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研究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添足
明 弘贊大師述
30/09/2015 06:43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心經添足重刊流通序

 

心經。發揮三世諸佛所證之菩提涅槃。一切眾生本具之真如佛性。十方如來度生之要道。凡百行人作佛之良謨。文簡而義豐。詞約而理著。普令上中下根。同得一超直入如來地。于諸經中。最為第一。雖只二百六十字。而六百卷大般若甚深義理。包括罄盡。良以如來智慧。自在無礙。隨彼當機。廣略適宜。廣之則罄海墨而莫盡。略之則覓一字而叵得。令彼聞者。各得實益。末世眾生。根機陋劣。常持此經。依之修習。自可空五蘊而證諸法實相。離顛倒而得究竟涅槃。以故古之名人。每每誦至數百萬遍者。以其為總持諸法之法門故也。夏慧華居士。次子叔夔。姿性聰敏。熱心公益。素抱不為良相必為良醫之志。于北平協和醫學校。為學生會會長。民十五年。年二十七。病亟將終。問其父曰。心經不生不滅。作何解說。居士諭之曰。此示吾人心之本體。如太虛空。無相無形。非空非有。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居生死而不垢。證涅槃而不淨。生相尚無。滅從何有。能悟此理。堪名佛子。雖然。談何容易。汝且一心念佛。求生西方。迨至華開見佛。證無生忍時。始為分證此不生不滅之心體。從茲進修。直至三惑淨盡。二死永亡。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時。方為究竟證此不生不滅之心體。切不可以聞名為親證。不求往生。以致長劫沈淪。莫由出離也。未久即逝。彼平生于佛法絕未措懷。臨終問此。殆有宿根歟。蒙居士開示。縱不往生。亦可以作來生入道之緣。校彼沒世不聞者。奚啻天淵懸殊也。居士因此欲流通心經最顯豁詳明之註。冀初機悉能領會。范古農居士。令印明弘贊法師之心經添足。又為校其字句。因付排令印若干卷。施諸淨侶。以結法緣。而資超薦。留板兩付。以備永永續印。所願見聞受持者。同以甚深觀智。照見蘊空。親證此不生不滅之心體。而度一切苦厄也。

 

民十九年。庚午仲冬。釋印光撰。 

 

心經添足序

 

如來出世。本為眾生發明心地。然心無跡。難以形容。不已。於虛空中。畫出一條鱉鼻蛇。首尾宛然可觀。而不可觸。今不自量。為蛇添足。得無取笑於人乎。咦。蓋欲令人由足識蛇。如標月指。讀是解者。見蛇遺足。得意忘蛇。方為善用其智。且不嗤余。如或不然。未免毒氣所中。切忌切忌。

 

崇禎壬午中秋日鼎湖山穇道人識

 

心經添足科文

 

釋此經文大科分二┐

┌───────┘                                 ┌丁初能修之人

│       ┌乙初正釋經題      ┌丙初因人顯法三┤丁二所修之法 ┌戊初總標

│┌ 甲初釋題目┤                 │       └丁三修證之位 ├戊二別釋四┐

││           └乙二釋譯人名                    ┌丁初明蘊空             

└┤                               │丙二正示法空二┤                ┌───┘

 │        ┌乙初顯說般若四┤         └丁二顯空德二    ├己初釋蘊處界

  └ 甲二正釋經文二┤                            ┌丁初明菩薩得涅槃  ├己二釋十二因緣

          └乙二密說般若 │丙三依法修證二┤                  ├己三釋四諦

                                                 └丁二明諸佛得菩提  └己四釋智得

                                   └丙四結讚功德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添足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明粵東鼎湖山沙門弘贊述 

 

釋此經文。大科分二。甲初釋題目。甲二正釋經文。

甲初釋題目。(分二)乙初正釋經題。乙二釋譯人名。

乙初正釋經題。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經題八字。有通別二義。上七字是別。別於諸經。以諸經名號不同故。經之一字。是通。通於諸經。以如來所說。同名經故。就別題中。復有二義。上六字是所詮之法。心之一字。是所引之喻。故此經以法喻為名。(或言單法為名。以心字是結集人借義彰要。非正喻也。)大乘為教相。(是深般若)真空為宗。(是諸法空相)涅槃為趣。(究竟涅槃)實相為體。(色即是空)觀照為用。(照見蘊空)若通題釋。以神鑑為體。(般若)運到為用。(波羅蜜多)若以因果釋。般若為因。(無分別智)波羅蜜多為果。(到彼岸)

 

