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研究
佛教的生命觀
中偉法師
11/07/2016 06:55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在人生中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沒有比生命再大的問題了。

  我們普通所說的"生命",從出生開始到死亡為止,有著生命,也就是活著。這是從自然方面所說的肉體上的生命,這是眼所能見的生命。但是能使我們作為人而生存,使每個人能生存的原因,它的起源,則是眼所見不到的。

  這樣,同是生命,有眼所能見到的生命,和眼所不能見到的生命這兩大含義。眼能見到的生命可以說是科學意義上的生命,或者叫生物學裡的生命。

  天臺宗大師智 把有情世間(眾生)區分為十種,稱為"六凡四聖",其品秩由低到高分別為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間、天堂、聲聞、緣覺、菩薩、佛。並提出了十界互共,互相包含、具有、轉化,及一念三千的理論。

  現代日本的遲田大作正是基於十界互共的理論,來論證佛教的生命觀,解釋人類的存在,同時也提出了人類解放的原則,指出人類生命不斷進化的前景。
  佛法究竟是怎樣來看待有情生命的呢?

一、萬物因緣生,亦由因緣滅

  人類究竟由何而來,死往何去?一般人以為生從母胎來,死往墳墓去。神教說,生由上帝創造,而死,信者升入天國,不信者墮入地獄。

  生從母胎來,死往墳墓去,這只是就肉體而言。而人的靈識從哪裡來,死後又到了哪裡呢?上帝為什麼不全部創造聰明、美麗又善良的人呢?為什麼會有愚蠢、醜陋和奸詐的人呢?人死後為什麼還會有上天堂、下地獄的差別呢?

  佛法說:"萬法因緣生,萬法因緣滅。"人類由前生的善良、險惡心性的因緣而來投生,死亦由各人的善惡因緣而輪回。佛法告訴我們用因果來看整個世界、整個宇宙。

  先從時間意義上的"緣起"說起。緣起的願意是"因緣而起",因為有過去各種各樣的因緣,事物便得以生成。現在存在的東西,如果沒有過去各種各樣的條件結合,就不可能有現實的存在。無論什麼事物都是如此。

  我們在考慮時間上的緣起的同時,也應考濾到空間上的緣起。空間上的緣起是指現有事物之間的關係。"此有則彼有,此無則彼無。"現有事物的彼此關係,是相互依存的關係。獨立自在的東西是沒有的。

  一切眾生由無始以來,生生世世流轉於六道,造有許多善業,也造下許多惡業。由善惡業的多寡分別招感生於天上或墮入地獄的果報。善惡參半,即生於人道。嗔恚多生於修羅,愚癡多生於畜生,貪欲熾盛則生於餓鬼。天上福盡下墮,三惡道惡滿上升,生死就是這樣轉來輪去,生生相續。

  因果經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若問我們這一生的來處,就看我們這一生是具足聰明才智,還是愚癡暗啞;是富貴壽考,還是貧蹇夭折。欲知我們這一生的去處,就要計算計算我們這生作善多少,作惡多少,施捨多少,貪取多少,大致就可以知道我們一生之後將要到哪裡去。

二、"四食"與生命的延續流轉

  《增一阿含經》中說:

  "彼云何名為食?彼 食者,如今人中所食,諸入口之物可食啖者,是謂名為 食。"

  "云何名更樂食者?所謂更樂食者,衣裳、傘蓋、雜香花、熏火及油、與婦人集聚,諸餘身體所更樂者,是謂名為更樂之食。"

  "彼云何名為念食?諸意中所念想,所思維者,或以口說,或以體觸,及諸所持之法,是名為念食?

  "彼云何名為識食?所念識者,意之所知,梵天為首,乃至有想、無想天,以識為食,是謂名為識食。"

  通過以上解釋,對"四食"作了明確的界定。"四食"中的" ",就是通過人的口腔吃下去的食物,包括人的一切飲食。"更樂食"(也稱"觸食"),是指視覺、嗅覺、觸覺及能使人產生快感的一切官能感受。"念食"(也稱"意食"),是指思維、意願之類的心理活動、主觀願望,往往也通過口說、身行等表現方法來實現。"識食",依印順導師說,就是指執取身心的,與染愛相應的識,即"十二因緣"中的""

  "四食",是佛陀通過深細觀察而揭示的人的存在條件和方式。人們總是希望生命得以延續,這種欲求雖或是存在於極細微的意識下的,不必經常顯著的表現出來,但實在是非常的堅強與熱烈!佛法強調"四食"的重要性,是從人的生存需要來說的,但又不專限於人類,而普遍於一切有情。從出世間法的角度來看,佛陀對人們伴隨"四食"而來的欲望作了否定。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由於執著於物質希求,把大部分精力和時間都放在了對物質生活的追求上,其結果不要說在死後變成畜生,下地獄,就是在這一生中隨時也都會有受報的可能。

  所以,把佛教中的"四食"思想推向社會,深入人心,時時警醒,對淨化風氣,重塑靈肉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

三、生命的解脫

  佛陀四十九年的說法,都是在圍繞解脫這一主題而說法。然而在我們談論到離苦得樂時,卻有人反對說,人生本來就應該有苦有樂,生活才顯得豐富多彩。如果說人生就應當是苦樂參半的話,那麼我們對待痛苦應當是象迎接歡樂一樣才對。可是為什麼我們始終都處在逃避痛苦卻追逐歡樂的狀態中呢?由此可見,解脫痛苦是佛法與世間所要共同解決的問題。

  佛法首先要求人們要深刻認識到苦的存在與不可回避。在《雜尼迦耶》〈諦集〉中這樣表述苦:"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憂愁、哀傷、痛苦、煩惱和不安是苦,怨憎會是苦,親離別是苦,求不得是苦……總之,五取蘊是苦。在《長尼迦耶》〈大念處經〉中對苦也有與此相同的描述。

  我們明白了苦的存在,就要去解決苦。世間對苦的解決方法是改善生存環境,發展科學技術,促進經濟增長,以為物質條件的改善,人類就能從此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可事實上,今天人類社會層出不窮的問題,以及個人面臨的困難和痛苦,可能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要多得多!

  以佛法的眼光看,人類痛苦的根源是對""(存在)的迷惑和執著。要想解脫痛苦,必然要正確認識存在。

  人類的痛苦與外在環境密切相關,如果我們用佛法來指引我們的思想和行動,把佛法的精義適用到人生中去,那對於解脫就無疑會產生決定性的影響。早年,太虛大師就已提出了"人間佛教"的思想,從世間應用的角度來闡明佛法,致力於用佛法去指導解決世間的問題。

  舉例來說,我們的錢、房子乃至親人,以佛法的眼光看,都並不是絕對屬於我們的。我們與這些事物之間的關係是通過習俗、倫理道德或者法律的約定才成立的,而這些對我們具有制約作用的習慣性力量,其自身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這是一個基本的歷史經驗和社會常識。如果我們對這種習慣性的力量產生了絕對的信賴,就有可能受到它的傷害,從而產生痛苦。相反,如果我們以敏銳的智慧和深刻的觀察,瞭解到了這些習俗也好,倫理道德、法律也好,以及靠它所保障的我們的財產和名譽、情感,對於我們自身的捆縛,看到佔有與喪失、會聚與離散、生死與病苦,都是"假有"不實的,毫無可以執取之處的話,離解脫也就不遠了。

  當我們瞭解了生命的由來與痛苦的解脫途徑的時候,才能更高好的體會人身之難得,同時對於生死才會有清醒的認識,從而對於如何把握這一生,有一個基本的態度。



 

來源:www.jcedu.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