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與生活
禪鑰3
聖嚴法師
18/09/2019 06:18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禪修的要領(二)

一、身心放鬆
  
  禪修者的第一個條件,是把身心放鬆。
  
  頭腦放鬆、神經放鬆、肌肉放鬆;放鬆之後,再用方法,便能著力。
  
  用方法時,不要緊張,而是有意無意把注意力放在方法上,這樣,就不會消耗太多的體能。
  
  禪修期間,一天能有五、六個小時的睡眠是足夠的。除此之外,飯後會有一些昏沉,那是因為胃部正在消化,頭腦血液不夠,請諸位不必擔心。
  
  我有一本在英國倫敦出版的書Catchinga Featherona Fan。它的意思是用扇子來接羽毛;不能急,而且要非常地小心。當你的心放在方法上時,就像把羽毛放在扇子上,不是用扇子搧羽毛;而是用扇子輕巧地接著羽毛,慢慢地移動;這樣,在扇子上的羽毛是不會動的。不會用方法時,好比拿著扇子在羽毛後面追趕;那麼,羽毛永遠在空中飛舞,不會停留在扇子上。因此,如果以緊張的態度用方法時,就會越來越累,妄念也越多,心自然無法安定。請諸位能夠好好的體會以怎樣的態度用方法。
  
  諸位要用悠閒的心情,來努力用功;這二種心態本來是不相同的,但是,禪的修行就是在練習著如何付出耐心,若以輕鬆自然的心情用方法,很快地就能進入安穩的狀態。用方法時,不要擔心妄想及昏沉,知道有妄想和昏沉時,回到方法上就好。
  
  正在禪修中頭腦雖無妄念,還是要有正念,那便是不離方法。隨時隨地注意你的正念相繼,身與心合,忘卻身心而只有方法。
  
  二、關閉六根
  
  我們有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身體、心,但是,在禪修期間,除了用鼻孔呼吸、用嘴巴飲食、用眼睛看示範的動作、用耳朵聽老師的開示、用身體禪修、用心思惟觀照之外,其他的要關閉六根,一切不用。
  
  六根勿被六塵干擾,六識勿向心外緣境。當時時用心眼看你自己在用方法,當時時用心耳聽你自己正在參話頭、或在數息、或在念佛的無聲之聲。
  
  佛教自稱為內明之學,要我們用寧靜的心,向內心的深處觀照。
  
  向內用功的第一步,是用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識,而不用六根。如果能夠只用第六識,就不會受環境的影響;對於外邊的景象、音響、身體的痛、癢、不舒服等,也不會麻煩到你了。
  
  心向外時,只能看到聽到很少的東西。心向內時,才會經驗到無盡長的時間及無限大的空間是什麼。
  
  三、四種方法
  
  禪修的方法略有四種:
  
  (一)隨息、數息
  
  隨息有隨鼻息及隨腹息:隨鼻息只注重呼吸從鼻孔出入的感覺,不注意呼吸的長短深淺,也不注意其他的東西;隨腹息是注意小腹隨著呼吸的自然蠕動,不控制呼吸,也不用心念指揮小腹蠕動。但是,隨鼻息及隨腹息,不能兩者並用,只能專注其中一種。隨息法也有深淺,深時便是入定,淺時則不能覺察妄念,同時容易陷於昏沈,但是可以使浮動的心安定下來。
  
  數息乃是數鼻孔呼吸的出入,可以數出,也可以數入。通常是數出息,因為常人的出息慢而入息快。如何數法呢?出息一次,數一個數目,從一數到十,再從頭數起。入息時,只注意出息的那個數目是什麼?如果妄想還是很多,也可以倒過來數,從十數到一,或者二十數到二。但是,十數到一是一個個的數,二十數到二,是一個隔一個的數,甚至於雙數及單數交錯著用,第一次數二十、十八……二,第二次數十九、十七……一,因為忙著數數,妄念自然減少。
  
  有些人,數到三、四、五、六就數忘掉了,也有人可能數過了頭,這都不要緊的。數忘或者數錯時,趕快回頭,不要有成敗得失心,這就是修行。有位數學博士跟我學打坐時,不是數不到十就是數過了頭,他感到十分懊惱無奈,他有點失望地說:「我這個數學博士大概有問題。」我對他說:「數息不是做數學題目的論文,僅數到五再回頭數也可以的,不要失望,只要心中的妄念越來越少就好。」
  
  (二)念佛、數佛號
  
  有些人,不習慣用數息法,數呼吸時變成控制呼吸。因此造成頭發脹、胸部悶、身體疲累、肌肉緊張,非常地痛苦。這時候,就教自己用念佛的方法,念「南無阿彌陀佛」或「南無觀世音菩薩」都可以;念一句聖號,數一個數目,例如「南無阿彌陀佛一、南無阿彌@佛二……」,從第一個數目數到第十個數目,再從一數起,不要數得不夠或過了頭,數錯了則不必介意,只要從頭數起就好,也不要配合呼吸。數得太慢會打妄想,數得太快會使呼吸急促。
  
  (三)參話頭、參公案
  
  「話頭」是一句話,這句話本身沒有意義,而只是問這個沒有意義的話頭是什麼?「公案」是禪宗史上的祖師們及其弟子們,發生酬對情況的故事;這些故事,看來有些豈有此理地不合一般的情理。「參」是不斷地問話頭、問公案,究竟那句話代表著什麼?公案主角的內心到底發生了什麼經驗?
  
  參話頭是追問一句毫無意義的話,譬如說:「無」是什麼?什麼是「無」?參公案是追究這個故事的底蘊是什麼,就像曾經有人問趙州從諗禪師:「狗子是否有佛性?」趙州禪師回答:「無!」而佛在《大般涅槃經》中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何獨趙州要說狗子無佛性?因此,這個公案便成了沒有答案的話題。不論是參話題、或者參公案,本身是沒有意義的,那只是一種使禪修者開悟的方法。
  
  當在用功參話頭或在參公案時,出現了任何答案,都要提示你自己:「這不是我要的」。才能參出疑團,才有機會參破疑團。
  
  參話頭、或是參公案得力,稱為禪修。但是禪修的人,切忌急著求開悟。要把參禪的工夫,用得綿綿密密,一句接一句、一念連一念地參下去。
  
  剛開始參話頭參公案的人,常常會出現答案,其實,那是妄念,不是真正的訊息。參話頭參公案,首先要參出疑情,漸漸形成疑團,當疑團爆炸,或是戳破疑團,才發現天下本來太平無事,只是迷者自尋煩惱,此時便悟真性。
  
  話頭人人可用,不過,可有四個層次:念話頭、數話頭、問話頭、參話頭。念話頭如同念佛號,數話頭就像數佛號,問話頭就像問問題,參話頭則必須等疑情出現。疑情不是懷疑,而是深信在話頭的深處或在話頭出現之前,必有可以讓念:什麼是無?是什麼無?……漸漸地,感覺到這個「無」很有意思,它究竟是什麼東西?很想知道它!這時候,便會產生疑情,那就是參話頭了。但是,情緒不穩定或者心念混亂時,不如念佛號、數佛號,也可以念話頭數話頭,直到心情平靜時再問話頭參話頭。如係念佛人,可參「念佛的是誰?」如係念話頭者,可參「念話頭的是誰?」「本來面目是誰?」等。
  
