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有 部 菩 薩 行 之 探 微 ──以四波羅蜜多之成立為主的研究
釋如源

有 部 菩 薩 行 之 探 微

──以四波羅蜜多之成立為主的研究

釋如源

 

大  綱

 

一、前 言

二、阿含經所遺留下之問題

三、有部菩薩道之建立架構

(一)一般菩薩道之組成結構

(二)有部對「本生」、「譬喻」之態度

(三)有部建立菩薩道之根本理念

四、波羅蜜多

(一)波羅蜜多義

(二)有部「四波羅蜜多」之成立

五、結  論

【參考文獻】

 

一、 前 言

 

以解脫道 為主的部派佛教中,蘊含著許多有關菩薩的思想。這些菩薩思想不但表現出不同於大乘的菩薩特性,更顯示出菩薩思想的先驅軌跡。因此當我們在研究如何成佛的菩 薩道時,部派的菩薩觀是不容忽略的。然而在眾多的部派中,有完整的菩薩思想體系,甚而能開出一具體的菩薩行道者,莫過於強調人間佛陀的說一切有部了。所以 研究有部的菩薩觀,便成了討論部派佛教菩薩思想的主要課題。

對於有部 的菩薩思想及修行次第等,目前學界之研究已有了一定的成果,且在整體的大方向上,意見也大致一致。如有部的菩薩,其所重視的是現實人間未成佛前的世尊及其 本生;其修行次第則大概可分為三無數劫修四波羅蜜,百劫修相好,最後一生之史都天下生及金剛座上頓斷一切煩惱等四階段[1]。 因此本文在此不再作重複的整體性研究,只是想在其所開出的菩薩修持要目中,針對四波羅蜜多的成立,從其思想根源上作一探討與說明。以期對有部之菩薩行能有 一更深刻之認識。

 

 

二、 阿含經所遺留下之問題

 

以成佛為 主的菩薩思想,從以解脫為目的的「四阿含經」及「律藏」中,是較難以找到具體線索與跡象的[2]。 但其中卻蘊含著足以啟發菩薩思想的問題,這些問題則成了日後菩薩思想之所以能夠大行其道之原動力。

阿含經中 所遺留下之最大問題,在於佛自身的修與証及其與弟子間之差異。在有關所修的法門上:經中佛所開示於弟子的法門,亦是自己所修持之法門,佛所修持的與弟子所 修持的可說是平等平等。如《雜阿含》言:

 

今我如是,得古仙人道,古仙人逕,古仙人跡,古仙人去處,我得隨去,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 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我從彼道見老、病、死。老病死集、老病死滅、老病死滅道跡。見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行集、行 滅、行滅道跡。我於此法自知自覺,成等正覺,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餘外道沙門、婆羅門、在家出家彼諸四眾。聞法正向,信樂知法善,梵行增廣, 多所饒益,開示顯發[3]

 

另外《雜 阿含》1189經亦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毘羅聚落尼連禪河側菩提樹下,成佛未久。爾時世尊獨靜思惟。作是念:有一乘道,能淨 眾生,度諸憂悲,滅除苦惱,得真如法,謂四念處。[4]

 

所謂的 「一乘道」,既指三乘同乘一道,三乘同修一法而得解脫。這樣之三乘同修的見解,《雜阿含》625經亦表達了此相同 理念: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於四念處,修習、多修習。未淨眾生令得清淨,已淨眾生令增光澤。何等為四,謂 身身觀念住,受、心、法法觀念住。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如淨眾生。如是未度彼岸者令度,得阿羅漢、得辟支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如 上說。[5]

 

足可見這 四念處為首的八聖道,是佛與第子同修的唯一法門。

除了修持 方法相同外,其實佛與弟子所悟的道理也是一樣的。佛因觀察生命的緣起流轉,進而體悟到緣起之還滅而達解脫的。「緣起」是佛在菩提樹下所深悟的真理,不但眾 生依之生死流轉,一切聖人亦依之而還滅解脫。佛在《雜阿含》卷一四中就曾以「不問汝知不知,先得法住智,後得涅槃智」[6], 來表達此一解脫所必証之原理。另《雜阿含》二六九經則以「法住,法界」來形容此一佛自悟、悟他,三乘同証之真理。如言: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因緣法及緣生法,云何為因緣法。謂此有故彼有,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如 是如是純大苦聚集。云何緣生法,謂無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7]

  

  佛依 古仙人道﹙八正道﹚先觀察生命的流轉現象﹙緣生﹚,了解到其「此故彼」的內在原理﹙緣起﹚,進一步體悟到緣起的還滅,而達到涅槃之境地。不但佛是如此,佛 弟子也是如此。依循同一古道,體悟同樣的真理,証得同樣的境界。故就《阿含經》所得到啟示而言,佛與弟子確實是同修同証的。也因此,《大毘婆沙論》上便有 「三乘同一解脫」、「三獸同渡」之說[8]    

  雖說 三乘同修一法,同証一解脫,但這並非說三乘毫無差別。因若無差別,則不必言三乘,但《阿含經》卻處處說三乘,《雜阿含》更具明言有「佛部、辟支佛部、聲聞 部」。[9]就 佛與聲聞弟子而言,確實有其差異處。佛與弟子之差異,現依經說,大致可歸納為三點:1、佛為自覺者,2、佛能教授 教誡,3、能力上之差別﹙十力﹚。此如《雜阿含》75經所言:

