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心經實踐
一、人生的意義
《心經》幾乎是每個人都知道的,即使不識字的老菩薩們也多能背誦,因此講《心經》的人特別多,聽的人也最有興趣。今天國父紀念館不僅這大禮堂滿座,連走道上也都坐滿了,這並非我聖嚴的魅力,而是由於《心經》實在太吸引人了。
大家都知道佛法是講「空」的,「空」究竟是什麼意思?是否什麼也沒有?或者是一種消極的觀念呢?其實不是!如果懂得《心經》,就不會認為佛法講的「空」是什麼也沒有,它絕對不是消極,而是超越於積極與消極的一種最積極的思想。
剛才主持人葉樹姍菩薩介紹我很有學問,是一位研究佛學的文學博士,那麼我這三天晚上講經,一定要講得有些學問,否則諸位要失望了。但是我會講得讓諸位聽得懂,如果聽不懂,你們還是會失望。因此我要試著講得既有學問,又聽得懂。
生活‧生命‧人生
現在開始講今晚的主題「《心經》生活系列講座」。一連三個晚上皆是講《心經》與生活、生命、人生的實踐與超越;亦即這次講《心經》,是配合生命、生活與人生來解釋。讓我們一樣樣地來介紹。
生命、生活、人生的定義是什麼?生活是眾生以活動來維持生命的現象,生活是生命在空間的環境中求生存的活動方式,生活是生命在眾生群中造作善業與惡業的行為。這些關於生活的定義,請各位要瞭解。
一般人對於「生活」究竟是在為什麼,多半不清楚。以佛法的立場來看,生活本身即是造業,所造有善業、有惡業。如果是一位修行人或是大修行人,是造無漏的善業;普通的凡夫是造惡業以及有漏的善業。看看我們平常生活中是造善業或是惡業?造善業很好,造惡業會很麻煩;怎麼麻煩法,後面會提到。
生命是眾生維繫身體生存的現象,生命是眾生在時間過程中繼續存在的事實,生命亦是眾生在眾生群中接受福報及罪報的現象。所謂生命就是我們活著時所呈現的動態,生命的事實是為了什麼?是由於過去世造了種種善業及惡業,現在世便受福報及苦報。
人生是人類在時空中生存的現象,人生是人類從出生到死亡的全部過程。人類的生命是眾生之中最難得的果報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
眾生可分有形的和無形的兩大類,在佛法中有六道眾生的分類法,人及畜生等動物是有形的,其餘四類均非肉眼所能觀察,所以是無形的。人在六道中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高的,但人類的身體是最可貴的。因為佛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在六道眾生中唯有人是能修行佛法的道器,即修道的工具。當我們還擁有人的身體時,要加以把握修行佛法;有朝一日變成為其他動物,或變成無形的眾生時,就難得有機會修行佛法了。
我們法鼓山養了一隻狗,牠在我們做早晚課時一定參加,但是牠只能坐在大殿門外,不能進大殿來。有人講我們那隻狗懂佛法、有善根,我卻不這麼認為。那是因為我們大家都在大殿上,牠很孤單,所以就在大殿外等我們、陪我們。我們念〈大悲咒〉及《心經》,牠會念嗎?我相信牠不會,最多覺得喜歡,已是善根福報。所以,做了人以外的眾生是很可憐的。
《心經》說的道理全是人的問題,是為「人」而講的。佛法是對人說的,因此得先得到人的身體,才有機會聽到佛法,懂得佛法,並且充分地修行佛法。譬如《心經》中所說的五蘊、十二因緣、十八界,全都是「人」才有此條件;人以外的其他眾生不具備五蘊、十二因緣及十八界那麼多的條件。
有些人認為做人很辛苦,不如一死百了,死了以後大概就沒事了。我說,死了不得了!因為死了以後,業報未了,死了以後,佛法未學,是多麼地可憐!
《心經》所講的三世十二因緣,就是以十二個階段,說明人類生命從過去世到現在世,再從現在世銜接到未來世的連續現象。人類的生命即如此再生再死地一再循環不已,此乃所謂人的生命的三世循環。因此,佛教徒的人生觀,應該是珍惜生命、積極生活的菩薩行。《心經》的智慧即是教我們如何實踐積極的人生觀,而又能超越於自我為中心的自私自利。
簡單說,《心經》的內容是在說明人生的根源出自無明,生命的目的是為了成佛,生活的態度是要達到心無罣礙。因為有無明的煩惱,故而生死不已。如果無明盡,那就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成佛。而欲成佛,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心無罣礙。
心經的翻譯
《心經》是什麼樣的一部經?在我們中國一共有多少中譯本?以及平常大家所用的究竟是那一種譯本的《心經》?
自第四世紀姚秦鳩摩羅什三藏(西元三四四──四一三年)到第十世紀北宋太宗時,近六百年間,將印度梵文的《心經》翻譯成漢文,前後共有十一次。現在在《大藏經》中還能見到的有八種,其中一種為梵文音譯本,看起來就像是咒語。
目前世界上最標準的《大藏經》版本是日本大正年間編成的《新脩大正藏經》,裡面所收的《心經》,八種之中有四種稱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玄奘三藏的譯本即是其中之一。鳩摩羅什最早翻譯的《心經》稱為《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唐朝摩竭提國的三藏法師法月所翻譯的叫《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宋朝施護翻譯的叫《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
在這八種譯本中,鳩摩羅什及玄奘所翻譯的內容幾乎完全相同。唯羅什及智慧輪把觀自在翻譯成觀世音,而玄奘及其他的翻譯本則把觀世音翻譯成觀自在。觀自在及觀世音兩者皆對。
一般佛經的形成都相同,均具備初、中、後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名為序分,說明佛說法的時間、地點、因緣及與會的聽眾;次為正宗分,即是佛經的主要內容,說明該經的義理;最後為流通分,點出大家聽了佛法皆大歡喜,信受奉行、作禮而去。就像我們聽完《心經》之後,也會法喜充滿,鼓鼓掌,然後回家。但是《心經》的八種譯本中,玄奘及羅什所翻譯的只有正宗分而無序分及流通分,其他六種則三個部分──序分、正宗分及流通分全部具備。中國人喜歡簡單明瞭,因此去頭去尾的玄奘本大家很喜歡。
羅什三藏及玄奘三藏之譯本,開頭均說「觀世音菩薩」或「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看起來好像不是由釋迦牟尼佛親口講這部《心經》給聽眾中的代表舍利子聽的。乃是由舍利子承佛威力向觀自在菩薩請法,而由觀自在菩薩親口為舍利子等大眾說的。
然在其他譯本中,都以「如是我聞」開頭,證明是阿難尊者親自聽到,釋迦世尊也在現場,證明觀自在菩薩向舍利子說出的《心經》是真實的。不過,《大般若經》中所見,是佛直接向舍利子說的。不論是佛所說或是觀世音菩薩所說,兩者皆可視為正確,唯都無法考證,反正我們只要知道《心經》非常好,對我們很有用處即可。
玄奘及鳩摩羅什翻譯的《心經》都很好,不過玄奘大師翻譯了六百卷的《大般若經》,而且玄奘所翻譯的《心經》譯本最為簡潔,因此歷來皆以玄奘所譯的最為大眾喜用,我也都用玄奘的譯本。此次是我第四次講《心經》,每次所講內容均有點不同。
般若
接下來解釋《心經》的題目「般若波羅蜜多」。「般若」是由梵文翻譯過來的,通常譯為「智慧」。在我年輕時,因為頭腦的反應總是慢人家半拍,常有人問我︰「你的般若到那兒去了?」也就是說,頭腦不清楚,即表示沒有智慧「般若」。另外還有四種意思︰1.是慧(通達空性);2.是明(無無明);3.是清淨(無煩惱);4.是遠離(去執著)。
「慧」的意思是瞭解什麼是空;凡是看到、瞭解或悟到空的道理,就叫慧,或叫般若。「空」不是頭腦空空,肚子空空,一切都空空如也,什麼也沒有的意思。「明」與「無明」是相對的。無明是沒有智慧,是煩惱,就好像天空被烏雲遮住,看不到太陽;明則如空中的烏雲散盡,萬里無雲,是指心境的明淨。
「清淨」是對「污染」而說,是指心清淨,心不污染。心不受環境中之七情六慾所困擾,謂之清淨。
寫小說的女作家李昂曾對我說,她在七情六慾中寫小說,離開七情六慾就沒什麼好寫了。我說我同意,但是應該在七情六慾之中,疏導七情六慾而不為其所困。她聽完我的話之後,很贊成,表示要來參加三天的禪修活動,並說沒想到學佛也可以有七情六慾。但是要能夠不受七情六慾所困擾、所污染,那才是工夫。
第四個「遠離」是離開自我價值的執著,即是般若、智慧。大家都希望有個自我,並且表現自我,凸顯自我,這是正常的。我們一定是先對自我肯定,慢慢才能夠放下自我。一個連自我都無法肯定的人,遑論放下自我了。所以肯定自我是第一步。學了佛之後,如要得智慧,那就要把自我放下,放下對自我價值判斷的執著,卻不是什麼都不要了。
波羅蜜多的超度
