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生命—聖嚴法師與吳念真、黃春明、李明濱的對話
16/10/2014 06:36 (GMT+7)
在我們的生命中,相信許多人都曾經有過想要自殺的念頭,即使只是閃過腦海短短的一秒鐘,甚至連聖嚴法師也不諱言也曾有這樣的念頭。
心的對話—聖嚴法師與達賴喇嘛的對話
13/10/2014 07:09 (GMT+7)
這次對談的主題主要是探討,如何淨化我們的心靈;而對於煩惱、禪修及開悟之間的關聯,也有相當深入的討論。同時也談到了頓、漸不同的覺悟法門。

集福消災之道—
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
(卷四)~~骨肉忿爭
10/10/2014 07:23 (GMT+7)
唐朝的張公藝,九代同堂住在一起,靠得只是一個忍字;而忿怒爭吵,就是因為不能夠忍的緣故;父子兄弟骨肉之間,若是執著道理,便會傷到感情,而傷到了感情,也就不是道理了啊!所以骨肉之間,怎麼可以隨便的忿怒爭吵呢?
集福消災之道—
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
(卷四)
08/10/2014 07:42 (GMT+7)
宋朝的文潞公彥博出任長安司法首長的時候,有一天到了奔牛堰,那裡有一頭牛,忽然說了人話:「我與文彥博同朝做官二十年,今天我有何面目再見他啊!」

集福消災之道—
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
(卷三)~離人骨肉
06/10/2014 06:20 (GMT+7)
這個「離」有兩種的意思。一種是追迫債務,以及官吏衙役的勒索,逼得人家賣兒賣女;一種是挑撥離間,使得人家父子不和,兄弟鬥爭;這都是離人骨肉、滅盡天良的行為。因為他們不知道,骨肉之間是親生血緣的關係,自然就存有著天倫的親情;
集福消災之道—
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
(卷三)
03/10/2014 06:17 (GMT+7)
唐太宗說:「人民是國家的根本,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一個人的道德若是積得厚,則永遠令人懷念感佩;而人民能夠安居樂業的生活,則國家自然就鞏固安全了。」

集福消災之道—
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
(卷二)
01/10/2014 06:12 (GMT+7)
兄弟如手足,在一生當中,就這幾個人了,也是人生最為難得的事了!自父母的眼裡看來,兄弟原來是一體的啊!假使兄弟之間,稍微有了不和的話,那麼父母的心,就會感到不安了;
集福消災之道—
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
(卷一)
29/09/2014 06:17 (GMT+7)
「感應篇彙編」一書博大精深,撮取了惠吉逆凶福善禍淫的至理,發而為掀天動地觸目驚心的議論,對於什麼是善?什麼是惡?為善得何善報?做惡得何惡報?

佛國之旅
27/09/2014 08:03 (GMT+7)
 所謂朝聖就是巡禮宗教聖地及其遺跡。遺跡本身並不含有神聖的意味,但它曾是發生過神聖事蹟的地方。就佛教而言,為了緬懷佛陀遺留在人間的恩澤,我們以朝禮他的遺跡來表達崇高的敬意,這也是飲水思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表現。
地藏菩薩靈感錄
24/09/2014 07:00 (GMT+7)
麟德三年,王記赴任資州刺史時,常以模寫,精誠供養,同行船十艘,途中忽遇風起,九艘皆沉沒,惟王記船毫無恐怖,即知為菩薩慈悲加被。垂拱三年,天后得聞此事,遂敕令畫師模寫,而放光如前。

驚天地,動鬼神
22/09/2014 06:27 (GMT+7)
江陰峭岐張杏纔居士於一九九六年十月五日十八點整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功德圓滿,他的一生可謂貧困坎坷,但最終他選擇了持名念佛法門,選擇了西方極樂世界,選擇了這條最幸福、最圓滿的成佛之路。他自己選擇了這條路。
陳邱菊妹居士往生見聞記
19/09/2014 06:22 (GMT+7)
家母念佛往生的點點滴滴,就此向諸位善智識簡單報告:一者能給諸位同修在這菩提道上,增加無限的信心和鼓勵,二者能來印證,我們所修學的淨土法門,是如此的殊勝,真正是不可思議的法門。

放生殺生現報錄
17/09/2014 06:10 (GMT+7)
天地之大德日生,如來之大道唯慈。人物雖異,心性是同。舉凡三乘六凡,如來視之,皆如一子。何以故?以其皆具佛性,皆堪成佛故。
漫談兩性關係
15/09/2014 06:23 (GMT+7)
當我們處理很多婚姻、家庭的問題時,心裡總有很多的感觸,尤其現在男女接觸太過頻繁,往往出現很多意外;縱然是結婚二三十年,孩子都已長大的人,還會發生婚外情。

逆耳言
(弘護叢書之五)
10/09/2014 07:36 (GMT+7)
佛之盛衰,人之盛衰也。道在人弘,非佛法與時合背,而感盛衰。此為明眼人所共認者也。今日佛法景象,豈例外乎?若徒知驚外教之侵凌,或咎魔道之淆混,而不一自反其身,是專務於末矣。
學醫、學佛、學生死
01/09/2014 19:41 (GMT+7)
拜讀黃醫師這篇大作,心中有很深的感觸,他是公認血液腫瘤科的治療專家,卻肯說出最誠實、懇切的自省,深刻而老實檢討醫學的能力,及面對生死時,醫學的無奈極限,而躍進、步上佛法菩提大道。

佛教的本質與責任感
25/08/2014 20:22 (GMT+7)
佛教的本質是什麼呢?恩格斯在1859年《新美國百科全書》中發表的《緬甸》一文,稱佛教為泛神論,熟悉地提到緬甸的僧人“比較遵守‘清貧’(無私產)和‘獨身’的戒行”(見1975年國際出版社《馬、恩全集》第18冊,頁285)。
世界著名學者對於佛教的批評
19/08/2014 23:00 (GMT+7)
  章太炎先生說:『佛教的理論,使上智人不能不信;佛教的戒律,使下愚人不能不信。通徹上下,這是最可用的。』

小宣傳集錦
07/08/2014 22:54 (GMT+7)
甚麼叫作迷信呢?就是道理上講不通的一切神話,認以為真,就叫迷信,迷信是靠不住的事。大眾想要消災得福,得長生不滅,必須在因果上去求。古人說:「種豆得豆,種瓜得瓜」,這是真理。
念佛度亡
06/08/2014 07:49 (GMT+7)
有些人平時對死後的世界持否定態度,但一想到亡親故友,則又希望他們仍然活在某個世界,以便表達孝思,甚至能為他們做點什麼,報恩懺過,彌補心中永久的缺憾。

 向後     回首頁      頁面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