般若之義有三。謂實相、觀照、文字。實相般若者。謂法身真空之體。元無名相。今於無名相中。建立假名而談實相。故名實相。以心源湛寂。無相而相。名為實相。是所觀之真性。即吾人虛靈不昧本覺真心。非寂非照。理性常住。體離生滅染淨虛妄等法。觀照般若者。乃實相體所起之用。即能觀之妙慧。良由法性幽玄。非此莫鑑。諸佛以此而妙契法身。菩薩以此而頓證真空。即吾人無分別智。非照而照。照了一切諸法。皆即真空。無明即是實相。故云色即是空。文字般若者。文字是諸佛詮理之教。而文字性空。性空之體。即是般若。故台教云。文字是色。是色即實相。天王般若經云。總持無文字。文字顯總持。是以能顯了實相、觀照二種般若之德。般若雖三。原同一相。所謂無相。無相即是大覺圓常真空之體。具此三名。如世∴字。若能一念正觀圓修。照了諸法皆空。是為圓證究竟涅槃。梵語般若。華言智慧。智乃實相無分別之智。慧是無分別智中之妙慧。亦名淨慧。亦名無相慧。又慧即智。故成實論云。真慧名智。此之智慧。體性圓融。照用自在。能窮諸法實性之邊底。是超情離見玄妙之絕稱。非同世智之智。聰慧之慧。世之智慧。從識心生。分別塵境。執取名言。發妄知見。為有漏根。生死株。不能破無明惑。顯實相理。恐人濫此。故存梵音。而不直翻華言。究其實。則無物可當其體。無法可字其名。乃強名為般若也。

 

梵語波羅蜜多。此翻彼岸到。若順此方之文。則云到彼岸。是究竟諸法實際無餘之義。以生死為此岸。煩惱妄念為苦海中流。真空之際為彼岸。般若如船筏。故其行深般若者。照蘊空、無明滅。見煩惱即實相。生死即涅槃。超二死海。至三德岸。名到彼岸。其迷般若者。種種分別。妄執身心為有。遂失慧光。不了諸法實相。名住此岸。故華嚴云。我觀一切眾生。俱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以要言之。但有纖情未盡。便隔彼岸。凡聖情忘。即彼岸到。無別以為到也。

 

心者。譬如人心。為四大百骸之要。喻此經為六百卷般若所歸之宗要。若達此經。則六百般若朗焉。有以此字為中心之心。謂此經在六百卷之中心。謬也。或有以為真心之心。然六百般若。皆談真心。非獨此經。以般若即心也。心有體用。實相是體。觀照是用。以用歸體。即名到彼岸。故起信論云。自心起信。還信自心。自心即體。起信即用。還信自心。即是以用歸體。華嚴別行鈔云。智是理用。理體成智。還照於理。智與理冥。方曰真智。真智即實相般若。理即真空之理。故經云。無有如外智。能證於如。亦無智外如。為智所入。入是以用歸體。況性相空宗各異。寧容渾濫。而六百般若。皆一無相空宗。是般若即真空體。故涅槃云。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故說智慧足矣。更不別說心性。若說心性。則成實法。一涉實法。便非空也。或謂是薩婆若心。原非經旨。以心外無般若。般若外無心。心無形相。故說般若。是為最玄最妙。何用更言心乎。

 

經者。梵語修多羅。此翻為契經。謂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今人尚略。故單言經。經即教也。是佛所詮之教。而訓常、訓攝。常以不變為義。謂古今雖殊。覺道不改。群邪不能沮。眾聖不能異。攝謂貫攝玄微。以開未悟。同出苦津。而登覺岸。故有悟此經題。則彼岸到矣。(別行鈔云。若有解華嚴經題七字之義。即一部之功。已過半矣。∴音伊。)

 

乙二釋譯人名。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唐是國號。三藏即經律論也。法、軌也。師、範也。謂能為軌範。以法訓人也。玄奘是師法號。本名。俗姓陳。乃漢太丘仲弓之後。慧英處士之子。母夢白衣人而誕。年十一。從兄長捷法師出家。日授精理。至十三。便昇講座。詞理妙盡。自惟此土經法未殫。遂往西天。學通三藏。齎經律論梵筴歸唐。奉詔譯為華言。此心經前後共有六譯。今所釋者。正奘師所譯之本。言譯者。傳也。謂傳彼西天之語。而為東華之言也。

 

甲二正釋經文。(分二)乙初顯說般若。乙二密說般若。

乙初顯說般若。(分四)丙初因人顯法。丙二正示法空。丙三依法修證。丙四結讚功德。

丙初因人顯法。(分三)丁初能修之人。丁二所修之法。丁三修證之位。

丁初能修之人。

 

觀自在菩薩。

 