 

比丘於色厭、離欲、滅、不起、解脫。是名如來應等正覺。如是受想行識厭、離欲、滅、不起、解脫,是名如 來應等正覺。比丘,亦於色厭、離欲、滅名阿羅漢慧解脫。如是受想行識厭、離欲、滅名阿羅漢慧解脫。比丘,如來應等正覺,阿羅漢慧解脫,有何差別。……如來 應等正覺,未曾聞法,能自覺法,通達無上菩提。於未來世,開覺聲聞,而為說法。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八道。比丘,是名如來應等 正覺,未得而得,未利而利。知道、分別道,說道、通道。復能成就諸聲聞,教授教誡。如是說正順欣樂善法,是名如來羅漢差別。[10]

 

648經也說:

 

如來應等正覺者,先未聞法,能自覺知,現法自知,得三菩提。於未來世,能說正法覺諸聲聞。所謂四念處、 四正斷、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所未得法能得,未制梵行能制,能善知道,善說道,為眾將導。然後聲聞成就隨法隨道, 樂奉大師教誡教授,善於正法,是名如來應等正覺,阿羅漢慧解脫,種種別異。復次,五學力,如來十力。何等為學力。謂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何等 為如來十力。謂…[11]

 

第一點: 佛為自悟自覺者。就悟而言,只是悟的先後有別,就不待他說,辟支佛也是自悟者。故從此點上,實在不能看出有何實質上之差別。但第二點,第三點差距可就大 了,尤其是第三點,可說是最大的差別。因說法渡生,教授教誡,其實佛弟子也多少具備幾分,只是不如佛之圓滿而已。但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等,卻是佛 與聲聞弟子之真正不共,而此不共卻在於能力上。故知佛與弟子最大之不同,在於能力上有所差別。

但問題來 了:同修同証,為何會有不同的結果呢?佛的大能大力,從何而來呢?這是《阿含經》所遺留下的最大問題,也是從《阿含經》所不能得到充分說明的,但卻是激發 菩薩思想的原動之一。佛之大能大力的來源,從與弟子同修同證的解脫道上,是找不到答案的。於是佛未究竟解脫前之種種,便成了解答此一問題之線索。《阿含 經》中找不到答案的問題,從「九分教」的「本生」、「本事」及「譬喻」中[12], 卻提供相當之資料,可作為解答此一問題之途徑。尤其是「本生」中,記載了許多有關佛過去身中的種種事跡與事行,這些是聲聞弟子所沒有的。於是「本生」便成 了探尋如何成佛之菩薩道的主要對象。現今,「本生」是菩薩思想的主要來源,這是大家所公認的。但過去生中的種種事跡,大都是一般的世間善德與仁人救濟,都 還只是資糧,唯有到最後生的解脫道才算究竟圓滿。因此,「本生」中之事行與解脫道之次第結合與融攝,便成了菩薩道結構之最早雛形。[13]

總之, 《阿含經》所留下之問題,是激發菩薩思想之動力;九分教的「本生」等,則是菩薩思想的材料因。而阿含之解脫道與 「本生」之結合,則成了最早的菩薩道結構。

 

 

三、有部菩薩道之建立架構

 

  (一)一般菩薩道之組成結構

如上節所 言,解脫道與「本生」之結合,可說是最早的菩薩道結構。但此所謂之結合,除時間上之次第結合外,也包含了空間上之融攝性結合。日本學者山田龍城先生在《大 乘佛教成立史論序說》一書中,曾對六波羅多﹙指一般常用之六支﹚的組織作說明,並認為其是由「本生」的實踐道﹙施、忍﹚與傳統修持法﹙三學﹚之結合所成[14]。 但部派的波羅蜜多分類眾多,光以此一種來作說明,實稍嫌不足。若能夠從各部的波羅蜜多分類上,作一整體性的觀察與比較,從中加以歸納抉擇,相信對一般部派 之菩薩道結構會有所呈顯。求成佛的菩薩行,從「本生」中種種的事行來歸納,雖各部派的分類不一,但都稱為「波羅蜜多」。現依較具體明確的五類來加以比對:[15]

 

 

精進

禪定

智慧

出離

真諦

決定

    傳

 

    眾

 

 

 

 

 

 

外 國 師

 

 

 

 

 

 

有部異師

 

 

 

 

 

 

有部主說

 

 

 

 

 

 

 

 

    計

 

 

由上表之 比對可看出,施、戒、精進及智慧等四波羅蜜,可說是一切部派所共立的。至於「忍」,除了有部迦溼彌羅師外,也是餘派所通許的。這樣,施、戒、忍、精進、智 慧等五度,可說是大部份部派之共意。從這樣的組合中去研究,不難發現部派建立菩薩道的結構原理。首先戒、定、慧三學不但是傳統之修持項目,也可說是「本生」中所共通的。「本生」中菩薩所修持的德目種類繁多,正如有部說:「諸功德皆可名波羅蜜多」[16],南 傳亦別立有真諦、決定等。故知要將何德目立為波羅蜜多,可說是見人見智的,況且「本生」中談到戒、定、慧的並不多。但大多數的部派卻一至的將傳統三學立為 波羅蜜多,這可表示了部派在面對菩薩道之建構時,對於傳統之道品還是給予多少的重視。雖如此,不過卻還是有些許差異。如禪波羅蜜,除了立六波羅蜜的一系 外,餘部卻都不立。而且波羅蜜中的智慧較偏屬「本生」中之一般世間聰慧,與三學中能斷煩惱証真實的勝義智是大不相同的。由此也可看出一般部派對菩薩道的組 建理念,是即含有傳統之延續,更重視從「本生」所得來之啟發。

