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研究
《解深密經》與唯識思想
濟群法師
28/08/2015 06:41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唯識宗的依據經典有六經十一論,《解深密經》是其中極為重要的典籍之一。在唯識學創立過程中,許多核心理論都淵源於此,所以說,《解深密經》是學習唯識宗的必讀經典。

  《解深密經》在印度的梵本有廣略兩種:一、廣本,有十萬頌;二、略本,有一千五百頌(見圓測《解深密經疏》卷二)。漢地但傳略本,先後有四譯:

  一、劉宋元嘉年中,求那跋陀羅(功德賢)在潤州江寧(今鎮江)東安寺譯出。一名《相續解脫經》,有一至二卷,相當於唐譯《解深密經》後二品;一名《第一義五相略集經》(見嘉祥大師《法華玄論》),此經已散佚,從經題看當為唐本《勝義諦相品》的異譯,因為第一義是勝義諦。至於五相,《瑜伽師地論》所引《解深密經》在辨勝義諦相的部分,正是由五相說明(見《瑜伽師地論》卷七十五)。

  二、北魏武帝延昌年間,菩提流支在嵩山少林寺所譯,名《深密解脫經》,有五卷,分十一品,為唐本全經的異譯。唐本《勝義諦相品》的四段,在此分為四品,所以唐譯本八品,在此則為十一品。

  三、南朝陳文帝天嘉二年,拘那陀羅(真諦)在梁安郡(今廣東惠陽一帶)譯《解節經》,有一卷四品,相當唐譯《勝義諦相品》。

  四、唐太宗貞觀年間,玄奘三藏在西京弘福寺所譯《解深密經》,共五卷八品。是四譯中內容最完善的本子。

  本經的內容,主要由序分(教起因緣)和聖教正說兩大部分組成(見圓測《解深密經疏》卷二)。

  序分為序品,本經但有通序(證信序),敘述聞、時、主、處、眾五事(依親光《佛地經論》判)。教主說經時,住光曜無比的七寶宮殿,法會莊嚴無比,具十八種圓滿,佛身有二十一種功德,以大悲心普為發趣一切乘者說法。其中,有具足十三種功德的聲聞眾和具足十大功德的菩薩眾,更得觀自在、曼殊室利等極位菩薩為當機者,益顯法會之隆重。

  聖教正說分共有七品。初四品(勝義諦相品、心意識相品、一切法相品、無自性相品)明所觀境;次二品(分別瑜伽品、地波羅蜜多品)辨能觀行;後一品(如來成所作事品)顯所得果。

  勝義諦相品:辨勝義諦相。全品分四段說明:第一段,由解甚深密意菩薩解答如理請問菩薩所提出的勝義諦離言無二的道理。第二段,佛陀正式為法湧菩薩說勝義諦是聖者內自所證、無相所行、不可言說、絕諸表示、絕諸諍論,不是凡夫眾生所能尋思的。第三段,佛陀為善清淨慧等說勝義諦與諸行相非一非異的關係。第四段,佛陀為善現(須菩提)等說勝義諦是遍一切一味的平等相。

  心意識相品:由廣慧菩薩請問心意識秘密善巧道理。世尊在此宣說了第八識甚深大法。此識名一切種子心識,往來於五趣四生之中,投胎受報,執受根身、種子;又名阿陀那識,隨逐執持根身;又名阿賴耶識,與根身共安危故;又名為心,能積集滋長色聲香味觸,有情由此識作為根本依止,前六識隨緣顯現,前五識現行必有分別意識與之俱轉。這是依止法住智建立心意識秘密善巧。若能透過諸識差別,不見諸識差別相,則名心意識勝義諦善巧。

  一切法相品:由德本菩薩請問諸法相善巧道理,世尊宣說三相:一者遍計所執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圓成實相。遍計所執相是假名安立自性差別,乃至所有言說,如眩翳人眼中所有眩翳過患;依他起相是一切依因待緣所生自性,如眩翳人眩翳眾相;圓成實相是一切法平等真如,如淨眼人所緣境界。又遍計所執相是無相法,依他起相是雜染相法,圓成實相是清淨相法。菩薩如實了知無相法,就能滅除雜染相法,證得清淨相法;菩薩通達這些道理,就可以稱為于諸法相善巧。

