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迷悟之間12 --生活的層次6
星雲法師著

 海鷗

  
  李察、巴哈著《天地一沙鷗》,描寫海鷗逆風飛翔,勵志迎向目標的奮鬥事蹟,讀來感人至深。有一首海鷗的詩詞,看了以後也會叫人不得不學習海鷗,奮起向上。
  
  「海鷗,飛在藍藍海上,不怕狂風巨浪。揮著翅膀,看著遠方,不會迷失方向。飛得愈高,看得愈遠,牠在找尋理想。我願像海鷗一樣,那麼勇敢堅強。」
  
  海鷗是一種群居的動物,牠們居住在海邊,貼著浪花起伏的海面飛行,雖然小小翅膀,在逆風中向前,更顯得牠們的勇敢堅強。
  
  海鷗有一雙銳利的眼光,牠飛行在天際之間,卻能看得到地上的一切。只要你丟出一塊麵包,牠可以從空中俯衝而下,準確的一口啣走食物。
  
  海鷗非常聰明,也非常戀舊,你餵食牠一次以後,牠會經常伴隨左右;有時吃過你的一點賞賜,牠會在你面前上下飛翔,表示對你的回報。
  
  海鷗是棲息在海邊的禽鳥,我在澳洲臥龍崗山居的日子,每天早晚都有數百隻海鷗前來等食,尤其是休假日,聚集的海鷗更多,想是澳洲人例假日餵食的習慣使然。所以海鷗都能通達人情,順勢與社會的脈動結合。
  
  澳洲人喜歡陽光、海水、沙灘、樹木、動物,就像海鷗有群居和諧的習性,也有與人和平相處的生活。澳洲人本性善良,也只有他們才能容納這許多動植物與人類共榮共存,所以我們在臥龍崗的「海鷗」變「山鷗」,也就不以為怪了。
  
  有時候我們不但羨慕海鷗與狂風博鬥的精神,我們更羨慕海鷗在天地間飛翔的美姿和自由。海鷗從不給人豢養,但善於和人為友;和而不流,流而不俗,這就是海鷗高貴聖潔之性。
  
  一般人都說大自然可愛,山之崇高,海之無邊;在蔚藍的天空裏,山邊、海上,幾隻海鷗悠閒的飛翔,真是把人間之美點綴到了極點。所以,人類何必一定要汲汲於鑽營名利,何必要患得患失;能像「天地一沙鷗」,那樣瀟灑自在、樂天知命,多麼美哉。
  
  《人間福報》2003108


 留白
  
  明朝于謙有一首詩說:「千錘百鍊出深山,烈火焚燒莫等閒;粉身碎骨都無怨,留得清白在人間。」這首詩像是一個謎語,謎底就是石灰。
  
  石灰取材於山上的石頭,經過高溫焚燒而成,把它塗在牆上,就是為了留下一個「清白」在人間。但也有人說,人生不能留「白」,意謂不能不在人生的歲月中有所成就。
  
  人生能夠留下成就固然很好,但是如果說留「白」不好,難道要留「黑」嗎?現代的藝術品,像中國的山水畫,都講究留白;一張照片,也要留有空間,叫做留白;現在的書籍印刷,美工設計也都很講究留白。
  
  「白」之一字,當做空間,當做清白,當做畫面。總之,除了多采多姿的人生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清白的人生。像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得丹心照汗青」,這就是他要為生命留下忠君愛國的清白;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的也是為人間、為自己留下一個清白的名聲而已。
  
  自古以來的文武百官,食君之祿,除了在能力事業上貢獻國家之外,能在身後留下的就是一個清白。即使現代的工商企業界,每日與交際、金錢為伍,可以說難得清白。但是有為的工商人士,將本求利,講究童叟無欺,講求道德良心,都是為了留得一個清白。
  
  鄭成功據有台灣,高舉義旗抗清,雖未成功,至今「延平郡王」仍為全台人民所敬仰。曾經榮獲「青天白日」勳章的陳慶堃、梁天介,他們是海軍創始以來唯一獲此殊榮的二名將軍,這是代表軍人最高的榮譽,也是代表他們二人的清白人格。
  
  汪精衛當初謀刺攝政王,「引刀成一塊,不負少年頭」,何等清白自許!但最後成了日本漢奸,組織偽政府,所以慨嘆不能留芳千古,只有遺臭萬年。
  
  偉大的人物留有清白做為人間的模範,這是理所當然的。即使是小人物或一般的普通民眾,上無愧於天理,俯無怍於人情,就是清白。就如現在講究身家調查,都是考究每個人是不是身家清白。
  
  靠貪污致富的官員、靠權勢欺人的政要,就算是赫赫威威,也難以叫人佩服,因為他們少了清白。有的小民,如顏回居陋巷,黔婁死後沒有蓋被遮身,但是他們 留下清白的人格,仍是受人敬仰。因此,大人物也好,小老百姓也吧,士農工商、公侯將相,總之肉體的生命不能與時間長存,唯有留下「清白」,可以與世間同 在。
  