戒、定、 慧是傳統與「本生」中所共通的之修持項目,但忍辱與布施可就大不相同了。因為此二項非但是「本生」不共於傳統三學之修持項目,也可說是「本生」之特色。所 以此二項的組入,可說是完全取自「本生」中的。將忍辱與布施組入菩薩道中,再加上前述的幾項,我們很清楚的可以看到,整個菩薩道之重點已傳移至「本生」中 了。也就是說:「一般部派之菩薩道結構,是以『本生』為主而融攝傳統修持於其中」。

 

  (二)有部對「本生」、「譬喻」之態度

如前所 述,一般部派之菩薩道是將傳統之修持法與「本生」作一空間上之融合,以「本生」為主,而融攝傳統於其中。但有部之菩薩道結構是否也如此呢?在討論此問題 前,我們先要了解有部對「本生」之態度後,才能繼續進行討論。

對於流傳 中佛本生之種種事跡,部派中大抵可分為信任與保留二類。有部可說是後者中之極端者。有部於此種種傳說,大都以不信任或理性之批判的態度來面對。如《薩婆多 毘尼毘婆沙》卷1:

 

凡是本生、因緣,不可依也。此中說者,非是修多羅,非是毘尼,不可以定。[17]

 

甚至連有 名的燃燈佛授記說,一切部派間所公認的「本生」,有部都認為那只是傳說而已,不是真實的。如《大毘婆沙論》卷182 言:

 

然燈佛本事當云何通?答:此不必通。所以者何?此非素怛纜、毘奈耶、阿毘達磨所說,但是傳說;諸傳所 說,或然或不然。[18]

 

有部之所 以認為其不可信,最主要是「本事」、「本生」等,未取與三藏相等之地位。對於這些,有部沒有特別將之編輯成一類,而是散說在律部中─《根有律》,但《十誦 律》卻少得多。銅鍱部雖將輯八「小部」中,但這是稍晚才成立的。故在有部之眼中,這些佛本生之種種,都只是「或然或不然」的傳說,根本不足採信。

雖然有部對「本生」、「譬喻」等,採取了保守之態度,但這並非無理的否決,而是出發較理性的角度。因這裏確實融有太多的印度民 間傳說與神話故事,我們只能摘取故事所欲表達之內涵,對於故事內的人物及典故是不能太過盡信的。故言

 

當來之事,人多健忘,念力寡少,不知世尊於何方域城邑聚落,說何經典?……若說昔日因緣之事,當說何 處?應云婆羅尼斯,王名梵授,長者名相續,奐鄔波斯迦名長淨:隨時稱說。[19]

《大毘婆 沙論》亦言:

 

若欲必通者,應知過去燈光城即是今婆羅尼斯,過去喝利多羅山,即是今仙人鹿苑。[20]

 

婆羅尼斯 是是印度古老的宗教聖地,梵授王是傳說中有名的印度王。這是說「本生」故事中種種的人、事、地、物等,都只是一種假借,不能把它當成是真的。若要採用,只 能取其所相徵之意義。故當眾派在爭論菩薩在入胎時,是騎白象或化成白象時,有部卻言:

 

此不須通非三藏故,文頌所說或然不然,諸文頌者言多過實。若必須通應求彼意隨現夢相,故作是說,謂彼國 中夢見此相以為吉瑞,故菩薩母夢此事欲令占相。諸婆羅門聞已咸言,此相甚吉,故法善現作如是說,亦不違理。[21]

 

「彼國夢 見此相以為吉瑞」意謂:無論釋迦菩薩入胎時,是騎或化成白象,在當時的風俗中,這是一種吉兆,故不能當真。有部對「本生」故事之理性態度,於此又中表現無 遺。

    有部對「本生」所保留的此等意見,雖較其他部派棋高一著,但相對的也對自身之菩薩道結構造成相當之影響。因為如前所言,菩薩思想來自「本生」,菩薩修持德 目主要也是以「本生」為主。然而有部對「本生」卻是採取這樣的一個態度,那麼其菩薩道又從何安立呢?這是個有趣且值得思考的問題,也是本文討論的重點之 一,更是為什麼在討論有部之菩薩道結構前,要不厭其詳地先介紹有部對「本生」之態度的原因。下節當詳加分解。

 

  (三)有部建立菩薩道之根本理念

如前所 言,從阿含經中,我們所得到訊息是三乘同修、三乘共証,但三乘聖道卻有差別。雖有少數之異議,但卻是一般部派之共義,如法藏部:「佛與二乘解脫雖一,而聖 道異」[22], 化地部:「佛與二乘皆同一道,同一解脫」[23],而說一切有部對這樣的教義更是信受無疑,故言:「佛與二乘解脫無 異,三乘聖道各有差別」[24]。另在《大毘婆沙論》中,亦處處表達出此等看法。如於同緣一境﹙緣 起﹚而解脫時言:

