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研究
藥師佛文化與人間佛教思想(摘選)
劉因燦,吉首大學哲學研究所。
20/02/2016 07:34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摘要】藥師佛文化是圍繞藥師法門、藥師佛信仰形成的一種佛教文化,它的基本特質是重視現生樂,而與人間佛教的基本精神相符。太虛大師、印順法師認為,藥師法門不僅對於重死重鬼的佛教有補弊糾偏的功能,而且也有利於人間淨土的建設。他們也指出,東方淨土只是佛陀針對不同根器開立的方便法門,了脫生死的究竟辦法是通過佛教修持證悟眾生本具真如法界或清淨心的如來智慧。從人類健康議題的角度看,藥師佛文化還有超越宗教範圍的普遍價值,表現在:藥師佛文化給予眾生往生淨土、解脫成佛的價值承諾,既可以引領信眾樹立崇高的信仰追求,也能為人們思考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提供參考,因而藥師佛文化能夠適應當前生活方式多樣化、宗教信仰多元化的時代需求。弘揚藥師佛文化,有助於引導人們樹立全面的健康觀念,使人們在關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同時,增強對靈性健康的重視,進而促進身心和諧、人際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

【關鍵詞】藥師佛文化;人間佛教;人類健康

藥師佛文化是圍繞藥師法門、藥師佛信仰形成的佛教文化。藥師佛信仰傳入中國,以東晉時期帛尸梨密多羅(317-322)翻譯的《佛說灌頂拔除過罪生死得度經》為主要標誌,這也是《藥師經》最早漢譯本。此後,《藥師經》又有多次異譯。除此以外,歷史上還有多部藥師儀軌,如《藥師琉璃光如來消災除難唸誦儀軌》(一行撰),《藥師如來觀行儀軌法》(金剛智譯),《藥師如來唸誦儀軌》(不空譯),《藥師如來唸誦儀軌》(又被稱為《藥師如來唸誦儀軌結願神咒》,不空譯),《藥師儀軌一具》等。依託上述經典建立起來的藥師佛信仰主要信仰對象是藥師佛,也稱為東方琉璃光如來,意為大醫王,能治療眾生的各種疾病。藥師佛因中發願所成就的清淨國土稱為東方琉璃光世界,簡稱為東方淨土。在中國佛教中,東方淨土與彌陀淨土是兩種有代表性的淨土法門,前者重視現世人生的利益安樂,後者關注人的來世問題。釋璟興在《無量壽佛經連義述文贊》中說:「藥師佛於此土眾生十二大願救現在苦……彌陀如來四十八願與未來樂。」〔1〕東方淨土是為追求現法樂的眾生開設的方便法門,彌陀淨土是為追求後世樂的眾生開設的方便法門,這是東方淨土、西方淨土的主要區別所在。

一般認為,東方淨土法門兼容了密教、顯教的教義和信仰,相對而言,它的密教化色彩更濃,藥師佛經典中對咒語、儀軌、民俗信仰的容納和運用都是典型的密教特徵。不同譯本《藥師經》的中心內容是如何通過稱佛名號、誦經持咒、禮敬諸佛等方式解決現實人生遭遇到的各種煩惱、困苦,如飢餓、貧苦、疾病、災難、生育、壽命等。例如,藥師佛的第六願中提到藥師佛發願得菩提後,救治諸根不具、身有殘疾的眾生,使其一切皆得端正,諸根完具,無諸疾苦。第七願中,藥師佛發願使無救、無歸、無醫、無藥、無親、無家,貧窮多苦等眾生消除眾病、身心安樂、資具、豐足,乃至證得無上菩提。《藥師經》中還說,只要至心念藥師佛如來本願功德,讀誦《藥師經》,隨欲所求,皆得滿足,如求長壽者得長壽,求富饒者得富饒,求官位者得官位,求男女者得男女。