「波羅蜜多」有些地方簡譯成「波羅蜜」,中文的意思是從此岸超越到彼岸。此岸是生死苦海,彼岸是不生不滅的涅槃,最高是成佛。另外還有超度、度脫、事究竟的三種意思。一般人都知道人死後要念經為他超度,相對地,人活著時不需要超度;這是絕對錯誤的觀念。事究竟的意思是應該做的事全部做完了,沒有什麼還未完成之事。這是指兩件事,一為修福,一為修慧,這兩種任務都圓滿達成,就叫到彼岸,亦即究竟涅槃的意思。
有些人忙於名、利、權、勢、地位,沒有時間學佛,總是說要等自己年紀老了,把事業做完,才來學佛。此種人是至死都無法學佛了,因為要爭的名位、權勢是永無止境的,要賺的錢財是永遠嫌不夠的;想得到的東西是沒有邊際的,得到之後又失去之時,總是希望再把它取回來,失敗之後永遠還想著東山再起。
人無百年壽,卻有千年憂,明明人都快死了,還想著許多事尚未完成,想跟閻羅王討價還價,讓他多活幾年,把心願了了。這種「了了」,與我們現在講的波羅蜜「事究竟」是完全不同的,那種世俗事是永遠無法了,若想求解脫則可做得到。但是請不要誤解,不要為了求解脫就什麼事都不做了,對於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仍要當下承擔。
我們現在說的波羅蜜是針對般若波羅蜜而言,而「般若波羅蜜」是六種波羅蜜中最重要的一種,只要有了「般若」波羅蜜,其他五種波羅蜜自然涵攝在內。
波羅蜜又叫「度」,六種波羅蜜就叫六度。六度是菩薩道的總綱,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智慧的六門,涵攝一切自利利他、利益一切眾生的法門。而在此六度之中,又以智慧最為重要,否則縱然把前五項修得很好,最多只是一個懂得珍惜生命、能夠積極生活的人,卻仍然無法達到心無罣礙的超越境界。所以雖然六種波羅蜜都叫作「到彼岸」,唯以般若波羅蜜最為重要。
我們學佛的人,當以六波羅蜜之中的般若波羅蜜為起點,也以般若波羅蜜為終極。我們在剛剛學佛時一定要具備正知正見,這是從聽聞正法而來,以正確的佛法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即是仰仗佛法的般若。這不是我們自己的,而是藉佛的智慧,來指導我們,如何修行其他五種從布施到禪定的法門。否則僅修前五種,而不以般若作為指導修行的眼目,也不以般若作為修行的最後結果,那只是修的人天善法,而非航出苦海的佛法。
諸位今天來聽《心經》,聽的當然是般若,我們大家都還沒有成佛,還沒有得到般若波羅蜜,但我們用佛的智慧來指導我們如何生活,如何活得更有意義,活得沒有那麼多的麻煩與痛苦,這就是用佛的般若賜給我們的好處。
布施最容易
學佛最容易的是布施,但是如果自己一無所有,拿什麼布施呢?所以我們還是需要爭取或製造,從無變有,生產更多的東西來分享給別人,自我成長得到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幫助他人,修學更多的佛法道理利益他人,這就叫布施。至於能否更進一步持戒、忍辱,可以隨時隨地慢慢修學,但至少以自己的知能幫助他人解決困難的布施行,是人人皆可隨分隨力做得到的。譬如在座的菩薩們雖然尚未親自悟到般若智慧,但你們已經在做布施了,你們正在布施時間來聽聞佛法,我很感謝你們的大布施;但是諸位不要以為自己布施之後,就以為有誰欠了你們什麼了,便是無我的般若。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凡夫學佛,有緣聽聞佛法之後,即應從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依次第著手。這五項波羅蜜多雖說有次第順序,卻也可以同時並行;如此依法修學,最後必定能夠明心見性、開悟成佛,那便是無我無相的智慧現前,便是般若波羅蜜多。
佛陀經過三祇百劫修行菩薩道,難捨能捨、難行能行、難忍能忍,行持六種波羅蜜多,因而成佛。而在成佛之後,雖然智慧已圓滿了,慈悲也圓滿了,還要住世四十九年,做大布施,利益眾生。可見布施乃六波羅蜜多之基礎,而般若則集六波羅蜜多之大成。
心的意思
現在說明《心經》的「心」是什麼意思?心可以分六個層次或六個名詞來介紹︰
*肉團心,是人的心臟。
*草木心,是物的中心。
*緣慮心,是人的妄想,即是我們胡思亂想的心。
*分別心,是人的執著,即是對於好、壞、多、少種種分別的心。
*集起心,即是人的業識,人們的身、口、意,天天都在造業,造業之後就變成業識。
*不生不滅心,那就是清淨的智慧,也就是般若,亦即五蘊皆空。
前面的五種心,實際上涵蓋了《心經》所講的五蘊皆空的「五蘊」。心臟的心和物體中心的心屬於色法,是物質現象,又叫色蘊。而緣慮心、分別心、集起心,屬於心法,也就是心理和精神的現象,含有受、想、行、識的四蘊。第六種心是觀自在菩薩有了深般若之後,見到五蘊皆是空的,那是清淨心,是智慧心。我們學佛的目的就是要觀五蘊皆空,而得清淨的智慧心。當清淨的智慧心現前時,我們便能夠離開一切苦難了。
《心經》的心
《心經》是代表六百卷《大般若經》的心要。卷數實在太多,一般人不易讀,如無法讀《大般若經》,至少可以讀僅有二百六十字的《心經》,讀了《心經》就等於讀了《大般若經》的精義,所以我鼓勵大家要多念《心經》。
《心經》的內容也代表全體佛法的心要,無異是一部簡明的佛法概論,從基礎佛法到究竟佛法均已闡明,所以是《大般若經》的心臟,也是一切佛法的核心。如從廣義面講,《心經》的內容涵攝了上述六種心的範圍。
《心經》的目的在分析人生、生命、生活的現象,皆離不開五蘊,然而雖在五蘊之內卻能照見五蘊皆空,使得一切的苦厄獲得解脫;並且更深一層地指出,雖然知道五蘊組成的身心世界是空的,若能不執著於空,也不執著於有,便能夠落實於慈悲的實踐和智慧的超越。換個方式說,《心經》告訴我們,佛法不是厭世的,亦不是戀世的,而是入世的,更是化世的。可知《心經》是多麼地重要。
《心經》的心,即是智慧的空。許多人認為佛法講空,是厭世的,這是一種誤解。佛法讓我們從煩惱的苦難中得到解脫,讓我們一方面遇到環境的壓迫時,不會那麼地無奈、無助、失望、痛苦;更使自己從修行的方式和過程中,還能夠幫助他人解決苦難的問題。
厭世是逃避現實,自討苦吃;入世是自利利他,不是佔有戀棧;化世是廣度一切眾生,卻不以為有眾生可度。佛法的基本觀念是不厭世、不戀世,但有一個更重要的觀念,就是少欲知足,厭離對五欲的追逐,厭離生死的苦海。因此要修學佛法的持戒、修定而得智慧,然後就能夠像蓮花一樣,生於污泥而不被污泥所染,蓮花從水中長出而不沾水。佛菩薩的精神即是如此,不逃離世間,不佔有世間,但使世間淨化。這不但是佛與菩薩的精神,也是他們的工作。
經的意思
在印度梵文的修多羅(sūtra)是指成串的花串,它有線、條、綖等意思,把如香花般智慧的語言串起來,在貝葉上寫成文字,成為一部部的書籍,譯成漢文,稱之為「經」或「契經」,這是一種比喻。
在中國,「經」是指聖人的語錄,如天之經、地之義。在儒家有五經、十三經的名稱,印度的聖人佛說的法,因此比照,也被尊稱為經。現代人也將一些有價值的著作,譽為經典之作。佛教的大翻譯家們,把佛說的修多羅,翻譯成中文時稱為佛經,是非常適切的。在中國的儒家有所謂經國經世的經典,而佛經是救人濟世的寶典,它有普度一切眾生的功能。
觀自在與觀世音
接下來介紹觀自在及觀世音菩薩。一個人若能智慧神通自在,就能觀一切現象,自在無礙;就能像《金剛經》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切現象自在無礙的意思是既無主觀的立場,也無客觀的事物,是超越於主觀與客觀的相對,而能觀察世間所有的現象,這叫自在。《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就是沒有把一個「自己」放在裡面,亦即無主觀的存在,而且沒有客觀的事物。智慧的應用是隨人、地、時之不同而作不同之適應、回饋、處理,這叫「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心」是智慧心;「住」是執著心。沒有執著心而有智慧觀察的功能,就是觀自在菩薩。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在諸位的家中都可以用得上。家中每個人的年齡、個性、想法和需求都不同,彼此之間必須相互適應,否則必然經常發生爭端。譬如在選舉的時候,同住一起的家人,為了支持不同的候選人而發生家庭紛爭的大有人在。夫妻之間為了擠牙膏的方式不同,也可以吵上半天,這類的例子不勝枚舉。如果能夠各投各的票,各人支持各人的對象,各人依各人的生活習慣,彼此尊重,不執著於「自我主觀」的立場,自然能夠圓融和諧,這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可見,一定要能夠做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才可能像觀自在菩薩那樣地自在無礙。
同時,觀世音是一門深入專修耳根圓通的大菩薩,修成之後,對他自己能夠心無罣礙,對於眾生則能觀一切世界的音聲自在,能尋聲救苦,處處應現,即所謂普門示現得自在。
