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研究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之二
淨空法師
25/02/2015 07:53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發大誓願第六

 

一、《甄解》曰:「四十八願功德成就,而歸一正覺,即是南無阿彌陀佛也。是名弘誓本乘海,亦名悲願一乘。此乃彌陀正覺功德也。正覺功德不可思議者,由誓願不可思議。」

二、《行卷》文曰:「敬白申一切往生人等,弘誓一乘海者,成就無礙無邊最勝深妙不可思議至德。何以故?誓願不可思議故。悲願喻如大虛空,諸妙功德廣無邊故。猶如大車乃至猶如大風,普行世間無所礙故。能出三有繫縛城,乃至開顯方便藏。良可奉持。特可頂戴也。」

三、《魏譯》第三十八願曰:「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欲得衣服,隨念即至。如佛所讚應法妙服,自然在身。有求裁縫搗染洗濯者,不取正覺。」第二十四願曰:「設我得佛,國中菩薩在諸佛前,現其德本。諸所求欲供養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覺。」

四、《漢譯》第二十三願(《吳譯》為第十四願)曰:「我作佛時,我國諸菩薩欲飯時,則七寶缽中,生自然百味飯食在前。食已,缽皆自然去。不爾者,我不作佛。」

五、《會疏》曰:「如來聽其說明,照察丹誠,故云聽察。」

六、「地獄」此為漢語,梵語為那落迦、泥犁等。《大攝論音義》曰:「此譯有四義:(一)不可樂。(二)不可救濟。(三)闇冥。(四)地獄。」

七、《婆沙論》曰:「瞻部洲下過五百踰繕那(即由旬),乃有地獄。」

八、《維摩經肇註》云:「上由旬六十里,中由旬五十里,下由旬四十里。」

九、據《俱舍論》兼考《大論》,八大地獄為:(一)等活地獄。彼中罪人遇種種※刺磨擣,苦極身死,然冷風吹之,皮肉還生,等於前活。(二)黑繩地獄。先以黑繩縛罪人肢體,而後斬鋸。(三)眾合地獄。眾多苦具,俱來逼身,合黨相害。(四)號叫地獄。逼於眾苦,發悲號怨叫之聲。(五)大叫地獄。逼於劇苦,更發大哭聲。(六)炎熱地獄。火隨身起,炎熾周圍,苦熱難堪。(七)大熱地獄。熱中之極,故曰大熱。(八)無間地獄。受苦無間,無有間歇。

八寒冰獄為:(一)額部陀,此云皰。嚴寒逼身,體上生皰也。(二)尼刺部陀。嚴寒逼身,體分皰裂也。(三)呵羅羅(寒逼而自口中所發之顫聲)。(四)阿婆婆(同上)。(五)虎虎婆(同上)。(六)※缽羅(青蓮花)。嚴寒逼迫,身分折裂如青蓮花也。(七)缽特摩(紅蓮花)。身分折裂如紅蓮花也。(八)摩訶缽特羅(大紅蓮花)。身分折裂如大紅蓮花也。

十六遊增地獄。八大地獄中每一大獄,皆有四門。每一門外,每附增四獄。名為(一)煻煨增。(二)尸糞增。(三)鋒刃增。(四)烈河增。合為十六處,稱為十六遊增地獄。八大地獄合計共有一百二十八處。亦名近邊地獄。

孤獨地獄。在山間、曠野、樹下、空中,其類無數,受苦無量。地獄苦果,其最重處,一日之中八萬四千生死,經劫無量。

十、《輔行記》云:「作上品五逆十惡者感之(指最極惡逆者)」

十一、「餓鬼」者,《大乘義章八》曰:「以從他求故,名餓鬼。又常飢虛,故名為餓。恐怯多畏,故名為鬼。」

十二、《婆沙論》云:「鬼者畏也,謂虛怯多畏。又威也,能令他畏其威也。又希求名鬼,謂彼餓鬼恒從他人,希求飲食以活性命。」又云:「有說飢渴增(盛也)故,名鬼。由彼積集,感飢渴業。經百千歲,不得聞水名。豈能得見,況復得觸。有說被驅役故,名鬼。恒為諸天處處驅役馳走故。」

十三、《輔行記》云:「下品五逆十惡者感之。(指惡逆中最輕者)」

十四、「畜生」新譯為傍生。《新婆沙論》云:「其形傍,故行亦傍。以行傍,故形亦傍。是故名傍生。」

十五、《會疏》云:「此道遍在諸處。披毛戴角,鱗甲羽毛。四足多足,有足無足。水陸空行,互相吞啖,受苦無量。」

十六、《輔行記》云:「作中品五逆十惡者感之。」

十七、《三啟經》云:「將付琰魔王,隨業而受報。勝因生善道,惡業墮泥犁。」

十八、《俱舍論》云:「琰魔王國,於此瞻部洲下,過五百踰繕那(即由旬),有琰魔王國。縱廣量亦爾。從此展轉,散居餘處。」

十九、《長阿含經地獄品》云:「閻浮提南,大金剛山內,有閻羅王宮,王所治處。縱廣六千由旬。」

二十、《法華經方便品》曰:「以諸欲因緣,墜墮三惡道。」

二一、密教中曰:「大悲為根,菩提為因,方便為究竟。」

二二、《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曰:「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

二三、《淨土論註》曰:「佛所得法,名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二四、《法華玄贊》曰:「『阿』云無。『耨多羅』云上。『三』云正。『藐』云等。又『三』云正。『菩提』云覺。即是無上正等正覺。」

二五、《大智度論八十五》曰:「唯佛一人智慧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二六、龍樹大士曰:「若人生彼國,終不墮三趣。」

二七、善導大師曰:「乃至成佛,不歷生死。」

二八、善導大師曰:「諸佛欲顯常住不變之相,是故現黃金色。」

二九、日溪師曰:「此標中道實相色。」

三十、《會疏》曰:「是故願言,我國人民,純一金色,無有好惡,彼我平等,情絕違順。」

三一、《智度論八十八》謂佛現此大人相者,因「隨此間閻浮提中天竺國人所說,則為現三十二相。」

三二、《法界次第下》曰:「如來應化之體,現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眾德圓極。使見者愛敬,知有勝德可崇。人天中尊,眾聖之王,故為現三十二相。」

三三、《三藏法數四十八》云:「(1)足安平相。足裡無凹處者。(2)千幅輪相。足下有輪形者。(3)手指纖長相。手指細長者。(4)手足柔軟相。手足之柔者。(5)手足縵相。手足指與指間有縵網之纖維,交互連絡如鴨鵝者。(6)足跟滿足相。跟是足踵。踵圓滿無凹處者。(7)足趺高好相。趺者足背也。足背高起而圓滿者。(8)※如鹿王相。※為股肉。佛之股肉纖圓如鹿王者。(9)手過膝相。手長過膝者。( )馬陰藏相。佛之男根,密藏體內,如馬陰也。( )身縱廣相。頭足之高,與張兩手之長相齊者。( )毛孔生青色相。一一毛孔,生青色之毛而不雜亂者。( )身毛上靡相。身毛之頭右旋向上偃伏者。( )身金色相。身體之色如黃金也。(  )常光一丈相。身放光明,四面各一丈者。( )皮膚細滑相。皮膚軟滑者。(  )七處平滿相。七處為兩足下兩掌兩肩及頂中。此七處皆平滿無缺陷也。(  )兩腋滿相。腋下充滿者。(  )身如獅子相。身體平正,威儀嚴肅,如獅子王者。(  )身端直相。身形端正,無傴曲者。(  )肩圓滿相。兩肩圓滿而豐腴者。(  )四十齒相。具足四十齒者。(  )齒白齊密相。四十齒皆白淨而堅密者。(  )四牙白淨相。四牙最大而白者。(  )頰車如獅子相。兩頰隆滿,如獅子之頰者。(  )咽中津液得上味相。佛之咽喉中,常有津液,凡食物因之得上味也。(  )廣長舌相。舌廣而長,柔軟細薄。展之則覆面而至於髮際者。(  )梵音深遠相。梵者清淨之義,佛之音聲清淨而遠聞也。(  )眼色如紺青相。眼睛之色如紺青者。(  )眼睫如牛王相。眼毛殊勝如牛王也。(  )眉間白毫相。兩眉之間有白毫,右旋常放光也。(  )頂成肉髻相。梵音烏瑟膩,譯作肉髻。頂上有肉,隆起為髻形者,亦名無間頂相。」

三四、望西師曰:「依此願故,眾生生者,皆具諸相,不假修得。問:『具足此相,為華開後,將為前耶?』答:『不待花開,是生得故。』」

三五、曇鸞大師曰:「以不同故,高下以形。高下既形,是非以起。是非既起,長淪三有。是故興大悲心,起平等願。」

三六、《甄解》曰:「小乘前五通,唯依四根本定得。漏盡通,依四禪未至中間及三無色。(「無色」者,指無色定。文中「三」字或為「四」字之誤,蓋八定者,乃色界之四禪與無色界之四無色定也。)大乘依一切禪悉能之。今此經所說,大異於彼說。一切人天皆以佛願為所依。故云,阿彌陀如來本願力為增上緣。《事贊》云:『三明自然乘佛願。須臾合掌得神通。』豈容同於有漏禪為所依耶?」

三七、《要集》云:「不於四靜慮中,而修神通因。只是彼土任運生得之果報,不亦樂乎!」

三八、《甄解》據《大乘義章》云:「(一)寬狹不同,如《地持》說,聲聞二千國土,為通境界。緣覺六千國土,為通境界。(今經中則以億那由他百千佛剎為通境界,可見差異之甚。)(二)多少不同。二乘一心一作,不能眾多。諸佛菩薩化現十方世界,一切色象。一時能現五趣之身。(三)大小不同。二乘化現大身,不能入小。化現小身,不能容大。諸佛菩薩現大身滿三千界。能以大身入一塵中。化現小身如微塵,能以小身容受一切。又佛菩薩於一切色物,大能入小,小能容大。二乘不能。(四)遲速不同。二乘欲至遠所,多時乃至。以其不同如意通故。諸佛菩薩,一念能至十方世界。以其所得如意通故。(五)虛實不同。二乘所化現一切,相似而已,不得實用。諸佛菩薩所化現,皆能實用。(六)所作不同。諸佛菩薩化無量人,各令有心。隨作一事,令人異辨。二乘不能。(七)所現不同。諸佛菩薩但現一身,令人異見。但出一聲,令人異聞。安住一土,十方俱現。二乘不能。(八)化根用不同。如《涅槃》說:『諸佛菩薩,六根互用。』二乘不能。(九)自在不同。如《涅槃》說:『諸佛菩薩,凡所為作,身心自在,不相隨逐。其身現大,心亦不大。身現小,心亦不小。喜憂等一切皆爾(意謂身現喜,心亦不喜)。』二乘不能。」

三九、《合贊》云:「今則大乘不共之通,而更加(彌陀)本願力,豈混同凡小通。」

四十、《甄解》曰:「事謝於往(過去之事)名為宿,往法(過去之法)相續名為命。於此照知無壅,名宿命通。」

四一、《會疏》云:「謂能知自身一世二世三世,乃至百千萬世宿命及所作之事。亦能知六道眾生各各宿命及所作之事,是名宿命通。」

四二、日澄憲師云:「不知宿命故,於善不進,於惡不恐。萬善懈怠,眾惡造作,只為不知宿業也。彼羅漢憶泥犁苦,流血汗。(有阿羅漢憶及先世在地獄中種種慘痛,怖畏之極,流出血汗。)福增(古德之名)見先身骨忽開悟。(又有人)不知先生母,以為妻。不知先世怨,養為子。不知先身父,以為美食等。皆迷宿命事,著今世樂。忽聞本緣,皆生厭心者也。」

四三、靜照云:「若識宿命,則不自高。憶念過去無數功德。但依佛誓得生此國。」

四四、澄憲云:「往生彼國者,先知宿命,深仰佛德。」

四五、《智度論五》曰:「天眼所見自地及下地(例如天人,則天道為自地,修羅、人、畜生、鬼、地獄五道為下地)中六道眾生諸物,若近若遠,若粗若細諸色,莫不能照。」

四六、《會疏》曰:「能見六道眾生,死此生彼,苦樂等相。及見一切障內障外,世出世間,種種形色,無有障礙也。」

四七、龍樹大士曰:「二乘中小聲聞不作意,一千界為通境。若作意者,見二千國土。大聲聞不作意者二千,作意者三千。緣覺小者,不作意二千,作意三千。其大者,作意不作意,皆見三千大千世界事。諸佛菩薩見無量世界事。」