人生在世,面臨的最大問題其實是死亡問題,因為無論科學多麼發達,人類都無法迴避人皆死的必然規律。那麼,如何能夠避免早死或者非正常死亡,死後去往何處,便是人們普遍關心卻無法得以根本解決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藥師法門提供了相應的解決之道。最為後世所重者乃是藥師佛經典宣說的消災延壽之法,用以應付病難、國難、眾生難。消災延壽的具體方法是藥師道場懺法的基本內容,諸如八分齋戒、六時行道、燃長明燈、造藥師像、懸五色幡等。除希望長壽外,中國人還希望「壽終正寢」,避免非正常死亡。《藥師經》稱,稱念藥師佛名號可以免除九種「橫死」。九種「橫死」的說法可見於很多佛教經典,根據《藥師經》的記載,具體指:(1)得病非藥或無藥而死;(2)為王法所殺;(3)遊獵放逸,淫醉無度,為諸非人害其魂;(4)為火所燒;(5)為水所溺;(6)為獅子、虎豹等惡獸所啖食;(7)飢餓而死;(8)因中毒或遭咒詛而死;(9)投岩取死。九種「橫死」只是佛教對各種不正常死亡方式的概說,實際上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面臨著許多其他不可預知的死亡威脅。上述內容無疑是符合中國人善始善終的心理習慣。《藥師經》中尚有臨終關懷的理念與實踐。臨終關懷是一種現代觀念,是指對生存時間有限的患者提供一些以減輕患者痛苦、防止疾病快速惡化的醫療護理,其中也包括對患者家屬的心理撫慰。特別是對於生命即將終結的人來說,不僅要遭遇疾病給身體帶來的痛苦,還要承受死亡造成的心理恐懼。關於佛教的臨終關懷實踐,在《阿含經》中就有不少記載,在中國佛教中還有專門講臨終關懷的經典,如唐代翻譯的《佛說無常經》中附有《臨終方決》,詳細說明了如何幫助臨終者通過適當的方法保持正念,克服對死亡的恐懼。佛教的臨終關懷不同於普通醫療實踐中的臨終關懷,就在於它總是與佛教的教義和信仰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藥師經》中說,臨終病人臥於床上,有閻魔王的使者牽引他,將他的神識帶到閻羅王前,聽後審判。閻羅王判罪是以每個人的俱生神(阿賴耶識)所呈報的善惡罪福為依據,判定其該受什麼果報。這段記載貫穿著佛教的業報輪迴思想。佛教承認死後世界的存在,佛教常說的「六凡四聖」即代表不同的生命存在形式。人死後以何種形式轉生到哪種世界,取決於一期生命所積累的業力。在大乘佛法中,最簡易、最常用的臨終關懷方法是淨土法門,尤以彌陀淨土的唸佛法門為主。如《佛說阿彌陀經》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做到一心不亂,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淨土。《藥師經》的臨終關懷也主要體現為淨土法門,包括東方淨土與西方淨土。

依據古德的解釋,東方淨土主要是作為一種往生西方淨土的補充手段,是為信心不足、易於退轉的中下根器開設的方便法門。如智旭的《淨土十要》引《西方合論》說:「然藥師經正旨為助生法,勸人息滅惑業成就唸佛三昧,還同折門教義,非比阿彌陀佛如來純以唸佛攝一切人往生彼土。」〔2〕《藥師經》也說到,願往生西方而沒有把握的眾生,聞到藥師佛名號,至心稱念,便可以蒙佛加被,並有八大菩薩接引往生西方。從「佛法本一味,方便有多門」的精神來說,東方淨土、西方淨土同為接引眾生的方便法門,本沒有優劣之分。《藥師經》給予眾生往生淨土的承諾等於賦予死亡以價值和意義,既有助於幫助臨終者消除死亡的恐懼,也可以引導生者通過進德修善提高生命的層次。