此五字。有通。有別。上三字。是別名。別諸菩薩故。下二字是通號。通諸菩薩故。○梵云婆盧枳底濕伐羅。華言觀自在。若云阿耶娑婆吉低輸。華言觀世音。梵本自有兩名。以經各旨。所宗不同。若從耳根悟入。如楞嚴經。菩薩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大悲經。菩薩聞咒。即超八地。斯皆從耳根悟無生忍。名觀世音。從體起用。故云觀其音聲。即得解脫。六根互用。故現千手眼。照護群生。今經從眼根證入。故云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名觀自在。然此有能所自行化他之義。觀字。若作平聲。即屬能觀。世音。屬所觀。即所化機。故法華經云。一心稱名。觀世音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此即能所化他也。楞嚴云。由我觀聽十方圓明。故觀音名。遍十方界。此兼眼耳二根。故云觀聽。並屬自行。大悲經。兼觀音自在二號。即屬自他。若準溫陵釋。觀音者。觀世言音、圓應圓悟之號。此亦兼自行化他。然自行邊。觀字應作去聲。謂此菩薩用般若觀慧。照見五蘊。身心空寂。度諸苦厄。即生死解脫。得大安樂。故云自在。交光云。觀字隨俗雖作平聲。理實去聲。良以納聲為聞。達理為觀。特取達理。故於音聲不言聞。而言觀也。復須知因中名自行。果上是化他。然菩薩以利為要。必兼化他。方應菩薩之號。

 

菩薩者。梵音具云菩提薩埵。菩提此翻覺。薩埵翻為有情。就中亦有自行化他二義。自行邊則菩薩已具覺悟之智。尚有餘習之情未盡。(習情若盡則名為佛。)若化他邊。謂菩薩以悲愍心。開覺一切有情。令見大道。二義合名。故稱菩薩。(有情即眾生別稱。)

 

丁二所修之法。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行是修行。即所入觀行也。深是甚深。即真空般若。非心所知。非識能識。般若約教有二。一深二淺。淺者名人空般若。是二乘所證。深者即法空般若。是菩薩所入。今此真空實相。非二乘偏空小智所踐。故云深也。時者。證入真空體。在一剎那時也。乃菩薩以無分別智。照了五蘊身心。廓然寂滅。性相皆空。即最後一剎那頃。證入真空體之時。而稱體起用。度一切苦厄。亦在一剎那時。大般若經云。皆以無性而為自性。用一剎那相應妙慧。證得無上正等菩提是也。(若據不空所譯本。即非因地時。乃菩薩入慧光定時說。今按本譯以因地釋。令行人有所措心也。如心地觀經云。一剎那心。般若相應。悟三世法無餘。是知以因地為正。言體用皆在一剎那時者。由五蘊本空。苦厄斯無。故體用同時也。言無分別智者。亦名根本智。若最初一念聞聲見色。得聲色自性時。是現量當前。即無分別智照。不屬生滅有無。此智纔發。分別之心頓泯。當體即是真空。若見真空。名見佛性。若剎那流入意地。起第二念。分別事理。即是生滅心。生滅妄想相續。念念不住。隨他聲色流轉。即智而成識。若不起分別。境自如如。即識而成智矣。剎那者。時之極速也。一念中有九十剎那。又云一彈指頃。六十五剎那。)

 

丁三修證之位。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照見。是能入之觀。五蘊。是所觀之境。正以妙慧照見五蘊自性。當體皆是真空。故異二乘滅色求空。若證真空時。能所俱忘矣。照字在果。即觀自在之觀字。在因。即吾人率爾心時。不起分別之現量。故此照之一字。是修般若最初下手工夫之要術。即無分別智。照而了了者。見非眼根。及眼識所見。乃現量當前。於一切法得法自性。不見纖塵可得。所謂不見色。不見受想行識。非曰不見。見即無見。由五蘊本空。即是實相。實相無相。故不可見。不可見而見。洞徹法界。非唯不見世間諸法。於出世間一切禪定、智慧、解脫、三昧、無上正覺、菩提涅槃等法。悉空。故皆不見。都無所見。名為照見。是見諸法實相也。瞥有少見。即墮妄想無明窟宅矣。○五蘊者。色受想行識也。蘊以積聚為義。謂諸眾生由此五法。積聚成身。復由此身。積聚無量塵勞煩惱。而受無量生死輪迴之苦。又名五陰。亦由積聚妄想煩惱。而陰覆本明真性也。色、以質礙為義。謂此身假合地水火風四大因緣。而成幻質。洎外山河大地器界。凡有形者。皆名為色。受、以領納為義。謂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識。納彼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塵。想、以審思取像為義。即意識緣想六塵之境。行、以造作為義。即意識思惟塵境。造作善惡行業。識、以了別為義。名為心王。受、想、行。是心所。故此五蘊。總名身心二法。此之身心。如幻如化。從因緣生。原無實性。故佛為瓶沙王說喻。色如聚沫。(因風吹水成聚。體相無實。)受如水泡。(水因物擊成泡。起滅無常。眾生所受苦樂之事亦爾。)想如陽燄。(遠望曠野。日光發燄如水。渴者思飲。眾生因念成想。終為虛妄。)行如芭蕉。(蕉體危脆。中無有實。眾生造作諸行亦爾。)識如幻事。(幻術幻作人馬。本無實體。眾生識心。分別諸法。隨境生滅。如幻無實。)菩薩以般若智。觀此五蘊。色從四大假合而有。受想行識。由妄想境界而生。四大妄想。本無自性。當體即空。故曰皆空。非謂絕然滅無為空。亦非有法能令彼空。以彼本自空故。眾生不了水月空花。故執五蘊幻有之色。而迷自性之真空。真空幻有。體無有二。但隨凡聖所見不同。若以妄心分別。則見五蘊。而遺真空。若以般若觀。則真空現。而五蘊亡。是故真空一顯。幻有都滅。即五蘊斯空。而苦厄斯度。是為到彼岸矣。○言度者。脫也、超越也。一切苦厄者。世出世間諸苦也。○此上序述觀自在菩薩修證之旨。乃一經之綱領。使人傚而修之。若有上機之人。睹此便悟無生。如其上上根者。聞觀自在名。即頓證真空。何假後語。如或未然。須詳下文。(上言證者。乃證悟之證。非同二乘取證果位之證。故經云無智亦無得。下皆同也。鎮國云。生死之本。莫過人、法二執。迷身心總相。故計人我為實有。迷五蘊自相。故計法我為實有。智眼照知五蘊和合。假名為人。一一諦觀。但見五蘊。求人我相。終不可得。先觀色蘊。是觀身。了知堅是地。潤是水。煖是火。動是風。觀餘四蘊。則是觀心。了知領納為受。取相為想。造作為行。了別為識。依此身心。諦觀分明。但見五蘊。求人我相。終不可得。名為人空。若觀一一蘊。皆從緣生。都無自性。求蘊相不可得。則五蘊皆空。名為法空。是以照五蘊。而二空理現矣。言世間苦者。所謂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盛也。出世間苦者。變易生死也。謂聲聞、緣覺、菩薩。雖離世間分段生死。而有方便等土。變易生死。如初位為因。後位為果。又後位為因。後後位為果。以其因移果易。故名變易。言分段者。謂三界內眾生。隨其作業所感果報。身之形段。則有長短。命之分限。則有延促。是名分段生死。以照見蘊中我人空故。滅煩惱障。即度分段苦。以照見五蘊自性空故。滅所知障。即度變易苦。苦厄雖眾。而二死收盡。今見真空。則度厄已盡矣。)