普門示現是一門通、門門皆通,就像要進入這國父紀念館,只要從某一個門進來之後,每個門都出得去;只怕進不來,一旦進到裡面,便得自由出入。以佛法的智慧自覺覺他,用慈悲和智慧來利益眾生,永遠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無邊眾生得離苦,便是菩薩的自在。
二、生活的實踐
深般若與淺般若
今晚開始講《心經》正文第一句「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昨晚已經介紹了觀世音菩薩及觀自在菩薩,現在介紹深般若與淺般若之異同。
為什麼有「深般若」與「淺般若」之分別呢?一般人都知道般若即是智慧的意思,但世間凡夫的聰明才智、舉一反三、聞一知十,雖都是智慧,唯不能稱為般若。許多的發明家、學問家,乃至於宗教家都有個人的聰明才智,能夠見古人及他人之所未見。但世間的智慧都有自我中心,哲學家們認為有一個絕對的、最高的、最後的真理,或是神的存在。這些都能稱得上是智慧,然與佛法所說的般若則是大不相同。
出世間的小乘聖人阿羅漢已然破除我執,從自我中心、自我煩惱之「有」中得到解脫,那種無我的解脫,算是般若,但也只是「淺般若」,還不是「深般若」,比起大乘菩薩的智慧,仍有所不足。因為大乘聖位菩薩的智慧是離開有無二邊,不執著凡夫和聖人的同異,凡聖平等,有無同體,入世化世而不受世間現象的沾染困擾,所以稱為「深般若」。如果到了成佛的境界,那就叫作「甚深般若」或「無上般若」。
佛經裡對於深般若和淺般若有一比喻,叫作「三獸渡河」。這故事是說有兔子(喻聲聞)、馬(喻緣覺)、大象(喻大乘聖者佛),三種動物同時渡一條河,兔子下了河之後,因為身體太小,腳踩不到河底,只能浮在水面渡河,對於河的深淺渾然不知;馬過河時,也只能知道二邊河岸的深淺,對於河中央的深度則無法知道;而大象對於河的這岸到彼岸之間全程的深淺都很清楚。
渡河的意思,引申為從煩惱、生死、執著的這一邊,到達沒有煩惱、脫離生死、沒有執著的那一邊,亦即解脫、涅槃。佛是無上的大涅槃,阿羅漢與緣覺是小涅槃;同樣是般若,卻有深淺之別。
凡夫眾生應當從修學佛法來開啟內心的智慧,此種智慧叫作相似般若,再從體會相似般若而實證實悟無相、無我及空的真般若。那就是從自我人品的成長提昇,而至自我的消融。雖然凡夫不知智慧的般若是什麼,但佛經告訴我們,般若是離我的,是破除我執的。當我們有煩惱時,表示我們還沒有般若,只要我們願意試著用佛法的觀念及方法幫助自己減少生活中所發生的困擾及問題,也可以叫作相似般若。其意為好像是般若,但並非真正的般若。
今天上午有位在家菩薩來看我,說他心中有煩惱,家庭有問題,應該怎麼辦?我勸他來聽《心經》,他說昨天晚上就來聽了,可是似乎沒有用。我告訴他,我今天早上頭痛,去看醫生打一針就不痛了;但是佛法沒這麼快,人的煩惱是多生多世累積而來的,只聽一場《心經》無法把煩惱就此解除,唯有持續不斷地修學佛法,更重要的是必須藉「觀念的糾正」及「方法的練習」,才能逐漸從煩惱困擾中得到解脫。
這位在家菩薩說,他覺得聽經對他沒有用,有什麼方法可以讓他一下子即能解決問題呢?我告訴他念二十萬遍〈準提咒〉,問題就解決了。不曉得今晚他有沒有來聽經,也許他專心念咒去了。
佛法所說的「智慧」需要慢慢地成長,當然也有頓悟法門,要學頓悟法門,可以向我學參禪打禪七。禪的修行能使我們脫胎換骨,原因在於觀念的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或調整,那是對佛法觀念的瞭解以及自己親身實踐的體驗,感到受用,此乃相似般若之作用。然而必須是真正的開悟,才是真般若的出現。不是隨便說上一句話就自稱開悟了,要下真工夫才可能開悟。如果參加禪七,照著我的話去做,保證一定開悟,至於如何做,不是今晚所要講的,今晚只講《心經》。
照見五蘊皆空
五蘊是指構成人生生命的五個要素,其實就是物質的身體及心理和精神現象的因緣結合。五蘊即是色、受、想、行、識。
「色」是指用眼睛可以看到的一切顏色、形色,不論是什麼,都叫作「色」。我們的身體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和合而成,當四大分離,我們的身體就不存在。我們的身體本來就是空的、不存在的,所以稱它「四大皆空」。但亦有人把它解釋為「酒、色、財、氣」皆空,這不是佛法的觀念。
佛法稱我們的肉體為「色身」,如果僅指肉體,那可能是一個植物人或一具屍體,一定要有身體的感受、頭腦的思考,以及思考如何產生行為與動作的反應,才是「活人」。
五蘊中的最後一蘊是「識蘊」,它不是認識分別的意思,而是身心配合起來而造作的種種或善或惡的行為所產生的業力,集成為生死過程中之主體,叫作業識。也就是說,從前世到今生再到來世,不能把過去世的身體帶到這一世來,只有業識在生死中流轉不已。
五蘊是由過去世所造之善業及惡業,所感得的果報,所以我們稱這受報的色身肉體為「正報」。我們又是依著環境而生活、而生存,所以稱環境為「依報」。我們這一生,所受肉身的果報有一定的壽命,即使此生多做一點好事,也不一定能長壽,其結果可能要在來生的另一個生命中方出現。
我們在生命過程中受報的同時又繼續造業,在一期果報結束後,便是肉體的死亡。這一生死亡之後,來生的果報又等著我們去接受,所以學佛的人不必擔心死亡,因為今生一結束,很快便接受到另外一生的果報,端視自己所造的是什麼樣的業。如果所受的果報還是人,那也是由五蘊所成的果報體。
五蘊的組合係暫時的生命現象,不僅肉體有生、老、病、死,心理有生、住、異、滅,連業識也隨著身心變化而不斷變化。肉體的生、老、病、死很容易懂,心念的生、住、異、滅卻很少人能發現。通常一個念頭產生之後,能夠停留,停留之後會發生變化,最後消失不見,然後,另外一個念頭又產生。所以我們的心是念念都在變,而每一念都在變了又變的時候,都要經過生、住、異、滅四個過程。我們業識的成分和質量,亦是隨著身體和心理行為,不停地動而不斷變化。
若以般若的智慧來觀察五蘊所組成的生命現象,是無常的、是無我的、是空的。這「無常、無我、空」是佛學的基本常識,每個學佛的人都應該懂。由於我們的生命是無常的,有生、老、病、死,有生、住、異、滅,也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我,「我」也是時時都在變化,因此叫作「無我」。這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的現象叫作「空」,「空」不是沒有,而是沒有固定不變的人、事、物。
諸位聽了《心經》之後,觀念有所修正或改變,那麼昨晚的你和今晚的你雖是同一個人,但並不是相同的「我」,因為這個「我」的觀念有了修正、改變,這叫作「無我」、「空」。
度一切苦厄
我們必須先明白無我的道理,才能夠度一切苦厄。如果不能以般若智慧觀照人生的生命現象及生活實況,那便在煩惱的苦海之中。因為把虛妄不實在的我當作真實的我,就有得苦頭吃了。各位有沒有看過「捕風捉影」的人?真的能夠捕到風捉到影嗎?肯定是累得半死,最後兩手空空。若沒有佛法的智慧指導我們,我們一生都在「捕風捉影」而不自知。因此累呀!苦呀!猶不知為何而累,為何而苦。累得起勁,累得茫然,徒勞無功。
佛說迷於生死就在苦海中,不斷地造業受報,沈淪生死,就叫苦海無邊。若能少欲知足、知慚愧、常懺悔、常為眾生不要自私,就能出離苦海。佛法教我們少欲、離欲,又要我們廣結善緣、普度眾生,這兩者是不會有衝突的,前者能出離苦海,後者能增長福慧,自利利他,終究成佛。
佛說人生的過程中有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五蘊熾盛。這八苦中的生、老、病、死和求不得的意思,大家知道得很清楚。至於「怨憎會」是指冤家路窄常要碰面,是痛苦的事。「愛別離」是指親人、愛人不能常相廝守或一去不回頭。面對生離死別的情境,也是很痛苦的。「五蘊熾盛」是指四大不調以及身心矛盾、生死流轉。四大不調是指身體生病了,身心衝突或是觀念自相矛盾,這都是苦海。
八苦之中的五蘊乃是對於身心的愛戀和執著,該是「總苦」,其他的七苦算是「別苦」。只要「照見五蘊皆空」,便可眾苦消滅;不必遠離五蘊,當下便得自在而解脫眾苦。佛經中說,我們對身體的執著,比對任何的執著都強,要放下此一執著,必得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另外,當自己的觀念與別人的觀念比較時,經常引起衝突,不能稱心如意;要把自己的主觀放下,想法放棄,也是非常痛苦的事。
事實上,身體的需求並不多,主要是企求生命的安全,希望生活的舒適,這些本是正常的心態,卻都是對於「自我中心」的堅固執著,如果不懂得用佛法的觀點來觀照,的確不容易放下,在在都成為煩惱的根源。當沒有煩惱的時候,似乎用不到佛法;而當自己有許多煩惱、痛苦,沒有辦法解決時,不妨用佛法試試看。
在座各位在遇到痛苦煩惱的境況之時,把「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兩句話,當作咒語來念,一定有用,請諸位試試看。不斷地念,一定有用。念這兩句話的時候,你會有會心的微笑,覺悟到自己的愚癡,明明「五蘊皆空」,為什麼我還會如此苦惱呢?