  《人間福報》20031015


選佛場
  
  現代社會,不少人每天都要瀏覽報紙的小廣告,看看職業欄裏有沒有自己理想的工作;有的人每天從海報文宣,或託房地產公司仲介,也想找一塊適合自己的土地或房屋。
  
  單身漢託朋友、媒人介紹,希望選擇一個合意的對象;家庭主婦上百貨公司,為了選擇自己需要的物品。總之,每一個人總是就著自己的喜愛,選一份職業,選一個朋友,選一位伴侶,選一件衣服,大大小小,都是為了選取自己所心愛的。
  
  心愛的,也不一定是最好的。所謂「人心不同,各有所愛」。你選愛穿的,我選愛吃的;你選愛吃的,我選愛住的;你選愛住的,我選愛玩的,各有所好,各有所需。可是,有人想到一個更重要的選擇——選佛場。
  
  選佛場,就是選擇一個信仰。有人選擇信天主,有人選擇信耶穌,有人選擇信王爺,有人選擇信媽祖,甚至有人選擇信城隍、土地。當然,更多的人選擇信佛。
  
  信佛也有多種,有的人「信佛不信法」,有的人「信佛不信僧」,有的人「信佛不信人」。同樣的,也有人「信人不信佛」,有人「信法不信佛」,有人「信僧不信佛」。
  
  所謂「選佛場」者,佛教的道場裏,應該什麼都俱備!你可以選擇慈悲,你可以選擇智慧,你可以選擇忍耐,你可以選擇結緣,你可以選擇持戒。所謂選佛場 裏,所有寶藏,琳琅滿目,你要怎麼選呢?在宗教裏,什麼都能選,就是不能選邪道;在佛教裏,什麼都能選,就是不能選邪見。寧「迷」不「邪」,這是非常重要 的。
  
  其實,選佛陀、選耶穌、選天主、選媽祖、選土地公,都是選自己。你的心喜歡什麼,當然會是什麼!你心中有魔,你會選魔,你的心中有鬼,你也會選鬼。所謂人和人好,鬼和鬼好,性近的就會覺得合乎自己所愛。
  
  所以,真正要選,在佛法裏有四依止,我們也可以將之改為四選:一、選法不選人;二、選義不選語;三、選了義不選不了義;四、選智不選識。
  
  你要把自己的人生定位在什麼層次呢?就看你如何選擇。「選佛場」還是值得一選。
  
  《人間福報》20031022


 突圍
  
  在一場戰爭中,部隊被敵人包圍了,突圍而出是很困難的事,就算是下一盤棋吧,如果自己的棋藝不精,被對方包圍了,要想突圍而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個人想不開,被自己的思想包圍,不能突圍而出,就是自尋煩惱。有的人被金錢包圍,不能突圍而出;有的人陷在人情裏,不能突圍而出;有的人受制於傳統習慣,不能突圍而出。總之,不能突圍而出,被圍困的日子就是不自由,就是不好受,就不能解脫。
  
  有人問三祖僧璨:「如何解脫?」禪師反問:「誰束縛你了?」問的人仔細三思後,說:「沒有人束縛我呀!」禪師說:「那我已經為你解除束縛了!」
  
  所謂「束縛」,往往是自己束縛自己,如果不能從自己的束縛中突圍而出,那就是最失敗的事了。我們好名,就被名位束縛了;我們好權,就被權勢束縛了。貪 瞋好色的人,就被貪瞋財色束縛;無明欲望的人,就被無明欲望束縛。所以人都是因為有「我」,不能從「我」突圍而出,一生一世都被「我執」所囚,看起來要想 突圍而出,還真是需要大費一番周章呢!
  
  多少科學家研究發明,種種的實驗、推敲,終於發現物理的奧妙,所以科學家需要從物理定律中突圍而出;禪師參究「什麼是自己的本來面目」,經年累月,忽然透出了消息,所以悟道就是從思想的迷執中突圍而出。
  
  趙子龍長阪坡救阿斗,以他的英勇能夠突圍;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因他的忠義之心終能突圍而出。西漢朱買臣專致讀書,雖然家貧如洗,不但親友瞧不起, 連妻子都下堂求去,但他最後從貧苦中突圍而出,成為西漢名臣;東晉祖逖聞雞起舞,強身救國,他從勤奮中突圍而出,成為晉朝的一代名將。
  
  蔡松坡從私情中突圍而出組織護國軍,因而有民國的二度誕生。一般人往往被稱、譏、毀、譽、利、衰、苦、樂等「八風」所囚,所以一個人不要私情太重,不 要庸人自擾之,不要自己被自己束縛。有為的人生應該從束縛中、從包圍你的境界中突圍而出;突圍出來,才有你的前途,才有你的成就。《人間福報》20031029


危機處理
  
  在你的一生當中,你有遇到過「危機」嗎?當你遇到危機的時候,你有處理的機智嗎?
  
  童年幼小,在路上遇到一個圖謀不軌的陌生人,他追趕你,你怎麼辦呢?及長入學讀書,家裏貧困,必須做工維持生活,但是老師逼著三日一小考,五日一大考,沒有時間讀書,眼看著即將面臨退學的命運,這時要如何突破困境呢?
  
  結婚以後,沒有好的職業,生活艱難,家庭日用,日漸拮据,另一方想要離婚他去,這時該怎麼辦呢?到了老年,兒孫一一投入各自的世界,發展他們的天地,一個孤獨老人,怎麼生活呢?
  