  (四)只管打坐、默照禪
  
  只管打坐是全心專注於身體在「坐」,坐的姿勢、坐的感覺,心中不作其他的妄想雜念,只曉得是在端坐。若發現妄念時,趕快把念頭回到「坐」,慢慢地妄念便越來越少,乃至不再出現,身體的感覺也漸漸地消失;但是,心中明明朗朗的知道還在打坐。這時候,開始產生默照的工夫,「默」是心緒不動,「照」是非常清楚;清楚什麼?清楚心中沒有雜念、沒有妄想,時間久了,跟開悟是一樣的,妄念從此不起,而只是「默照」和「寂照」了。
  
  練習只管打坐的方法時,要不斷地注意自己的姿勢,因為是在用功,不是坐著休息。除了知道正在打坐外,不應有其他的念頭,不能懈怠放逸,必須勇猛精進。
  
  以上的方法對諸位都非常有用,不要想那一種方法是最好的,我的建議是:正適合你用的,就是最好的。不可經常改用方法,這樣,每一種方法都沒用熟,結果每一種方法對你都沒有大用。能夠一門深入是最好的,如果同一種方法已經用厭,或者怎麼用都不舒服,則可以試著換一個方法。不要這炷香念佛,下炷香數息,再下炷香參話頭或只管打坐,不可以整天在那裡像小孩子玩玩具一樣,這個玩厭了再換一個。經常換方法的本身,就是徒勞無功的妄想雜念。
  
  四、念念是新的
  
  生命無常,時間卻是延續不斷的。我們每天做晚課時,都會唱誦〈警策大眾偈〉:「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可見眾生的生命,是多麼的有限。
  
  這七天中,諸位不去享受旅遊渡假,而是到這裡接受禪修的訓練,一定有其道理。旅遊渡假,是希望能把勞累緊張的身心放鬆,變更一下生活的環境,呼吸一些戶外的新鮮空氣。禪七的修行,每一天的經驗,也不是停留在同一位置、同一狀況;我們的每一秒、每一次呼吸、每一個念頭,都是新鮮的,身心都在不斷地享受新的變化。若能時時保持新鮮的感覺,你的禪修經驗就非常豐富了。
  
  最近一次的禪七中,有一位五十多歲的女菩薩,到第三天時就對我說:「師父,都是用同樣的數息法,坐同樣的地方,同樣的忍受腿痛、背痛,反覆都是相同的,實在無聊,我不想再坐下去了!」
  
  因為她是我們農禪寺的一位廚藝相當出色的義工,我便反問她:「妳每次在廚房揀菜、切菜、配菜、煮菜,是否做同樣的菜呢?不可能,每片菜葉都是新的,每一塊豆腐都是新的,每一捲壽司都是新的,做出來的每一道菜也是新的,不可能有一樣是舊的,即使是剩菜重煮,也是重新加熱過了的。﹂
  
  她聽了後,想想這倒很有意思。對啊!每次做菜時,任何一樣東西都是新鮮的,每一刀切下去,每一鏟子鏟下鍋底,每一盤菜端上桌來,都是新的。於是,當她重新入坐用功時,感到很高興:啊!又是一次新的呼吸、又是一個新的數目,乃至新的腿痛、新的背痛,都是活在新鮮的感覺裡。因此,她坐得一柱好香。
  
  請諸位選擇最適合你的方法,然後享受新鮮的感覺,不斷地告訴你自己:又是一個新的開始、又是一個新的開始……。
  
  五、禪修必有用
  
  禪修的目的是開悟,開悟的功能是為除自己的煩惱,救濟眾生的苦難。如果有人自以為開悟,或者被認為開悟,而其開悟的功能不彰,即表示假悟,而非真悟。
  
  禪宗講頓悟,以致被許多人誤認為開悟很容易,所有的問題只要一悟都可以解決。事實上,許多人禪修幾十年,甚至禪修一輩子,都不能開悟。不開悟並不等於沒有用,只是在禪修過程中,能用正確的方法及正確的觀念,隨時都可減少無奈、煩躁、恐懼、鬱悶、不平衡等的苦惱。
  
  開悟的力量,有大有小,開悟的程度有深有淺,開悟的境界有聖有凡,開悟的功效有徹有不徹。
  
  我有位學生,參加我主持的禪七已經十多次了,每次都有新的體驗。過去不清楚的,現在清楚了,每參加一次禪七,對他自己的問題及修行方法的瞭解,都更清楚了些。他並沒有見性開悟,但他對開悟的信念一次次地加深加強了。
  
  六、禪悟的修證
  
  「空」、「有」、「即空即有」,是三個觀念,也是修行的經驗。
  
  執「有」是煩惱,執「空」也是煩惱。有心可用是我執,無心可用也未離我執。
  
  超越於「空」及「有」的二種執著,那就是「即空即有」、「空有不二」的解脫自在;超越於有心無心的二種我執,便是《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般若智慧。悟見萬法自性本來空寂,便是親見無我無相的真如佛性。
  
  一般的普通人,是以幻有為我,一般的修行人,是以虛空為我。這都不是正確的佛法。有的哲學家及宗教家,把宇宙的原理、萬物的主宰、至高無上的唯一神、或是泛宇宙的統一神,當成最初最終的大我,也都不是佛法,仍是有我的執著,未得解脫。如何超越空有而實證無我?則靠禪悟;禪悟的修證,有頓有漸;頓悟法門,亦不離漸修;漸修可分悟前與悟後,悟前為加行,悟後為保任,悟前的基本方法是集中散亂的心,隨時能指揮自己的心,然後,繼續用方法,達到心的統一。統一又細分為三種:
  
  (一)身心的統一
  
  這是禪定的基本經驗,此時已沒有感覺到身心的對立,也不會有身心的負擔。
  
  (二)內外的統一
  
  這是將內在的身心和外在的環境,合而為一,也就是合身心的小我進入宇宙的大我。體驗到了統一的、唯一的、宇宙全體的神我,這時候,有人把它當作是「空」,其實是「有」,有個全體的神、全體的我在那裡,已經是神我合一而消失了與任何現象對立的心念。
  
  (三)前念與後念的統一
  
  此時已沒有前後念頭交錯、交接的現象;粗淺的心念統一,是一個念頭又一個念頭地前後交接,例如念佛,一念一念都在連續著同一個佛字,而形成一群統一的念頭;細深的心念統一,則是念頭唯在一個佛字上,不再轉念,定於一點,繼續下去。這已是融入時空無限的禪定境界,但是尚有我在,尚未開悟,也未見到佛性。
  