藥師法門特別重視與生命生存質量密切相關的醫療、健康、養生等問題,認為用佛教的特殊手段(如咒語、儀軌等)與世間醫療、養生手段相結合,可以治療各種疾病。例如,經中說,女人臨當產時,受於極苦,如能至心稱名、禮讚、恭敬供養藥師佛如來,眾苦皆除,所生之子身份具足,形色端正、利根聰明、安隱少病。〔3〕《藥師經》記載,佛告曼殊室利菩薩,若見男子、女人有貧苦者,常清靜澡漱,或食或藥或無蟲水,咒一遍,給病人服食,所有病苦悉皆消滅。不空所譯《藥師如來唸誦儀軌》還提到,用咒語及青木香、桂皮、鬱金香等中草藥治療心病、頭痛、腫黃病等疾病。上述內容反映出佛教在醫療養生方面的獨到見解,部分內容可與現代醫療觀念相媲美。

藥師法門重視現生樂的精神特質與近代以來「人間佛教」的基本宗旨是相一致的。「人間佛教」肇始於太虛大師的「人生佛教」,其後經過印順法師、星云大師等人的闡揚與實踐,成為現當代中國佛教的主要潮流和基本發展方向。太虛大師指出,中國佛教自唐宋以來有股末流,即偏重於超亡送死,從而使中國佛教淪為「死的佛教」、「鬼的佛教」,所以他提出「人生佛教」作為對治之法。他反覆強調,佛教應該面向社會、貼近生活、服務大眾。在太虛大師「人生佛教」的基礎上,印順法師進一步提出「人間佛教」的理念。稍有不同的是,「人間佛教」既反對重死、重鬼的佛教,也反對神本化的佛教。印順法師指出,「真正的佛教,是人間的,唯有人間的佛教,才能表現出佛法的真義。所以,我們應繼承『人生佛教』的真義,來發揚人間佛教。」〔4〕無論是「人生佛教」還是「人間佛教」,重在強調佛教的人間性,即以現實人生為基點,以人的清淨心為基礎,通過大乘菩薩道的修持,達到完善人格,進而建立人間淨土。〔5〕基於這種理念,太虛、印順在弘法、著述中,都重視藥師法門的現代意義。根據兩人的相關論述,藥師法門的現代意義表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藥師法門對於專重度亡的佛教有補弊糾偏的功能。太虛大師稱藥師法門為「資生之佛教」。他說:「近年以來佛教漸普及於中國現社會各界人士中,種種經營建立佛教之團體,且依之修學者不乏其人,尤其注重於應用到現代社會之新佛教精神,如辦佛教孤兒院、義務學校、施醫所等社會公益事業,改善家庭社會之生活,使一般人於現生中得佛法之益。過去偏重於薦魂度鬼之佛教,已一變而為資養現實人生之佛教矣。然此資生之佛教,即為釋迦付託與藥師之法門,而說明在此經中者,此於過去專重度亡之佛教,有補偏救弊之功能,尤合於現代人類生活相資相養之關係。」〔6〕在他看來,藥師法門可以對治過去中國佛教偏重於超亡送死帶來的流弊,而近現代中國佛教開展的慈善公益事業作為「資生」的事業,既順應了中國社會的現實需要,也符合人間佛教的基本宗旨。太虛大師認為,藥師法門也與中國傳統文化心理相符。中國的思想文化如孔、孟、老、莊等學說,以及堯、舜、湯、武、周公等古聖先賢,皆重於人生道德之修養,儒家所主張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事業皆現生之事,這與藥師淨土極相符合。印順對於藥師法門的重視程度不亞於太虛,他在《藥師經講記》、《淨土與禪》等書中,通過對東方淨土與西方淨土的對舉,闡發了藥師法門的殊勝。

