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年十二月在閩南佛學院
(十地入等覺)
丁二 中根起大乘行──觀空後心相發心妙定
(相、密、禪)
發菩提心品第十一
云何名為發菩提心?菩提者,依義理而說,即是佛果所成之果覺。通言果覺,有三乘之不同,所謂聲聞菩提、獨覺菩提,佛果菩提。前二菩提者,非為度諸眾生而求之大菩提果,所以非此品所發之菩提心;此品之菩提心義,乃求佛果菩提者是。心者,簡言之、即是求成佛果之志願,依此志願發生趣向菩提之解行,即為發菩提心也。發者,如發芽然,世間之穀種,如經過水、土、日光之潤澤,即發生嫩芽;此所發之菩提心,確立要求成佛度生堅固之志願,即發生菩提嫩芽,故名為發菩提心也。然要言之,發大菩提心者,是依普遍平等之大悲心,而發起度盡眾生煩惱之四宏誓願心,非聲聞、獨覺出三界苦希涅槃樂之發心也。眾生無邊,煩惱無盡,若欲度脫,必具種種善巧方便智慧威力不可,所以菩薩為度脫眾生故,斷除煩惱故,具足種種善巧方便故,乃求成佛果而發菩提心。因若非成佛,不能震法雷、擊法鼓、樹法幢,廣度有情也。若就根本言之,所以能有大悲而發起菩提心者,因此有情本具無漏種之內因,而後由見佛聞熏無漏聖教之助緣;或是生值末法之眾生,因悲三寶之衰頹,眾生之苦惱,由是以悲人、悲自、悲世、悲法而發起求大菩提之決心也。依此大菩提心,即視他人如自己,視眾生如父母,目睹一切有情常在生死苦海煩惱迷網之中而不自覺,所以菩薩為大悲心所動,誓願求成佛果度盡眾生而後已也。
此發菩提心義,依種種行位有種種之差別:例如凡夫初聞佛法發菩提心,乃依仰慕如來之功德,菩薩之威力,教法之勝妙,境義之深遠,於是深生渴仰發起信心,此即外凡十信菩薩之學習發菩提心也。但確實而言,此尚不能認為真正發菩提心,因其信心猶有進退故。所以,真正發菩提心須是初發心住之菩薩,因已得發心不退故,勝解成就故,且亦能示顯八相成佛故。不過若依事行言之,尚有進退,達此不退即第七住之菩薩也。至於獲證真如而開發真淨菩提心,即是入初地之菩薩,因已證無分別智故,一切無漏功德皆由此所生故。今此品中之陀羅尼法,亦以此為其本質,加持十信心成就者令得入初發心住之菩提心也。此品菩提心之大旨,即在於此。
此品科為中根起大乘行者,前品所謂上根證大乘境,指大心凡夫之上根利智者,依心地觀法即時頓證初地菩薩之大乘相性而言──在歷史上,如龍樹、無著等為代表。而此品之大致,則重在修三昧,誦持陀羅尼法,以此陀羅尼法遮棄一切虛妄分別之假法義,直詮諸無漏功德法之實體,即所謂真言也。修此加持而得三昧,即是十信滿心之入初發心住,起大乘行。因之、此品之法較前品高,而被機之用則反低,故名為中根起大乘行也。旁注所謂「觀空後心相發心妙定」者,簡言之、即是此中陀羅尼所詮法說所明之心相。乃是根本無分別智證一切法空,所起後得善巧智上,觀諸法唯識如幻如化之心相;亦即是證二空後所觀見之心相,故名觀空後心相。然此空後心相,是出世間智無得不思議境,超過一切假智詮法,故以諸佛真言攝之,加持外凡修習三昧,令入發心住時成就三昧。如起信論之修行信心分,於一萬劫修行信心,五門中之第五亦為止觀。所以此品之主旨,在入初發心而住妙定。復次、此品之要領,通攝相、密、禪三宗:如觀空後心相,即大乘法相之所明;然此地上菩薩超過假詮之法,寄之真言陀羅尼中,故為密宗;依陀羅尼加持而成就三昧,由此故攝禪宗。
戊一 顯能說佛
爾時、薄伽梵已能善獲一切如來灌頂寶冠超過三界,已得圓滿陀羅尼自在,已善圓證三摩地自在,妙善成熟一切智智、一切種智,能作有情種種差別。