四八、《宋譯》第五願曰:「一切皆得清淨天眼,能見百千俱胝(百萬)那由他(億)世界,粗細色相………。」

四九、望西曰:「或土眾生,以不見於諸苦果,故不恐苦因。亦以不見諸樂果,故不修樂因。法藏愍念此等眾生,選擇此願攝眾生也。」

五十、《會疏》曰:「肉眼昧劣,不見一紙之外。但緣目前,思從於此。不見地獄重苦,勤修無勇。不見淨土勝樂,欣求念淡。」

五一、澄憲曰:「鳴呼悲哉!不見地獄餓鬼之苦果。不見父母師長之受報。厭離心緩,報謝思怠。」

五二、望西曰:「上求下化之要,厭苦報德之道,其唯在天眼照視者歟!」

五三、《渧記》云:「如《會疏》等言,願興約滅惡生善,厭苦欣淨。若爾,則非真土(指極樂)所得之益而已。今正約真土所得者,或有淨土,其土聖眾,雖有天眼,或見二千世界,或見三千世界。不能普見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國。或有淨土,其土菩薩,但雖得天眼,而不能圓具五眼。是以殊興此願而已。故《願成就文》曰:「肉眼清徹,靡不分了。天眼通達,無量無限。等謂得一天眼則圓得五眼。(本經第三十品中,『彼佛剎中,一切菩薩,修行五眼』,是其證也。)是以能見塵數佛國,明照眾生,死此生彼,濟生利物,常作佛事,是此願之勝益也。」

五四、《會疏》曰:「天耳通者,能聞一切障內障外,苦樂憂喜,語言音聲,無壅也。」

五五、《魏譯》曰:「國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聞百千億那由他諸佛所說,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覺。」

五六、《唐譯》曰︰「國中有情,不獲天耳。乃至不聞億那由他百千踰繕那外名說法者,不取正覺。」

五七、澄憲曰︰「此通至要。地獄眾苦之聲,餓鬼飢餓之聲,聞之鎮(「鎮」字或是「震」、「俱」之誤)增大悲之心。乾闥緊那(天帝之樂神。所彈琉璃之琴,其音普聞此三千大千世界)之樂,神仙誦經之音,聞之常樂寂靜之洞(洞者,洞府,指神仙息處)。況諸佛說法,聞悉受持,菩薩對談,聽並渴仰哉!」

五八、澄憲云︰「世俗猶以知他心為要,況出世利物乎!」

五九、《會疏》曰︰「是故願言︰我國聖眾,不藉修持,自知他心。應其意樂,接化無方也。」

六十、《魏譯》曰︰「不得見他心智,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中眾生心念者,不取正覺。」

六一、《甄解》曰︰「二乘但知凡夫小聖粗心,不能知細。諸佛菩薩所知微細,乃至佛心,亦能知之。安養菩薩,亦復如是。」

六二、《會疏》云︰「此有三︰(一)運身行。謂乘空行,猶如飛鳥。(二)勝解通。謂極遠方,作意思維,便能速至。(三)意勢通。謂極遠方,舉心緣時,身即能到。」

六三、《大論》云︰「如意通有三種︰(一)能到。(二)轉變。(三)聖如意。能到有四種︰一者,身能飛行,如鳥無礙。二者,移遠令近,不往而到。三者,此處沒彼處出。四者,一念能至。轉變者,大能作小,小能作大,一能作多,多能作一。種種諸物,皆能轉變。外道輩轉變,極久不過七日。諸佛及弟子,轉變自在,無有久近。聖如意者,六塵中不可愛不淨物,能觀令淨;可愛淨物,能觀令不淨。是聖如意法,唯佛獨有。」

六四、「那由他」數也,古說不一。其小者,如《玄應音義》謂「那由他,當中國十萬」。其較大者,則謂「那由他,隋(隋代稱中國為隋)言數千萬」。

六五、《唯識述記七》曰︰「言分別者,有漏三界心、心所法。以妄分別為自體故。」

六六、《資持記》曰︰「寂靜即涅槃理也。」

六七、《往生要集上》曰︰「一切諸法,本來寂靜,非有非無。」

六八、《華嚴經》曰︰「觀寂靜法,離諸癡闇。」

六九、《仁王經合疏上》曰︰「牟尼者,名也。此云寂默。三業(身口意)俱寂默也。」

七十、《理趣釋》曰︰「牟尼者,寂靜義。身口意寂靜,故稱牟尼。」

七一、《賢首心經略疏》曰︰「涅槃,此云圓寂。謂德無不備稱圓。障無不盡名寂。」

七二、《甄解》曰︰「若約佛所證,則四十八願,皆入光壽法身。」

七三、《甄解》曰︰「又以攝生,則願願皆為眾生。故云︰『四十八願,攝受眾生。』又云︰『一一誓願,為眾生故。』如是四十八願,互攝互融,不可思議。」

七四、望西師云︰「橫攝十方虛空無邊,故國土亦無邊。國土無邊,故眾生亦無邊。眾生無邊,故大悲亦無邊。大悲無邊,故光明亦無邊。光明無邊,故攝取益無邊。以要言之,欲益無邊,故光無邊。」

七五、《大法炬陀羅尼經》謂諸佛有兩種光明︰「(一)常光。(二)放光。常光者,謂圓明無礙,無時不照也。放光者,謂以光(使人)驚悟,有時而照,或現或收隨宜自在也。今願所指是常光。」

七六、《稱讚淨土佛攝受經》曰︰「彼如來恆放無量無邊妙光,遍照一切十方佛土,施作佛事。」

七七、《禮讚》云︰「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

七八、《觀經》云︰「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七九、《法華》曰︰「壽命無有量,以愍眾生故。」

八十、澄憲讚曰︰「佛壽無量,化道至德也。誰不渴仰此願哉!」

八一、澄憲云︰「人民壽命無量,淨土第一德也。」繼釋云︰「修行佛道者,死魔為恐。生死間隔,退緣根本也。見佛聞法,值遇眾聖,供養諸佛,親近善友,自然快樂,無有眾苦,其德非一。若壽命短促者,遺恨幾計(難計),如玉杯無底故。此願最至要者也。」

八二、望西曰︰「諸樂根本,只在此願。」

八三、《群疑論》曰︰「命極長遠。縱令凡夫,還入變易(了分段生死而入變易生死),究竟成佛。」

八四、澄憲云︰「阿彌陀佛,弟子無量,三無量中,其一也。」

八五、《悲華經》曰︰「無有聲聞,辟支佛乘。所有大眾,純是菩薩,無量無邊。」

八六、《會疏》曰︰「稱我名者,此有三義︰(一)諸佛稱揚彼佛德號。(二)諸佛咨嗟稱名之人。如彼小經,誠證護念稱名之人。(三)諸佛亦咨嗟,亦自稱彼佛名。」繼又釋言︰「三世諸佛,依念彌陀三昧,成等正覺故。」

八七、《金光明經文句》曰︰「至心者,徹到心源,盡心實際,故云至心。」

八八、《華嚴大疏鈔廿三》曰︰「回者轉也,向者趣也。轉自萬行,趣向三處,故名回向。………三處,謂眾生、菩提以及實際。」

八九、《往生論註下》曰︰「回向者,回己功德,普施眾生,共見阿彌陀如來。生安樂國。」

九十、《觀無量壽經》曰︰「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

九一、《箋註》曰︰「十遍稱名也。」

九二、望西曰︰「經十念頃,專稱佛名,為十念也。此言念者,謂稱南無阿彌陀佛,經此六字頃,名一念。」

九三、《般舟經》曰︰「爾時阿彌陀佛語是菩薩言,欲來生我國者,常念我名,莫有休息,如是得來生我國土。」

九四、《觀經》言︰「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妙法,教令念佛(觀想念佛)。………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九五、《彌勒發問經》言︰「具足如是念,即得往生安養國土。凡有十念。何等為十?一者,於一切眾生,常生慈心。於一切眾生,不毀其行。若毀其行,終不往生。二者,於一切眾生,深起悲心,除殘害意。三者,發護法心,不惜身命。於一切法,不生誹謗。四者,於忍辱中生決定心。五者,身心清淨,不染利養。六者,發一切種智心,日日常念,無有廢忘。七者,於一切眾生,起尊重心,除我慢意,謙下言說。八者,於世談話,不生味著。九者,近於覺意,生起種種善根因緣,遠離憒鬧散亂之心。十者,正念觀佛,除去諸根。」

九六、《宗要》曰︰「如是十念,既非凡夫(所能)。當知初地以上菩薩,乃能具足十念。」

九七、望西云︰「宗家不爾(宗家指善導)。今之十念,但是口稱。上盡一形,下至一念,通於三輩,攝於九品,莫不皆往。」

九八、《觀經》曰︰「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

九九、羅什大師曰︰「譬如有人,於曠野中,值遇惡賊。揮戈拔劍,直來欲殺。其人勤走,視渡一河。若不渡河,首領難全。爾時但念渡河方便。我至江岸,為著衣渡?為脫衣渡?若著衣衲,恐不得過。若脫衣衲,恐不得暇。但有此念,更無他意。當念渡河,即是一念。此等十念,不雜餘念。行者亦爾。若念佛名,若念佛相等,無間念佛,乃至十念,如是至心,名為十念。」

一OO、《宗要》曰︰「今經說十念,具此隱密、顯了二義。」

一O一、義寂云︰「一一念中,自然具足慈等十念。」

一O二、《阿闍世王問五逆經》曰︰「有五逆罪。若族姓子、族姓女,為此五不救罪者,必入地獄不疑。云何為五?謂殺父,殺母,害阿羅漢,鬥亂眾僧,起惡意於如來所。」

一O三、又《華嚴孔目章三》曰︰「五逆,謂害父,害母,害阿羅漢,破僧,出佛身血。初二背恩養,次三壞福田,故名為逆。」

一O四、《往生論註上》曰︰「但令誹謗正法,雖更無餘罪,必不得生。何以言之?經云︰五逆罪人墮阿鼻大地獄中,具受一切重罪(但劫盡得出)。誹謗正法人墮阿鼻大地獄中,此劫若盡,復轉至他方阿鼻大地獄中,如是展轉經百千阿鼻大地獄,佛不記得出時節。以誹謗正法,罪極重故。」又曰︰「汝但知五逆罪為重,而不知五逆罪,從無正法生。是故謗正法人其罪最重。」

一O五、《觀經疏》云︰「此義仰就抑止門中解。如四十八願中,除謗法五逆者,然此之二業,其障極重。眾生若造,直入阿鼻。歷劫周慞,無由可出,但如來恐其造斯二過,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攝也。………若造還攝得生。雖得生彼,華合逕(過也,至也,見《字匯》)於多劫。此等罪人,在華內時,有三種障︰一者不得見佛及諸聖眾。二者不得聽聞正法。三者不得歷事供養。除此已外,更無餘苦。」

一O六、《合贊》云︰「言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是乃就未造之機,且抑止之而已。若有已造機、已迴心,則還攝取,莫有漏也。」

一O七、善導大師云︰「今逢釋迦佛末法之遺跡,彌陀本誓願極樂之要門,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門也。」

一O八、《往生論註》云︰「此生愚癡人既生誹謗,安有願生佛土之理。」

一O九、善導大師云︰「弘誓門多四十八,偏標念佛最為親。人能念佛佛還念,專心想佛佛知人。」

一一O、善導大師曰︰「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

一一一、《事贊》曰︰「一一願言,引第十八。」

一一二、《甄解》云︰「四十八願雖廣,悉歸第十八願。」又云︰「謂由此願故,使眾生生無三惡趣之土,不更惡趣。具相好,現神通,而得滅度。入光壽海故。是以此願,特為最勝矣。」

一一三、《箋註》曰︰「故知四十八願之中,以此念佛往生之願,而為本願中之王也。」

一一四、肇公曰︰「道之極者,稱曰菩提。秦(指中國)無言以譯之。蓋是正覺無相之真智乎!」

一一五、《往生要集》云二種菩提心:(一)緣事菩提心(此即密乘之行願菩提心),以四弘誓願為體。(1)眾生無邊誓願度。是應身菩提之因。(2)煩惱無數誓願斷。是法身菩提之因。(3)法門無盡誓願學。是報身菩提之因。(4)無上菩提誓願證。是求證得佛果菩提也。由前三行願,具足成就,而證得三身圓滿之菩提,還復廣利一切眾生也。(二)緣理菩提心(此即密乘之勝義菩提心)。一切諸法,本來寂滅,安住於中道實相,而圓成上求下化之願行。是為最上之菩提心。謂為緣理之菩提心。

