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大智度論》簡稱《智論》、《大論》、《釋論》,龍樹菩薩所造為《大品般若經》釋義之論著。本文欲以《大智度論》的淨土思想進行較次第、推論、歸納,探尋出淨土思想與般若思想的內在聯繫。
文章以“信”、“願”、“行”、“往生” 四綱展開說明,第一章是前言,在第二章論述了《智論》對阿彌陀佛和淨土的認識和深信,宣導起信發願求生十方諸佛淨土;在第三章對菩薩道各階次的行願進行了比較分析,在肯定願對於行者的重大意義同時,說明信願的完成要歸於行持;第四章專論念佛三昧的修習,與此同時還探討了嚴淨佛土的要素;在第五章中進一步思考選擇往生淨土或穢土對於解脫趣向的特殊意義;第六章是結論。
關鍵字:1.大智度論 2.淨土 3.願 4.念佛 5.往生
一、前 言
淨土法門,在大乘佛教中屬難信易行之法。其中,以信、願、行(三資糧)作為三大行持之法來貫串整個淨土修行。由信啟願,由願導行,在進修次第中,頭一步是信,後一步是行。在由於淨宗超情離見,屬佛的果覺境界,於此信入尤難。只要能透過信關,一切將迎刃而解。故淨宗稱為難信之法。同時,淨土思想與般若思想長期在解行上存在分支。
基於以上,本文對龍樹菩薩之《大智度論》中關於淨土思想進行了較次第的引證,分析。同時也讓淨土行者反觀思維自己“是否適合修淨土法門?”並由理解《智論》中所闡明菩薩如何淨佛土,而除去西方淨土是外道思想影響的產物的懷疑。
二、《智論》中的淨業之信
信的梵文字源有二:Prasada與Sraddha。Prasada有恩惠、仁慈、寂靜、光輝的涵義,Sraddha有信仰、親睦、尊敬、熱情的意思。合而觀之,信義即是對如來的恩惠與慈悲產生敬信和歡喜,信心狀態即是得到大安樂的狀態。
淨土法門從發心念佛到成辦往生圓成佛道,無不依信力而得成就。信賅果海果徹信源,表證著淨信之內核與功能。故印光大師雲:。“念佛之法,重在信願。信願真切,雖未能心中清淨,亦得往生。何以故?以志心念佛為能感,故致彌陀即能應耳。如江海中水,未能了無動相,但無狂風巨浪,則中無明月,即得了了影現矣。感應道交如母子相憶,彼專重自力,不仗佛力者,由不知此義故也。” [1]
(一)淨土的意涵及地位
在未論證淨土的存在及凸顯淨土在普薩道上的地位之前,讓我們先瞭解一下《智論》對“淨土”的定義:
“淨土”一語,並無對應的梵文術語,梵文中有關淨土的概念大抵有兩種用法:一是指”清淨的國土”,當作名詞,有時亦稱為“佛土”。佛土的一般範圍則如《大智度論》所說:“佛土者是百億日月、百億須彌山、百億四天王等諸天是名三千大千世界。如是等無量無邊三千大千世界是名為一佛土。佛于此中施作佛事……”;[2]一是指淨化國土,當作動詞。《大智度論》卷九十二,指出阿彌陀佛的佛土莊嚴即是淨佛國土。換言之,所謂淨土,亦即“淨佛國土”思想的濃縮。淨土,一方面是大乘菩薩的自利利他的淨化國土之行,他方面則是借著自他的實踐所開展出來的清淨國土,因此,淨土可說是大乘菩薩精神的具體展現。[3]
