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研究
《辨中邊論》述義
濟群法師
26/08/2015 06:46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辨中邊論》三卷,是彌勒五大論典之一。本論包含頌文與長行兩部分。頌文為彌勒菩薩造,長行由世親菩薩釋。在漢地先後翻譯了兩次:一是陳永定二年(西元558年),真諦三藏在臨川譯出,名《中邊分別論》;一是唐龍朔元年(西元661年)五月,玄奘三藏在玉華宮譯出。奘公在翻譯《辨中邊論》之後,又從論中取出頌文單行流通,名《辨中邊論頌》。此外,在西藏也有譯本,日本山口益博士曾撰漢藏對照《辨中邊論》,以資比較研究。

  本論最初和最後的頌文(即歸敬頌、結頌),由世親所作。第二頌為彌勒菩薩所作總序,敘述此論由辨相品、辨障品、辨真實品、辨修對治品、辨修分位品、辨修得果品、辨無上乘品等七品組成。倒數第二頌,則說明何以名此論為《辨中邊》的緣由,亦為彌勒所造。除前後數頌,尚餘一百十一頌,分七品,內容大體如下。

  第一辨相品:相即三相,此品闡明三相差別有無,顯示唯識中道實相之理。全品內容大致分為兩部分:前十二頌以虛妄分別(依他起相)為核心,施設三相(依他起相、遍計所執相、圓成實相)。說明三相何有何無,虛妄分別與三相的關係,虛妄分別相證入無相的方便,虛妄分別識的差別,虛妄分別識的生起,及虛妄分別識顯現的十二緣起生死雜染相。後十一頌辨遠離虛妄分別所顯的空性圓成實相。由空性相、空性異名、空性二種差別及成立空性差別四門組成,是研究初期瑜伽大乘不共法的重要資料。

  第二辨障品:說障的種類差別。論中列舉三乘行者發心修行過程中的種種障礙,有能障聲聞入涅槃及菩薩成就佛果的具分等五障,能障厭離身見、違境不能棄舍的愛恚等九障,能障善等十法生起的無加行等三十障,能障三十七覺分的不善巧等七種障,能障十度的富貴自在等十障,能障十地的不染無知等十種障,最後以煩惱障、所知障二種攝諸障盡。長行又以廣大等十一種障概括諸障。唯識家通常說到障,只說二障,或依十一地說十一種障,這裡卻從三乘境行果施設種種障,令人大開視野,對佛法實踐有著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

  第三辨真實品:依三性觀察諸法,辨真實相,說十種真實。一、根本真實,三自性。二、相真實,於三自性相如實了知,遠離增益、損減二邊之見。三、無倒真實,依三性辨苦、空、無常、無我,如實觀察,顯真實相。四、因果真實,依三性辨四諦因果,顯其真實。五、粗細真實,依三性顯二諦真實。六、極成真實,依三性辨世間極成真實和道理極成真實。七、淨行真實,依圓成實性辨淨所行二種真實。八、攝受真實,依三性辨五法真實。九、差別真實,依三性辨七真如。十、善巧真實,依三性辨蘊等十種。於此十法方便善巧,便能破除由蘊等十法所起的十種我見。最後歸納真實為二類:根本真實為能顯真實,餘九真實為所顯真實。佛法修證是以正見為首,正見者,見真實相也。如何認識諸法真實相呢?本論告訴我們,從三性中去觀察。

  第四辨修對治品:辨三乘行者修習的基本法門三十七道品,即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論中又從三個方面說明這些法門的安立及修習。一、聲聞獨覺以自相續身等為境而修對治,菩薩以自他相續身等為境而修對治;二、聲聞獨覺於身等境以無常等行相思維而修對治,菩薩于身等境以無所得行相思維而修對治;三、聲聞獨覺修念住等但為身等速得離系,菩薩修念住則不為身等速得離系,但為證得無住涅槃。由此顯示三乘行者雖同修三十七菩提分法,實質卻有很大的區別。