空即不空
下邊是說法主告訴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是《心經》最難懂,卻也是最容易講的部分。
舍利子又名舍利弗,是釋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
剛才我們已說過,觀照由五蘊組合的人生的生命現象是空,並不是消極的否定了人生的價值,而是在認識人的生命現象,不是真實可樂的事實之後,還要超越「空」、「有」以及「苦」、「樂」的執著,更積極地運用人的生命現象去修福修慧。「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四句話是說明「空」和「色」既「不一」也「不異」的道理。接下來又說「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也可以說是「受、想、行、識不異空,空不異受、想、行、識;受、想、行、識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識」。
總括而言,就是「五蘊不異空,空不異五蘊;五蘊即是空,空即是五蘊」。也就是說我們的生命就是「空」,「空」就是我們的生命。「五蘊皆空」是因為沒有我,我不在裡面,可是並非「無我」就什麼都沒有了,而是指沒有「我執」。
我們再進一步地解釋。「五蘊」和「空」是相即不相離的,這就是「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的道理。如果能夠親自體驗「空」的道理,見到一切諸法現象本身即是空,就能活用五蘊組成的人生生命現象,不受眾苦的煎熬,而把五蘊當作修福修慧的工具,我們稱之為修道的器具(道器)。
如果僅知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換句話說,只停留在我們的生命就是空,空就是我們的生命的觀念中,這是消極的,因為既然一切皆空,那還需要做任何事嗎?但是身體的生命雖是空的,空裡面卻仍有生命存在。其實空理是叫我們不要用身體製造煩惱,要用生命修福修慧,自利利他;這叫作自在,叫作解脫。
諸法空相
下面說「是諸法空相」。
五蘊等的諸法現象都是無常不實、本性皆空,所以說諸法的現象本來就是空的,是暫時有而究竟無的。譬如家庭的成員不斷在變化,小孩會長大成人離家成家,中年的會變老,老的會死亡;家中的年輕人結婚生子,人口變多,年老的死亡,人數又減少,這種現象也是由少變多,由多變少,由無生有,由有變無。這種情況就是暫時的有,真實的空,叫「諸法空相」。無論是家庭或社會都是空的。因為是空,才會變化多端,多彩多姿。就像國父紀念館及裡面的舞臺,它本身是空的,因此才能夠每天提供不同團體機構做不同的演出。
去(一九九四)年除夕我請一位菩薩來農禪寺吃年夜飯,他說他前一天就要先把肚子空下,才能飽食農禪寺純素的美食。可見「空」實在好,「空」才能容得下東西。同理,諸位菩薩來聽《心經》也要先把心中的成見空掉,才能聽得進去,否則一邊聽我講,一邊在心裡以你的成見提出反駁,還能接受到什麼呢!「空」是真正的好,「有」並不好,諸位可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去體會這個道理。
有相皆妄
「諸法」的法相,就是五蘊構成的人生現象,以及人類生命所依的自然現象及社會現象,也就是《心經》所講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的生理現象,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的心理現象,以及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的生活環境。《心經》所說之「空相」,係指世間的一切現象,皆是虛幻不實。就像《金剛經》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就是「諸法空相」的意思。
《金剛經》又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這講的都是「實相無相」的道理。意思是如要見佛,不要把佛的色身相及音聲相當作佛,否則就是行邪道,不能真正見到如來。這目的是要我們「無相」、「離執」,如把佛的色身及音聲當作佛來執著,就是有相;若執有相,就有煩惱。
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二位出家弟子從遠方長途跋涉去見佛。一路上非常艱難,沒有水喝,其中一位因持不殺生戒,堅持不喝有蟲的水,就渴死了。另一位則認為見佛是最要緊的事,為了保存生命去見佛而喝了那有許多蟲的水,最後見到了佛。佛卻對他說︰「你沒有見到佛,另外因渴死去的那位比丘早就見到佛了。」這故事是告訴我們:遵照佛的教導去修行佛法的人,就是真正見到佛了。如果僅把佛的色身當作佛,卻不遵照佛的教理或方法去修行的人,縱然佛在眼前,也不叫見到佛。
「空相」和「無相」是同義詞,在《金剛經》叫「無相」,有所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實際上就是「五蘊皆空」。五蘊就是生命,我的生命叫我相,你的生命叫人相,眾生的生命叫眾生相,生命繼續活下去叫壽者相。所以《金剛經》所謂的「四相」實際上就是「五蘊相」;《金剛經》所講的「無相」即是《心經》所說的「空相」。
借假除妄
為什麼「五蘊是空」?乃由於因緣所生之故。過去的因加上現在的緣,叫作因緣,幾種因素配合起來叫作因緣。由因緣配合而產生的生命現象,叫作因緣所生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些就是幻起幻滅的空相。龍樹菩薩的《中觀論》說到:「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這四句話是說,「我」這樣東西實際上是空的,但假其名為「我」;雖然是空,但仍有假名存在,不相衝突,這叫「中道」。
「空相」這名稱,產生了「中觀」的印度哲學;「無相」的名稱,產生了中國的禪宗奧義;從五蘊的分析,特別是五蘊對心理的活動及意識的分析,而後產生印度佛教的另一派哲學,叫唯識瑜伽派。
「空」是「無常」及「變」的意思,用般若智慧看世間現象,無非是虛妄的,可是因為凡夫愚癡,對虛幻不實的東西產生分別執著,造作生死惡業。菩薩以慈悲心,借假除妄,在虛妄的世界行菩薩道,廣結善緣,普度眾生。
這段話是說,凡夫不知五蘊和合的身體。生命是空的,反加以執著,因而造成對自己及他人之困擾。換句話說,凡夫戀世,易導致混世,甚至亂世。聖人及菩薩以其智慧,知道五蘊所成的生命是暫時的、是空的、是假的,卻是利用它來自利利他,普度眾生,不為自己增加煩惱,又令眾生減少苦難。這兩者相較,理應知道如何取捨。我們雖是凡夫,但不須妄自菲薄,在聽了《心經》之後,更應有信心學習聖人及菩薩之智慧般若。
空與無常
「空」即是「無常」,它可以是「消極」的,但懂得佛法之後,它必定是「積極」的。有些人在遇到挫折、不如意的事時,或許是情感上的觸礁、事業上的失敗,甚至官場上的不得意,而自認為看破紅塵,要放下一切投入空門,要跟我來學佛、出家,我對這種人會勸他先做學佛的居士,弄清楚了出家的意義之後,再考慮想不想出家,否則出了家,還是會煩惱重重。如果這樣的人觀念轉變一下,覺悟到一切塵俗事他都經過了,明白世事是無常的,此後願意將生命供養給三寶,將身心奉獻給眾生而出家,那麼我會成就他的。
懂得佛法所說「無常」意義的人,是有智慧的人。在苦難當頭時,不會灰心、失望、氣餒;反之,即使處在如日中天的高峯狀態,也不會得意忘形,反而會產生居安思危之警惕心。因為懂得「無常」,如遭逢厄運,只要忍耐,要有毅力,命運會隨之改變;一旦成功,到達了巔峯,也要有危機感。這才是對「無常」和「空」的正確認識。
能夠把握「空」的義理,我們的人生將是非常有希望的,我們的前途是非常遠大光明的;反之,誤解了「空」的意思,則會變成消極而厭世,或者變成戀世而混世,最後造成亂世的悲情!
