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研究
佛教道德面面觀 ——印順法師《佛法概論》之道德行為的思考
來聖法師
14/07/2016 18:24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佛教是一種宗教,一種探索人生意義到達深處與極處的宗教,一種完善行為與思想到達究竟圓滿的宗教,一種完成人格、淨化人性到達正覺解脫的宗教,一種有自己特定含義與意蘊的道德的宗教。佛教道德不同于一般道德,它是建立在因緣因果的基礎上,雖然表現了一般道德合法合理的思想與內容,但更重要的是以思想的創覺性與內容的圓融性超越了一般道德,從而達到自我解脫與正覺涅槃的目的。

一、道德的思想層次

  就一般世間道德來說,其思想是一維的,僅僅表現了人與人相互交往的行為尺度和人與人相互作用的倫理準則的關係的總和。就一般宗教道德來說,其思想是二維的,除了表現人與人以及人與社會的關係以外,更多的是表現人與神、人與造物主以及自己命運的主宰者的關係。而就佛教道德來說,其思想則是多維的,由淺到深,由理論到實踐,表現出了獨特的豐富性與多層次性。

  一、由神到人
  一般神教的道德是神本的,認為人類道德的根源是神靈,道德只是人怎樣服侍神,怎樣順從神的意思去對待人。如果離開了神,道德就無從說起。這樣,不僅神靈的意旨看作是道德的,就是迷妄的宗教行為與宗教禮儀也認為是道德的。與此恰恰相反,佛教道德是人本的,認為人類前途的苦樂,決定於自己的善惡行為,決不會因為天神或者祭師的祈禱而有所改變。

  而且,佛教把道德涵蓋的物件擴大到所有的種族與階級。歷史上,無論是傳統的婆羅門教、印度教,還是後起的基督教、伊斯蘭教,都有種族優先和階級至上的思想,認為升天與永生只是一部分人的自由與權利。佛教則認為人類原本是相互平等的,種族與階級的產生不過是職業分化、社會分工等人為原因造成的結果。所以,不論何種族,不論何階級,都可以出家學道,都可以獲得理想的自在與安樂。

  更進一步,佛教認為男女雖然有生理的區別、形體的差異,但從信仰、智慧、修道解脫等方面來說,卻是男女平等,沒有差別的。本來,重男輕女,抑女揚男,一直是一般道德的主要思想內容,即使歷史發展到今天,這種思想仍然大有市場。但佛教卻橫空出世,極力澄清這種對正法的歪曲與誤解,大力弘揚男女平等的精神與思想。

  二、從人類到一切有情
  佛教不但認為人類平等,而且認為眾生平等,一切有情平等。有精神有作用的一切有情,佛教把它分為五類:天、人、畜生、餓鬼、地獄。這五類有情,雖然有著苦樂的差別、壽命的差別、福報的差別,但都具有佛性,都有成佛的可能。所以,這五類有情,是相互平等的,都處於佛教道德的範疇之內。

  但是,佛教雖普度一切有情卻以人類為本,因為人間有其它四趣所沒有的殊勝之處。首先,人間苦樂參半,環境特殊,有利於人類在趨利避害、知苦求樂的本性的作用下走上修學之道。其次,人類有慚愧心、智慧心、堅忍心,有利於走上修學之道後為達到目的百折不撓地走下去。

  三、從無明到正等正覺
  一般來說,道德的目的是維護和諧的人際關係,追求自己與他人和平安樂的共處共存。然而,這種道德目的只是佛教道德堅實的基礎,在這一基礎上,佛教道德繼續深化,繼續廣化,既要求依真理發起道德,又要求依道德去證悟真理,從而達到真理與道德的統一。

  有情由於無明所縛,愛結所系,不知世間諸法本性空寂的道理,拘泥於狹隘的我見與我欲當中,從而在痛苦的生死迷流裡輪轉不停。佛教道德的崇高之處,就在於提供了依于正法而最終契入正法的中道行,依著中道行去躬耕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就能把困苦的生活轉化為自在的生活。

二、道德的心理要素

  佛法以有情為中心,而有情是身心平等和合相應的存在者,其心理要素與行為要素既相互依存、相互融合,又相互抑制、相互影響。佛教道德從善心所生髮出來,然後表現為合理的、有益於自己與他人的行為,同時又依合理的善行而淨化內心,使內心趨向完善。具體地說,佛教道德心理要素表現為道德的根源、道德的意向、道德的努力、道德的純潔四個方面。