前品所顯能說佛身,乃為加行菩薩所現勝應身,或初地菩薩所現他受用身,初得妙觀察智、平等性智,故從二智明之。今此品之佛身,則更勝前乃十地菩薩位所見之佛,依十地所證而說陀羅尼法,開示初地以上之菩薩法,故此所顯能說佛之佛身,與前品不同而勝於前品也。如能善獲一切如來灌頂寶冠,即了知此是為十地菩薩所顯之佛身;超過三界,即顯是一切菩薩之受用身土,由出過三界善根所起之清淨莊嚴土。已得圓滿陀羅尼自在,已善圓證三摩地自在,亦正明十地菩薩所證之功德,獲得定、咒二種自在;依此定、咒二種自在,即斷除菩薩微細之愚障,而成自他兩利之廣大事業也。妙善成熟至種種差別,即顯能為十地菩薩現佛身之佛,即是妙覺佛也。一切智智與一切種智二智並列時,一切智智即根本智和後得智,因後得智是依根本智所起之智故,此二智在初地亦有之。佛果獨得之智即大圓鏡智,即此所謂一切種智,是一切性、相、事、理,於一剎那無不遍了,而能遍作種種利他事業,故名一切種種之智。
戊二 示所說法
己一 直示當說
是薄伽梵為諸眾生宣說觀心妙門已,告文利殊利菩薩摩訶薩言:『大善男子!我為眾生已說心地,亦復當說發菩提心大陀羅尼,令諸有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速圓妙果』。
為諸眾生等者,即連接前文,說心地法門已又應說如何之法;同時、亦顯此品之佛身,即由前品初地菩薩所見佛之轉現也。告文殊師利菩薩下,是能說之佛,為欲利益眾生故,於說心地法門已,即不待他問,而直捷了當顯示應說菩提心法也。所以總合言之,前之心地觀即顯大乘境,此品之菩提心即顯大乘行,因欲證大乘境必修大乘行,欲修大乘行必先了知大乘境,故在前心地觀後繼續即說此發菩提之大乘行而修行陀羅尼法也。速圓妙果者,新發意菩薩若未入發心住時,於菩提心之大果尚無有定期,故此速圓妙果即令得入於發心住後之菩薩──初阿僧祇菩薩,可速證妙果也。但此等菩薩根機尚淺,對此甚深法上都有所疑,故藉文殊妙吉祥智,問答抉擇,顯現如幻如化,離虛妄執而悟實相也。
己二 問答抉擇
庚一 文殊問難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不住,三世所有一切心法本性皆空,彼菩提心說何名發?善哉世尊!願為解說!斷諸疑網,令趣菩提』。
以下即問答抉擇於空無處而發菩提心之疑也。如佛所說下,即依據前品佛說三世性空諸法無有,而徵問今說發菩提心,說何為心?以何為發?又何為菩提?且前品說空,此品談有,空有矛盾,佛豈亦說矛盾法乎?故發斯問以抉眾疑也。
庚二 世尊解說
辛一 明說空義
佛告文殊師利:『善男子!諸心法中起眾邪見,為欲斷除六十二見種種見故,心心所法我說為空,如是諸見無依止故,譬如叢林蒙密茂盛,師子、白象、虎、狼惡獸潛住其中,毒發害人迥絕行跡,時有智者以火燒林,因林空故諸大惡獸無復遺餘。心空見滅,亦復如是。』
佛告下,先明所以說空之理由。簡言之,空去心心所法,即是空去六十二見;因欲空去六十二見,故說心心所法空,而非空去無惡見之心心所也。例如深山叢林之中,為一切惡獸隱避之處,傷害一切有情;今有智者,以火燒林驅除惡獸,而非遍燒一切山林也。心空見滅亦復如是,即以法合喻。因眾生有心心所故,為一切惡見所依,今心法亦空惡見即除,故佛說空也。
辛二 彰執空病
『又善男子!以何因緣立空義耶?為滅煩惱妄心生而說是空。善男子!若執空理為究竟有,空性亦空;執空作病,亦應除遣。何以故?若執空義為究竟者,諸法皆無因無果,路伽耶陀有何差別?善男子!如阿伽陀藥能療諸病,若有病者服之必差,其病既愈藥隨病除,無病服藥藥還成病。善男子!本設空藥為除有病,執有成病執空亦然,誰有智者服藥取病?善男子!若起有見,勝起空見,空治有病,無藥治空』。