我們今天常講的“淨土”,意指清靜的地方或莊嚴美妙的世界。佛法其實可以總結其精義為“淨”,淨是佛法的核心,故印順導師強調說:“心淨眾生淨,心淨國土淨,佛門無量義,一以淨為本。” [4]首先明確提倡淨土為“淨佛國土”的觀念,出於鳩摩羅什譯《維摩詰經〈佛國品〉》,經中佛告寶積菩薩:“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5]指出淨土是由菩薩的直心、深心,乃至由十善行而實現的,惟有直心乃至具足十善行的眾生才能得生其國。而《無量壽經》中說的“我當修行攝取佛國清淨莊嚴無量妙土”、“莊嚴佛土”、“嚴淨國土”,就是“淨佛國土”的異譯語,而此“淨佛國土”思想,還在《般若經》、《法華經》[6]及《華嚴經》[7]等初期大乘經典中隨處可見。在《大智度論》卷三十八中,龍樹菩薩在論述菩薩行與淨土的關係時,以阿彌陀佛為例說明他方淨土即是以菩薩行而自莊嚴:
菩薩亦利根,心堅,久集福德,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得之神通,與無量眾生共觀十方清淨世界而莊嚴其國,如阿彌陀佛先世時作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8]
《無量壽經》說到:
於是世自在王佛,即為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刹土天人之善惡國土之粗妙,應其心願,悉現與之。時彼(法藏)比丘聞佛所說嚴淨國土,皆悉睹見超發無上殊勝之願。[9]
龍樹菩薩所例舉的阿彌陀佛在因地的淨國土行與《無量壽經》的記述有相一致處,可見龍樹菩薩深信阿彌陀淨土之真實不虛,同時對淨土的殊勝,作了與《阿彌陀經》等諸經類似的描述,《智論》卷九十三:
問曰:佛憐憫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憫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複有國土無三毒邪見。[10]
又卷九十二:
是故,諸菩薩莊嚴佛土,為令眾生易度,故國土中無所乏少。無我心故,則不生慳貪嗔恚等煩惱。有佛國土一切樹木常出諸法實相音聲,所謂無生無滅無起無作等,眾生但聞是妙音不聞異聲,眾生利根故便得諸法實相,如是等佛土莊嚴名為淨佛土如阿彌陀等諸經中說。[11]
這裡,龍樹菩薩明確指定《阿彌陀經》等淨土經典是進一步瞭解佛土莊嚴的參考資料。
通過以上《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與《智論》的分析比較,足以瞭解到在《智論》思想內涵中,對他方淨土、阿彌陀佛及淨土經典給予了充分肯定,並且引以為《智論》觀點的論據,強調了菩薩成就佛道須先莊嚴其國的願行,這也是與阿彌陀佛本願精神相一致的。
(二)菩薩道的認識
《智論》還對整個菩薩道上三個不同的階段及修學次第做了介紹:
佛道有三種:波羅密道、方便道、淨世界道。[12]
波羅密道是指從初發心到證得無生法忍之間的肉身菩薩階段,主要是修六度,證得無生法忍入聖位後行方便道,進而行淨世界道,最後得一切種智。如卷四十中所說:
聲聞、辟支佛有加害者,不能深有慈悲心,若默然若遠離。菩薩則不然,能深加慈心,愛之如子方便度之,是故勝一切聲聞辟支佛,而能教化一切眾生,忍辱慈悲方便深故,隨願清淨業因緣故,能淨佛世界,是法具足故,不久當得一切種智。[13]