  一、道德的根源
  道德的根源是無貪、無嗔、無癡。無貪是指對有情的身心自體以及有情身心賴以依存的環境不起貪愛之心。其深刻之處在於,不僅不貪求現在的自體與境界,就是對未來可能更加美好的自體與境界也不貪求。無嗔是指對生命的痛苦以及造成這些痛苦的原因不起仇恨與敵視的心理。無論是來自身心的苦、社會的苦,還是來自自然的苦,首先是坦然接受,然後想方設法滅除,從痛苦中接解脫出來。無癡是指對宇宙真相與人生實相認識得清清楚楚,沒有一絲一毫的無明與癡暗。這樣,在正見的指引下,人類就不會有不道德的行為,而是時刻合乎道德的要求。

  總之,人類之所以有不道德的行為與心理,就是因為這無始以來的三毒在起作用,如果滅除了三毒,人類就會從不道德的狀態回歸道德的本來狀態。

  二、道德的意向
  道德的意向是慚與愧。慚愧是人類不同於禽獸的地方,是人類在相互依存的生活中,自己覺得要崇重賢善,輕拒暴惡,自己覺得應該這樣而不應該那樣。人類的這種道德自覺,常常與無慚、無愧糾纏在一起,要使它依據正確的道德判斷充分展開,必須借助三方面的助緣。第一,人類要自尊自重,努力糾正自己身心的錯誤,完成自己的人格。第二,要尊重真理、順從真理,這樣,人類對善惡的抉擇以及止惡行善的慚愧心就會恰到好處地表現出來。第三,要在一定程度上隨順每個社會與時代的特定的公德與共同意願,這樣,慚愧心才能與世間相應而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從上面看來,道德是緣于人類的道德本能,而它從引發到增長、完成,必須重人格、重真理、重世間。在這三者中,重真理是主要的,因為只有在真理的指引下才能去掉自我的執著,促進世間的向上。

  三、道德的努力
  道德的努力是精進與不放逸。精進是破除前進的障礙,從而勤奮勇猛地去圓滿善業。不放逸是克服惰性,擺脫後面的羈絆。應該注意的是,精進是正精進,是中道的精進。精進如果太急躁,容易讓人產生疲憊的心理,如果太遲緩,又容易引起懈怠的行為,所以,應該從容地努力前進,既不取相,也不著相。而不放逸,就是要警覺一切可能對自己不利的心情與環境,時刻鞭策自己,這樣就能不斷地增進自己的德行。一句話,如果沒有這種心理要素,道德行為的進修就不容易取得明顯的進步與成就。

  四、道德的純潔
  道德的純潔是淨信。淨信不是盲目的信仰,而是內心純潔到沒有絲毫的主觀與個人之見。它可以分為信順、信忍、信求、證信四個階段。信順是指對三寶、四諦、業果等全部虛心接受,沒有將其拒之門外。信忍就是在信順的基礎上去求取深刻的理解,得到明確的正見,從而對其產生堅定不移的崇敬與認可。信求就是由於信得切,見得真,從而身體力行地追求目標,實現理想。證信就是理論與實際達到完美的統一,親身證悟了真理,證實了所信不虛。總之,只要這樣的淨信現前,就能使內心的一切歸於道德的清淨。

  當然,佛教道德的心理因素還有很多,但以上面所說的八種為主。

三、道德的實施原則

  佛教道德既是心理的,又是行為的。從心理出發,引發人類的道德本能,使道德通過口頭語言、身體動作表現出來,才能成為善的行為,才能在世間實現和樂、清淨的人生理想。由於眾生根性與習氣各不相同,佛弟子有不同的種類與類型,所以道德的實施原則因人而異,在遵循共同的道德原則的基礎上,就表現出差異性與多樣性。