以下即明說空之所以,和不了空義而執空之過失。為滅煩惱從妄心生者,妄心即戲論心,一切煩惱之起因,皆因妄心妄生執著,分別一切有無等法為煩惱本,滅煩惱故說皆是空也。善男子下,明不了說空之義執空成病。聞說諸法空無所有,但於空理堅執為實,不了空理亦空;故說若執空理為有,則應了知即此空理亦復是空。執空作病亦應除遣者,此顯執空有之過失相等,故有過既除,空亦應遣。何以故下,出執空之過。諸法皆無因無果者,此即落于斷常見之外道,而滅去佛法真實因果,故名與路伽耶陀──無因外道──有何差別。因佛法中說空即緣生義,於因果不亡,所以中論師說:諸法眾緣生,諸法畢竟空;諸法畢盡空,諸法眾緣生。「眾緣生」,即顯明因果之義;「畢竟空」,即顯無自性義;故佛法善說空而不滯於空也。善男子下,舉喻以顯法。例如因病服藥,病消藥除,若復執藥,即執藥成病。所以佛說空義以除有過,有過既除而執空成病,病亦如執有,故言誰有智者服藥取病。若起有見下,明執空之過倍重於有,因有病尚有藥除,空病即無治藥也。
辛三 出不空心
『善男子!以是因緣,服於空藥除邪見已,自覺悟心能發菩提,此覺悟心即菩提心無有二相。善男子!自覺悟心有四種義,云何為四?謂諸凡夫有二種心,諸佛菩薩有二種心。善男子!凡夫二心其相云何?一者、眼識乃至意識,因緣自境名自悟心;二者、離於五根心心所法,和合緣境名自悟心。善男子!如是二心能發菩提。善男子!賢聖二心其相云何?一者、觀真實理智,二者、觀一切境智。善男子!如是四種名自悟心』。
以下出不空心,即以不空心發菩提心也。「不空心」者,即由空無性相,至於極處而顯不空義也。故此「不空」義者,乃先由法空觀遣法空已,而後觀諸法如幻如化義而發大菩提心,依如幻化義普度一切眾生。因之,此不空心實非無智凡夫及小乘人之所能知,所以佛說『阿陀那識甚深細,我於凡愚不開演』。即恐世人愚暗,聞此深義妄生執著,而倍增分別所起之煩惱。故觀此不空心之人,應先以法空勝解之般若智炬,破除一切有執,了達一切法空,而後觀不空義也。否則,匪特不能了達不空之心,而復依此不空倍增有執。所以地前觀不空心,應先習般若依法空勝解;地上觀不空心,乃依根本智所起之後得智也。自覺悟心者,覺悟即是菩提,亦即眾生離去妄執所顯之心,所以發覺悟心即發菩提心也。因菩提覺悟更無二相故。有四種義下,明覺悟心義,凡聖差別共有四種也。一者下,凡夫眼等前五識和第六同時意識,在各現量緣性境時,不起自他內外分別,清淨無瑕無遍計執──因執有無,皆由於獨頭意識之功能故。所以,禪宗一面要不離前五識境,而另一面要不落於第六獨頭,即在六識現量剎那之間,若能智慧相應,則當下虛空粉碎大地平沈,內無身心外無器界。所以眾生現行無明,即是諸佛不動智光。所以見色聞聲,只可一度。臨濟云無位真人在六根門頭放光動地。永明云夫禪宗者,真唯識量,但入信心便登祖位。三祖信心銘之信心,皆此義也。所以名此凡夫現量心即覺悟心也。二者下,即第六意識定中獨頭,因此定心相應意識,離去前五根境而緣定中現量之境,觀法性故,名定現量心為覺悟心也。賢聖二心下,賢即住、行、向、加行菩薩,聖即地上證真菩薩。此以加行為賢,入地為聖,所謂加行入根本之位也。觀真實理智,即如理智,亦即觀如所有性之諸法真實性;觀一切境智,即如量智,亦即觀盡所有性之諸法一切性也。
己三 請說總持
庚一 正請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世尊!心無形相亦無住處,凡夫行者最初發心,依何等處?觀何等相』?
