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聽無生曲,始聞不死歌。慈悲當體是,從此念彌陀。
始覺就是本覺被無明蒙蔽之後,淪為不覺的生死凡夫,又開始漸除無明,漸息妄心,開始恢復其固有的本覺。如《大乘起信論》說:“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說有始覺。”無量劫以來,一直流轉三界六道,現在才聽到了“真心不生不死”的道理,並能於此妙義深入觀察,直下承當,勇於接受,堅信不移。從此,人生的目標和整個生命的價值取向,就有了新的突破,生命呈現出光明和寧靜的景象。明白自己當體就是清淨莊嚴的本覺真心,反而後悔過去無始以來的迷惑、造業、受報,輪回苦痛的冤枉!所謂:今知當體是,翻恨自蹉跎。
在自己體會到本覺真心沒有死亡的時候,同時也看到了一切眾生都是如此,從來就沒有離開或者丟失過自己的本覺真心,只要能夠迴光返照,體悟到這個不生不滅的本覺真心,就可以解脫生死之苦。並且這個本覺真心與過去、現在、未來十方諸佛都是一樣的,完全平等,沒有絲毫差別,至尊至貴。這樣就能夠從內心深處感受到一切生命的無比尊嚴!
然而,現實生活中的凡夫眾生,卻不能感受到自己和他人這種生命的尊嚴,反而為了生活受盡苦楚,梯山航海貿易經營,貪嗔癡慢殺盜淫妄,從迷入迷,不能自返,何等悲哀?於是,生起了“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救濟一切眾生離苦得樂,而心中常懷感激恭敬之誠意,從不忘記生命的尊嚴。
佛法中所說的“慈悲”就是這樣,是在自己覺醒內心世界的清淨莊嚴之後,同時俱起的一種平等博大之心,看一切眾生都是佛,自己亦不例外。所以,在生命的任何時刻,在自己遇到的任何機緣,都是自利利他回歸本覺真心的機遇。特別是對於臨終者的關懷,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在真正體會了生命的尊嚴之後,就比較容易與本覺真心的純真、純善、純美、純慧相應。
一、始覺之層次
當然始覺是有各個不同層次的,簡單的說,就是從相信並承認了自己具有本覺真心的時候開始,一直到最後成佛的究竟覺之前,此中經歷了諸多的修證階位,都是屬於始覺的範圍。如《起信論》說:“如凡夫人覺知前念起惡故,能止後念令其不起。雖複名覺,即是不覺故。如二乘觀智,初發意菩薩等,覺於念異,念無異相,以舍粗分別執著相故,名相似覺。如法身菩薩等,覺於念住,念無住相。以離分別粗念相故,名隨分覺。如菩薩地盡,滿足方便,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心無初相,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這裡提到了不覺、相似覺、隨分覺、究竟覺,就是整個“覺者生涯”的順序漸進之層次,如果配合大乘菩薩修行之各種階段,即:
1、不覺:這是指十信位(外凡資糧位)的修行人,雖然已經覺知惡業會招致苦果,而不再造作身、口之惡,但是還沒有生起斷除見思惑的智慧,只是屬於伏惑階段。知道去惡從善,卻未能真正見到本覺真心,所以還只能叫不覺。
2、相似覺:此謂二乘之人及三賢位之菩薩,雖然已經遠離我執,覺知“我空”的道理,而斷滅貪、嗔、見、愛等煩惱,但是還沒有舍離“法執”分別的妄念。從初住菩薩一直到十回向位的菩薩,都是處於這個相似的階位,所以說他們是相似覺。
3、隨分覺:這是指初歡喜地以上至第九善慧地的菩薩,已經遠離“法執”的妄念,了知一切諸法都是唯心所現;即隨修證境地之轉升而逐地增悟一分對真如法身之理的覺知。這是屬於別教“分證即佛”的位次,從初地開始,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無明煩惱隨分而破,本覺真心也就隨分而證,所以叫做隨分覺。
4、究竟覺:此謂第十地法雲地的菩薩,既然已經滿足因地上的修行,就以一念相應慧覺知心之本源,並遠離微細之念,窮源澈底,透見全部的真心佛性。
在這些修習的位次當中,菩薩的心量和對本覺真心的了知也是逐漸擴大的。由此可見,佛法的中心思想就是圍繞這個“覺”字,一切言語動作、參禪念佛,無不回歸到覺悟上來。此中所體現出來的就是——生命無窮盡的奮鬥!