 

丙二正示法空。(分二)丁初明蘊空。丁二顯空德。

丁初明蘊空。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此正釋明五蘊真空。顯非離色明空。及斷滅空。以即色之空為真空。即空之色為幻色。而色是一切法相之首。故舉初攝後。以色義既彰。則萬法昭然。色即四大幻有之色。空即般若真空之理。眾生因迷真空。而成幻有之色。幻有緣生。元無自性。本是真空。如波外無水。由眾生以妄想風。擊彼真源。遂迷源逐浪。沈溺苦津。如來教以般若觀慧。照了幻有。無異真空。如悟波不異水。故云色不異空。如誌公曰。有相身中無相身。無明路上無生路。是也。空不異色者。真空為萬法之體。故本具一切諸法。如水出生波濤、影沫。及隨器方圓等相。而眾生因執幻相。故迷真空。如愚夫觀波迷水。如來教修般若觀慧。達真空體。無異幻相。如悟水不異波。故云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者。正發明不異之旨。以不異故。即是之也。又恐人因法成執。猶存色空二見。如世謂玉石相似。仍存二物。故言不異。今欲泯此二見。使人妙契色空不二。全體即是。如波即水。如水即波。動靜似分。體無二致。由迷真空。故令識幻即真。權立二名。元無二物。故永嘉云。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是知幻境本真。不由修習。今因迷重。故須般若智照。不假智照。不知本真。不知本真。致見各異。凡夫執有身心。故見生滅。受於生死。外道著空。撥無罪福。故墮輪迴。二乘妄見五蘊實有其相。不了緣生。心起厭離。故墮聲聞。雖了五蘊諸法緣生。不達無性。故墮緣覺。若了五蘊諸法。無性緣生。緣生無性。無性故空。空即真空。是名為佛。法身真空之體。原非斷滅。故須於幻有中求。幻外無真。故曰真空。真外無幻。故曰幻色。此真空幻色。不異相即。是一經之極旨。般若之真宗。(舊依教釋。佛為執有之徒。破色立空。故云色不異空。為執空之徒。破空立色。故云空不異色。為諸菩薩。顯中道觀。示實相理。俱立俱破。故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今經幻色。當體即是真空。全非破空有之旨。故非舊釋。)色蘊既爾。四蘊皆然。故云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若具說者。應云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餘三蘊例之可知。是名五蘊皆空。

 