 

以上智觀察緣性,名佛菩提;以中智觀察緣性,名獨覺菩提,以下智觀察緣性名聲聞菩提。[25]

 

在同証一 解脫上,則言:

 

契經所說復云何通?如說:如來解脫與餘阿羅漢解等脫無異。……應作是說諸有情類普於一一解脫法中,皆共 証得一擇滅體。[26]

 

另同論卷143曾舉了一個三獸同渡緣起河的比喻[27],可 說對此說法作了最好的寫照。

雖說同修 同証,但佛與二乘到底不同,《大毘婆沙論》卷一四三就例舉了二十項差別來說明[28]。 佛之所以能有這樣的大能大德,將其原因歸究於本生中長期的種種苦行,這一點也是有部所認同的。如有部在說明為什麼佛的十力、四無所畏、大悲等之來源時,總 是將之歸結至過去三大阿僧企的加行。現舉文句如下:《大毘婆沙論》卷30:

 

此十力皆可言加行得。三無數劫積集殊勝加行得故。…加行有二種:一近加行,謂順抉擇分等。二遠加行,謂 初不退菩提心。[29]

 

所以有部 固然對「本生」等採取保留之態度,但在說明佛陀的本源,建立菩薩道時,還是不得不取用之。

那麼在此種態度保留又不得不取用的矛盾衝突下, 有部又如何來形成其建造菩薩道之理念呢?當然本章第一節之結論「以『本生』為主而融攝傳統修持於其中」,於此 是行不通的,因這只適用於一般信受「本生」之部派。要了解有部之理念,必須先從其菩薩道的組織談起。有部之菩薩道,從其修持內容之特性來看,大致可分成二 大階段。初為三無數劫之種種苦行,次為最後一生之解脫成佛。最後一生之解脫道,就是阿舍經中佛共弟子所同修之法門,即所謂之三學、八正道、四諦與緣起等, 重於出世的解脫。初階段的三無數劫種種苦行,重於捨己利他,積蓄菩提資糧,內容大都出自「本生」,有部將之歸納成四波羅蜜。最後一生之解脫道,是阿含以來 傳統的修持法故不侍言,其實就連四波羅蜜也還是在傳統道品觀念下,依傳統道品為準則所歸納出來的持修項目。為什麼呢?這可從四波羅蜜本身來檢討。有部的迦 溼彌羅師在成立四波羅蜜時,曾提出一項成立原則:「雖諸功德皆可名為波羅蜜多,而依增上顯了義說,故唯有四」[30]。 佛本生的諸多善德,取殊勝明顯的幾項來作為代表,當然很好。但若深入了解有部四波羅蜜多的內容,則不如此。前節曾提到,「本生」中談的最多、最具代表性 的,可說是忍辱與布施[31]。但有部的布施、精進、戒、慧四波羅蜜中,卻沒有忍波羅蜜,這不是 與「依增上顯了義」不合嗎。有部所立的四度,除布施外,其他三度都是傳統解脫道品所共的。戒、慧是三增上學的二支,其重要性不待言之,就連精進在解脫品中 也是不可或缺。八正道中有正精進,七覺支中有精進覺支,四正勤本身就是精進,五根、五力中也都有精進根、力;精進可說是遍通三學的。此外,經與本生都曾提 到,釋迦佛精進第一,因精進故提早成佛[32]。「依增上顯了義」將精進立為波羅蜜是合理的,但戒、慧在本生中提 的並不多,立戒、慧而不立忍,這就不太合情理了。而且,本生中那麼多德目,為什麼其餘不立,唯取戒、慧呢?這當然是戒、慧是解脫三增上學的主體,而忍並不 包含於傳統道品中,故唯捨忍而取戒、慧了。或許有部並非一定要作如此的取捨不可,其大可在四度外多加一、二項,成為五或六度。但我們要記得,有部對「本 生」之態度是「或然,或不然」,「本生」中的德目並不具決定性,傳統的修持道品才是其取波羅蜜多之標準。由此可知:有部成立波羅蜜多,內容雖多取自「本 生」等,但德目之取抉卻是依傳統解脫道之品目為標準。故說:「四波羅蜜也還是在傳統道品觀念下,所歸納出來的持修項目」。

綜合上 述,對於有部的菩薩道成立理念,已漸趨明朗。由於有部在一切依經說﹙阿含經﹚為準的強固態度下,在面對菩薩道之建構時,雖不得不採用「本生」,但在整體的 結構上,還是以經上所說的傳統道品為主的。也就是說,有部建立菩薩道的根本理念是:「以傳統的修持道品主而將『本生』融攝於其中」。這和一般部派之「以 『本生』為主而融攝傳統修持於其中」,是大異其趣的。至於本節所遺留的些許問題,如同是三學為何不立禪定度,又即不立忍卻又留下布施之原因何在,下章當繼 續探討。

 

 

四、波羅蜜多

 