三、生命的超越
生滅.垢淨.增減
今晚要講的內容非常豐富,請諸位務必耐心地聽,否則一晃過去就銜接不上了。今天從「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三句講起,並且要把整部《心經》講完,總共只有二百六十個字,卻是字字珠璣,要逐字逐句詳細地解釋。
從一般人的角度來看,世間的一切現象都是有生有滅、有垢有淨、有增有減的,幾乎每一個人都貪生怕死,把生與死看成絕對不同的兩回事。如果是一般人,若不迷戀人間,醉生夢死,便會厭倦人間,希望求生天國。
至於我們佛教徒看待人生,可分成四個層次︰1.祈求消災免難,增福增壽;2.希望永離生死,進入涅槃;3.希望悲智雙運,將來能夠成佛;4.一般修淨土法門的人會先求生佛國淨土成就不退菩提,乘願再來人間。這是站在凡夫的立場而言,如果站在佛的果位來看,則沒有這種層次的必要了。
究竟佛國淨土是在那裡呢?佛國淨土既不在東方、西方、南方或北方,不離地球世間,也不在地球世間,而是在每一個人的心中。《維摩經》說︰
「隨其心淨,則佛土淨。」《六祖壇經》說︰「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這並不是否定西方淨土,而是說不要把「來」和「去」、「生」與「滅」、「凡」與「聖」視為兩極。因此,《六祖壇經》接著又說︰「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淨土,願東願西。」諸位可還記得廣欽老和尚臨終時所講的兩句話︰「無來無去,無什麼事情。」
如果有了般若的智慧,就能夠看透「有」等於「空」,「我」等於「虛妄」、等於「假」;能夠了知不僅世間的現象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即連成了佛的功德也不能夠執著,那才是大解脫、大自在。大家都知道,廣欽老和尚說的那句話已經成了名言,可是在你尚未往生之前,你能如此講嗎?而一旦你即將往生了,你又講得出來嗎?在那個情況下,你會感覺生與死不是兩回事嗎?
世間的一切現象如從統一的角度來看,生與滅是一物的兩種形態,垢與淨是一物的兩種體會,增與減是一物的兩種衡量。所謂生與滅是一物的兩種形態,這很容易懂。任何一樣東西出現,叫作生,到最後不見了,叫作滅。任何一樣東西都無法脫離這個定律,有生必有滅。
而清淨和不清淨,若就同一樣東西來說,在不同的心情下所體會到的自然不一樣。有一次我看到一個年輕的母親,在為她剛出生不久的小寶寶換尿片,尿片上尿、屎都有,旁人看了說好髒喲!這位母親卻一點都不嫌髒,還為她的寶寶能按時解大、小便而欣喜。
另外還有一個例子,我有個徒弟,換下來的襪子不洗,全放到床底下去,等所有乾淨的襪子換完之後,再從床底下翻出原先換下來的再穿。我忍不住對他說︰
「你怎麼如此髒呀!」他答道︰「師父,都是我自己穿的東西,怎麼叫作髒呢?」我們在鄉村,常可發現野狗吃人糞的畫面,人類看了覺得噁心,可是野狗吃屎時,就像享受一餐美食那樣地津津有味。可見髒與不髒,端視當事者是用什麼心情去看待。
至於增和減也是一樣。譬如我們用泥土燒製成磚塊,把磚塊從磚窯搬運到各處工地,這邊的泥土和各處的磚塊,在數量上看起來是有了變化,其實搬來搬去都還在這地球上,泥土的實際數量並沒有增減。
我們地球上的人口越來越多,但是從宇宙整體來看,眾生界的數量並沒有增減,是因為有他方世界的眾生移民到地球世界來,所以地球上的人口、眾生的數量增加了;相對地,他方世界的眾生數則相形減少。就好像目前臺灣有很多人移民到紐、澳、美、加等國,臺灣的人口數量可能因此而略微減少,但是相對的,移民所到之處的人口會略增。就整個宇宙來講,各星球的眾生數雖有變動,但其總數並沒有增減上的差別。
如果從超越於對立,也超越於統一的立場來看,既然沒有「一」,當然也就不可能有「二」。關於前面所講的種種問題,在西方歐美社會不論是從哲學或從宗教來談,講到最後一定有個「一」。
然而在佛法來講,是不「一」不「二」,不「一」不「異」的;既不承認有多有「一」,也不意味什麼都沒有。「一」和「二」在基本上是相同的東西,有了一必定會有二,沒有二又如何知道有一呢!因此,佛法不講一,亦不講二,稱之為「無」,稱之為「空」。
我們現在從心念的例子來解釋這三句話。
「不生不滅」是指在現實生活中,心中已不會生起煩惱的念頭。
「不垢不淨」是指面對萬丈紅塵,心中不以眾生的煩惱心為不清淨的垢,也不以諸佛的智慧為淨。
「不增不減」是指在修行佛法的過程中,既不是為增長智慧,亦不是為減少煩惱。這是超越了對煩惱和智慧的執著,已經得到大自在、大解脫的人才能如此說。我們不是聖人,但不妨學習、模仿聖人的這種心懷。
不執五蘊為我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這句經文實際上講的就是「五蘊」,意思是沒有五蘊。前面說「五蘊皆空」,此處講空中無五蘊。「空」看起來好像沒有現象,但是佛法講的「空」是有現象的。以暫有的現象來看五蘊,五蘊就是空,空也就是無我。但是,請勿上當,五蘊雖空,卻是要如常地運作的。凡夫用五蘊來造善業及惡業,菩薩學佛則是用五蘊來修道度眾生。
不執六根及六塵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是指人的生理構造、組織叫作六根,身體所接觸的環境叫作六塵;這六根加上六塵,稱之為十二處或十二入。「處」是著力點的意思,是指人在造業和修善的著力點。「入」是指功德的門路從此處開始,而造業作惡的門路亦從這裡開始,因此稱之為十二種入口。
諸位常聽到「六根不淨」這句話,一般將其解釋為出家人僧德有瑕疵。事實上真要做到六根清淨很不容易,是要做到《心經》上所說的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亦即是不再通過六根造作惡業,方能說是六根清淨。如果尚未成大菩薩,其六根都還是不清淨的。舉凡眼睛所看到、耳朵所聽到而心裡起了煩惱,就是眼根不淨、耳根不淨。可見,我們一般人沒有一個是六根清淨的。是以,我們自己的六根尚且不清淨,自不宜隨便批評他人六根不淨。
如果僅是六根與六塵,尚不能產生作用,一定要加上六識才能夠產生功或過的行為。六根、六塵再加上六識就成為十八界。總括來說,生理的構造和現象,眼、耳、鼻、舌、身、意形成六根;我們身體的官能所接觸到的環境和對象,稱之為六塵;而我們的身體和外邊的環境接觸之後所產生的心理反應,叫作六識。
不執十八界為我
接下來我們要把經文中的十八界一一標示出來,那就是「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界」是區分的範圍。人類生命的條件,簡單的說是五蘊,詳細地分析來說,便是六根、六塵、六識三類,一共十八項,叫作十八界。界的意思是每一個部分均有其一定的定義、一定的功能、一定的範圍。
現實人生的生活形態,就是由於自身的六根接觸到外境的六塵,產生六識的反應,又由六識的自我中心向外攀緣六塵境界,反被外界的六塵境界所誘惑,因而產生取捨等種種問題,引發出無限的苦惱。
如果以般若的智慧來觀察人類的身心世界,就能夠明白人類的身心世界原本是無常,原來是空,原先就無我,所以也就沒有真實的十八界。現在凡夫來看與身心世界相關的三個名詞,知道身體是六根,心是六識,我們存在的這個世界就是六塵;身、心、世界加起來就是十八界。
所謂沒有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就是前兩晚所講「四大皆空」的意思。四大和合而成的這個肉體,我們叫作「色身」,它本來不存在,將來也不存在;現在雖暫時存在,卻隨時不斷地在新陳代謝,不是永遠的存在不變,因此稱之為無常、為空、為無我。
「無色聲香味觸法」是指六塵界,亦非恆常不變之意。色是眼睛所接觸的,聲是耳朵所接觸的,香是鼻子所接觸的,味是舌頭所接觸的,觸是整個身體所接觸的;至於「法」是形象的符號。一、二、三、四、五等數字是符號;好、壞兩個名詞也算符號;語言文字是符號;觀念邏輯是符號,這種種的符號都被稱為「法」。
法有正、邪之分,我現在說的佛法是屬正法,但有些似是而非,譁眾取寵,看似很有道理,其實是自害害人的言論和信仰,則屬於邪法。都需要透過我們眼、耳、鼻、舌、身、意的「根」去接收,這些法,用「識」去理解。
在今天的時代,我們千萬不要隨便指責別人說的是邪法、是外道法,我們這麼說別人,別人一樣會如此說我們,這叫因果報應。我們只管自己努力弘揚正法,至於別人是否為邪法、或是外道法,則無需予以置評,讓有緣、有智慧的大眾自己抉擇。
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和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都空了之後,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識」,自然也就沒有作用了。因為如果沒有六根和六塵相接觸之事實,六識就不會產生反應的功能。就好比一句成語「眼不見為淨」,眼睛沒有看到任何事物,耳朵沒有聽到任何聲音,乃至意識沒有接受任何訊息,心裡就不會產生任何反應,不起任何煩惱。
但是,不執著十八界,卻也不要離開十八界,這才是真正的「空」。十八界雖可能據以造業,然亦可用來修行。凡夫用它來造業,佛與菩薩用它來度眾生。我們雖是凡夫,但要學習諸佛菩薩的精神,少造惡業,多結善緣。
不執十二因緣為我
經文「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這是在講十二因緣。從「無明」到「老死」是人類生命三世流轉的流程,稱為三世十二因緣,也就是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緣生緣滅的關係。三世十二因緣說明人類生命的生從何來,出生之後如何生存,死後又往何處,以及怎麼必定會有來生。許多人都有這些疑問,為什麼父母要把你生下來?你活在這世界上究竟是為了什麼?將來死了之後又是如何?這些問題都要從十二因緣來得到答案。
十二因緣的「因緣」二字,有時間和空間不同的用法。從空間的因緣來講,那是五蘊的聚散關係,亦即由於我們身心的結合,形成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的事實。若從時間的交替關係看,則是十二因緣串連成的三世因果。
要瞭解三世十二因緣的關係,必須先知道什麼是十二因緣。十二因緣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和老死的十二項。前三項的無明、行、識,屬於過去世。
從無始以來有了煩惱的種子,叫作「無明」。有了無明的煩惱之後,就產生身心的行為,稱之為「行」。有了身心的行為之後,就產生業識的力量,而造成從此生到來生,一生又一生的過程;這個推動生生流轉不已的力量,叫作業識。我們每一個人在過去世都已具備了這三個項目。
這兩年在世界各地很轟動的一本書叫《前世今生》,很多人都看過了。你們知道自己的前世是怎麼回事嗎?很多人都想知道自己的過去世,想透過催眠術知道過去世的情形。這並不可靠,不要上當,因為過去由無始以來,已有無量世了,怎麼看得清呢?