  人的一生,不時的都會遇到一些可以預料與不可預料的危機。夜晚忽然停電了,平時沒有準備手電筒或蠟燭,如何是好?乘船出海,忽然起風,驚濤駭浪,小船 顛簸,驚險萬狀,怎麼辦呢?走在街上,遇到警察,是他抓錯了人,但你如何自救?就算你是讀書人,遇到阿兵哥,講理也沒有用,你又奈何?
  
  颱風之夜,地震之時,戰爭開始,盜賊入室,甚至車禍受傷,工作被撤;乃至盛年之際,醫生突然宣告你得了不治之症,或是受到惡疾傳染,不久於世,這時你該怎麼辦呢?
  
  當危機降臨的時候,不可慌張,要臨危不亂,鎮定以對。無論什麼危機,先要知道起因,千萬不可把問題複雜化,要簡單的找出自己能夠解決的辦法。因此,面對危機,唯有冷靜、機智,才能解決問題;慌亂、緊張,於事無補。
  
  據聞美國某家報紙,曾舉辦一項有獎徵答活動。題目是:在一個熱氣球上,載著一位科學家、一位環保專家、一位糧食專家。不料在飛行途中,熱氣球忽然漏 氣,不能載重,必須丟出三人其中的一人,以減輕重量。但三位專家分別對於科技的發展、環保的維護、糧食的生產,各有所長,都與人類的命運息息相關。這時究 竟應該犧牲那一位呢?當然,萬千的應徵者都各有見解,大家眾說紛紜,各執其是。最後結果是一名小男孩中獎,他的答案是:把最胖的那人丟出去。
  
  危機的處理,第一要有認識危機的常識;第二要有應變的能力;第三要有靜定的修養;第四要有往日的因緣。有了以上四點,則危機處理不難矣!
  
  《人間福報》20031105


歇後語
  
  人類透過語言來表情達意,有的人放言高論,有的人慷慨陳詞,有的人危言聳聽,有的人幽默風趣,這都是個人的運用巧妙不同;然而有的人說話不當,禍從口出,這就患了語言上的錯誤。
  
  在很多的語言表達形式當中,「歇後語」是一種耐人尋味的特殊語言,從古代就在中國的社會裏流傳甚廣,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與民族特色。
  
  所謂「歇後語」,就是借用別的詞語、典故,說出所要表達的意思,亦即所謂的「意有所指」、「意在言外」。因為歇後語大都「歇」去後半句,只要說出前半段,聞者即能領會其意,因此而名。
  
  例如:商場上訂定契約,彼此條件談不攏,就說「四兩棉花」—「免談」(免彈)。有的人講話沒有重點,讓人不知所云,不解其所說何來,就說他講話如「丈 二金剛」,讓人「摸不著頭腦」。如果自己沒有條件,又愛吹牛講大話,別人就會譏諷他「吊死鬼擦臉」—「死要面子」,或說他「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歇後語不是很傷人,也不用引經據典,但是透過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思,能收畫龍點睛之效,別有韻味。中國民間從古以來就流傳很多的歇後語,如:
  
  刷子掉毛—有板有眼
  
  土地公放屁—神氣什麼
  
  劉備摔阿斗—收買人心
  
  王二娘的裹腳布—又臭又長
  
  門縫裏看人—把人看扁了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剛學飛的鳥兒—不知高低
  
  猴子穿衣服—裝人樣
  
  看人挑擔—不知輕重
  
  官老爺出告示—百姓遭難
  
  剛買來的馬—不合群
  
  給了九寸想一尺—得寸進尺
  
  風中蠟燭—說滅就滅
  
  打腫臉充胖子—外強中乾
  
  狗咬刺蝟—無處下口
  
  部長到縣府—大搖大擺
  
  放虎歸山—後患無窮
  
  不倒翁落地—兩頭不著實
  
  飛機上報告—空話連篇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歇後語往往語帶幽默,而且俏皮、風趣,舉用得當,能令聞者發出會心的一笑;但是稍有不慎,那可真是成了「豬八戒照鏡子」—「裏外不是人」了。所以從 「歇後語」的應用之妙,說明人在說話時,要懂得含蓄,要能留給人思惟、反省的空間,這也是說話的藝術。《人間福報》2003115


爭取
  
  佛經說,佛陀入滅後的第五個五百年,是鬥諍堅固時期。其實,自從有天地以來,宇宙間就不斷彌漫了戰爭。人與人爭,人與土地爭,人與動物爭,人與海洋爭,人與氣候爭,甚至人與大自然爭。
  
  鬥諍好像是人與生俱來的性格,從鬥諍的性格一直延續到現在,就算沒有戰爭,整個國家、社會,乃至個人、家庭,也無有不爭。
  
  嬰兒時期,以哭鬧向父母爭取關心寵愛;稍長,向家庭以外拓展,就是兒童也要爭取他的地盤。長大以後,要爭取一個談戀愛的對象;就業時,要爭取一個好的職業;讀書,要爭取一個好學校,甚至好老師。
  
  爭取好的居住環境,爭取好的社會福利;爭取已經成為每個人在世間上生存所必須具備的本能。尤其現在的國家政府,很少能主動為人民謀福利,大多要靠人民 主動去爭取,因此有台灣的農漁工,十萬人走上街頭;之後,教師也十萬人走上街頭,甚至鐵路員工以罷工來爭取福利。有時候個人的聲勢不夠,還要結合大眾的力 量,共同來向政府抗議、爭取。
  
  此外,現在的開發道路、開發社區、開發水利、開發公園,你不爭取,誰會像太陽一樣,主動照耀?誰願意如和風一樣,自動吹拂?世間上哪裏會有這樣的好事呢?
  