  無自性相品:辨三無性(一、相無性,二、生無性,三、勝義無性)。全品由五大部分組成:一、菩薩請問分:由勝義生菩薩回顧世尊初轉法輪時,曾說蘊、處、界等自性差別的有性教,至般若會上又說諸法皆空無自性,以為前後矛盾,不知世尊依何密意而說?二、如來正釋分:正顯無性教的施設,用三無性顯了解釋一切法無性及一切諸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的道理。三無性依三性安立:依遍計所執相立相無性,由相本無,但有假名安立;依依他起相立生無性,由緣生法無自然性,又緣生非勝義為勝義無性;依圓成實相立勝義無性,由勝義是無我法性所顯。由此所謂一切法無性,但無凡夫所執我法性及外道之自然性,非謂一切都無性也。又一切諸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是依相無性及勝義無性而說:由遍計所執相本無所有,而圓成實相法爾如是。三無性中,為初發心有情說生無性,顯緣起諸法無常無恒,從而相信因果,修習資糧。為資糧、加行位有情說相無性及勝義無性,使其於緣起因果不生遍計所執相,能正厭離,能正離欲,能正解脫,不起煩惱、業、生三種雜染。又依無性教釋一乘義:由三乘有情都依三無性妙理而得解脫,所以世尊密意說言唯有一乘,非諸有情無聲聞、緣覺、菩薩種性的不同,尤其是趣寂聲聞永不成佛。又辨五事具足不具足的四種人,對無性教取解不同,升沉各異。三、菩薩領解分:是勝義生菩薩對世尊昔日所說的五蘊等法門,一一用三性、三無性分別解釋,並舉喻顯示佛陀的無性教,或隱或顯地遍一切大小乘經中。四、校量歎德分:勝義生菩薩進一步對佛陀一生所說教理,依三無性教的隱顯不同,用三時判攝。以阿含的有教及般若的空教,具為佛陀隱密不了義說,唯今所說三性、三無性為顯了了義說,又辨弘揚此經功德。五、依教奉持分:說信受奉行的利益。

  分別瑜伽品:佛陀為慈氏菩薩開示瑜伽止觀。主要內容包括修習止觀的依住,止觀所緣四種境事,獲得止觀的方法,隨順止觀的作意,止觀二道的一異,止觀的單修與雙修,止觀的種類差別,止觀中的止相、舉相、舍相,修習止觀菩薩如何知法知義,修止觀中遣除法相的方法,止觀所攝諸定,止觀的因果作業,止觀諸障差別,止觀能證菩提的過程,修習止觀菩薩善知六處能引發廣大威德,無餘依滅受等,全面介紹了大乘瑜伽止觀法門。

  地波羅蜜多品:佛陀為觀自在菩薩宣說十一地及六度。全品大分為四:一、廣明諸地:解釋十一地的名義,闡述諸地所攝功德,如四種清淨、十一分、八種殊勝,及地上菩薩投生、願力的優越性,分別十一地中所對治的二十二愚、十一種粗重。二、詳釋六度:由六度出名,六度與三學,六度與福智資糧,五相修學六度,施設諸度數無增減的所由,六度次第安排依據,六度品類差別,波羅蜜多得名理由,六度總別清淨相,波羅蜜多五相有五種業,六度具最廣大等五相,六度因果無盡,菩薩愛度不愛度果的原因,諸度各有四種威德,諸度因果利益,眾生自業過失,般若取法無性,三種波羅蜜多等十八門組成。三、分別地中隨眠等障:說明害伴隨眠、羸劣隨眠、微細隨眠三種在地上斷的情況、斷的時間,及菩薩煩惱的得失。四、辨如來說一乘意:如來依諸法法性是一,說唯有一乘,非諸有情無種性差別。最後是依教奉行分。

  如來成所作事品:世尊為曼殊室利菩薩解說如來成辦的種種事業。全品內容有十二部分:一、分別法身相;二、如來化身生起相;三、如來言音差別;四、如來心(受用身之心)生起相;五、如來化身有心無心;六、如來所行與如來境界區別;七、如來成佛、轉法輪、涅槃相;八、如來為諸有情作緣之差別;九、如來法身與二乘解脫身的不同;十、如來威德住持有情相;十一、淨土與穢土何事易得、何事難得;十二、依教奉持功德,顯示了佛果三身的不同作用。

  本經是唯識宗重要的依據經典,為唯識宗的建立提供了理論根據。

  一、一切種子心識:本經《心意識相品》提出一切種子心識,又曰阿陀那識,又曰阿賴耶識,又曰心。經中以之為有情生命載體,輪回生死,往來於五趣四生中,執受根身、器界、種子,成為諸法生起所依及精神活動的依賴,屬於唯識宗的特殊理論。

  二、諸法唯識:唯識宗的核心典籍《成唯識論》,建立了諸法唯識的理論體系,從因能變和果能變兩方面進行說明。因能變,指萬有之因的種子阿賴耶識,集起生成宇宙人生的一切現象,這一思想是根據本經心意識相品一切種子心識又名曰心,以能積集滋長色聲香味觸的含義而來。果能變,是自證分變現見相二分,從認識論角度建立唯識,這種思想淵源於本經的分別瑜伽品,世尊對彌勒菩薩說: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然即此心如是生時,即有如是影像顯現。”