  (四)超越空有
  
  這是悟後所見,不執著以上三種層次的經驗。遠離《圓覺經》所示「作任止滅」的四種禪病。在日常生活中,心不妄動;面對現實環境時,不起妄執;待人接物時,常生慈心;處理事務時,條理分明。我常鼓勵大家學著說:「你家有事,他家有事,大家有事,我家沒事;無事可做的人,必須幫助有事尚未做完的人。」這就是悟後保任,繼續修行的菩薩,也是初發心的菩薩們應當學習的心態。
  
  怎樣才能達到第四層次的超越空有呢?以禪的方法來講,是以話頭、公案、默照等的方法,效果比較顯著。不過妄想心多、煩惱心重的人,還是先用數息、念佛、拜佛、懺悔等方法,奠定基礎為佳。
  
  七、發菩提心
  
  禪修是為開悟成佛,如何才能開悟成佛?除了具備正知、正見、正確的方法,也要有健全的人格和穩定的心境。
  
  除了坐墊上的工夫,更應借境修心、緣境修行。境界在你面前出現時,還能保持清淨心、平等心,不為所動、不受左右,還能修福修慧,才算是工夫。
  
  人格的健全,需要用發菩提心來培養,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自身未度先度人,便是菩薩初發心。禪修者先當捨除自私自利的心,才能放下貪瞋癡慢的心;煩惱心越薄,菩提心越重,開悟見性的可能性越高。
  
  菩薩初發菩提心,當以四弘誓願為起點:願度一切眾生,願斷一切煩惱,願學一切佛法,願成無上佛道。以佛法來度眾生是慈悲心增上,以佛法來斷煩惱,是智慧心增上,悲智雙運至福慧圓滿,便成無上的正等正覺。佛是人格的完成者,人成即佛成,故成佛之前,先要建立健全的人格。禪修者當藉佛的智慧,學習佛的慈悲,以關懷眾生來建立自我的立場,再放下自我,才能悟見佛性。
  
  八、鬆緊得宜
  
  禪修者精進用功,要鬆緊得宜,太鬆成懈怠,太緊成疲累。當身體很累,心很散亂時,不妨閉目養神,暫時不用方法。休息幾分鐘,乃至一炷香,消除疲憊之後,繼續努力。
  
  禪修期中,當體能不繼,用不著力時,可把用功當作一種遊戲來看。例如兒時玩捉迷藏,要怎麼找也找不到躲藏的人,才有意思,很容易被抓到的人,一定不夠讓你高興。以這種心態用功,會使你感到修行是輕鬆愉快的事,怎麼會疲累厭倦呢!
  
  禪宗對於不會修行的人,用兩句話來形容兩種情況:
  
  一是「打樁搖櫓」,意思是說,搖櫓行船,應在水中,如果是在陸地打個樁、架上櫓,即使搖斷了氣,永遠都在原地而沒有進步。
  
  二是「冷水泡石頭」,意思是說,坐在蒲團上,心中沒有事,清淨、安靜,既無妄念,又不起煩惱;風平浪靜,享受清福。其實,這不是在用功,更不算工夫,這種情況的人,一定會欣靜而厭鬧。坐在靜境中,看來穩如磐石,往往一坐幾個小時;一旦到了鬧境中,就會被境所動。因此而有「寧攪千江水,不動道人心」的警語。
  
  真正會禪修的人,一定懂得如何從用功之中不斷地取得改進的經驗,善用方法而不致於「打樁搖櫓」。同時,靜中的工夫,就是要運用到動中的環境,靜中攝心,動中也攝心;靜中雖不起妄想,並不是躲在無事殼中不用功;故在靜中,並不等於「冷水泡石頭」。
  
  九、細水長流.全力投入
  
  初心禪修者因為不懂如何一面放鬆身心而一面又努力不懈的要領,所以放鬆身心時易成妄想懶惰乃至於昏沉瞌睡,精進用功時易成身心緊張乃至於疲累不堪。
  
  真正會禪修工夫的人,隨時保持輕鬆的身心,也經常處於勇猛精進的狀況,不緩不急而細水長流。
  
  參話頭時,要以傾聽自己的無聲之聲發出的問語去參,但是,身體不要用力,心念不要緊張,否則參不久就會疲累。以致每次用功,疑情未生,疑團未成,便已洩了氣。
  
  禪修者應該要時時練習著將身、口、意三結合,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地方,身與心,當在做同一樣的事;打坐時打坐,吃飯時吃飯,工作時工作,見客時見客,說話時說話,睡覺時睡覺。不要身心分離,魂不守舍,弄得打坐時想著見客,見客時想著打坐。
  
  有些人,認為自己很聰明,能在同一時間,做好多樣事情。禪修者不主張如此,而是要我們在做任何一項事,乃至任何一個動作時,都當全身全心全生命地全力投入。
  
  禪修時,對於所用的方法不可以眼根看其形象,當用心眼向內看用功的念頭,不可以耳根聽其聲音,當用心耳向內聽無聲之聲。如果用眼球看形象,就會引起頭脹;用耳膜聽聲音,容易產生耳鳴!例如數息時只用心眼感覺鼻孔的呼吸,不要用眼睛看著鼻孔呼吸,也不要耳朵聽著呼吸。
  
  、一念萬年.心無罣礙
  
  三祖僧璨的〈信心銘〉講到「一念萬年」,《華嚴經》及《楞嚴經》都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於一毫端轉大法輪。時間的長和短,空間的大和小,均可由於各人自心的體驗不同而有差別,如能像〈信心銘〉所說「得失是非,一時放卻」、「一心不生,萬法無咎」,便可經驗到,雖僅處於一毫的尖端,猶如橫遍十方,雖僅止於一念的瞬間,猶如豎窮三際。只要狂心頓歇,念念都是盡虛空遍法界,念念都在與三世諸佛促膝談心。
  
  諸位聽到這裡,一定覺得,我講得太深太玄,這樣的境界跟你們沒有關係。
  
  其實呀,不要失望,不要自我菲薄,迷時覺得開悟好難,距離好遠,悟時卻只是彈指間的工夫。諸位在平常生活中,一定有過類似的經驗:被忘了的東西,要找它時,遍找不著,不找它時,就在眼前。此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曾經有位禪師在打坐時,發覺他的鼻子不見了,此念一起,心裡就非常焦急,立刻起座,四處找他的鼻子,並且喃喃自語:「我的鼻子呢?我的鼻子呢?」因為急著找他的鼻子,慌忙中一鼻子撞上了牆壁,於是摸著鼻子大叫:「鼻子好痛,原來它就在這裡!」這樣一來,當下就開悟了。
  
  只要放下一切攀緣妄想的分別執著心,就是「一心不生」,你就見到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原與十方三世的諸佛無二無別。你可以稱它為涅槃妙心,清淨法身,真如佛性,其實即是即空即有、非空非有、無漏解脫的大智慧心。
  
  如何能放下心中的萬緣?先要攝心收心,如《佛遺教經》所說:「是故汝等,當好制心。」又說:「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又說:「縱此心者,喪人善事,制之一處,無事不辦。」要將散亂妄想心,攝於一個方法的焦點,乃是凝聚散心的工夫,由凝聚而再放下,便能心無罣礙了。
  