  曾經社會上流行著一句這樣的話:「會吵鬧的孩子有糖果吃」,所以當官的人平時大多不做事,就是等著你來爭取;官員希望百姓要接受他的支配,這樣才能顯示出他的權威。
  
  爭取,爭取,現在整個社會到處都在看誰的聲音大,看誰的拳頭粗,看誰的關係好,看誰的本領強,如同達爾文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就是人間發展的必然規則了。
  
  爭取並非不好,只要是能為大眾爭取,為歷史爭取,為正義爭取,為弱勢團體爭取,為偏遠山區爭取,都算是仁人君子。但是有一些人,只是為個人爭取,就連做了八年總統的人,一方面爭取自己的薪水待遇,可是又發出不承認國家名稱的高論,這種爭取就是大大的不當了。
  
  也有的人爭取名位、爭取待遇,甚至爭取出差旅費,現在台灣的一個官員出國,一天就要花一萬元以上,所以美國的《世界日報》報導說,台灣官員爭取出國,讓政府的總預算出現「政府財政吃緊,官員出國緊吃」的現象,真是一大諷刺。
  
  爭取,應該爭取自己的形象,爭取開發自己的智慧,爭取樹立自己的道德人格,爭取對社會的服務,爭取利益群生,爭取促進世界和平,爭取謀求人民安樂,那才是我們應該盡力爭取的事。《人間福報》20031119


下台的時候
  
  現在的社會,各行各業每天都有多少人上台,也有多少人下台。上台的時候,有的人帶著歡欣榮耀的心情,也有的人勉為其難上台,那是不得已的責任。一到了下台的時候,也是有的人如同失去一切,萬分沮喪;但也有的人下台的時候,覺得放下了重擔,感覺無比輕鬆愉快。
  
  古人在官場中,升遷貶謫,就是上台下台;現在自由民主時代,所有官職都要透過選舉,當選落選,也是上台下台。古人告老還鄉,悠遊林泉之下;今人下台,多數都有失落之感,不知前途何去何從?上台下台,一上一下之間,往往形成「幾家歡樂幾家愁」的最佳寫照。
  
  其實人生如演戲,你看那許多演員,不斷的上台下台;又如老師在教學的生涯中,也要不斷的上台下台。就算是父母吧,當兒女長大成人,為了發展自己的前途,個個遠走高飛,留下空巢期的父母,也要從養兒育女的職務上退休下來。
  
  一般上班人員,到了一定年齡都要退休下台;公司、企業的傳承、交棒,也都是下台的意思。下台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究竟是應該歡喜還是應該悲傷?難有定 論。多少人從政治上起起落落,都是上台下台;多少企業家在商場上浮浮沉沉,也是上台下台。有的人很容易上台,也很容易下台;容易上台的人,別人不但歌頌他 的好運氣,也應該肯定他的好緣分。
  
  上台的人,有人為他慶祝,也有人在暗地裏咀咒;下台的人,有的人為他婉惜,也有人暗自歡喜。因此,一個人的上台下台,不但攸關自己的前途,連帶的也讓很多人跟著有悲欣交集的複雜心情。
  
  有的人上台,「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有的人下台,「樹倒猢猻散」。有的人自己能力、人緣都具備,此處下台,彼處上台;有的人能力不足,人緣不好,下台以後,不知未來希望在哪裏?當然不禁讓人為他憂心掛懷。
  
  基本上,容易上台的人,也要容易下台;容易下台的人,必定會有比較多的機會再上台。最怕的就是上台忸怩作態,下台也萬般戀棧,這種人看在領導人的眼裏,未來給予他再上台的機會,恐怕就要大打折扣了。
  
  人生如舞台,在舞台上扮演著各種不同的角色,都要表演得恰如其分;假如下台的時候到了,也不要憂心,只要自己的基本能力、緣分、條件好,所謂「不患無位,患所以立」,還怕什麼上台下台呢?《人間福報》20031126


關鍵
  
  人的一生,有很多關鍵時刻。體壇上,不管棒球、籃球,或是足球、排球等,運動員在球場上奔馳,雙方你來我往,最後的勝負,常常是取決於關鍵性的一球;法院裏,很多塵封多年的刑事案件,幾乎成為懸案,最後能破案,也是靠著關鍵證人或證據的出現。
  
  有的人求職,面試成否?有關鍵的語言;經商營業,賺錢或賒本?有他關鍵的觀念。談情說愛,能否投緣?有關鍵的因緣。有的人在一生當中,為了一個人,成 為成敗的關鍵;為了一件事,成為勝負的關鍵;為了一句話,成為別人對你印象好壞的關鍵;為了一個觀念,成為自己一生成敗、得失、升沉、死活的關鍵。
  