以上簡述了菩薩從度化眾生,進而淨佛世界,最後得一切種智(成佛)的過程,後面還將於“淨業之行”一章中圍繞這一中心,作專門討論。
在大乘經典中,我們可以知道菩薩在因地修行時,修無量功德,去莊嚴國土,以至圓滿成就。根據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明確得知,若菩薩欲以大悲心、方便力接引眾生,他就必須創造一個像西方極樂世界那樣的清淨國土。若菩薩欲以不淨、無常等因緣來度化眾生,他就須營造一個如同我們現在身處的娑婆世界這樣的穢土。所以說,菩薩修淨業,如造房屋,必以土地民眾這樣的環境為根基,利益眾生,嚴淨國土,最終成就無上佛道。
三、《智論》所示的淨土願
信願行三資糧具內在鉤鎖關聯。願為信之文券,行之門樞。淨業修持,立願尤為要務,願如航海之船舵。趨向目標,專志不移,成就道業。在第二章中已談到成佛之道可分為三個階段,前者是由初發心起直到得無生法忍之前的波羅密道,然後是得無生法忍之後修方便道,進而修淨世界道,最後證得佛果,其中菩薩道處於前兩個階次。以下將就菩薩在這兩個階次中因能力不同所發願之差別作一論述。
(一)無生法忍之意涵
這裡須先談何為生忍、法忍。《智論》卷十五釋曰:
忍諸恭敬供養眾及諸嗔惱淫欲之人,是名生忍,忍其供養恭敬法及嗔惱淫欲法,是名法忍。複次,法忍者,於內之情不著,於外六塵不受……。法中忍,法有二種:心法非心法,非心法中有內有外,外有寒熱風雨等,內有饑渴老病死等,如是等種種名為非心法。心法有二種:一者嗔恚憂愁疑等,二者淫欲驕慢等,是二名為心法,菩薩于此二法能忍不動,是名法忍。[14]
對於予我恭敬供養或嗔惱相加的眾生,慈心堪忍,堅定不動,名為生忍。以慈憫有情為煩惑牽縛惑亂,以順逆二境加諸,而不起愛憎。以慈憫心勝故,可感招無量福德,這是需要堅定的意志力以為支撐的。
而對於予恭敬供養法及嗔惱淫欲法,內而內六情(眼、耳、鼻、舌、身、意),外而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乃至自然界所加諸的寒、熱、風、雨,人生的生、老、病、死,及貪、嗔、驕、慢等煩惱動亂一切覺受,皆悉不受、不著,堪忍而如如不動,這就不單憑意志了得即可,若無智慧的時刻提撕觀照,焉得成熟!
《智論》卷一四云:
過去無量恒河沙等諸佛,本行菩薩道時,皆先行生忍,然後修行法忍。[15]
以是故知,菩薩修行忍辱波羅蜜,必先行生忍,而後次第及於法忍,由此二忍的修習成就無量福德與智慧。
那麼,什麼又是“無生法忍”呢?《智論》中提及“無生法忍”的解說散見各卷。主要有幾處。如卷五云:
已得解脫,是等悉舍,滅諸戲論,言語道斷,深入佛法,心通無礙,不動不退,是名無生忍。[16]
卷五〇曰:
云何菩薩無生忍,為諸法不生不滅不作故。[17]
卷八六曰:
菩薩先住柔順忍中,學無生無滅,亦非無生非無滅,離有見無見有無見非有非無見等,滅諸戲論,得無生忍。[18]
同文中,亦提及:
乃至作佛,常不生噁心,是故名無生忍。論者言得是忍,觀一切法畢竟空,斷緣心心數不生,是名無生忍,又複言能過聲聞辟支佛智慧名無生忍。[19]
卷八七又曰:
云何名無生法忍?知諸法相,常不生諸煩惱,從本以來,亦常不生。[20]
“滅諸戲論,言語道斷”,這充分說明,無生法忍的意境,是超越相對存在的現象界的一切,為般若空慧的體證!經由空慧的通達,所以能“深入佛法,心通無礙”。體見諸法實唯假名,畢竟緣起如幻。
(二)得無生法忍前之行願
通過以上引述得知,得無生法忍之前的菩薩會因外在因素及對自身煩惱結使地調煉不足而退轉菩提心。為此,龍樹菩薩在《智論》中特別提示:
作福無願,無所標立。願為導禦,能有所成。譬如鎖金隨師所作金無定。如佛所說有人修少施,修少戒,不知禪法,聞人中有富樂,人心常念願樂不舍,命終之後生當樂人中……以是故知因願受勝果。[21]
指出以發願為修行之導禦,堅固道心,增進道業。又如《智論》卷四十講:
此間四部眾,見十方面各千佛,是十方世界嚴淨,此娑婆世界所不能及。
時千人作願言我等修淨願行,以淨願行故當生彼佛世界……是十千人此壽終當生彼世界,終不離諸佛,後當作佛皆號莊嚴王。[22]
又卷七:
問曰,若不作願不得福耶。
答曰,雖得,不知有願,願能助福常念所行福德增長。[23]
從以上我們可知發願有確定行者方向,使行者能時時提起觀照反思自己言行。同時願也有使行者雖少修因心常繫念而增益其所修功德。
又說:
問曰:若作願得報,如人作十惡不願地獄,亦不應得地獄報。
答曰:罪福雖有定報,但作願者修少福,有願力故得大果報,如先說罪中報苦,一切眾生皆願得樂,無願苦者,是故不願地獄。[24]
瞭解到願的以上力用,便會誤認為憑藉願力就可作惡,而不知積善求福。在這裡,龍樹菩薩明示求生淨土者應以願力來指導我們一切行為意念以及修行,同時依於所願而使心不貪戀娑婆,一意求生淨土。
在娑婆世界,欲求覺悟,遂發展出信仰現在十方諸佛的成佛之道,此中,起信發願,不可或缺。作為十方諸佛的代表之一,阿彌陀佛因地所發之願,猶如磁石,吾人誠願往生則如鐵針,二者內具自然吸取之勢。故幽溪法師講:“然磁能吸鐵而不能吸銅,針能和磁而不能合玉,譬如佛能度有緣而不能度無緣,眾生易感彌陀佛而不易感他佛。” [25] 淨土行者以一心憶念淨土嚴淨、持佛名號而得往生,至於念佛法門的修習,將在第三章中詳細說明。
(三)得無生法忍後之行願
菩薩得無生法忍後之行願,如《智論》卷二七所說:
菩薩得無生法忍,煩惱已盡,習氣未除故,因習氣受,及法性生身能自在化生,有大悲為眾生故,亦為滿本願故,還來世間。[26]
故知菩薩證無生法忍時,是悲智如一的。以悲智交融的現觀,于一切眾生及順逆塵境,終不起一念染心。了知境緣違順的作者、受者乃至中間一切萬有,皆是因緣所生,從顛倒而有,唯緣起假名,畢竟空寂無性,而“於一切法,得無相忍”。然又能不舍一眾生,不舍本願,以大悲心乘願再來。這才能夠於一切法“不動不退”而深忍認可,以此而為入佛道初門,直趣無上菩提。
菩薩為了營建未來成佛時接納教育眾生所需的環境,成就淨土,而以願標立方向以導禦行者的修行,使行者能有所成就,又因行者有願而使其常念不忘所行,福德也因而增益。以下將先討論願所具有的莊嚴佛土的作用,再談菩薩行願之達成亦須眾生共業感招。《智論》卷七曰:
莊嚴佛世界事大,獨行功德不能成故須願力,譬如牛力雖能挽車,要須禦者能有所至,淨世界願亦複如是,福德如牛,願如禦者。[27]
又如卷三七:
問曰:教化眾生則佛土淨,何以別說?