他指出,中國人對藥師佛的東方世界有一種特殊意義,即「東方是象徵著生長的地方,是代表生機的,故演變為現實人間的消災延壽。阿彌陀佛在西方,西方是代表秋天的,屬於肅殺之氣,是死亡的象徵。……這樣,東方藥師佛成了現生的消災延壽;西方的阿彌陀淨土,即成了死後的往生。這在中國人心中,有意無意間,成了一種很明顯的劃分。所以西方淨土盛行以後,佛法被人誤會為學佛即是學死。」〔7〕印順指出,藥師法門對於大乘菩薩利益現實人間有著很大的啟發,因為《藥師經》說的東方淨土不像西方淨土專重於死後往生,不僅說到死後往生淨土,蒙佛加被死後消除罪業,得生人天而修學大乘法,而且特別重視現生的利益安樂。又說,阿彌陀佛的本願著重在「攝受眾生,使死了眾生,有著光明的前途」;藥師佛的本願在於「針對現實人生的缺陷而使之淨化,積極地表現了理想世界的情況。這對於人間,富有啟發性,即人間應依此為理想而使其實現。」

第二、藥師法門有利於人間淨土的建設。在佛教中,「淨土」是一個寬泛的概念,泛指佛菩薩發願成就的清淨國土,所以淨土的種類很多。「人間淨土」是人間佛教的基本理念,代表人間佛教的社會理想。太虛大師倡導建設人間淨土,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某些人脫離人間,或依天神教求生天國,或依佛法求他方淨土。二是某些人基於唯物、唯心、生物學、業感緣起、阿賴耶識緣起等原理,尋求改善人間的方法。從消極方面來說,人間淨土是對治某些淨土行者偏頗的淨土觀。太虛大師提到,近代的修淨土行者多以為此土非淨,必須脫離此惡濁世界,另求一淨土。這實際是一種他方淨土觀,割裂了此岸世界與彼岸世界,被太虛大師斥為小乘人而非大乘人的淨土行。在他看來,「遍觀一切事物無不從眾緣時時變化的,而推原事物之變化,其出發點都在人等各有情之心的力量,既人人皆有此心力,則人人皆已有創造淨土本能,人人能發造成此土為淨土之勝願,努力去作,即由此人間可造成為淨土,固無須離開此齷齪之社會而另求一清淨之社會也。總言之,今此人間雖非良好莊嚴,然可憑各人一片清靜之心,去修集許多淨善的因緣,逐步進行,久之久之,此濁惡之人間便可一定變為莊嚴之淨土,不必於人間之外另求淨土,故名為人間淨土。」〔8〕太虛大師倡導人間淨土的建設,重在強調淨土行應該立足於現實世界與人生,依靠眾人的心力、願行成就清淨國土,反對離開現實人間另求一清淨國土。基於此,他將具有現世色彩的藥師東方琉璃淨土作為建設人間淨土的重要思想資源。

他主張,「依吾人心理中所想像之琉璃世界為模型,如工程師之先有計劃圖樣,依之而施建築工作,則此東震旦土亦即可成為琉璃世界。故願吾國人民,應以琉璃世界為理想國,定為趨向之標準,依藥師之本願而發願,使將來世界如何莊嚴集修眾行,則因圓果滿,琉璃世界實現匪遙矣。」〔9〕再推而廣之,依藥師如來如何發願、如何修行的方法行之,人類的理想世界也有望實現。印順法師則把建設人間淨土作為弘揚藥師法門的重要目標,他於1954年在台北善導寺講《藥師經》時教導信眾,「我們對於藥師法門,平時只著重消災延壽,而不知藥師如來在過去世中,曾發菩提心,發廣大願,行大悲行,而後才成就無上佛果,成就清淨光明的琉璃世界。……我們參加藥師法會,應該一面祈求藥師如來恩德的加被,一面依佛因地所發的大願,所行的悲行,照著去躬行實踐,以資自淨化他,完成人間淨土。」〔10〕他主張,大乘行者應該向藥師佛學習,發願成就人間淨土和盼望彌勒菩薩早來人間,實現淨土而成就佛果。印順法師稱東方淨土為「東方的理想國」、「人間淨土的典範」,認為「琉璃光如來因中發十二大願,都是針對現實人間的缺陷而使之淨化,積極地表現了理想國的情況。這對於人間富有啟發性,即人間應依此為理想而使其實現。」〔11〕他將藥師如來的十二大願稱為「淨土的建設計劃」,因為通過十二大願展現的淨土,不但物質生活夠理想,而且智慧、道德又能不斷地向佛道進修。這樣的淨土,比中國人所說的大同世界還要清淨莊嚴。依藥師如來的十二大願去實行,不但可以消除個人的災難,就是整個國家、社會乃至全世界也可以轉化為莊嚴淨土。