  第五辨修分位品:說明三乘行者發心修行過程中經歷的位次。論中根據修治差別分十八位:一、因位,二、入位,三、加行位,四、果位,五、有所作位,六、無所作位,七、殊勝位,八、有上位,九、無上位,十、勝解行位,十一、證入位,十二、出離位,十三、受記位,十四、辨說位,十五、灌頂位,十六、證得位,十七、勝利位,十八、成所作位。此十八位又以不淨位、淨不淨位、淨位的三種攝之,最後歸納為堪能等十位。在佛法中,說到修證位次,一般都是大小乘分別說明,以顯示聲聞乘與菩薩乘的不同,而本論卻將三乘綜合說明,反映了初期瑜伽大乘的特色。

  第六辨修得果品:辨世、出世間果報。先總說,即異熟果、增上果、等流果、士用果、離系果。再依修道過程略說餘果差別十種:後後果、最初果、數習果、究竟果、隨順果、障滅果、離系果、殊勝果、有上果、無上果。這十種果也是通約三乘修證而論的。

  第七辨無上乘品:從正行無上、所緣無上、修證無上三方面突顯大乘殊勝。正行無上有六種(最勝正行、作意正行、隨法正行、離二邊正行、差別正行、無差別正行),所緣無上辨十二種(安立法施設所緣、法界所緣、所立所緣、能立所緣、任持所緣、印持所緣、內持所緣、通達所緣、增長所緣、分證所緣、等運所緣、最勝所緣),修證無上總有十種(種性修證、信解修證、發心修證、正行修證、入離生修證、成熟有情修證、淨土修證、得不退地受記修證、佛地修證、示現菩提修證)。寫到這裡,使我聯想到唯識的另一部論典《攝大乘論》,這部論由十種殊勝構成,也反映大乘殊勝於小乘。為什麼唯識師們要做如此強調呢?因為瑜伽唯識思想是建立在三乘共法的基礎上,又獨具自身特色。為使學人認識到這一點,所以在初期的唯識經典中,反復顯示大乘的殊勝。

  《辨中邊論》作為初期瑜伽論典,首先關心的是諸法真實相,即空有問題。所以,歐陽漸居士在《瑜伽師地論敘》中,稱此論以中道為宗。諸法的空有是大乘佛教討論的核心,大乘般若經典以一切法無自性空及緣起假有,展示了自己的觀點。瑜伽經論又怎麼認為的呢?《瑜伽師地論》立二種自性:一、假說自性,二、離言自性。假說自性是世間共了的色、香、聲、涅槃等一切法,依世俗說是有的,但沒有言說所詮表的自性。於假說自性的一切法,離實有及非有所顯的,是離言自性,是真實有。如以假說自性為真實自性,那是妄執;如說沒有真實的離言自性,則是惡趣空。假說自性是空,離言自性是有,就近乎二諦立教了1
  本論依三性有無顯示唯識中道,如論中所說:

  虛妄分別有,於此二都無,此中唯有空,於彼亦有此。
  故說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無及有故,是則契中道2

  這是唯識著名的中道偈。虛妄分別有,是說依他起的能取、所取分別相是有的;於此二都無,二指二取執,即遍計所執的我法相是空的;此中唯有空,空是空性,即圓成實相,透過依他起相所顯,是真實有的;於彼亦有此,即於二空性中亦有虛妄分別。第二頌是對前頌內容的總結,在一切法中,由是空性(圓成實相)、虛妄分別(依他起相),故說非空;由無所取、能取二執性(遍計所執),故說非不空。有者,有依他起相及圓成實相,由依他起相的虛妄分別識,儘管在勝義中非真實有,但在客觀上不能說沒有。因為有情依虛妄分別識起煩惱造業,流轉生死,修行者只有滅去此妄識才能解脫。圓成實相更是法爾如是,真實不虛。無者,即遍計所執相,此相但是有情主觀錯誤妄執,其實沒有。如實認識三性的有無,就是妙契中道。

  同論真實義品又以三性全面考察諸法,顯真實義,如辨無倒真實中:

  論曰:無常三者,一無性無常,謂遍計所執,此常無故。二生滅無常,謂依他起,有起盡故。三垢淨無常,謂圓成實,位轉變故。苦三種者,一所取苦,謂遍計所執,是補特伽羅法執所取故。二事相苦,謂依他起,三苦相故。三和合苦,謂圓成實,苦相合故。空有三者,一無性空,謂遍計所執,此無理趣可說為有,由此非有說為空故;二異性空,謂依他起,如妄所執不如是有,非一切性全無故;三自性空,謂圓成實,二空所顯為自性故3