答曰:眾生雖行善,要須菩薩行願,回向方便力因緣,故佛土清淨。如牛挽車,要須禦者,乃得到所至處,以是故別說。[28]
從以上可知對於菩薩嚴淨佛土的精勤努力,其中,龍樹菩薩以牛之挽車譬喻積功累德如,而以禦者譬喻行願、回向,凸顯了願對於淨佛國土的強大作用。同時,淨佛國土之誓願也是菩薩初發心時由自心中所發起,以後勤苦精進以期目的達成。然而實在不只是菩薩單獨之自力能夠實現其佛國,開始須由所化眾生之協同力量才能達成。依《智論》卷九十三說:
菩薩欲行淨佛土,遠離如是等粗身、口、意業,自行六波羅蜜,亦教他人令行;共清淨因緣故,則佛土清淨。[29]
由於共業所感,能化之菩薩與所化之眾生身口意清淨而成就淨佛國土。但指導菩薩行願,回向,方便力實在不可缺少,否則,如無禦者的車,不能有所至,莊嚴佛國亦然。所以諸大乘經中敘說菩薩之發願特別重要。菩薩建立大誓願皆是根據這一意義而來。
四、淨業之行
信願行三資糧中,行門是將信願具體地落實在念佛行持中。在《大智度論》於“釋往生品”中廣泛宣說種種不同的修行方法而成就往生的他方淨土之事,基於本文需要只就淨土宗專弘之念佛法門來說。
(一)念佛三昧之意涵
念佛三昧為《華嚴》,《涅槃》等諸大乘經中所廣為宣說盛讚其殊勝功德。《華首經》則名“一相三昧”,《文殊般若經》則名“一行三昧”,《觀佛三昧經》名為“觀佛三昧”,《大集賢護經》名為“思維諸佛觀前三昧”,在《智論》中對念佛三昧作了具體的定義:
念佛三昧名十方三世諸佛常以心眼見如現在前。問曰:“雲何為念佛三昧?”答曰:“念佛三昧有二種,一則聲聞法中,於一佛身心眼見滿十方。二者菩薩道菩薩道于無量佛土中,念三世十方諸,以是故念無量佛土諸佛之三昧常現在前。” [30]
行者行此法門,由初修時繫念三世十方諸方,當成就三昧時,三世十方諸佛,以禪定故現在眼前。
(二)念佛三昧之功用
在我們來修一種法門之前,先要瞭解到此法門的特質、功能,使之在修行過程中能更好的予以把握。對於念佛三昧的殊勝功德,《智論》卷七介紹到:
問曰:菩薩三昧種種無量,何以故,但贊菩薩念佛三昧常現在前。
答曰:是菩薩念佛故,得入佛道中。此是故念佛三昧常現在前。復次念佛三昧能除種種煩惱及先世罪,余諸三昧,有能除淫不能除嗔,有能除嗔不能除淫,有能除癡不能除淫恚,有能除三毒,不能除先世罪,是念佛三昧能除種種煩惱種種罪。複次念佛三昧有大福德能度眾生。是諸菩薩欲度眾生,諸餘三昧無如如此念佛三昧福德能速滅諸罪者……複次佛為王,菩薩為將,所尊所重唯佛世尊,是故應當念佛。複次念佛得種種功德利,譬如大臣特蒙恩寵常念其主。菩薩亦如是,知種種功德無量智慧皆從佛得,知恩重故常念佛。[31]
菩薩在得入佛道的過程中,應該心中常存念佛。因念佛三昧的功德無量,能對貪、嗔、癡等各種煩惱習氣得以消除。同時,還能為菩薩度化眾生積聚了豐富和大量的福德,智慧。
又如卷三十:
復次菩薩常善修念佛三昧因緣故,所生常值諸佛。如《般舟三昧經》中說,菩薩入是三昧,即見阿彌陀佛。便問其佛,何等因緣故得生彼國?佛即答言:善男子,以常修念佛三昧,憶念不廢故得生彼國。[32]
念佛不單是為求往生所修,也是行菩薩道之一切菩薩所須修的法門,因為菩薩于諸佛有感恩心,恭敬心,念佛往生,也是入佛知見、上報下化的成佛之途。
從《智論》中可找到稱名念佛、觀佛全身相、觀佛功德報身相與觀實相念佛這四種行法。以上四種行法皆能成就三昧,都能由前三者導入實相念佛。在《智論》卷八四中講到稱名念佛,就算不在定中,而是散心念佛也同樣能產生功德。
佛告須菩提,置是化佛及於佛佛所種福德,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但以敬心念佛,是善因緣乃至畢苦其福不盡。須菩提置是敬心念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但以一華散虛空中念佛,乃至畢苦其福不盡,須菩提置是敬心念,散華念佛,若有人一稱南無佛,乃至畢苦其福不盡,如是須菩提,佛福田中種其福無量。[33]