《心經》上所講的才是最可靠的,我們過去一定是因為有了煩惱而產生種種行為,由於行為而產生業識,所以這一世又來投胎成為人了。我們今生所接受到的,全是過去多生多世所造作善惡業的結果。
今天上午我在非常忙碌的情況下,準備喝一杯治喉嚨不舒服的中藥,以免影響今晚的講經。有一位居士來看我,竟然把他的茶倒進我的藥裡。我說︰
「菩薩!這是我的藥呀!」他說︰「這就是業障。」我還真不知道是他的業障造了業,還是我的業障在受報。可以說是我的業障,但是他在粗心之中造了業。雖然他是無心的,但是他不應該把他的茶倒在師父的杯子裡,這是不禮貌的行為。
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等七個項目,屬於現在世。「名色」是指剛入胎的胚胎。「六入」是六根具足,已經形成「人」的形體,但是仍在母胎之中,也就是我們所謂的「胎兒」。「觸」是人一出生即從嬰兒開始,其六根便接觸了外界的環境。「受」是接觸之後產生苦、樂、憂、喜、捨等五受。
有一次我看到一個剛出生的嬰兒,接出產房便哇哇哇地哭個不停。旁邊有個人說,人真可憐,一生要受苦受難,所以一出生就哭了;另外一個則說,不是這樣,等了很久,終於來到人間,是因為太高興了才哭的。請問諸位,嬰兒究竟是因苦而哭,還是喜極而泣呢?我們大家都曾經是嬰兒,但都忘了是為何而哭了。
從佛經來看,嬰兒在剛出生的時候,是什麼都不知道,沒什麼喜、怒、哀、樂的問題,但是嬌嫩的身體突然接觸到空氣,覺得並不舒服,所以哭了。
一般而言,「愛」與「恨」是對立的,在十二因緣中的「愛」,跟恨則是完全一樣的情境。有了受的感觸,覺受之後,對於順意的便「貪愛」,不順意的便會「瞋恨」。「取」是對於喜歡的要去爭取,不喜歡的則加以抵抗、拒絕,由是而造成種種的善惡行為。有了善惡的行為之後,隨之有了業識,這業識中的種子促使此生結束之後,再去接受來生。
由於此生的業力而招感來生的果報,接受了未來生之後,最終仍然不離老死的循環結果。「老死」的梵文是「jarā-marana」,意思是在生了之後,漸漸地就在趨向衰壞,以至死亡,不論存活一天、二天乃至百年,都叫從老至死的時間過程,所經歷的不論是長是短,一定是走上此生生命的終站。
十二因緣無非是苦的原因以及苦的果報。在四聖諦中把苦的原因稱為「集諦」,苦的果報稱為「苦諦」。
《心經》中講的「無無明」,是指先要沒有無明,才能夠沒有煩惱;沒有煩惱才不會造作種種行為;沒有行為才不會產生果報的身體。無無明是從煩惱得到解脫。然後要超越於無無明,便是「亦無無明盡」;是說雖然已經從煩惱的生死苦、恐怖感、壓迫感中得到解脫,但是為了救度眾生,仍然在生死之中自由出入。
生死的苦報是由無明而來,菩薩與佛皆已斷無明,已得解脫生死,但為慈悲度眾,依然出入於生死的環境之中幫助眾生。凡夫是以業報得生死,故感覺到苦;諸佛菩薩則是以其本願入生死,故不失自在。
「乃至無老死」是從「行」至「老死」的十一個因緣得解脫。
「亦無老死盡」是不為生、老、病、死所困,也不執著不生、不老、不病、不死。
大乘人從十二因緣的生死苦海得到解脫,仍然要運用十二因緣三世因果的關係修行菩薩道。小乘人厭離生死,而大乘的菩薩不貪戀生死,同時也不逃離生死,要在生死之中度無量眾生。
不執四聖諦
接下來要講經文四聖諦法的「無苦、集、滅、道」。苦、集、滅、道是小乘法,無苦、集、滅、道是大乘的菩薩法。關於「苦」,我們剛才講了,生死、煩惱是苦的結果。「集」是製造種種罪惡和惡業,預備於將來得到生死、煩惱等苦的結果。「滅」是希望在懂得佛法之後,修持菩薩道與佛道,來中斷苦的原因,來滅除苦的果報。
諸位常會聽到兩句廣為佛教徒使用的話︰「隨緣消舊業,更不造新殃。」意思是我們既然得到這果報的身體,應該要接受它、改善它,同時更不要再用它來製造損人不利己的惡業了。這就叫滅苦之道。
「苦」與「苦集」是生死的流轉;「修道」與「滅苦」是生死的還滅。如果能修行解脫道以及菩薩道,便能滅苦而得自度,並進而廣度一切眾生。所謂「解脫道」是少欲知足,「菩薩道」是自利利他。很多人因少欲知足而變得消極,什麼事也不做了,那是錯的。物質的自我要少欲知足,修行菩薩道的方式要自利利他。綜合來講,「苦、集、滅、道」是佛法說人生是苦,而又如何離苦的基本原則。就修行而言,小乘主張離苦入滅,不再接受生死;大乘主張在生死中不受生死轉,故對於「苦、集、滅、道」也不起執著。
無智亦無得
經文「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的「智」是般若,「得」是得到結果。菩薩有深般若的智慧,所以能知「空」而離「苦」。凡夫眾生則必須求得般若的智慧方能離苦,所以說有所「得」。其實只要不造惡業的因,多修六波羅蜜的菩薩道,不要為煩惱的私利有所求,便得大自在,便得大智慧;有了大智慧則心胸廣大如虛空,也就不會覺得得到了什麼智慧。
諸位對「大智若愚」及「虛懷若谷」這兩句話,必定都耳熟能詳。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是不會表現出很有智慧的樣子的;有智慧而不自以為有智慧,那才是真正的有智慧。有成就而不自以為有成就,方為真正的大成就。有大錢而不自認為是自己個人有錢,認為錢財是屬於眾人所有,這才是真正真正有錢的人。這就叫作「無智亦無得」。
一切的東西,你認為所得到的,其實並沒有真正得到,有形的東西不可得,連身體最後尚且都要消失。有人說兩手空空而來,兩手空空而去,其實最後連手都要爛掉,那來的兩手呀?因此,有形的東西不可能得,無形的東西更不可得了。
解脫和涅槃
「菩提薩埵」是菩薩的全稱,意為自覺覺他的有情眾生。菩薩因有深般若波羅蜜多而能「心無罣礙」,而能「無有恐怖」,而能「遠離顛倒夢想」,達到「究竟涅槃」成佛的境地。
「心無罣礙」是不受一切現象的幻影幻像的影響而起煩惱。「無有恐怖」是不再貪生怕死,也不再患得患失。恐怖的意思相當多,有的人怕窮,有人怕病,有人怕權勢,有人怕陰謀,有人怕災難等等,這些總括起來說就是怕危險、怕倒楣、怕死亡。死亡是最可怕的,生命沒有安全感是最大的恐怖。
「顛倒」有四種,叫四顛倒。以我們五蘊的身心來講,即以無常為常,以不淨為淨,以苦為樂,以無我為我。從佛法的觀點來看人的身心,是無常、不淨、苦、無我的,但是凡夫眾生卻顛倒過來想,認為人會永遠繁衍生存下去;對於色身覺得很乾淨;認為自己的生活中有很多的快樂;認為內內外外都屬於自我。因而對自己、對他人,帶來很多的困擾及麻煩。
涅槃分成三種:1.為外道凡夫的「假涅槃」,或稱為「相似涅槃」,譬如有一些宗教的信眾,自認為已經得解脫,實際上似是而非,尚未得解脫;2.為小乘的「小涅槃」,羅漢以為從此以後已經得究竟,其實尚未成佛,他們將來還是要迴小乘轉向大乘,任何一位羅漢最後仍然要發無上菩提心成就佛道;3.為大乘諸佛的「大涅槃」,到了佛的境界,完成無上正遍知覺,或稱為「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如何成佛
接下來談到三世諸佛是如何成佛的。「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說三世諸佛乃是依般若智慧而成佛。可見智慧實是成佛的主要因素。在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中,代表諸佛智慧的文殊師利菩薩,便被稱為三世諸佛之母。
下邊的經文指出這部《心經》乃是至高無上的究竟法門。因此說「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佛法之中最有用、最踏實、最高超的法門,它就是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
所謂「大神咒」是指《心經》的般若波羅蜜多慈悲廣大、應用自在,隨著人、時、地、物的需要而作靈活廣大的因應。廣大靈感,有求必應,有願必成。遇大苦救大苦、逢小難除小難。無論遇到什麼樣的災難,都可以化大為小,化小為無。也可以說,大神咒是有大功能的,表現出諸佛菩薩大慈大悲的救世精神。我們也應該學習這樣的精神,而不是光用嘴巴念大神咒。在別人有災難有麻煩時,伸出援手幫別人解決困難,那麼我們自己本身就變成大神咒的力量了。
「是大明咒」是指《心經》的般若波羅蜜多智慧廣大,隨著人、時、地、物的情況而作恰到好處的應對處理。能靈活應用於凡夫的日常生活之中,引導凡夫走出感性與理性相調和的路來;既然自得其樂,又能利益眾生。所以說,《心經》實在是太好了,它代表了佛菩薩大智慧的功能。
「是無上咒」,意思是說,其他任何一種神咒、任何一種明咒(祕密咒語,又稱為禁咒真言),不能夠超過《心經》的般若智慧這樣威力和功效的了。
「是無等等咒」,意思是說,沒有另外任何明咒的功效,可以跟《心經》的般若智慧相比的了。
經文「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這兩句話正好使整部《心經》前後呼應。經文的開頭提到︰「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我們如果有了《心經》的智慧,便能像觀世音菩薩一樣,照見五蘊組成的身心皆空,當然也就能除一切苦難。這自然是真的,不是假的,沒有置疑的餘地。
接下來是一段咒語,其實「般若波羅蜜多」便是咒語的本身,《心經》到此,應該是已經全部完了。現在各種譯本的《心經》之末,都有如下的這段咒語,我們還是把它翻譯一下。
經文「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揭諦」是「去」的意思。「波羅揭諦」是去彼岸,到彼岸去的意思。「波羅僧揭諦」是說我們大家一起去,一起到彼岸去。去做什麼呢?去成就佛道,即是「菩提薩婆訶」。若將整個咒語連起來翻譯是︰「去!去!去彼岸!大家去彼岸!大家一起去彼岸,成就菩提佛道!」
四、後記
由於《心經》的魅力和國父紀念館的場地設備好,這三天晚上聽經的菩薩非常踴躍,以致除了這大廳之外,連館外其他四個廳及走道都坐滿了聽眾,非常感謝大家的熱心參加。對於這些無法在大廳聽講的菩薩們的不便,我感到很抱歉,我在這裡向你們致意。
我們這一次講經法會,歷經半年的籌備,出錢出力的菩薩非常多,特別還要感謝負責錄影轉播的中華電視公司和負責攝影製作的諸位菩薩。
最後,我謹把講經的全部功德迴向給各位,謝謝諸位!祝福諸位!阿彌陀佛!(本講稿一九九五年二月十七日至十九日的三晚,講於臺北巿國父紀念館,由葉果智居士整理錄音帶成稿,嗣經溫天河居士修潤,最後經聖嚴法師親閱修訂,完成於一九九五年十二月四日)
第四篇
心經異譯
一、《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
姚秦‧天竺三藏鳩摩羅什譯
觀世音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時,照見五陰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弗!色空故無惱壞相,受空故無受相,想空故無知相,行空故無作相,識空故無覺相。何以故?舍利弗!非色異空,非空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如是。舍利弗!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空法,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薩依般若波羅蜜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離一切顛倒夢想苦惱,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是大明咒,無上明咒,無等等明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咒,即說咒曰︰竭帝,竭帝,波羅竭帝,波羅僧竭帝,菩提僧莎呵。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
(《大正藏》第八冊八四七頁下)
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梵文Prajntildeāpāramitā