   (一)波羅蜜多義

「波羅蜜 多」是梵文paramita 的音譯。paramita 在梵文文法上可作兩種解釋:一、由有「最高的、無上的」之意義的形容詞parama女性形一parami加上語尾ta而成,此則有完成、成就、最高的意思。一般漢譯 的習慣用語「究竟」、「完成」,就是由此而來。在《中部》『不斷經』[33], 稱舍利弗於戒、定、慧、解脫,能得自在、得究竟﹙巴利paramipatto﹚, 《大毘婆沙論》則稱之為波羅蜜多聲聞[34]。 故這裏的波羅蜜多,可用於果位上,佛與阿羅漢之「所作已辦」都可稱為波羅蜜多。

另一方面 波羅蜜多亦可譯為「到彼岸」。這是由有「悟、彼岸」之意的para,其對格 ﹙Ac﹚param,加有「去」之意的動詞語根i,再加語尾ta而成。一般就譯稱為「到彼岸」或「度彼岸」。凡一件事,從 開始到完成,中間的過程、方法,都可稱為波羅蜜多;這是用於因位的。《大智度論》中,波羅蜜多除了上述二義外,還有「智慧清淨不可沮壞」、「諸法和合」等 解釋,。「到彼岸」、「事成辦」並非決然不同的兩件事,也有將其當成同語意來解釋的。如《大智度論》說:「於事成辦,亦名到彼岸」。附註說:「天竺俗法, 凡造事成辦,皆言到彼岸」。[35]另 外原始阿含中,則有「通達」的含意。[36]

對於波羅 蜜多,若光從語意上來看,是沒有辦法真正了解其在佛法中的意義的。因無論是「完成」、「究竟」、「成辦」或「到彼岸」、「通達」等,就印度習慣而言,這都 通用於一般世俗事,並未能顯出其特殊性。若能由經論中使用此語詞的場合,再導入語意來解釋,或許會比較恰當。經論上提到波羅蜜多最多的場合,大都用於釋尊 本生中的修行。釋尊過去生中的修行,雖各部的分類不一,但卻都稱之為波羅蜜多。在《大毘婆沙論》中,使用波羅蜜多的場合,絕大多數也都用於佛過去生的菩薩 行中。大乘經對菩薩的修行,也多稱之為波羅蜜多。大智度論卷16、17、18也說:「佛、菩薩道的實踐名為波羅蜜 多」[37]。故 波羅蜜多用於以成佛為目的的菩薩行,可說是大部份大小經論的共義。

波羅蜜多 指菩薩道的修持,若在這個意義上再融入語彙內涵來解釋,則此語意的精確定義應是:「從初發無上菩提心到成佛,中間的一切過程、行持,乃至到究竟圓滿,皆是 波羅蜜多」。定義雖如此,不過一般偏以因行的場合為重。就有部而言,菩薩因行中的種種雖「諸善皆可名為波羅蜜多」,但究竟的圓滿卻是:

 

如實義者,得盡智時,此四波羅蜜多方得圓滿[38]

 

菩薩於菩 提樹下三十四心頓斷一切煩惱而能自覺已斷盡一切煩惱之智,稱盡智。這便是說,成佛時波羅蜜多才可稱為圓滿。

再就波羅蜜多的內容而言:無論是有部或其他部派,波羅蜜多的內容皆引自「本生」中,性質則共通於一般世間之善法。對於這樣的波 羅蜜多,從大乘的角度來看,當然是不以為然的。《大智度論》就曾以不與般若無相相應不名波羅蜜的大乘思想,來批判有部的波羅蜜多內容,認為那只是共世間的 善法而已。但就有部的立場來說,本文想提出三點來說明:1、資料來源:前面已一再提及,部派波羅蜜多的內容,主要來自「本生」中。「本生」的記載中,佛前 生的種種善行,性質卻都只是共世間之善德,並未提及出世相應。在這點上,不取納大乘經的有部,可說是忠於原著的。2、般若無所得:從原始阿含以來,佛與阿 羅漢的涅槃是不可言說的,更沒涅槃後再不再來的思想。所以在有部的菩薩思想中,菩薩在未集聚足夠資糧前,是不可修出世相應的般若,否則一但証入涅槃是沒辦 法成佛的。這在沒有觀空而不證或證而不入的「無生法忍」思想之部派佛教,是合理且可以理解的。3、就意義而言:有部波羅蜜多的內容,其性質雖類同於世間善 法,但並不就此等同。因波羅蜜多是菩薩行,而菩薩波羅蜜多與一般善行的最大不同點在於發無上菩提心與否。如《大毘婆沙論》卷35:

 

如說菩薩見老病死逼惱世間深心厭離,最初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由此心故經三大劫阿僧企耶修集種種 難行苦行而無退轉。[39]

 

菩薩初發 無上菩提心,往後一切種種的修持都為菩提心所攝導,一切都是成佛的資糧,性質雖是共世間的,但也都是波羅蜜多了。這與世間一般善行,意義是完全不同的。

 

  (二)有部「四波羅蜜多」之成立

有部將佛 前生的種種苦行歸納成四波羅蜜多,而此種歸納則是在「以傳統的修持道品為主而將『本生』融攝於其中」的原則下成立的。在前一章中,我們只對有部的菩薩道, 提出一原則性的架構理念。本節將進一步具体探討有部「四波羅蜜多」之成立,使之與前章相互呼應,如此不但可具體了解四波羅蜜的成立概況,更可証成「以傳統 的修持道品為主而將『本生』融攝於其中」之立論。

