦也不要高興,因為世間的事是會變的。遇到好的事不要高興,因為它會漸漸消失;遇到壞的事不要難過,因為它會慢慢變好。


  (三)世間的現象,應該是怎麼樣就是怎麼樣,不要太違背自然的現象去發展,能努力的必須努力,盡了全力仍沒辦法,就讓它去。


  (四)要作一切的努力,要抱著希望。努力過程的本身就是結果,不刻意去追求結果。必須有目標,但那只是一個方向,朝著既定的方向,每走一步都是一個結果。


  聖嚴法師做結語時表示,禪的目的就是增加智慧,有智慧就少煩惱,少煩惱就快樂,所以禪法讓我們生活得更愉快。


  在為時兩小時的演講中,聽眾鴉雀無聲,只有偶爾夾著大家會心的笑聲。聖嚴法師深入淺出的說明,把「禪」漸漸解釋得十分清楚,而講許多來賓感到好像已悟得了一些什麼,深覺聖嚴法師,果真名不虛傳。


  (巴西《美洲華報》記者斯碧瑤報導,刊於一九九三年十一月四日該報「僑社新聞」版)

來源:www.book853.com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