hṛdaya)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帝 揭帝 般羅揭帝 般羅僧揭帝 菩提僧莎訶(梵語咒文)Gate
gate pāragate pārasamgate bodhi
Svāhā.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大正藏》第八冊八四八頁下)
三、《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摩竭提國三藏沙門法月重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大城靈鷲山中,與大比丘眾滿百千人,菩薩摩訶薩七萬七千人俱,其名曰觀世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等,以為上首。皆得三昧總持,住不思議解脫。
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在彼敷坐,於其眾中,即從座起,詣世尊所,面向合掌曲躬恭敬,瞻仰尊顏而白佛言︰「世尊!我欲於此會中,說諸菩薩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唯願世尊,聽我所說,為諸菩薩宣祕法要。」
爾時世尊,以妙梵音,告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具大悲者!聽汝所說,與諸眾生,作大光明。」
於是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蒙佛聽許,佛所護念,入於慧光三昧正受。入此定已,以三昧力,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自性皆空,彼了知五蘊自性皆空。從彼三昧安詳而起,即告慧命舍利弗言︰
「善男子!菩薩有般若波羅蜜多心,名普遍智藏,汝今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作是語已。
慧命舍利弗,白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唯大淨者,願為說之,今正是時。」於斯告舍利弗︰「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學,色性是空,空性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識性是空,空性是識;識不異空,空不異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莎婆訶。」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及菩薩眾,一切世間天人、阿脩羅、乾闥婆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大正藏》第八冊八四九頁上至中)
四、《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共利言等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及菩薩眾俱。時佛世尊,即入三昧,名廣大甚深。爾時眾中有菩薩摩訶薩,名觀自在,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離諸苦厄。即時舍利弗,承佛威力,合掌恭敬,白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若有欲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者,云何修行?」如是問已。
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告具壽舍利弗言︰「舍利子!若善男子善女人,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時,應觀五蘊性空。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蘗諦,蘗諦,波羅蘗諦,波羅僧蘗諦,菩提娑婆訶。」
「如是舍利弗!諸菩薩摩訶薩於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應如是行。」如是說已。
即時世尊從廣大甚深三摩地起,讚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應如是行。如是行時,一切如來皆悉隨喜。」
爾時世尊說是語已,具壽舍利弗大喜充遍,觀自在菩薩摩訶薩亦大歡喜。時彼眾會,天人、阿修羅、乾闥婆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大正藏》第八冊八四九頁中至八五○頁上)
五、《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上都大興善寺三藏沙門智慧輪奉詔譯
如是我聞,一時薄誐梵,住王舍城鷲峯山中,與大苾蒭眾,及大菩薩眾俱。爾時世尊,入三摩地,名廣大甚深照見。時眾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觀世音自在,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時,照見五蘊自性皆空。即時具壽舍利子,承佛威神,合掌恭敬,白觀世音自在菩薩摩訶薩言︰「聖者!若有欲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云何修行?」如是問已。
爾時觀世音自在菩薩摩訶薩,告具壽舍利子言︰「舍利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時,應照見五蘊自性皆空,離諸苦厄。舍利子!色空,空性見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是色即空,是空即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性相空,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減不增。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證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住,心無障礙;心無障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寂然。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現成正覺。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真言,是大明真言,是無上真言,是無等等真言,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真言,即說真言︰唵,誐帝,誐帝,播囉誐帝,播囉散誐帝,冒地峯縛賀。」
「如是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於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應如是學。」
爾時世尊,從三摩地安祥而起,讚觀世音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應如是行;如是行時,一切如來,悉皆隨喜。」爾時世尊如是說已,具壽舍利子,觀世音自在菩薩及彼眾會,一切世間天人、阿蘇囉、讞馱嚩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大正藏》第八冊八五○頁上至中)
六、《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施護奉詔譯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在王舍城鷲峯山中,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并諸菩薩摩訶薩眾,而共圍繞。
爾時世尊,即入甚深光明,宣說正法三摩地。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在佛會中;而此菩薩摩訶薩,已能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觀見五蘊自性皆空。爾時尊者舍利子,承佛威神,前白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法門,樂欲修學者,當云何學?」
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告尊者舍利子言︰「汝今諦聽,為汝宣說。若善男子善女人,樂欲修學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法門者,當觀五蘊自性皆空。何名五蘊自性空耶?所謂即色是空,即空是色;色無異於空,空無異於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此一切法,如是空相,無所生,無所滅;無垢染,無清淨;無增長,無損減。舍利子!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無眼識界,乃至無意界,無意識界。無無明,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無所得,亦無無得。舍利子!由是無得故,菩薩摩訶薩,依般若波羅蜜多相應行故,心無所著,亦無罣礙;以無著無礙故,無有恐怖,遠離一切顛倒妄想,究竟圓寂。所有三世諸佛,依此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應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廣大明,是無上明,是無等等明,而能息除一切苦惱,是即真實,無虛妄法。諸修學者,當如是學。我今宣說般若波羅蜜多大明曰︰怛[寧*也]他,唵,誐帝,誐帝,播囉誐帝,播囉僧誐帝,冐提莎賀。」
「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若能誦是般若波羅蜜多明句,是即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爾時世尊,從三摩地安詳而起,讚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說,如是如是。般若波羅蜜多,當如是學。是即真實最上究竟,一切如來亦皆隨喜。」
佛說此經已,觀自在菩薩摩訶薩,並諸苾芻,及至世間天人、阿修羅、乾闥婆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
(《大正藏》第八冊八五二頁中至下)
七、《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敦煌石室本)
國大德三藏法師沙門法成譯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王舍城鷲峯山中,與大苾蒭眾,及諸菩薩摩訶薩俱。爾時世尊等入甚深明了三摩地法之異門。
復於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觀察照見五蘊體性,悉皆是空。
時具壽舍利子,承佛威力,白聖者觀自在菩薩摩訶薩曰︰「若善男子,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者,復當云何修學?」作是語已。