一一六、《勸發菩提心文》曰︰「發菩提心,諸善中王。」

一一七、《無量壽經起信論》曰︰「是知菩提心者,諸佛之本源,眾生之慧命。才發此心,已成佛道。以與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相應故。」

一一八、《教行信證文類》曰︰「信心即是一心也。一心即是真實信心也。是故論主建言一心也。」

一一九、《探玄記三》曰︰「一心者,心無異念故。」

一二O、《止觀四》曰︰「一心者。修此法時,一心專志,心不餘緣(指心中不緣其他一切事物)。」

一二一、善導大師曰︰「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遠,念念不捨。」

一二二、宋靈芝師曰︰「凡人臨終,識神無主。善惡業種,無不發現。或起惡念,或起邪見,或生繫戀,或發猖狂。惡相非一,皆名顛倒。」

一二三、《圓中鈔》曰︰「娑婆眾生,雖能念佛,浩浩見思,實未伏斷,而能垂終心不顛倒者,原非自力,而能主持,乃全仗彌陀,而來拔濟。雖非正念,而能正念。故得心不顛倒,即得往生。」

一二四、《悲華經》曰︰「臨終之時,我當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其人見我,即於我前,得心歡喜。以見我故,離諸障閡。即便捨身,來生我界。」又曰︰「所有眾生,若聞我聲(聲者名也),發願欲生我世界者,是諸眾生,臨命終時,悉令見我,與諸大眾,前後圍繞。我於爾時,入無翳三昧。以三昧力故,在於其前,而為說法。以聞法故,尋得斷除一切苦惱,心大歡喜。故得寶寘三昧。以三昧力故,令心得念及無生忍。命終之後,必生我界。」

一二五、「阿惟越致」,又作阿鞞跋致。《彌陀要解》云︰「阿鞞跋致,此云不退。(一)位不退。入聖流,不墮凡地。(二)行不退。恆度生,不墮二乘地。(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薩婆若海。若約此土,藏初果,通見地,別初住,圓初信,名位不退。通菩薩,別十向,圓十信,名行不退。別初地,圓初住,名念不退。」

一二六、小本云︰「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一二七、《要解》云︰「今淨土,五逆十惡,十念成就,帶業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也。」

一二八、《要解》云︰「非心性之極致,持名之奇勛,彌陀之大願,何以有此。」

一二九、《觀經》曰︰「應當專心,繫念一處,想於西方。」

一三O、《教行信證》曰︰「德本者,如來德號。此德號者,一聲稱念,至德成就滿足,眾禍皆轉。十方三世德號之本,故曰德本也。」

一三一、善導大師於《觀念法門》釋「厭女轉男願」云︰「乃由彌陀本願力故,女人稱佛名號,正命終時,即轉女身,得成男子。彌陀接手,菩薩投身,坐寶蓮上,隨佛往生。」又「一切女人,若不因彌陀名號力者,千劫萬劫,恆河沙等劫,終不可得轉女身。」

一三二、《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曰︰「西方安樂(即極樂)世界,今現有佛,號阿彌陀。若有四眾,能正受持彼佛名號,以此功德,臨欲終時,阿彌陀佛即與大眾往此人所,令其得見。見已,尋生慶悅,倍增功德。以是因緣,所生之處,永離胞胎穢欲之形,純處鮮妙寶蓮華中,自然化生,具大神通,光明赫奕。」

一三三、《彌陀疏鈔》曰︰「六趣眾生,則中陰之身自求父母。往生善土,則一彈指頃,蓮華化生。是蓮華者,乃卸凡殼之玄宮,安慧命之神宅。」

一三四、《大日經疏十五》曰︰「如世人以蓮華為吉祥清淨,能悅可眾心。今祕藏中,亦以大悲胎藏,妙法蓮華,為最祕密吉祥。一切加持法門之身,坐此蓮臺也。」

一三五、《大論》曰︰「生剎利為有勢力,生婆羅門家為有智慧;生居士家為大富。故能利益眾生。」

一三六、《會疏》曰︰「生下賤家,受世輕慢,利濟不廣。」

一三七、《法華嘉祥疏》曰︰「有人言通取一切戒為梵行,別行斷淫為梵行。故《大品》曰︰『淫欲障生梵天,何況菩提!』」

一三八、《法華嘉祥疏》曰︰「梵行之相者,梵名涅槃,即根本法輪大涅槃也。行即萬行,到大涅槃也。」

一三九、《大日經疏十七》曰︰「梵謂涅槃。梵行謂修梵行者名。具大涅槃名為梵。」

一四O、《尊勝陀羅尼經》曰︰「諸飛鳥畜生,含靈之類,聞此陀羅尼,一經於耳,盡此一身,更不復受。」

一四一、《涅槃經》曰︰「是大涅槃,亦復如是。若有眾生,一經耳者,卻後七劫,不墮惡趣。」

一四二、龍樹大士曰︰「彼尊佛剎無惡名,亦無女人惡道怖,乃至無有諸趣惡知識。」

一四三、《往生論》云︰「淨土果報,離二種譏嫌過,應知。一者體。二者名。體有三種︰一者二乘人。二者女人。三者諸根不具人。無此三過故,名離體譏嫌。名亦有三種,非但無三體,乃至不聞二乘、女人、諸根不具三種名故,名離名譏嫌。」

一四四、《疏鈔》曰︰「由耳之所聞,唯是諸佛如來萬德洪名,菩薩、聲聞及諸天善人,種種嘉號,曾無三惡名字,歷耳根故。」

一四五、《阿彌陀經》曰︰「其佛國土,當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一四六、《彌陀要解》曰︰「問︰白鶴等,非惡道名耶?答︰既非罪報,則一一名字,皆詮如來功德。所謂究竟白鶴等,無非性德美稱,豈惡名哉!」

一四七、《觀經》曰︰「如意珠王,湧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為百寶色鳥。」

一四八、《會疏》曰︰「定聚者,具云正定聚。亦言不退轉。便是菩薩阿鞞跋致也。云何名正定。凡一切眾生,雖根性萬殊,以類聚之,不出三種。以必墮六趣為邪定,以升沈隨緣為不定,以定至菩提為正定。」

一四九、善導大師曰︰「不斷煩惱得涅槃,斯示安樂自然德。」

一五O、龍樹大士云︰「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起心立德,修諸行業,佛願力故,即便往生。以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聚。正定聚者,即是阿鞞跋致不退位也。」

一五一、《法華經信解品》曰︰「以三苦故,於生死中,受諸熱惱。」

一五二、《大智度論廿二》曰︰「人大熱悶,得入清涼池中,冷然清了,無復熱惱。」

一五三、《會疏》曰︰「於自身忘執,計愛憎違順,是名貪計,是所謂我執也。」

一五四、羅什大師曰︰「謂堅固善心,深不可拔,乃名根也。」

一五五、《三藏法數五》云︰「金中最剛,故云金剛。」

一五六、《大藏法數四十一》云︰「梵語跋折羅,華言金剛。此寶出於金中,色如紫英,百煉不銷,至堅至利,可以切玉,世所希有,故名為寶。」

一五七、《大日經疏一》云︰「伐折羅即是金剛杵。」

一五八、《大日經疏一》云︰「伐折羅,如來金剛智印。」

一五九、《行宗記二》曰︰「金剛者,即侍從力士,手持金剛杵,因以得名。」

一六O、羅什大師云︰「天力士,名那羅延。端正雄健也。」

一六一、《大日經疏十》曰:「毗紐天有眾多別名,即是那羅延天別名也。是佛化身。」

一六二、《祕藏記》曰︰「那羅延天,三面,青黃色。右手持輪,乘迦樓羅鳥。」

一六三、法救云︰「如來身力無邊,猶如心力。」

一六四、《密跡力士經》云︰「如來之身成鉤鎖體,猶如金剛,鏗然堅絕,不可破壞。」

一六五、《仁王經念佛儀軌上》云︰「此金剛手,即普賢菩薩也。手持金剛杵者,表起正智,猶如金剛,能斷我法微細障故。」

一六六、《聖無動尊大威怒王祕密陀羅尼經》云︰「此金剛手是法身大士,是故名普賢。即從如來得持金剛杵。其金剛杵五智所成,故名金剛手。」

一六七、《涅槃經》云︰「如來身者,是常住身、不可壞身、金剛之身。」

一六八、《新譯仁王經》曰︰「世尊導師金剛體,心行寂滅轉法輪。」

一六九、《良賁疏》曰︰「金剛體者,堅固具足。體者身也。佛身堅固,猶如金剛。」

一七O、《超日明三昧經下》云︰「是知大智發外,能照法界,名為光明。」

一七一、《涅槃經》云︰「光明名為智慧。」

一七二、大慧禪師曰︰「只以此光宣妙法,是法即是此光明,不離是光說此法。」

一七三、《淨影疏》曰︰「言能辯了,語能才巧,故曰辯才。」

一七四、《法華文句五》曰︰「四十餘年,蘊在佛心,他無知者。為『祕』。一乘直道,總攝萬途。故云『要』也。」

一七五、《法華嘉祥疏九》曰︰「言約(簡要也)理周(具足也),故稱為『要』。昔來隱而不傳,目之為『祕』。」

一七六、《法華經法師品》曰︰「此經是諸佛祕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與人。」

一七七、《增一阿含》云︰「若打鐘時,一切惡道諸苦,並得停止。」

一七八、《佛祖統紀六》曰︰「人命將終,聞鐘磬聲,增其正念。」

一七九、《法華》曰︰「餘有一生在,當得一切智。」

一八O、《會疏》曰︰「一生補處者,是等覺位。尚有一生無明(具足應云︰一分生相無明)未破,故曰一生。此品無明,其力最大。唯此後心,以金剛智破之,即補妙覺之位,故曰補處。」

一八一、《大疏六》曰︰「今此經宗,言一生者,謂從一而生也。初得淨菩提心時,從一實之地,發生無量無邊三昧總持尼門。如是一一地中,次第增長,當知亦爾。迄至第十地滿足。未至第十一地。爾時,從一實境界,具足發生一切莊嚴。唯少如來一位,未得證知。更有一轉法性生,即補佛處。故名一生補處。」

一八二、曇鸞大師云︰「案此經推彼國菩薩或可不從一地至一地。言十地階次者,是釋迦如來,於閻浮提,一應化道耳。他方淨土,何必如此。」

一八三、《小本》曰︰「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一八四、《小本》曰︰「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又曰:「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

一八五、圭峰大師曰︰「一約自體,體性周遍曰普,隨緣成德曰賢。二約諸位,曲濟無遺曰普,鄰及亞聖曰賢。三約當位,德無不周曰普。調柔善順曰賢。」

一八六、《漢譯》第廿三願曰︰「我國諸菩薩欲飯時,則七寶缽中,生自然百味飯食在前。食已,缽皆自然去。」

一八七、《魏譯》第三十八願曰︰「國中天人,欲得衣服,隨念即至。如佛所讚應法妙服,自然在身。有求裁縫擣染、浣濯者,不取正覺。」

一八八、《會疏》釋《魏譯》曰︰「佛本何故興此願。見或國土,為衣食故,苦役萬般。四時不寧處,一生疲貪求。何況禾下喪數千生命,鑊中殺無量蠶子,依之沈迷無涯,受苦無窮。是故願言,我土聖眾,衣食住宅,隨意現前。著衣喫飯,皆助道法也。」

一八九、《吳譯》曰︰「欲得自然萬種之物,即皆在前,持用供養諸佛。」

一九O、《宋譯》曰︰「我以神力,令此供具自至他方諸佛面前,一一供養。」

一九一、《宋譯》曰︰「所有菩薩,發大道心,欲以真珠瓔珞,寶蓋幢幡,衣服臥具,飲食湯藥,香華伎樂,承事供養他方世界,無量無邊諸佛世尊而不能往。我於爾時,令彼他方諸佛世尊,各舒手臂,至我剎中,受是供養。令彼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一九二、《魏譯》云︰「一發念頃,供養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

一九三、《會疏》曰︰「『嚴』謂莊嚴,『淨』謂清淨,『光』謂光明,『麗』謂華麗。『嚴淨』,明體離垢。『光麗』,表相奇特。以長、短、方、圓、大、小等為『形』,以青、赤、白、黑、正、不正為『色』,皆非世間所有,故云『特殊』。」

一九四、《會疏》曰︰「點事(指如微點之事相)妙理相即,故謂窮微。無漏之相,實相之相,故謂極妙。」繼曰︰「廣略相入,不可思議。故云,無能稱量。」

一九五、《維摩經菩薩行品肇註》曰︰「佛於樹下成道,樹名菩提。此樹光無不照,香無不熏,形色微妙,隨所好(喜也)而見。樹出法音,隨所好而聞。此如來報(果報也)應(應化也)樹也;眾生遇者,自然悟道。」