二、慈悲之內涵
經常聽到人們念叨“菩薩慈悲”,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個“慈悲”的真實內涵,就僅僅把它看作是做善事、好事而已,這是不確切的。因為慈悲的內涵遠遠不止這些。
慈悲的定義就是“拔苦與樂”,經論中有兩種說法:一是拔苦為慈,與樂為悲。如南本《涅槃經》卷十四說:“為諸眾生除無利益,是名大慈;欲與眾生無量利樂,是名大悲。”(T12.696a)《往生論注》卷下也說:“拔苦曰慈,與樂曰悲,依慈故拔一切眾生苦,依悲故遠離無安眾生心。”(T40.842b)二是與樂為慈,拔苦為悲。如《大智度論》卷二十七云:“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T25.256b)《十地論》卷二云:“慈者,同與喜樂因果故;悲者,同拔憂苦因果故。”(T26.134a)不過,從慈祥和悲戚這個意義上說,似乎給予快樂應該是慈的意思,而代人受苦則應是悲的意思。總之,就是給予眾生快樂,代替眾生受苦。
慈悲在佛法裡面,佔有很重要的位置,可以說是佛道的門戶,諸佛的心念。如南本《涅槃經》卷十四說:“一切聲聞、緣覺、菩薩、諸佛如來,所有善根,慈為根本。”(T12.698b)《觀無量壽經》說:“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T12.343c)又,慈悲為萬善之基本、眾德之伏藏。《大智度論》卷二十七說:“慈悲是佛道之根本,……亦以大慈悲力故,于無量阿僧祇世生死中,心不厭沒。”(T25.256c)
慈悲有三種表現形式:一是眾生緣慈、二是法緣慈、三是無緣慈。如《往生論注》卷上所說:“慈悲有三緣:一者眾生緣是小悲,二者法緣是中悲,三者無緣是大悲。”(T40.828c)《涅槃經》還指出這三種慈悲各具兩種含義,一種是:緣貧窮眾生而施予安樂,此名眾生緣慈;緣彼眾生所須之物,而施之,名法緣慈;緣於如來,名無緣慈。如來永離貧窮,受第一樂,故不以眾生緣、法緣為可緣,故雲無緣。而欲以大樂與眾生,故雲無緣慈悲。這是從教化眾生給予利益的角度而分為三緣。另一種是:緣一切眾生、父母、妻子、眷屬,名眾生緣慈;不見父母、妻子、眷屬,見一切諸法皆自緣生起,名法緣慈;不住法相及眾生相,任運而轉,名無緣慈。這是從內在破除執著的程度來分為三緣的。
那麼,在大乘佛法裡面的真正大慈悲,即“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是從什麼時候什麼地方開始生起來的呢?這就是我們這裡要討論的“始覺與慈悲”之核心問題。
慈悲不同於世間一般的善事、好事,善事好事主要是從具體事相上來表現的,而慈悲則主要是從內心世界來體現的。修學佛法者在始覺之後,才能夠生起真正的慈悲心,而在相似覺的位次時,也不能發起真正的慈悲,只是生起了相似的慈悲心而已。隨分覺時也只能生起部分的真正大慈悲,始覺與慈悲就是從這裡說的。
首先,關於同體大悲,這個“體”字就是本覺之體。修行者通過靜慮和智慧的觀照之後,發明了心地,看到了自己的本覺真心,同時也就發現一切眾生都有這個本覺真心,而且此心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完全等同,無有任何差別,原本就是清淨莊嚴,微妙無比。真正看見了這個真如本體是完全相同的,毫無疑問,毫無動搖,這就是真的“同體”了。然而,眼前的一切眾生,他們卻並不知道自己這個毫無痛苦、清淨無比的真心,反而受到了種種煩惱痛苦的折磨,歷盡苦楚,真是冤枉得很,冤屈得很啊!內心中油然生起強烈的大悲,眾生之苦,感同己受,這才是真的“大悲”。
其次,關於無緣大慈,這個“緣”就是緣故、理由的意思;無緣就是沒有任何理由,也沒有任何目的性,就是應該如此的意思。在明白清淨平等本覺的時候,就會自然生起願意告訴眾生,使他們都能夠明白這個人人自己內在的本覺,沒有牟利性和目的性,也沒有任何理由的付諸行動。唯一的想法就是覺得很開心,願意這樣去讓所有的眾生都能夠找到自己的本覺自性。懷著一種歡喜感恩和感激的心情來對任何人,內心也歡喜,給人也愉快,這就是真正的“大慈”。