  因與果之間,因能成為果,中間的「緣」是最重要的關鍵。把一粒種子,放在密閉的玻璃杯裏,如何能開花結果?「因」的種子,之所以能發芽,繼而開花結果,端看中間的陽光、空氣、水分等助緣是否充足,這是他的關鍵。
  
  我們不要小看一顆螺絲釘,它可能是使一部大機器運轉的關鍵;我們也不能輕視一個小小的按扭,它可能就是造成世界毀滅的關鍵。稻禾成熟,五穀豐登,就要靠關鍵的雨水;一場戰爭,援兵與武器,往往成為最後勝敗的關鍵。
  
  世間上,人情有人情的關鍵,錢財有錢財的關鍵,事業有事業的關鍵,成敗有成敗的關鍵。有時候,時間就是我們的關鍵;交什麼樣的朋友,也可能成為前途的關鍵;讀什麼書,也可以成為思想、智慧的關鍵。
  
  台灣每逢選舉,都有一些關鍵性的選民、關鍵性的政見;企業家的萬億財富,當中也有他關鍵的時節與關鍵的人事物。有的人經常慨歎「萬事具備,只欠東風」,這就是沒有關鍵性的「臨門一腳」來助他成事。
  
  但是,關鍵性的助緣,從大處說,國家社會的大環境,對我們固然有重要的影響力;從小處看,自己的舉心動念,都與成敗有關。因為世間一切事情,都有他緣 起緣滅的關鍵性原因,所以我們可以從整體面去看人間事,但是從中也能看到細部的一點、一刻。因此,只要我們做事能面面俱到,還怕關鍵性的因緣沒有機會聚合 成就嗎?
  
  《人間福報》2003123


  好惡
  
  儒家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其實「好惡之念」,也是人皆有之。
  
  說到好惡,好的,愛之欲其生;壞的,惡之欲其死。我們每個人一生當中,好多的大事都有好之、惡之的看法;即使在一天當中,於生活中的瑣碎之事,也有好 之、惡之的習慣。例如,對一件衣服的顏色、款式,各有好之、惡之的分別;對一桌的飯菜,所謂各人口味不同,也都各有所好與各有所惡。
  
  在每個國家的各個大學裏,都設有許多的研究所,或是開辦各種科系,固然是為國家造就了多方面的人才,但其最初的立意,無非也是為了就著學子們的好之、惡之的性格而權宜開設。
  
  交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皆由各人的好惡觀念而左右。有的人對於親生父母,百般的忤逆反抗;有的人雖是異姓、異鄉人士,他認作義父、義母。可見好惡難有標準,都看當事人的心中一念。
  
  詩人看到月光,詩情畫意;小偷仰望月光,視如寇讎。我喜歡一個人,信仰他,崇拜他,他如聖如賢;一個人,我不喜歡他,視他如仇如敵。喜歡吃臭豆腐的人,臭豆腐是珍饈美味;對不喜歡吃的人而言,臭不可聞也。
  
  好惡就是一個人的喜歡不喜歡、我愛我不愛,有的人好逸惡勞,有的人好善惡惡。一個人的性格如何,從他的好惡、愛憎當中,可以看出端倪。有的人好名好 利,有的人好強好勝,有的人好權好勢,但也有的人好仁好義、好忠好孝、好慈好悲,可以說各有所好,但從中也可以看出各人的內涵和操守是優是劣了。
  
  好惡之心,還是一般世間人的人心、人性,一個人如果不要太強調自我的好惡,能以大眾之所好為好,所謂「人之所好,我好之;人之所惡,我惡之」。不以一己之成見來強分好惡,而能還給世間好惡的標準,所謂忠奸、善惡、義利,自有他的人生規範與意義。
  
  假如說我們要更上一層樓,在佛教裏認為,能把好惡之心、得失之念更加淡化,所謂「不思善,不思惡」,從中去找到一個無分別的世界,那麼人生就更加能夠解脫自在了。《人間福報》20031210


感恩
  
  感恩的人,有感恩的心,他就是好人、好心。
  
  感恩的人,就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感恩的人,就是一個內心富有的人。感恩我的父母生養了我的色身,感恩我的師長傳授了我的知識,感恩社會大眾讓我衣食無缺,感恩宗教信仰成就了我的法身慧命。
  
  早晨的鬧鐘響起,雖然驚醒了我的睡眠,但是我仍然感恩時鐘提高了我的警覺,讓我知道不可以賴床偷懶,應該早起工作。及至起床後,盥洗完畢,拉開窗帘,迎著耀眼的陽光,開始清掃房室。父母兄弟要我下廚供給早餐,親朋好友來訪,要我接待招呼,我感恩自己擁有一個有用的人生。
  
  大自然裏,和風吹拂著我的身體,清泉滌盡了我的塵慮。遠處山林,鳥兒啼叫,花兒芬芳,感恩大自然的美麗,使我心曠神怡。報童送來報紙,讓我知道國家大事,關心世界動態;打開電視,隨著節目內容,讓我開拓視野,遨遊世界,融入社會各階層。
  
  我坐公共汽車,感恩司機給我方便;進入食品店買糕點,感恩商界解決我的民生問題。懂得感恩的人,表示自己富有。感恩我的朋友,給我一通電話;感恩遠方的親人,關懷我的起居;感恩公司老闆,給我的教訓,讓我成長。甚至感恩沒有定時的風雨,養成我臨機應變的能力。
  