前文曾提 到:可代表「本生」特色的忍與布施,兩者雖同樣非故有的解脫道品,但有部卻唯取布施為波羅蜜多而不立忍。原因何在?先從布施談起:因為布施在古印度社會 中,早已是一種社會風俗。這一點也可以從經典中得到理解。如在原始佛教中,佛教授在家弟子時,總是先讚嘆布施福。如《中阿含》卷6:

 

如諸佛法,先說端正法,聞者歡悅謂:說施,說戒,說生天法。[40]

 

布施、持 戒、生天﹙禪定﹚法,合稱人天三福業,是修諸佛法之前的端正身行之法。這主要是對在家人或初學者說的。布施於其中更是位居首要,可見布施在當時之重要。對 這阿含以來所傳的人天三福業,有部不但重視,更將之與本生融合在一起,使其成為菩薩行的重要一環。如《大毘婆沙論》卷82:

 

復次此經中說三福業事。謂施、戒、修如彼經說。苾芻當知,我念 過去造三種業得三種果。由彼我今具大威德,所謂布施、調伏、寂靜。布施即是施福業事。調伏即是戒福業事。寂靜即是修福業事。……如契經說。有三種福業事。 一施性福業事:謂以諸飲食衣服香花,廣說乃至及醫藥等,奉施沙門婆羅門等。二戒性福業事:謂離斷生命離不與取,離欲邪行,離虛誑語,離飲酒等。三修性福業 事:謂慈俱行心,無怨無對無腦無害。…悲喜捨俱行心廣說亦爾。[41]

 

《大毘婆 沙論》此文之契經,大概引自《雜阿含》卷10:

 

比丘,此是何等業報,得如是威德自在耶。此是三種業報,云何為三:一者布施,二者調伏,三者修道。[42]

 

另《中阿 含》卷11亦有相同之經文:

 

比丘,我作此念:是何業果為何業報,令我今日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比丘,我復作此 念:是三業果為三業報,令我今日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一者布施、二者調御、三者守護比丘。[43]

 

經說:佛 的大威德力是由前生修的布施等業而來。這樣菩薩修布施,不光只是「本生」中才有,有部所信任的契經早已提及。雖然阿含經的三福業,起初不一定跟本生有關 係,其所強調的是未入道前的端正行。而且其布施的內容與「本生」的捨頭、目、腦、髓亦有所不同。不過布施在經中,確實是於解脫道之品目外,被列為正式的修 持項目。因三福業的餘二支,持戒與禪定,就名目而言,是解脫道早已有的。

所以強調 布施,並非只是「本生」才有,自原始佛教以來就非常重視。而其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他是人類社會互助的第一步;對出家沙門的義務供給,更成為印度古社會的風 俗。布施此種展現於外的利他,而非單只自我內在調練的特性,在積極為他的菩薩道中,得到充分的發揚。於是布施便從三福業的端正法中,融合「本生」中的行持 後,轉化為菩薩的布施波羅蜜多。將布施立為波羅蜜多,是理所當然,而且是一切部派的波羅蜜多中,唯一沒有出入的。故可知:有部立布施為波羅蜜多,表面上像 是受到「本生」之影響,實際上則是源自阿含以來的人天三福業中。由此也更可証明「以傳統的修持道品為主而將『本生』融攝於其中」之立論。

當然在原 始聖典中,並非完全沒有提到忍,如說:「忍辱第一」、「忍辱為最上之苦行」。[44]但 由於其並沒有成為具体的道品[45],所展現之相貌也不似布施來的明顯,性質上雖可通於戒,但在「以傳 統的修持道品為主而將『本生』融攝於其中」之理念下,故只有以「忍攝於戒中」的理由來割捨了。

    再談禪波羅蜜多:部派中,除上座分別說系少數及大眾部外,其餘大多不立禪波羅蜜多。不立禪波羅蜜多之原因,印順導師於《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中,曾 大致說明[46]。不 過細部上,本文想就有部方面再作檢討。

有部在成 立波羅蜜多時,唯立戒、慧不取禪定,而說:「靜慮攝在般若」。在「以傳統的修持道品為主而將『本生』融攝於其中」之理念下,就戒、定、慧三學而言,本應有 相當之地位,但有部卻唯不立禪波羅蜜多,為什麼呢?攝禪波羅蜜多於般若中,是有部不立禪波羅蜜多的一個關鍵線索,尋此線索或許能得到答案。佛前生的修行 中,當然有修禪定的。菩薩的禪定如上引文,大都以四無量心為主的。而四無量心的修持在有部中,則屬於勝解作意。有部的禪觀修持方法,大致可分成三類,即三 種作意。如《大毘婆沙論》卷11:

 

有三種作意:謂自相作意,共相作意,勝解作意。自相作意者:思惟色是變礙相,受是領納相,想是取像相, 行是造作相,識是了別相,地是堅相、水是濕相、火是煖相、風是動相如是等。共相作意者:如十六行相等。勝解作意者:如不淨觀、持息念、無量、解脫、勝處、 遍處等。[47]