  (西元一九九四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至十二月二日東初禪寺第六十六期禪七開示錄)

明心見性

今天的這個題目,是既誘惑人也極為枯燥的。因為,明心見性是佛的事,是開悟人的事,諸位菩薩心尚未明,還沒見到佛性,來聽這場演講,豈非如同在濃霧中看花,視線糢糊,什麼也看不到。
  
  明心見性是什麼意思呢?如何明心?又如何見性?我將它分成五個主題來介紹:
  
  一、釋迦牟尼佛夜覩明星,頓悟成佛
  
  頓悟成佛是禪宗極為重視的主題。當釋迦瞿曇經過六年的長期苦修,最後在菩提樹下禪坐的一個晚上,天將拂曉,看到東方有一顆極為明亮的星;這時候,他的心裡突然透出了智慧的光芒,完成無上的菩提,為人間帶來了慈悲與智慧的佛教。直到今天,世間尚有十多億的人口,受到佛法的照顧。
  
  明心見性,明的是清淨的心,見的是不動的性。心有煩惱時,是見不到佛性的,只有在心清淨時,才能見到不動、不變的佛性。煩惱心重,即是無明。只有破除無明的煩惱心,般若的智慧性才能顯現出來。智慧,即為佛的本性,事實上,佛的本性原在每個人的心中,與煩惱同在,不過被煩惱心掩蓋,便見不到佛性了。一旦煩惱頓除,佛性頓現,智慧的功能也自然產生。
  
  我們的心可暗可明,暗是煩惱,明是智慧,當智慧出現之時,就能見到佛性;佛性又叫真如,它是真實的、不變的,而且永遠不動的。因此學佛修行的人,若希望除煩惱而得智慧,那就要明心見性。
  
  眾生心是有執著、有煩惱的,如果,能轉執著為解脫,轉煩惱為清淨,即為「涅槃妙心」,又叫「正法眼藏」。禪宗第一代祖師摩訶迦葉從釋迦牟尼佛傳承的就是涅槃妙心。清淨心又叫佛性,那是佛的境界,它是在聖不增,在凡不減。眾生和佛完全平等的,即為般若所證的空性,也是一切諸法的空性;因此,一切現象不離開空,所以一切眾生都有佛性。
  
  二、明心見性是禪宗的中心思想
  
  中國的禪宗從初祖菩提達摩開始,一直到六祖惠能時才算成熟。明心見性是相信一切諸法,同一真性,一切眾生,皆具佛性。當你的心不受任何環境的影響而產生情緒、分別、執著時,自然而然就跟菩提道相應。下面介紹幾位祖師所講有關明心見性的文獻記載:
  
  菩提達摩的〈二入四行〉云:「此心生時,與理相應。」即是明心。「心無增減」、「安心無為」,均指明心。又云:「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即指佛性。
  
  達摩祖師講到,當心生起時,能夠與理相應,此時即為明心,其理就是佛性。
  
  傅大士〈心王銘〉的「了本識心,識心見佛」、「心明識佛」,即是明心見性。
  
  僧璨〈信心銘〉的「一心不生」、「任性合道」,亦是明心見性。
  
  如能心不受任何環境的影響而產生情緒變化、不產生妄想執著,任其自然,不需要任何的幫助,自然而然,就能跟無上的菩提道相即相合。
  
  道信的〈入道安心〉所云:「念佛即是念心」、「即是安心」。「常憶念佛,攀緣不起,則泯然無相,平等不二。」此即是明心,「亦名佛性」,「亦名涅槃界、般若等。」亦即是見性。
  
  念佛是念心、安心。如果經常想到念佛,便能使得向外攀緣的心自然不起;這時候的心,是無相的、平等不二的。沒有分別心,不起執著心,實際上即為明心。心明的境界是佛性、是般若,又叫它為涅槃界。
  
  牛頭法融的〈心銘〉云:「心性不生」、「心生本齊」,即是說的明心見性。
  
  五祖弘忍的〈修心要論〉所云:「自心本來清淨」,即是指的明心。又云:「一切眾生清淨之性」,也是指的佛性。《十地經》所說「眾生身中有金剛佛性」、「眾生佛性本來清淨」、「守本真心,妄念雲蓋,慧日即現」,以及「三世諸佛,皆從心性中生」,也都是在說明心見性之意。
  
  永嘉〈證道歌〉所云:「不除妄想不求真,無明實性即佛性」,亦是說的明心見性的境界。
  
  光宅寺的慧忠云:「善惡不思,自見佛性」,以不二之心,即可明心,能得明心,即見佛性。
  
  三、《六祖壇經》即以明心見性為其宗旨
  
  相傳禪宗是從印度傳至中國,從釋迦牟尼佛開始,下傳第一代祖師摩訶迦葉,第二代阿難尊者,然後傳到二十八代,便是菩提達摩。菩提達摩到了中國後,成為中國禪宗的第一代祖師,一直到六祖惠能,中國形態的禪宗,才漸漸形成。
  
  事實上,六祖惠能尚未出現之時,四祖、五祖已經有了四、五百人同住的大道場。但是他們的理論、架構都還沒出現。六祖的弟子相當多,主要的傳承弟子有南嶽懷讓、青原行思和荷澤神會等三個系統,便形成了一個很大的宗派,這便是禪宗簡單和通俗的歷史。
  
  《六祖壇經》在中國的禪宗史上,頗受近代學者的議論,卻是非常受到重視的一部聖典。因此,我今天也以《六祖壇經》的內容所見為依據,來講明心見性,來為諸位引言、引證,並且介紹修證的方法:
  
  〈行由品〉云:「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取自本心般若之性。」
  
  又云:「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念念自見,萬法無滯,……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
  
  又云:「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以上皆是有關明心見性的說法。
  
  〈機緣品〉云:「一念心開,是為開佛知見」,即是明心見性。
  
  無上的菩提,就是成佛的佛性,而無上的智慧,是從聽到一句佛法,馬上開悟而認識自己的本性,也就是原來的清淨心、本來的佛性。清淨心是沒有煩惱的心,這樣才會產生智慧而見到佛性,親自經驗到本心和本性都是不生不滅的。
  
  「念念自見,萬法無滯」,是說每個念頭所見的任何現象,都是清清楚楚,沒有自我的判斷心、分別心,非常清楚地在觀照、觀察,這就叫本性。一般人的心,都是以個人自我主觀的判斷、感情、立場,來看一切的現象,這不是智慧心而是愚癡心。因此,如果不是用主觀,乃至也不用客觀的心來看這個世界,那就能看到自性;即是三世諸佛的無上菩提,即是一切眾生的佛性和自性。
  
  諸位一定聽過六祖惠能是因為聽到有一位居士誦《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經句,而於句下開悟的。當他聽到這句話時,就像在無始以來就沒聽過這麼大的雷聲,把他自我中心的妄念打得粉碎。
  
