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大意
10/12/2014 20:41 (GMT+7)
通常人都活得很累,心裡的負擔很重。我們每一個人都活在自己的觀念裡,就是相同的環境,因各人的觀念不同,就有不同的情懷。同樣一輪明月,看到它有人傷心、有人歡喜,一切唯識所現。“心生則種種法生”。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今譯淺解
03/12/2014 06:24 (GMT+7)
楞嚴經,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的簡稱。首楞嚴,是大定的總名,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是楞嚴經的一章,楞嚴經二十五圓通中的第二十四,即念佛圓通,是大勢至菩薩在楞嚴會上,答佛垂問圓通,是由修習念佛法門,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實為念佛最妙要訣。

三位一體的戒律
01/12/2014 05:47 (GMT+7)
在佛陀早期弘法生涯中(前二十年),由於僧尼居無定處,過著日中一食、樹下一宿的生活,出家修道生活較艱難。不少富人子弟放棄了自己的財富和榮耀而選擇了出家修道生活,所以他們的修道生活是真誠的。
華嚴三昧章
26/11/2014 06:24 (GMT+7)
三昧略以四門分別。發心第一。簡教第二。顯過第三。表德第四。  初中問。云何名發菩提心。答曰。依起信論。有三種心。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樂修一切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救度一切苦眾生故。依此三心。各曲開十門。

耳根圓通法門
17/11/2014 06:09 (GMT+7)
我們修法用觀世音菩薩耳根圓照,返聞聞自性的方法來做功夫最易得力。因為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耳根在六根中最靈敏、最銳利。用之修行,故極易成就。
日光菩薩與月光菩薩相關經典資料
14/11/2014 06:41 (GMT+7)
曲阿邑東之觀音山廣福寺者。有宋神僧。號日光菩薩所建也。菩薩初示逆行比丘。不撿戒律。時人眇之。且責以建立道場。乃處處現身。一時募化。尋其跡者。猶然未出山門也。四方感而異之。遂成寶坊。臨終自露其名。至今號為日光菩薩。

大乘起信論講記
07/11/2014 05:49 (GMT+7)
大乘起信論,向來傳說是馬鳴菩薩造的。名為馬鳴的,印度不止一人,古來就有「六馬鳴」的傳說。然大家都意許是:龍樹以前的那位馬鳴。據馬鳴傳及付法藏因緣傳的傳說,馬鳴是脅尊者的弟子,或富那耶奢的弟子。時代約與迦膩色迦王同時。
佛說阿彌陀經要釋
05/11/2014 06:04 (GMT+7)
古人謂:「八萬法門中念佛第一。」乃一針見血之言,良由佛智鑑機,知末法眾生根性鈍劣,智慧淺薄,壽命短促,一息不來便成後世。其餘法門,或太高深,不易修證,復須三惑斷盡、圓悟自性、方能了生脫死,超凡入聖。

地藏菩薩本願經演孝疏
03/11/2014 06:27 (GMT+7)
蓋聞孝為眾德之本、教道之所由生也。諸教悉宗而尊之、然佛教猶殊尊也、意欲略闡明之、分有八種、謂世孝、出世孝、事孝、理孝、行孝、化孝、單孝、廣孝、雖種種不等。誠人心事孝之不同也。
大乘廣五蘊論講記
31/10/2014 05:45 (GMT+7)
五蘊即是世間——包括著有情世間與器世間,此五蘊世間,既不是抽象的意識世界——唯心論;也不是物質為第一性、精神為第二性的唯物論,而是心物綜合的「五蘊世間」。

《佛說無量壽經》的綱要
19/10/2014 20:20 (GMT+7)
近來常聽淨土行人說:「我只求往生西方。」要知求往生心固不可不專,但大經云:「作菩薩者,令悉作佛。既作佛已,轉相教授。轉相度脫。」(夏蓮居會集本)決非往生以後,僅為自己得樂而已,所以在未生之前,要發大菩提心,方與彌陀大願符合,方可感應道交,蒙佛接引也。
臨濟禪與安祥禪
03/10/2014 06:22 (GMT+7)
在六祖大師所有弟子中,最尊師重道、最能表現法的倫理的是南嶽懷讓禪師。

淨土十疑論白話淺譯
01/10/2014 06:22 (GMT+7)
問:一切諸法體性空寂,本來無生,平等寂滅。如今卻捨此世界求生彼國,往生西方阿彌陀佛的淨土,這樣豈不是違背於無生的道理嗎?又佛經中云:「若是想要求得淨土者,應當先清淨其心,心清淨故,即是佛土清淨。」此又要如何貫通呢?
頓悟入道要門論
29/09/2014 06:25 (GMT+7)
夫善知識者,如巨海舟航,能度迷類,長夜明炬,善破群昏。大珠和尚首參馬祖,使入慧海之法界,令開寶藏於自家;所以靈辯滔滔,譬大川之流水;峻機疊疊,如圓器之傾珠。

佛說大乘無量壽
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解
26/09/2014 06:35 (GMT+7)
  此品明法藏發心,亦從機感而入。我等今日聞是經已,至心回向無量壽佛,求生彼國,即與法藏比丘爾日發心無二無別,無量壽佛決定遙為授記,如世自在王所說:真實不虛故。
論圓教思想的現代契機
12/09/2014 07:11 (GMT+7)
 天臺宗的根本思想就是圓教思想。因此,天臺宗的偉大,也就在於圓教思想的偉大!而圓教思想的核心,則是“諸法實相論”,這個“諸法實相”的提出,

道元禪研思錄
10/09/2014 07:37 (GMT+7)
近代日本學者研究道元已成為一個熱門話題。瞭解道元祥有助於我們對日本佛教的瞭解,有助於我們對禪的認識。因此擇譯日本田裡亦無先生關於道元禪研究的著述,以饗讀者。
法藏之心識觀的特色
08/09/2014 08:13 (GMT+7)
法藏在《探玄記》中以“主伴圓明具德門”取代原于《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中沿用智儼之“唯心回轉善成門”說明法界緣起之性質,在倫理上似較能與他九門之觀念一致。

藥師如來法門
05/09/2014 07:41 (GMT+7)
佛法本以出世間為歸趣,其意義高深,常人每難了解。若藥師法門,不但對於出世間往生成佛的道理屢屢言及,就是最淺近的現代實際上人類生活亦特別注重。
入菩薩行論廣解(下之2)
01/09/2014 19:35 (GMT+7)
欲寂滅他相續之一切苦,須證無上菩提,固須通達真如,為寂滅自身相續之苦。何須通達真如耶?龍樹依怙云:乃至有蘊執,其時有我執,謂乃至於蘊有實執,其時不能遮執我我所自性成就之壞見。

 向後     回首頁      頁面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