今如來令觀此現前五蘊身心。為所觀境。不假別求他法為境。是為最切最要。若能觀一蘊空。則蘊蘊皆空。故圓覺經云。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但彼經以破幻顯真。此經即幻是真。旨雖不同。色心無異。既知此心真妄同源。空有不二。即此現前一念妄想起處。便是真空獨露呈前。當下以智觀察。見妄無體。便是真空。即凡心而見佛心。詎可棄茲幻妄。而別想真如。如棄波求水。烏可得哉。此之空有不二。真妄同源。非智莫達。故呼舍利子而告之。○舍利是梵語。子是華言。乃如來第一智慧弟子。本南天竺大論師提舍婆羅門所生。母名舍利。從母受稱。故名舍利子。此譯云身子。以母好形身故。又譯云鶖子。以其母眼明淨。如鶖鳥之目。或言其母才辯。喻如鶖鳥。(鶖即春鶯。又云百舌鳥是。)○按此經六譯。而施護所譯本。謂觀自在菩薩在靈鷲山。為舍利子說。既爾。菩薩下當有言字。今據經文勢。及大部般若中。應是佛說。以文非全部。故無緣起。及流通二分。然智者但取其義。勿泥其跡。若佛說。若菩薩說。皆可。(離色明空者。謂空在色外。如牆處不空。牆外是空。斷滅空者。謂滅色明空。如穿井除土出空。以先有後無。是為斷滅。此二非真實心。無知無用。不能現於萬法。然外道二乘。皆有斷滅。外道斷滅。歸於太虛。二乘斷滅。歸於涅槃。有以此經如餘經。三分分釋。從觀自在至度一切苦厄。為緣起序分。舍利子至三菩提為正宗分。故知以下。皆為流通分。如此亦強為穿鑿。然此既云心經。即大部般若之心。故無序分等。慈恩云。錄大經妙最。別出此經。三分二序。故皆遺闕。餘譯雖自有緣起之文。而不合眾譯。但得其旨。不可於此妄生是非。)

 

丁二顯空德。(分二)戊初總標。戊二別釋。

戊初總標。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是諸法者。即五蘊等法也。空相者。即諸法之真空實相也。蓋前示五蘊幻有即是真空。而未說其相。故今示云。是諸法空相。既云諸法空相。則不可離諸法而別言空相。此直指諸法當體。即是真空之相。譬如水月鏡像。體離生滅、垢淨、增減。故不可作之令生。壞之使滅。染之令垢。治之使淨。加之令增。損之使減。何以故。以彼影像無實。當體即空。亦如虛空。不可以生滅、垢淨、增減名之。真空之相亦爾。故不可得而名之。乃強名曰實相。實相之相。非五眼能窺。心智所測。唯證者能知。蓋生滅。約指蘊處界。垢淨。約指四諦因緣。增減。約指智得。以蘊等是迷真逐妄。故見生滅。十二因緣。有流轉、還滅二門。其流轉門。是苦集二諦。乃世間因果故垢。其還滅門。是道滅二諦。乃出世因果故淨。菩薩修行。道有所增而惑有所減。故云增減。今言不生滅、垢淨、增減。是發明諸法真空相中。本無凡聖修證因果等法。直顯般若一真空體。使人諸見脫落。一絲不掛。獨露真常。即如如佛。(還源觀中云。隨流加染而不垢。返流除染而不淨。在聖體而不增。處凡流而不減。略疏云。色從緣起。真空不生。色從緣謝。真空不滅。又隨流不染。出障非淨。又障盡非減。德滿不增。此生滅垢淨增減。是有為法相。翻此以顯真空之相。故云空相。)

 

戊二別釋。(分四)己初釋蘊處界。己二釋十二因緣。己三釋四諦。己四釋智得。

己初釋蘊處界。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是故者。承上起下之詞。以發明諸法空相。不生滅等之故。故無色受等也。空中者。即空相之中。以真空實相。本離一切凡聖等法。故無蘊處界因緣修證之相。至於般若空中。空性尚不可得。況有蘊處界等法。故云無也。蓋無。非同龜毛兔角之無。乃即一切相。離一切相為無。以妄情一息。凡聖見銷。真空獨露。故無蘊處界等可得。無色至行識。是無五蘊也。無眼耳至觸法。是無十二處也。無眼界至無意識界。是無十八界也。此合六根、六塵為十二處。(根以能生識為義。塵以染污情識為義。)合六根、六塵、六識為十八界。在內為六根。在外為六塵。根塵相對。識生其中。所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界以界別為義。謂此十八法。各有別體。義無渾濫。如眼以色為界。耳以聲為界。乃至意以法為界。眼不能越色有見。耳不能越聲有聞。乃至意不能越法有知。色以眼為界。以色必眼所見。非聲香等能對眼故。乃至意以法為界。以法必意所知。非聲香等能對意故。眼識界。是眼家之識必依眼根始發。非依餘根能發。而眼亦不能發聲香等識。故此為別。餘可例知。)○乃至者。是舉其始末。而包括其中也。此蘊處界。名為三科法門。法門雖三。總色心二法開合不同。佛為迷心不迷色人。說五蘊法。合色為一分。開心為四分。(受、想、行、識。皆心分故。)為迷色不迷心人。說十二處法。開色為十分半。(謂內五根。外六塵。法塵半分故。)合心為一分半。(謂意根一分。法塵半分。)為心色俱迷人。說十八界。開色為十分半。(準上應知。)開心為七分半。(謂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識。加意根一分。法塵半分。)如來逗眾生機。說此三科法門。各隨根性。任修一法。即能悟入。今此般若真空門中。都無是事。是故言無。正顯真空實相。體非質礙、領納、審思、造作、了別、積聚之相。故無色受想行識也。真空實相。體非根塵能入所入之相。故無十二處也。真空實相。體非根塵識別之相。故無十八界也。

