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
大乘佛教的慈悲觀及其心理治療中的轉化作用
濟群法師
13/02/2013 08:05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心,是佛教和心理學共同關注的重點所在。在我們的內心,既有良性潛質,能夠發展出高尚人格,帶來幸福安樂。也有負面心理,並由此滋生心理疾病,製造痛苦煩惱。當身體出現疾病時,我們都會及時治療,以免延誤病情,損害健康。而當心靈出現疾病時,同樣需要重視,需要積極對治。雖然這種疾病是無形無相的,但若掉以輕心的話,其危害絕不亞於身體病變,發展到極致,還會使人走上絕路。據有關資料顯示,因心理問題致病乃至死亡的人數正在逐年上升,不容忽視。

   在治療範圍上,心理學比較偏向心理疾病的治療。它所關注的,主要在於病態的、非常規的心理,至於人類共有的貪嗔癡等煩惱習氣,並不在其解決之列。而在佛法修行中,不僅要解除負面心理,同時也重視正面心理的建立。在佛陀成就的三德中,斷德是由斷除煩惱而成就,是對負面心理的徹底解脫。而智德和悲德分別代表大智慧和大慈悲,是人類潛在的良性心理品質的完全展現。其中,智慧偏向自利,而慈悲偏向利他,它們共同構成了大乘佛教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的內涵。尤其是對慈悲的修習和實踐,更是大乘佛教不共聲聞的殊勝之處。以下,將從三個方面簡單介紹一下大乘佛教的慈悲觀及其心理治療中的轉化作用。

一、何為慈悲

   1.慈悲
   慈悲,是生活中經常提及的一個詞。我們評價某人富有愛心時,會說他很慈悲,這時的慈悲,是德行的象徵。我們希望博得他人同情時,會請求對方發發慈悲,這時的慈悲,又代表一種實際幫助。

   至於慈悲和佛教的關係,很多人可能會知道出家人慈悲為懷這句話,但並不知道,慈悲一詞本就出自佛典。慈,是慈愛眾生並給與快樂;悲,是憐憫眾生並拔除其苦。兩者雖然有著不同側重,但其實是相通的。因為究竟的給與快樂,必然包含著拔苦;而真正的拔苦,必能帶給對方快樂。

  在佛教中,慈悲既是一種實踐的法門,如慈心觀等,同時也是佛菩薩所成就的悲智兩大品質之一。作為佛菩薩品質特徵的慈悲,並不是一個泛泛的概念,而有著特定的內涵和考量標準。那麼,佛菩薩的慈悲又有什麼特點呢?

   2.大慈大悲
   佛菩薩的慈悲,特點就在於大慈大悲。所謂大,即慈悲的無限擴大。這種慈悲的物件,包括親人,也包括冤家;包括人類,也包括動物,包括六道一切眾生。換言之,只要還有一個眾生是我們不願利益的,是我們漠視甚至敵視的,就不是佛菩薩所成就的大慈大悲。而從另一方面來說,佛菩薩的慈悲又是長遠的,是盡未來際永不改變的。所以說,這種慈悲是有著量化指標的,是可以對照心行進行檢測的。

   而我們平時所說的慈悲,也許只是針對某個人,比如母親對兒女的慈悲,雖然強烈,但並不普遍,不能擴展到兒女以外的其他人。也許只是由重大災難所激發的情感,如四川地震時全國上下所表現出的關愛之情,雖然普遍,但並不持久,不能一以貫之地保持下去。原因是什麼?因為凡夫是有我執的,這種執著蘊含著強烈的自我重要感,使我們本能地關注自己而忽略他人。母親對子女的關愛,看似忘我,但多半只是對的一種延伸,所以這種慈悲無法繼續擴展到其他眾生。也正是因為有,我們才難以對以外的保有持久關懷。即使因特定事件使這種情感被激發起來,但一段時間後,又會習慣性地轉向對的重視。如果不通過禪修加以糾正,這個將始終佔據主導,使我們忽略甚至忘記,世間還有許許多多需要幫助的人。