觀自在菩薩摩訶薩,答具壽舍利子言︰「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者,彼應如是觀察︰五蘊體性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如是受、想、行、識,亦復皆空。是故舍利子!一切法空性,無相、無生、無滅、無垢離垢,無減無增。舍利子!是故爾時,空性之中,無色、無受、無想、無行、亦無有識。無眼、無耳、無鼻、無舌、無身、無意;無色、無聲、無香、無味、無觸、無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無得,亦無不得。是故舍利子!以無所得故,諸菩薩眾,依止般若波羅蜜多,心無障礙,無有恐怖,超過顛倒,究竟涅槃。三世一切諸佛,亦皆依般若波羅蜜多故,證得無上正等菩提。舍利子!是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大蜜咒者,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諸苦之咒,真實無倒。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祕密咒,即說般若波羅蜜多咒曰︰峩帝,峩帝,波囉峩帝,波囉僧峩帝,菩提莎訶。」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爾時世尊從彼定起,告聖者觀自在菩薩摩訶薩曰︰「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彼當如是修學般若波羅蜜多,一切如來,亦當隨喜。」
時薄伽梵說是語已,具壽舍利子,聖者觀自在菩薩摩訶薩,一切世間天人、阿蘇羅、乾闥婆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大正藏》第八冊八五○頁中至八五一頁上)
八、《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一〈習應品〉心經內容
後秦.鳩摩羅什譯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云何習應般若波羅蜜與般若波羅蜜相應?」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習應色空,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習應受、想、行、識空,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習應眼空,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習應耳、鼻、舌、身、心空,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習應色空,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習應聲、香、味、觸、法空,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習應眼界空、色界空、眼識界空,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習應耳聲識、鼻香識、舌味識、身觸識、意法識界空,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習應苦空,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習應集、滅、道空,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習應無明空,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習應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空,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習應一切諸法空,若有為、若無為,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習應性空,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習應七空,所謂性空、自相空、諸法空、無所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習應七空時,不見色,若相應若不相應,不見受、想、行、識,若相應若不相應;不見色,若生相、若滅相,不見受、想、行、識,若生相、若滅相;不見色,若垢相、若淨相,不見受、想、行、識,若垢相、若淨相。不見色與受合,不見受與想合,不見想與行合,不見行與識合。何以故?無有法與法合者,其性空故。舍利弗!色空中無有色,受、想、行、識空中無有識。舍利弗!色空故無惱壞相,受空故無受相,想空故無知相,行空故無作相,識空故無覺相。何以故?舍利弗!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如是。舍利弗!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空法,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亦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亦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亦無智亦無得;亦無須陀洹、無須陀洹果,無斯陀含、無斯陀含果,無阿那含、無阿那含果,無阿羅漢、無阿羅漢果,無辟支佛、無辟支佛道,無佛、亦無佛道。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是習應,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大正藏》第八冊二二二頁下至二二三頁上)
九、《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四〈初分學觀品〉心經內容
唐.玄奘譯
爾時舍利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應行般若波羅蜜多?」佛告具壽舍利子言︰「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應如是觀︰實有菩薩,不見有菩薩,不見菩薩名;不見般若波羅蜜多,不見般若波羅蜜多名。不見行,不見不行。何以故?舍利子!菩薩自性空,菩薩名空。所以者何?色自性空,不由空故,色空非色;色不離空,空不離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自性空,不由空故,受、想、行、識空,非受、想、行、識;受、想、行、識不離空,空不離受、想、行、識;受、想、行、識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識。何以故?舍利子!此但有名,謂為菩提;此但有名,謂為薩埵;此但有名,謂為菩提薩埵;此但有名,謂之為空;此但有名,謂之為色、受、想、行、識。如是自性,無生、無滅、無染、無淨。菩薩摩訶薩,如是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見生不見滅,不見染不見淨。何以故?但假立客名,別別於法而起分別;假立客名,隨起言說,如如言說,如是如是生起執著。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於如是等一切不見,由不見故不生執著。」
「復次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應如是觀︰菩薩但有名,佛但有名,般若波羅蜜多但有名;色但有名,受、想、行、識但有名;眼處但有名,耳、鼻、舌、身、意處但有名;色處但有名,聲、香、味、觸、法處但有名;眼界但有名,耳、鼻、舌、身、意界但有名;色界但有名,聲、香、味、觸、法界但有名;眼識界但有名,耳、鼻、舌、身、意識界但有名;眼觸但有名,耳、鼻、舌、身、意觸但有名;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但有名;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但有名;地界但有名,水、火、風、空、識界但有名;因緣但有名,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但有名;從緣所生諸法但有名;無明但有名,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歎苦憂惱但有名。」
(《大正藏》第五冊一七頁中至一八頁上)
一○、《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四○二第二分
〈觀照品〉心經內容唐‧玄奘譯
爾時舍利子白佛言︰「世尊!諸菩薩摩訶薩應云何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佛言︰「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應如是觀︰實有菩薩,不見有菩薩,不見菩薩名;不見般若波羅蜜多,不見般若波羅蜜多名;不見行,不見不行。何以故?舍利子!菩薩自性空,菩薩名空。所以者何?色自性空。不由空故,色空非色;色不離空,空不離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自性空,不由空故,受、想、行、識空,非受、想、行、識;受、想、行、識不離空,空不離受、想、行、識;受、想、行、識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識。何以故?舍利子!此但有名,謂為菩提;此但有名,謂為薩埵;此但有名,謂為菩薩;此但有名,謂之為空。此但有名,謂之為色、受、想、行、識。如是自性,無生、無滅、無染、無淨。菩薩摩訶薩如是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見生、不見滅、不見染、不見淨。何以故?但假立客名,分別於法,而起分別。假立客名,隨起言說,如如言說,如是如是,生起執著。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於如是等一切不見,由不見故,不生執著。」
「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應如是觀︰菩薩但有名,佛但有名,般若波羅蜜多但有名;色但有名,受、想、行、識但有名;餘一切法但有名。舍利子!如我但有名,謂之為我,實不可得‧如是有情,命者生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使作者,起者使起者,受者使受者,知者見者,亦但有名。謂為有情,乃至見者,實不可得。以不可得空故,但隨世俗假立客名。諸法亦爾,不應執著。是故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見有我,乃至見者;亦不見有一切法性。舍利子!菩薩摩訶薩,如是修行般若波羅蜜多,除諸佛慧,一切聲聞獨覺等慧所不能及,以不可得空故。所以者何?是菩薩摩訶薩於名所名,俱無所得。以不觀見無執著故。
(《大正藏》第七冊一一頁中至一二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