需要注意的是,儘管太虛大師、印順法師弘揚藥師法門的主要動因是該法門的人間品格,但是他們也指出藥師法門的超人間性意蘊,這是因為藥師法門與佛教其他法門一樣,是以成佛作為終極目標的,且與人生佛教、人間佛教的終極意趣相一致。太虛嘗將人生佛教的目標定為人生改善、後世增勝、生死解脫、法界圓明,這四個目標可以視為人生境界不斷提升的四個階梯,就是從做人開始,然後學菩薩行、解脫行,直到成佛,由人乘趣入佛乘。與太虛大師相仿,印順法師將人間佛教的核心論題定為「人?菩薩?佛」,即「從人而學習菩薩行,由菩薩修學圓滿而成佛。」〔12〕所以,人生佛教、人間佛教不僅是「人間的」,也是「超人間的」,真正的人間佛教應該是圓融世間、出世間的佛教。

從人間佛教的超人間性來看,東方淨土、西方淨土只是佛陀針對不同根器所開設的方便法門,不是佛教的究竟真實義。太虛大師指出,「但人生依是藥師、彌陀二佛,對於生死二事雖得相當辦法,然究竟辦法,仍在直達如如不動之主中主釋迦佛。」〔13〕他認為,中國佛教寺院供奉的三尊佛——釋迦佛、藥師佛、彌陀佛是主與賓的關係,釋迦佛為「主中主」,意指如如不動的無為妙體,此妙體雖無為而無不為,一切諸法莫不依止此,一切作為咸歸於此,所以能達生死本空而究竟解脫,不須他求;藥師佛、彌陀佛為「主中賓」,是從如如不動的妙體中為未能了脫生死的世界眾生開設的兩大法門,故將濟生之事付於東方藥師佛,度死之事付於西方彌陀佛。在他看來,超越輪迴,了脫生死的究竟辦法是依止於釋迦佛。釋迦佛所代表的如如不動的真如、法界,人人本具,各各天生是佛。如果眾生能契會如如理,則悟到真如境內本無生佛假名,平等慧中無自他之相,涅槃、生死等同空花。這裡,太虛大師強調,眾生擺脫生死苦海的根本途徑在於通過佛教的修持證悟本來是佛、生死即涅槃的如來智慧。

印順法師並不諱言佛教是出世的。他說:「釋尊開創佛教,其基本精神是導致眾生同證究竟解脫樂,所以說佛是出世的。……若根據佛法的正義來說,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的淨土法門,是適應一類眾生希求的現生樂;西方阿彌陀佛的淨土法門,則是適應另一類眾生所希求的後世樂。但這兩者,都同以此為方便,引導趣入大乘,得究竟解脫樂。」〔14〕印順法師指出,現實人生的苦迫煩惱,乃在於眾生無明,不能通達諸法空性,而執著實我、實法。有了無明,便有生死流轉,苦苦不已。眾生以無明為本而有見與愛兩大煩惱,見是知解、見解的種種偏執,愛是情感的,對自我及外界的貪念不捨。到了成佛的境界,覺證了法界的清淨真相,才不為無明所遮蔽。覺證了清淨法性,見、愛兩大煩惱就轉為兩大德性:般若與慈悲。而在東方淨土中,藥師佛的兩大脅持菩薩——日光遍照菩薩、月光遍照菩薩所表徵的正是般若、慈悲兩大德性。印順法師認為,東方淨土表徵自心是佛法的特色。「從眾生的本性清淨(本性空),而顯出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無明愛見等一切煩惱的轉化,就是佛果的無邊功德。……佛法的深義,是以外在的諸佛與淨土為增上緣,作為開發自心光明種種功德的典範;而又以自心勝德為因緣,直從自己本身去體現,以達到內外一如,心境不二、生佛無別的境地。總之,若專向外求,而不知直向自身去掘發,如自身有寶而向他求乞,失卻佛教的真價值,類如神教的歸向於天神求生天國了。」〔15〕可以看出,印順法師肯定了淨土法門的重要價值,不過眾生解脫的根本途徑在於自性清淨心的開發。