此中問意,即正顯入初發心住之菩薩,為修此品陀羅尼之當機,亦足借此證明說法高而被機低之義也。
庚二 正說
佛言:『善男子!凡夫所觀菩提心相,猶如清淨圓滿月輪,於胸臆上明朗而住。若欲速得不退轉者,在阿蘭若及空寂室,端身正念,結前如來金剛縛印,冥目觀察臆中明月,作是思惟:是滿月輪,五十由旬,無垢明淨,內外澄澈,最極清涼。月即是心心即是月,塵翳無染妄想不生,能令眾生身心清淨,大菩提心堅固不退。結此手印,持念觀察大菩提心微妙章句,一切菩薩最初發心清淨真言:「唵一菩地二室多三牟致波四陀耶五弭六」此陀羅尼具大威德,能令行者不復退轉;去、來、現在一切菩薩,在於因地發初心時,悉皆專念持此真言,入不退地速圓正覺』。
以下正說觀門,答前文殊菩薩所問之義。觀菩提心相,淺言之、即是答文殊所問觀何等相之答詞。但此菩提心相作如是觀,即修清淨大月輪觀,周圍五十由旬明朗清澈。內外洞然,安住於胸臆之中,而全身皆化作月輪之想,非一非異無二無別,所謂月即是心心即是月,心月無異不散不失。若能如是觀照,則現時身心清淨,未來速證菩提也。若欲速得不退轉者下,即指明修行者之住處,和修行觀門之方法,以解答文殊所問「依何等處」之問意也。金剛縛印,解釋如前。大菩提心微妙章句下,即佛說修行清淨月輪觀之所持清淨真言之陀羅尼也。但此咒功德,非言詮可盡,所以此陀羅尼下,即讚歎此咒之功德,能令行者得不退轉速圓正覺也。
己四 觀證三昧
『善男子!時彼行者端身正念,都不動搖,繫心月輪,成熟觀察,是名菩薩觀菩提心成佛三昧。若有凡夫修此觀者,所起五逆、四重、十惡及一闡提如是等罪,盡皆消滅,即獲五種三摩地門。云何為五?一者、剎那三昧,二者、微塵三昧,三者、白縷三昧,四者、起伏三昧,五者、安住三昧。云何名為剎那三昧?謂暫想念滿月而住,譬如彌猴身有所繫,遠不得去近不得停,唯困飢渴須臾住止。凡夫觀心亦復如是,暫得三昧名為剎那。云何名為微塵三昧?謂於三昧少分相應,譬如有人常自食苦未曾食甜,於一時中得一許蜜到於舌根,增勝歡喜倍生踴躍,更求多蜜。如是行者經於長劫食眾苦味,而今得與甘甜三昧少分相應,名為微塵。云何名為白縷三昧?謂凡夫人,自無始時盡未來際,今得此定,譬如染皂多黑色中見一白縷。如是行者,於多生死黑闇夜中,而今方得白淨三昧,名之為縷。云何名為起伏三昧?所謂行者觀心未熟,或善成立、未善成立,如是三昧猶稱低昂,名為起伏。云何名為安住三昧?修前四定心得安住,善能守護不染諸塵,如人夏中遠涉沙磧,備受炎毒,其心渴乏殆無所堪,忽得雪山甘美之水、天酥陀等,頓除熱惱身意泰然,是故三昧名為安住。入此定已,遠離惑障,發生無上菩提之芽,速登菩薩功德十地』。
善男子下,若能觀照如是月輪三昧,身心不動,繫念思維,即名觀菩提心成佛三昧。若有凡夫下,即明在未得三昧以前,所有五逆等罪邪魔境界,至此悉皆消滅,而獲五種三昧功德。蓋在修止觀時,三昧未現或將現前時,往往一切魔境頓現,阻止三昧境界,使令不起,因三昧為魔境對治故,能轉消一切現業故。故在此未發將發之時,每得如是之反應,如由掃地而揚塵等等之反應也。五逆,即弒父等;十惡,即身口意三業之十惡;四重,即殺、盜、淫、妄之四根本戒。剎那三昧者,剎那,即頃刻意,即是終日安於散亂掉舉之中,修觀至極,只頃刻間於三昧境相應也。微塵三昧者,塵勞數量如海,而能專心一境,剎那與三昧相應者,故名微塵三昧,以喻其少。蓋欲界或三界遍是苦境,稍能與定相應,身心清涼,即如於眾苦中稍獲蜜味,則歡喜踴躍倍生希求蜜味之心也。白縷三昧者,縷即紗縷,煩惱是黑,定善是白。剎那如電,微塵如點,白縷如線,轉增勝也。起伏三昧者,定與煩惱互相低昂,各不相下,故名起伏三昧。猶稱低昂,即如淨心起時淨業即高,煩惱即低;反之,煩惱起時,淨業即低,如稱兩頭時有高低也。安住三昧者,經過前之四重三昧,歷久時間,而後於三昧境,能身心清淨泰然安住。如人夏中下,即以喻顯其安住相也。
戊三 獲聞法益
爾時、會中無量人天,聞此甚深諸菩薩母不可思議大陀羅尼已,九萬八千諸菩薩等證歡喜地,無量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以下聞法獲益,可分為二:無量人天至證歡喜地,即信、住、行、向菩薩,聞法後獲證十地功德之利益。無量眾生下,即初發心菩薩,聞法後獲得發菩提心之利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