  三、三性三無性:此是唯識宗的核心理論,也可以說包括了唯識全體。唯識家談空說有,顯示中道,都是根據三性三無性。在三性中,遍計所執性說明了凡夫的我執與法執;依他起性顯示了世界中依因待緣所生的假有現象;圓成實性告訴我們,聖人以如實智所認識的宇宙人生實質。凡夫由無知產生的心外實有我法的境界是不存在的,所以依遍計所執立相無性,相即無性,了不可得。依因待緣所生現象雖有,但不是自然有,有而不真,所以依依他起立生無性,蓋無自然性也。宇宙人生的實質真實不虛,但必須遠離凡夫的錯誤觀念,空去遍計所執才能證得,所以依圓成實立勝義無性。由此勝義是依無性所顯,修道人遣除遍計所執性後才能證入。三性三無性的思想,見本經一切法相品無自性相品

  四、五性各別,無性不能成佛:在中國佛教史上,曾有過闡提能否成佛之爭,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的著名典故即由此而來。最後,以大本《涅槃經》的傳入方結束諍論。因此,在隋唐之前的教界,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幾乎已成定論。沒想到唯識思想的傳入,將一切有情分為五種性,即聲聞種性、菩薩種性、緣覺種性、不定種性、無種性。其中,定性聲聞不能回小向大,無性有情不能成佛,這與傳統的佛教思想形成了截然不同的說法。五性各別的思想,雖詳見於《瑜伽師地論》,但來源卻是本經無自性相品

  五、一乘方便,三乘真實:與五性各別、無性不能成佛一樣,一乘方便、三乘真實是唯識家的又一特殊理論。因為傳統佛教都是說一乘真實、三乘方便,而這種思想又是出自于權威經典《法華經》中。因此,在隋唐以前的漢傳佛教界,一向都主張三乘方便、一乘真實。而唯識宗則提出三乘真實、一乘方便,實在令中國人感到震驚。好在一想到《大智度論》所說的,佛陀依四悉檀設教,眾生根機不同,佛陀說教各異,也就沒有什麼好奇怪了。唯識家的這種思想,主要也還是依據本經《無自性相品》。

  此外,還有三時判教、瑜伽止觀、十度、十一地、佛陀三身、諸障差別等,無不源於本經。這都說明,對唯識學人而言,研習《解深密經》是何等重要。

  本經最早為《瑜伽師地論》引用,該論在攝抉擇分中引用《解深密經》正宗分全文作為教證,顯示了瑜伽法相教理出自金口。其次,由無著菩薩撰疏弘揚,西藏大藏經的丹珠藏中,有無著菩薩所撰《解深密經釋》,文約義豐,是印度中期大乘佛教的權威性代表作。無著在《攝大乘論·所知相分》中,也引用《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心境一異門成立唯識。世親釋《攝大乘論·所知依分》時,本經的心意識相品被全文引用。此外,真諦三藏譯出《解節經》後,也撰有《解節經義疏》弘揚本經。

  在漢地翻譯的《解深密經》中,流傳最廣、注疏最豐的當屬唐譯本。奘公留學印度十七載,從戒賢論師聽授《瑜伽師地論》三遍,當然學過本經。歸來後主持譯場,隨譯隨講,由弟子們記錄成書。奘公門下,最著名的有窺基、圓測二師。《大正藏》中,現存圓測的《解深密經疏》四十卷,書中旁徵博引大小乘經論,深刻分析經文奧義,是後世研究本經的重要資料。又有遁倫所著《瑜伽師地論記》二十四卷,其中關於本經的注解有八卷。歐陽竟無居士曾將這一部分內容單獨摘錄出來,列入經中各品文下,成八卷,又從親光《佛地經論》的序文引來補足序品,成前二卷,合為十卷,稱曰《解深密經注》。唐代關於《解深密經》及《瑜伽師地論》的注解,從史籍記載看還有很多,可惜大多散佚,此不贅述。

  近代,太虛大師撰有《解深密經綱要》,概論經史及全經大意,又著《解深密經·如來成所作事品講錄》,闡述佛果功德。又有韓清淨居士撰《瑜伽師地論披尋記》,並為論中所引的《解深密經》作了注疏。現代則有演培法師所撰《解深密經語體釋》,用現代語言寫成,通俗易懂,是學習本經的入門典籍。

刊載於《內明》第246
2007
11月修訂版 



來源:www.jcedu.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