  一、在家眾的實施原則
  對在家眾來說,既要過正常的家庭生活、社會生活,更要過殊勝的修行生活,所以在家眾的實施原則就應該從一般的世間行與殊勝的信眾行兩方面來說。

  就一般的世間行來說,包括正常的經濟生活、合理的社會生活、德化的政治生活三方面的內容。第一,為了擁有正常的經濟生活,應該四法具足。首先是方便具足,即掌握一定的知識、技能,從事正當的職業,維持自己的生存與生活。其次是守護具足,就是對自己的財物要妥善保存,不要丟失。然後是善知識具足,意思是說要以賢善的人為朋友,不要跟陰險狡詐的惡人來往,因為這也是財物損失的原因之一。最後是正命具足,即日常生活中應該量入為出,既要避免浪費,也要防止慳吝。第二,為了保持和諧的人際關係,過上合理的社會生活,應該以佈施、愛語、利行、同事也就是四攝來指導自己的言行。佈施就是用自己的財物與知識去提高別人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愛語就是用充滿愛意的語言跟別人說話、交談。利行就是做事是必須考慮別人的福利事業。同事就是與別人一起承擔任務,同甘共苦。第三,為了政治的安定繁榮,使國家處於德化的狀態中,就為官者而言,應該陶冶私德,培養公德,就為民者而言,應該修身養德,以德治心,這樣,傳說中的輪王政治就會在世間實現。

  就殊勝的信眾行來說,主要是五法具足與六念具足。五法具足是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聞具足、慧具足。這樣,以對佛法的淨信為根本,以佈施、持戒為立身社會的事行,以聞法、智慧為趨向解脫的指導,最終就能正覺真諦。六念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這是在五法之外對心性怯弱的人而說的,因為信眾理智薄弱,不能以智化情,以智導行,心中常懷陰影而惱亂不安,所以教他們念三寶的功德,念自己持戒與佈施的功德,念自己必會升天而得到安慰,這樣,就能鞏固他們的信心。

  二、出家眾的實施原則
  舍俗出家,參加僧團,就要依戒律而過僧團的集體生活,一種平等自由的生活。一個僧團要達到融洽健全,必須以和合為基礎,以六和敬為綱領。六和中,見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分別從思想、律制、經濟表現了和合的本質,而身和同住、語和無諍、意和同悅分別從行為、語言、精神表現了和合的現象,這樣,出家眾就能在如律如法的生活中擔當起續佛慧命的重任。

  除此以外,出家眾更應該依八正道修行來實現正覺的解脫。從修行的目標來說,只有得正定才能離惑證真,所以前七支是正定的根基與助緣。從修行的先導來說,正見是道德的根本,對於道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出家眾應該以正見為首,以正精進、正念為助伴,從身、口、意三方面如實修行,依戒生定,由定發慧,最終完成由凡夫到賢聖的道德的完善過程。

  三、菩薩眾的實施原則
  出家眾與在家眾,是就聲聞弟子來說的,菩薩眾雖然不能超出出家與在家的範圍,但卻發揚了釋尊的本來情懷與根本精神。菩薩行的開展,應該依止三心而修六度萬行。三心是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上首、無所得為方便。一切智智相應作意是菩薩行的志向,就是為了象佛陀一樣成就無上大覺,從內心生起悲智相應的意志力。大悲為上首是菩薩行的動機,就是為了救濟世間一切苦難眾生,生髮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情感來。無所得為方便是菩薩行的善巧,就是以一切緣起有的理智去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三心與六度是相互聯繫、相互促進的,既要依三心修六度,更要依六度圓滿三心。就依三心修六度來說,只有依止三心,菩薩眾的六度完行才能以純正的動機和適當的技巧如理施行。佈施的時候,不僅財物不看作自己的,就是身體也否認是私有的。持戒的時候,不是機械的、消極的以不殺、不盜等了事,而是為了普救一切,懷著慈悲心靈活地運用戒律,該殺則殺,該盜則盜,即使自己墮入地獄也無所謂。忍辱的時候,難忍能忍,經得起一切的迫害苦難。精進的時候,不是為了個人的目標,而是為了無限廣大的空間與無限眾多的有情。禪定的時候,不是從枯坐死守中去定,而是從濟世利人的言行作為中去定。智慧的時候,不僅重于勝義智的追求,也重于世俗智的追求。就依六度圓滿三心來說,菩薩眾修行六度出發於三心,又在進修的過程中歸結於三心。換句話說,菩薩眾就是通過利他的道德行為的開展與完成,實現淨化世間、淨化人生的理想與目標,從而在人間即人成佛。

四、結語

  今天,社會道德標準的混淆與國民道德素質的下滑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幸運的是,國家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從而在依法治國的基礎上又提出了以德治國的方針策略。但是,一般社會道德如果沒有宗教道德作為依託與扶持,它的實施與開展只能是一句空話。在所有的宗教道德中,佛教道德是最究竟最圓滿的,必定會在社會的現代生活中大放異彩。

 

 

來源:www.jcedu.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