 

一般常見的禪修,如持息、不淨觀等,都屬「勝解作意」。「勝解作意」舊譯「虛相觀」,這是由假想力作觀修習所成一「勝解」,成 就後之境相與事實並不符合故稱「虛相」,又稱假想觀。修假想觀只能成就一般的三昧,雖也有提昇心力、降伏部份煩惱的作用,但卻沒有辦法真實斷除煩惱。自相 與共相作意同稱「真實作意」,因其二者都是觀察諸法的真實相狀。尤其是「共相作意」其所直觀的是諸法之共相,即無常、苦、無我乃至四諦十六行相等,這是出 世相應,能真實的斷除煩惱。所以要斷除煩惱,必須要是真實作意中的「共相作意」才可[48]。但 若修的是出世相應的「共相作意」的話,這已不再只是一般的世俗定,而是定慧統合以慧為體 了。定慧統合,本是《雜阿含》中的特色,直到《中阿含》以後,才逐漸傾向定慧分別說[49]。 定慧統合與「靜慮攝在般若」不是有相當之關係嗎。就波羅蜜而言,本有究竟、圓滿之義。以有部的聲聞學者來說,因四無量、十遍處等的勝解作意,本沒辦法達到 究竟解脫。要說究竟圓滿,只有真實的共相作意才能稱為究竟。但共相作意是出世的無漏定,屬般若的範圍。所以從波羅蜜多的立場來看,立了般若波羅蜜多確實是 不應該再立禪波羅蜜多,而將「靜慮攝在般若」中,也是合理的。所以唯取戒、慧不立禪度,並非真捨禪定而不立,只是約波羅蜜的究竟義說,定慧早已融合在一起 了。而且這也不相違反「以傳統的修持道品為主而將『本生』融攝於其中」的理論。

 

五、結     論

 

  日人山田龍城先生,曾以六波羅蜜多為主,說明其從部派到大乘的過渡情形,並論述六波羅蜜之結構─由傳統道品﹙三學﹚與「本 生」之結合。這樣的立論,大致是合理的。同時這個理論,經本文對各部派所立的波羅多加以比對研究後,發現其同樣的也可適用於一般部派的波羅蜜多中。不過更 精確地說,部派的波羅蜜多應該說是─以「本生」為主而融攝傳統修持於其中。但這只能是大原則的適用,在較微細處,隨各部派的不同特性,還是有其差別。其中 以迦溼彌羅師為主流的說一切有部,可說是最特殊的。迦溼彌羅的毘婆沙師,自從集成了《大毘婆沙論》後,漸成為說一切有部的主流。迦溼彌羅的論師不但拒受大 乘,廣破他宗,連自部的異議者也受其排擠。本文即依迦溼彌羅師此種強烈之自理為宗的性格,在由傳統道品與「本生」之結合的理論基礎下,進而推論其波羅蜜多 的成立原理─在「以傳統的修持道品為主而將『本生』融攝於其中」的原則下成立的。一方面依此原理說明有部四波羅多的成立,同時另一方面亦從四波羅蜜多內在 問題的解決中﹙如:為何不立禪定與忍﹚,相對的証成此論題。

  當然有關有部菩薩道的問題,非單只是波羅蜜多而已,除波羅蜜多已外諸如:菩薩的滅盡定、三無數劫、三解脫門、三十四心等, 都是值得探討的問題。不過對有部成立菩薩行道的基本原理若能有所了解,相信往後對於其他問題的研究,將有莫大之幫住。

 

【參考文獻】

 

1、 印順導師之《初期大乘佛教的起源與開展》,正聞出版社,中華民國七十年五月出版,1330頁。

2、 印順導師之《性空學探源》,正聞出版社,中華民國七十九年八月十一版,265頁。

3、 印順導師之《空之探究》,正聞出版社,中華民國七十六年三月三版,265頁。

4、 印順導師之《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正聞出版社,中華民國六十年二月初版,879頁。