  「應無所住」的住,就是見到任何事、聽到任何話時,不作主客觀的判斷,不將自己的觀念放在裡面;一切的現象,不離空的自性,一切的眾生,不離覺的佛性。
  
  〈般若品〉云:「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
  
  又云:(世人)「不識自性般若」、「心體無滯,即是般若」、「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
  
  又云:「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故知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這是說,悟時明心,即可見到本性是佛。
  
  又云:「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此亦是說若得明心即能見性。
  
  顯現般若的智慧,就是因為見到了萬法的空性。「空」是沒有永恆不變的東西在那裡,它是不斷地在變化。許多人認為,開悟見性好像是有可能用眼睛看得到的、用手抓得到的、抱得到的某一樣東西在那裡。這是錯誤的想法,因為佛性是並沒有一種東西可讓你看得到、聽得見、摸得著、抱得住的,也不是能用你的心思想像得到的。
  
  最近不久前,我遇到一位自稱有神通的太太告訴我,她曾用她的神通到過一個很遠很高的地方,去查看了好幾位自名為活佛上師等人物的底細,在那兒真有他們的位子,不過不是最高的佛。她也查了我的底細,看是第幾地的菩薩。我告訴她說:「我是凡夫,妳怎麼查得到我呢?」她說:「是呀!所以我在那裡沒有看到你的位子啊!」我很高興我沒有位子在那裡,畢竟我和那些宗教界的新奇人物不是同道,要不然,我不是和他們一樣了嗎!(大眾哄堂大笑)
  
  佛說,實相無相,實性無性。《六祖壇經》則說,無念、無住、無相。一位自稱大悟徹底的人,如果尚有個位子,或者還有個形相在那裡,那就不像禪宗所講已經明心見性的人了。除卻煩惱是明心,智慧現前是見性,並沒有一定的地方,也沒有一定的形相;處處不在而也處處都在,才是真正的親見佛性。
  
  眾生是沒有開悟的佛,而佛是已經開悟的眾生。悟即是明心見性,當你心中在一念之間,沒有了執著與煩惱之時,你便發現眾生本來是佛。迷是不見自性即空,所以見性的人即知自性本身,沒有功能、沒有動作。自性被煩惱的心蒙蔽時,是眾生;自性離開煩惱心時,即與佛同。
  
  〈疑問品〉云:「念念無滯,常見本性」,此即是明心見性。
  
  又云:「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去。」
  
  又云:「自性迷,即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心不明,便不見性,即是眾生,若能明心見性,即是眾生與諸佛本來平等。
  
  〈定慧品〉云:「迷人漸修,悟人頓契。自識本心,自見本性。」此也即是對於明心見性的敘述。
  
  又云:「於念念中,不思前境」、「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心不染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此皆是明心的情況,心無所著,便是般若智慧。
  
  又云:「自性本無一法可得。」唯有見性,方能如《心經》所說的「無智亦無得」。
  
  四、如何明心?如何見性?
  
  (一)如何明心見性?
  
  惠能大師謂惠明曰:「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又曰:「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即於此言下大悟。
  
  這是說,六祖惠能傳承五祖的心法之後,即離開五祖道場,去了嶺南,而五祖座下有位將軍出家的弟子惠明,追著惠能想把法搶到手,惠能跟他說:「你既為求法而來,那麼,心中的一切念頭皆應放下,不可向外攀緣,不要思量或善或惡,當這時候,看看你的本來面目是什麼?」惠明用了這個方法後,當下就開悟了。
  
  我們也可以用這種方法練習,當境界在面前出現時,心中不要產生喜歡不喜歡、好或者不好、愛或是不愛等的反應,當作跟你毫不相干看待。事實上,未悟的人,當你的念頭認為已是如此這般地不去管它時,你已經在管它了。不過,若經常用這樣的方法練習,即使未必能夠開悟,你的煩惱總會減少很多的。
  
  (二)如何能明心?
  
  〈懺悔品〉中告訴我們有兩種方法,能夠達到明心的目的:
  
  1修五分法身:
  
  修戒──自心中,無非、無惡、無嫉妒、無貪瞋、無劫害。
  
  修定──覩諸善惡境相,自心不亂。
  
  修慧──常以智慧觀照自性,不造諸惡,修眾善法,自心無礙,心不執著。
  
  修解脫──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
  
  修解脫知見──自心亦不沉空守寂,並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
  
  2修無相懺悔:
  
  從前念、今念、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所有愚迷等罪,悉皆懺悔。
  
  從前念、今念、後念,念念不被驕誑染,從前所有驕誑等罪,悉皆懺悔。
  
  從前念、今念、後念,念念不被嫉妒染,從前所有嫉妒等罪,悉皆懺悔。
  
  如果修了五分法身的法門,還是不能明心,便是因為罪障太重,所以要修無相懺悔法門。《六祖壇經》告訴我們,要不斷地使自己的心,對於善惡的境界,盡量不以自我的觀點或自私自利的立場,產生反應。當你生起愚迷心、憍誑心、嫉妒心時,要不斷地懺悔,願這種種的念頭不再生起,不再用自我中心、自私自利的心,去判斷它、執著它。
  
  (三)如何能見性?
  
  〈坐禪品〉云:「不見人之是非善惡過患,即是自性不動。」
  
  又云:「對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
  
  又云:「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於念念中,自見本性清淨。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般若品〉云:「各自觀心,自見本性。若自不悟,須覓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令得見性。」「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又云:「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
  
  又云:「唯傳見性法,出世破邪宗。」「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
  
  以上都是教我們如何能見性的辦法。
  
  五、如何排除明心見性的障礙?
  
  〈懺悔品〉云:「於外著境,被妄念浮雲蓋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識,開真正法,自除迷妄,內外明徹,於自性中,萬法皆現,見性之人,亦復如是。」
  
  又云:「心中眾生,所謂邪迷心、誑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是等心,盡是眾生。」「除真除妄,即見佛性。」
  
  又云:「內調心性,外敬他人,是自皈依也。」
  
  以上是說,如果修種種法門,還是不能見性、不能開悟之時,就需要訪求善知識的開導,也就是用明眼人的智慧,指點你的方向,來不斷地修持,不斷地懺悔,同時觀察自己的心;綜合地說,是以懺悔、觀心、求開示,懺悔、觀心、求開示,反覆地交替的進行,便能排除明心見性的障礙了。
  
  禪修者,對內心要調伏斷除自己的煩惱,才能出現智慧,有了智慧心才能見佛性。對身外要尊敬他人,宜將一切人都當作菩薩與佛看待,因為所有的眾生,都是未來的諸佛。以這種心態來看待一切人,心靈自然平安,能夠明心見性。
  
  有些人,因為老師已證明他們明心見性開了悟,便覺得沾沾自喜,而有一種驕慢心生起,這就證明他們的明心見性不是真的。豈不見《六祖壇經》裡說,有了愚迷、驕誑、嫉妒等心都是要懺悔的罪障。唯有常用謙虛、慚愧、懺悔、恭敬他人的心,跟善知識學習,才能使你早日明心見性,早日開悟成佛。
  