   3.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佛菩薩之所以能成就無限的慈悲,關鍵就在於,他們已證得空性,已體認無我,已消除自我和眾生之間的對立和隔閡,所以這種慈悲又稱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所謂無緣,就是沒有任何親疏、愛憎之分,沒有哪個眾生是菩薩捨棄的,是菩薩不願施以援手的。所謂同體,就是將眾生和自己視為一體。就像你的腳扭傷時,手自然會去撫摸以減輕疼痛,這種幫助是身體的自然反應,是不需要加以考慮的。而在疼痛沒有解決之前,這種幫助決不會半途而廢,也不會去分別,手是施恩者而腳是受惠者。

   菩薩對眾生的慈悲也是同樣,觀音菩薩之所以能尋聲救苦,之所以能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也正是因為體證到眾生和自己本來就是一體。因此,這種説明不需要任何條件為前提,不需要考量其中是否有利可圖,能否得到回報。同時,這種慈悲是三輪體空的,不存在施者和受者之間的對立。正如《金剛經》所說:菩薩滅度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因為無我,才能無住;因為無住,才能無限。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將現有的這點慈悲擴大為佛菩薩那樣的大慈大悲呢?這就需要通過相應的禪修訓練。

二、慈悲的修習

   1.開啟慈悲心
   在修習慈悲之前,首先要認識到,這一心理對生命發展的意義所在。相信很多人會對慈悲這一品質表示認同,表示讚歎,但未必願意身體力行地去實踐。因為在人們心目中,慈悲似乎就意味著奉獻,意味著付出,意味著個人利益的損失。這種患得患失的心理,使很多人只是將慈悲作為一種說法。即使做一點,也無法像對待自己那麼在意,那麼投入。因為在我們心目中,他人始終被排斥在自己之外,而自利與利他也始終是彼此對立的。

   但佛教告訴我們,慈悲不僅是利他的善行,更是一種使人格得到提升的自利行為。當我們對他人心懷慈悲時,內心是調柔而開放的。這種調柔能使我們感到安寧與祥和,而這種開放則能使我們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從這個角度來說,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如果能認識到這一點,慈悲就會成為主動自覺的行為。因為我們在付出的同時就在收穫,這種收穫不在於他人的回報,而是自身心理的改善。

   但這種認識還是基於自利,或者說,是把利他作為自利的途徑。一旦面對具體的、形形色色的眾生時,新的考驗又出現了。因為凡夫心是有好惡的,是不平等的,尤其是對那些我們沒有好感的眾生,即使當做任務去做,也是勉為其難的。這樣的慈悲,往往會使我們感到沉重而退縮。那麼,如何才能使慈悲快速成長,成為內心的主導力量? 

   2.慈悲的修習
   大乘佛教中,主要為我們提供了三個修習項目,由此成就慈悲的廣度、力度和純度。

   一是廣度,通過發起菩提心,使慈悲得到擴大。菩提心,是覺悟而又利他的心,不僅要自我覺悟,更要幫助一切眾生走向覺悟,究竟解除生命存在的一切痛苦。這種崇高的利他主義願望,是慈悲得以擴展的強勁動力。但我們內心還有種種其他願望,怎樣才能使菩提心不因干擾而模糊?這就需要受持菩提心戒,通過莊嚴的宣誓對此進行確認,使這一願望真正成為生命的立足點。當我們像誓言中所說的那樣,時時心系眾生並盡力給予幫助時,心量就會逐漸打開,慈悲也會隨之增長。

   二是力度,通過修習菩提心,使慈悲得到強化。受持菩提心戒,只是在內心播下菩提種子,但面對無始以來的串習,這種力量是微不足道的,這就必須不斷為之提供養分。一方面,是在座上修習菩提心儀軌,每天提醒自己,以利益一切眾生為使命。另一方面,還要將這種願望落實到生活中,帶著這種願望去做每件事。通過正確而又持續的修習,使慈悲種子茁壯成長,成為具有絕對優勢的主導力量,成為想忘也忘不了的強烈意願,成為不受任何外在影響左右的終極目標。