最後,慈悲是建立在生命尊嚴這個基礎上的,因為是看到了所有生命的內在完美性,而眾生自己卻不知道,終日還在妄想顛倒的煩惱痛苦之中受盡折磨。所以,菩薩就以看著一切眾生都是佛的眼光,滿懷敬意和尊嚴,對所有的眾生不會有一絲一毫的傲慢,從而在生命尊嚴和無比敬意的誠懇之中,幫助所有眾生離苦得樂。完全是“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這不象有些世間人,給予別人佈施或者恩惠的時候,總是以輕蔑或者瞧不起的態度來看待接受幫助的人,或者是總覺得接受他幫助的人應該感激他,甚至還想人家能夠有機會報答他,既便都沒有這些想法,也絕對不會懷著至尊的“與佛平等”之心態來看待。
而真正佛法中的大慈悲就是這種“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就是把對方看作是跟佛完全一樣來供養恭敬。不但內心沒有絲毫傲慢,沒有絲毫的看不起對方,而且還在內心深處懷著深深的感激之情。為什麼呢?因為是這一切眾生接受了我們幫助,才使我的能力更加強大,才使我的菩薩行更加圓滿,才使我的福德和智慧得以顯現。這樣,在自己內心真真切切的體會到了“生命尊嚴”的同時,也看到所有眾生與佛的生命是何等清淨莊嚴啊!此時,才算是對於“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的華嚴境界,有了真正的體悟。
因此,慈悲的內涵就是生命尊嚴的一種體現。在人類的所有文化中,沒有哪一種文化能夠比得上這種對生命尊嚴的徹底透視了。所以,也只有佛陀才會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是故一切眾生皆當作佛。”人權平等和人性的尊嚴,只有在這裡才得到了完美的體現,令我們這些後學,對自己和他人,乃至一切眾生的生命,都產生誠摯的愛護和崇高的敬意!
三、修慈悲的機遇
行者在始覺的修習路上,在生起了真正大慈悲心之後,所要努力的,就是對於修慈悲行之機遇的把握了。在對待所有眾生都能夠平等的基礎上,分別以各種適當的方法使他們體悟這個本覺真心,使他們能夠解脫生死的痛苦。只要有機會可以讓眾生種下善根的,也絕不放棄或拒絕!
就人生而言,當有人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就是修行慈悲最佳的機遇。而所有在生死苦海當中輪回的眾生,任何時刻都是最需要出離苦海的,所以任何時候都是菩薩行者修習大慈悲的好機遇。當然,許多人並不理會這種生命內在的需要,而是仍然在追求生活的表面形式,直到老、病、死現前的時候,才有可能會醒悟過來,因此,在人的老、病、死到來之際,慈悲的行者就一定要抓住這個人生的機遇了。
佛教臨終關懷就是建立在對這種機遇的把握上,特別是“正面關懷”的部分,完全以一種大慈悲的心念,來關懷老者、病人和死亡。為什麼呢?因為:第一,老、病、死的痛苦,可以說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對於苦難者來說,就是最需要有人説明的時候,在這些苦難中給予安慰,使其消除對老、病、死的恐懼。並能夠於此受苦的境遇中,深悟人生的無常苦空,進而看破人生的種種妄想執著,放下此生的許多掛礙,重新使生命恢復活潑的生機,感受生命內在的強大力量。
第二,人在苦難的時候,都是比較敏感的,容易接受善良和誠心的慰勸,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也因此更加容易明白自心的本覺真如。尤其是在死亡將要來臨的時候,放下色身肉體的執著將成為不可逆轉的事實了,此時的靈性也更加活躍,平時幾乎無法接受的觀點,只要是客觀而有道理的,這個時候一般都比較容易接受。所以,這也是一個修習大慈悲的絕好機遇啊!
總之,慈悲就是對生命尊嚴的極高重視,是始覺之後的修習重心所在。而始覺則是一種對生命內涵親自了知的覺醒,這種覺醒伴隨著慈悲,便能在生命中體會真正的自由和幸福!並且十分願意與任何眾生分享。自己開始覺悟了,然後就去幫助他人覺悟,這正是整個大乘佛法的菩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