  (一九九五年四月二十三日講於東初禪寺,姚世莊居士錄音整理,聖嚴修訂成稿於同年五月二十五日)

開悟成佛

一、什麼是開悟
  
  「開悟成佛」,我相信是個相當誘惑人的題目。
  
  什麼叫開悟?在梵文裡開悟只是一個字,那就是「覺」的意思。愚癡的凡夫從煩惱中覺醒,知道這個世界的存在,不過是個夢幻而已。如果能夠清楚地瞭解到一切都是幻起幻滅的,並且已經從煩惱中覺醒,那就是開了悟的人。實際上,開悟就是成佛,成佛即是開悟。因為「佛」字的梵文,便是大覺。
  
  一般的凡夫,都是執著的、佔有的、獨佔的,這些都是煩惱。而開悟的人是使用而不執著、擁有而不佔有、分享而不獨佔。自己的利益如果能夠無條件地讓大家來分享,那就是開了悟的菩薩了。
  
  二、頓悟與開悟
  
  如何才能沒有執著、沒有煩惱呢?那就需要開悟,開悟則有漸悟及頓悟兩種情況。
  
  《大般涅槃經》等講到:若約直往頓機,大不由小,所設唯是菩薩乘教,故名為頓;迴小向大,是為漸悟。此為一般教下對於頓悟的通說。是說「頓」是不需要經過聲聞、緣覺的小乘階段,直接修學菩薩道的大乘根機。「漸」是經過聲聞、緣覺的過程,由小乘而至大乘,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修行,最後是以大乘的菩薩身分成佛。根據這樣的解釋,凡是直接修學大乘佛法的人,就沒有一個不是頓悟法門的修行者了。
  
  中國禪師馬祖的弟子大珠慧海所著《頓悟入道要門論》卷上云:「云何為頓悟,答:頓者,頓除妄念;悟者,悟無所得。」又云:「頓悟者不離此生即得解脫。」又云:「修頓悟者,不離此身,即超三界。」又云:「頓除妄念,永絕人我,畢竟空寂。」此為宗門的通說。「頓」就是突然間除妄念、去執著,心中悟無所得。頓悟的人不需等待來生,不必脫離世間,在這一生之中,尚在世間之時,就能得到解脫。因為頓悟的人是斷煩惱執著,不是頓失知覺聰明,所以仍有人的一切反應,絕不像聾子、瞎子、白癡一樣;聾子聽不見,瞎子看不見,白癡聽不懂看不懂;開了悟的人,是照樣能看、能聽、能解的。
  
  禪宗的修行目的,就是希望能在某一個時空裡,突然間把妄念斷除了,那就是開悟的經驗。或許,誰都可以說:「我也曾經有過,而且常常有這種經驗;心中的妄念沒有了。」然而,當你說這一句話時,正好就是妄念的現象。當你自以為沒有妄念時,只是沒有情緒而已,不是沒有妄念,因為凡有自我意識的心理現象,都是妄念。事實上,如果知道自己有自我意識的妄念,已經是在修行的人,怕的是,自己妄念紛飛還不知道是在妄念之中。
  
  頓悟已經講了兩種,第一種是不經過小乘的階段而直接來修學大乘的菩薩;第二種是突然間妄念斷除,而悟入心無所得的禪宗祖師。現在向諸位介紹第三種頓悟,是《圓覺經》中所說:「是經名為頓教大乘,頓機眾生從此開悟,亦攝漸修一切群品。」此為不捨漸修的頓悟法門,也可以說是綜合頓漸大小而匯入頓教大乘的頓悟法門。
  
  我們已從前面看到,頓悟並非一定馬上開悟,只要是學頓教法門的人,就是頓機的眾生。諸位現在正在聽我講大乘的佛法,當然都是大乘菩薩的頓悟根機了。
  
  開悟也是一樣,大乘根機的人開悟,必定是頓悟,但在禪宗有大悟、小悟。大悟即是一悟永悟,不再迷惑,煩惱頓除;小悟就像一個非常疲倦的人,老是昏昏沈沈,有人將他猛力推了一下,似醒非醒地把眼睛睜開了一下,接著又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三、開悟與睡醒
  
  今天由於日光節約調整時間,禪中心的人都不知道應該延遲一小時起床,仍依舊時間,凌晨四點鐘打板,結果我們大家等於是三點就起來了。我想再回去睡覺,但是已經睡不著了,這算不算是大悟啊?(拍掌,哄堂大笑)這當然不算是禪修的大悟成佛。
  
  我在日本時,曾遇到一位已經「開悟」的禪師,每天都要回家陪他太太。我問他:「你已經開悟了,應該沒有貪欲了,怎麼還要執著太太呢?」他說:「開悟的人,雖然沒有執著,但是我的太太對我有執著啊!」意思是說,他雖然已經開悟,已沒有執著,而他的太太尚沒有開悟,所以有執著,他就讓他沒有開悟的太太去執著了,這樣對不對呢?就像是我說我不要錢,但是錢卻自己來了,我有什麼辦法呢?(聽眾大笑)有了太太,而不執著太太,跟有錢來而不執著錢,應該是不相同的。
  
  四、《圓覺經》與《楞嚴經》中的開悟說
  
  「開悟」一詞的依據,在大小乘經律中,均可見到。第一個例子,便是敘述釋迦世尊的成道。不過在早期的聖典中,將佛的開悟,稱為「廓然大悟,得無上正真道。」見於《修行本起經》卷下,及《普曜經》卷六。或稱「得智慧光,斷於習障,成一切種智。」見於《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三。或謂「即生智見,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見於《佛本行集經》卷三○。
  
  以下的幾部大乘聖典,則直接用「開悟」的一詞,表達使人證悟以及自己證悟的意思。
  
  (一)《圓覺經》有六處,提及「開悟」兩字
  
  「彼諸菩薩,如是修行,如是漸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開悟,求如是法。」
  
  「若諸末世一切眾生,能捨諸欲,及除憎愛,永斷輪迴,勤求如來圓覺境界,於清淨心,便得開悟。」
  
  「令末世眾生,聞此聖教,隨順開悟,漸次能入。」
  
  「宣說一切方便漸次,并修行人,總有幾種,令此會菩薩及末世眾生,求大乘者,速得開悟,遊戲如來大寂滅海。」
  
  「願為大眾,及末世眾生,方便開示,令悟實相。」
  
  「是經名為頓教大乘,頓機眾生,從此開悟,亦攝漸修一切群品。」
  
  從各節上下文的經義判斷,《圓覺經》所講的「開悟」,有兩大涵義,一是以佛的教法來向眾生作說明的開示,使眾生因此而覺悟到一切現象的實相無相。二者眾生於聽聞佛法之後,如法修行,心得清淨,便是開悟。這種開悟的法門,雖然名為頓教大乘,也不拒絕漸修根機的眾生。
  