5、 山田龍城之《大乘佛教成立史論序說》,京都、平樂寺書店,1959年3月20日,592頁。

6、 河村孝照《有部佛陀論》,東京、山喜房佛 書林,昭和501130日第二刷,466頁。

7、 杉本卓洲之《菩薩-ジャタカからの探求》,京都、平樂寺書 店,1993410日,270頁。

8、 神林隆淨原著,許洋主譯《菩薩思想的研究》﹙世界佛學名著譯叢66﹚,華宇出版社,73年11 月初版,789頁。

9、厚觀法師之論文『大毘婆沙論中的三三昧、三解脫門』,未發表。



[1] 可參考日人山田龍城之《大乘佛教成立史論序說》第四章,河村孝照之《有部的佛陀論》,神林隆淨之《菩薩思想的研究》等書。

[2] 《阿含經》與律典本沒有太多的本生故事,南傳《小部》與《根有律》之許多本生是後來組入的。參考印順導師之《初期大乘佛教的起源與開展》p122。

[3] 《雜阿含》﹙大正2.81上﹚

[4] 《雜阿含》1189經﹙大正2.322中﹚

[5] 《雜阿含》635經﹙大正2.176上﹚

[6] 《雜阿含》卷14﹙大正2.97中﹚

[7] 《雜阿含》269經﹙大正2.70中﹚

[8] 《大毘婆沙論》卷143﹙大正27.735中﹚

[9] 《增一阿含》45、5﹙大正2.773上﹚

[10] 《雜阿含》卷75﹙大正2.19中﹚

[11] 《雜阿含》648經﹙大正2.186上﹚

[12] 印順導師之《初期大乘佛教的起源與開展》p113~120。

[13] 印順導師《初期大乘佛教的起源與開展》p115:「本事」而轉化為「本生」,起初是為了說明:先賢雖功德妙勝,而終於過去﹙不究竟﹚;現在成佛,才得究竟 解脫。融攝印度的先賢盛德,引歸到出世的究竟解脫。也就因此,先賢的盛德─世間的善業,成為佛過去生中的因行,菩薩道由此而引生出來。

[14] 山田龍城《大乘佛教成立史論序說》p153~p155。又同作者,許洋主譯〈大乘佛教的興起〉《印度的佛教》,法爾77年11月第一 版,p139~140:大乘菩薩出自本生菩薩,因此本生菩薩的「布施」、「忍辱」當然會被列為大乘菩薩的修行道。……三學﹙戒、定、慧﹚從《阿含》開始, 乃到阿毘達磨、大乘諸家,都廣加採用。三學成為「持戒」、「禪定」、「智慧」三要項,而被採入六波羅蜜中。

[15] 《本生》《因緣物語》﹙南傳28.35~50.95~97﹚有十波羅蜜多說。大眾部之六波羅蜜多出《增一阿含》。 有部主說、異說、外國師《大毘婆沙論》卷178﹙大正27.892中﹚。

[16] 《大毘婆沙論》卷178﹙大正27.892下﹚

[17] 《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1﹙大正23.509中﹚ 

[18] 《大毘婆沙論》卷182﹙大正27.916中﹚

[19]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大正24.328下﹚

[20] 《大毘婆沙論》卷182﹙大正27.916中﹚

[21] 《大毘婆沙論》卷70﹙大正27.361下﹚

[22] 《異部宗輪論》卷1﹙大正49.16中﹚

[23] 《異部宗輪論》卷1﹙大正49.17上﹚

[24] 《異部宗輪論》卷1﹙大正49.16中﹚

[25] 《大毘婆沙論》卷119﹙大正27.622下﹚

[26] 《大毘婆沙論》卷31﹙大正27.162中~下﹚

[27] 《大毘婆沙論》卷143﹙大正27.735中﹚

[28] 《大毘婆沙論》卷143﹙大正27.735中~下﹚

[29] 《大毘婆沙論》卷30﹙大正27.157下﹚

[30] 《大毘婆沙論》卷178﹙大正27.892下﹚

[31] 「本生」中談的最多的是布施,如南傳「佛種性經」、「本生因緣」中的十波羅蜜,以布施最多﹙《漢譯南傳大藏經》31冊p32~42。忍辱,則以忍辱仙人之 事跡最具代表性,為大、小乘經典所常用。

[32] 《增一阿含》42、6﹙大正2.754中﹚

[33] 《中部》『不斷經』﹙南傳11下.7﹚

[34] 《大毘婆沙論》卷143﹙大正27.734上﹚

[35] 《大智度論》卷12﹙大正25.145中﹚

[36] 山田龍城之《大乘佛教成立史論序說》p155~p157。

[37] 《大智度論》卷16、17、18﹙大正25.174,188上~下,190上﹚

[38] 《大毘婆沙論》卷﹙大正27.892下﹚

[39] 《大毘婆沙論》卷35﹙大正27.181下﹚

[40] 《中阿含》卷6﹙大正1.460中﹚

[41] 《大毘婆沙論》卷82﹙大正27.424中﹚

[42] 《雜阿含》10經﹙大正2.68上﹚

[43] 《中阿含》11經﹙大正1.496下﹚

[44] 《長阿含》卷1﹙大正1.10上﹚

[45] 梵文ksanti一般皆譯為「忍」、「忍耐」或「堪忍」,佛教中ksanti的使用範圍非常廣泛。如一般所熟悉之六度中的忍辱波羅蜜即是ksanti-paramita;又阿毘達磨八忍八智中的「法忍」與「類忍」則作dharmaksantianvayaksanti[45]。另《般若經》中又有parapakaramarsana-ksanti「怨忍」,duhkadhivasana-ksanti「苦忍」,及dharmanidhpana -ksanti「諦察法忍」等三忍說。據日本學者櫻部建的研 究,ksanti本身即有好樂、意志及智慧、知見等雙重意義。六度中的忍辱或《般若經》的怨忍、苦忍等,應較屬意志、耐力上的,而諦察法忍及阿毘達磨的「法忍」、「類忍」則與智慧、知見有 關,這本是不同性質的兩類「忍」。

[46] 印順導師之《初期大乘佛教的起源與開展》p143。

[47] 《大毘婆沙論》卷11﹙大正27.53上﹚

[48] 印順導師之《空之探究》p67~68。又厚觀法師之『大毘婆沙論中的三三昧、三解脫門』一文p2~3。

[49] 參見印順導師《性空學探源》p173。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