太虛大師、印順法師基於人生佛教、人間佛教的立場,掘發了藥師法門對於提高或改善現實人生、社會方面的積極作用,同時指明了藥師法門的超人間性。事實上,藥師佛文化還有超越宗教範圍的普遍價值。特別是對於培育大眾全面的健康觀念來說,藥師佛文化是一種重要的思想資源。

健康是人類共同的價值目標,也是每個人希望實現的生活狀態。隨著社會的發展,「健康」的含義在不斷地豐富和發展,人們的健康觀念也在不斷變化。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健康標準包括機體健康、精神健康兩方面,也即通常所說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在此基礎上,我認為還必須加上「靈性健康」這個標準。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物質生活質量得到極大改善,加上健康知識的普及,人們對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有了更多的認識,但是對於靈性健康,尚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所謂「靈性」,是指一種人類追求自我超越的過程以及獲得的超越體驗。靈性關懷並不必然與宗教相關,卻是宗教的重要內容。現代人需要樹立靈性健康的觀念,就是說每個人應該有一種終極信念、終極目標。我們不難看到,國人借助經濟、科技的成就享受著日益富足、便利的生活條件,但是幸福感卻沒有同步增長,相反,無意義感、虛無感是為現代人普遍的精神特徵,重要原因在於人們缺乏心靈保養的意識或者手段,缺乏超越的精神追求。在某種程度上,靈性健康比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更為根本。古羅馬哲學家斐洛甚至斷言,「只要靈魂是健康的,身體上的疾病所能造成的傷害就微乎其微。」〔16〕不必人人為宗教徒,但是人類可以從宗教思想中尋找思維靈感,以增進健康,提高生命質量。很多西方學者深刻認識到宗教對於人類健康有著特殊價值,如榮格認為,「宗教具有心理治療的功能,它能治療心靈的苦痛和心靈引起的肉體疾病。」〔17

【參考文獻】

1〕《大正藏》第37冊,第150頁下。

2〕智旭:《淨土十要》卷十,《續藏經》第61冊,第753頁上。

3〕玄奘譯:《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大正藏》第14冊,第407頁上。

4〕印順:《佛在人間》,中華書局20106月,第15頁。

5〕方立天:《人間佛教的界說與人間正道的實踐》,載《中華佛學精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6〕太虛:《藥師經講記》,《太虛大師全書》第15卷,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第261-262頁。

7〕印順:《淨土與禪》,中華書局20106月,第22-23頁。

8〕太虛:《創造人間淨土》,《太虛大師全書》第25卷,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第350-351頁。

9〕太虛:《藥師經講記》,《太虛大師全書》第15卷,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第265頁。

10〕印順:《藥師經講記》,中華書局20106月,第3頁。

11〕印順:《淨土與禪》,中華書局20106月,第102頁。

12〕印順:《佛在人間》,中華書局20106月,第67頁。

13〕太虛:《藥師經講記》,《太虛大師全書》第15卷,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第262頁。

14〕印順:《藥師經講記》,中華書局20106月,第2頁。

15〕印順:《淨土與禪》,中華書局20106月,第108頁。

16〕(古羅馬)斐洛:《論凝思的生活》,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第140頁。

17〕楊韶剛:《精神追求神秘的榮格》,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1頁。

18〕龍樹:《大智度論》卷二十,《大正藏》第25冊,第208頁下。

19〕龍樹:《大智度論》卷二十七,《大正藏》第25冊,第256頁中。

 

 

來源:www.bgvpr.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