一九六、《涅槃經》曰︰「譬如水中,生於蓮花,非為希有。火中生者,是乃希有。」

一九七、《觀經》中,大勢至菩薩天冠「有五百寶華。一一寶華,有五百寶臺。一一臺中,十方諸佛淨妙國土廣長之相,皆於中現。」

一九八、《往生論》曰︰「宮殿諸樓閣,觀十方無礙。」曇鸞師註曰︰「如淨明鏡。十方國土,淨穢諸相,善惡業緣,一切悉現。」

一九九、《華嚴經》曰︰「譬如明淨發光金玻璃鏡,與十世界等。於彼鏡中,見無量剎。一切山川,一切眾生,地獄餓鬼,若好若醜,形類若干,悉於中現。」

二OO、《會疏》謂此界「金銀雖發輝,無旃檀之香。沈麝雖熏馥,無珠玉之光。」

二O一、《華嚴經》鬻香長者云︰「阿那婆達池邊出沈水香,名蓮花藏。若燒一丸,如麻子大,香氣普熏閻浮提界。眾生聞者,離一切罪,戒品清淨。雪山有香,名具足明相。若有眾生,嗅此香者,其心決定離諸染著。羅剎界中有香,名海藏,其香但為轉輪王用。若燒一丸,香氣所熏,王及四軍,皆騰虛空,遊止自在。善法堂中有香,名香性莊嚴。若燒一丸,熏彼天眾,普令發起念佛之心。須夜摩天有香,名淨藏性。若燒一丸,熏彼天眾,莫不雲集彼天王所,恭敬聽聞王所說法,兜率天中有香,名信度※囉。於一生所繫菩薩座前,若燒一丸,興大香雲,遍覆法界。普雨一切諸供養具,供養一切如來道場菩薩眾會。妙變化天有香,名奪意性。若燒一丸,於七日中,普雨一切不可思議諸莊嚴具。」

二O二、《維摩經香積佛品》云︰「爾時維摩詰問眾香菩薩,香積如來,以何說法」。彼菩薩曰︰「我土如來,無文字說。但以眾香,令諸天人,得入律行。菩薩各各坐香樹下。聞此妙香,即獲一切德藏三昧。」

二O三、《宋譯》曰︰「所有十方一切佛剎,諸菩薩眾,聞我名號,應時證得寂靜三摩地。」

二O四、《會疏》曰︰「寂靜三摩地,無縳無著,故名清淨。」

二O五、《會疏》曰︰「止觀無礙,故名解脫。」又曰︰「念佛三昧,能除一切煩惱,能解脫生死,故須名清淨解脫三昧。」

二O六、憬興云︰「普者,即普遍義。等者,即齊等義。所見普廣,佛佛皆見,故所住定,名為普等。」

二O七、玄一云︰「由此三昧力,普見諸佛世尊,故言為普。平等現無所不及,故言普等。」

二O八、《菩薩念佛三昧經》曰︰「譬如眾生,若依須彌金色之邊,其身即與彼山同色。所以然者,山勢力故。又如諸水,悉入大海,同其一味。所以然者,以海力故。若人得念佛三昧,亦復如是。」

二O九、《文殊般若經》云︰「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無二。」

二一O、《讚阿彌陀佛偈》云︰「我以一心歸一佛,願遍十方無礙入。」

二一一、《往生論註》云︰「八地以上菩薩,常在三昧。以三昧力,身不動本處,而能遍至十方,供養諸佛,教化眾生。」

二一二、望西師謂住定供佛︰「約常途者,初地以上。」又曰︰「初地以上,雖有此德,八地以上,是無功用。」

二一三、《疏》曰︰「縱雖新發意菩薩,聞名字人,能得定惠(即慧)相即,真俗相照,頓得上地菩薩也。」

二一四、《文殊般若經》曰︰「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無二。不思議佛法等無差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悉具無量功德辯才。如是入一行三昧(即念佛三昧)者,盡知恆沙諸佛法界差別相。」

二一五、《萬善同歸集》云︰「齊登解脫之門。咸闡離生之道。」

二一六、《往生論註》曰︰「平等,是諸法體相。」又曰︰「眾生見阿彌陀如來相好光明身者,如上種種身業繫縛,皆得解脫。入如來家畢竟得平等身業。聞阿彌陀如來至德名號,說法音聲,如上種種口業繫縳,皆得解脫。入如來家,畢竟得平等口業。若遇阿彌陀如來光照,若聞阿彌陀平等意業,是等眾生,種種意業繫縳,皆得解脫。入如來家,畢竟得平等意業。」

二一七、《會疏》曰︰「(一)菩薩六度,一切功德之本。故名德本。(二)選擇攝取果號,能流出六度萬行,為眾德本原(此乃以持佛號為德本),故名德本。」

二一八、《魏譯》云︰「第一,第二,第三法忍。」

二一九、《大乘義章九》云︰「慧心安法,名之為忍。」

二二O、《仁王經》明五忍︰「(一)伏忍,(二)信忍,(三)順忍,(四)無生法忍,(五)寂滅忍。」

二二一、《仁王經私記》云︰「初地、二地、三地得無漏信,名信忍。四、五、六地趣向無生,名順忍。七、八、九地,諸念不生,名無生忍。十地、妙覺,得菩提果,名寂滅忍。」

二二二、《魏譯》第三十四願曰︰「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聞我名字,不得菩薩無生法忍,諸深總持者,不取正覺。」

二二三、《宋譯》曰︰「聞我名者,應時即得初忍、二忍,乃至無生法忍。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二二四、《論註》曰︰「即見彼佛,未證淨心菩薩(指初地至七地),畢竟得證平等法身。」又曰︰「聞阿彌陀如來至德名號………畢竟得平等口業。」

二二五、《智度論五十》曰︰「無生法忍者,於無生滅諸法實相中,信受通達,無礙不退,是名無生忍。」

二二六、《智度論七十三》曰︰「無生忍者,乃至微細法不可得,何況大。是名無生。得此無生法,不作不起諸業行。是名得無生法忍。」

二二七、《大乘義章十二》曰︰「理寂不起,稱曰無生。慧安此理,名無生忍。」

二二八、《楞嚴經長水疏一》曰︰「了法無生,印可決定,名無生忍。」

二二九、《大乘義章十二》曰︰「如龍樹說,初地以上亦得無生。若依《仁王》及《與地經》,無生在七、八、九地。」

二三O、《宋譯》曰︰「聞我名號,證無生忍。成就一切平等善根。住無功用,離加行故,不久令得阿耨菩提。」望西釋曰︰「既云無功用,知證第八地。」

二三一、望西曰︰「問︰以聞名力,豈得無生?答︰佛願力故。如《十住論》云︰『過去無數劫,有佛號海德。今現在十方,各得成正覺。皆從彼發願,聞名定作佛。』」

二三二、《涅槃疏廿》云︰「若聞常住二字,生生不墮者,聞有多種,若深能思惟,如說行者,即生生不墮。」

二三三、《無量壽經鈔五》曰︰「(一)音響忍,由音響而悟解真理者。(二)柔順忍,慧心柔軟,能隨順真理者也。(三)無生法忍,證無生之實性,而離諸相者。是悟道之至極也。」

二三四、南本《涅槃》曰︰「無量眾生發阿耨菩提心,見少違緣,於阿耨菩提,即便動轉。如水中月,水動即動。」

二三五、《十住菩薩斷結經》(節錄)︰「時舍利弗告來會菩薩︰我曩昔,或從一住進至五住,還復退墮而在初住。復從初住至五六住。如是經六十劫中,竟不能到不退轉。」

二三六、《寶雨經》曰︰「有世界名娑婆,其國有佛名釋迦牟尼佛。若諸有情聞彼名,於阿耨菩提得不退轉。由彼如來本願力故。」

二三七、《會疏》曰︰「謂難思願力,一得一切得,不退與三忍,同時具足故。」

二三八、《十住毗婆沙論》曰︰「若人疾欲至不退轉地者,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

二三九、《小本》曰︰「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二四O、《會疏》曰︰「謂三忍不退,悉攝在名號中。稱名時,名義不離,自得此等德。」

 

必成正覺第七

 

一、淨影云:「前所發中,求法身願、求淨土願,名超世願。」

二、《甄解》曰:「吾祖(善導)言不可思議四十八願。又云無礙誓願。世人以謂此四十八願者,願願各頭,喻栗與柿相並耳。皆是隔歷不融之見而已。今不然,喻如一匹蜀錦,巧織成華果枝葉。似根莖枝葉有別,而所織成,但匹錦耳。今亦如是。雖數有四十八,而但是一正覺善巧所莊嚴。故曰無礙誓願。又曰不可思議四十八願。四十八,一一願皆具不可思議德故。諸願相入,而無所隔,名無礙。」

三、善導大師於《法事贊》中云:「弘誓多門四十八,偏標念佛最為親。」

四、曇鸞師謂:「法藏菩薩於世間自在王佛所,悟無生法忍,爾時位名聖種性。(此乃《瓔珞經》中六種性之第四種,即十地菩薩)於此性中發四十八願。」

五、《後出偈經》云:「發願踰(超也)諸佛,誓二十四章。」

六、經中成就文曰「微妙奇麗,清淨莊嚴,超踰十方一切世界。」

七、《法華經壽量品》:「每自作是意,以何令眾生,得入無上道,速成就佛身。」

八、《法華勸持品》曰:「我不愛身命,但惜無上道。」

九、《淨影疏》曰:「得果決定(即決定得果),故云必至無上道矣。」

十、憬興師曰:「欲濟貧苦,必財施故。」

十一、《宗鏡錄九十五》曰:「以無財法,名為貧窮。」

十二、《會疏》曰:「以財濟世貧,以法周無福。故曰大施主。」

十三、《華嚴經行願品》云:「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

十四、《四十二章經》云:「離欲清淨,是最為勝。」

十五、《觀經疏》云:「捨相入實,名為正念。」

十六、《會疏》云:「淨慧則是般若波羅蜜。非人天小乘不淨之慧,故名淨慧。」

十七、《會疏》:「欲是諸苦之因,施(度)戒(度)能離之。正念是善護助,如著鎧入城。忍(度)定(度)能為之。淨慧則是般若(度)。精進一度總通五故。是則菩薩六度也。」

十八、望西師云:「離欲即無貪,善正念無瞋,淨慧無癡,此名梵行。」

十九、善導大師《定善義》曰:「一一誓願為眾生」。

二十、《涅槃經》云:「光明名為智慧。」

二一、《超日明三昧經》曰:「大智發外,能照法界,名為光明。」

二二、曇鸞大師《讚阿彌陀佛偈》曰:「佛光能破無明闇,故佛又號智慧光。」

二三、《俱舍論》曰:「以諸無知,能覆實義,及障真見,故為冥。」

二四、《會疏》曰:「三垢是貪瞋癡。此三垢染心性,故名垢。令眾生盲冥,故云冥,是流轉因(流轉生死之因)。眾厄難,是其果。謂六趣四生也。佛光普流清淨、歡喜、智慧之德,消除三障之冥。集因既滅(消滅集諦之苦因),苦果盍止(終止流轉之苦果)故云廣濟等。」

二五、《會疏》曰:「智慧眼,即智慧。謂眾生心中本具智慧眼,由無明幻翳,妄為昏盲。住昏盲中故,以佛眼為彼,認盲為自。佛光普照,開眾生心中本慧眼,滅無始時來盲冥,故言『開彼』也。」