  感恩的人生才懂得付出;感恩的人生才明白富貴。打籃球的人,要感恩對手,如果沒有他們,球賽就無法進行。颱風肆虐過後,要感恩他帶來毫雨,如果沒有颱風帶來的雨水,我就不能生存。
  
  感恩夏天的艷陽,感恩秋冬的霜雪,是他們使稻禾成熟。感恩崇高的山岳,他讓我登高眺望,看到廣大的世界,從而覺得自己的渺小,才會更加精進;感恩洶湧澎湃的海洋,他的威勢讓我檢討,使我更加虛心,涵容養量。
  
  感恩家中的小兒小女,因為他們而增加了家中歡樂的氣氛;感恩所養的小貓小狗,牠們平添了家中談話的資料。感恩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感恩的觀念,是智慧的財富;感恩的心靈,是豐富的寶藏;感恩的習慣,是做人處世的榜樣。人,應該培養感恩的美德,時時心存感恩,人生何其美好!《人間福報》20031217


  順勢
  
  做人要有力量,有力量才能堪受挫折,才能化解逆境,才能成就事業。力量來自於智慧、學問、願心、忍耐等等。此外,有權、有勢的人,所謂權力、勢力,這 種外在的力量,如果用來「仗勢欺人」固然不好,但是善於應用的人,所謂「因勢利導」,常能發揮很大的力量,所以做人要順勢而為。
  
  順勢,就是隨順因緣。順風航行的船隻,不但爭取時間,而且會平安抵達;順風飛行的飛機,從台灣到洛杉磯,因為順風,只需十小時三十分鐘,如果是回程,逆風而行就要十四個小時。
  
  自古以來的英雄好漢,為了社會混亂,民生疾苦,他們順勢收拾人心,做出一番事業;現代的企業家,因為科技發達,順勢製造很多新產品流通,為社會開拓龐大的財富。
  
  現在的道路開發,也講究隨順人民的需要,順勢給人利益;家居建設,講究動線的設計,也是為了一切要順勢才好。農夫種植,要在適當的氣候順勢播種;商品的推銷,也要符合節令,順勢推出,必然一本萬利。
  
  養兒育女,看他成長中的性好所在,順勢給他栽培;結交朋友,只要不是很大的為難,順勢給人一點好言好語、好因好緣,也算是順勢表達對朋友的關照之心。
  
  講演的人,講到精妙之處,聽懂的人情不自禁會給予掌聲,我們隨順情勢,熱烈鼓掌,給予鼓勵;一場表演,演到精彩之處,順勢熱烈的掌聲歡呼,也是順勢給他鼓勵。
  
  美好的人情義理,必能順勢打動人心,美好的善舉好事,必能獲得別人的助力。普賢十大願中,所謂「隨喜功德」,平時不管認識不認識的人,對面走來,順勢一句問好,給人一個笑容,都是美好的隨喜,都應該順勢去做。
  
  山崗不要太陡,順勢而下,多麼逍遙;道路平坦,不要太崎嶇,順勢而行,必然早達目的地。做官的人,有了地位,順勢幫人排難解紛;從事教育的人士,引古證今,講說義理,順勢引導學生樹立自己的人品道德。
  
  懂得順勢的人生,必然會一帆風順,前途順暢;如果不能順勢,逆天行事,則會大事不妙。例如,不當的侵略,無法獲得人民的支持,必然失敗;不當的言論,不能順勢給人信服奉行,必然遭到反彈;硬是逆著人情、義理,給人傷害、糟蹋、漫罵,必然會遭到不好的反應。
  
  落井下石,是不好的順勢;牆倒眾人推,也是不好的順勢。平時常存一分好心,自然能給人很好的順勢;心中常存不好的惡念,自然就會幸災樂禍的給人一些負面的順勢。
  
  《佛遺教經》說:「仰天而唾,唾不至天,反墮己面;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坌己身。」順勢說一句好話,順勢給人一點意見,順勢給人一些助緣。所謂「現成西來意」,何不把握因緣,順理成章做好事呢?
  
  人生,順勢是美好的生命,能夠順理、順情、順事、順人、順言、順意、順心,甚至即使是稍感不順,也不是不好;能夠順勢而行,當然就會事半功倍,還怕何事不能成功的呢?《人間福報》20031224


往生
  
  「往生」一詞,不只是佛教徒百年之後,發願投生到佛國淨土,叫做「往生」。世間上,凡是流動的生命,從此處遷徙到他處,都應該叫做「往生」。
  
  小的樹木移植後,才更容易成長;秧苗經過插種,才能長大結實。徐風流動,空氣才會清新;流水潺潺,才更見清澈。搬家喬遷,此處不住,「往生」他處;此地的職業告一段落,遷往他處就業,這許多都可以名之為「往生」。
  
  現代的移民,都是感覺此地不合居留,要遷「往」他處居住「生」存。女孩子嫁人,要前「往」夫家「生」活;學子前「往」學校苦讀,以便將來創造「生」命的意義。所以難怪佛教把到佛國淨土,定名曰「往生」。
  
  「往生」一詞非常美好,他讓人感到生命不是死亡就算結束,此間死亡,只是肉體老朽後的淘汰,生命可以依其目的,往生到更善更美的去處。因此一般佛教信士,對於人之生死,看得非常平淡,因為他知道,這一期的色身毀壞,繼起的生命又會在他處流轉,何必要為生死罣礙呢?
  