 

己二釋十二因緣。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此名十二因緣。亦名緣起。亦名緣生。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言無明者。昏暗義也。(謂過去世。煩惱之惑。覆蓋真性。無妙覺之明。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故名無明。大般若經云。如無所有。如是而有。若於如是無所有法。不能了達。說名無明。何等法無所有。謂蘊處界。乃至十八不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彼由無明。及愛勢力分別。執著斷常二邊。由此不知。不見諸法無所有性。)行者。造作也。(謂過去身口。造作善不善業。故名行。)識者。心王也。(真妄和合名之為識。由過去惑業相牽。致令此神識。投託母胎。)名色者。名即心。色即身也。(從託母胎。至第五箇七日。生諸根形。四肢差別。是為名色。)六入者。六根也。(從名色後。至第七箇七日。六根開張。有入六塵之用。故名六入。亦名六處。)觸者。觸對也。(從出胎已來。至三四歲時。六根雖觸對六塵。然未能了知生苦樂想。故名為觸。)受者。領納也。(從五六歲。至十二三歲時。因外六塵。觸對六根。即能領納前境好惡等事。然猶未能起淫貪等心。故名為受。)愛者。貪愛也。(從十五六歲。至十八九歲。貪於淫欲諸境。及勝妙等事。然又未能廣追求。故名為愛。)取者。求取也。(從二十歲後。貪欲轉盛。於五塵境廣馳求。故名為取。)有者。後有也。(因馳求諸境。起善惡業。積集牽引。當生三界有漏之果。故名為有。)生者。受生也。(今現世所作善惡之業。後世還於六道四生中受生。故名為生。)老死者。衰壞也。(謂來世受生已後。五蘊之身。衰已還壞。是名老死。)此十二法。展轉感果。故名因。互相由藉。名為緣。三世相續循環。無有間斷。如輪迴轉。故曰輪迴。始由過去世無明、行。為因。招感現在識、名色、六入、觸、受五者為果。由現在果。起愛、取、有三者為現在因。由現在因。而感未來世生、老死之果。此是生相。即凡夫法。名流轉門。若緣覺人。悟此諸法緣生。而無明滅、則行滅。乃至老死滅。此是滅相。即緣覺法。名還滅門。若以般若觀慧。照了無明。體性皆空。無生滅相。故云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言無無明。是舉流轉初相空。亦無無明盡。是舉還滅初相空。乃至無老死。是舉流轉末相空。亦無老死盡。是舉還滅末相空。盡、即滅也。此蓋舉其始末空。而該其中。以顯般若真空。體非流轉還滅之相。故無十二因緣也。

 

己三釋四諦。

 

無苦集滅道。

 

苦即生死苦果。集是惑業苦因。此是世間因果。滅即涅槃樂果。道是道品樂因。此是出世間因果。智度論云。世間及身是苦果。貪愛瞋癡等諸煩惱。是苦因。煩惱滅。是苦滅。滅煩惱方法。是名為道。如來說此四聖諦法。蓋為凡夫二乘。不知三界五蘊諸法。如幻如化。本自無生。性相寂滅。生死涅槃。猶如昨夢。而於無生法中。妄見生滅。橫受輪迴。譬如陽燄無水處。妄作水想。徒自疲勞。是故如來令彼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暫息苦本。聲聞不了。耽寂滅樂。以為實證。大乘菩薩修般若觀。見真空理。無生滅修證之法。生滅修證。自性空故。故名無苦集滅道。(諦名審實也。凡夫雖有苦集。而不審實。不得稱諦。無倒聖智。審知境故。故名聖諦。道品者。即三十七品菩提分法。詳餘經論。)

 

己四釋智得。

 

無智亦無得。

 

智、即能觀之智。得、即所證之理。意明不但無蘊、處、界、諦、緣諸法。即三乘人能證、所證。及修般若菩薩。空諸法之智。與空智之所得理亦無。蓋法性如空。以眼病故。於空見花而取證。故大般若經云。欲知說如來不能證諸佛法秘密義趣。當學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何以故。所證佛法。及能證者。不可得故。又云。於一切法。勝義諦中。能證、所證、證處、證時。及由此證。若合若離。皆不可得。不可見故。菩薩於諸法空。不應作證。謂觀法空時。先作是念。我應觀法。諸相皆空。不應作證。我為學故。觀諸法空。不為證故。觀諸法空。乃至我於無上正等菩提。今時應學。不應作證。故智度論云。菩薩深入空故。知空亦空。涅槃亦空。故無所證。以證不證法。不可得故。始從五蘊。終至四諦。乃三乘人修道所觀之境。今修般若。如大火聚。無論淨穢。觸處皆燒。是故真空理顯。凡情蕩盡。真如聖境。一切智智。悉不可得。故世之蘊、處、界。出世之四諦、因緣。以至能證、所證。莫不皆空。是則人法兩忘。境智雙泯。如病去藥除。故云無智亦無得。

