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áp Âm
Thư Viện
Tiếng Việt
English
中文
Mobile
首頁
最新文章
佛法難聞
»
菩薩行
»
內觀的開發
»
人人都有佛性
»
禪鑰3
»
星雲禪話2 -- 沒時間老1
»
因果報應錄5
»
佛光教科書第四冊 -- 佛教史之第十九課
»
禪鑰2
»
星雲禪話1--石頭路滑 2
新聞
佛教入門
佛學研究
哲學
越南佛教
歷史
教育
社會
科學
心理學
倫理學
論文
法音
講法
音樂
其他
查詢
大藏經查詢
佛學辭典
佛教與生活
文化
中文佛教網
佛學研究
《金剛經》大意
10/12/2014 20:41 (GMT+7)
通常人都活得很累,心裡的負擔很重。我們每一個人都活在自己的觀念裡,就是相同的環境,因各人的觀念不同,就有不同的情懷。同樣一輪明月,看到它有人傷心、有人歡喜,一切唯識所現。“心生則種種法生”。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今譯淺解
03/12/2014 06:24 (GMT+7)
楞嚴經,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的簡稱。首楞嚴,是大定的總名,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是楞嚴經的一章,楞嚴經二十五圓通中的第二十四,即念佛圓通,是大勢至菩薩在楞嚴會上,答佛垂問圓通,是由修習念佛法門,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實為念佛最妙要訣。
三位一體的戒律
01/12/2014 05:47 (GMT+7)
在佛陀早期弘法生涯中(前二十年),由於僧尼居無定處,過著日中一食、樹下一宿的生活,出家修道生活較艱難。不少富人子弟放棄了自己的財富和榮耀而選擇了出家修道生活,所以他們的修道生活是真誠的。
華嚴三昧章
26/11/2014 06:24 (GMT+7)
三昧略以四門分別。發心第一。簡教第二。顯過第三。表德第四。 初中問。云何名發菩提心。答曰。依起信論。有三種心。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樂修一切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救度一切苦眾生故。依此三心。各曲開十門。
耳根圓通法門
17/11/2014 06:09 (GMT+7)
我們修法用觀世音菩薩耳根圓照,返聞聞自性的方法來做功夫最易得力。因為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耳根在六根中最靈敏、最銳利。用之修行,故極易成就。
日光菩薩與月光菩薩相關經典資料
14/11/2014 06:41 (GMT+7)
曲阿邑東之觀音山廣福寺者。有宋神僧。號日光菩薩所建也。菩薩初示逆行比丘。不撿戒律。時人眇之。且責以建立道場。乃處處現身。一時募化。尋其跡者。猶然未出山門也。四方感而異之。遂成寶坊。臨終自露其名。至今號為日光菩薩。
大乘起信論講記
07/11/2014 05:49 (GMT+7)
大乘起信論,向來傳說是馬鳴菩薩造的。名為馬鳴的,印度不止一人,古來就有「六馬鳴」的傳說。然大家都意許是:龍樹以前的那位馬鳴。據馬鳴傳及付法藏因緣傳的傳說,馬鳴是脅尊者的弟子,或富那耶奢的弟子。時代約與迦膩色迦王同時。
佛說阿彌陀經要釋
05/11/2014 06:04 (GMT+7)
古人謂:「八萬法門中念佛第一。」乃一針見血之言,良由佛智鑑機,知末法眾生根性鈍劣,智慧淺薄,壽命短促,一息不來便成後世。其餘法門,或太高深,不易修證,復須三惑斷盡、圓悟自性、方能了生脫死,超凡入聖。
地藏菩薩本願經演孝疏
03/11/2014 06:27 (GMT+7)
蓋聞孝為眾德之本、教道之所由生也。諸教悉宗而尊之、然佛教猶殊尊也、意欲略闡明之、分有八種、謂世孝、出世孝、事孝、理孝、行孝、化孝、單孝、廣孝、雖種種不等。誠人心事孝之不同也。
大乘廣五蘊論講記
31/10/2014 05:45 (GMT+7)
五蘊即是世間——包括著有情世間與器世間,此五蘊世間,既不是抽象的意識世界——唯心論;也不是物質為第一性、精神為第二性的唯物論,而是心物綜合的「五蘊世間」。
《佛說無量壽經》的綱要
19/10/2014 20:20 (GMT+7)
近來常聽淨土行人說:「我只求往生西方。」要知求往生心固不可不專,但大經云:「作菩薩者,令悉作佛。既作佛已,轉相教授。轉相度脫。」(夏蓮居會集本)決非往生以後,僅為自己得樂而已,所以在未生之前,要發大菩提心,方與彌陀大願符合,方可感應道交,蒙佛接引也。
臨濟禪與安祥禪
03/10/2014 06:22 (GMT+7)
在六祖大師所有弟子中,最尊師重道、最能表現法的倫理的是南嶽懷讓禪師。
淨土十疑論白話淺譯
01/10/2014 06:22 (GMT+7)
問:一切諸法體性空寂,本來無生,平等寂滅。如今卻捨此世界求生彼國,往生西方阿彌陀佛的淨土,這樣豈不是違背於無生的道理嗎?又佛經中云:「若是想要求得淨土者,應當先清淨其心,心清淨故,即是佛土清淨。」此又要如何貫通呢?