二六、《三藏法數十三》(一)外光明,日月火珠等之光明能除暗者。(二)法光明,妙法能除愚癡之暗者。(三)身光明。諸佛菩薩及諸天等之身有光明,能除暗者。

二七、《千手陀羅尼經》曰:「當知其人即是光明藏,一切如來光明所照故。」

二八、《論註》云:「佛光明是智慧相也。」

二九、《思益經》曰:「如來身者,即是無量光明之藏。」

三十、《地持經》言:「乘惡行往,名為惡道。」

三一、《會疏》云:「六道,則流轉所由。故言惡道。」

三二、《大乘義章一》曰:「門別不同,故名為門(即分門別類之義,如部門、門類)。又能通入趣入,名門。」

三三、《四教儀一》曰:「門者,以能通為義。佛教所詮正四句法,通行人至真性實相之理。故名為門。」

三四、《會疏》曰:「菩提者,則上善所入,故言善趣門。」

三五、《法華經寶塔品》云:「持八萬四千法藏,為人演說。」

三六、《俱舍論》云:「所化有情,有貪瞋等八萬煩惱。為對治之,世尊說八萬法蘊。」

三七、《仁王經疏上》曰:「施物名功,歸己曰德。」

三八、《勝鬘寶窟上》曰:「惡盡言功,善滿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

三九、《仁王經良賁疏》曰:「梵云摩尼,此翻為寶。會意翻云,如意寶珠,隨意所求皆備足故。」

四十、《涅槃經九》曰:「摩尼珠,投於濁水,水即為清。」

四一、《彌陀疏鈔》云:「明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

四二、《智度論四十七》曰:「於諸法中,法寶是實寶。今世後世乃至涅槃能為利益。」

四三、《觀佛三昧經觀佛密行品》云:「譬有貧人,依豪貴衣食。時有王子出遊,執大寶瓶。瓶內藏王寶印。貧者詐來親附,拿寶瓶逃走。王子覺之,使六大兵乘(騎也)六黑象追之。持瓶人走入空野澤中。毒蛇自四面來,欲嚙持瓶者。惶懼而東西馳走。見空澤中有一大樹蓊鬱。頭載寶瓶,攀樹而上。時六兵疾馳至樹下,貧人見而吞王寶,以手覆面。六黑象以鼻絞樹倒之。貧人墮地。身體散壞。唯金印在寶瓶放光。毒蛇見光四散。佛告阿難:住於念佛者。心印不壞。亦復如是。」

四四、《大集經》曰:「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即無上深妙禪」也。

四五、《涅槃經八》:「如來不爾,悉知自地及以他地,是故如來名無礙智。」

四六、《大集經一》曰:「無礙智慧無有邊,善解眾生三業事。」

四七、《魏譯無量壽經下》云:「佛眼具足,覺了法性,以無礙智,為人演說。」

四八、《法華經方便品》曰:「世雄不可量。」

四九、《淨影疏》云:「世雄,佛之異名。」

五十、《會疏》曰:「願是萬行之先導,慧即佛道之眼目。願以導因行,慧以照佛道。願慧成滿,即名如來,故謂『得為三界雄』。」

五一、《涅槃經廿七》曰:「師子吼者,名決定說。」

五二、《維摩經佛國品》曰:「演法無畏,猶如師子吼。」

五三、肇公註曰:「師子吼,無畏音也。凡所言說,不畏群邪異學。喻師子吼,百獸下之。」

五四、《往生論》謂三種莊嚴(佛土、佛、菩薩)「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謂清淨句。清淨句者,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故。此清淨有二種,應知,何等二種:一者,器世間清淨。二者,眾生世間清淨。」

五五、《會疏》云:「剋謂剋成。果謂果遂。」

五六、《淨影疏》云:「斯願一偈,請證要(求也)瑞。若定剋果,大千應動,空雨妙花。」

五七、《大品般若經一》曰:「爾時世尊故在師子座,入師子遊戲三昧。以神通力感動三千大千國土,六種震動。東涌西沒,西涌東沒,南涌北沒,北涌南沒,邊涌中沒,中涌邊沒,地皆柔軟,令眾生和悅。」

五八、《智度論八》曰:「佛何以故震動三千大千世界。答曰:欲令眾生知一切皆空無常故。復次如人欲染衣,先去塵土。佛亦如是,先令三千世界眾生見佛神力,敬心柔軟,然後說法。是故六種動地。」

五九、《嘉祥疏》云:「地動表皆行因。雨華明必得果。自然音樂,證妙樂之土,說法化物也。」

六十、《會疏》曰:「剋果無疑,故云決定。決定中之決定,故言必成。無上正覺,即佛果。無有此上。故名無上。」

 

積功累德第八

 

一、《法界次第》曰:「廣普之緣,謂之為弘。自制其心,名之曰誓。志求滿足,故云願也。」

二、《觀佛三昧經》云:「佛地果德,真如實相,第一義空。」

三、《大乘義章二》云:「據行方便,觀達為慧。就實以論,真心體明,自性無闇,目之為慧。」

四、《大乘義章二》云:「法絕情妄為真實。」

五、《大乘止觀》曰:「此心即自性清淨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亦名法身,亦名如來藏,亦名法界,亦名法性。」

六、《教行信證》曰:「無為法身即是實相,實相即是法性,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如。然則彌陀從如來生,示現報應化種種身也。」

七、《往生論》曰:「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

八、《淨影疏》曰:「開廓廣大,明土廣也。」

九、《嘉祥疏》曰:「廓以安眾為義,明淨土廣安往生之眾,蕩然無限極也。」

十、憬興師云:「無量德成故。」

十一、《法華遊意》云:「妙是精微深遠之稱。」

十二、《大日經疏一》云:「妙名更無等比,更無過上義。」

十三、《淨影疏》:「超勝獨妙,明土勝也。」

十四、《會疏》云:「超勝獨妙者,明非特廣大,其中莊嚴之事,身土依正,皆悉第一無比,超諸佛剎,最為精。故謂超勝。唯此一土。最不思議,故言獨妙。」

十五、《會疏》曰:一、「謂法報應化,所出本國故」。二、「佛身光壽超過諸佛故」。三、「名號利益,獨出難思故」。四、「令五乘齊入報土故」。五、「二乘、根缺、女人類,頓轉一乘故」。六、「往生正因,易修易獲故」。七、「生後得果,太頓太高故」。

十六、《禮讚》曰:「四十八願莊嚴起,超諸佛國最為精。」

十七、《淨影疏》云:「建立常然,無衰無變,明土常也。」

十八、《嘉祥疏》云:「建立常然者,於此間(娑婆)壞劫,而彼(極樂)無改,相續常然。」

十九、憬興師云:「建立常然者,因滿果立,無改異故。無衰無變者,不為三災之所壞故。」

二十、《佛地論》「常」有三種:(一)本性常、(二)不斷常(三)相續常。

二一、《三藏法數八》曰:(一)本性常者,即法身也。謂法身本性常住,無生無滅也。(二)不斷常者,即報身也。謂報身常依法身,無間斷也。(三)相續常者,即應身也。謂應身於十方世界,沒已復現,化無窮盡也。

二二、《華嚴演義鈔卅四》云:「自性,即凝然常。」

二三、善導大師《事贊》云:「極樂無為涅槃界。」又云:「無衰無變湛然常。」

二四、望西設問曰:「既是修因感果之土,而亦有始,寧容得言,非因非果,凝然常耶?」復自答曰:「修因感果,是始覺智。無為凝然,則本覺理,始覺究竟,無非本覺。」

二五、《釋大衍論》云:「若得始覺,還同本覺。」談能證曰(談到能證之時曰):「雖似有始,至所證時,始本不二,本有常住。」

二六、《大乘密嚴經》云:「佛已超過彼,而依密嚴住。極樂莊嚴國,世尊無量壽。」又云:「密嚴淨土,超諸佛國。如無為性,不同微塵。此密嚴中,諸佛菩薩,並餘國土,來此會者,皆如涅槃。」

二七、《密嚴經疏》云:「如無為者,密嚴土者,即是諸佛他受用土。於法性土,以悲願力建立故。此淨土如法性土,離無常過。以是故說,如無為性。」又云:「今此密嚴藏,但於清淨如來藏心之所現,故非微塵成。」

二九、《會疏》云:「行謂行業,三業所作。德謂福德,行之所感。」又「非朝夕所得,故云積植。」

三十、憬興云:「內因既離,外緣斯止,故云不著。」

三一、《觀佛三昧經》云:「爾時會中即有十方諸大菩薩,其數無量,各說本緣,皆依念佛得。」又「佛告阿難:汝今善持,慎勿忘失。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皆說如是念佛三昧。我與十方諸佛及賢劫千佛,從初發心,皆因念佛三昧力故,得一切種智。」

三三、《安樂集》曰:「或有三昧,但能除貪,不能除瞋癡;或有三昧,但能除瞋,不能除癡貪;或有三昧,但能除癡,不能除貪瞋;或有三昧,但能除現在障,不能除過去、未來一切諸障。若能常修念佛三昧,無論現在、過去、未來一切諸障,悉皆除也。」

三四、《探玄記》云:「無餘涅槃名寂靜,修彼名行。」

三五、《資持記》曰:「寂靜,即涅槃理也。」

三六、《理趣釋下》云:「牟尼者,寂靜義。身口意寂靜。故稱牟尼。」

三七、《大日經疏》云:「牟尼者,寂默義也。常寂之土,微妙寂絕,幽深玄遠,不可以言說之。如是法界大滅度法,唯佛一人究竟清淨,故名牟尼也。」

三八、《圓覺經》曰:「虛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

三九、《涅槃經卅八》曰:「一切惡事,虛妄為本。」

四十、《二諦義上》云:「諦是真義。有於凡實,空於聖實,是二皆實。」

四一、《智度論卅八》云:「佛法有二諦。一者世諦,二者第一義諦。為世諦故,說有眾生。為第一義諦故,說眾生無所有。」

四二、《大乘義章一》云:「俗謂世俗。世俗所知,故名世諦。真者,是其絕妄之稱。」

四三、《金剛經》曰: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

四四、《教行信證六》云:「德本者,如來德號。此德號者,一聲稱念,至德成滿,眾禍皆轉。十方三世德號之本,故曰德本也。」

四五、《觀佛三昧經》,釋尊曰:「我與十方諸佛及賢劫千佛,從初發心,皆因念佛三昧力故,得一切種智。」

四六、《佛地經五》曰:「逼惱身心名苦。」

四七、《涅槃經》云:「少欲者,不求不取。知足者,得少不悔恨。」

四八、《遺教經》云:「少欲之人,則無諂曲以求人意。亦復不為諸根所牽。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餘,常無不足。有少欲者,則有涅槃。是名少欲。汝等比丘,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

四九、《法華經勸發品》云:「是人少欲知足,能修普賢之行。」

五十、《般若經》云:「云何菩薩少欲,乃至阿耨菩提尚不欲,何況餘欲。是名少欲。云何菩薩知足,得一切種智,是名知足。」

五一、《大乘義章七》曰:「善法鮮淨,名之為白。」

五二、《淨影疏》云:「所顯之法,出離邪謗,名為清白。」

五三、《嘉祥疏》曰:「是無漏明,故云清白。」

五四、《會疏》云:「大乘法,名為清白。」

五五、法住師云:「忍有三種:一、者安苦忍,謂於世違事能受故。二、他不饒益忍,謂他於己有違損能受故。三、法思維忍,謂於法無分別故。」

五六、《會疏》曰:「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及。能行忍者,可名為有力大人。忍辱正治瞋恚,通斷三毒。《寶雲經》於菩薩所修法,各說十法。中說忍法,菩薩有十法,能淨於忍。何等為十?(一)內忍、(二)外忍、(三)法忍、(四)隨佛教忍、(五)無方所忍、(六)修處處忍、(七)非所為忍、(八)不逼惱忍、(九)悲心忍、(十)誓願忍。(一)內忍。云何名菩薩內忍?菩薩飢渴寒熱,憂悲疼痛,身心楚切,能自忍受,不為苦惱。是名內忍。(二)外忍。云何名菩薩外忍。菩薩從他聞惡言罵詈,毀辱誹謗,或毀辱父母兄弟姊妹眷屬、和尚阿闍黎師徒同學,或聞毀佛法僧,有如是種種毀訾,菩薩忍辱,不生瞋恚,是名外忍。(三)云何名菩薩法忍。佛於諸經說微妙義,諸法寂靜,諸法寂滅如涅槃相,不驚不怖,作是念言:『我若不解是經,不知是法,終不得菩提。』是故菩薩勤求咨問讀誦。是名法忍。(四)云何名菩薩隨佛教忍。菩薩瞋惱毒心起時,作是思維:『此身從何而生,從何而滅?從我生者,何者是我?從彼生者,何者是彼?法相如是,從何因緣生?』菩薩作是思維時,不見所從生;亦不見所緣起;亦不見從我生,亦不見從彼起;亦不見從因緣生。作是思惟,亦不瞋,亦不惱,亦不毒。瞋怒之力,即便減少。是名隨佛教忍。(五)云何名菩薩無方所忍。或有夜忍晝不忍,或晝忍夜不忍;或彼方忍,此方不忍。或此方忍,彼方不忍。或知識邊忍,不知識邊不忍。菩薩不爾。一切時,一切方,常生忍心,是名無方所忍(六)云何名菩薩修處處忍。有人於父母、師長、夫妻、男女、大小、內外如是中生忍。餘則不忍。菩薩忍者,則不如是。如父母邊生忍,旃陀羅邊生忍。是名修處處忍。(七)云何名菩薩非所為忍。不以事故生忍,不以利故生忍。不以畏故生忍。不以受他恩故生忍。不以相親友故生忍。不以愧赧故生忍。菩薩常修於忍。是名菩薩非所為忍。(八)云何名菩薩不逼惱忍。若瞋因緣,煩惱未起,不名為忍。若遇瞋因緣時,拳打刀杖,手腳蹴踏,惡口罵詈,於如是中,心不動者,則名為忍。菩薩若有人來起發瞋恚亦忍。不起發瞋恚亦忍。是名菩薩不逼惱忍。(九)云何名菩薩悲心忍。爾時菩薩若作王,若王等,有大功業,為苦眾生而作其主。是苦眾生,若來罵辱觸惱之時,菩薩不以我是主故,而生瞋恚。如是眾生,我當拔濟,常為擁護,云何而得生於瞋惱。是故我今悲心憐愍,不生忿恚。是名菩薩悲心忍。(十)云何名菩薩誓願忍。菩薩作是念:我先於諸佛前,曾作獅子吼,發誓願言,我當成佛,於一切生死淤泥中,為拔諸苦眾生。我今欲拔,不應瞋恚,而惱於彼。若我不忍,尚不自度,況利眾生等。」