  人的一生,就拿人體的新陳代謝來說,也都是「昨日之我,已非今日之我;今日之我,亦非明日之我」;因為細胞的繁殖、生死、代謝,讓我們賴以生存的身體,一直在生生滅滅中不斷老化。
  
  甚至人從母親懷胎十月生下之後,就不斷的在世間各地「往」來,求其「生」命的出路。進入學校讀書,一日復一日,早出晚歸,有去有來,這也有「往生」之意。公務人員朝九晚五,為了生計,養家活口,「往」來繁忙,也是為了「生」存。
  
  早上出門,不必掛念,晚上自然會回家;今日去了,也不必著急,明日還會復來,所以吾人的生命也如同平當的時日,來來去去,生生死死。
  
  人生就好像時辰鐘一樣,雖有運轉,但是周而復始,還會回來。信仰淨土宗的人更主張,往生以後還會乘願再來,所以「往生」一詞,給予人生命的空間,讓人對生命懷有無限的希望。因為有了希望,因此一個人對於往生,早也好,遲也好、生也好,死也好;生也是為了死,死了還會再重生,生死有什麼值得罣礙的呢?
  
  《人間福報》20031231


輸與贏
  
  人類自有歷史以來,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一直在玩著「輸與贏」的遊戲。
  
  輸與贏,大至國家,如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不就有多少的國家輸了,也有多少的國家贏了?小至個人,一盤棋、一次擂台比武,也都是為了爭得個我勝你負。甚至整個社會,商場上的巨賈大亨,每天都在爭事業上的勝負;學校裏的莘莘學子,也是在爭成績上的勝負。運動場上,田徑、球賽等,無不在爭著勝負;官場裏,政治、黨派,彼此勾心鬥角,也都是為了勝負。
  
  人生立足於社會,好像早已注定了離不開輸與贏。例如官場上的選舉,選票一開,就有勝負結果;運動場上的競技,時間一到,哨子一響,即刻分出勝負雙方。輸與贏在人們的生活裏,已經是不可少的行為。兄弟鬩牆,父子翻臉,朋友成仇,甚至夫妻離異,也都希望討個公道,論個輸贏。
  
  輸贏之間,勝者固然洋洋得意,敗者更是垂頭喪氣。如《法句經》說:「勝則生怨,負則自鄙;去勝負心,無爭自安。」誠哉斯言。
  
  其實,人類已經是宇宙間的勝利者,強者的人生,把弱者狠狠的拋在遙遠的地方。你看,人類征服海洋,征服太空,征服野獸,征服大自然,可以說,人類是太空、大自然、野獸的勝利者。只可惜,人戰勝不了自己,不能打敗自己的煩惱,不能戰勝自己的憂悲,甚至顛倒妄想,也可以讓人輸得永無寧日。尤其生死之間,一次傳染病,一場不治之症,管你多強的英雄豪傑,也只得向無常報到。
  
  人在勝負裏,都沒有絕對的勝者與負者,唯有不爭,才無勝負;因為只有無常,他們才是最後的勝利者。因此,世間上很多的勝者,其實也未必是勝,負者也未必是負。楚漢之爭,漢高祖是勝者,楚霸王是敗者,但是漢朝的子孫,殘殺鬥諍,真是不忍卒睹。古今多少豪傑,都是不可一世的英雄人物,但是落得後代蕭條,又怎麼能說是勝利者呢?
  
  左宗棠是圍棋高手,有一次出征途中,見一茅廬懸掛著《天下第一棋手》的匾額。好奇入內,與主人連奕三盤,對方皆輸。臨走的時候左宗棠對主人說:「你天下第一棋手的匾額可以卸下了。」後來左宗棠從前線班師回朝,又路經茅舍,看到《天下第一棋手》的匾額仍在,甚為生氣。入內再與主人對奕,三盤皆輸。問其故?主人答:「上回您有任務在身,要率兵打仗,我不能挫您的銳氣,故而手下留情,如今您已得勝歸來,我當然全力以赴,當仁不讓啦!」
  
  輸與贏、勝與負之間,能懂得此中奧妙的人,才是人生真正的贏家。
  
  《人間福報》200417


死不起
  
  我們走進百貨公司,看到琳瑯滿目的貨品,心中常會慨嘆「買不起」;平時經過大街小巷,看到高入雲霄的大樓,或是美輪美奐的洋房別墅,心中好生羨慕,但是多數人也是「住不起」。
  
  菜市場裏各類搶先出產的新鮮果菜,心裏雖然想買,但是實在「吃不起」;服裝店裏各款名牌衣服,雖然適合自己的身材,然而也是「穿不起」。平時就要好好 保健身體,一旦生病了,昂貴的醫療費用實在「病不起」;看到別人養寵物,小貓小狗真是可愛,但是想到每日多出的開支也只得放棄,因為「養不起」。
  
  出國留學,明知哪一所是世界名校,只是自己「讀不起」;創業時,看到才幹能力俱佳的人,也是只有婉惜「雇不起」。看到青年男女出雙入對,卿卿我我,想到自己還是光棍一個,因為「娶不起」;看到為非作歹的壞人,只有自己躲避,因為「得罪不起」。
  