   三是純度,通過修習空性見,使慈悲得到昇華。凡夫心是錯綜複雜的,所以,我們在長養慈悲的同時,往往還伴隨著自我、貪執、嗔恨等不良心理。比如有些人是為了博得名聲而利他,有些人則會因行善不得理解而心生怨恨,這都會障礙慈悲的成就。因為我執,而難以無限;因為愛憎,而難以平等。所以就需要修習空性見,認識到自我及外在世界是因緣所生,其中沒有固定不變的特質。我們執以為真實的一切,只是自我的設定和顛倒妄想,並非客觀世界的真相。如果我們具備這種認知,不良心理將失去依託基礎,並在空性見的觀照下揮發一空。當夾雜於慈悲中的雜質被逐一剔除,才能成就佛菩薩那樣廣大而純淨無染的慈悲品質。

三、慈悲在心理治療中的轉化作用

   1.慈悲能加強人與人的溝通
   對於心理治療師來說,與人溝通也是必須具備的專業技能之一。但僅僅依靠技巧,未必就能真正走入對方的內心。比如共情的運用,要求治療師從病人的視角看待世界,以此進行溝通。但正如心理學家歐文?亞隆教授所說的那樣:真正瞭解一個人的感受是極端困難的一件事情,太多的時候,是我們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在其他人身上。

   障礙這種共情的,正是我執,是強烈的自我重要感。這就使得我們總是帶著自己的標準和好惡看待問題,無法做到真正的共情。而大乘佛教的慈悲,則是以強烈的利他主義願望為前提,這是走近對方、接納對方、包容對方的首要條件。在修習慈悲的過程中,要在空性見的觀照下不斷克服我執,擺脫自我中心感,這樣才能消除自他雙方的隔閡,走進對方的心靈世界,達到真正共情的效果。

   大乘佛教有一部《入菩薩行論》,由寂天菩薩所造。這部論典為我們提供了一套自他相換的修法,其理論基礎,就是認識到我執的過患和利他的利益。具備這一認知,進而將對自我的重視轉向一切眾生,把對眾生的漠視轉向對待自己。換言之,就是將自我和眾生在心目中的地位進行對換。這種修習可以幫助我們捨棄自我的重要感,建立利他之心,也是達成共情的善巧方法。

  2.慈悲能化解各種心理問題
   常規的心理治療,往往是通過某種外在疏導幫助患者。這種方式確實也能解除一些心理問題,但未必能從根本上斬除病根。因為我們的生命是以迷惑和煩惱為基礎,這將不斷製造問題,使我們永遠處在被動狀態,疲于應付。

   而佛教修行不僅是以正見解除病態心理,同時更重視正面心理的建立。這種正面心理,也就是佛教所說的正念,慈悲便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當然,普通人的慈悲也具有化解嗔恨等其他負面心理的力量,但作用畢竟有限。大乘佛教所說的慈悲,是建立在空性慧的基礎上。這種空性慧代表心靈內在的覺醒,也是生命本具的自我解除煩惱的能力,是佛菩薩所以能解脫自在的根本所在。也正因為空性慧有如此威力,建立在空性慧基礎上的慈悲,自然具備化解一切心理問題的能力。就像有著超強免疫力的身體,本身就能應對一切病毒的入侵,使之沒有可乘之機。即使原本已經發生的病變,也能隨著免疫力的提高而自我調節,恢復健康。所以說,這種力量才是化解心理問題的根本。

  以上,主要從大乘佛教的角度,介紹了佛法所說的慈悲與世間慈悲的異同,佛教對慈悲的具體修法和完善途徑,以及慈悲在心理治療中的作用,希望我的發言對大家有所啟發。

 

來源:www.jcedu.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