五七、《會疏》曰:「內離妄染,故外常溫和。故云『和顏』。

五八、《勝天王般若經》曰:「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如是隨順佛清淨教。視諸眾生,面門先笑,曾無嚬蹙。所以然者,心離穢濁,諸根清淨。不染離垢,心不瞋恚。內無恨結。」

五九、《勝天王般若經》言:「下聲細語軟美之言,順彼意語故。」

六十、《法華經嘉祥疏二》云:「謙遜畏難為恭,推其智德為敬。」

六一、《勸發菩提心文》曰:「若無世間師長,則不知禮義。若無出世師長,則不解佛法。不知禮義,則同於異類。不解佛法,則何異俗人。」又謂「一切供養功德中,供養上師最為勝」。

六二、《會疏》云:「此(奉事師長)中,含攝孝養父母之句。師者,出世大本;父母,世間福田。菩薩必須恭敬奉侍故。」

六三、《觀經》云:「孝養父母,奉事師長。」

六四、《淨影疏》云:「無有虛偽諂曲之心,明離心過。」

六五、《維摩經佛國品》云:「直心是菩薩淨土。」

六六、肇公曰:「直心者,謂質直無諂。此心乃是萬行之本也。」

六七、《淨影疏》曰:「彰(表也)行成就。」

六八、《唯識述記七》曰:「善資糧者,福智二嚴。」

六九、《涅槃記廿七》曰:「二種莊嚴: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薩具足如是二莊嚴者,則知佛性。」

七十、《探玄記三》曰:「莊嚴有二義:一是具德義,二交飾義。」

七一、《大乘義章二》曰:「粗思名覺,細思名觀。」

七二、《游心法界記》曰:「言觀者,觀智。是法離諸情計,故名為觀也。」

七三、《會疏》曰:「觀之字,即三觀也。蓋夫三諦三觀者,萬行之要樞,菩薩之肝膽也。」又「法之一字,即指一切有情非情,生死涅槃諸法。」

七四、《會疏》曰:「非空非假、而空而假之譬。則是中諦也。」

七五、《唯識述記》曰:「不生不滅,絕名相於常寂之津。」

七六、《淨影疏》曰:「三昧常寂,止行深也。(「止行」者,修止之行也。止心一處曰止,乃禪定之異名也。)」

七七、《遺教經》曰:「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爾。為智慧水故,善修禪定,令不漏失。」

七八、《圓覺》云:「諸戒定慧及淫怒癡,俱是梵行。」

七九、《大乘義章十》云:「言律儀者,制惡之法,說名為律。行依律戒。故號律儀。」

八十、《行持鈔資持記》云:「通禁制止為律,造作有相名儀。」

八一、《涅槃經卅一》云:「戒亦一切善法梯橙。」

八二、《瓔珞本業經下》云:「一切眾生,初入三寶海,以信為本。住在佛家,以戒為本。」

八三、《五燈會元》云:「法要有三,曰戒定慧。」

八四、《普超三昧經一》曰:「被戒德鎧,化度眾生。」

八五、《會疏》釋曰:「以道授他為教,轉惡成善為化。引導眾生安住正道,建立大心,故云安立。」

八六、《淨土論註》曰:「無上者,此道窮理盡性,更無過者。」

八七、《華嚴大疏鈔十三》曰:「無有能過者,故號為無上。」

八八、《俱舍論廿五》云:「道義云何,謂涅槃路。乘此能往涅槃城故。」

八九、《華嚴大疏十八》曰:「通至佛果,故名道。」

九十、《涅槃無名論》曰:「夫涅槃之名道也,寂寥虛曠,不可以形名得。微妙無相,不可以有心知。」

九一、《箋註》曰:「累積珍寶之庫藏也。妙法能濟眾生之苦厄,故以為喻。」

九二、《會疏》曰:「菩薩於多劫積布施持戒功,故自感寶藏涌出應其德。」

九三、《法華玄贊》云:「心平性直,語實行敦,齒(年)邁財盈,名為長者。」

九四、《法華玄贊十》曰:「守道自恬,寡欲蘊德,名為居士。」

九五、《會疏》曰:「姓貴位高,大富年耆,是名長者。多積財寶,深歸佛乘,居家豐盈,名居士。」

九六、《智度論卅二》曰:「剎利者,王及大臣也。」

九七、《會疏》曰:「轉輪王者,四洲之主。由輪旋轉,威伏一切故。」

九八、《慧苑音義》曰:「優缽羅,花號也。其葉狹長,近下小圓,向上漸尖。佛眼似之,經多喻之。」

九九、《觀佛經三》曰「常以戒香,為身瓔珞。」

一OO、《戒香經》曰:「世間所有諸華香,乃至沈檀龍麝如是等香,非遍聞,唯聞戒香遍一切。」

一O一、《觀經》曰:「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

一O二、《法界次第下》云:「相好乃同是色法,皆為莊嚴顥發佛身。但相總而好別。相若無好,則不圓滿。輪王釋梵亦有相。以無好故。相不微妙。」

一O三、《智度論》曰:「相粗而好細。眾生見佛則見相。好則難見故。又相者餘人共得。好者或共或不共。以是故,相好別說。」

一O四、《維摩經》云:「以施報故,手出無盡寶物,如五河流,故名妙臂。」

一O五、淨影曰:「手出供具,供養諸佛。」

一O六、義寂云:「施諸有情,供養三寶。」

一O七、《唐譯》云:「諸寶香華、幢幡繒蓋、上妙衣服、飲食湯藥,及諸伏藏珍玩所須,皆從菩薩掌中自然流出。」

 

圓滿成就第九

 

一、《會疏》曰:「今言於一切法而得自在,成就世自在王佛之果故也。言一切法者,即四十八願之法也。謂莊嚴淨土法,攝取眾生法,莊嚴法身法等也。」

二、彭際清曰:「法藏以無量心,發無量願,起無量行,無不一一稱真如法界。眾生無量,國土無量。菩薩隨順眾生,經不可說、不可說那由他劫,入不可說、不可說恆沙河佛土,悉以無量行海而嚴淨之。所以者何?以法界本無量故。如是嚴淨無量佛土,度脫無量眾生,而實無佛土可嚴,亦無眾生可度。所以者何?以法界即非法界故。斯則悲智雙融,理事無礙。故能『於一切法而得自在。』」

三、《法華經》云:「諸佛隨宜說法,意趣難解。所以者何?我以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演說諸法。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唯有諸佛,乃能知之。所以者何?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舍利弗: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四、《圓覺經》云:「未出輪迴,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

五、南泉云:「說作如如,早變了也。」

六、《法華論疏》云:「具足無餘,不可破壞,故云成就。」

七、《往生論註》曰:「依本法藏菩薩四十八願,今日阿彌陀如來自在神力。願以成力,力以就願。願不徒然,力不虛設。力願相符,畢竟不差,故曰成就。」

八、《法華經普賢勸發品》云:「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四法,於如來滅後,當得是法華經。一者,為諸佛護念。二者,植眾德本。三者,入正定聚。四者,發救一切眾生之心。」

九、《往生論》曰:「又向說觀察莊嚴佛土功德成就。莊嚴佛功德成就。莊嚴菩薩功德成就。此三種成就願心莊嚴,應知。略說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謂清淨句。清淨句者,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故。」

十、《往生論註》云:「此莊嚴事,縱使毗首羯磨(毗首羯磨乃天帝名。此天善工藝,巧變化,司建築)工稱妙絕,積思竭想,豈能取圖(描繪也)。性者,本義也。能生既淨,所生焉得不淨。故經言『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十一、《法華嘉祥疏》曰:「畏則為威,愛則為德。又折伏為威,攝受為德。」

十二、《探玄記》云:「大以包容為義,廣則體極(本體極圓)用周(妙用周遍)」

十三、《大乘密嚴經》云:大日如來「依於難思定,現於眾妙色。色相無有邊,非餘所能見,極樂莊嚴國,世尊無量壽。」又云:「密嚴淨土,超諸佛國。如無為性,不同微塵。」又《密嚴法藏疏》云:「密嚴土者即是諸佛他受用土。」又云:「今此密嚴但於清淨如來藏心之所現。」

十四、《往生論》曰:「以一心專念作願生彼………得入蓮華藏世界。」

十五、《金剛頂經》曰:「唯此佛剎,盡以金剛自性清淨所成,密嚴華藏。」

十六、《金剛經》曰:「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十七、《金剛破空論》曰:「以真如無別處所,可從彼來。生死無別處所,可從此去,故以有緣則現,譬如水清月現,月實不來。緣盡則隱,譬如水濁月隱,月實不去故。」

十八、《涅槃》云:「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十九、《首楞嚴觀音圓通章》云:「生滅滅已。寂滅現前。」

二十、《金剛經》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二一、《信心銘》最末一句為「無去來今」。

二二、《法華經壽量品》云:「若有眾生,來至我所。我以佛眼,觀其信等,諸根利鈍。隨所應度,處處自說,名字不同,年紀大小。亦復現言,當入涅槃。又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能令眾生發歡喜心。」

二三、《上都儀》云:「歸命三寶,要指方立相,住心取境,以凡夫繫心,尚不可得,況離相耶?」

二四、《觀經》曰:「阿彌陀佛,去此不遠。」

二五、《彌陀疏鈔》曰:「分明在目前,亦何嘗遠。」

二六、《彌陀要解》謂「極樂」乃「永離眾苦,第一安隱之謂」。

二七、《彌陀疏鈔》曰:「顯至極之樂,非人天一切諸樂之比。」

二八、《彌陀疏鈔》曰:「四土者,一曰常寂光土。經云:『毗盧遮那遍一切處,其佛住處,名常寂光。』是極果人所居。二曰,實報莊嚴土。行真實法,感殊勝報。七寶莊嚴,具淨妙五塵故。亦云無障礙土。以色心不二,毛剎相容故。是法身大士所居。三曰,方便有餘土。斷四住惑,屬方便道。無明未盡,名曰有餘。是三乘聖人所居。四曰,凡聖同居土。是四聖六凡之所共居。」

二九、《彌陀疏鈔》云:「隨其機異,所見亦異。有於同居見寂光土;有於同居見實報土;有於同居見方便土;有於同居但見本土。如《像法決疑經》云:『今日坐中無央數眾,或見此處山林、地土、砂礫;或見七寶;或見是諸佛行處;或即是不思議諸佛境界。』皆隨機異見也。」

三十、《彌陀要解》云:「今云極樂世界,正指同居淨土。亦即橫具上三淨土也。」又云:「今約信願行三。彌陀名號不可思議,故能令凡夫所感同居極樂,最極清淨也。此則十方佛土所無,極樂同居獨擅,方是極樂淨土宗旨。」

三一、《彌陀要解》云︰「今云阿彌陀佛,正指同居土中,示生化身。仍復即報即法也。」

三二、《圓中鈔》云︰「隨土感見,三身有異。隨機感見,四土不同。」

三三、《彌陀疏鈔》曰︰「智覺云︰『總持教中,說三十七佛,皆毗盧遮那一佛所現。謂遮那內心,證自受用,成於五智。自當中央法界清淨智。次從四智,流出四方四如來。其妙觀察智,流出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如來。』則一佛而雙二土也。」

三四、日興教大師《阿彌陀秘釋》云︰「一者無量壽。法身如來居法界宮,不生不滅。是故大日如來或名無量壽佛。二者無量光。法身如來妙觀察智光,遍照無量眾生,無量世界,常恆施利益。故大日如來或名無量光佛。等等」(大日即毗盧)