以上只略談稱名念佛之功德,並無講到以稱名得三昧,但在《文殊說般若經》中明確講到稱名念佛為一行三昧的基礎故引之說明。
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系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當先聞般若波羅密如說修學然後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 象不退不壞,不思廣義無礙無相。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閒其舍諸亂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不思議,佛法等無分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悉具無量功德無量辯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恒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當念一行三昧常勤精進而不懈怠,如果是次第漸修,則能得入一行三昧,不可思議功德作證,除謗正法不信,惡業重障者,所不能入。[34]
以上對一行三昧的整個過程作了說明,從中我們得知一行三昧就是實相的三昧。實相三昧的前方便可通過對稱名念佛的精進修行而得。因此,在選擇念佛的所緣時,無須執一種所緣境為殊勝。
(三)行淨則眾生淨,眾生淨則佛土淨
菩薩發大願成就佛道,莊嚴其土,菩薩為度眾生,而自“行淨”亦令彼眾生“行淨”(化彼同自),故說“行淨則眾生淨”。如是同等淨行眾生(眾生淨)同生菩薩成佛所成就之國土,故說“眾生淨則佛土淨”。如《智論》說:
三業清淨非但為淨佛國,一切菩薩道皆淨此三業。初淨身口意業,後為淨佛土,自身淨亦淨他人。何以故?非但一人,生國土中者皆共作因緣,內法與外法法作因緣,若善若不善,多惡口業故地生荊棘,諂誑曲心故地則高下不平,慳貪多故則水旱不調,地生沙礫;不作上諸惡地則平正,多出珍寶。如彌勒佛出時,人皆行十善故地多珍寶。[35]
世尊!雲何菩薩摩訶薩淨佛國土?佛言:有菩薩從初發意以本,自除身粗業,除口粗業,除意粗業,亦淨他人身口意粗業。世尊!何等是菩薩摩訶薩身粗業、口粗業、意粗業?佛告須菩提:不善業若殺生乃至邪見是名菩薩摩訶薩身口意粗業。複次,須菩提!慳貪心,破戒心,嗔心,懈怠心,亂心,愚癡心是名菩薩意粗業。複次,戒不淨是名菩薩身口意粗業……[36]
淨佛世界者,有二種淨。一者,菩薩自淨其身。二者,淨眾生心,令行清淨道。以彼我因緣清淨故,隨所願得清淨世界。[37]
菩薩以大慈悲和大威德度化眾生,自淨亦令他淨。然而眾生淨是否佛土也淨呢?
深心清淨故能化眾生。何以故?是煩惱薄故,不起貪心、我心、嗔心故,眾生愛樂信受其語。教化眾生故得淨佛世界。如《毗摩羅詰》(即《維摩詰經》)佛國品中說:“眾生淨故世界清淨”。[38]
若不利他則不能成就眾生。若不能成就眾生,亦不能清淨佛世界。何以故?以眾生淨故,世界清淨。[39]
接著《智論》又引《般若經》談到:
饒益一切眾生已淨佛國土。淨國土度已得一切種智。得一切種智已轉法輪,轉法輪已安立眾生於三乘,令入無餘涅槃 。[40]
肯定了淨土須由眾生淨成就的道理。由於菩薩深心清淨,眾生才能愛樂信受其語。而菩薩若不能令眾生淨,就不能淨佛世界,進而得一切種智。菩薩教化眾生使眾生清淨,以眾生清淨而國土淨。亦即反映了深心清靜——教化眾生(眾生清淨)——淨佛世界(國土清靜)——得一切種智(成佛)的次第,這與第一章所闡述的菩薩教化眾生,進而淨佛世界,最後得一切種智的成佛次第是完全相同的。