  本論對於二諦、四諦、七真如、四種真實、五法等,也像辨無倒真實那樣,一一以三性考察,說明三性貫穿一切法,一切法都可以用三性觀察,顯真實義。

  其次要談的是諸法唯識。在唯識理論的發展過程中,有一能變和三能變兩個階段。一能變唯以一切種子心識為能變體,如《解深密經》建立一切種子心識為根本:一方面現起有色諸根及所依執受,相名分別言說戲論習氣執受;另一方面,阿陀那識為依止、為建立故,六識身轉4。彌勒的《大乘莊嚴經論頌》和無著的《攝大乘論》,基本都是這種思想。從一本識轉起色心諸法,奠定了初期的唯識思想體系。三能變見於世親論典《唯識三十論》,論中以阿賴耶識為初能變,末那識為第二能變,前六識為第三能變,顯示了八識都是能變5,是唯識學成熟時期的思想。

  一能變與三能變,反映了唯識學前後兩個不同時期的思想特色。這兩種思想,我們可以在《辨中邊論》中同時看到。在真諦譯的《中邊分別論》中,有頌文曰塵根我及識,本識生似彼,這一內容與玄奘譯的識生變似義,有情我及了還大體相近。可是,兩家所譯長行釋文則大不一樣。真諦譯的長行論文為:

  似塵者,謂本識顯現相似色等。似根者,謂識似五根於自他相續中顯現。似我者,謂意識與我見無明等相應故。似識者,謂六種識。本識者,謂阿賴耶識。生似彼者,謂似塵等四物6

  這是以一本識為因,現起所取的根塵相識,及能取的我識和前六識的見識,是以一本識為能變的一能變思想。

  再看玄奘譯、世親所造論文,則曰:

  變似義者,謂似色等諸境性現。變似有情者,謂似自他身五根性現。變似我者,謂染末那與我癡等恒相應故。變似了者,謂餘六識了相粗……所取義等四境無故,能取諸識亦非實有7

  對於這段論文,我們再結合窺基大師的《辨中邊論述記》來理解,意思就很清楚了。似義似有情,是本識所變所緣境,似我是末那所變所緣境,這顯然是三能變思想,與《成唯識論》是同一路子。

  關於《辨中邊論》注釋,從現有資料可以瞭解到,最早,有安慧為世親《辨中邊論》作過複注,西藏大藏經中有該注的全譯。法國烈維教授曾在尼泊爾發現《安慧釋疏》的梵文斷片,並委託日本的山口益博士校訂,1934年刊行,是瞭解《辨中邊論》及安慧思想的重要資料。其次,是真諦譯出《中邊分別論》後,自撰論疏三卷,反映了真諦所理解的瑜伽唯識思想。

  在漢地,關於此論最著名的注釋,是窺基的《辨中邊論述記》。所謂述記,說明此書乃窺基親承玄奘所述而記,並非個人著作,其內容多是奘公從印度聽聞得來,不乏重要見解。另外,《述記》在解釋頌文、釋文之時,屢屢駁斥真諦所譯《中邊分別論》之說,以顯唯識正宗思想。近代,則有太虛大師撰寫的《辨中邊論頌釋》,簡明扼要,通俗易懂,可作為學習本論的入門方便。

  注釋:
   1.《瑜伽師地論·真實義品》卷三十六。《大正藏》第三十卷四八六頁下。
   2.《辨中邊論·相品》卷上,《大正藏》第三十一卷四六四頁中。
   3.《辨中邊論·辨真實品》,《大正藏》第三十一卷四六九頁中。
   4.《解深密經·心意識相品》卷一,《大正藏》第十六卷六九二頁上。
   5.《唯識三十論》,《大正藏》第三十一卷六0——六十一頁。
   6.《中邊分別論》,《大正藏》第三十一卷四五一頁中。
   7.《辨中邊論》卷上,《大正藏》第三十一卷四六四頁下。

刊載于《閩南佛學院學報》
2007
11月修訂版 



來源:www.jcedu.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