  賢能的人對我「看不起」;不健全的人,我也「瞧不起」。爭執的時候,偶爾我也會勝利,但是內心感到有愧,覺得「贏不起」;有時候失敗了,內心也會無比 懊惱,這是我「輸不起」。自己只有一項比較良好的習慣,和人相處時,別人的熱誠招呼、厚待、護持、關愛,覺得實在「對不起」。
  
  在很多的「當不起」、「扶不起」、「禁不起」、「受不起」之中,古今大多數的人都還有一個「死不起」。古人重禮,對親人死後的埋葬,所費「花不起」, 有時只得「賣身葬親」,或是借貸來處理親人死後的債務。可以說,除了富貴人家之外,死的艱難,「死不起」的感受,不光是死者畏懼、恐怖死亡,對人生之最後 一幅「死不起」的樣子,就是活著的人,也為了張羅、處理後事,而感到「負擔不起」。
  
  現在社會進步,科技發達,政府對人民的福利優厚,除了公務人員生兒育女時有津貼補助以外,一般學子讀書上學,有各種獎學、助學貸款;青年創業有補助辦法,甚至生病了,都有醫療保險。唯獨死亡,除了因公殉職可以得到撫卹以外,一般大眾真是「死不起」。
  
  人一有了疾病,除了住院、醫療費用之外,萬一死下來了,棺木、殯葬、壽衣、福地、甚至誦經超度、進塔安位……,這一筆龐大的費用,不是一個普通家庭所 能負擔。所幸現代人類思想開通,對喪葬辦法除以往的土葬外,還有求其簡單的火葬、海葬、樹葬、花葬等。在生貪圖擁有、極力聚集,但是死後還要在地球上佔有 一席之地,有何意義?所以現在有些社會人士興起了一個新的行業——「生命契約」,又叫「預約未來」,也就是由自己生前就把後事安排妥當。
  
  根據統計,台灣每年死亡人數大約有五十萬人,一人平均五十萬元的後事費用,全台灣一年所費約需二百五十億元,所以大家都想從死人身上賺一筆。但是死亡 是悲苦的事,希望一些從事殯葬行業的慈悲人士,在這種時候能多多發心護持貧戶喪家,不可以趁勢想要再撈一筆,否則將會製造更多「死不起」的人間悲苦,真是 令人情何以堪!
  
  《人間福報》20040114


開源節流
  
  在經濟學上,有一個千古不易的致富秘訣,那就是「開源節流」。一個人的生涯規畫裏,不能少了「開源節流」。創新一種事業,先要評估,在這項事業上我能 開源節流嗎?甚至國家政府一年高達千萬億元的預算,也不能只是把他當成紙上的數字,而是需要有人在實際情況裏,例如負責主計室和經濟部的人,要能確實有一 套開源節流的方法,政府的各部門才能順利運作。
  
  開源節流的方法很多,有的人在家中的庭院裏,種上幾棵蔬菜,偶爾鍋中所煮,不必花錢購買,這是他「開源節流」的所得;有的人從山邊引水到廚下,無須動用自來水,一年也能節省不少開支。
  
  現在家家幾乎都有冷氣機,懂得把冷氣設在一定的室溫下,不要經常動用開關,這也是節約能源的方法。團體裏人多,每日垃圾量大,如果能夠加以分類,不但減少處理垃圾的搬運費,還能資源回收,增加一筆額外收入呢?
  
  開源節流不一定只限於經濟能源上,平時多結交一些朋友,多發心擔任義工,多培養與別人互動的因緣,這也是社會人際關係的開源節流。
  
  購買東西,分期付款,這是開源節流;不用的物品,能省則省,少了堆置的擁擠,多了空曠的簡樸,這也是開源節流的良好習慣。甚至於對自己不當看的東西不 看,免得視力疲倦;不當聽的語言不聽,免得聽出是非煩惱;不當做的事不做,免得造業;不當想的不想,免得心煩意亂,這都是身體的節流。
  
  此外,身體也可以開源。當看的人,不但要看,還要行注目禮,而且要看出個中的所以然來;當聽的,不但聽懂,而且要聽出別人話中的弦外之音;應該想的, 不但要思惟前後、左右的因果關係,而且要豎窮三際、橫遍十方,把宇宙萬有、世界人生,都想在自己的心中。每天所思所想,都是道、都是德、都是學、都是擴 大、都是普遍,這都是開拓自己能量的源流。
  
  其實,開源節流固然是與資本、能量等外在的因緣條件有關,例如沒有高山,又何能開採出金銀寶藏;沒有沙漠、海洋,又怎能開採出原油?但是也有許多的修 道者,他們不看外界,專看內心;不想他方,只是思惟本性。臥榻之上,一書在手,可以周遊天下;蒲團之間,未嘗不能開闢心中的天地?
  
  說到開源節流,外在的天地,內心的世界,都可以開源節流。只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開發能源的條件是什麼呢?擁有智慧、信仰、毅力、能量,通達因緣所成,明白共有關係,所謂「開源節流」,對吾人的貢獻,其大可知。
  
  《人間福報》20040121

來源:www.book853.com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