頓悟入道要門論
29/09/2014 06:25 (GMT+7)
夫善知識者,如巨海舟航,能度迷類,長夜明炬,善破群昏。大珠和尚首參馬祖,使入慧海之法界,令開寶藏於自家;所以靈辯滔滔,譬大川之流水;峻機疊疊,如圓器之傾珠。
佛說大乘無量壽 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解
26/09/2014 06:35 (GMT+7)
此品明法藏發心,亦從機感而入。我等今日聞是經已,至心回向無量壽佛,求生彼國,即與法藏比丘爾日發心無二無別,無量壽佛決定遙為授記,如世自在王所說:真實不虛故。
論圓教思想的現代契機
12/09/2014 07:11 (GMT+7)
天臺宗的根本思想就是圓教思想。因此,天臺宗的偉大,也就在於圓教思想的偉大!而圓教思想的核心,則是“諸法實相論”,這個“諸法實相”的提出,
道元禪研思錄
10/09/2014 07:37 (GMT+7)
近代日本學者研究道元已成為一個熱門話題。瞭解道元祥有助於我們對日本佛教的瞭解,有助於我們對禪的認識。因此擇譯日本田裡亦無先生關於道元禪研究的著述,以饗讀者。
法藏之心識觀的特色
08/09/2014 08:13 (GMT+7)
法藏在《探玄記》中以“主伴圓明具德門”取代原于《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中沿用智儼之“唯心回轉善成門”說明法界緣起之性質,在倫理上似較能與他九門之觀念一致。
藥師如來法門
05/09/2014 07:41 (GMT+7)
佛法本以出世間為歸趣,其意義高深,常人每難了解。若藥師法門,不但對於出世間往生成佛的道理屢屢言及,就是最淺近的現代實際上人類生活亦特別注重。
入菩薩行論廣解(下之2)
01/09/2014 19:35 (GMT+7)
欲寂滅他相續之一切苦,須證無上菩提,固須通達真如,為寂滅自身相續之苦。何須通達真如耶?龍樹依怙云:乃至有蘊執,其時有我執,謂乃至於蘊有實執,其時不能遮執我我所自性成就之壞見。
熱門:
關於念佛與禪以及念佛禪
(01/07/12)
從現代性看「人間佛教」 ──以問題為中心的論綱
(28/02/10)
佛教與心理學
(21/02/10)
評William R. LaFleur, Liquid Life: Abortion and Buddhism in Japan
(08/02/10)
中國佛教早期懺罪思想之形成與發展
(08/02/10)
佛教的性教育觀初探
(08/02/10)
論傅偉勳的佛教生死學
(08/02/10)
已發布文章:
入菩薩行論廣解(下之1)
(28/08/14)
入菩薩行論廣解(上)之2
(26/08/14)
入菩薩行論廣解(上)之1
(25/08/14)
對《壇經•般若品》中有關問題的思考
(14/08/14)
對大乘佛學一些重要問題的思考
(12/08/14)
關於佛教經論的研究方法
(11/08/14)
維摩詰經別記
(07/08/14)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略疏
(06/08/14)
心經的理論和實踐
(03/08/14)
《無量壽經》要旨
(29/07/14)
向後
回首頁
頁面
◄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 影音
» 圖片
南無阿彌陀佛
» 講法
記夢!請聽胎兒求救的呼喚
此生必看的科学实验
《佛教心理學》 Part 2/2
《佛教心理學》 Part 1/2
撥心點睛禪療法(慧门禅师)-01
佛教、佛學、佛法_02
佛教、佛學、佛法_01
無名問無明 —— 當李連杰遇上聖嚴法師
禅(有字幕)
楞严经
» 圖書館
佛 教 科 學 論
南傳四部尼柯耶
阿毗達摩概要精解
佛光雜阿含經
《清淨道論》電子檔
復歸佛陀的教導(一) ---兼論印順法師的詮釋
《佛学入门》
《慈悲道场忏法》
» 佛學辭典
Buddhist Dictionary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