三五、《阿彌陀秘釋》云︰「阿字,一心平等本初不生義。彌字,一心平等無我大我義。陀字,一心諸法如如寂靜義。又阿字佛部義。示理智不二,法界體相故。彌字,蓮華部義。妙觀察智,生法二空,實相本來不染六塵,如蓮花故。陀字金剛部義。如來妙智,自性堅固,能破一切妄想怨敵故。又阿字,空義。一心法體本自妄相空無故。彌字,假有義。一心平等,諸法如幻假有故。陀字,中道義。一心平等,諸法離二邊,無定相可得故。又阿字,有義。一心體相,本有不生,無滅盡故。彌字,空義。一心諸法,自性不可得故。陀字,不空義,一心諸法,本來法身功德,無斷絕故。又阿字,因義。佛界眾生,因一心覺,因一心迷故。彌字,行義。斷人法二我,證生法不空,至佛果故。陀字,果義。示不二一心如如理智,是則佛果故。如是差別法門,即名字相。又如是字相,互無定相。如帝網珠,不可取捨。一心平等,不可得故。」又曰︰「是故唱阿彌陀三字,滅無始重罪。念阿彌陀一佛,成無終福智。如帝網一珠,頓現無盡寶珠。彌陀一佛,速滿無邊性德也。」

三七、《阿字觀》曰︰「自阿字一出一切陀羅尼,自一切陀羅尼生一切佛。」

三八、《法華經化城喻品》云︰「乃往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祗劫,爾時有佛,名大通智勝如來。」又「其佛未出家時,有十六子。」

三九、「爾時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而為沙彌。」「我今語汝︰彼佛弟子十六沙彌,今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十方國土,現在說法。………西方二佛,一名阿彌陀(是第九子)。………第十六我釋迦牟尼佛,於娑婆國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四十、《法華壽量品》云︰「爾時佛告大菩薩眾,諸善男子︰今當分明宣語汝等。是諸世界,若著微塵,及不著者,盡以為塵,一塵一劫,我成佛以來,復過於此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祗劫。」又︰「如來見諸眾生,樂於小法。德薄垢重者,為是人說,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我實成佛以來。久遠若斯,但以方便,教化眾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說。」

四一、靈芝《彌陀經疏》云︰「《楞嚴勢至章》云︰『我於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準大本(指《無量壽經》)中,即彌陀也。(其意為︰根據《無量壽經》,《楞嚴》中之無量光如來即阿彌陀佛)今經(指《阿彌陀經》)大本,皆言十劫。乃是一期赴機之說,不足為疑。」

四二、《箋註》云︰「依真宗(指密宗)之教意。則西方之阿彌陀,於胎藏界主證菩提之德,於金剛界主大智慧門。妙觀察智之所成也。然則大日如來成道之年劫,不可說,不可思議。彌陀之成道,亦不可說,不可思議。」

四三、彭際清居士曰︰「不唯爾時(釋尊說法時),名為現在。乃至於今,以及後後無盡,同名現在。以佛壽無量也。」

四四、《觀經》云︰「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沙由旬之身」

四五、《疏鈔》又云︰「有謂說法是應身報身。有謂三身齊說。各隨機宜。」

 

皆願作佛第十

 

一、《觀經》曰:「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二、省庵師云︰「修行急務,立願居先。」

 

第三卷

 

一、《秘藏記》曰︰「華藏世界義。華者,理也。理遍法界,藏諸法於其中。故曰華藏。是華藏世界者,最上妙樂在其中,故曰極樂。當知極樂與華藏。雖名異而非異處。」

二、《秘藏記鈔六》曰︰「天親《淨土論》(又名《往生論》),極樂世界名華藏世界。是其證也。以蓮華成國土,故云華藏。受最上妙樂,故曰極樂。是一處異名也。」

三、曇鸞大師註曰︰「此三句展轉相入。依何義名之為法,以清淨故。依何義名為清淨,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故。真實智慧者,實相智慧也。實相無相故,真智無知也。無為法身者,法性身也。法性寂滅故,法身無相也。無相,故能無不相。是故相好莊嚴,即法身也。無知,故能無不知。是故一切種智,即真實智慧也。」

四、《宗鏡錄》曰︰「至理一言,轉凡成聖。」

五、善財童子曰︰「遍觀大地無不是藥者。」

 

國界嚴淨第十一

 

一、《往生論》云︰「彼佛國土莊嚴功德者,成就不可思議力故。如彼摩尼如意寶性,相似相對法故。」

二、曇鸞大師《論註》曰︰「借彼摩尼如意寶性,示安樂國土,不可思議性也。諸佛入涅槃時,以方便力,留碎身舍利,以福眾生。眾生福盡,此舍利變為摩尼如意寶珠。此珠多在大海中。大龍王以為首飾。若轉輪聖王出世,以慈悲方便,能得此珠。於閻浮提作大饒益。若須衣服、飲食、燈明、樂具,隨意所欲,種種物時,王使潔齋,置珠於長竿頭。發願言︰『若我實是轉輪王者,願寶珠雨如此之物。若遍一里,若十里,若百里,隨我心願。』」

三、《論註》曰︰「彼寶但能與眾生衣食等願,不能與眾生無上道願。又彼寶但能與眾生一身願,不能與眾生無量身願。有如是等無量差別,故言相似。」

四、《論註》曰︰「從菩薩智慧清淨業起,莊嚴佛事。依法性入清淨相。是法不顛倒,不虛偽,名為真實功德。」

五、《論註》曰︰「不可思議力者,總指彼佛國土十七種莊嚴功德力,不可得思議也………。此中佛土不可思議,有二種力︰一者,業力。謂法藏菩薩出世善根大願業力所成。二者,正覺阿彌陀法王,善住持力所攝。(乃由彌陀無上最善住持國土之功德威力所攝成。)」

六、《論註》曰︰「此清淨是總相。佛本所以起此莊嚴清淨功德者,見三界,是虛偽相,是輪轉相,是無窮(指生死)相。如尺蠖(屈伸蟲)循環,如蠶繭自縳。哀哉眾生,顛倒不淨。欲置眾生於不虛偽處,於不輪轉處,於不無窮處,得畢竟安樂大清淨處,是故起此清淨莊嚴功德也。」

七、《疏鈔》曰︰「彼國離欲清淨,則無苦苦。依正常然,則無壞苦。超過三界,則無行苦。」

八、《圓中鈔》曰︰「五陰者,色受想行識也。陰即覆蓋之義。謂能蓋覆真性,不令顯發也。盛即盛大之義。謂前生老病死等,眾苦聚集。故曰五陰熾盛苦。」

九、《疏鈔》曰︰「彼國蓮華化生,則無生苦。寒暑不遷,則無老苦。身離分段(指分段生死),則無病苦。壽命無量,則無死苦。無父母妻子,則無愛別離苦。諸上善人,同會一處。則無怨憎會苦。所欲自至,則無求不得苦。觀照空寂,則無五陰盛苦。」

十、《圓中鈔》曰︰「一、地獄難。地獄之中,長夜冥冥,受苦無間,障於見佛聞法,是故名難。二、畜生難。畜生道中,受苦無窮,障於見佛聞法,是故名難。三、餓鬼難。餓鬼道中,受苦無量,障於見佛聞法。是故名難。四、長壽天難。謂此天以五百劫為壽。即色界第四禪中,無想天也。言無想者,以其心識不行。如冰魚蟄蟲。外道修行,多生其處。障於見佛聞法,是故名難。五、北鬱單越難。梵語鬱單越,華言勝處。謂此處感報,勝東西南三洲也。其人壽一千歲。命無中夭。為著樂故,不受教化。是以聖人不出其中。不得見佛聞法,故名為難。六、盲聾喑啞難。謂此等人,雖生中國,而業障深重,盲聾喑啞,諸根不具。值佛出世,而不能見佛。雖說大法,亦不能聞。故名為難。七、世智辯聰難。謂世間之人,邪智聰利者,惟務耽習外道經書,不信出世正法,故名為難。八、生在佛前佛後難。謂佛出現於世,為大導師。今諸眾生,離生死苦,得涅槃樂。人有緣者,乃得值遇。其生在佛前佛後者,由業重緣薄。既不見佛,亦不聞法,故名生在佛前佛後難。」又「此之八處。雖感報苦樂有異,而皆不得見佛,不聞正法,故總稱為難。」

十一、《圓中鈔》曰︰「無三毒之因,不造惡逆之業,故無三途之苦果,無三道之障難也(地獄、畜、鬼三惡道之難)。聞法入定,不墮無想,故無長壽天難也。雖受極樂,常受教化,故無北俱盧洲(即鬱單越)難也。六根清淨,明利黠慧,故無盲聾喑啞難也。眾生生者,皆正定聚。故無世智辯聰難也。阿彌陀佛,今現在說法。經無量劫。觀音即補其處,號普光功德山王佛,故無佛前佛後難也。」

十二、《阿彌陀經》曰︰「彼佛國土,無三惡道。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

十三、《義林章六》云︰「梵云魔羅,此云擾亂、障礙、破壞。擾亂身心,障礙善法,破壞勝事,故名摩羅。此略云魔。」

十四、《慧琳音義十二》云︰「魔羅,唐云力也。即他化自在天中,魔王波旬之異名也。此類鬼神有大神力。能與修出世法者,為留難事。名為魔羅。」

十五、《法華經》云︰「佛言︰若有女人聞是經典,如說修行,於此命終,即往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處。生蓮華中,寶座之上。不復為貪欲所惱;亦復不為瞋恚愚癡所惱;亦復不為驕慢嫉妒諸垢所惱。得菩薩神通無生法忍。」

十六、《十往生經》云︰「佛言,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臥。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

十七、《淨土修證儀》云︰「十乘之理觀,能發九境之魔事。以五蘊生死迷暗之法為境故。淨土之事觀,以彌陀果入清淨之功德為境故,永絕魔事。心無邪念時,則聖境現前,光明發顯。」

十八、《論註》曰︰「性是本義。言此淨土,隨順法性,不乖法本。又言,性是必然義,不改義。如海性一味。眾流入者,必為一味。海味不隨彼改也。」

十九、《論註》云︰「諸往生者,無不淨色,無不淨心,畢竟皆得清淨平等無為法身。」

二十、《會疏》曰︰「娑婆穢國,雜業所感,故以泥土瓦礫為地體。彼土專以無漏淨心所現,故以七寶為體。是布施持戒所攝取也。性不造作,故云自然。」

二一、《智度論》曰︰「金、銀、毗琉璃、頗黎、車磲、瑪瑙、赤真珠(指珠極貴,非珊瑚也)。」

二二、《魏譯》曰︰「其佛國土,自然七寶,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硨磲、瑪瑙,合成為地。」

二三、《觀經》曰︰「琉璃地上,以黃金繩,雜廁間錯。以七寶界分齊分明。一一寶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華。又似星月,懸處虛空。」

二四、《往生論》云︰「備諸珍寶性,具足妙莊嚴。」

二五、《往生論》云︰「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

二六、《論註》曰︰「如虛空者,言來生者雖眾,猶若無也。言十方眾生往生者,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雖無量無邊,畢竟常如虛空,廣大無際,終無滿時。」

二七、《論註》曰︰「從菩薩智慧清淨業起,莊嚴佛事。依法性入清淨相。」又曰︰「性者,本義也。能生(性)既淨,所生(國界)焉能不淨。」

二八、《佛地論》曰︰「夜摩天者,謂此天隨時受樂,故名時分。」

二九、《有部毘奈耶四十六》曰︰「不思議業力,雖遠必相牽。果報成熟時,求避終難免。」

三十、《寶積經九十六》曰︰「閻羅常告彼罪人,無有少罪我能加。汝自作罪今日來,業報自招無代者。」

三一、《普賢行願品》曰︰「菩薩自念,我於過去無始劫中,由貪瞋癡,發身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

三二、《俱舍論九》曰︰「上至世尊無能遮抑,以業勢力最強盛故。」

三三、《大集經》曰︰「眾生之行不可思議。眾生境界不可思議。」又臨濟曰︰「你欲識佛祖麼?只你能聽法的便是。」「每日多般用處,欠少什麼?六道神光,未曾間歇。」

三四、《法華經》曰︰「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三五、《金剛頂經》曰︰「唯此佛剎,盡以金剛自性清淨所成,密嚴華藏。」

三六、《會疏》曰︰「行業之地者,是則彌陀如來大願、大行、大業成就之地也。」

三七、《超世希有品》曰︰「但因順餘方俗,故有天人之名。」

 