五、《智論》之往生義
前面三章已探討過由起信到發願再到修證的三個階次及各階次之要義。在本章要討論的是今生結束之時,我們要生往何處的問題,也就是如何落實對今生的終極關懷。
在《大智度論》卷三八至四○的〈釋往生品〉就是圍繞過去世及當前我們以何種因緣得生不同處所的問題進行的分析。它並不只限於趣生淨土,而是泛說普遍性的依於不同的因緣得生不同環境的情形的。
依據《智論》對往生的定義,我們當對比菩薩之本生因緣,以及我輩今世生處之優劣,來反思自己命終之際將要生往何處。《智論》卷三八說:
從他方佛國來者,疾與般若波羅密相應,與般若波羅密相應故, 捨身來生此間,諸深法要皆現在前,後還與般若波羅密相應,在所生處常值諸佛……有菩薩人中命終還生人中者,除阿毗跋致,是菩薩根鈍不能疾與般若波羅相應,諸陀羅尼門不能疾現在前。[41]
從以上得知從他方佛國來者是利根,又能疾與般若相應,沒有障礙;而人中還生人中者,除法身菩薩,都是鈍根。因此不能速與般若相應。在同卷中又提到何故從他方來生會比人間還生者的因緣殊勝:
他方佛國來者,從諸佛前來生是間諸根猛利;所以者何,除無量阿僧祗劫罪故,又遇諸佛隨心教導故,……又常聞誦正憶念般若波羅密故利,如是等因緣則菩薩心利。……人中死人中生者,不如上二處,何以故,以人身地大多故,身重心鈍,以心心數法隨身強弱故,又諸業結使因緣生故,彼二處來者是法身菩薩,變身無量,以度眾生故來生是間,人道中者皆是肉身。[42]
指出他方佛國來者,因彼處的殊勝,又加菩薩已滅無量罪,能憶念般若,並且是發大願來廣度眾生者。反觀人道還生者,因此間的環境,自己的身心構造,以及對自身煩惱業力的調治都不能勝於他方淨土來生者,通過這一比較可以知道身居濁土或是淨土對於修行者,將會產生具有決定意義的影響。這也難怪淨土宗歷代祖師都宣導先往生西方淨土,當得不退位時,才回來度娑婆眾生。
《智論》還強調:
問曰:菩薩當化從生,何故常欲值佛。
答曰:有菩薩未入菩薩位,未得阿鞞跋致授記別故,若遠離諸佛,便壞諸善根,沒在煩惱,自不能度安能度人……菩薩未入法位,若遠離諸佛,以少功德,無方便力,欲化眾生,雖少利益反墮落,以是故新學菩薩,不應遠離諸佛。[43]
由於根器能力的差別,新學菩薩選擇往生淨土,乃是一項理性的選擇。同時菩薩本身的性向與心趣也決定他對未來世所生處的選擇。如《智論》卷三八云:
菩薩有二種,一者有慈悲心多為眾生,二者多集佛功德,樂多集諸佛功德者,至一乘清靜無量壽世界。好多為眾生者,至無佛法眾處,讚歎三寶之音。[44]
菩薩有二種性向,或是慈悲心多為眾生或樂多集諸佛功德。菩薩會以本身的性向及道業目標來規劃未來世的去處。《小品般若經》卷四點出:
舍利弗,我觀其心則生隨喜,是人行菩薩道,當以法示教利喜無量……,令住阿 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是善男子善女人,心樂大乘願生他方現在佛前說法之處,于彼續複廣聞說般若波羅蜜,於彼佛土,亦複以法示教利喜無量……,令住阿 多羅三藐三菩提。[45]
有一類菩薩于所到之處都能令眾生發菩提心,又心樂大乘願生淨土。淨土宗祖師如蓮池大師、藕益大師都是這類的菩薩,此正如《小品般若經》中釋尊所隨喜的菩薩。這類菩薩並非缺少慈悲心而是以不同角度來規劃未來世的修學環境,如《智論》卷三八曰:
行四念處乃至大慈大悲故,命終時,憐憫眾生,願生他方現在佛國續與般若波羅密相應。[46]
菩薩由於自身前世今世的根器利鈍、習氣淺深及業纏輕重等因緣而有各各道,各各行,各各願門之果。據此思考來決定未來世受生何處,利於實踐菩薩道。故《智論》言:
諸菩薩種種法入佛道[47]
六、結 論