 

丙三依法修證。(分二)丁初明菩薩得涅槃。丁二明諸佛得菩提。

丁初明菩薩得涅槃。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以無所得故者。承上諸無字而言。謂由前諸法無所得之故。菩薩因依之而修得究竟涅槃。故此無字。乃統一經之旨。蓋由法性如如。體本寂滅。若以有所得心。即迷本真。失於般若觀慧。何由遠離顛倒。得於究竟涅槃。涅槃經云。無所得者。則名為慧。菩薩得是慧故。名無所得。又無所得者。名大涅槃。菩薩安住大涅槃中。不見一切諸法性相。故名無所得。又無所得者。名為大乘。菩薩不住諸法。故名大乘。清涼云無所得。即般若相。由得般若無得智慧。故方得也。大品云。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智度論云。有二種空。一無方便空。故墮二乘地。二有方便空。則無所墮。直至無上菩提。復有二種空。一但行空。墮二乘地。二行不可得空。空亦不可得。則無處可墮。故諸菩薩以般若方便觀慧。照諸法空。故於蘊、處、界、因緣、諦、相。及能證、所證。皆無所得。以此無所得心故。而依般若修行。則業累解脫。由依此修行故。則惑不礙心。境不礙智。故心無罣礙。由無罣礙。則業累解脫。以業脫故。則外無三界果報之恐怖。由無果報。則內永離煩惱之顛倒夢想。以離煩惱。則真常獨露。是為究竟涅槃。斯顯般若真空。體非生滅。違因失果。故諸菩薩於一切法無所得。是得究竟涅槃。然一大部般若。皆以無所得而為宗致。設有一法過涅槃上者。亦如夢如幻。悉不可得。故大般若經云。雖達一切法。自性皆空。而諸菩薩因此般若波羅蜜多。證得無上正等菩提。轉妙法輪。度無量眾。雖證菩提。而無所證。證不證法。皆不可得故。以不可得。即無能證、所證。諸妄知見。由無妄見。故無顛倒之煩惱。若有所證。即是顛倒夢想。豈得涅槃菩提。金剛般若不壞假名論云。若論菩提薩埵證真實時。乃至法身亦無得故。○菩提薩埵者。是能依之人。般若波羅蜜多者。是所依之法。心無罣礙。顛倒夢想。是能空之障。究竟涅槃。是所證之果。○究竟涅槃者。五住究盡。二死永亡。名為究竟。亦名無餘。以究盡涅槃之際故。復名無住處涅槃。非同二乘。但離見思惑。名為解脫。權得化城之涅槃。誠非究竟。梵稱涅槃。華言圓寂。圓謂德無不備。寂謂障無不盡。亦翻大滅度。大即實相。滅即蘊空。度即越苦。又大即法身。滅即解脫。度即般若。菩薩修般若觀諸法空。實相理顯。了生死幻身即本法身。煩惱即般若。結業即解脫。此則三障頓空。三德斯圓。是謂究竟涅槃。(三障者。即業障、報障、煩惱障也。業能縛眾生在生死獄。不得解脫。故名罣礙。三界果報。猶如火宅。是可畏相。故名恐怖。無明體性。是顛倒法。猶如夢想。故名顛倒夢想。由離煩惱。則不起惑結業。由離結業。則無果報矣。五住者。即五住地惑。此惑能令眾生住著生死故也。一、一切見住。即三界見惑也。二、欲愛住。即欲界思惑也。三、色愛住。即色界思惑也。四、有愛住。即無色界思惑也。五、無明住。即根本無明惑也。二乘未了此惑。故沈滯於空。即住方便土。大乘菩薩方便斷除。猶餘惑未盡。故住實報土。今修般若。餘惑頓破。故名究竟。)

 