  (二)《楞嚴經》中說到「開悟」兩字的,至少有十多處
  
  卷二有云:「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聞佛示誨,身心泰然!念無始來,失卻本心,妄認緣塵,分別影事。今日開悟,如失乳兒,忽遇慈母。」
  
  卷四有云:「如阿難輩,雖則開悟,習漏未除。」
  
  卷四又云:「今此會中,大目犍連及舍利弗、須菩提等,從老梵志聞佛因緣,發心開悟,得成無漏。」
  
  卷四有云:「以諸眾生,從無始來,循諸色聲,逐念流轉,曾不開悟,性淨妙常。」
  
  卷五又云:「承事如來,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離身心,分別味因,從是開悟。」
  
  卷五則云:「悟心無際。」又云:「心開漏盡。」
  
  卷七有云:若有人「心滅貪婬,持佛淨戒,於道場中,發菩薩願。出入澡浴,六時行道,如是不寐,經三七日,我(佛)自現身,至其人前,摩頂安慰,令其開悟。」
  
  卷七又云:「阿難白佛言:世尊!我蒙如來無上悲誨,心已開悟,自知修證,無學道成。」
  
  卷九又云:「汝等必須,將如來語,於我滅後,傳示末法,徧令眾生,開悟斯義,無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卷一○則云:「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從以上所舉《楞嚴經》中的「開悟」,有好多層面的意思:是聽到理解和明瞭從未聽說的佛法道理,稱為開悟;是已見佛性,已伏煩惱,但是尚未斷除煩惱愛習,稱為開悟;是已斷煩惱,已證無漏無學的果位,稱為開悟;是已見佛性真淨妙常,稱為開悟;是已證諸法非空非有,非即非離,稱為開悟。主要是指經驗到時空的超越,煩惱的解脫。但是,雖有一次又一次的開悟經驗,若非大悟或徹悟,仍在有漏的生死煩惱海中。唯有大悟徹底,才是頓悟頓超,否則開悟只是悟的理性空寂,至於事相的障礙,尚須逐漸的修行,次第的斷除。
  
  從這兩部經典,所見的「開悟」一詞,幾乎是彼此呼應的。所云開悟,必定是悟的佛法,是悟諸法現象的實相即是無相,理性即是佛性,佛性即是妙明常淨的般若,又是常寂常照的涅槃妙心。

  
  五、開悟眾生與開悟的人
  
  「開悟」一詞的出典,尚有不少。例如:
  
  八十卷《華嚴經》卷四有云:「開悟一切愚闇眾生」的經句。
  
  《法華經.序品》有云:「講說正法,種種因緣,以無量喻,照明佛法,開悟眾生。」
  
  《出曜經》卷二有云:「欲化彼人,令得開悟。」
  
  《付法藏因緣傳》卷五有云:「爾時馬鳴……演宣諸法,苦、空、無我,時此城中,五百王子,同時開悟,厭惡五欲,出家為道。」
  
  從以上的四種資料看,《華嚴經》及《法華經》,都是將「開悟」一詞當作動詞用,是用佛法的道理,來開悟愚闇的眾生。《出曜經》及《付法藏因緣傳》,則將開悟一詞當作形容或名詞來用,是眾生獲得了開悟,變成了開悟的人。至於開悟的內容,是開發了智慧的光明,是明白了人生及宇宙的苦、空、無我之理,所以能夠使人因為開悟而厭離五欲,出家修道。
  
  六、累劫成佛與隨時成佛
  
  根據佛陀傳記的資料所見,最早的「廓然大悟」是指佛陀成道,開悟也就是成佛的意思。再依據早期的聖典記載,成佛也不是一生一世完成的事,是經過多生多劫,修行救度眾生的菩薩道之後,才成佛的。例如《增一阿含經》卷一六云:「我(佛)於三阿僧祇劫,勤苦所成,成無上道。」又如《大毘婆沙論》卷一七六云:「第三阿僧祇劫滿已,時修妙相業,亦決定知,我當作佛。」這兩種資料都是說,成佛的修行過程,需要三阿僧祇(無數)劫。
  
  可是到了《法華經》中,便從累劫成佛的思想,發展到了隨時成佛之說,不論悟與未悟,凡是信受《法華經》所說的佛法者,凡是能照著做到一點的人,皆已成了佛道。試錄《法華經》卷一〈方便品〉中的十則例子如下:
  
  「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
  
  「若聞法布施,或持戒忍辱,精進禪智等,種種修福慧,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
  
  「諸佛滅度已,若人善軟心,如是諸眾生,皆已成佛道。」
  
  「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
  
  「若人為佛故,建立諸形相,刻彫成眾相,皆已成佛道。」
  
  「或以歡喜心,歌唄頌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
  
  「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或有人禮拜,或復但合掌,乃至舉一手,或復小低頭,以此供養像,漸見無量佛,自成無上道,廣度無數眾。」
  
  「於諸過去佛,在世或滅度,若有聞是法,皆已成佛道。」
  
  「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諸佛本誓願,我所行佛道,普欲令眾生,亦同得此道。」
  
  如上所見成佛的條件,非常寬大,凡是聞法,乃至一偈;修六度行;有善軟心;歌頌佛德,乃至一小音;以散亂心,一稱南無佛;乃至對佛像合掌、舉一手、小低頭;乃至兒童遊戲,聚沙為佛塔等,都已成了佛道。這些當然不是成的究竟佛,但是決定都能因此而成為究竟佛。
  
  因為《法華經》卷一〈方便品〉說,諸佛世尊之所以會出現於世,是為了「一大事因緣」。什麼是一大事因緣呢?便是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也就是向眾生開示佛的知見,使眾生悟入佛之知見,亦即是使得眾生開悟成佛。故說:「是諸眾生,從諸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一切種智」即是圓滿的佛智,凡是從佛聞法的人,最後一定可以成就佛智,那就是「入佛知見」。
  
  關於開示悟入的經文是這樣的:「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
  
  又說:「是諸佛但教(開)化菩薩,欲以佛之知見,示眾生故;欲以佛之知見,悟眾生故;欲令眾生,入佛之知見故。」
  
  因為諸佛出現於世,但為教化眾生,先修菩薩道,然後成佛道,不是為了教化眾生,僅成聲聞緣覺。所以從佛的心懷,來看一切眾生,只要能夠信受佛法,乃至一偈或一稱佛號,都已種下必定成佛的福慧因緣。
  
  七、悉有佛性與見性成佛
  
  《華嚴經》記載,當釋迦世尊成道之時,便讚歎大地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便是以無我的平等的智慧與慈悲,肯定了一切眾生雖未成佛,但也具備成佛的智慧福德。
  
  《大般涅槃經》卷三六有云:「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也是肯定了眾生與諸佛,本來平等,如果因緣成熟,福智圓滿,任何一個眾生都能成就佛道,與佛無異。
  