光明遍照第十二

 

一、佛果平等,光明何異?望西師答曰︰「常同常別。諸佛妙德,內證雖同。本願別故,光有勝劣。」

二、《首楞嚴經》曰︰「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佛。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三、《九品往生阿彌陀三摩地集陀羅尼經》曰︰「是內坐十二曼陀羅大圓鏡智寶像,其名為一切三達無量光佛………智力三明超日月光佛。」

四、曇鸞大師《讚阿彌陀佛偈》曰︰「智慧光明不可量,故佛又號無量光。有量諸相蒙光曉,是故稽首真實明。」

五、宋大慧禪師曰︰「只以此光宣妙法,是法即是此光明,不離是光說是法。」

六、《讚佛偈》云︰「有量諸相蒙光曉。」

七、《論註》曰︰「若遇阿彌陀如來光照………是等眾生,種種意業繫縳,皆得解脫入如來家,畢竟得平等意業。」

八、《讚阿彌陀佛偈》云︰「解脫光輪無限齊,故佛又號無邊光。蒙光觸者離有無,是故稽首平等覺。」

九、曇師讚曰:「光雲無礙如虛空,故佛又號無礙光。一切有礙蒙光澤,是故頂禮難思議。」

十、淨影曰︰「他光不敵,名無對光。」憬興曰︰「非諸菩薩之所及,故無對。」曇師《讚》曰︰「清淨光明無有對,故佛又號無對光。」

十一、《首楞嚴經》曰︰「我真文殊,無是文殊。」

十二、淨影曰:「於法善照,名智慧光。」憬興曰:「光從佛無癡善根心起。復除眾生無明品心,故智慧。」又曇師《讚》云:「佛光能破無明闇,故佛又號智慧光。」

十三、淨影曰:「常照不絕,名不斷光。」憬興曰:「佛之常光,恒為照益,故不斷。」曇師讚曰:「光明一切時普照,故佛又號不斷光。」

十四、淨影曰:「離垢稱淨。」憬興曰:「從佛無貪善根而現,亦除眾生貪濁之心,故清淨。」曇師《讚》曰:「道光明朗色超絕,故佛又號清淨光。一蒙光照罪垢除,皆得解脫故頂禮。」

十五、淨影曰:「能令見者心悅,名喜。」憬興曰:「從佛無瞋善根而生,能除眾生瞋恚慼心,故歡喜。」曇師《讚》曰:「慈光遐被施安樂,故佛又號歡喜光。」

十六、《法華》曰︰「身意泰然,快得安樂。」

十七、曇師《讚》曰:「佛光照耀最第一,故佛又號光炎王。三塗黑闇蒙光啟,是故頂禮大供應。」又「神光離相不可名,故佛又號無稱光。因光成佛光赫然,諸佛所歎故頂禮。」

十八、《宗鏡錄》曰︰「安隱快樂者,則寂靜妙常。」

十九、淨影曰:「過(超也)世間相,名超日月。」憬興曰:「日夜恒照,不同娑婆二曜之輝,故超日月。」曇師讚曰:「光明照耀過日月,故佛號超日月光。」《超日明三昧經》曰︰「日之光明,照現在事。人物蠕動,百谷藥木,諸天龍神,皆因日成,普得茂活。日不能照二鐵圍間,亦不能照人心本,令開達也。但照有形,不照無形。超日明三昧,所以勝者何?殊照十方,無邊無際。三界五道,靡不徹暢。何況彌陀光明。故名超日月光。」

二十、淨影曰:「過世心想,故曰難思。過世言相,名無稱光。」憬興曰:「光非諸二乘等所測度,故難思。又非餘乘所堪說,故無稱。」又曇師讚曰:「其光除佛莫能測,故佛又號難思光。」「神光離相不可名,故佛又號無稱光。」

二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曰︰「爾時十方恆沙諸佛,皆共讚彼安樂世界,所有佛法不可思議。神通現代、種種方便不可思議。若能有信如是之事,當知是人不可思議。所得業報,亦不可思議。」

二二、《疏鈔》釋「不可思議」曰︰「此分為四︰一是施法廣大功德。謂無量壽、無量光、三寶道品種種等。二是神化周遍功德。謂水鳥樹林,咸宣妙法。衣食服用,受用自然。眾生皆具相好神變等。三是信受宿根功德。謂難信之法,能信受者,宿修無量善根等。四是果報難勝功德。謂即得往生;即得入上善會;即得不退轉地,畢竟成佛等。皆超越常情,故云不可思議。如《金剛般若》云︰『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是也。」

二三、《疏鈔》曰︰「依謂同居即寂光。正謂應身即法身。因謂七日功成。果謂一生不退。亦復超越常情,故俱不可思議也。」

二四、《彌陀要解》曰︰「不可思議,略有五義︰一、橫超三界,不俟斷惑。二、即生西方,橫具四土,非由漸進。三、但持名號,不假禪觀諸方便。四、一七為期,不藉多劫多生多年月。五、持一佛名,即為諸佛護念,不異持一切佛名。此皆導師大願行之所成就。故曰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又曰︰「行人信願持名,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故曰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

二五、印光大師讚歎此書曰︰「理事各臻其極。為自佛說此經來第一註解,妙極確極!縱令古佛再出於世,重註此經,亦不能高出其上矣。」

二六、《十住毘婆沙論》曰︰「善根者不貪不恚不癡。一切善法從此三生。」

二七、《智度論三十》曰︰「一切善法,皆從三善法生增長。」

二八、《法華經》曰︰「眾生既信伏,質直意柔軟。」

二九、《觀經》曰︰「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三十、《般舟讚》曰︰「不為餘緣光普照,唯覓念佛往生人。」

三一、《望西師疏》曰︰「問︰人間行者,猶見光難。三途眾生,豈輒得見。答︰《心地觀經》云︰『以其男女追修福,有大金光照地獄。光中演說微妙法,開悟父母令發意。』孝子追善,向以如此。彌陀光益,豈唐捐乎!」

三二、《吳譯》曰:「善男子、善女人,聞阿彌陀佛聲,稱譽光明。朝暮常稱譽其光明好,至心不斷絕。在心所願,往生阿彌陀佛國。」

三三、《會疏》曰︰「日夜稱說(彌陀光明),至心不斷,是則生因也………。然則稱彼名號(彌陀聖號),至心信樂,是日夜稱說義也。」

壽眾無量第十三

 

一、《往生論》曰︰「天人不動眾(指極樂會眾),清淨智海生。」

二、《論註》曰︰「皆從如來智慧清淨海生。」

三、《維摩經》云︰「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斷取三千大千世界,如陶家輪,著右掌中,擲過恆沙世界之外。其中眾生,不覺不知己之所往。又復還置本處。都不使人有往來想。而此世界本相如故。」又「菩薩以一佛土眾生,置之右掌。飛到十方,遍示一切,而不動本處。」

四、《往生論》云︰「正覺阿彌陀,法王善住持。」又偈云︰「如來淨華眾,正覺華化生。」

 

寶樹遍國第十四

 

一、《往生論》曰︰「備諸珍寶性,具足妙莊嚴。」

二、《往生論》中,「莊嚴地成就」,偈云︰「雜樹異光色。」

三、《定善義》曰︰「彼國林樹雖多,行行整直而無雜亂也。」

四、《會疏》曰︰「實謂果實,不差其處(洽在其位),故云相當。」

五、《定善義》云︰「諸寶林樹,皆從彌陀無漏心中流出。由佛心是無漏故,其樹亦是無漏也。乃至亦無老死者,亦無小生者,亦無初生漸長者。起即同時頓起,量數等齊。何意然者,彼界住是無漏無生之界,豈有生死漸長之義也。」

六、《會疏》曰︰「無漏清淨風,故云清風。應時而吹,故云時發。」

七、《會疏》曰︰「願力所成,不藉鼓吹,故云自然相和。」

 

菩提道場第十五

 

一、《維摩經》曰︰「直心是道場。」

二、《維摩經肇註》曰︰「閑宴修道之處,謂之道場也。」

三、《往生論》言︰「無量寶交絡,羅網遍虛空。種種鈴發響,宣吐妙法音。」

四、《會疏》曰︰「耳根無垢為清。徹聽眾音曰徹。」

五、《箋註》曰︰「惱,心所名。小煩惱地法之一。(無明、放逸、懈怠、不信、惛忱、掉舉此六者,名為大煩惱地法。)謂自己因自身知惡事為惡事而不改,執著至飽(飽者,滿也。)不用他人之諫言,但自懊惱煩悶也。又為二十隨煩惱之一。(貪、瞋、癡、慢、疑、惡見,名為根本煩惱。從根本煩惱流出者,名為隨煩惱。)謂追想過去之行事,或由現在之事物不滿於意,自懊惱之精神作用也。」

六、《唯識述記》曰︰「煩是擾義,惱是亂義。」

七、《會疏》云︰「仰唯道場樹者,正是正覺果滿之標幟也。名號者,即是本願成就之實體也。故願以聞名為得忍因。成就以見樹明其相。(謂彌陀大願既已成就,則以見樹證明得忍之事相。)彼聞名,即道場樹之妙聲。(如《小本》曰︰「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此見樹,即阿彌陀之果德也。以此況彼,聞名得忍,益彌著明也。」

八、《淨影》云︰「慧心安法,名之為忍。」

九、《大乘義章十一》曰︰「於法實相,安住為忍。」

十、《會疏》云︰「智行增進名法忍。」

十一、《淨影疏》曰︰「尋聲悟解,知聲如響,名音響忍,三地已還。捨詮趣實,名柔順忍,四五六地。證實離相,名無生忍,七地以上。」

十二、《彌陀疏鈔》曰︰「無生忍,略有二種︰(一)約法,(二)約行。約法,則諸無起作之理,皆曰無生。慧心安此,故名為忍。約行,則報行純熟,智冥於理,無相無功,曠若虛空,湛若渟海,心識妄惑,寂然不起,方曰無生。前說猶通諸地,後唯八地所專。」

十三、《華嚴十忍品》曰︰「若聞真實法,不驚不怖不畏,信解受持,愛樂深入,修習安住,是為第一隨順音響忍。」又曰︰「此菩薩,不見有法生,不見有法滅。何以故?若不生,則不滅。若不滅,則無盡。若無盡,則離垢。若離垢,則無壞。若無壞,則不動。若不動,則寂滅。………是為第三無生法忍。」

十四、《淨影疏》曰︰「皆無量壽佛威神力者,由彼如來現在威力,故獲三忍。本願力者,由其過去本願之力,故獲三忍。本願是總。餘四(滿足、明了、堅固、究竟)是別。滿足願者,願心圓備。明了願者,求心顯著。堅固願者,緣不能壞。究竟願者,終成不退。以此願故,生彼國者,悉得三忍。」

十五、《往生論》曰︰「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十六、《論註》曰︰「依本法藏菩薩四十八願,今曰阿彌陀如來自在神力。願以成力,力以就願,願不徒然,力不虛設。力願相符,畢竟不差。」

 

堂舍樓觀第十六

 

一、《新譯華嚴經音義》曰︰「精舍者,非以舍之精妙,名為精舍。由其精練行者之所居,謂之精舍也。」

二、《漢譯》曰︰「復以白珠、明月珠、摩尼珠,為交絡,覆蓋其上。」

三、《往生論》曰︰「宮殿諸樓閣,觀十方無礙。雜樹異光色。寶欄遍圍繞。」

四、曇師曰︰「宮殿樓閣,鏡納十方,寶樹寶欄,亙為映飾。」

五、《玄贊二》云︰「於中往來,消食誦經。如經布綃之來去,故言經行。」

六、《法華經序品》云︰「未嘗睡眠,經行林中。」

七、《觀經》韋提希夫人請曰︰「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八、善導大師註曰︰「言我思惟者,即是定前方便。思想憶念彼佛依正二報四種莊嚴也。」

九、《俱舍論廿八》曰︰「依何義故立靜慮名?由是寂靜能審慮故。審慮即是實了知義。如說心在定,能如實了知。」

十、《慈恩疏》曰︰「阿鞞跋致者,阿之言無。鞞跋致言退轉。故《大品經》云︰『不退轉故,名阿鞞跋致。』」

十一、《小本》曰︰「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十二、《彌陀要解》曰︰「阿鞞跋致,此云不退。一、位不退。入聖流,不墮凡地。二、行不退。恆度生,不墮二乘地。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薩婆若海。」

十三、靈峰大師曰︰「十方佛土,無此名相,無此階位,無此法門。非心性之極致,持名之奇勛,彌陀之大願,何以有此!」

 

來源:www.bfnn.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