丁二明諸佛得菩提。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世者。過去、未來、現在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華言無上正等正覺。即諸佛所證之道。意明非獨菩薩。以無所得心。依般若而得涅槃。三世諸佛。亦以無所得心。依般若而得無上菩提。菩提、涅槃。原無二路。皆依般若而得。捨此般若。而無有得之者。故大般若經云。一切如來。應正等覺。乘如是乘。行如是道。來至無上正等菩提。此乘、此道。當知即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摩訶般若經云。諸法自相空。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云。菩薩行般若作佛已。變名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提是智德。涅槃是斷德。菩提、涅槃。其名雖二。而皆是極聖所證二轉依果。以惑非智而不斷。智非斷而不圓。故大般若經云。菩薩於菩提道。及一切波羅蜜多。已圓滿故。由一剎那相應妙慧。證得如來一切相智。爾時一切煩惱、習氣相續。永不生故。名無餘斷。則名如來應正等覺。是知如是二果。皆依般若波羅蜜多而得成就也。○佛者。梵音具云佛陀。華言覺。乃窮理盡性之稱。所謂悟性真常。了惑虛妄。運無緣慈。度有情界。行滿果圓。故謂之大覺也。大般若經云。於一切法。自然開覺。故名佛陀。如實開覺一切有情。令離顛倒惡業眾苦。故名佛陀。以何義故。名為菩提。證法空義。及證真如義。是菩提義。諸佛所有真淨妙覺。故名菩提。諸佛由此現覺諸法。一切種相。故名菩提。(如來者。謂乘先佛道。來成正覺。故名如來。又然諸法相。有佛無佛。法界法爾。佛於此相。如實現覺。故名如來。又如來依般若波羅蜜多。如實覺一切法真如。不虛妄。不變異。由此覺真如相故。說名如來應正等覺。言智德者。謂以平等智慧。照了諸法圓融。通達無礙。隨眾生機。為其演說。而無差謬也。斷德者。謂斷除一切煩惱惑業。淨盡無餘。隨所化住處。惡不能染。縱任自在。而無累縛也。二轉依果者。以悟煩惱即菩提。故轉煩惱而依菩提。乃諸佛所證之道。以生死即涅槃。故轉生死而依涅槃。是諸佛所證之果也。)

 

丙四結讚功德。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知者。承上菩薩諸佛。皆依此深般若。而證得涅槃菩提。由是故知般若功用不可思議。非名言數量能宣。乃以四種咒而讚喻之。神以不測為義。明能破暗。謂此般若神功妙用。非心量所知。能滅無明癡暗。而顯真空智理。證得菩提涅槃。更無有法出於其上。故云無上。是諸佛秘密之心印。故亦無有法與之比倫。故云無等等。又此般若名無比法。復無有無比法與之比。故名無等等。五住究盡。二死俱亡。四生果謝。萬累都捐。故云能除一切苦。如是般若。妙用難思。了妄即真。即凡成聖。決定息苦無疑。特令眾生信受奉行。故云真實不虛。大般若經云。學此般若波羅蜜多大咒王時。於我及法。雖無所得。而能證得無上正等菩提。(智論云。何故名般若為大明咒。謂諸外道俱有種種咒術。利益人民。能隨意所欲。使諸鬼神大得名聲。人民歸伏。般若波羅蜜於諸咒術中。是大咒術。常與眾生。道德樂故。諸餘咒術能起貪瞋煩惱。自在作惡。墮三惡道。是般若波羅蜜咒。能滅禪定佛道。涅槃諸著。何況貪瞋Ó;病。是故名為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又是咒能令人離老病死。能立眾生於大乘。能令行者。於一切眾生中最大。是故言大咒。能如是利益。故名無上。古有仙人。所作能知他人心咒。名仰叉尼。能飛行變化咒。名犍陀梨。能住壽過千歲萬歲咒。於諸咒中無與等。於此無等咒術中。般若波羅蜜。過出無量。故名無等等。又諸佛法名等。般若波羅蜜得佛因緣。故言無等等。又諸佛於一切眾生中名無等。是般若咒術佛所作。故名無等等咒。)

 

乙二密說般若。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此密說般若。是不思議境。體即真空。無異顯說。但以顯說。恐人依文解義。依說起見。復執真空、實有其體。遂成實法。還同生滅。不知真空亦空。而反生執著。復墮無明。故大般若經云。一切法自性空。空性不應執著。空性空中。空性尚不可得。況有空性能執著空。所以不了真空本如。便以智求智。智則成解。解即失真。起於照心。照則立境。隨照失體。返成影事。是以大智居於目前。翻為名相之境。故永嘉云。不離當處常湛然。覓則知君不可見。今此密說般若。正使人情忘智泯。不假尋求。真空現前。倏然默證。踰於符契。故謂之曰咒。即如來難思秘密真實之語。咒願眾生如佛無異。是故持誦者。當空其心而一其念。念念無閒。如螺蠃之咒螟蛉。自然冥妄契真。即凡成聖。或云顯說令解生慧。滅煩惱障。密說令誦生福。滅罪孽障。或有強釋。以揭諦翻為度。波羅為彼岸。僧為眾。謂自度度他。與眾同到菩提彼岸。如是翻譯。有乖至理。全非聖意。既云密說。人寧解之。尚非小聖因位菩薩能測。況容凡愚可以義釋。名言雙絕。理事兩忘。爍迦羅眼。窺摸不著。一落心思。便成知見渣滓。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無明斯立。萬劫汨沈。一切苦厄。何由度哉。心思若絕。知見自泯。無明斯破。而彼岸斯到矣。(薩婆訶。即娑婆訶。翻速疾成就。又云是圓寂義。其義眾多。詳如餘處。)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添足

 

來源:www.bfnn.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