以上根據淨土宗往生資糧的模式,以較有系統的引據、比較和推論,反映出《大智度論》的淨土思想與後來產生的淨土宗的認識大體上的一致性,意在調和以往所認定的智解門和信行門在解行上的抵牾,為廣大饒益故,勸令我輩同倫生深信心,同願往生西方極樂淨土。
文章在第二章的論證中確立淨土、淨土經典之真實不誣,同時此章還點出了成就淨土在整個菩薩道中佔有重要位置;第三章對得無生法忍之前和之後的發願作一比較,反映了因能力高下和所處階次不同所發願之差別,消除人們以為淨土行者只知自利而罔顧其他的偏見之想;通過第四章的分析得出信願落實在於行持的論點,行持中依念佛亦可得實相三昧,並強調得無生法忍之後的菩薩必須自淨且令他淨,以嚴淨佛土,這也呼應了第三章關於菩薩道與成佛之道階次的論述;在第五章分析往生方向之勝劣時,指出因眾生煩惱業習等因緣不同,其未來往生去處也不一樣,同時於法門選擇上也有異,但最後一站都要歸入佛道。
注釋:
[1]《印光大師文鈔》第44頁,佛陀教育基金會印。
[2]《大正藏》第25卷,第708頁中。
[3]藤田宏達《原始淨土思想之研究》,岩波書店,1970,第506~516頁。引自《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三期之《西方淨土的宗教學詮釋》文,陳敏齡著。
[4]《妙雲集(下編)》之四〈淨土與禪〉頁四,印順法師著。
[5]《大正藏》第14卷,第538頁下。
[6]《大正藏》第9卷,第16~19頁下。
[7]《大正藏》第9卷,第590頁中~594頁上。
[8]《大正藏》第25卷,第342頁下~343頁上。
[9]《大正藏》第12卷,第267頁下。
[10]《大正藏》第25卷,第711頁。
[11]《大正藏》第25卷,第708頁下。
[12]《大正藏》第25卷,第258頁上。
[13]《大正藏》第25卷,第353頁上。
[14]《大正藏》第25卷,第168頁中。
[15]《大正藏》第25卷,第168頁上。
[16]《大正藏》第25卷,第97頁下。
[17]《大正藏》第25卷,第416頁下。
[18]《大正藏》第25卷,第662頁中。
[19]《大正藏》第25卷,第662頁下。
[20]《大正藏》第25卷,第672頁中。
[21]《大正藏》第25卷,第108頁中。
[22]《大正藏》第25卷,第354頁中。
[23]《大正藏》第25卷,第108頁下。
[24] 同上。
[25]《淨土生無生論》,幽溪法師著。引自魏磊《淨土宗教程》第288頁,宗教文化出版社,1998。
[26]《大正藏》第25卷,第261頁下。
[27]《大正藏》第25卷,第108頁中~下。
[28]《大正藏》第25卷,第335頁上~中。
[29]《大正藏》第25卷,第710頁中。
[30]《大正藏》第25卷,第108頁下~109頁上。
[31]《大正藏》第25卷,第109頁上~中。
[32]《大正藏》第25卷,第276頁上。
[33]《大正藏》第25卷,第646頁上。
[34]《大正藏》第8卷,第731頁上~中。
[35]《大正藏》第25卷,第708頁下。
[36]《大正藏》第25卷,第706頁下。
[37]《大正藏》第25卷,第418頁中。
[38]《大正藏》第25卷,第657頁中。
[39]《大正藏》第25卷,第463頁中。
[40]《大正藏》第25卷,第652頁中。
[41]《大正藏》第25卷,第336頁中。
[42]《大正藏》第25卷,第337頁上~中。
[43]《大正藏》第25卷,第275頁下。
[44]《大正藏》第25卷,第342頁中。
[45]《大正藏》第25卷,第555頁中。
[46]《大正藏》第25卷,第339頁中。
[47]《大正藏》第25卷,第345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