  基於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特別是《大般涅槃經》讓佛教徒們相信「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的道理下,便有了中國禪宗所說的「見性成佛」及「開悟成佛」的說法。因為佛性是眾生本具,故又被禪宗稱為自性。將開悟的佛智,稱為自心;悟見本具的佛性,稱為見性。現在且將禪宗的代表文獻《六祖壇經》中所見的「自心」、「自性」、「具性」、「開悟」、「成佛」等用語及其用意,試舉如下:
  
  〈行由品〉第一,有云:「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同上品,又云:「惠能一聞(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心即開悟。」……「大師常勸僧俗,但持金剛經,即自見性,直了成佛。」
  
  同上品,云:「惠能啟(五祖)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
  
  同上品,五祖云:「思量即不中用,見性之人,言下須見。」
  
  同上品,云:「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
  
  同上品,云:「(五)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祖知悟本性,謂惠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同上品,云:「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無二之性,即是佛性。」
  
  〈般若品〉第二,云:「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
  
  同上品,云:「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復如是。」
  
  同上品,云:「法即無頓漸,迷悟有遲疾。」又云:「迷聞經累劫,悟則剎那間。」
  
  同上品,云:「普願法界眾生,言下見性成佛。」
  
  〈懺悔品〉第六,云:「依此修行,言下見性。」「一眾聞法,靡不開悟,歡喜奉行。」
  
  〈機緣品〉第七,云:「世人外迷著相,內迷著空,若能於相離相,於空離空,即是內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開,是為開佛知見。……若聞開示,便能悟入,即覺(佛)知見,本來真性,而得出現。」「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見。自非上根,未免疑謗。」
  
  由《六祖壇經》所見的資料,「見性成佛」和「開悟成佛」是相同的意思。見性即是親見佛性,佛性是眾生本具的自性,而此奧妙的佛性或自性,本來真空,無一法可得,即是以清淨自心的般若智慧,除分別執著的煩惱束縛,病除之時藥亦無用,此便如《心經》所說的「無智亦無得」了。
  
  若以智慧的自心,親見真空的自性,便是「見性成佛」,便是「明心見性」。不過,見性者雖有了智慧,雖見了佛性,雖也可以名為成佛,但卻不一定就是大悟,也不一定就是究竟的佛。所以惠能初次聞一客誦《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句,「心即開悟」,並未大悟,要等惠能親自聽到五祖大師為他講《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句時,才於「言下大悟」,已悟本性。雖然五祖說「若識本心,見自本心,即名丈夫、天人師、佛。」仍不是無上菩提的究竟佛,只是成的理性佛。否則不會有「開悟」及「大悟」之分,縱然是大悟,祖師的大悟,也絕對不同於佛的大悟。
  
  因此,《六祖壇經》雖說,若有人能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識本心,自見本性,經常都是生活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情況下者,便是無上菩提,然而也配合運用《法華經》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的觀點,而稱「一念心開,是為開佛知見」。而其開佛知見,尚非入佛知見,故還未成福智圓滿的究竟佛。
  
  八、成六即佛與三因佛性
  
  因為佛之知見,即是佛的圓滿智慧,名為一切種智。依據《大智度論》卷二七記載,智有三種:「一切智,是聲聞辟支佛事;道種智,是菩薩事;一切種智,是佛事。」其實後後涵蓋前前,前前不能涵蓋後後。二乘聖者僅得一切智,不具備道種智及一切種智;菩薩有前二智,不具一切種智,唯佛圓具三智,故天臺宗說「三智一心中得」。一切智,知一切法皆是空,故得解脫;道種智,知種種方便法門,故能利益救濟一切眾生;一切種智,是圓具空有二智,超越空有二智,所以是雙寂雙照,寂照不二的中道圓智。
  
  正由於如此,天臺宗的《觀行疏》所講的成佛觀念,有六即之說,六種「即佛」都是「成佛」:
  
  理即佛:理體本性,一切眾生平等,都有佛性,乃至三惡道的眾生,雖未具備修善的佛,卻已本具性善的佛。
  
  名字即佛:有福德人,僅聞佛名,自號為佛或被譽為佛者。
  
  觀行即佛:在觀行位的修行人。
  
  相似即佛:十信位的菩薩,彷彿已證佛的理性者。
  
  分證即佛:由初住至等覺位的菩薩,一分一分的漸破無明而分證中道實相理者。
  
  究竟即佛:究竟妙覺位的無上正等正覺的佛。
  
  禪宗所說的「見性成佛」,淺者屬於相似即佛,深者也不能超過分證即佛,否則動輒妄言已證無上涅槃,就要如同《楞嚴經》卷九及卷一○所舉的各種魔境魔說,成為魔子、魔民,還以為是成佛成聖。
  
  眾生皆能成佛的思想,源出於《大般涅槃經》的佛性觀,然在該經卷二八,列有三種佛性之說,也就是說,眾生雖皆有佛性,然其凡夫眾生與諸佛菩薩,各有差別:
  
  正因佛性:一切眾生的本具佛性,不論有修無修,乃至十惡五逆,罪墮三惡道中,佛性不失。如金在礦,如土藏金。
  
  緣因佛性:修行六度的菩薩行者,依性起修,緣此正因佛性而修行者,所具佛性稱為緣因。
  
  了因佛性:緣因即是了因,佛性本在煩惱暗室,故眾生不見,今用慧燈照明,了了可見,名為了因佛性。
  
  正因佛性是未悟的眾生,緣因及了因二名,是指開悟見性,或指見性成佛。同樣是見佛性,同樣名為成佛,由於各人的工夫深淺不同,所見雖相同而其品質還是不同。人對於佛性的經驗,猶如人對於水的體驗:有人僅見水而未喝水,有人喝一口水,有人喝了滿腹水,有人成天浸泡在水中,有人已和大地的一切水融合成一體,有人終日念念喝水用水,卻已不見有水,這些人的經驗,當然是各不相同的。
  
  九、聽此演講都已成佛
  
  從以上的介紹分析來說,開悟成佛或見性成佛,是人人有份的事,今天諸位來聽了這一場演講,不論你信與不信,你已經成佛。這是多麼值得高興的事,這不是我說的,是前面所舉的各種佛經古典告訴我們的。
  
  也許有的人會說,我還沒有皈依三寶,連佛教徒的資格也未具備,只是隨便來聽聽,就說我會成佛,我才不相信呢!但是,這是佛經告訴我們的。在《大般涅槃經》卷三六云:「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闡提人,謗方等經,作五逆罪,犯四重禁,必當成菩提道。」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縱然不信佛法,甚至於毀謗佛經,做了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以及殺人、亂淫、偷盜、大妄語等的許多壞事,只要你聽了佛法,你一定可以開悟成佛。
  
  本來就有成佛的因,雖然尚未完成佛的果位,但是因和果是同時的,因是還沒有完成的果,果是已經成熟了的因。所以,我們一旦接觸佛法,便是已成佛道。
  
  (西元一九九四年十月三十日講於紐約東初禪寺,經姚世莊居士錄音整理後,發現內容空洞無味,故以三天的時間,重新參考相關的經論,予以逐句重寫。完成於十一月十七日)

來源:www.book853.com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